中國為何短期內無法生產經典電影

中國為何短期內無法生產經典電影作者:澎湃社論

保護之下的這些成績,數據固然好看,但是對電影產業的長遠發展,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2014年中國大陸電影總票房290億,十年間翻了18倍,而中國大陸的銀幕數仍然在以平均每天15塊的速度增長。業內人士估計,未來3年左右,中國大陸院線市場將形成500億元票房,10年左右將實現千億元票房。更樂觀的估計是,2020年,中國大陸電影票房將達到千億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市場。

這10年來,中國大陸電影界很少談缺錢的話題,但不得不說,不缺錢的10年,也是經典作品匱乏的10年。站在觀眾角度,評價一部電影是不是經典其實很簡單,看它是不是值得反覆觀看和談論就行了。以此標準衡量,近些年來,有幾部中國大陸電影經得起反覆觀看?

如果只是把電影作為娛樂產業,影院與咖啡館、健身房一樣,是個放鬆身心的地方,而不必賦予它任何形上意義,那麼,中國大陸的電影市場無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

但這種成功經不起推敲。以2014年為例,在近300部新片中,票房過億的66部(約佔總數的24%)電影中,進口片30部,國產片36部,累計票房249億,佔總票房的86%。年度票房前20名中,國產片則剛好佔據一半的席位。國產片取得與進口片比肩的成績,有賴於保護性政策:一是控制引進數量,二是控制播出檔期。保護之下的這些成績,數據固然好看,但是對電影產業的長遠發展,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一是即便在優厚的保護政策之下,也僅僅取得一半左右票房,前景無疑堪憂。二是這些年電影票房暴漲,有賴於居民收入增長和中小城市休閑場所的匱乏,當中國大陸居民找到更加有意義的休閑娛樂方式,低水平的電影欣賞被替代是必然的。

1999年中美簽署了WTO協議,作為WTO協議中較為保守的領域,中方對於電影開放的承諾其中一條為:允許每年進口20部外國影片作為分賬片放映。既然中國大陸已經加入WTO,市場就應該是開放的,為此,中美雙方經過多年的博弈和爭論,才終於在2012年2月,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此後,有更多的美國影片突破20部限制,進入了中國大陸電影市場。據悉,雙方將在2017年就此項協議做出評審,如有必要,美國有權根據WTO條款尋求解決之道。

只要還在WTO框架之內「混」,未來電影市場的更加開放不可避免。在一個短期內無法生產經典電影的國度,從觀眾和影院的角度來說,是個福音;而對製作方來說,則是個噩耗。

萬不可以為蘿蔔快了不洗泥。赤貧的精神生活正在過去,「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這句來自上世紀80年代的官方語言要仔細掂量,無經典的時代是「混」不下去的。


推薦閱讀:

中國通脹形成的五大深層機理
中國幾千年的遺傳密碼會在幾代人中消失?
鐵娘子 撒切爾看中國
中國評論新聞梁愛詩:用心感受《基本法》就能減少不必要爭拗--訪前香港律政司司長、人大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
《國中國文第一冊》(1989版)

TAG:電影 | 中國 | 經典 | 經典電影 | 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