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祝大彤師太極武學思想概述》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祝大彤師太極武學思想概述》

曹樹人

第一篇 真人之息以踵---太極修鍊秘鑰

數千年前,自從先秦道家的宗祖指出了異於常人的真人形象「其寢不夢、其覺不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莊子*大宗師》)後,就成為後世學仙修真的標準,尤以「其息深深」的境界奧妙難窮!其要處雖經莊子詮釋---真人之息以鍾,但人多以為是即成功夫,於法無補。降及漢唐五代宋元之間,道學昌盛,經典泛濫,大都從爐鼎立論,求降心火而入丹田,交會龍虎相濟於水火;或論以頭為根足為梢,根固自然枝榮。其實足在先天為梢,在後天即為根!先賢示者是即成之法,凡人以仙路為己任,捨本逐末,所以修道者眾,功成者寡一何愚也!按人身陰陽經脈,多源足下,所以近代大家如陳攖寧、南懷瑾等皆本老子「摶氣至柔」法而倡以靜坐先求理通氣脈,正是明道而漸修入手的正法。自宋元間三豐祖師以大道無為法理演人身有形之相(太極拳)、於動靜開合之間體驗陰陽生機,欲 「天下豪傑延年益壽」,天人合一的養生妙要方始普通人間。昔武禹襄先師依據祖師遺教,指出太極拳之要為「其根在腳」發人深省。吳圖南先師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即著書立說、極述其要,他說:「足為全身之根源,足動則全身動,足停則全身停。(此語可為拳經「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註解--樹人)故練國術者應注意足之所在地、而定攻守之計劃。步法敏捷,身法活潑,進退得體,攻守得當因敵變化、以示神奇,皆在足之一舉一動。語云:舉足輕重即此意也……足跟維持平衡也……足掌為全身重量之所寄,且能夠轉移重心……足趾亦能維持平衡……」 因腳而有步,有步即有法。太極行功十三式中步居其五,足在行功走架、進而以拳體道的過程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怎樣正確的修鍊呢?祝大彤老師在繼承吳圖南先師等大家理論的基礎上,師古法道、博學多思集四十餘年行功體驗,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石破天驚的提出了修鍊太極腳的概念和理法!認為「不練太極腳焉得太極拳、那有太極功?腳下無功夫,周身怎放鬆?並根據楊禹廷先師「腳平松落地,不可踩地,腳與大地融為一體,周身不要掛力」的要求做為指導思想,大膽捨棄現有太極拳行功自上向下沉降而形成五趾抓地的練功方法,明確指出:太極拳功夫在腳下,所以放鬆應自腳下開始!具體的方法是在「腳平松落地」(楊禹廷語)的情況下,松腳趾、松腳掌、松腳根。怎樣松呢?退去本力即可。退去本力後的腳與地面似有空虛感,好像身體並未站在地上似的。祝師描繪這一景象:腳下離虛入仙境。再依次向上放鬆周身各處,會覺得周身內外都有下沉感。雙足即感沉穩又覺輕靈。這種沉穩是自然紮根於地的感覺,與五趾用力抓地獲得的一定程度上的穩定不同;輕靈也與減重感不一樣,而感到是沉穩後一股清氣上升形成的。祝師說腿腳神經植根大地,自然沉穩。松腳後一直到頂。虛靈神頂做好了,自然會「滿身輕利」,這種現象正是道家性命雙修功法中所說的的「與天地之氣相往來」!腳松後陰陽虛實呈現於周身內外,彼時可充分體會拳經中所說「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之意境。體用中可毫無行跡的運用虛實轉變的自然法理而發人於無形。按照《十三勢行功心解》要求練習太極拳者: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只有松腳後先求得自身上下內外的統一。才能真正做到「邁步如貓行「的輕靈地步。如果說「真人之息以踵」是成道的境界,那麽松腳行功即是通往這個境界的唯一入門法!實屬祝師在太極拳內修領域中劃時代的貢獻! 發前人之未明處:言先賢之未道訣,詮釋大道正修途徑,不傳之秘,公諸於世!祝師之胸懷廣闊,可見一斑。 自從祝師提出太極腳的概念並揭示太極腳內修秘法使100年來的太極理論有了質的突破。在依照祝師所教行功法理的具體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只有先放鬆腳下、周身內外才易於放鬆。腳下放鬆,自然下沉。行功日久腳下真正的輕靈穩健自然發生,才能承擔「勁起於腳跟」的重任,也為最終以拳體道而達到 「無形無相」地步時的踵息打好了根基.

放鬆腳下的理論祝師指示甚明,而放鬆的方法祝師也再三指示:腳平松落地,依次松腳趾、腳掌、腳跟及腳踝------退力為松,尤其是那兩句極形象的話:站上厚毯找放鬆,腳下離虛入仙境。(厚毯不一定人人能找到,可以想像成如站厚毯)或根據用意不用力的原則,可知以退力的做法而達到離虛的感覺是放鬆的關鍵。人的腳置於地上,起碼有一百多斤的自重需承擔。僅憑想像退力而要達到離虛,顯然是不夠的。如何正確的理解這個退力的意念及離虛的感覺呢?先要弄清什麽是離虛,《太極拳輕重浮沉解〉載:雙沉不近於重,則為離虛。又說:雙沉不為病,自爾騰虛,與重不一。沉是因為放鬆造成的,所以不是病,重是用力做出的,所以是病。沉而能自然有「騰虛」的感覺:站在地上卻未有站在地上即有並未踏實的感覺,客觀現實腳雖站在地上,而在感官上腳掌與地面已不接觸,所以才會有騰虛(騰在虛空)離虛(離地成虛)的感覺。這種感覺有的時間就像腳與地之間有一團氣體瀰漫,其實感覺自己的整個腳底掌都成了一團氣霧---當一開始想到放鬆退力就這樣做,那立刻就會體會到腳下離虛及一股無形勁意或可說是腿腳的神經向上貫通而帶給身體的松舒感。繼續向上感覺整個腳掌(上下)腳踝都漸漸的被一團氣霧籠罩或漸漸氣化了---腳、踝都成了氣體、骨肉都變成了氣的那種感覺。這樣去做放鬆九大關節,哪兒緊張有力,就讓它氣化自然放鬆,周身上下內外任何一處都可以這樣。氣化不是找一團氣體來軟化某一部位,也不是某一部位變成了氣體,而是讓某一部位都融在一團氣霧裡,使這一部位變得鬆柔寂靜,積聚一團無形真氣,裹體溫揉,而使身體由局部而至周身達到柔和的感覺且最終由意識形態的感覺到身體生理變化的實有。這種方法即是老子在兩千多年前所傳的「摶氣至柔法」!(見道德經〉第十章:摶氣至柔,能嬰兒乎?)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種方法與佛教禪修的白骨觀想法毫無二致,不同者一白骨一氣霧而已。 (《佛說禪秘要法》載:佛告迦希羅難陀----先當繫念著左腳大趾上,諦觀指半節,做泡起想,諦觀極使明了。然後做泡潰想,見指半節,極令白凈,如有白光--)所以筆者每解點滴理義,或於師授法要略有所明時,常覺祝師追溯前賢其所授法旨往往與仙、佛妙理相通貫。真正「學究天人」信為當今聖賢。但這是紙上談兵者所難以理解體會到的---- 今人又多以所謂之貓步來代行腳下功夫。 貓步一詞不知始自何人,今又有人稱為太極步。其多為學太極拳者學練,流傳頗廣---余在京滬豫冀魯陝甘湘贛新疆等地皆曾見到。其形一足立定、另一足經其內側向前或側位落地後立定,轉上另一足。肢體其它部位不需運動、隨左右足行即可;考其源亦無外乎禹步之濫觴也。具一定拳術腰腿功夫者習此法,可得初步之規矩。然此法實非太極門功法,太極步一說不知何人為始作甬者也。太極之為理、為法也「一開一合絕無勉然、一動一靜恰合天然」[見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而貓步之練法,刻意求輕捷靈便、存心顯緩急之形,求一定腰腿功力尚可,欲得太極之神髓則絕無能由!查太極拳經典雖有「邁步如貓行」之說,練貓步者多以此為依據,實乃未解先賢真意耳!察貓之行走:其神也舒適、其意也寧靜、其行也安逸、其腳也輕靈,望之可喻為安然自在也。然觀今之習貓步者:睹其顏則故作平靜、察其心實欲驚雷閃電,故知其所仿者乃貓遇警襲敵前之神態也。維此法古已有之即各派拳械中共有大同小異之「靈貓撲鼠」是,乃應用之身法、跡象太重且落於對待,輕靈亦是人為非自然法相豈得謂之真輕靈?經典之意必是棄繁而就簡---此理從大道至簡直理而來---讀書而不求甚解、每至偏差如斯令人嘆惜!此法常人偶一為之亦無不可,所謂學欲廣博也;已具根基者習之、事倍而功微;年老體弱單以健體為目的者切切不可習練!女性尤不宜!久之妨害生理,其害與馬步同。是故學拳行功宜求明理之師!無師者亦當自我驗證:無論何種功法,練後身心疲憊、耗損精力兼具肢體彆扭、以至關節曲伸不利者,即非太極法則!何故?蓋以力求太極真意者、雖十佛出世,不可得也!

讀 書 感 懷

學海生涯三十年 未識妙法在眼前 自然可成千般事 筋骨豈能三朝鮮? 虛空有物藐崑崙 神意無盡瞻芥子

大道正理傳承久 色相奈何解不透? 渾茫一片雲遮月 對境具緣莫問禪 海上神山仙跡遠 花前屋後廚下難---

第二篇 不二法門---太極拳學正途

減法行功,是祝師師古法道、在太極拳學修鍊領域裡,提出的創造性的行功指導思想,基於道法自然被動練拳的太極拳修鍊原則,力求恢復太極拳之本來面目,可以說減法行功是進入太極門戶真境的唯一途徑。何為減法行功?祝師說:減法即是減力!習練太極拳的每個動作時都要把握減力而不要加力,當然,只有正確的行功方法,才能逐漸減去自身拙僵勁力;拙力減盡,則太極拳真力(內勁)自生!也就是說我們在努力(指用心)減去自身拙力的同時,也在修鍊「非剛非柔」(陳鑫語)鬆柔空明的太極拳內功。譬如要學一樣新技術,但這新技術又和原有的技術水火不相容。除非不學,要學就必須把原有的全丟棄了;或如一隻裝滿開水的杯子,如果還要裝別的東西,不倒掉原有的開水,是什麽也裝不進去的 !減法的意思,雖然是求減力,但在實施時反有增重現象,是什麽道理呢?讓我們仔細的研究一下:太極拳無論體用都是基於「上下一條線,腳下陰陽變「的行功原則。「上下一條線」是指虛領頂勁、頭腦放鬆後的立身中正(形)支撐八面(神)現象。即「提頂吊襠豎起脊,空胸拔背松胯腰,裹襠護肫收腹溝」的具體做法正確後達到的「神意自然佔中央」,「腳下陰陽變」是指所有的形體運動皆是因為腳的陰陽變轉,即互換虛實而形成的。可以說減法行功的訣要都在腳下!以左坐步(亦即右虛步為實)向前變右弓步例:先自左足大趾起依次放鬆九大關節(腳、踝、膝、胯、腰、肩、肘、腕、手)放鬆是減力,即不再主動用力支撐身體重量(這主要之腿腳),所以每松減一處,則身體重心會因力退而微沉,當腳上本力減去後,腳有空虛感,踝鬆氣通,膝松則輕鬆(不承重所以輕鬆,要想膝不承重,膝蓋彎曲決不能超過足尖--大趾!)胯腰松後大腿肌肉有承重感,初學者甚至有不堪重負現象。這是因主觀意識上放棄用力,導致下肢被動的負擔體重。這時要繼續向上放鬆身體做到頂勁虛領,神貫於頂。自然覺下肢(左實腿肌肉群自然受力處,千萬不可使關節受力)放鬆。符合拳經中描述的:滿身輕利頂頭懸。也可以說:滿身輕利是因為:「頂頭懸」的原因。身輕體松後會覺得腿腳反而因為放鬆更顯沉穩(虛靈是沉穩後進一步的感覺)右側虛足因為身體放鬆也更呈空虛,是真一絲力沒有,大腦要連顧及它的意也不能有。因松而得沉感,露禪先師在《輕重浮沉解》中說」雙重為病(病在)「干於填實」(無虛實)「雙沉不為病」 因其屬於「自爾騰虛與重不一」,這也是祝師常說的減去本力則真力自來的道理。其實減力的過程即是修鍊太極鬆柔功夫,也是體悟陰陽自然變化規律的過程 ;腿腳神經松沉於地如大樹深根,要和自然融為一體。能夠做到這樣,則我身「端而肅,(行神端正,嚴肅無偏)實而虛(左足看實已虛,說虛其實有真實),柔而剛(形似柔而剛在其中)上下四旁(六和即任一處)任人所感(隨人侵撼)皆足以應之(陳鑫語)」!左足即已減力,隨即松腰胯使右腳平松落地,然後松空踏實(自腳跟起依次漸松至大趾根),則右虛步已自然變為右弓步成實腳,原實腳已在這個過程中(右腳放鬆踏實)自然虛凈松透,有空靈感,這也是祝師說的「虛足虛凈,實足實足,節節貫串,虛靈其中」之意。減法功理即在於此。有減必有加,加是加力,自屬錯誤,怎樣區別是減法還是加法呢?在行功中若自身主動運行即為加法,比如後虛足要向前上步,先需提起。雖提起但不能有抬腳或抬腿的意思,有即為有動意、產生的行為即是主動運行、是加法,因為這個運動產生了力;隨意不期(不想)自然而然,被動運行即為減法。仍如上例:只需松腰胯吸收前實腿之腹股溝,虛靈神頂,視線遠引,則後足會隨之收起而自然向前,舒展至腳掌平松落地。腳掌落地而不能踩地,踩地出力,仍屬主動。

為了進一步說明被動練拳減法行功的道理,祝師又倡導三動三不動的法理。關於三動三不動,祝師在書中已詳盡備至。周身一不要有動意;二不要主動;三不要妄動,可說是祝師所傳承的太極拳內功修鍊道法自然的重要原則。若在體用中一有動意,會因精神關注而產生緊張的情緒波動和主動的形體運動-----這是人為的不是自然生髮的,所以它的性質即為妄動!妄動毫無疑問違背理了太極拳運動師法自然的規律。所以既無養生功效,也不會有技擊作用,不過一手足舞蹈而已,不得稱為太極拳!太極拳守中(養吾浩然之氣)用中(上下一條線,全憑左右轉)自然得中(人偏我自正),都是依據自然運動法理:於靜中覺神意動、於動中得神意靜,仍然是陰陽變轉互為其根的道理。至於手上三不動「手動腳不動,腳動手不動,手腳齊動手不動」這是祝師被動自然行功理法的具體(具備在身體上)表現之一。「腳動手不動「可以從師傳行功訣中另外幾句來參照理解,如手上松空轉,腳下陰陽變」---腳下陰陽變是指雙腳或單腳的虛實[陰陽]轉換,這種轉換支配手勢運行;手上既不能有力,且是被動(捨己從人)運行的,所以叫「松空轉」。「手動腳不動」則可參考這兩句:太極不用手、手到不再走。體用中,手在毫不掛力的情況下,本著粘連黏隨、隨曲就伸、捨己從人的宗旨,在運行中尋找機勢利於己,所以手雖動根基(腳)不能動。若不能得機勢而手腳皆動,則屬無目的、無原則的妄動。手不掛力即是空手!空手運行至得機得勢時、手動即止。這時不管手置於對方身體任何部位、都不能再有絲毫的動意---即不能讓人感到你想要或正在推擊---動意動形都不能有!接下來身體的變化或運行要由腳下的變轉虛實去帶動。手不動是不讓對方覺察到我的意圖,況手動出力、非頂即丟,違背太極拳運行原則。腳動是為了把自己得到的機勢充實到極圓滿,同時讓對方在無形中完全失去機勢---這是拳經中「蓄勁如張弓」的做法;「手腳齊進」即是在這種情況下,依師「打點不打面、打虛不打實」的技擊法則,無形勁意直擊對方薄弱處---無形是說無跡象、不過是舒展神意而已,決不可蓄勢貫力、疾速爆發,則於少林師法何異?也不是「發勁如放箭」的經戒。在身手一致的運動中(不只是擊、打、推手),基於腳下的虛實變轉是運動身手的決定因素,以及太極拳行功要體現在身上而不是手上的特點,手仍然是被動運行的,所以說:手腳齊進[動][還是]手不動。本著「四梢空接手」的技擊要旨,祝師強調:與對方的接觸點上一定要不動---不起動意、不生動形,故無妄動!不頂---不動自然不生力、即不會頂!不丟---不起動意、主動退避自然不會丟!丟會造成形體缺陷至不圓滿即為扁,形扁至神散、神散意難圓!頂因用力會使形體突出,是另一種形式的缺陷及不圓滿。因此,祝師再三指出:[想要做到]不丟不頂,(一定是要)先是不動! 減法、被動原理與太極功夫動中求靜之綱領相符。在太極行功中,腰以下動,腰以上靜。動則唯變轉虛實,靜則是調和陰陽。上身若有動意,或主動或妄動,皆於自然法理相悖。動則生力,生力則氣必泄。氣泄必然導致呼吸失常,呼吸不調則氣血上下不暢最終會影響下肢的變轉不受大腦的支配,而被情勢所左右。自必立足不穩。下肢為根,根動則梢移;根朽則梢死,亦為自然之理。如上體心神安靜,心息相依,身隨足轉,自然可得一完整一致之運動形象。試想:如連己尚不能隨,又如何隨他人?有如連自身尚不能統一於陰陽,和諧至動靜,如何又能顧及身外呢?上體始終安靜不動,是立身中正的最自然的做法。不論進退顧盼,上體一如平時自然之態,則氣息均勻,日久會漸至於深長。息長則人定,人定則慧生。賢先每言:打太極拳可以調養血氣呼吸,要求順其自然,掃除妄念卸凈濁氣,所以為先定根基也!「任說千言萬語,舉莫若清心寡欲,培基本原,以養元氣。身本強壯,打拳自勝人一籌。(見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 拳經中所言「不偏不倚」多指身法,欲得「不偏不倚」之功效,必以靜求之。靜極自然動,這是陰中生陽之理,靜中之動,亦即祝師所授被動練拳之原理。能被動,自然識陰陽、辯虛實、解輕重、能緩急、知進退。也自然合先賢所述太極拳之本義:拳者:權也;所以權物而知其輕重者也。第三篇 探源尋本--太極拳思想

「 要運用太極拳的思想」!這是祝師在講課時常說的一句話。 所謂思想,可說是一種行為規範的模式,比如說《論語〉就是孔子的思想,《道德經〉是老子的思想,《矛盾論》就是毛澤東思想的一個方面表現。在拳學的體用中,依據並運用太極拳的思想、去獲得各種功效,這是祝師在太極拳學修練領域提出的劃時代的指導理論!其實這是個很普通的事情,運用孫子的思想可以打勝仗的原因:就是這種思想在戰爭中的指導是正確的。同樣的道理,練習太極拳也需要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這就是太極拳思想存在的必然性。 什麽是太極拳的思想呢?祝師在做動作示範時、同時也說明了這個問題。祝師坐在一張椅子上,使人按壓住身體---如是兩人,則一人在後按住雙肩,一人在前按壓胸脯;如是一人,則從正面按壓胸脯或雙肩。祝師要做的是輕鬆的從椅子上站起來,在這個情形下祝師說:「按常人的思想我要想起來是很困難的,他(他們)是優勢我處在劣勢,我就算比他們年輕,力氣比他大、也起不來,何況我一想起來,就有了動意,一動就會和對方的勁力撞上、走不開。我如果運用太極拳的思想,心腦不接他的力,放鬆九大關節,使接觸點空虛,周身變轉陰陽,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力量並沒有作用在我身上,這時我神意舒展隨時都可以起來,他按不住。」說到這裡,祝師很自然就站起身來,按著他的人,隨著祝師的起身而跌出一旁。由此可以說:太極拳的思想也就是太極拳的功法宗旨要求,諸如心腦不接,空手,三動三不動,松腳,虛領神頂,中正安舒及無過不及,隨曲就伸,粘連黏隨,運行八方線等等都是太極拳思想的組成部分。 如果在體用中,不以太極拳思想去指導肢體的運動,比如對方用力我即頂上,對方速來我快擋,對方緩進我仍疾沖,那即不是太極拳!!!雖然有時也會取勝,但那是「手慢讓手快」是「以壯欺弱」,屬「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即為天賦的能力,不是學習得來的,與拳理無關。)

祝師說:太極拳是武術,但有自己的特點…… 關於太極拳推手和技擊,祝師提出了「心腦不接」的指導思想。什麽是心腦不接呢?祝師說:在與人較技推手時,手上不掛力,與對方接手不接力,準確做到手不接對方力的同時,心和腦也不與對方相接觸。(《太極內功解秘》173頁)按祝師之意,心腦不接,即是把自己置身事處,對方功力再大,他也影響、威脅不到你。不過想做到這一點,卻要把鬆柔功夫升華到空虛的境界,仍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終而達脫胎換骨),祝師說「心腦不接是上乘的太極拳綜合內功」。「你要讓對方的手和勁敷在你身上!」有一天,祝師這樣說並作了示範。這又是一個驚世駭俗的定義---乍聽則正與傳統經典相悖:按《四字訣〉一向的註解是「運勁敷於彼身」,祝師難道是在顛覆傳統? 太極拳的勁是看得見摸不著的,在祝師反覆示範講解下、再依據被動行功法理,才理解到:彼手接觸我身,我既不能主動抵抗,又不能消極防守-- -即要做到「不頂不丟」,在形式上彼手敷於我身、已是事實。我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才能不接對方的力量,即不與對方勁力正面抗衡,使對方在我身上找不到用力處,對我造不成威脅和傷害。 這在通常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分散來力,二是轉化來力。但這兩種思想產生的做法、都是應彼來勢而出現的,易產生對待而著於跡象,使丟頂的毛病隨之產生,屬不得已而為之之法---既不足與高手敵、也不是正確的太極法則。比如:彼手觸及我前胸後發力催進,我則隨其攻勢微微向下向後移動身形,使對方來力不至於穿胸透背完全作用於接觸處(若那樣可使我局部受傷且足以影響全身的自控),讓其他部位也承受一定的來力,這是分散來力、減輕打擊力度的一種做法。 這種做法的後果是:雖然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分散來力,也做到了不頂,但在形、意上犯了丟扁,使自身主動的處於劣勢---形扁意丟神散;若此時再想反攻,必會產生頂抗致受反作用力而跌出。若是乘來勢轉身引帶則是轉化來力的做法,但轉的時機很難把握:轉早了彼力還未發而我神(伸)形先動,仍然是因有動意而生妄動、導致頂扁丟抗,反而容易使彼乘勢攻進;若是晚了,彼力已作用於我身,不要說轉化,逃脫也難。(當然,若能做的恰到好處,是已達「階及神明」之境。所謂功成藝在,舉手投足間看似隨意、確又皆合法度正是「夫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常人尺度自然已無法衡量,則另當別論。) 依師「心腦不接」體會:彼雖觸及我身,而我心腦不與彼相接觸---既不想彼已攻及我身體某部,只需頭腦安靜、身心松凈,不可有絲毫抵抗的意形。這樣,彼手雖觸及我身,卻因找不到力點而無從用力發勁。對方的勁意就象水倒在平整光滑的鏡面上,自然四處散漫---在我越松的透、空、凈,則彼愈覺觸處光滑、手會自然滾動、甚至會有滑落感,這即是讓彼勁意、手勢敷於己身,可以說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引進落空」!接下去彼會因無從用力而收手,我則乘勢隨擊彼因丟扁所致的空虛處。 祝師示範時筆者的感受是:雙手與師肩、胸接觸後,腳手觸及處若有物、若無物,想用力則無著力點,欲回手又覺自己已居形勢之利,還能進擊;但只要一想進、即還毫無形體動作時,頓覺氣血上涌填塞胸肺使呼吸不暢,不知不覺中足已不穩,勉強進擊則己身會不由自主跌出。用力越大去勢越疾,祝師身形仍如平常未曾移動! 《五字訣〉言:彼之力方礙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每次在師身上聽勁,都能感受到祝師的無形勁意、不但觸手已深入骨髓,甚至有時還未搭上手,就覺全身已被老師神意籠罩而感無法運動;有時與師對立,會感到自身周圍全是陷阱,既不敢抬手也不敢動步-----筆者體會如此,認為祝師精解拳學真義,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知行合一乃真正的楷模! 按余等默體師意,以為心腦不接之說把太極拳理論提高到真正的自然之中。可使眾多尚迷茫在有無之間、快慢之功的太極拳修鍊者耳目一新,意識改變,有振聾發聵、當頭棒喝之功。真正破除人我空色之相,不落於對待,不成於有形,不失於無心,與佛祖般若實相同一,乃真經妙論也!修鍊者據此行功,即便鬆柔功夫未臻上乘,也會在原有基礎上超強發揮。

緣於此,可以說 只有處處尊循正確的法理去行功,所練習的才能叫做太極拳!太極拳的思想才會完整統一起來、而體現在一舉一動之中,甚至每一寸肌膚每一絲毫髮之上。這也是祝師經常引用的先賢法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太極拳思想博大精深,天機玄深,可以說是唯一能使學者真正體識太極拳真義的指導綱領.第五篇 其大無外 其小無內---太微拳學理念

大而無外,極也;小而無內,微也,此語見陳鑫喻太極拳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而退藏於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中和之氣,隨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貫注。變化猶龍,人莫能測。運用在心,此是真訣」(見《陳式太極拳圖說》)。 太極拳學究至深處,則以小見大,所謂「窺一斑而見全豹」。其大無外的意思,乃言有真正道理充塞天地宇宙間,再不會有另一「正道」;其小無內的意思,與佛祖「納須彌山於芥子」的意思相同,即正道法理在極細微處仍然存在!祝師師古法道,由師傳太極點、面之訣要而進一步提出太微拳學理念,發前賢之未明,啟後人之智慧,可謂功巨而偉。 怎樣練習太極要求的點、面,至進一步深究至太微拳學呢?祝師在授課教學中常要求我們在行功走架中要「走點」,即以運行八方線的輕扶法、而真扶一點運行。點在身外,意在虛無!則肢體內外無處不和無處不順。師每言:能走點,始為練拳(真正在練太極拳而非太極操的意思)因為「太極功夫都在拳里」 (楊禹廷語)能走點,而至確實感到點在身上,是一個從認識到體悟的過程。太極拳練習中運行的弧線有兩端點「一端為起始點,一端為終止點,第二動的起始點為第一動的終止點」從起始至終止點循環往返,要以實手食指輕扶圓弧線、運走八方,如此盤架行功、手一動則隨此點到彼點,確如祝師所說即刻會覺「渾身舒展輕鬆。不僵不滯,(久之)周身大小關節鬆弛、完整、協調,(可使)上下相隨、呼吸暢順---(見《太極內功解秘十三篇〉)

太極拳練至技擊實用,問題就出現了:太極拳是用意不用力,敵巨力侵來,若不與彼接觸,也還好說,若被人先期已擒抓,用力則不及敵力大、無法掙脫,用意則已失先機,敵勢不可擋,所謂剛極柔難化。這時該怎麽辦呢?有太極大師這樣表演:一人或兩人上前擒擰大師雙臂,並反向轉動,大師扭動腰胯,全身發力後將擒抓者或前或後或左或右甩出後跌到,這是「用意不用力」的太極功法嗎?當然不是,只能算是變相的少林功夫!我們亦曾親身體驗祝師是如何解脫的:我們反擒祝師手臂後,祝師則一任我們拿死擰牢後還問一聲:好了沒有?我們覺得確實拿死了,就應了一聲,然而應聲未落,只覺腳下一空,已蹦跳跌出,鎖拿祝師的手也不只何時已開,而祝師面帶微笑,似乎並無其事。祝師在我們請求下詳解了這個道理:雙手拿人不算腕掌,就有十個接觸力點,松空自身使不接其中的九個接觸點(若是更多接觸點都不接、只剩一個)剩下一個點時,意念繞之對方身後,此時,雙方形式已變化,被拿者已化解了九處(或更多)來力,而拿者尚未覺察,被拿者即以一臂之力擊打所餘一點,勢成以小破大,以弱勝強(其實雙方本質已發生變化,弱已變強,小而轉大)。 回想當時感覺,好像是手中似有電擊之感,來不及思想,已騰空而出。這即是祝師太微拳學理念的體認:以小見大(同其小無內),也是在「四梢空接手」、接手不接力」的基礎上,進而臻於此境,所謂:接點不接面,打點不打面,亦即此理! 以小見大,從小處、細微處著手,是祝師太微拳學研究理念的主導。祝師說:人體中細胞,起著內部運化陰陽等棟樑支柱作用,不明此,即無法理解真正的太極拳道!往昔先賢如楊澄甫、吳鑒泉、王茂齋、陳發科等,化人、發人皆臻於無形無象的境地,正是掌握了點面規律,避實擊虛所以能發人於無形!王茂齋先師看見石匠鑿磨盤,悟出太極原理,楊澄甫先師釋此意說:要千錘萬錘的敲,一點一點的推。體悟太微拳學太微點應用,必須在循規蹈矩的拳法修練中,尋找太極拳的陰陽相濟。祝師告誡:身上求得松空後,太微點始現於身上!施於技擊時,彼大我小,彼小我大,彼來我隱,彼走我顯。在「因敵變化示神奇」中、可達「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之境,所謂「英雄所向無敵,蓋由此而及也「!(語出王宗岳《太極拳論》)。 祝師曾在書中詳細敘述了這一點: 我們已經知道和認識太極拳是陰陽動態運行藝術。一套拳從起勢到收勢有其固有的套路路線,循環往返在松、柔、圓、緩、勻的狀態之中輕慢的運行著。運行突然受到阻力或有外力進行干擾,使正常的運行受到不正常的破壞(較技、技擊)。運行中的受阻肢體結構迅速「卷之退藏於密」,也就是受外力擠壓的局部迅速密集在一個小小的密集點中,瞬間膨脹突然爆發,將對方發打出去。這個力量是十足的錐尖力,這種力與本力,以及什麽勁是沒有關係的,是在無形無象的靜態中肢體內部結構經迅速密集而爆發出來的。這種爆發力是強大的、難以阻擋的。 ---見祝師所著《太極解密十三篇〉第一百三十三面

(樹人按:「接點不接面,打點不打面」之語最早受教於同邑王太安先生。彼幼年從一異人習內家功夫,惜未成。曾述異人之功:以一掌抵巨楊柳干(身)上,無形發力,只見樹葉繽紛墜地,拾而觀之,葉筋皆斷而葉不散!異人因故他去,行前曾囑其日後欲學功夫,必訪一太極高人。王先生多次說起:此人如此功夫尚稱讚太極神妙而己不及也)60年代王太安先生至焦作工作,幸而與陳式十八世宗師陳照丕之外孫冉光耀同事一處,隨同就學於照丕公門下,後照丕公仙逝,又問藝於陳照奎宗師,直至81年照奎公亦辭世。王太安先生深得兩位宗師陳氏太極體用真傳,其拳架開而不闊,行功細膩,勁意輕柔,氣勢平和,發勁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尤對推手技擊極有心得.....惜不知養生之道,觀其功力沉雄捷猛即可知也。余慕其術,一度請教不允,15年後因知雙方長輩互為相知,始授其術。余和王師誼在師友之間(論情為友,論藝為師),余尊道而敬其為師,彼重情而命子女稱余為叔。王師於去歲仙逝,余當時曾對眾人嘆曰:王師一去,南陽不復有太極理法矣!) 祝師又曾傳授我們、他在汪永泉先師處所學的技擊訣語:接手四梢空(後祝師改進為「四梢空接手),一接點中求。 又指示了汪永泉所授人身五點:咽喉下為頂點,心口處為靈活點,兩點之間為上死點。兩胯之間為下垂點,靈活點與下垂點之間為下死點。根據五點的位置,不難看出,這五點之說實為行功中告誡式的要求:頂點不能上頂,因為上面即為咽喉,頂則氣沖咽喉致氣息不調,後果可知。心口處為人身要害之一,所以要靈活者是不能讓外力侵及入內。靈活之意當為隨時可變動。若是頂點上頂,靈活至不靈活。則這兩點之間的胸部,到處都會是招致失敗的死點(因其居上體,故名上死點。)下垂點可指為丹田氣海處,已可指為會陰處。下垂者有氣沉丹田、及接手空引下降以化解之意,若不能引氣下降則其間(腹)必成下死點。按死點的意思、在於此間不能有點的存在及走動,仍然是胸腹空虛的要求,祝師常說:肩以下胯以上要空虛如燈籠! 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二章中指出:見小曰明,守柔曰強。其意是說當心神識見、能及於微小處時,智慧自然增長;心神感覺處於柔和狀態時,身體自然強壯。祝師太微拳學理論正是基於老子之教、闡幽發微而得出的真知灼見!第六篇 正道玄機---太極陰陽綱要

天地日月人身者皆為陰陽之體。在天地如陰陽消長、有明暗晝夜之分;在日月具消息盈虛、存圓缺變化之象;在人體則別虛實輕重,得引進落空之能。是故先賢言:天地一大太極,人身一小太極,然太極者:何也? 王宗岳之《太極拳論》開明宗義昭示了太極之本質原義: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幾、陰陽之母也。無極者一物未有也。太初以上,渾渾穆穆、混混沌沌,所謂大渾沌者,即此時也。 太極者:仍是陰陽未分、而生機已兆如天地未生時,分之機雖動而清氣尚未上升,濁氣亦未下降。又如受孕雞卵與未受孕雞蛋,形體上人莫能辨之, 受孕者即為太極,未受孕者即為渾沌無極。我人「上場後,手足雖未運動,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陰陽開合之機,消息盈虛之數,已俱寓於心腹之內……名之曰太極 (見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動則勢成陰陽,靜則陰陽成勢。此所以名太極為陰陽之母、動靜之機之理。太極拳行功走架綿綿不斷的特性,原本陰陽互抱太極圖之陰 盡生陽,陽盡生陰,陰不離於陽,陽不離於陰,陰陽相濟而生生不已循環始終的哲學義理。 祝大彤老師從楊禹廷先師學練的吳氏太極拳,本著動分陰陽的原則,將全套83式分為163陽動勢子、163陰動勢子,這在當今派別林立的 太極拳界可為獨此一家!凡陽動勢子,均依合、實有、動、發放、舒展等陽之特性行功,凡陰動勢子均依開、虛無、靜、松、柔軟等陰之特性行功。祝師總結出神意 的陰陽之分名之為「陽動手隨視線去,陰動視線逐手回」。手上:去時松肩垂肘,回來墜肘松肩。正面遇敵時:若彼雙手進攻急,切記製造半邊虛。溜臀之陰陽之分 在於:去時陽溜、回來陰溜臀等等. 可以說離開了陰陽,何來太極之理法?祝師秉承楊禹廷宗師陰陽行功法理,進而統歸於陰陽頂陰陽松之學說。祝師行功凡陰動式子則「百會」部 位發熱,而陽動式子則囟門部位發熱。祝師指出:修鍊太極拳的虛領頂勁,應有兩個頂,即陰與陽。而且其他部位亦存陰陽之別。可以說這個理論學說的成立,給後 世練拳而不知陰陽,或知陰陽而無法做到陰陽相濟者指出一條光明坦途。祝師還詳盡論述頂勁功夫之要:太極拳腳為根,腰為司令,而頂則是太上皇。周身上下協調 統一,頂即是總調度,頂滯周身僵。正如拳經中所說「身形腰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功夫!腰頂窮研生不已,身行順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終何極?十年數載亦糊 塗。」(見《對待用功法》) 知道了陰陽頂,陰陽松呢?顧名思義:即是松功中有陰陽之分。祝師詳細說道:陰是隱,是虛是空,是靜,是柔軟,是虛靈,是捨己從人。對方攻來,我空接,通過松腳收斂入骨,拿起對方或消化彼力都是陰松之效果。陽松呢?陽是顯,是實,是有,是合,是動,是堅剛,是發放。

祝師曾演示拳經中所說「筋骨腰松,皮毛要攻,節節貫穿,虛靈其中」的「皮毛要攻 」之功夫、用來解釋陰陽動之別。大熱天祝師臂上汗毛皆沾伏於皮膚之上,而 祝師動分陰陽後,汗毛根根直豎觸之有擋手刺膚之感,令人嘆為觀之---此為余等親見。 「手上松空轉,腳下陰陽變」是祝師太極武學的核心理論思想。通過腳下陰陽虛實的變轉,形成形於手指的運動,所以手上是毫不掛力(松)毫無意識(空)。這是祝師「太極手」「太極腳」(太極入門之必備功夫) 理念功法的實相境地!也是在太極拳體用練習中通往:無為而無不為(無手、空手、通身皆手)大道的唯一坦途! 在太極拳中,陰陽無時無刻無處不在。所以祝師說:練拳不動則已,一動必分陰陽! 《太極拳論》中「虛領頂勁,氣沉丹田「的要求在練習太極拳時非常重要,歷代名家均十分講究。 關於頂,許禹生(健侯弟子)說「頂者頭頂,亦曰囟門。小兒出生時骨軟未合,常隨呼吸顫動,道家稱為上丹田泥丸宮,蓋為藏神之府---太極拳 者:向主身心合一、內外兼修---故行功時必須運智於腦、貫神於頂。務使頂上圓光虛靈不昧---頭為全身綱領,剛舉則目張;頭頂懸則骨骼正直筋肉順遂,動 則全身一致,左右前後無摯肘之虞矣」。 楊澄甫說「頂勁非用力上頂,要空虛,要頭容正直,精神上提。不可氣貫於頂。練久眼目光明,無有頭痛之病」。 《易經》中也有「(神意)行其庭(頭頂囟門亦稱天庭如相面人語:天庭飽滿)不見其人(形虛故不見)」之說;《黃庭經》載「子欲不死修崑崙--(崑崙高山喻頭頂)都是指示修養的要決。 而陳家溝陳氏十六世陳鑫就頭頂部位稍有異議。他說「頂精何在?在百會穴,其意些須領住--領是領起全體精神,令其不偏不倚亦不可太過,過則 上 下懸,立不穩當」祝師師法先賢、在虛領頂勁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虛靈神頂」的新學說,即將精神放在頂上「輕鬆虛靈」,避免了虛領時易犯的過與不及的 毛病。同時又揭示了內修的一大秘密:陰陽頂!百會為陽頂,囟門為陰頂。祝師在幾十年的深研苦修中體悟到:練太極拳「動分陰陽」指的是周身所有部位,自然也 包括頭頂;又進一步說明「凡陽動勢子行功,對應的頂為囟門;陰動勢子行功,對應的頂為百會」。 二零零四年冬師在山東梁山拍攝教學資料時,曾舉一例說明陰陽頂的存在及其功用的不同:向前疾走或奔跑,如意想百會則覺似有牽制而奔走不便,如意在囟門則覺輕靈快捷。後退也是這樣:想百會則輕,想囟門則滯。這其實也是陰陽相濟的一種體驗。 筆者在日常行功中原也很少想到這個問題,虛領頂勁也罷,虛靈神頂也好,做法也就是隨意向上一想、虛虛的照住一塊;這個動作低頭下個抬頭而 已,也不覺有什麽異樣。二零零五年春夏間在湘西與師弟探究師傳法理時,就攬雀尾右掌打擠後,下一動右掌如何舒展、腳下方向如何右轉成右抱七星時的協調身 心,反覆演練究異,且不斷調整方位角度以促進身手協調運轉,總覺有不甚明了處。一天忽然憶起師說過頂分陰陽的話,於是在打擠時[陽動]把虛靈神頂的意思放 在囟門,頓覺身心清爽--其實也就是做動作不要失去虛靈神頂。下一動右手舒展,身手右轉,神意轉在百會,其時不僅覺得五指神意自然松舒至極遠處,而且弛 頸、圓背、松肩、展胸、收胸窩、空手等所有練習太極拳對周身各部位的要求都在那一瞬間自然的在身上感受到了。真正體會到因為「頂頭懸」而帶來的「滿身輕 利」,至此也初步領會了祝師「頂是周身上下協調統一的總調度長總協調員」的實際含義。 按師說「陽動手追視線去,陰動視線逐手回」的陰陽轉換常理,抱七星為陰動勢子,意在陽頂[百會]則上下一條線有陰陽相濟;打擠為陰動勢 子,意在陰頂[囟門]仍然是陰陽相濟的做法。肢體動作應是隨頂上陰陽轉換而轉換的,也就是說只需轉換頂上陰陽,肢體動作自然到位!正因為這樣,祝師一再告 誡:頂滯周身僵! 所以要求學者「絕不能忽視頂的修練!頂上有神、虛虛靈靈,陰頂陽頂、變轉自如。(才可能)有望達到功成」

在教學中,祝師常以「煉拳要走得開」來說明動分陰陽的道理。什麽是走的開呢?在行功中依據被動減法原則、在減力退力的過程中,神意舒展離開身體、循八方弧 線運行;體用中與對方肢體被動接觸後,用太極拳思想「心腦不接」對方來力,神意舒展在不丟不頂中 避開對方力點,遙接輕扶對方肢體。神意至對方身後後,身 手即可隨神意向任何方向去--此即為走得開! 祝師這樣示範:雙足平行,正身直立,一臂平舉於身前,命筆者在他手臂外側向內按推。祝師手臂是要向外走的,正與筆者按推方向相頂撞。以當 時情景,除非祝師力量極大,否則任他怎樣用力也難以抵抗筆者勁力,而祝師的目的是要體現、太極拳是如何在不頂不丟中將向外走不開(常人思想)的手臂走開 的。 後來的事實是:當筆者開始用力推按時,腳下忽然失去平衡,雙手還沒有感受到祝師手臂有外展力量時,身體便因祝師手臂的自然舒展被逐出一旁。 祝師說:遇到阻攔或與對方力量頂上了,屬無陰陽,自然走不開。先放鬆身體,手指神意向外無形而有意舒展,接觸點自然會放鬆、因為已經形成了陰陽---彼陰我陽或我陰彼陽。「松凈了,自然在對方身上」----- 可這樣說吧:在正確的行功法理指導下,你的身手想到哪裡去,不管對手願意不願意、讓不讓去,只要你符合陰陽存在與變轉之理,都能過去!形體雖然是捨己從人隨曲就伸,但意志決不可以別人的為轉移!這也是道家性命雙修功法理義之信念「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體現。 當然真能走得開,決不是僅想走得開就能走得開的。但在行功中一舉一動都要以「走得開」來檢驗:有力即走不開,不循八方線走不開,有意走不 開,無意更走不開(犯了動意之病);主動了走不開,妄動更不行;頂接了走不開,丟扁了走不開;一定要在陰中找陽、在陽中尋陰,能如拳經中「陰中有陽、陽中 有陰」---總要「在不頂不丟中討消息」,求得「陰陽互濟」,自然周身一家,腳手相隨,極松極靜、於極柔軟中寓極堅剛---日久自可得玄妙於質樸之中!

祝師相關語錄: 動分陰陽 手不要走,意思走,一想就得。 手不能走,走也走不開。能走開是力大欺力小--- 要走腳,從腳跟向前舒展。 身體保持中正,不要貓腰,有腰就走不開。 走弧線,找舒服,舒服了自然走得開。 走得開可說是祝師所傳太極拳自然法理最具代表性的理念,以筆者淺識:真到了走得開的地步,那是陰陽已相濟於自然,周身渾圓於無間,真正意義上的身居太極境界!架 陰陽學說乃我中華民族文化文明之精粹,至今仍在天文地理醫學哲學等方面廣泛深度的應用。學者能明此理,自可正心神,返視聽,虛懷以容物,靜心以除垢靜濾以遺欲而之於定性造真復返無形無象之先天自然勝境。 按人身陰陽「本自具足,何假外求」?行功走架無非證明陰陽之自在吾身,要在如何顯現而已。是故大道皆在勤修以證悟爾! 第七篇 大道無為而有象---太極拳道學

太極拳有道、法、術之別,層此不同,名稱亦異。祝師說:太極拳是理境無盡之哲學。凡修習者先求心神意氣的安靜,始可得形體的中正安舒(拳 經:先在心後再身),心神不靜則肢體不凈,所以祝師一再強調鬆柔空虛之必要。甚至大敲警鐘:捨棄松空,難入門中!昔重陽祖師曾提示修鍊心法「心安而虛,道 自來止」!此可算是太極拳之道,修道則可達神明之府,至「無形無象,全體透空「的虛無境界。太極之法即是遵循法理,而被動練拳、減法行功, 功成可臻心腦 不接之境。練太極拳術者,執於有無之相,來往之形,只知有輕重緩急之實用(技擊),不知有陰陽轉換之自然(生機)縱能致用,也是大力打小力,手慢讓手快的 下乘功夫。所以祝師以逾古稀之年,仍奔走四方,不辭繁簡,傳播太極拳正確法理:務必要合道(自然)依法(心神)行功,始可以期得微功於萬一! 祝師說:練太極拳,人體則應該成為太極拳的載體!

何為太極拳的載體呢?

即人之一舉一動,皆要合乎太氣極拳原則規律的要求,如此則一舉一動皆為太極拳, 不只限於練拳之時。太極拳要求手要平松,不掛力,終至 妙手空空;而習練者如用力使氣造成指翹腕緊肩臂僵,如何算得是太極拳?其它各處皆是如此,總要完全依理合法,則太極自在人身,亦即祝師常說之「空凈身子, 才能進入太極門戶」!讓自身內外皆符合太極原理所要求的一切法度,此亦可算得太極之道而顯於一斑之處吧。

關於太極拳的道,祝師又曾反覆訓誡我們「太極拳博大精深,欲修持大道,則悟得內功是根本」。凡祝師所傳功理則易懂、功法則易學、實踐時易操 作。「易懂、易學、易操作」三易是祝師本大道至簡之理,把握的教學思想。往昔先賢李亦畲亦曰「要心靜!隨人所動,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從此做去,一年半 載,便能施於人身」。李亦畲為太極拳一代宗師,一年半載功成之說,必不虛妄!然而自李身後一百多年了,仍然到處是學練「太極十年不出門」的現象,什麽原因 呢?---先賢明師都把握傳道不傳藝,此處的道即為規矩,比如李亦畲所說的「要心靜,隨人所動,要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藝者此處所指為技巧花樣,諸如這 一式如何進攻彼一著如何防守等等。

傳道的好處在於可使學者通過掌握常規道理而能有序的漸進。所謂有序指的是各方面的整體進步。比如綜合思維能力虛實變換原則,技術合成及自 由變化等等。如象小學生學字,要從偏旁部首學起,逐步掌握字的組成規律,可以自己認識很多的字,而如果開始就只學認字,而不學字的變化及組成規律,你認識 的這一個字換個地方可能就不認識了,那麽十年八載所學也不足以看完一篇文章。

太極拳的道無所不在,但總體求的是松是靜,老子說「大道以虛靜為本」,丹書亦說「心靜可通神明」。松靜之練法即是回歸自然之大道。師法自然、師法造化是任何藝術門類的終極追求。

用太極拳的道亦即師法自然的養生法理指導行功,須知祝師關於太極手、太極腳之理論思想。

筆者第一次聽說太極手太極腳的理論時,心中頗不以為然:練太極拳就是練太極拳吧,連手腳都成太極了,特誇張了吧!估計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想法。

其實有關太極腳的理論,祝師講敘很是詳細,只不過說者有心,聽者無意,就像陳鑫說的「不是先知未說到,說到未入我心中,我心反覺多煩惱」, 至時日既久,才漸漸理解了一些有關的道理:大家一樣揮舞手腳,為什麽你叫少林,他名太極呢?還不是功理功法不同,導致風格特點也不同。正若祝師說的「查拳 是查拳手,形意是形意手,太極自然是太極手------用查拳的風格演練太極拳的套路,用太極的手去表現形意的技法,顯然是不合理的,查拳能練太極,則查 拳哪裡去了?同樣的道理,太極去表現形意技法,太極還在不在?(當然武功臻於化境者可不分彼此,一舉手一投足純任自然正是「夫子七十而從心所不逾矩「的境 界則又另當別論)

這實際就是告訴我們:練習太極拳必須嚴格按照太極拳的 要求去做。比如說放鬆九大關節,松不松的下來是一回事,但做不做卻是個原則問題! 不去做哪就不是在練太極拳。要求手上松空,起初松不凈是允許的,因為練功需要過程,但如果不但不去依理合法放鬆,還在加力使勁,豈非背道而馳?等於是用少 林派的手來練太極拳的形,怎麽還能說是在練太極拳?

不唯手、腳是這個理,即周身任何部位都應該遵循太極行功理念,合乎太極拳的要求,才能說是在練太極拳。

老子說「外其身而身存」,祝師「心腦不接」的太極大道技擊法則正是此意。心腦不接不理會對方的進攻,並不是不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而是從 根本上在保護自己。「外其身」者是將生存或穩定身體的事情放在意識之外。意識不在己身,不與對方相接,彼雖觸及我身,並無可作用處。如此則我身自然安穩, 所以為「而身存」!這個道理老子曾比喻的很大「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既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見《道德經〉。不自生的意思是說天地從 來不為自己的生存而思慮,自然得到長生。

本著「天之道不爭而善勝」的原則,太極大道追求捨己從人隨屈就伸的鬆柔和順之功境。使自身處於柔弱無欲之地,自然引不起紛爭。俗語所謂 「引火燒身」也。病魔是敵,強人亦為敵,皆不能侵。病魔不侵則體健、與人不爭則氣和。心平氣和體健,豈有不長生之理?故老子說「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 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依祝師行功心法放鬆九大關節,周身上下內外鬆柔如行雲流水自在漂流遊盪看似有心,實則無意,自在即安舒。陳鑫所說「神氣自然得中」之境也。老子曰:上善若水。為什麽呢?因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且能)處眾人之所惡。故近於道」!

能夠利益萬物而不希求得到什麽又能容納大眾之污垢。即是包容萬物 ,此理即太極大道功用所在。亦無為無不為之意。

老子用:「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來形容大道之無為無不為至理。無處不在。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喻盈虛之有象形體上太極拳是圓運動。每一動都是沿圓循弧行功。為的是做到在動總分陰陽,在靜中體會陰陽。

道生一者:太極也,一生二者:天地也,二生三者三才也(天地人)三生萬物。

太極境界以「無形無象,全體透空」為指歸。行功走架則以被動 減法為正途,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西升經》一書中老子教導關尹識別修道之 真偽時說「偽道養形,真道養神,真神通道,能亡能存,形為灰土,其何識焉?」形終將化為灰土,養之何益,神明足以合道,也能生形。「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 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則)更相生,更相成。神常愛人,人不愛神。神常愛人者:人之初孕也,精神即隨之,終日不視不聽、不言不食。內知而抱玄,欲視 亦無所見,欲聽亦無所聞、欲言亦無所道、欲食亦無所味,淡泊 不可得而味(感)之,此形為精神所養,故老子說「無為養身,形體全也,天地充實、長保年 也。」人不愛神者,言人生世間追求名利享樂。所以耗精損神「殺人者心」精神耗盡則魂飛魄散、形滅神去。此「道不遠人,人自遠道」理之所在也。人不愛神,則 神不能守身,反之能含神守身,長久可存。「身之虛而萬物至,心之無而和氣歸」。所以「聖人處無為之地,行不言之教。」無為者即為無形無象,不言者即為含神 守身!

太極拳為老子思想之再現,為道家文化之正宗,於此可見矣!

這麽個簡單的問題往往被忽視,所以當今的太極拳界出現了各種式樣形似太極的舞蹈。往往有學數十年的,仍然不知什麽是太極,令人嘆惜。究其 因大都是不按太極拳的要求去運動肢體,更有妄加意念者,流弊尤甚!而吾師振聾發聵為獅子吼、闡宣正法訣要,深入而淺出,可為彌足珍貴。第八篇 有無之間-----太極空手學說

陳鑫說太極拳「其理根乎太極(陰陽),而其用不遺乎兩拳。且人之一身,渾身上下都是太極,即渾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拳也」---。

關於太極拳的手、祝師說:太極無手。又說:太極通身皆手。無手是說行功時要把手上力退盡變成空手。通身皆手是指功夫上身後,渾身處處都可體 驗太極拳法、同手一樣。這與拳經中太極功夫要練到身上、而不要練到手上的要求是一致的。祝師講解推手技擊時,有「接手不接力、四梢空接手」之教,這是空手 體用的指導思想。你接了對方手,自己也有了用力的手,接手必有力,有力則不易把握即無法稱量對方,因為你不知對方勁力大小,接力後小則尚可,大則無法安 排,這樣則「頂扁丟抗」四病即從手上產生。(頂則根丟,扁則難出,丟則失法,抗則失勢)。

怎樣練成空手呢?祝師說:要輕扶八方線。太極拳套路是有大小不等,方向不同的圓圈組成(圓圈是由不規則的弧線組成 )在正隅八方循環往返。 練拳時,兩手食指絲毫不掛力,輕扶套路的圓弧線圈,松、柔、和緩運行。久之自能體味到圓活趣味、在極大的行功樂趣中,領悟太極「空手「的精妙。祝師「太極 手「之論,把拳論深化到了身體梢節處。以往人們只說不同的拳種有不同的特點,但這特點體現在那裡呢?就說不清楚了。有說分快慢的,有說定高低的,有別有無 力的等等,而祝師則一針見血的指出:形意是形意手,查拳是查拳手,太極拳自然是太極手!這種說法猛一看順理成章,也沒什麽出奇。但仔細一想:這卻是太極拳 修鍊領域綱領的指導思想,是祝師對太極拳學最偉大的貢獻之一!試想:如你不知有太極手,自然不知太極手的練法。根據「上下相隨人難侵「的經典要求,祝師在 提出人身的「太極載體「的學說後又進一步指出:腳和手必符合太極陰陽學說,按拳理拳法規範自己的手腳 ,這只是邁出修鍊的第一步;第二步才可練拳,進而修 煉太極功夫!有一句拳訣說:太極不用手,手到不再走。不用手是不用手上原有的拙力打人(打也不易見效)手的形還在但不動、靠的是內勁的發放「形於手指」而 將人擊出;若手已觸及到對方,仍然揮手打擊,則必至身手脫節(分離),等於手是在孤軍奮戰,所以說手到後不能再走.....,手法如此重要,修鍊一生的功 夫要靠它顯現:而練法卻又如此簡單,只需不用力!而世上萬千學太極拳者,甚至一些大師級的人物也不明此理,致使太極舞蹈隨處湧現,亦有武術世家弟子而不思 發揚武術真諦、四處傳播舞蹈式太極,誤人毀己,庶幾可嘆!而真學正道,人反不受,何其怪也!

拳經有「諸靠纏繞我皆依」之說,諸靠指周身各處:如挨手則手進,觸肩則肩進,也是拳經中「挨著何處何處去「的要求,可充分說明太極通身皆是手的道理。但這是極高深的功夫,嘴上談兵者,不易領會。

在行功中,雙手要輕扶八方線運轉。關於八方線行功法理,祝師在書中講述已極盡精詳,可惜仍有不明所以然者,難入其門。如筆者幾名弟子,天天手執祝師著作,反覆翻看,可謂手不釋卷,仍然日日請問八方線為何物?令人不得不嘆服先賢設教自小學而大學所以定升階有序之由也! 我們體會八方線的練法,正如祝師所說要「真扶」!這是關鍵。在虛空中扶出一條美麗的弧線。別人雖然看不見,而自身卻必須清楚他的真實存在---這線若不存在,那你在干什麽?這是最重要的! 行功時腳下不離米字,中心腳永遠站在米字的中心點上。手上神意從食指出去追逐視線漸向遙遠的天邊是陽動,再從另一條路上轉回來是陰動,不斷 的重複這種陰陽的交替往返----當然是從不同的位置即出發點、不同的方位,經過不同的中間位置,到達不同的目的地。這一動的目的地即是下一動的起始處, 也就是祝師說的「陰動的起點是陽動的止點,陽動的起點是陰動的止點」。動分陰陽可說是祝師所傳太極拳學最基本的規律,正因為這最基本的規律太極拳才成為了 太極拳!八方線也就成了構成太極拳運動的精髓!理念上學太極拳學的是陰陽變化的規律,技術上練太極拳即練的是運行八方線。以八方線來體現陰陽,使其運轉圓 滿、變化無間而終歸於陰陽相濟的無形無相! 如果說拳學經典是指導練拳的中心思想,八方線就是行功時具體的規矩。太極拳陰陽變化形成的虛實、開合、身形的中定、身心的安舒中正,甚至 是每一動都跟八方線有關。按祝師「動分陰陽」的行功指南,行功即是體現陰陽及其變化在身體內外的存在,即拳經中講的「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筆者在行功中體悟到:要想做到動分陰陽」、乃至在「輕靈圓活」上「求懂勁」等等上台階的要求,不在方位、角度、距離上下功夫是難以成功的。

八方線法理師說甚明,余所述者,不過一己之心得,雖不無畫蛇添足之嫌,但供同學參考之意、出於至誠。旨在提醒同學:要想體悟身知師授法理,先當從細微處證驗,所謂以小見大、也是先賢「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之意。 因為有了手,八方線才在形式上出現了。因為八方線的運行圓滿,才使手成了空手。 說到手,不能不提到腳。拳訣說「上下相隨人難侵」,這上下主要指的是手腳。所以祝師說要「手腳一致」。怎麽一致呢?就是要在「手動(時)腳 不動、腳動(時)手不動,手腳齊動還是手不動」--區分主次、有主有從,有定有動。有原則有計劃的運行。始不至於手腳爭相運動而成亂動、沒有規矩。 根據祝師「手上松空轉,腳下陰陽變」之訣要可知:手的運轉要做到鬆柔空虛,腳下的轉換要做到變化陰陽。但太極拳「其根在腳」,所以說:腳 下陰陽的變化,形成手上的松空轉動。在行功走架中,多注意腳下的陰陽變化,少留心手上的形體運動。因為手腳之間:腳為主,手為從。腳主為實,則手從自虛。 空手者:形虛而意空(其實周身處處都要求松空。並非只有手。因為在《授密歌》中有:無形無象,全體透空」之說。只說空手者,是因為手最難靜! 從生理上講,肩松則肘沉,肘松則腕平,腕松則指掌舒、指松皆氣血暢順自然達於梢節。靜始能松!老子說: 人能常清靜。天地患皆歸! 又說:身之虛而萬物至。心之無而和氣歸。 陳鑫說太極拳「所以以太極名也(乃)拳者,權也。所以權物而知其輕重者也---按權實為權衡之意。如稱量物體,皆在手上。太極拳要求手上力量退盡,變成空手,只有空手,才能做到捨己從人、從人而人不知。所以拳經上說: 「能從人,手上便有分寸。」 按太極拳的陰陽理法規範自己的手腳,使之符合要求,祝師說這是邁出修鍊的第一步,第二步方可談練拳,進而修鍊太極功夫。 祝師說要認識輕扶理論,要以太極拳的思想,去認識理解太極拳。 根據祝師「練意不存意」的教導,筆者在行功中體會到:如果想放鬆梢節必需在根部下功夫!比如要做到祝師要求的「手上松空轉」時,首先是要放 鬆手掌(含腕、掌、指)。鬆手掌不能注意在手上,這樣雖然手掌放鬆了---當然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而同側的肩卻緊了,因為手是梢節,對手來說肩是根節。所 以說如要手鬆,應在松肩上下功夫。可以用兩句歌訣說明:意在手上肩臂緊,覺肩力去手自空。但松肩只能使手鬆而不能使手空,想達到「妙手空空」,得從松腳作 起,腳鬆手空。一松到頂神清爽,腳松周身如彈簧。 推手時雙方接(搭)手後都有力抗現象,而處於僵持狀態,此時若一方可做到松肩退力,則另一方因失去向外的作用力點而產生失重感。仍然是從 根部下功夫,對人上體來說包括肩、背胸、腳下是根,所以此時如一方能做到瞬間松腳,虛靈神頂,而腰上肩下自然松空---即祝師說「不想不要」的空腰法則 ,則對方的失重感、會到不能控制的地步,即便對方並未向其施加作用力,他也會因落空而失去平衡。這些舉動全是意念導致的,也是表現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法 理所在。對待用功因力大,所以僵持難周全,即刻意松力退盡,自然神起居上游。 接空是松的境界功夫!身體由整體而局部是客觀存在,通過主觀意識而使身體由局部而整體處於虛無狀態,形存而質無。這是《授密歌》中「無形無象,全體透空」的極高境界。 關於松空,祝師常說:「要練松,要會松!拳經上不是說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嗎?周身上下內外沒有一點力!你人在這兒,而別人一扶上,感覺 忽然沒了,它能不害怕嗎?」理雖如此,但由松而至空,非一日之功。筆者體會,搭手前要讓對方覺得你將要和他接觸實有(形、力),接觸後在接觸點處要讓他意 識感到虛無---沒有一個正常人會向虛空中浪費自己的功力,當他發覺自己的力落空後會不假思索的撤回(形、勁)這在他已形成了抽扯之病、己產生了丟扁,即 是你乘虛而入的良機。所謂:遇機得勢進退走,三才七星顧盼間。 有時來不及放鬆接觸點,即已開始受力,對方勁力已對我造成初步的危脅,怎麼辦呢?仍然是放鬆根部而梢節(接觸點)自空。這是祝師「松腳解困」指導思想的具體實驗。可與「手上松空轉,腳下陰陽變」及「四梢空接手」等師授行功體用法則中通參互解。 筆者體會:因腳下陰陽的變化及逐一放鬆自足大趾至足根(退力),或自足舒展至足大趾,形成了梢節形體的松空--行功既久則臨陣不用思考,搭手即已空無! 這是因為腳下在放鬆中產生了陰陽變化,而使手上運動達到了無意識及無力量的空虛狀態。

佛教修行中常提醒不要「落於對待、有無、空色之相」因其有悖於道法自然的行功法則所謂對待,亦即是心繫一處或一物將有所作為的意思。如在臨陣推手或較技 時,對方侵來,我若有接彼動作招式及勁力形式或思想(即還未出手就在想如何應付對方),即是落於對待。落於對待後你就必須面對現實;即接了招式要破解(破 接不了則即使已被對方擊敗),接了勁要轉化(化不了也輸)。若是不對待即不接呢?則無須理會所有的一切。所以祝師提出了「心腦不接」的技擊法則。 有學生問:彼來勢兇猛或勁已及體、往往不接都不由己,況他明明觸及你身體,如不理會(避勢或接力)豈不任由他把自己擊出? 這要從自身找原因:自己安排得好。如經典要求:「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一氣貫串」---支撐八面多誤會為降低重心、雙臂圓撐、以力拒 來力侵擾。忽視了一氣貫串或意此為動作勁力要連綿不斷。其實這一氣貫穿是達到立身中正的關鍵---乃「神氣(太和元氣)自然得中之謂(陳鑫語)」,不偏不 倚自然得中,中正而自不偏倚。此神氣並非趾高氣揚,而是太極拳修鍊方法正確後,久之而獲得的太和元氣。 陳鑫說「一生無事求太和」所以行功走架都為培養這股中正不偏的太和元氣,進而使之充斥肢體四梢,形體神意皆圓滿「無缺陷、斷續處、凸凹 處」。來力侵觸,即自然隨人舍己(不生抵抗力)隨屈就伸(不生抗拒意)。就是自己周身松空,不給對方用力點。對方縱具再大功力,又豈奈我何?由此又想到練 拳(自己盤拳)易出現的問題。祝師常說「練拳不要給我練」不是給老師練,自然是給自己練。怎樣給自己練呢?筆者體會:每一動必須嚴格按照師授心意,緩緩運 行,細細體悟,用心靈去感知每一動能給自己周身上下內外,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帶來的輕鬆舒適---而不是刻意去追求外形的擺設或努力使自己處於練功狀態 中,一舉一動讓人一看:這人有功夫!筆者認為這不是太極拳所當顯現的。 和一拳友聽勁,雙方身手相抵,讓他覺到雙方勁力都已互侵,相持在雙方夾脊一帶一條線中,然後筆者虛靈頂勁--神意向上微微舒展。同時松 腳,漸實前足,則他身離中線,腳下失衡而出。由此又體會到祝師「上下一條線,全憑左右轉」的另一種做法,即是拳訣中「閃開正中定橫中」的應用法則,也是祝 師說的「太極拳有正無斜」的說明--我閃(避)開正中橫向定位,只是避開和對方大力抵觸,把自己的方向轉動而已。在我乃是正,而彼對我已經偏倚,可隨時為 我所制!記得初聽祝師講「擇開」一語,並未理解,實是功夫未下到之故,因此又深深領會祝師「功夫在拳里」的老生常談! 八方線是楊禹廷先師在太極拳領域造福後世學子的最偉大的創造!其功將永載太極發展史冊!祝大彤恩師則是唯一全面繼承其八方線學說的當代明師。

最初聽祝師講解八方線,雖然為他不厭其煩、細緻精詳的說教而感動,卻不覺得把變化萬千而又博大精深、且「運用之妙僅能存乎一心」的太極拳功夫、達到限制在 四條線上有什麽出奇之處。覺得僅僅可能對初學者行為上造成一定的規範,使之便於掌握方位方向。隨著加強學習和進一步的探求源本,漸漸了解到八方線在整個行 功及體用當中可以說無所不在!毫不誇張的說:八方線就是太極拳魂!在行功體用中,行為的準則即是以八方線來衡量的--凡符合八方線要求的運動形式即是正確 的行功方法,反之即為錯。 記得筆者初次運用八方線給學生講解化勁力法:筆者雙足前後以高架站立,一弟子以中架弓步在前以雙掌推抵筆者胸部加力。筆者先讓他覺到其 力以透背而至筆者後足根,然後筆者身形不變,口中指示讓他的勁力自筆者後足根起上至筆者脊背,在到他前胸,他的脊背、他的身後不遠處、較遠處、極遠處。他 自覺勁力至他前胸時已覺足下發飄,至後背時覺立足不穩,到身後不遠處時,已身不由己向後退開,而筆者身手基本上保持不變形不加力,只隨意念由後足用力變為 前足重心而已,運動極為小。事後他覺前胸後背間不舒服。數小時後才漸漸平復。筆者當時只是驗證祝師「擇開」的一種做法--自後向前法。當時情景是因他力 快,剛一接觸未容筆者調整內外已侵及筆者身體如相抗則必失重,如果只是解困,松腳挪開接觸點的力即可。但恐他不明白,所以未松接觸點,只放鬆了腰跨,所以 他能感覺到力已到筆者足根。此時筆者再松接觸點,他自會覺得手掌力已不再筆者身上,但這個感覺他實際上來不及有,因為接觸點一無抵觸,他即會感到自己腳下 空虛無根的威脅。趕快降低重心是由落於對待。此時筆者神意已籠罩他周身前後,只須視線遠去,自必致其立足不穩而無疑。如意向他身後遠引後向左或向右,則其 必側向跌出--這亦不出方位及弧線規範。 形功走架時以自身重心為定位點,雙手在身體周邊外輕輕扶動出一條條圓弧,構成了無數的亂環--雖無規律卻極有條理。無規則者因其有長有 短、有橫有斜、有定有不定、有動有不動、有虛有實、有松有緊、有快有慢、有輕有重、有緩有急、有形有意、有質有空:有條理者因其有陰有陽、有開有合、有去 由來、兼之可以忽長忽短、忽隱忽現、忽快忽慢、忽緩忽急、忽有忽無、忽進之長,忽退之促--在我則心曠神怡,足以使天花亂墜,無限生機,妙趣於此中顯現, 這就是太極拳!祝師如是說! 弧線運行是太極拳形功的基本法則之一。先賢也早有明訓,所謂螺旋、擰裹、鑽翻等等,尤以《亂環訣》指示最高明,附錄如下: 亂環術法最難通,上下隨合妙無窮。 陷敵深入亂環內,四兩千斤著法成。 手腳齊進橫豎找,掌中亂環落不空。 欲知環中法何在?發落點對即成功。 (此訣相傳為楊斑侯所傳九訣之一)第九篇 中庸之道--太極拳中正學說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為庸」這是古人的定論。練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支撐八面,支撐八面的是什麽?那時立身中正後,能不偏不倚,行功日久因貫通上下而產生的中氣,(陳鑫稱之為太和元氣)。這股中氣,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陳鑫闡述中氣之用「中氣貫足,精神百倍,中和元氣,意之所向 ,全神貫注,變化猶龍,人莫能測」(見《陳氏太極拳圖說》)

中正如此重要,以至前人有「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之警言。祝師說:中正是太極拳的核心。如何把握行功時的中正,仍須以立柱式身形,以「八方線」行功,因為拳勢不正是身形不正造成的,身形不正又是因重心腳的位置出偏造成。又是因為重心腳沒有與實手同在重心線上。太極有正無斜,八方線正是要求練拳者,沿線行功,絲毫不差! 如何保持中正身法的不變形,不走樣。祝師一語直言玄機:以鼻為中心!鼻與雙肩成三角狀態,永不改變!此語道前人所未道,成為空前之論!三角狀態不變,則身手永遠一致,身法中正永不散亂。陳鑫說:不偏不倚,非行跡之謂,乃神氣自然得中之謂也。

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做到了立身中正,庶幾近於大道矣!此乃精神性命之所歸依之處,不可不慎!所以祝師喻為中正學!

人有兩條腿,怎樣去做到拳經種要求的「不偏不倚」後的「中正安舒」呢?吳氏太極拳單腿重心的立柱式身形從形體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上下一條線」是祝大彤老師基於上述做法而對行功中、身形腰頂部位要求的概括性理論指導。祝師曾從很多方面來講述著一要求的重要性及其如何去體會,如從腳下放鬆的離虛至頭部正舒的虛靈神頂,左右腳重心的轉換及在轉換中獲得的中定,手與腳運動的一致等等。(至於形體上立柱式身形的三尖相照、三點成一線,祝師書中甚明茲不贅述) 筆者在體用中感受到祝師陰陽頂學說在做到立柱式身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與對方面對或搭手的瞬間,怎樣繼續保持立柱式身形呢?最重要的是虛靈神頂不能失--故拳諺有低頭彎腰、傳授不高之說。筆者體識的是:在此瞬間,無論身體重心是在前腳還是後腳,虛靈神頂的位置都在囟門即陰頂。如是前腳重心,搭手後不能得到機勢,則可在瞬間自腳下一松到頂,而這個頂此時應是在百會即陽頂;也就是說在這瞬間,頂的陰陽變化就完成了,但身形卻沒有絲毫的移動----不是不能移動,而是不需要移動。因為僅靠意念引導頂上陰陽轉換,就能夠消融化解來力於無形之中,而這樣做的同時即會獲得機勢。所以下一步就可通過身體及意念的某一相合、使對方因失重而跌出,這是拳訣中「引進落空合即出」的道理。

如果是搭手已感得到機勢,仍然是即刻通過心意身手的相合而至勝,這是祝師「太極有一沒有二」的技擊原則。如是後腳重心,搭手後不得機勢,仍然是意動形不動轉換足與頂的陰陽,與無形中避開對方的機勢,仍然會在同時獲得機勢而取勝。這樣說吧:虛靈神意的位置是鹵門時,上下一條線的下端是湧泉;神意虛領在百會時,上下一條線的下端為足踵。頂上陰陽轉換,腳下虛實也變。這中間的距離即是一空虛出,可供心機變化、變不順為有利、變無機為得勢。 [距離即陰陽頂之間、湧泉與足跟之間空虛則是放鬆功力所至] 祝師常說:太極拳是門綜合藝術!筆者只是從局部的變化來探討整體運動的必然,一得之淺見,僅證余曾用心而已。

藝有雅俗、學有先後,入室見階梯、近山知峰高。祝師所教每一言一語,皆含甚深意,層層解之不盡!但每有所悟、輒歡欣鼓舞,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今生得列祝師門牆、得聞大道,何其幸哉!

立身中正的要求是時刻存在的,但指導你的老師和能指出錯誤的同學不會時刻在身邊。怎樣在沒有老師及同伴糾正的情況下,自我驗證和掌握在行功走架中每一舉動都得刻刻需要留心做到的立身中正呢?祝大彤老師傳授了一個極為簡單極易於掌握而且極有成效的方法:每一動結束後,都把雙手及手臂垂落下去,而除此之外,身體的任何部位均不能有分毫移動!(切記!)這時習拳者可很容易的察覺並檢驗出自己立身是否中正即是否有前俯後仰左歪右斜現象。如果覺呼吸不暢,則屬有前俯狀態,可舒直身形;覺呼吸暢順,腰胯以上象日常消閑無事一樣輕鬆隨便時即說明立身已中正;再把雙手如前擺放好--自然仍不能牽動身形,再做下一動。下一動仍如此垂手檢驗,以為成規。

如果雙手垂落後覺有挺胸凹腰感,屬有後仰現象氣息必泄於胸。此時只須長呼一口氣,自然會使氣息下降,身形返正。總之:每一舉動不管是過渡還是定勢(其實太極拳除了起式和收式都是過渡動作)都要使自己肩以下,胯以上的身體感覺和平常自然站立時沒有異樣即為正確。此法簡而實用,雙手垂落後,身體微有不適都能察覺。以之驗證自身,真正簡單易行,收效在頃刻間。

立身中正是原則性很強的要求,而支撐八面是在這個要求上久練產生的功夫。簡單的說支撐八面就是不怕外力從自己周身任何地方侵犯,理論上是在做到立身中正的基礎上、周身內外已能陰陽互抱而成渾元一體。外力觸及我任何部位,則彼處產生自然會有陰陽變化而動分虛實,隨他力而圓轉,終不讓他進入我圈內。即無法對我造成威脅--此亦拳訣中「出圈容易進圈難「之意。換言之:能否支撐八面即是驗證是否做到了立身中正的準則。

上述自我檢驗之法只是初學者的幫手,只不過讓學者初識,任何妙法皆離不開自然而已。而要進一步做到能支撐八面,則需依祝大彤老師太極內功練法,逐一修練自身各部如頭、肩、肘、手、胯、腰、膝、足等等。關於各部位的練功法理和要求。祝師書中講解已極為細緻,令人無從添加任何東西。筆者只能把自己在依師授功法行功時的體會認識訴諸筆墨,以期對學者有所參考或能幫助讀懂祝師大道正理,願亦足矣!

在實踐中筆者認為:頭、足、腰三出更是關鍵中的要點。

頭部是高級中樞神經指揮系統(大腦)所在。人的一切行動,都有大腦指揮主宰;凡進、退、顧、盼、均須聽從命令。諸如耳目觀聽、往來呼吸亦由大腦做主。在行功走架時,頭部務要保持正直。頂上似有一絲相系而虛懸空中,自然神清氣爽自有輕靈圓活之趣--拳經中所謂「頂頭懸「即此意。關於頭頂,拳經中要求要「虛靈頂勁」,這已為眾所周知。虛靈頂勁的含義是虛虛的往上引領頭頂上的意思,使身體拔長,雙腳反虛著地面--當然這都是意思,腳下雙輕而離虛,身體自然轉動圓活,頭部才能真正起到綱領的作用。目宜平視、神宜內斂、口齒微閉則頸部松馳,即所說:頭正頸直。頭正頸自直、頸直而順,頭頂始不容易產生偏倚的感覺,所以楊澄甫先師說「頂勁非用力上頂。要空虛、要頭容正直!」祝大彤老師更為初學者考慮,進一步提出了「虛靈神靈「的解秘要言,使初學者更容易掌握頭部的相關要求。「頂上要虛虛靈靈、輕輕鬆鬆,頂的虛靈狀態是將精神放在頂上……(見祝師《太極內功解秘》第112頁)。而陰陽頂學說,更是祝大彤老師在太極拳修鍊領域裡跨時代的貢獻之一!頂分陰陽,雖前賢言所未及,卻符合自然運動規律。祝師說「頂泄周身僵」為什麽頂會泄呢?頂上無陰陽,自然不會有陰陽變轉,氣血自然泄於頂上,氣泄血瘀、周身不僵而何為?

祝師所授法理中的腰部可擴大到肩以下膝以上,要求此軀幹部位空虛如燈籠,這種要求是符合古典拳經中「無形無象。全體透空」的境界描繪的。但其它部位還好說,但要「空腰」,很多拳家還接受不了。因為拳經拳論中有關腰的重要性指示最多諸如:「其根在腳、轉於膝、主宰於腰」「腰為纛」「腰為軸活似車輪」。因為「命意源頭在腰隙」所以要「刻刻留心在腰間」(方能使)「腹內松凈氣騰然」。

尤其是一首歌訣更深度的點明腰之重要性: 身形、腰、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工夫! 如此重要的腰在祝師竟以「不要不想」冠之,難怪人所難解。

關於空腰的理論,是祝師行功數十年的經驗之談。猛一聽好像不把處於主宰地位的腰當一回事,要扔了它---這是使人誤解之因。其實,不要腰、不想腰、至到空腰,是祝師所傳太極內功修鍊中極重要的環節!不要是練功的理念,不想是練功的方法,空是要達到的境地---通過行功放鬆而使腰部虛幻若空,形存而質無。正如王培生老師所說的「使人看著摸不著,處處有落空之感」,說白了即是讓腰部不掛本力、不接外力,最終達到不受絲毫力。可以說空腰正是基於腰為主宰的經典理論而對練習太極拳者腰部的極高要求!

大家都知道:凡人用力過猛或彆扭、或做出不自量力的舉動時,最易傷腰。而這恰恰正是因為腰在運動時的主宰地位造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腰在生理上即負擔大半的體重。當外力入侵或添加沉重時,或手臂運動工作,都是在增加腰部的負擔。下肢若不堪重負而蹬地,即會產生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若是與自上而下的外來勁力或重量、交會於腰部,則必傷腰無疑!但若以祝師所教:不要不想而練成空腰,毫髮不受外力;在體則氣血暢順可得養生功效,在用因腰空不受力身體得輕鬆之便此乃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吾若無身,吾有何患?」---(見《道德經〉第十三章)的義理髮明。

順便說一下胯。生理解剖讓我們清楚了人體軀幹是由骨盆承托,骨盆端正則身體自然端正。骨盆的端正則取決於兩胯是否放平,而往往腿部的運動又影響到兩胯的平衡。以此類推則腿部產生不平衡運動的原因,必然是腳下不穩所致,是故楊禹廷先師說「腳要平松落地,不要踩地……」為什麽不要踩地呢?踩地出力。必產生反作用力順腿上行,足以影響身體的平衡支撐。

綜上所述,可以明白立身中正的根基還在於腳,所以祝大彤老師總結玄要,指出太極拳內修必自腳下始!雙腳虛實分明,虛腳虛凈、實腳實足。即為「立柱式單腿重心」即做到了立身中正。也徹底解決了雙重的問題。說到雙重,拳論中說「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知(究其因乃)雙重之病未悟爾……世人皆以為雙重指的是雙手一起用力,其實這固然也屬雙重的範圍,但最重要的卻是指的腳下虛實不清。太極求的是一圓運動,而圓只可有一個圓心,如果同時有兩個圓心,還怎樣運動?關於這一點,楊澄甫先師有一段精闢論述:

太極拳術以分清虛實為第一要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上邊說的,雖然都是軀體形式的擺放,也有心意神識在內里主導,但並非最高境界。以筆者觀察祝師之中正功夫,隨在自然皆是,毫無動轉跡象,亦無造作之正直,足見上乘功夫實是存乎一心,心平氣和則身自然中正不偏。莊子曰:在己無居」。究之亦屬形虛而意去獨神自在。自在自得,境又深矣!第十篇 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剛---太極拳技擊

吳氏太極拳第三代宗師楊禹廷,精通各家各派武功拳理。祝師曾述:凡人只須在老人家面前一站,老人即知你練的是何門何派功夫。以如此造詣,而其終生不言技擊,何故?技擊小術,大道不當以小術顯。這與佛道真傳修練之士奉行的教律相同:俱神通而不可顯。《五燈會元》上曾載一事:呂洞賓得鍾離權道法真傳,偶遇黃龍禪師,禪師言其不過乃一守屍鬼而已。呂祖遂於夜半飛劍欲斬禪師,而劍反被禪師收起。呂祖初見禪師,不過一蒼顏老僧,毫無異相,至此方知禪師 神通廣大,即虛心求教,終成其功!黃龍禪師日日與大眾言「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人皆不知其具大神通。倘若彼以神通示眾,則來求法之人必阻塞山路,禪師何 以從不言此?蓋因神通乃術,與佛教「自利利他」宗旨不合。人求神通而不修佛法,是舍本而逐末。楊禹廷宗師從不言太極技擊之本意,與黃龍禪師無二,恐學者捨本逐末,遠離太極陰陽、性命雙修正道。(近年多有先師之嫡系三傳四傳徒孫,競言先師不懂技擊,其愚不可及,一何可笑也!) 祝師尊師本意,於教學中亦不言技擊,卻又恐日後無知者愈見增多 ,以太極不能技擊而棄正就偏 ,所以勉為其難,闡述技擊絕藝。九十年代祝師有《太極技擊修練法》一文傳世,詳盡理法,世人才了解太極高境界技擊功夫,亦可循序漸進而期於有成。 祝師說:技擊之本莫過於鬆柔。鬆柔至空,大器可成。按鬆柔之極,莫過於水。老子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然而善攻堅硬強壯的人,與水戰卻無法勝利,流水似箭,滴水穿石,皆是不同層次的功夫。 太極拳技擊,與別派武術不同,別派都注重招式變化與速度力量,唯太極拳強調去本力,退力點,空松身體,不接人力。做到拳經中所要求的:一羽不 能加、蠅蟲不能落。或遙接輕扶,以虛靈其中的功夫,充分查、感知彼之虛實變化,做到尚未接手,我已佔領了制敵的先機,即拳經中所說「彼之力方挨我之皮毛, 我之意已深入彼骨里,兩手支撐,一氣貫穿」(見李亦畲《五字訣》)。 祝師總結拳理,提出太極拳四種技擊練法。一是以心行意,用意不用力;二是以靜制動,以虛待實,後發先制;三是以柔克剛,化中有打;四是以小擊大,牽(引)動四兩撥千斤。又有技擊訓練十步法要,極精確的論述太極拳技擊之道。(後附)

按用意不用力之法莫過祝師舒展訣要。拳經要求學拳者要「先求開展,後求緊湊」,所以在一般太極拳的概念中,舒展和伸展、開展的意義大致相同,都指的是肢體 動作。 祝師所說的舒展,卻指的是神意。是太極拳「在意不在形、意動形不動。」的重要體現之一。 如祝師在講走的開時說手「想往前時,不能有往前的 意思(即手不能有動意)。得先松,松凈了,就在對方身上-----」什麽在對方神上呢?就是神意。 神意舒展是無形的,怎樣做呢?祝師說:手不要動, 意思走,一想就得! 腳下的行功仍然是「從腳跟向前舒展」在無形中完成虛實的轉換。 神意舒展是在周身上下內外的松凈狀態下完成的 ,體現在任何方面,如:頭上的虛靈神頂、是神意舒展籠罩在虛空中,腳下的離虛雙輕、是神 意舒展植根於地底下。神意舒展在頂上可使人:神清氣爽、耳聰目明、腦力強健,神意舒展在腳下可使人:根基沉穩、滿身便利、舉動輕靈。 在較技時與對 方肢體相接觸(或是抵觸)時,神意自手指或任何一個部位舒展出去,一定程度上就做到了「心腦不接」,會讓你立刻擺脫困境。如果舒展的神意能夠循八方線運 行,那麽往往在自己還未覺察到時,就已將對方擠(打)出了圈外。可以說在瞬間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神意舒展的是否正確圓滿。用意不用力,這是真正 太極拳的技擊法則! 自己在練拳架時,認真做到:動分陰陽---陽動手隨視線去,陰動視線逐手回。每一動都在神意舒展中感受陰陽的變化,在陰陽變化中體會神 意的舒展。行功日久,則可於日常生活中、舉手投足間使神意舒展:虛靈輕鬆、圓滿無間。偶然或與人搭手較技,則毫不思索神意已舒展而出-----先賢要求的 工夫要在身上,是時時刻刻,並不僅僅是練功這一會。要:神舒體靜、刻刻在心! 追憶每在祝師身上聽勁,深感祝師隨心所欲舒展神意、已自有形而達於無跡的自然之境!令人不覺而有高山仰止之嘆-----

祝大彤老師技擊十步訓練法 (原文) 附:心識(加括弧內文字) 第一步:逢來必合,身不動、手不動。 對方攻來,不要以勢、以力、以勁、以神、以意等著迎戰對方(即要被動、心腦不接)。這樣必然從精神到周身,從意念呼吸到四肢手腳都僵緊。 因安排好自己,心理安靜,盡自己功力,腳下輕輕,肢體鬆鬆,手上空空,身不動手亦不動,以無極態勢等待對方進攻。對方的攻勢可能停下來。(合為真言!乃舍 己從人隨去就伸之根本。合者合於人!) 第二步:逢急空接,身不動,手動。 對方急攻。(我)不進不退,腳松頂上虛靈,松腰空胸,伸出雙手,雙掌舒展不著力,盡量做到手上空接,起碼做到不主動接對方的進攻手而是等 他的手攻來。(如此則)對方減緩速度,不敢再貿然急進。(此四梢空接手之實施法。雙手能空則會讓人覺得若搭手、好似就是落進了陷阱之中,然而又不敢肯定, 疑慮參半故不敢再冒進。空手乃引進羅空之基本必須!) 第三步:逢硬遙接。身不動,手起停動。 對方勢猛硬撲。我仍以松空姿勢對之,雙手起於肘平,先以氣勢壓住對方,在對方身後不遠處找一目標,意念、手指、視線的方向同一目標,即三 點一線制強敵。(如此則)對方的攻勢將停止,碰到你手後會向後跌出。(遙接為真言!無論敵距我多遠,我一視之,已可與敵相合,在依心腦不接之旨,用空手妙 意遙接其後,足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第四步:逢猛化打。身不動,手不動。 對方猛衝。我身形放鬆安排好自己,心裡安靜不要想教訓或打擊對方,之須松空自己,對方進攻受阻。他打何處何處松接,摸到手上也是如此。在 接觸部位化解對方來力,逢化必打。(化字極重要!拳經有「摸著何處何處擊,我也不知玄又玄。」之說,如何能達到此境呢?周身放鬆後明白陰陽虛實、並能體現 即可。經典有言: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我身上陰陽有一總樞機,可自然指揮局部陰陽,使之自然變化而制勝。此祝師深契經旨之言也,宜仔細領 悟!) 第五步:逢丟必打 身不動 手動 與對方接手,自己在接手之前以陰勢狀態站好位置,雙方接手,對方攻勢落空已經從腳到頂感覺不舒服了,對方的心神意念有動意--想跑。想 跑是丟,要抓住戰機,對方跑我就打。怎麽打,直來橫打,亦可以向左右兩肩上方及左右兩腳後方下打。(切記)攻不破便走,見丟便打,抓住戰機。(陰陽變化之 妙用也,需懂勁後方能為之。)

第六步:逢凹填實 身不動 手動 兩人較技,自己站好 ,安排好自己,以逸待勞等對方來攻擊。對方進攻前你的身形已成為陰柔狀態,對方攻勢為陽 ,攻不破即退。敵退心先 退,身形從精神上成為凹形。逢凹便打,將對方凹進的部位填實,對方被動挨打。(原則上是)敵入我松,見凹追著打,打他凹的部位。(此以陰陽為本,不懂勁不 能知人丟頂凸凹者,不易得填補損益之理。要在戒用力求!) 第七步 逢凸虛接 身動 手不動 對方主攻,突然攻擊。我仍靜心對陣,以空虛戰術從腳到頂虛靈頂上充滿精神,腳下空松 ,手上空空。虛接就是不接來手,空的對方呼吸困 難,前栽跌入意念設計的「坑中」。(原則上仍是) 對方攻來我空松,遇空即翻,(使敵)似蹬空踩翻。(此陰陽變化之境界深處,非經師指引或具高功者不易 知、且不能。) 第八步 逢斜正打 身動 手不動 對方斜向進攻 ,要調整自己的方向方位,堅持中正。使對方斜來之力落空,接觸部位的手不動,上步取勝。(原則)調整方向方位,中正迎住對方,斜來正打 。(正字為真言!師每言:太極有正無斜,本陰陽變化之理而我永處正位。) 第九步 逢頂不丟 身不動 手不動 兩人較技膠合在一起,互相出勁便頂牛或撕皮擄肉。沒有陰陽、虛實、開合變化的藝術內涵,從外形看缺少大雅風範。對方出力,我方粘連粘隨 不丟不頂,對方出力自找沒趣。(原則上如果)對方出力主動出擊,我則粘連粘隨是取勝良方。(此祝師「不丟不頂先要不動」訣要之具體實施。關鍵在於能否做 到:周身一家,上下一致。) 第十步 逢壓貼打 身動 手不動 對方來勢兇猛,快速推到身上,壓在臂上。站好位安排好自己,虛松腰跨使自先站中正,在接觸部位,摘開被制之接觸點,不丟不頂,鬆開接觸 點,貼住對方變被動為主動,轉危為安這便是貼打。(臨場時如能做到)鬆開接觸部位,(始可)以貼打解除困境。(此師傳錯位妙法也。貼字為粘連黏隨理論功法 之實踐,要在手不生動意、無動形。) 祝師說:十步不是階梯,而是在不同情況下的對敵措施。能否成功要看你平時勤下功夫沒有! 大匠誨人以規矩!觀祝師十部功法,皆以松空虛無為宗旨,無一不符太極拳「用意不用力」之原則。無論對方從何處來,皆可以不變而應萬變。雖 然是:心靜通神明,藝高人膽大。仍在於其與太極拳修鍊原理息息相關:我自求神形圓滿動靜無間,中正安舒自然支撐八面,抱元守一,自可任爾東西南北風。至和 不遷,至寂不動,正此時也。 生克之道,太上向有定論: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剛。 孫子曰: 夫兵形相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古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武穆亦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樹人按:技擊一道,無論如何,總是懷有爭勝之心,即無此心,果異類此,故其為術,非大道所當常顯,學者慎其用矣哉! 第十一篇:鬆柔藝術,空虛性天-太極渾圓法則 松的法則在太極拳中是老生常談,頗有點「三歲小兒也知道,八十老翁難行到」的意思。可見在太極拳練習中,松的貫穿性及難為的常在規律性。難為是因 其常在,常在而人長不識,故難為!恰如天地間自有正邪之行,而人擇之,擇善則行正、擇邪則行惡;練拳而求松、知松、學松至感松、體松、能松,最終松存在與 己身,正於人生天地間擇善而行同理。 關於松功學練,楊禹廷先師有「全身自然放鬆,(自可感受到身體的)節節貫串,頭腦(自然會)安靜,神經不緊張」之論教,又說「身心松靜(則肢體 神意會)自然舒展,(運動中自會表現出)柔、圓、緩與胸腹松靜,(可讓)周身血液流動暢通,神經末梢活躍,體膚感覺靈敏」----。 祝大彤恩師說:「松是太極拳的魂」! 依楊師祖所教,放鬆後可致沉靜,則肢體和神意自然舒展----這是先賢所謂「寧靜以致遠」的意思。祝師曾讓我們在他身上體會放鬆後的沉(肢體)靜 (心腦):祝師正坐,兩人各執祝師平伸之一臂,自下向上同時以反關節手法托舉;一用力只覺祝師兩臂極柔軟無從用力,而師身體又極沉重,用儘力氣也不能使祝 師有絲毫的坐姿改變----這足以說明沉是因松而達到的境地功夫。沉重而能表現為空虛,即為柔。我們曾用力推按祝師之胸、腹、背、腰、胯、大腿等處,當祝師放鬆時,我們會感到祝師身體極沉重;我們發出的力量僅限於接觸到祝師的肌膚上,無法再進入祝師體內,所以想推動祝師根本是不可能的----祝師身體並不 接受外力,外力自然進不去……,而當時的情景卻是我們的手掌踏踏實實的放在祝師的身上,任我們用多大的力,也進不到祝師身體內,相反,真用力大了,那股反 作用力倒把自己推的站不穩腳跟了,但當祝師表現松到空虛時,我們覺得自己的力量已能進入祝師體內,但觸手處空無一物----祝師人雖在原地未動,而給我們 的感覺卻是在其身後極遠處。可以想像一個人明明伸手是在手可觸及處用功,但忽然感到自己的手伸到了遠處即便只有數尺(遠近乃功力所致,愈放鬆的好,給人的 感覺愈遠。)也會猛然發現:原來不是自己手伸的遠了,而是身體已因前傾而失去平衡了----這是「引進落空」的做法,卻正是身體極度放鬆後柔的顯現!

拳經中說行功者但能依法合理,假以時日自可從「極柔軟而能極堅剛」!其實,能達到鬆柔空虛----極柔軟之地步,已不需要「極堅剛」了。祝師常說起他在楊 禹廷先師處及汪永泉大師處聽勁:摸哪兒哪空,扶哪兒(在)哪裡翻(出去)」----而我們在祝師身上聽勁,又何償不是如此?這是太極拳鬆柔藝術的體現!使 本性存在於空虛之中,無人我之相,自不會落於具體事物中的對待,陰陽互濟,內外如一,達到一體混圓,這正是太極拳學修練中由術入道的里程碑式的一座高峰! 混圓是形意,混元是神意! 我們在練習中一舉一動向著這個目標邁步時,很可能落錯了腳即走了直線,因為太極拳運動軌跡是圓弧線, 關於太極拳的弧線,是無法僅在形體上說明白的,因為這不僅僅是形象。絕大多數的太極拳練習者為了表現自己是在循著圓弧行功,不惜發動周身所有的器 官和部位來參與,諸如:扭腰掉胯,凹腰突臀,弓背凸腹,屈膝折臂等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藉以證明自己走的是弧線。但這只是有弧度的形狀而已,並非是太極拳的 運動形式。太極拳運動的弧線自有其獨特處;有角度方位、有高低遠近、有輕重和緩、有陰陽變化……,所有這一切,都要求習練者隱於內而非顯於外,因為太極拳 的特性是「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 被人抓住了手腕,要想掙脫則手不能動,甚至不能想。手一動屬主動(沒和對方商量好,人家不願意鬆開,你一廂情願的想掙脫,違背太極拳原則,是掙 不脫的---即便拚命掙脫,也必定已是身形散亂,腳下不穩!)一主動則非頂即丟也掙不脫。祝師說:「想做到拳經中要求的不頂不丟,先要不動即保持狀態」! 一動掙不脫的病因就是沒有運行弧線。被人抓住了不能動如何還能走弧線?祝師說:「手不要走!意思走!」手不要走是要你身心安靜、周身內外放鬆下來,不與對 方來力相抵觸----即祝師所授心腦不接法則,而讓手上的意思出去,就是想自己的手伸長了離開身體在遠處以圓弧線運動---肢體絕不能動,就想!真能做到 放鬆,就會覺得被對方攥的很緊的地方已沒什麼了,而自己的意思通過弧線運動已到了對方身後,這時只需意念吸收腹股溝,可隨時將對方逐出圈外,此時被拿住的 手反而成了打擊對方的工具。 起式的雙手上 時,如果覺得手臂某處甚至肩背有僵強及使力的感覺,即可以肯定你心中想的是雙手向上---那是一條直線道路。這時則應把手指上意 思無限舒展,手臂會很輕鬆的起來,當然這意思出去仍要循弧線運動。手垂在下面,指向地球的另一端,再被神意引領著指向地平線,這不是一個自上而下的弧線運 動嗎?只是這個弧線太大,大的一般人不敢想像而已。

兩人搭手頂在一起,都想到把對方推出去,卻總也辦不到。為什麼呢?這也是主動造成的丟頂,沒有弧線!你推我、我推你,大家都搶一個立足點,朝著一個共同的 目標奮戰,不是直線是什麼?直線產生頂撞,頂撞的後果那是力大勝力小---不是太極拳!反之如果應用起式時的弧行 意思則會在不知不覺中將對方推開一邊。 什麼叫不知不覺呢?跟上述道理一樣,放鬆與對方的接觸處形體還在而意思已運行至對方身後,對方忽然發現自己在彼身上已失去了著力點,正是進退兩難、四面楚 歌的前奏,而在我則隨意向某處作弧線運動,即可將對方逐出---在這個過程中在我則不可存將對方逐出圈外的意思,在彼自不會故意將自己摔出,所以當彼被逐 出的事實存在時,彼與我都不會有明顯的感覺。順便提一個反證的問題答案:凡是主動的都有力,有力的都走的是直線。凡是直線都走不開,走不開即無法運用太極 拳的法則取勝! 弧線運行是否圓滿,取決於心意肢體運動是否規範。什麼是規範呢?在行功走架中,每一舉一動必須是弧線已可肯定,關鍵是這個弧線不能出頭露尖 (凸),正運行間忽折為小又忽變大(凹)即是規範。何謂出頭露尖呢?我們運行的雖然是一段弧線,但這段弧線必須是一個圓圈上的任意一段。如果隨意的在運行 這一段弧線時一會大一會小,自然不會屬於一個圓,自然就產生了凸凹,斷續和缺陷。換句話說:雖然走的只是一端長短不等(因角度不同)的弧線,但要明白這一 端弧線隸屬哪個圓周線而這個圓周線則必須在心中存在。心中這個虛無的圓周線存在如不圓滿,直接影響到你在運行這一段弧線時的質量---心中沒有一個圓,手 上的弧線即沒有規矩,因為沒有圓心。圓心不定位則圓很難存在。這也是先賢說太極拳是圓運動的道理所在。表現在外的肢體運動的弧線是實有的,含意在內的圓周 存在是空虛的;只有空虛的圓周存在才能支持實有的弧線正確運行----拳經中謂「(只有)先在心,(才能)後在身」亦既此理。從體現陰陽上說:一個圓有陰有陽,肢體運行表現的為陽,意思存在的為陰。陰和陽都不能獨立存在!從辨證的方面講:因為有虛,實的地方才顯出來;因為有陰,所以才有陽的存在。 在心只要松靜,在體才能鬆柔。如此行功,久而久之,周身上下前後左右皆會有無形的圓存在於空虛中。與人搭手,對方只會觸及到你身外這些形體虛無而意思實有的圓周邊線上,而無法 進入圓心(自己的重心所在)中來。自己的重心亦即圓心是隨著對方變化,而變化,並無一定,但運動卻存乎自己一心,這個問題已經屬祝師所授八方線及亂環應用 的法理了。 太極拳行功任一法皆要「先在心,後在身」,身外處處皆圓(亂環)是由心意在內指揮形成的,這是內外的相合,運行時有虛有實,有主有隨,這是陰陽 相濟;肢體松空柔順,行動必須一致,使陰陽變轉能自然的顯現於周身任一部位,既拳經中「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這變是渾圓一體之境。 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指出:「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流水似箭,滴水穿石。這些自然現象充分證明老子「柔弱勝剛強」大道法理的真實。然而可惜的是簡單的道理「天下莫不知之、莫能行之」。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放鬆之法祝師書中已詳盡備至,此間不過一得之愚見心識,唯望世上有志修習太極大道者,務要拭目明心,則善而從之,庶不至於在數十年後回首,始知自己一生用功,卻是「無為在歧路也」! 第十二篇吾道以一貫之----太極拳學正軌

一貫之者:為道(此處指任何一種藝術門類)之關鍵所在。起因如是,運行如是,成果亦如是。 :在太極拳修鍊中:能當此意者從理莫過一「陰陽」,從法莫非一「鬆柔」,從行無非一「煉養」。所得者,亦一「平和」而已。從陰陽之理、練鬆柔之體、養平和之心、終而得清靜之神,此太極之所以為太極之理也。古聖云:大道質樸!自然能成----陰陽者:天地萬物莫非陰陽,此理之源於自然者:鬆柔者: 人處母腹先天狀態時鬆柔一團抱元守一,自得其樂。歷代修道者莫不尊老子之教而求回歸此狀態,《道德經》云: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氣至柔,能嬰兒乎?此法出於自然者。以自然法理修鍊和平之心,得清靜之神意,皆是自然成效。古之修真養性者:避世而居山野,不與人通往來,不掙名利,自得其樂——何以知其樂? 彼若無樂,何以遁世?唯彼所樂者,俗人不解,所以為「自得」之樂!人若盡知,必是俗非仙——此仙凡之異也。 扯的遠了,轉回來。使肢體通過後天和緩的主動之學習之運動。而逐漸恢復先天自然的被動本能之運轉,能與天地之間萬事萬物有機的協調統一,充分吸取大自然賦予之營養精華,達到養性煉真延年益壽之成效,乃是太極拳深厚的文化內涵所在。 欲以平和之心、依鬆柔之法。行煉養之功、達無為之境,必須「要有脫胎換骨的毅力」——祝大彤老師常常引用吳圖南老師這句名言來鼓勵教導我等學子,這句話同時也指示了太極拳學的行為正軌:在明理知法通意曉義得機能行的情況下,唯一字:煉(練)! 練則練形體本質,使之肢體鬆柔氣血和順,此即道蒙數千年所傳之命功;煉則煉心性元神,使之心智慧悟神意寧靜,此即性功之要意。 按現代科學的說法:太極拳實際是在開發人的大腦,增強人的小腦。大腦是人體中樞神經所在,負責智力思維,通過長時間的正確練習,大腦得到開發,智 力和思維能力自然增強;小腦負責人體平衡,通過正確的行動,可使身心平靜和諧,平衡支撐能力增強,氣血在體內自然暢通,從而達到祛病延年之功效。 煉太極拳想達到深研之高深地步,要有恆心即常言說之長性,猶要百折不撓的精神、脫胎換骨的毅力!從人體運動生理上講:當身體合理運動12小時 後,運動給身心帶來的良好感覺將隨著人體陰陽的自然交替逐漸消失,拳術練習亦是如此]。如果想晝夜即24小時保持正確運動後產生的舒適感。就要在這種舒適 感消失使接續上。換句話說就是行動間隔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否則從某種意義上講:上一次的行動效果將不復存在。武術諺語「一日煉、一日功、一日不煉十日空」——事實雖未必盡如此,但亦足以說明積累功夫的艱難。

太極拳既然是一種修養身心的運動,那麼在練習每一個動作時,都要做到:緩緩運行、慢慢體會、細細品味。靜靜感受這個動作給自己帶來的益處。這個益處即是每一舉動即極細微的動作也要求得舒適安泰,而不要匆匆忙忙、慌慌張張如同趕工作似的做完整路動作。如果早上練習太極拳後,在這一天中都覺得精力充沛、心情愉快,那即說明感覺並得到了太極拳給身體帶來的益處,方法自然是正確的。反之煉後身心疲憊不堪,心緒不寧則說明練功方法有問題,急需改正!昔老子曾指出:生我者神,殺我者心。身乃神之舍---安靜,神即居之;躁動,神即去之。神去而形死矣!――所以祝大彤老師一再強調:學拳先要明拳理!要從明理師!只有明理之師才能教你:協調姿勢的正確與否,體會身心的舒適程度。正確的姿勢會使身心舒適,身體求舒適的要求會使姿勢正確。這一點在學拳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不可不知,或知而掉以輕心(不去執行)切切要牢記:不留意、不注意、不在意每一細微處 是煉不好太極拳的。 太極拳練習時對周身各部位的要求諸如「九松十要一虛靈」等是需要練習者同時都去努力做到的。太極拳在運行中有動有靜,有開有合,有松有緊,有快有慢但最終是要求得一個和諧身心內外的統一體。丟東忘西是煉不好太極拳的,所以前輩先賢創造了一個太極武學的專用術語:揣摩!陳氏太極先哲陳鑫說:「打拳當處處揣摩,一處不揣摩則一處不明,而天機奧妙,終難窺得-----」揣摩亦即默思也是古代聖賢教人遇事「三思」之意。如某一式從何處來?經過何處?向何處去?在學拳者自己心中必須明明白白。此理前已祥述,此處重提,實為此法至關重要,不可輕視而等閑放過。 初學太極拳,要擺正自己的心態:自己是來鍛煉身體是來享受的,不是來勞動改造摧殘身體的,不要拚命強求難度及追趕他人。一定要量力而行!只管自我感受練拳給自己帶來的身心舒適既好,要比也只和自己比:今天比左天進步,爭取明天比今天還好。心平氣和,身體自會一天比一天好,心胸一天比一天開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不泄於有、不著於無,平淡中自有活撥天機,一貫內體驗自然大道,這才是正確的養生理念,益壽延年的正道。

亦有人會說:我們就是來活動一下,就有這麽多規矩要求,光記也得半年一載的,說不定等記住了,腦子也快使壞了……其實,規矩和要求都是用來做的,不是用來記的。習慣了根本不需要用腦子去想。幾時見有人拿筷子想怎樣往口中送菜?關鍵是一個後天學習的動作想達到先天自然的本能運動,得多少遍多長時間練?所以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會成效顯著。既然選擇了太極拳作為健身的方法,而不是廣播體操或跑步等等,那就得開動腦筋,去適應太極拳的要求原則。因為太極拳理是嚴肅的,所以她才會有深厚之內涵。 或又有人道:這麼多要求,都說重要,究竟該從何入手?是否重要中亦有主次之分呢? 誠然,在太極拳練習中對身體內外各處的要求,不分主次,可以說缺一不可——即便缺了一條手臂,這一個手臂運行的意念仍需存在,否則便無法保持身體的平衡和身體的圓滿及運行的無間。但初學者不可能完全掌握正確的所有要求,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只能要求初學者從規矩大的一面人手,細節可以暫且不顧。比如:可以要求初學者一招一式的擺練形體動作,卻不能要求他們體現動作連綿不斷的運動風格;可以要求在定勢時雙腿分清虛實,而不能要求在運動中時刻體現虛實及轉換;只可要求上肢有一定的單一開合,而不能要求作到開中寓合、合中寓開,這是循序漸進的道理。因為初學者並不能做到充分的放鬆,根據放鬆的程度而變通要求,是為了逐漸的讓身體適應下一步更高標準的要求,也可使初學者逐步培養興趣,適應並接受拳理使每進一步都覺得有一層新意,才會不斷的向上進取,而不是規矩有主次的要求。 話說回來,初學者究竟該注意什麼呢?首先是周身內外上下的放鬆。身體要松,精神意念也要松。放鬆後重心自然下降,整個身體形成上虛下實的狀態。 開始行動後在形體上注意腳下分清虛實,手上開合有定;在意念上注意精神上領,自然會使中氣下降,再稍稍留心脊骨的豎(垂)直——在放鬆中覺頸椎骨上一節和尾骨有上下對拉之意就行。如果連這些也覺得為難,那麼只需要注意周身放鬆就可以了,至於松不松的下來,先不管它。因為放鬆是達到一切要求的先決條件。即便僅僅在充分放鬆的情況下,身體只做些有序的簡單活動,也會對身體有益處,何況太極拳的肢體運動是在調理身體內在的氣血運行呢!

關於松的漸次進步,筆者數年前曾請教過著名的陳氏太極名家河南鄭州的王長海先生。當時筆者練了一套太極拳,請王先生指點,王先生確認筆者是誠心請教的情況下而指出的毛病第一個就是「不會松,沒有松下來「——而筆者在本地是公認松的數一數二者!後經王先生詳解放鬆之理,筆者大有感悟,始知自己確實不知松,不會松,不能松自然也沒有松。返鄉後以王先生所授法授人,皆覺身心輕鬆。於先前所學拳路大有裨益,筆者亦自覺功夫日漸增長。隔年路過上海,曾練拳求教於滬上名家萬文德先生,彼時萬先生稱筆者「松的不錯」亦曾以拳理相授。當是時也,筆者以為理法在握,假以時日、不難成功!待到去歲拜訪祝大彤老師並蒙不棄朽木收歸門下。受教一周後,並無尺寸進境。當時祝師恐筆者知難而退,便語含安慰道:「你現在還不會松,不要緊,過兩年就好了」——此語令人膛目。 追述前事,是希望說明兩件事:一是學拳行功實屬升級有階,二是求學問藝務要虛心。 統而言之:太極拳學乃我中華五千年文明在文武兩方面有機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最完美的藝術運動!習之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她的理論與實踐 廣泛涉及並 致用到哲學、美學、天文、地理、軍事、物理、數學、人文、生理等幾乎整個現代科學和自然領域。舉手投足間即可包羅萬象,一招一式俱含有陰陽變化及萬物生化 的哲理。但卻不可認為她能包治百病——除了懶病,什麼也不治!只能是通過有效的即正確法則的練習,而提高自身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達到祛病強身之目的! 在《道德經》第五十九章中老子指出:治人事天,莫若嗇。夫惟嗇,是以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治理(修 養)自己的身體使符合天地自然之理,沒有比吝嗇心神更重要的事了。能夠做到這樣的吝嗇,等於是在儲備修道的條件,亦即是積累功德(功力)。功德大了,不會 有為難處:到此地步功德是已回歸先天無極狀態,其對自事之益用也就沒有極限了。 老子的意思簡單的說,在這裡就是要我們做人練功都簡單一些。言行舉止盡量的合乎自然規律。不要 求無發得到的 ---在練功中此意即為不要刻意 追求別人達到的哪個境界。只管量力自為,抱自己的圓守自己的一即可。不自量力者,自屬拔苗助長焉能見效?行太極功法至得無極大道,其用功不一。功用自異, 境地亦不同。學者務要遵從老子之教。吝嗇自己的心神——這也是拳中「神不外溢」的要求,不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只有簡單的事情才便於毫無間斷的持續下去(複雜必費神,有違正理)所以老子鄭重告誡:想長久的生存,就必須毫無間斷久久的重視吝嗇心神,這才是符合天地自然規律的養生長壽之道! ——長生、久視之。道也——老子原文。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祝大彤師太極武學思想概述》後 記

理所當然,每個做徒弟的都會認為自己的師父是最好的,不僅僅是在功夫上-----,徒弟們經常會在親友間講自己的師傅是如何如何的高明,有時甚至不惜誇大其詞。在聽眾中自然會有另外一派的學生,也有同樣的想法,自然會和他爭辯,當言語無法統一時,最原始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出現了-----甚至毫不知情的雙方師長還在各自的家中安享早餐或是午宴時,世界上持續最久的戰爭、由學術辯論引起的門戶之爭就誕生了。古老的歷史是無法改變的,門戶之爭延續到了今天,很多自稱要破除門戶之見的大師們,往往在身後留下的是一個新的派別-----

毫不例外,我自然也認為祝師是最好的老師!日常生活中也免不了到處宣揚,有時也會貶低他人之短---我尚未到和光同塵之境。無法消除的門戶之爭至少在我們這一代還消除不了,無論是爭辯、爭議、還是爭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發展。我想說的是:何妨抱著探究學問的思想去爭高下?同樣是松肩,師傳行功法不一樣,如果都認為自己是最正確的,可以說出來比較一下,讓事實來證明存在的價值!

雖然我認為祝師是當代真正的太極拳明師,但還是希望別的老師、也都是好老師,老師多了,受益的人自然也多了,太極拳的存在價值才會廣為世人所認同,才會得到真正的發展!

非常感謝祝大彤老師教導我學習真正的太極拳,同時我也希望所有學習太極拳的同志者,都真正認識你們所知所學的拳法功理的正確性,不要在三十年五十年後、才知道自己原來並不認識太極拳!!!

乙酉五月盛夏於起心滅緣齋 宛城曹樹人 |曹樹人先生《致張先生的公開信》按:《武魂》雜誌2005年(1)月刊總第199期刊登了署名張方的文章《怎一個「松」字了得》,對祝大彤先生的很多觀點提出了不同看法。曹樹人先生應《武魂》雜誌之約,對張方先生的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應,即此《致張先生的公開信》。《武魂》雜誌2005年( 4)月刊總第202期刊出,題目為《祝大彤先生的「空腰理論」》。《武魂》雜誌在刊登過程中由於篇幅等問題,對曹先生的文章作了相當分量的修改,刪去了不少精彩的章節。現在徵得曹先生的同意,在此把全文刊出,以饗各位同道朋友。

致張先生的公開信

《武魂》新年第一期以《怎一個「松」字了得》為題刊登了一篇署名張方的文章,看後覺得他在沒有求證的情況下,對祝大彤老師關於練習太極拳的實踐理論有所誤解而含有批判的意思。考慮到這是師門傳承不一,個人學識有限造成的,也不足為怪;但想到有不理解的非止一人,雖然未必盡如張方先生這樣未求證即先批駁,卻總屬不明理法,是練拳的一個障礙。為此,針對張先生誤解處,把筆者從學於祝師後所獲之心要略為詮釋,聊資讀者參考,也算是與張先生磋商吧。 關於空腰的理論,是祝師行功數十年的經驗之談。猛一聽好像不把處於主宰地位的腰當一回事,要扔了它——這是使人誤解之因。其實,不要腰、不想腰、至到空腰,是祝師所傳太極內功修鍊中極重要的環節!不要是練功的理念,不想是行功的方法,空是達到的境地——通過行功放鬆而使腰部虛幻若空,形存而質虛若無。正如王培生老師所說:「使人看著摸不著,處處有落空之感」,說白了即是讓腰部不掛本力,不接外力,最終達到不受絲毫力。可以主空腰正是基於「腰為主宰」的經典理論而對練習太極拳者腰部的極高要求!大家都知道:凡人用力過猛或彆扭或做自不量力的舉動時,最易傷腰——這正因為腰在運動時用力的主宰地位造成的。日常生活中,腰在生理上即在負擔大半的體重。外力入侵或再負重物及手、臂運動工作,都是在增加腰部的負擔;下肢若不堪生負而蹬地,會產生反作用力;這股反作用力若與自上而下的外來勁力或生量交會於腰部,則腰脊必因不堪重負而致損傷無疑。但若依祝師所教:不要、不想而練成空腰,毫髮不受外力;在體則氣血暢順,可得養生功效;在用因腰空不受力,身體得輕鬆之便。此乃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保患?」(《道德經》第十三章)的義理髮明。眾所周知:道家文化為我中華文明的主流,而太極拳又為道家文化的延伸學問。凡太極拳理、法、義、皆以契合道家經曲為指歸。祝師深明此理,所以師古法道,又積四十多年的體悟身知之功夫理義,揭示太極拳的本來面目,將不傳之秘公諸於世「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大道良師,莫過於此!真正「傳道授業解惑」者,張先生竟譏為「標新立異」,但標新立異實為褒義,喻勇於創新改革之精神。其不學至斯,良可嘆息! 關於太極勁的有無,張先生既然已引用了楊禹廷師祖的「要將拙力退盡,才能使真力產生」的教言,竟仍不明語中含義。拙力不退盡,何來太極勁(真力)?拙力未盡,以力練勁,如美酒兌水,不過是變相的外功,還能叫太極嗎?先賢明示如此,竟還有不開化如張先生者,誠屬意外。祝師所教:沒有太極勁正是指一班不明真理者,妄摻酒水,背道而弛,猶言太極勁在此,殊堪好笑,且祝師所說與楊禹廷師祖所訓意義無異,張先生所對此來證明祝師之非,自相矛盾,數千年後竟再現人間,令人不解。 楊先師九歲習練,精彈腿、少林、形意、八卦,後入太極門中,盡棄所學而精研太極法理、刻苦行功——其練功行拳以公里計!終生不與人較技者,因其道德與功夫並進,已達:和光同法之境,非不能而實不必耳目。技藝之末,豈足與人言?況以先師境地,誰是可言者?張先生從其徒輩學藝,就敢大言技擊,豈有畢生修練的開一代宗風者不能之理? 關於松,並非單純是張先生理解的「入手也是終極功夫」。按拳經「全體透空」之論,可知練太極拳,松是基本要求,空是境地功夫!只有越來越松,才能退盡拙力。太極拳乃理境無盡之學,豈有終極之謂?抖大桿的方法,各家都有,為什麼只有武派稱獨門!此井底之見,不足為道。張先生以文論事,大多有頭無尾,或首尾不搭,矛盾對立。不合邏輯處比比皆是。聞是大學中文系畢業,令人驚訝。不過能轉易多師,必為勤奮好學者,惜末入太極門境而已。太極武學之博大精深處包羅萬象,果入門中得識妙趣「下手速修猶太遲」哪還有閑暇及他?如松到空境,松空已不可分。此時境界,決非紙上談兵者能得而知! 筆者有一語寄張先生:祝師所言都是切實體會,形成理論之後,有些措辭表面似與經典相悖,實則已深入其中——其中奧妙,誠如先賢陳鑫公所說:「落於紙筆,皆成糟粕——然非糟粕,無以寫義理」——張先生既好學,何不來京實地考證祝師理論與實際功夫?唯逞快意於紙墨,除能混淆視聽亂人耳目外,終於學術之道無補。學問原為求道,道者以明正理義,太極拳尤以合於自然為究竟。祝師門下舉手投足間可致人傷殘者凡數十人,在往昔皆逞強鬥狠,現在盡棄爭勝私心而入祝師松空之門:以求太極拳包容萬物致和不遷的正氣功夫,使身心兩安,更欲進而使太極養生法理服務於社會,利益大眾。這都是受祝師高尚人格、精妙武功感召所致。張先生或真為探求真理者,諒必有所行動。祝師克己復禮以接引學人為樂事,唯無知或紙上談兵者不與言……

南陽 曹樹人 甲申臘月於 起心滅緣齋【摘自http://bbs.cnool.net/cthread-2971027.html】

推薦閱讀:

什麼是有思想的人?
讀【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原著,就是信佛嗎?不是,我是追尋佛教哲學思想之本質,世界之奧秘
「荀子」、「韓非子」、「墨子」,哪本在理論上更有價值?
如果以中國歷史的角度,公元元年應該是哪一年?
如何提升看電影時思考的深度?

TAG:思想 | 太極 | 武學 |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