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序一

  圓瑛上人,吾閩產也。幼失怙恃,依季父教養,穎悟絕人。甫成年,即受牒度於石鼓山之湧泉寺;早參三昧,夙擅說經,素以宏化利生為本願。初主寧波接待寺,倡辦寧波佛教孤兒院;次至泉州重興開元寺,創辦開元慈兒院,孤露子弟,薰育者眾。旋歷內地並南洋群島,周流說法,於大乘教義多所闡明。近被推為寧波天童、七塔二大叢林,及中國佛教會首席。去年天童寺不戒於火,上人則奔走四方,募化重修,規模閎敞,為四明道場之冠。間亦稍治生產,為發展化育基金。是皆躬行實踐,以求達其利濟宏願,固不僅以舌粲蓮花見稱也。今秋上人蒞京說法,持示所講『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其所發揮演繹,皆切於護國愛人,旨趣之宏,足維風化,爰樂而為之序。

  民國二十三年十月 閩侯林森

  序二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者,諸『般若經』之一種。華譯凡四次:晉曇摩羅密譯為一卷,名『仁王般若』;後秦鳩摩羅什譯為二卷,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梁波羅末陀譯為一卷,名『仁王般若』;唐阿目怯及僧懷感等譯為七卷,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此中惟秦譯本有古疏。智者嘉祥圓測三疏,皆極精善。惜乎秦本迴文未盡善,而古疏自唐迄今,又閱千年;文字變遷,不易讀誦。茲有圓瑛法師,通達教義,復長於文學。今年秋,應余與同人之請,來講是經於南京毗盧寺。法師以無礙之辯才,闡揚經旨,聽者深為得益。而法師又慮遠方之士,及後之學者,未預斯會,不克同沾法潤。於是以所講者筆之於書,即命名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講義』。於經中之奧義,及諸一切名相,均以淺顯之文字出之。使曩所謂難讀之苦,瞭然盡釋。余既感法師之應余請而講是經,復感其能以淺顯之文,解深秘之義。故略敘其顛末,以志景仰之忱。是為序。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仲秋 南昌梅光羲

  序三

  大地眾生,悉具如來智慧,只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是知眾生之欲到彼岸,證涅槃者,但離妄想可也。離妄法門,經論所言,無量無數;然其最殊勝者,則莫如『般若』。六祖云: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誠篤論也。蓋般若觀照,能見諸法皆空。諸法空,則妄想自無生處,而無生法忍現前矣。觀照之法,『仁王護國般若經』,著有明訓:一則曰不觀色如,再則曰修無修為修,即全經之扼要語。夫不觀色者,不觀有也;不觀如者,不觀空也。凡夫著有,二乘著空,悉皆不觀,則不著二邊,契乎中道。契乎中道,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以名之,名之曰修無修為修。果能如是,是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持修至此,則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到彼岸而證涅槃矣。『四十二章經』曰: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亦此旨也。惟『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言之最詳。

  圓瑛法師,具大智慧,複發宏法之菩提心。今年秋,蒞講此經於南京毗盧寺,不依文字,不離文字,上合佛旨,下契生機。講演之餘,復編成講義,以示後之學者。余幸側法筵,獲餐道味,得未曾有。故略敘緣由,藉申讚歎。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十月 六安 王淮琛 謹撰

  序四

  佛教與政治,名殊義一。政治之目的,在乎護國教民;佛教之大乘,在乎利生救世。如車兩輪,闕一不可。非教無以補政治之不及,非政無以使佛教之流行。吾國人民,素仰佛教以超然之地位,應機施化。小而言之,可以使人深信因果,勤修十善。大而言之,可以使人雙運智悲,廣修六度。其足以輔世導民,移風易俗,豈語言之所能及哉。從來國家社會,乃至家庭,所有盛衰之況,概以人心之善惡為轉移。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心能造業,亦能轉業。所以對於挽回劫運,非糾正人心為不可。況當此時世遷變,人慾橫流,災禍頻仍,殺機隱伏。世界之鬥爭,時在醞釀,一觸即發。有識者,無不惄然憂之。揆之劫運之起滅久暫,決非科學唯物,可能止遏。惟有上下一心一德,提倡佛學,化導人心,為唯一之方法。或可救人民於水火,化災厲為祥和。『仁王護國般若經』者,為護國之指南,實利生之寶藏。苟能信受奉行,可令七難不起,萬民安樂。有圓瑛法師,為當代高僧,佛門鉅子。願力廣大,智慧洪深,解行雙圓,辯才無礙。首都緇素,久慕德音,思沾法雨。(同人等)具書啟請,講演是經;藉求度己度人,福民福國。法師徇大眾之請,光臨都中毗盧寺,講演匝月。誓於末法劫中,宏宣佛化。願人人同登覺路,俾各各徹悟心源。輾轉化導,共挽危機。講余手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講表』,言言指歸實際,法法不離心宗。不舍文字,不著文字。談理既澈,釋詞復顯。欲廣法施,利益今後。其護國利生之功德,不可說不可說。浩然親嘗法味,踴躍為序,願見聞悉發菩提心,受持咸登薩婆若,庶不負此段大事因緣也矣!是為序。

  甲戌仲秋 弟子大心居士王浩然 敬撰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卷上

  講解此經,先提綱要,次釋譯人,後解全文。提綱之法,賢首宗則用十門分別,天台宗則用五重玄義。圓瑛先學天台宗,後學賢首宗;乃知二宗,各有依據,各有所長,故得並行於世。今依台宗,於經前例作五重玄義: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教相。

  此經以人法為名,實相為體,自行因果為宗,權實二智為用,大乘熟酥為教相。

  一、釋名

  題中佛是教主,王是世主,皆人也;國是所護,般若是能護,皆法也;故定人法為名。今依次解釋:佛字,梵語具足應雲佛陀,譯為覺者。我國有好略之習慣,故獨稱佛。佛者:覺也。覺義有三:一自覺,異凡夫之不覺。二覺他,異二乘之獨善。三覺滿,異菩薩之分證。佛則自覺智滿,覺他行滿,三覺圓,萬德具,方得稱佛。說者:佛以八音四辯,金口親宣,對機而說,佛是能說人,仁王下明所說法,此第一重能所也。

  仁為美德之稱,王是自在之義。施行仁政,恩惠黎民,統御四方,而得自在,故稱仁王。

  護者護持,國是國土。由仁王修德行仁,化被萬民,國土安穩。則仁王為能護,國土是所護,此第二重能所也。

  若以仁王望般若,則般若為能護,而仁王國土,皆所護耳。由王受持般若大法,則法力加被,能令王身安隱,國界太平,此第三重能所也。

  若以般若望仁王,則仁王為能護,而般若國土,皆所護耳。由王宏護般若大法,則法力普及,能令人民信仰,國土安寧,此第四重能所也。

  國若不護,則國危,總論仁王般若皆能護,國土為所護。護國之法,應以宏法化民,為先務之急,此第五重能所也。

  般若是梵語,乃五種不翻中,尊重不翻。如『大智度論』第七十卷,解般若不可稱,般若是實相,甚深極重;智慧二字,尚未足以盡其義,是故不可稱。故諸經論中,皆仍存梵語不翻也。

  若欲翻之,當翻妙智,或翻凈慧,是無漏法故。智慧通於世間法,以世間智慧,雖能發明科學,種種技術,令物質文明,日形進步,而不能挽救人心,創造世界之和平,何況能度眾生,出離生死之苦厄也。

  『成實論』釋云:真慧名智,即慧是智也。『凈名經』云: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不取不舍,入一相門,起于慧業。釋云:智是有,慧是空。有智故不住空,有慧故不住有。余云:般若,當翻妙智,或凈慧者,亦即此義。妙則空有雙離,凈則無所住著。離相無住,是真般若。

  又般若為五度之先導。由有般若智照,能離愚痴;以無痴故,能行布施,而度慳貪;能持凈戒,而度諸惡;能修忍辱,而度嗔恨;能勤精進,而度懈怠;能修禪定,而度散亂。果能以般若之法而化民,則民修六度,國集千祥,而國不求護而自護矣。

  波羅密者:梵語波羅,譯雲彼岸,密名為到。生死是此岸,煩惱是中流,涅槃是彼岸。須以六度為船筏,方能得離此岸而到彼岸也。

  又能修般若,真智現前,了知生死即是涅槃,煩惱即是菩提,凡夫即是諸佛。自可不離此岸,誕登彼岸矣。

  以上十一字,是別題,別在當部,而與他部所不同故。經字一字,是通題,通於諸部,所有經藏皆名經故。梵語修多羅,此翻契經;契者,合也,上合諸佛所說之理,下合眾生應度之機,故名契經。

  又翻法本,法者:理法之與教法也。理不自彰,藉教以顯,則教法為本;教不自起,由理而生,則理法為本。教理二法,互相為本,故名法本。

  又具常法二義:常者,三世聖人,不能易其說。法者,十界眾生,悉當依其軌。即天下後世,所共由之道也。更有多解,恐繁不錄。

  問:此經於八部般若,何部所攝?答:八部者——大品、小品、放光、光贊、道行、文殊、金剛、天王,是為八;此屬天王部攝。

  此經共有四譯:一、晉朝永嘉年,月支三藏,曇摩羅察(譯法護)譯出二卷;名『仁王般若』。二、姚秦弘始三年,鳩摩羅什於長安逍遙園別館譯出二卷,名『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三、梁時大同年間,真諦三藏於豫章實因寺譯出一卷,名『仁王般若』。四、唐代宗時,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法師奉詔譯,令集京城義學大德良賁等,翰林學士常袞等,於大明宮南桃園詳譯二卷,名『護國般若波羅密多』。四經前後,海內多宏秦本。一釋名竟。

  二、辨體

  既有其名,須辨其體。有雲文以義為體,或雲以無相為體,此皆常途之談。又有以五忍十地為體,依本經文云:五忍是菩薩法,具列五忍竟。結云: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密。故知因修般若,得證五忍,一切佛菩薩,無不由五忍而成聖,故以五忍十地為體,此說亦非極成,當以實相為體。即三種般若,亦是以實相般若,為文字、觀照二般若體。『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依此實相因,而得實相果。故知此經,以實相為體。

  實相者:即諸法真實之相,簡言之即眾生真實妙心。此心為諸法所依之體,諸法皆依此心而得建立。實相有二義:一、無相之實相,離一切虛妄差別之染相故。二、無不相之實相,以有自體,具足恆沙稱性功德之相故。此經亦從妙心中流出教法,故以實相為體。二辨體竟。

  三、明宗

  宗者綱宗,即一經之大綱:又雲宗要,即一經之要旨。解經,須於釋名辨體之後,提其綱,而挈其要。此經以佛自行因果為宗,令諸聞者,欣樂增修。以般若真智,離一切相,而不壞一切相。從因克果,不失因果。

  問:宗與體何別?答:宗致因果,體則非因非果,能為因果所依。故以實相之理為體,修因得果為宗也。三明宗竟。

  四、論用

  用者力用,如悉達太子,彎祖王弓滿為力;射穿七鼓,貫地出泉為用。此經以內外二護為用。內護者,下文云: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外護者,下文云:吾今為汝,說護國土因緣,令國土獲安,七難不起,災害不生,萬民安樂,名外護也。四論用竟。

  五、教相

  教者:我佛利生之言;相者:分別異同之致。欲宏教法,須識頓漸偏圓,若不明了,何以對機成益乎?我釋迦牟尼文佛,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說法四十九年,略分五時:初說華嚴大教,如牛出乳,因大法不契小機,遂乃隱大施小;次說阿含小教,如從乳出酪,既令得成小益,乃欲引小入大;三說大乘方等教,如轉酪成生酥,彈偏斥小,嘆大褒圓。觀見諸子,既已成就大志,四說摩訶般若,如轉生酥為熟酥;盛談真空,實相妙理。觀時機既至,五說法華,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如轉熟酥而成無上醍醐;等與諸子,授記作佛。五時前後,不無頓漸偏圓之相,今宜判定:

  此經屬般若部,當在般若時,是大乘熟酥為教相。經中說護佛果,及護十地行,與王所問摩訶衍云何照等文,知非小乘明矣。

  問:經中有八偈,乃談無常苦空等事,詎非小乘法耶?答:此乃舉往昔百法師,依小乘,說世間不堅固之相,以勸普明王舍國;屬助道,非正說;不得以此疑非大乘也。此約五重玄義,先提綱要竟。

  次釋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者,紀時也。系姚興嗣位,迎師入關。三藏法師者,以通達經律論三藏之法,可以為人之師。鳩摩羅什,具雲鳩摩羅耆婆什,此翻童壽,以童年而有耆德故。譯者,翻梵語而成華言。此師為七佛以來,譯經法師,所翻之經,深得佛意,故受持轉盛。次釋譯人竟。後解全文。

  序品第一

  吾國諸師解經,或有分文,或不分者。如『大論』釋『大品般若』,則不分科段。天親釋『涅槃』,則有分文。道安別置序、正、流通三分。今解依順佛意,大分分三。此經全文八品,序當其初,故稱第一,乃經中發起之由序為序分。「觀空品」下六品文,顯示經中正義,即正宗分。末「囑累品」,囑累弘揚,為流通分。若按經文,「受持品」末,佛告月光以下,即是流通分。流通今後利益無盡故。

  「序品」中,有通序別序。通序者:通於諸部故,亦名證信序,以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證明是法可信,故云證信。又雲經後序,佛臨涅槃時,阿難問佛,一切經首,當安何語?佛敕阿難云:我滅後結集法藏時,當安如是我聞等。別序者:別在本經故,亦名發起序,從爾時十號三明下,如來放光現瑞,發起此經。又雲經前序,乃如來說經以前之由序也。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先明六種證信序,亦云六成就。如是者,信成就。阿難結集經時,高升法座,忽感相好同佛,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因聞阿難唱言,如是我聞,三疑頓息,疑斷則信生。又阿難白眾言,如我所聞,當如是說,故令生信。

  我聞者:聞成就。法若無聞,安能結集流通?阿難多聞第一,於佛所說法,悉能記憶受持。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而曰我聞者,顯法有所宗也。

  一時者:時成就。法不孤起,必有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其理自彰。即師資道合,說聽始終之時也。

  佛者:主成就。雖有良時,若無法主,安成教益?此佛即本師釋迦牟尼佛,應機示現,八相成道,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自覺覺他,說法利生之主也。

  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者:處成就。若無勝處,安成法會?住約有八,按佛三身而分。應身四住:一、壽命住,謂五分法身;二、依止住,謂王舍城等;三、境界住,謂大千世界;四、威儀住,謂行立坐卧。報身三住:一者、天住,住於六欲天;二者、梵住,住於四禪天;三者、聖住,住三解脫門;法身一住:住第一義諦。今佛說此般若實相妙法,約理則後二住,約事則復多談。

  王舍城,乃摩竭提國之都城。摩竭提,譯雲天羅,系王名,即班足王之父,以王名國故。時王遊獵,值牸獅子,與王交通,得孕生子,來殿上子於王,王審知是子,即作告令,言我無子,天賜我子,養育成人,足下班駁,時人號為班足。後紹王位,喜多食肉,一時遽闕,司理王膳之人,竊取城西新死小兒,烹而進之,王美其味,敕常准此。廚人自後,日於僻處,盜殺小兒,以供王膳,流毒天下,舉國咸怨,千小國王,起兵伐之,擯在五山。羅剎翼輔,而為鬼王,因與山神,誓殺千王之頭設供,冀滿所願,即以神力,捉得諸王,唯普明王后方捕至,欲行屠殺,以祭山神。時普明王,悲啼泣恨,而作是言:『生來實語,而今乖信。』班足問言:『汝求何信?』普明答曰:『許行大施。』班足語言:『放汝行施,事畢就我。』普明歡喜,遠歸本國,作大施會,委政太子,心安形悅,匍匐就終。班足問云:『死門難向,汝既得去,何更自來?』普明答言:『我持實語戒,不能畏死而毀戒。律云:寧有戒死,不無戒生。』更與班足廣說慈悲,而斥殺害;仍示一切悉是無常。班足聞信,得空平等三昧住於初地。普集千王,不忍殺害,各取一渧血,三條發,以賽山神,而酬其願。悉放千王歸國。千王同願,共止山中修道。於是築城立舍,郁為大國,迭更知政。千王住故,故城以王舍名。城中人民,七次建舍,七次被燒,唯王舍皆免。於是命言,百姓家亦稱王舍,應免火難,後果不燒。

  又雲此城,四天王共造,故稱王舍。摩竭提國,又名摩伽陀國,譯雲持甘露處。凡有十二城,一區只尼大城,二富樓那跋檀大城,三阿監車多羅大城,四弗迦羅婆大城,五王舍大城,六舍婆提大城,七婆羅捺大城,八迦毗羅婆城,九瞻婆城,十婆翅多城,十一佝睒彌城,十二鳩樓城。

  佛多住王舍城說法。此城有六精舍:一、竹園精舍,在平地,迦蘭陀長者之所造,去城西北三十里;二、少力獨上山精舍;三、七葉穴山精舍;四、四天王穴山精舍;五、蛇穴精舍;六、只闍崛山精舍。只闍此翻鷲,崛此翻頭,此山形似鷲頭,故以名焉。或雲靈鷲山,以多聖人所居,故稱為靈。

  王舍城中有五山:鷲頭山居中央,東方象頭,南方馬頭,西方羊頭,北方獅子頭。佛居中央位,恆依中道說法,故多居鷲頭山。又此山超勝余山,今說『般若』殊勝法門,故依勝處。

  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億。學無學,皆阿羅漢。有為功德,無為功德,無學十智、有學八智、有學六智。三根、十六心行,法假虛實觀,受假虛實觀,名假虛實觀,三空觀門,四諦十二緣,無量功德皆成就。與大比丘眾下,是眾成就。若無聽眾,教何所施?諸佛說教,必有四眾:

  一、影響眾:或古佛乘願再來,如文殊觀音等。或他方菩薩,影響法會,助揚佛化,如妙音勢至等。

  二、當機眾:機,即聽眾根機,與教可以相當。如大根聞大法,而起信解修證,是謂當機。

  三、發起眾:以同在法會,騰疑致問,請轉法輪,發起大教,饒益眾生,故名發起。

  四、結緣眾:雖然在座同聞,而不能解義起修。但結法緣,以種遠因,故名結緣。般若會上,四眾必具。今文所列聽眾,分此土眾、他方眾、化眾,共成十二。下文云:十二大眾皆來集會。

  與大比丘眾者:標名也。先列此土眾。眾有小大聖凡,閱之自知。與者,共也。比丘,出家學道之通稱,名含三義故不翻。一乞士: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而資慧命;二怖魔:登壇求受具足戒,竟令天魔生恐怖;三破惡:精進修行持凈戒,能破身口七支惡。比丘而雲大者,揀非小器,皆道高德重之流,能為天王大人之所敬奉,如陳如為梵王所師,迦葉為帝釋所師是也。

  眾者:梵語僧伽,此雲和合眾。有理和、事和。理和:則同證擇滅無為;事和有六: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名六和僧。

  八百萬億者:列數也。學無學,皆阿羅漢者:顯位也。學,是前三果有學人;無學,是第四果,已證無學位。阿羅漢亦含三義:一應供,應受三界人天供養;二殺賊,殺盡九十八使煩惱之賊;三無生,子縛已斷,更不受生。

  問:既言有學無學,云何皆言阿羅漢?智者大師,依『成論』二釋云:羅漢二種,一住,二行。當知行者,是有學人;住者,是無學人。故經云:五戒行者,皆行阿羅漢,即是學人。皆言阿羅漢者,舉勝以顯也。

  有為功德,無為功德以下,嘆德也。有為,舉智德有修故;無為,約斷德已證故。若就境論,道諦是有為,滅諦是無為。施物名功,歸已曰德,故曰功德。

  無學十智者:指第四果。證無學位,方具十智。一、法智:於欲界系,約四諦辨四種無漏智;二、比智:於上二界道中,四諦辨四種無漏智,不過法比之殊也;三、他心智:知欲色二界系,現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四、世智:知諸世間有漏智慧也,亦名等智,凡聖同有故;五、苦智:觀五陰,無常苦空無我;六、集智:有漏法因,因集生緣,觀時無漏智;七、滅智:盡滅妙離,觀時無漏智;八道智:道正跡乘,觀時無漏智;九、盡智:『智論』云:我見苦已斷,集已盡,證已修,道已等;十、無生智:見苦已,不復更見等。諸經或雲十一智,智度為如實智,知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知,無有掛礙,是為如實。此獨在佛心中有,二乘無分,故但云十智也。

  有學八智者:指第三果,阿那含人。此修道位中,但有八智,無有盡智,及無生智,此二在無學得故。

  有學六智者:指初二果人。須陀洹,斯陀含,但有四諦,及法比二智,更除他心智及等智。

  三根者:依大品經論,一、未知欲知根:在見道中,和合九無漏根,而作其體。九無漏根,謂信等五根,及喜、樂、舍、意等是也;二、知根:在修道中,增進九根,作知根體;三、知已根:在無學道,增進九根,作知已根體。

  十六心行者:依修行次第,此與三根,俱應在十智前說,今經乃先說果,而後明因也。心行者,智者大師云:從心之所行,故名心行,非心即行也。行以往趣為義,修此十六觀法,能趣四諦之理,故名行也。苦下四行:一無常觀,二苦觀,三空觀,四無我觀;集下四行:一因,二集,三緣,四生;滅下四行:一盡,二滅,三妙,四離;道下四行:一道,二正,三跡,四乘。又有雲八忍八智,合為十六心行。

  法假虛實觀,受假虛實觀,名假虛實觀者:此嘆三假觀門。假者,自實無體,藉他方有故。法假,即五陰等法不實,為法假。受假,即五陰成,眾生領受六塵,為受假。法受二皆假名,為名假。

  言虛實者:一虛二實,相形立稱。陰法是虛,眾生謂實,當起慧照觀察,如『智度論』云:諸法非實,凡夫虛假,憶想分別,妄謂有人。如狗臨井,自吠其影;水中無狗,但有相影,而生噁心,投井而死。眾生亦爾:四大和合,名之為身,因緣生義,動作語言。凡夫於中,妄執我相,此法假也;生愛憎,起苦樂,此受假也;一切法,但從名字和合,如頭足腹背和合,名之為身,此名假也。

  三空觀門者:謂空、無相、無作。言空門者,觀諸法無我我所,從緣和合而有,無有作者受者,是名空門。

  無相門者,觀身雖空,而有相在。人著此相,心無智慧,當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名無相門。無作門者,亦云無願。既知無相,於二十五有,不作願求,是名無作門。此三能到涅槃,得三解脫,亦名三解脫門。

  四諦者:苦、集、滅、道,界內外兩重因果,審實不虛,故名為諦。有有作、無作二種分別。小乘之人,智照未窮,智稱有量,境不極妙,故稱有作。大乘之人,以無心之真智,照無相之虛宗,境窮智極,名為無作。

  十二緣者:即十二因緣法。自無明起,至老死止,因果相續,循環不斷。過去二支因,無明及行;現在五支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三支因,愛、取、有;未來二支果,生、老死。

  頌云: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為業道,從識至受並生死,如是七事為苦道。合之不出惑業苦三,連環鉤鎖。依惑造業,依業受苦,於苦果中,再起惑造業,所以生死,相續長劫,此是流轉門。更有還滅門: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滅。緣覺人,因聞還滅門,於是志斷無明,而證無生。無量功德皆成就者:總結具德之多。上列聲聞眾竟。

  復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非斷非常,四諦,十二緣,皆成就。

  此列緣覺眾。八百萬億者,舉數也。大仙緣覺者,標位。有三差別:一者、獨覺:出無佛世,無師自悟。昔有國王,將諸彩女,入園游觀,見樹林花果,美妙可愛;王食畢少卧,諸彩女競共採摘,毀壞林景。王時覺已,即悟一切諸法無常。以物況人,即成大辟支佛,亦稱大仙緣覺。

  二者、緣覺:秉佛所說十二因緣教,逆順觀察斷見思惑,更侵習氣,果證無生,名緣覺辟支佛。

  三者、須陀洹人:藉前解脫分善根,人間天上,各七返受生,不受第八生,自然成道,為小辟支佛。

  非斷非常者:嘆德也。觀三世因果相續,故非斷;因緣畢竟無性,故非常。四諦十二緣,解見前。皆成就者,總結也。列緣覺眾竟。

  復有九百萬億菩薩摩訶薩,皆阿羅漢。實智功德,方便智功德,行獨大乘,四眼五通,三達十力,四無量心,四辯,四攝,金剛滅定,一切功德皆成就。

  此列菩薩眾。九百萬億者:舉數也。菩薩摩訶薩:標名也。應雲摩訶菩提薩埵,翻為大道心眾生,有大根機,具大智慧,能發無上菩提心。梵語菩提,此翻為道,能修廣大慈悲行,誓願度脫一切有情。又菩提薩埵,翻為覺有情,乃上求佛覺,下度有情之士,亦稱大士。

  今依台宗,菩薩,有四教之不同:若以生滅心,修六度行,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難行能行,難捨能舍,難忍能忍,勤修福慧者,此藏教菩薩也。

  若以無生心,斷見思惑,故留余習,扶願受生,往還三界,度脫有情。十地行圓,當知如佛,此通教菩薩也。

  若以無量心,而修無量行。凈佛國土,成就眾生,大慈平等,大悲無限。華台摩頂,成功德身,此別教菩薩也。

  若以無作心,觀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無二無別。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此圓教菩薩也。

  皆阿羅漢者:顯位也。阿羅漢,名通大小,佛亦稱阿羅漢。『本行經』云:世間有六羅漢,五是陳如等五人,一即是佛。『大品』云:阿羅漢,若智若斷,即是菩薩無生法忍。『大集』亦云:大法菩薩,名阿羅漢。故云皆阿羅漢也。

  實智功德,方便智功德者:嘆德也。方便智,即權智。菩薩具權實二智,故能真俗等觀,圓融無礙。實智照理,理無不徹;權智照事,事無不窮。有實智,故不住生死;有權智,故不住涅槃。上顯位,雖雲羅漢,此嘆德,即異二乘,故當別列。行獨大乘者:以不樂二乘,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修習大乘行,故曰行獨大乘。

  四眼者:以菩薩尚居因位,未得佛眼,故只具四。五通者:因無明未盡,於六通中,除漏盡通。三達,即三明:過去、宿命明;現在,天眼明;未來,漏盡明。

  十力者,智論云:菩薩十力,一發心堅固力,二大慈力,三大悲力,四精進力,五禪定力,六智慧力,七身不厭生死力,八無生法忍力,九解脫力,十無礙力。

  四無量心者:一慈,能與一切樂;二悲,能拔一切苦;三喜,能隨喜一切功德;四舍,能舍離一切煩惱。

  四辯者:四無礙辯才也。一、法無礙辯:了知諸法,名相差別故;二、辭無礙辯:解一切眾生,殊方異類言音故;三、樂說無礙辯:隨眾生樂聞何法,一一能說故;四、義無礙辯:了知一切諸法之義,如地大,以質礙為義等。又解第一義諦,故得義無礙辯也。

  四攝者:一布施:結眾生緣,引令入信故;二愛語:好言勸勉,令起修行故;三利行:凡有所作,令得利益故;四同事:與之同事,親近易度故。

  金剛滅定者,三藏師云:通十地皆名金剛,以觀智之力堅強,能破無明之惑,喻如金剛。又即金剛三昧,即首楞嚴三昧。一切功德皆成就者,總結也。上列三乘聖眾竟,下列六凡聽眾。

  復有千萬億五戒賢者,皆行阿羅漢,十地迴向,五分法身,具足無量功德皆成就。

  此列五戒賢者眾,首句列數,二句標名,五戒是所持法,賢者為能持人。戒能止惡生善,殺盜淫三戒,防身業;妄語戒,防口業;酒戒,通防身口意三業。若能持之,則諸惡自止。而仁、義、禮、智、信,諸善生焉。不殺仁也,不盜義也,不邪淫禮也,不妄語信也,不飲酒智也。

  賢者:即清信士,能清心寡欲,信樂佛法,所以稱賢,耶優婆塞。翻為近事男,受持五戒,堪以親近承事三寶故。提謂波利等問佛:何不為我說四戒六戒?佛答:五者,天下之大數也。在天為五星,在地為五嶽,在人為五臟,在陰陽為五行,乃至在法為五戒。

  皆行阿羅漢,十地迴向者:嘆德也。以跡同凡夫,本皆羅漢。十地者,始從歡喜地,終至法雲地。迥向亦十,始從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乃至第十,法界無量迴向。迴向有二——一、迴向眾生:所修功德,施與一切眾生;二、迴向佛果:所作功德,迴向薩婆若,皆內秘大心之行,外現清信之身。

  五分法身者: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凡夫惑業所感,以五陰為身;聖賢清靜無為,以五分法身為體。無量功德皆成就:總結也。

  復有十千五戒清信女,皆行阿羅漢。十地皆成就,始生功德,住生功德,終生功德,三十生功德皆成就。

  此列清信女眾。首二句舉數標名,三句下嘆德。清信女:梵語優婆夷,即近事女也。皆行阿羅漢十地,同上釋。始生功德下,約十地,各有入住出三心。經云:善入出住百千三昧是也。始生:如十迴向入地心。住生:即住初地心。終生:即出初地心。若入二地,即為二地始生功德。地地三生,合為三十生,功德皆成就也。

  復有十億七賢居士,德行具足,二十二品,十一切入,八除入,八解脫,三慧,十六諦,四諦,四三二一品觀,得九十忍,一切功德皆成就。

  此列七賢眾,首二句舉數標名。十億者:照本國數百萬也。七賢有二解——一、依小乘: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相念處、並暖地、頂地、忍地、世第一地,共為七;此等調心順道,故名為賢。

  二、依大乘:一初發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無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習種性,六名性種性,七名道種性。此七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

  居士者,居家學道之士,又清凈自居之士。有有位有德者,如蘇東坡、白居易之類;有有德無位者,如龐居士、傅大士之輩。

  德行具足下嘆德。先嘆所具道品,此人在見道之前,惟具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故只二十二品。

  十一切入:亦名十遍處,入者,處也。青黃赤白,地水風火,空處,識處,是為十也。能廣能勝,境名遍處。

  八除入,亦名八勝處——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初修此觀;若觀多色,恐難攝持,故觀少色,若好若丑,不起貪嗔。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由觀道增進,雖觀多亦無妨礙;若好若丑,不起貪嗔。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丑,不起貪嗔。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丑,不起貪嗔。五青、六黃、七赤、八白,內無色,外觀青等四色照耀,勝於八背舍中青等四色,不起法愛,故名為勝。八解脫者:解脫以背舍為義,又名八背舍。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先觀自身不凈,以欲界貪慾難斷,復觀他色不凈。二、內無色相,外觀色:已滅內身色相,又為欲界貪慾難斷,復觀外色不凈。此二背舍色貪心。三、觀凈色光明:背舍外色不凈觀,樂漸增長,遍身怡悅。四、空處:舍色觀空,與空相應。五、識處:舍空緣識,與識相應。六、無所有處:舍識,而緣無所有,與無所有處相應。七、非想非非想:識想將盡未盡,非有想,非無想,如燈將殘,半明半滅。八、滅受想:受想即能緣之心,行人厭患此心散亂,入定滅盡。定力充足,受想滅而不行,亦云滅盡定。此屬無漏,而得解脫。

  入此定能經多劫,色身不壞。迦葉尊者,受佛囑,傳衣彌勒,現在雞足山等彌勒下生,即是入此定。三慧者:聞思修三慧也。十六諦、四諦者:依四諦,各四觀,合為十六諦。如前解。

  四三二一品觀,得九十忍者:四即四善根,暖頂忍世第一也。三即除暖位,二除暖頂,一除前三,合成十忍。約三界九地,成九十忍也。一切功德皆成就:總結也。

  復有萬萬億九梵、三凈、三光、三梵,五喜樂天,天定,功德定,味,常樂神通,十八生處,功德皆成就。

  此列梵眾。首句舉數,以億積至萬萬也。九梵即第四禪本天:福愛、福生、廣果、無想,共四天,加寄居其中: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五不還天,合成九梵。三凈:(第三禪)少凈、無量凈、遍凈。三光:(第二禪)少光、無量光、光音。三梵:(初禪)梵眾、梵輔、大梵。亦合九梵,二九有十八梵天。

  五喜樂天者:即謂覺、觀、喜、樂、一心,五支禪境。有謂別指五凈居天,受喜樂故。

  天定功德定味下,嘆德。天定者:報得定,一生禪天,自得其定。功德定者:修得定,即所修而得之凈定。味者:味著。以一字為句。即是味著禪定也。

  常樂神通者:色界天中,有報得、修得,二種神通。常樂者:屬修得,揀非報得也。十八生處:即十八梵天。功德皆成就者:總結也。

  復有億億六欲諸大天。十善果報,神通功德,皆成就。

  此列欲界天眾:初二句舉數列名。六欲即欲界六天:一、四天天王,東持國,南增長,西廣目,北多聞。二、忉利天,此雲三十三,天主居中,四方各八天,合成三十三天。三、夜摩天,此雲時分。四、兜率天,此雲知足;有內院外院。內院,是補處菩薩所居。五、化樂天,自化五塵欲境受樂。六、他化自在天,所有樂境,他所化作,自在受樂。六天之內,有男有女,皆未離欲,故名欲界。

  古德頌云:四王忉利慾交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熟視他暫視,是則名為六天欲。生天漸高,欲心漸輕。至第六天,若修離欲定,即能出離欲界,上生色界禪天。禪天之中,無有女人,亦非胞胎受生,乃自然化生。

  十善果報神通者:嘆德也。十善,為生天因。世人於身口意三業,不作十惡行,即成十善。身不殺、不盜、不淫,居家之人不邪淫,口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意不貪、不嗔、不痴。十善滿足,身後生天,得六天中依正果報,受種種樂。亦有報得有漏五通,於六通中,惟除漏盡通;此通是出離三界聖人所得之無漏神通。未句總結。

  復有十六大國王。各各有一萬、二萬、乃至十萬眷屬。五戒、十善、三歸功德、清信行具足。

  此列人王眾;初舉國數,次明眷屬。五戒下嘆德。五戒十善,解見在前。三歸功德者:佛未出世,世間無有真正三寶,以諸天邪師為佛寶;四圍陀典為法寶;諸外道眾為僧寶。如出世,如杲日麗天,群昏爍破。

  歸依佛:樹王得道,福慧兩足。歸依法:大小兩乘,離欲清凈。歸依僧:道高德重,人天師範。清信行具足者:即四信行,信佛法僧三寶及戒,隨分具足也。

  復有五道,一切眾生。

  此列五道眾。三界六道,今言五者,以阿修羅有胎卵濕化四生。化生修羅天趣攝,胎生修羅人趣攝,卵生修羅鬼趣攝,濕生修羅畜趣攝,故不別列。問:五道中有三途,何故諸天有不聞法者,而三途反有受道者?答:『大涅槃經』云: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自有乘急而戒緩,戒急而乘緩,乘戒俱急,乘戒俱緩,四種之別。諸天以過去持戒修定,故生天;不修慧,故不得聞法。三途以過去破戒,故致墮落;由修慧故,聲光所招,故得受道。俱急俱緩可知。

  復有他方,不可量眾。此列他方眾。文顯可知。

  復有變十方凈土,現百億高座,化百億須彌寶華,各各座前華上。復有無量化佛,無量菩薩,比丘,八部大眾,各各坐寶蓮華。華上普有無量國土,一一國土,佛及大眾,如今無異。一一國土中,一一佛及大眾,各各說『般若波羅密』。

  此列變化眾。初不思議,能變凈土,此非常寂光凈土,乃現華台實報凈相也。現百億座華,且明應身大千之化相也。

  二不思議力,能現諸佛、菩薩、比丘、八部︹八部即:天、龍、夜叉(此雲輕捷)、乾闥婆(此雲尋香天帝樂神)、阿修羅(此雲非天無天德故)、迦樓羅(此雲金翅鳥)、緊那羅(此雲疑神頭有一角,天帝歌神其音最美)、摩呼羅迦(此雲蟒神)並及大眾︺。各各坐寶蓮華,華上皆有無量國土。佛及大眾,如今無異。

  三不思議力,能說般若。從一一國土中,一一佛及大眾,聖凡一致,各說般若,以為此經發起之端。

  他方大眾,及化眾,此三界中眾,十二大眾,皆來集會。坐九級蓮華座。其會方廣九百五十里。大眾僉然而坐。

  此結聽眾。他方大眾,結前第十一他方眾。及化眾,結第十二變化眾。三界中眾,結前十種此土眾。九級蓮華,九層華座也。廣九百五十里者:如維摩丈室,廣狹無礙。大眾僉然而坐,僉者皆也,同也,即同坐一處,同聆妙法也。以上通序,六種證信竟。

  爾時,十號、三明、大滅諦、金剛智,釋迦牟尼佛,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思緣。

  此下別序,一經發起因緣。文有五段:一如來入定,二光華地動,三大眾疑問,四音樂集眾,五如來出定。今初。爾時者:當爾六種成就之時。十號乃贊佛具足十號,名稱普聞,眾生歸信。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七無上士、八調御丈夫、九天人師、十佛。

  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能知過去無量劫因緣,能見恆沙界外雨滴頭數,能盡一切結習無明。

  大滅諦金剛智者:大滅諦,即大寂滅海,無餘涅槃,此贊佛斷德。金剛,非因中斷惑之金剛觀智,乃果地證理之一切種智。堅固不壞,喻如金剛,此贊佛智德。者字:即贊佛是智斷二德究竟之人。

  釋迦,此雲能仁,嘆佛利他悲德。牟尼,此雲寂默,嘆佛自利智德。佛是通號,釋迦牟尼是別號。以無量劫來,智悲並用,上求下化,故得是號。有二因緣:一、過去劫中,有佛出世,號釋迦牟尼。觀廣熾陶師,機緣已熟,特往化度。於傍晚時,率四大弟子,同至陶師窯所。廣熾見佛相好莊嚴,生大歡喜。問佛何往?佛云:來借一宿。廣熾以草敷座,延佛及僧入窯,禮拜瞻仰,心中發願:願我將來成佛,名字相貌,皆同今佛;四大弟子,名相亦然。佛為說法,發心修行,從因至果,果孚因願,故得是號。

  二、第二阿僧祇劫,燃燈佛出現於世。有善慧童子,買花供佛,布發掩泥,為佛行過。佛與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今果如所記。

  初年月八日:此明時節。據吉藏法師疏云:成道三十六年,正月八日說此經,佛成道七年,方說余般若。按諸傳記,已二十九年,加前七年,應在成道後三十六年,生年六十六,說此『仁王護國般若經』。

  方坐十地者:即正住十地也。非菩薩所歷十地,乃如來所住十地。一、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二、清凈身,不可思議地。三、海藏地。四、神通智德地。五、明德地。六、無垢焰光開相地。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無礙智慧地。九、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十、毗盧那智藏地。此出『同性經』。

  入大寂室,三昧思緣者:大寂室,即大寂滅定,梵語三昧,此雲正定。思緣,乃思察眾生機緣。諸佛說法常儀,先須入定。如說法華,先入無量義處三昧等。此正入定觀機,方授法葯。

  又如來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寂而常用,用而常寂,豈有入起定耶!然為眾生作前,如來欲說般若,尚須入定思緣,況餘人耶!思緣又作一解,思無相義,緣法性理,佛欲稱實而談。此乃發起之第一因緣。

  放大光明,照三界中。復於頂上,出千寶蓮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光亦復爾。乃至他方恆河沙諸佛國土。時無色界,雨無量變大香華,香如車輪,花如須彌山王,如雲而下。十八梵天王,雨百變異色華。六欲諸天,雨無量色華。其佛座前,自然生九百萬億劫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天。是時世界,其地六種震動。

  此光華動地,乃發起之第二因緣。光明而雲大者,非日月燈之所能及,故能遍照十方三界中也。放光是現希有事,令眾生信得益;亦表以智慧明,破煩惱暗也。光有二種:一、神通光:以有緣諸子,散在各方,今欲召集,令聞般若,故放神通光。二、智慧光:以靜極光通,寂照含虛,分別法相,稱機而說,故放智慧光。

  復於頂上,出生千寶蓮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其光亦爾,此現華相瑞。以眾生根性不一,或損光而發機,或見華而得益,故現華也。不現余華,獨現蓮華者,以其方華即果,表因果同時也。

  千寶蓮華:即千葉寶蓮華。華表因行,蓮而曰寶者,具有三義:一堅固義,二貴重義,三離垢義。表般若妙行,堅固不退,貴重無比,離垢絕相。又華從頂生,表最勝頂法。

  上至非想非非想天者:窮三界頂,其行可以度脫三界有情也。此天,人定時,以非有想;生滅識心,伏而未斷,實非非想。如燈將殘,忽明忽暗。光亦復爾者:所放之光,不獨橫遍十方,亦復豎窮三界也。

  乃至恆沙諸佛國土者:謂從一界,乃至如恆河沙數諸佛國土。三界諸天,各各雨華,雨字去聲,落也。無色界天,雨無量變大香華:變而曰無量,指香華氣味色相,轉變無盡。香如車輪,華如須彌:即形容大相。如雲而下:是譬喻其多。

  十八梵天王,雨百變異色華:初二三禪,三三九梵,四禪四天,及五不還天,亦九梵,合成十八梵,屬色界。六欲諸天,雨無量色華:文皆可知。三界諸天雨華,供養如來善說般若。

  問:如來未曾出定,未動舌根,何謂說般若?答:無說之說,乃為真說。昔日,須菩提宴坐石室,空中散華。須菩提問:散華何人?曰:我帝釋天。又問:散華何為?帝曰:供養尊者,善說般若。須菩提曰:我乃無說。帝曰:尊者無說,我亦無聞。無說無聞,是真般若。

  其佛座前,自然生九百萬億劫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前佛頂上出花,顯正報瑞。此佛座前生花,顯依報瑞。劫者級也,級即層也。上至非想非非想天,亦豎窮三界也。

  是時世界,其地六種震動者:欲令眾生,有所警覺,不安沉迷,得悟般若。六種,即:動、踴、起、震、吼、擊。上三屬形,下三屬聲。以表形聲兩益。

  爾時,諸大眾,俱共僉然生疑,各相謂言:『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五眼法身,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詞般若波羅密、金剛般若波羅密、天王問般若波羅密、光贊般波羅密」,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此大眾疑問,乃發起之第三因緣。爾時,即入定現瑞時。一會大眾,咸皆生疑,互相咨問,僉然:即皆然也。

  四無所畏四句:讚歎佛德。無所畏者:『十住毗婆娑』云:不懼外難故。一、一切智無畏:於一切諸法盡知盡見。二、漏盡無畏:佛五住究盡,二死永亡。三、盡苦道無畏:於盡苦之道,能知能說。四、說障道無畏:於障道之法。能知能說。十八不共法者:佛證最上一乘之理,不與三乘共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舍心,七大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身業隨智慧行,十四口業隨智慧行,十五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也。古有偈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知了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通非礙者:天眼,能觀障外之色,面前雖有障隔,亦復能見,通達無礙也。礙非通者:肉眼,但觀障內之色,如有一紙障隔,即礙而不通。法眼:能觀俗諦,有為因果事相之法。慧眼:了知常無常諸法皆空。佛眼:智光圓滿,等照一切;照差別異相之境,還同平等一如之體。圓明洞徹法界之內,無處而不含容。佛一眼具足五眼,菩薩惟前四,二乘惟前三,天道、鬼道具二,人與修羅、地獄、畜生四道惟一。若有修證,所具不定。

  法身者:生佛同具,平等一如,無有高下。此為自性清凈法身,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惟是眾生雖具,迷而不覺,法身埋沒在五蘊山中,如金在礦。

  如來因地,依本覺法身理體,起始覺智用,斷惑證真,證得一心本源。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是為離垢妙極法身。離五住垢,極三智妙,法身顯現,體遍十方;能起報化大用,如金出礦。

  大覺世尊者:即究竟果覺,得一切種智,三覺圓滿,萬德畢具。為六凡有情世間,三乘正覺世間,所共尊仰故。

  前已為我等大眾下,序昔疑今。前二十九年,說四般若。按佛成道後七年,方說般若,此當約通五時說,莫泥於別五時。

  『摩訶般若』:即『大品般若』。佛於王舍城耆闍崛山說。『金剛般若』:金剛是喻,具有堅明利三義。以喻實相般若,堅固不壞;觀照般若,靈明洞徹;文字般若,斷惑利器,以能詮具修斷功用故;佛在舍衛國說。『天王問般若』:亦舍衛國說。後還靈山,說『光贊般若』。今日,是如來成道後,三十六年正月八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佛放光,非無緣而放;但未知斯光,為作何事,此即大眾疑問之詞。

  時,十六大國王中,舍衛國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德行十地,六度三十七品,四不壞凈,行摩訶衍化。

  十六大國王,皆乘願而來,輔揚法化,故得預般若勝會。諸王中,以波斯匿王為領袖。梵語波斯匿,此譯勝軍。與佛同日而生。賢明英勇,能破強敵,軍勝諸國,故號勝軍。又名月光,世人所號。以佛為日光,王為月光,兩輪並耀世間也。

  舍衛:是王都,其國為憍薩羅國,以都城勝故,恆以舍衛稱。譯為豐德,國有五欲財寶之豐,人有解脫多聞之德。

  德行十地下嘆德。以王乃大權示現,內秘十地行,外現帝生身。乘願利生,故與佛同日而生。六度者:布施度慳貪,持戒度諸惡,忍辱度嗔恨,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有事度理度之別:事度,但修事行,未契真如,即權教菩薩所修。理度,乃稱真如理,修六度行,一一離相,了達三輪體空,即實教菩薩所修。

  三十七品者: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以十法為根本,謂信戒念定慧,進思除喜舍,開六合四,開信為二:信根、信力。開戒為三:正語、正業、正命。開念為四: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開進為八:四正勤、進根、進力、進覺支、正精進。開定為八: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開慧為八: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以上共三十三,加思惟、除、喜、舍則成三十七。以為入道之品,亦云道品。

  四不壞凈者:信三寶及戒,為不壞之凈法。信佛具一切智,以為人天導師。信法如阿伽陀(西域藥名,譯普去,能普去諸病),能醫眾生心病。信僧修如實行,堪作眾生模範。信戒為清凈法,能斷一切染業。

  行摩訶衍化者:梵語摩訶衍,此雲大乘。月光本大乘願行,以之教化國民,使合國人民,信受大乘共行六度故。

  次第問居士寶、蓋、法、凈名等八百人。復問須菩提、舍利弗等五千人。復問彌勒、師子吼等十千人。無能答者。

  次第問者,依次咨問。先問俗眾,次問聖眾。居士者:清心寡欲,居家守道之士。寶蓋法凈名等,智者疏云:寶是寶積,蓋是月蓋,法是法財,凈名是維摩詰也。略舉上首,等餘八百。

  次問須菩提(譯空生),解空第一;舍利弗(譯鶖子),智慧第一。舉二上首,等餘五千人。

  彌勒譯慈氏,過去從大慈如來,修習慈心三昧。本名阿逸多,譯無能勝。現居兜率內院,次補佛位,師子吼,似喻菩薩說法無畏,故以名焉。亦舉二上首,等餘十千。

  能無答者,有二意:一、放光現瑞,必有因緣,如來境界,非下位所知,故無能答。二、如彌勒等深位菩薩,領知如來放光現瑞,欲說般若妙法。如來出定會當自說,所以不答。

  時,波斯匿王,即以神力作八萬種音樂;十八梵天,六欲諸天,亦作八萬種音樂。聲動三千,乃至恆河沙佛土,有緣斯現。

  此音樂集眾,乃發起之第四因緣。波斯匿王,以眾疑莫決,乃奏樂供佛,冀佛出定,為眾決疑。色界、欲界、諸天亦作音樂,聲動三千世界。從一世界,輾轉而至恆沙佛土,有緣之處,斯現樂音之聲,令聞雲集,入此大會。

  彼他方佛國中。南方法才菩薩,共五百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東方寶柱菩薩,共九百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北方虛空性菩薩,共百千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西方善住菩薩,共十恆河沙大眾,俱來入此大會。六方亦復如是。作樂亦然,亦復共作無量音樂,覺寤如來。

  彼他方菩薩,聞音雲集,先四方雲集。六方亦復如是者:即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方、下方、為六方,亦如四方聞音即集。作樂亦然者:作諸音樂,亦如欲色諸天。共作無量音樂、覺寤如來者:非如來在定,為聲塵所動曰覺寤,二禪天尚不為聲所動,決如來乎!今言覺寤者,乃知機感盈前,大教當施耳。

  佛即知時,得眾生根,即從定起,方坐蓮華師子座上,如金剛山王。大眾歡喜,各現無量神通,地及虛空,大眾而住。

  此如來出定,乃發起之第五因緣。首二句,即佛在定中,思察施教機緣,知時節已至,眾生根機亦熟,當發海潮音,故即從定起,方升法座。乃表從無住本,起化他用。蓮華師子座者:蓮華安在座上,如來坐在華中,師子座,如『釋論』云:非是實師子,亦非木石師子,以如來是人中師子。師子是獸中王,師子一吼百獸腦裂。如來為法中王,能伏天魔外道。所坐之處,若座若床,皆名師子也。

  如金剛山王者:堅固不動之義。如來法身堅固,無動無壞,又應化身,不為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風所動。譬如金剛山王,巍然不動。大眾歡喜者:喜如來,先以定動,此時必以智拔;將施大法,決我深疑,生我勝解,令獲利樂,故所以喜。各各現通,隨神力之勝劣,有在地而住者,在空而住者。此即攝心安住,佇領大法。序品竟。

  觀空品第二

  上文序分已周,此下正宗宜顯。正宗文有六品,分為四類:前觀空品、菩薩教化品、二諦品,此三品明護佛果、護十地行因緣,名為內護。次護國品,明護國土,名為外護。三散華品,明報恩供養。四受持品,明弘經德貌。此為如來正說宗要之理,是名正宗分。後囑累品,屬流通分。

  觀空者:觀字讀去聲,觀是能觀正智,空是所觀妙境。以無相智,觀無相境。智與境冥,境與智合,境智合一,能所俱寂,是為觀空也。

  又觀,是無得正觀。空,是實相真空;非凡夫所認之頑空,外道所取之斷空,二乘所證之偏空;乃大乘菩薩,以般若正智,觀空非空,空中具足妙有。故言觀空也。

  爾時,佛告大眾知:『十六大國王,意欲問護國土因緣。

  此申告大眾。爾時:即六種成就,感應道交之時。佛智鑒機,知諸王問意,故申告於眾,汝等應知:十六大國王,國土雖各不同,而護國之意則同,欲令七難不起,妖災銷滅,四境清夷,萬民安樂,故欲問護國土因緣;此則生下外護經文。

  『吾今先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

  此許示說意。觀佛許示說意,與諸王問意,似不相合。實則我佛,欲說根本護國之法。夫國家之興衰,則以人民之善惡為轉移。人民之善惡,則以王者之化導為標準。今欲護其國土,須重乎人民。欲善其人民,端資乎教化。欲施以教化,先立其內行。內行若成,外護得備,所以應先明內護也。護佛果者:即生此品護果經文;護十地行者:即生下教化品護因經文;均屬內護。國土則為外護矣。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法修行!』

  此誡聽思修,勖以三慧。聽而曰諦者,諦實而聽,不特聞言,而貴聞義之與聞意,即聞慧也。思念而曰善者,非意識之思惟念慮,乃正思惟之與正念,即思慧也。修行而曰如法者,如佛所說法,依教起行,即修慧也。

  時,波斯匿王言:『善!大事因緣故,即散百億種色華,變成百億寶帳,蓋諸大眾。』

  王言善者,信順之辭。信知如來,善識物情,善能啟迪,故曰善。大事因緣者:法華經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為大事因緣。佛之知見,眾生本具,只因一向沉迷,埋沒在五蘊山中,如金在礦。佛為眾生開其本有,令得顯現。示以平等,生佛一如。此開示者,約如來邊說。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本來具足。入佛知見,進趣佛道。此悟入者,約眾生邊說。

  今經明成佛因果,為大事因緣。『智度論』云:佛說般若,無央數眾生,當續佛種,是為大事。又『大品』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為大事故起,龍樹菩薩釋云:能破眾生諸大煩惱,能與諸佛無上大衣,名為大事。

  散百億種色華:恭敬供養,錶行因。變成百億寶帳:表得果。蓋諸大眾:表慈悲益物,普蔭眾生。

  爾時,大王復起作禮,白佛言:『世尊!一切菩薩,云何護佛果。云何護十地行因緣?』

  此月光請問內護因緣。經家先敘請法之儀。復起作禮,身業恭敬。白佛言世尊,口業恭敬。身口必由意業發動,是則三業恭敬。下請詞,因聞如來言:先為菩薩說護佛果,護十地因緣,故牒其詞,以請之。

  佛言:『菩薩化四生,不觀色如,受想行識如,眾生我人,常樂我凈如,知見壽者如,菩薩如,六度四攝,一切行如,二諦如。

  此下文有三問答。上月光初問,此佛初答。明生法二空,中道寂滅,與佛果無二。佛言菩薩化四生者:菩薩以利生為事業,智悲並運,隨機施化,作大饒益。

  四生,包括三界六道。天、獄惟化生。人道、阿修羅道、畜道,皆有四生。鬼道有胎化二生。人道胎生,眾所共知。毗舍信彌羅,兄弟三十二人,從卵生。濕生王,從濕生。輪王寶女蓮華化生。修羅,化生者天趣攝;胎生者人趣攝;卵生者鬼趣攝;濕生者畜趣攝。畜生,走獸胎生,飛禽卵生,昆蟲水族有濕化二生。菩薩運心平等,普皆化度。

  不觀色如者:他譯有二句:不觀色相,不觀色如。今此一句,亦具二義,即不觀色,不觀如也。色居五陰之首,故先明之。色以質礙為義,內五根、外六塵皆色也。本文指四生之色。觀(當讀去聲)是能觀之智,色為所觀之境。菩薩化四生,不觀胎卵濕化四生之色相;此有智,能了色即真空,不著有也。亦不觀四生之色如(即空也);此有悲,能達色為幻有,不著無也。有無不著,全歸中道。雖終日化四生,實無四生可化,是名化四生。

  凡夫妄見,色相實有,所以對色起憎愛心,造作諸業,輪迴不息,如狗臨井,自吠其影。互相吠故,而起噁心,以致墜井而死。二乘之人,厭色為礙,析色歸空,沉滯化城,不能涉俗利生,此亦偏見。菩薩觀智現前,了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無生無滅,性體自如,不假智推方如。若以智遣色存如,猶是觀心未凈。今圓觀,不觀如者,則空有不羈,境智俱寂也。

  受想行識如者:受以領納為義,想以取像為能,行以遷流為相,識以了別為用,例上可知,此五陰明法空。下眾生我人三句,明生空。眾生者:地水火風四大,與受想行識四心,眾法和合而生,故名眾生。我人者:於五陰本來無我無人中,妄執實有我人之相。今不觀眾生相,亦不觀如。

  常樂我凈者:眾生於無常計常,於苦為樂,無我執我,不凈計凈,是為四顛倒。如來證之,則為四德,菩薩了知,倒本無倒,故謂之如。今不觀倒相,亦不觀如,即心境雙亡也。

  知見壽者如者:意識名知,眼識明見,色心連持,一期住世,是為壽者。亦不觀如見壽者如。眾生自性,本來空寂,不待觀而後空,此明生空也。

  菩薩如者:非但所化生空,即能化之菩薩,亦性本自空。所修六度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一切行門,以及真俗二諦,無不皆空。但以方便力,引導於眾生。

  問:上不觀法如、生如真義,與『凈名經』所云: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賢聖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豈不相背耶?答:『凈名』觀如,離有見、常見。此不觀如,離無見、斷見。非特不背,自是更進一層,緣觀俱寂也。

  『是故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無二無別,如虛空。

  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詞。是生法二空故,一切法性,本是真空;一切包括之義,切字去聲,不可作切物之切字解。一切法是事,性是理,事則無量差別,理則唯一平等。事依理起,事不離理;法依性起,法不離性;如依金作器,器依金成,器不離金。器之相,無量差別;器之性,唯是一金。一切差別諸法,不離平等一性,亦復如是。

  真實空:即指一切法性,乃是真如實際,空諸妄染。此空非凡夫所見之頑空,亦非外道所計之斷空,亦非二乘所證之偏空,乃第一義空,是謂真空,圓滿普遍。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故曰不來不去。本自無生,究竟無滅,故曰無生無滅。同真如實際,等圓明法性。無二者:凡聖一如。無別者:迷悟同體。喻如虛空: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廣大平等,無處不周。同『楞嚴』所云:一切眾生,本源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

  『是故陰入界無我,無所有相,是為菩薩行化十地,般若波羅密。』

  是故陰入界無我,無所有相者:以是一切法無二無別之故。陰是五陰亦名五蘊。蘊者積聚義,陰是蓋覆義。謂積聚五法,蓋覆真性故。合色法為一,開心法為四。入是十二入,即六根六塵也。入有二義:一、根有入塵之功能,二、根為塵所入之處所,故名為入。開色法有五根六塵,合心法唯意根。界是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三六合為十八界。開色法,有六塵及前五根;開心法,有意根與六識;各有界限不混,故名為界。

  無我者:諸法本來無我,眾生妄認五陰、六根、六識,色心為我。既有一我執之迷,則貪嗔痴慢之心生矣,殺盜淫妄之業作矣。舉國皆然,則人心日險,世道日非,國些日亂。又國與國有一我見存焉,則紛奪擾攘,戰禍起焉,世界不得和平。故佛說陰入界無我者,明生空也;了達生空,則我尚不可得,一切惑業,從何而生。人人如是,而國不護而自護矣。

  無所有相者:謂諸法之相本空,本無所有,如夢中境。『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迷者妄執諸法實有,同夢中人,由夢想顛倒故,妄執夢境為實。夢可意境,則生愛:夢違情境,則生怒。此境不待夢醒故空,正在夢時,本無有相。一切眾生亦爾,未曾覺悟,都在大夢之中。現前世間諸法,無非夢境。此非譬喻,乃是實語。世界是個大夢場,一切眾生,樂欲不同,即是同床異夢。我作如是說話,只恐有人不信,以夜間有夢,日間何以為夢?當知一夕之夢為小夢,一生之夢為大夢。諸葛武侯曰:『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豈非指一生為大夢耶!一切諸法,完全是夢境,故無有相,此明法空也。了達法空,不生貪愛。不貪則無爭,無爭則國治而天下平矣。

  是為菩薩行化十地,般若波羅密者:此結歸以上生法二空,是為菩薩行化之指南。菩薩化眾生,不觀色,不觀如,境智俱寂,進趣十地,而到涅槃之彼岸。十地差別,不離般若。即『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白佛言:『若諸法爾者,菩薩護化眾生,為化眾生耶?』

  此第二問答。月光領前生法二空之義,問眾生尚不可得,云何可化?若諸法爾者,牒上文:四生同真際,等法性,畢竟空寂。而菩薩護化眾生者,為是有化眾生耶?為是無眾生可化耶?

  『大王!法性,色受想行識,常樂我凈。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非非色,乃至受想行識亦不住,非非住。何以故?非色如,非非色如。

  此明真則無化。法性者:諸法真空實性也。不待觀而後空,本性空故。眾生之五陰,如來之四德,一一無非全體法性,故不住有無二邊;不住色者,不住色邊。不住非色者,不住空邊。不住非非色者,不住下略非色二字,即不住非色非空邊。不住上,略不住亦色亦非色一句。又不住色者,遣色法。不住非色者,遣空法。不住非非色者,遣空空法也。

  又智者疏云:『具足應云: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亦色亦非色,不住非色非非色。』其中文略第三句,及第四句非色二字。以色即是空,故不住色。以空即是色,故不住非色(非色即空也)。以色空無二而二,故不住亦色亦非色。以色空二而無二,故不住非色非非色。四句咸離,以顯不住行也。

  乃至受想行識亦不住,非非住者:乃至二字,超略之詞。超略四德不談,可以例知故也。受想行識亦不住,離有也。非不住,離空也。第二非字,作不字理易明顯。雙離空有,自然歸於中道矣。

  何以故下,征釋不住之義。非色如,故不可定言住色。非非色如,故不可定言住非色。色與非色,二皆不住,方是般若無住真宗。

  『世諦故,三假故,名見眾生。

  此約俗則有化,世諦即俗諦也。上真諦,明一切法皆空。此俗諦,明一切法皆有。若偏尚於空,未免壞世間相,不能成行利生。今順世俗諦,立建化門。三假者:法假、受假、名假,解見在前。由此世諦三假因緣,故生法二相宛然,名見眾生。有善惡因果三界六道,依正二報,苦樂升沉等,即有能化所化。

  『一切法性實故。

  此結成生空義。一切法,指胎卵濕化四生。其相雖有生滅,其性本來真實。契經云:『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金剛經』云:『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亦性實義。』

  『乃至諸佛,三乘、七賢八聖,亦名見。六十二見,亦名見。

  此明邪正見,俱是見者。乃至極果諸佛,若存有佛見,與大乘菩薩,中乘緣覺,小乘聲聞;七賢者: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暖地、頂地、忍地、世第一地。八聖者:四果四向。若執名相,分別諸法,亦名見著,不見諸法實性。

  六十二見為邪見。計五陰有,即常見。計五陰無,即斷見。以此斷常二見為本,輾轉妄計,成六十二見。各解不同,查法數自明。此論聖凡有見,俱是見著。即『楞嚴』所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大王!若以名,名見一切法,乃至諸佛,三乘四生者,非非見一切法也。』

  此明假名名見,乃是正見。重呼大王以告之曰:若但隨俗,以假名名見一切法,不執實有能見所見,方為正見。

  乃至諸佛下,一切聖凡,見一切法,上一非字,謂非假名名為見者,即非真見一切法性也。

  白佛言:『般若波羅密,有法非非法,摩訶衍云何照?』

  此第三問答。問:般若若是有法,各辨照用。若是非非法,云何照用?非非法者:非有法非無法也。若是有法,可依有而照。治是無法,可依無而照。既非有非無,摩訶衍云何能照?摩訶衍譯為大乘,即般若也。般若妙智,能運載行人到於彼岸,故有乘義。

  『大王!摩訶衍見非非法。法若非非法,是名非非法空。

  此中佛之答意,謂若執有無二見,即非般若妙智。大乘正見,非有法,非無法也。法若非有法,則不落常見。若非無法,則不落斷見。末句是名非非法空者:正是般若妙智。了達諸法實性,如鏡中像,非有非無。決不著有著無,而成斷常二見,是名非非法空,不待觀而自空也。

  『所以者何?法性空故。

  上句征,下句釋。征云:所以有無俱空者何也?釋曰:諸法自性本來空故。大乘般若,雙照有無,可辨照用也。

  『法性空,色受想行識空,十二入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十二緣空,是法即生、即住、即滅、即有、即空。

  上略約般若以明空,下別列諸科以明空,顯護佛果之般若也。首句法性者:諸法真空實性也。亦即大乘般若實相正體。實相者:非有相,非無相,有無相空,是為實相。又為諸法所依之性,是名法性。實相法性,名異體同。『楞嚴』則曰如來藏,『涅槃』則稱佛性。此法性本來無一物,故曰空。由法性空故,所以諸法皆空也。

  色受想行識空者:果報空也。色有內色外色,內色是正報根身,外色是依報世界。受想行識是心法。五陰空,即身心世界皆空。此觀照般若功深,方能如是。『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十二入:是受用空。六根為能受用,六塵為所受用。十八界是性別空,根塵識三,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以上陰入界三,乃如來對機設教。眾生心色二迷,有輕重不同。為迷心重者說五陰,合色開心。為迷色重者說十二入,開色合心。為心色二迷俱重者說十八界,心色俱開。

  六大:名遍到空。『阿含經』云:六王各諍其大。地云:我能勝載一切萬物。水云:我能滋潤一切。火云:我能燒照一切。風云:我能生動一切。識云:若無我者,色則敗壞,雖復各稱我大,識為主也。六大畢竟無性,故曰六大法空。

  四諦,十二緣空者:四諦是境空,十二緣是義空;苦是世間苦果,集是(五住煩惱)造業招苦之因。滅是出世樂果,道是離苦得樂之法。

  十二因緣,有流轉還滅二門。流轉門,無明緣行(過去二支因),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現在五支果),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現在三支因),有緣生,生緣老死(未來二支果)。約三世論兩重因果流轉生死,無有休息,即苦集二諦之義。還滅門,自無明滅,乃至老死滅,即滅道二諦之義。空者,明十二因緣,本來寂滅,非二乘所知故也。

  是法即生、即住、即滅、即有、即空者:此五即字,乃釋成般若真空之義。是法:即指上文色等諸法。常途所謂,諸法先生、次住、後滅,有過現未三世之相。今則不然,以諸法無常,轉變不停。『楞伽』云: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如『凈名』云: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也。即有即空者:不壞相而見空也,以色即是空故。余可例知。

  『剎那剎那,亦如是。法生、法住、法滅。何以故?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以般若波羅密空故,不見緣,不見諦,乃至一切法空。

  上廣就諸法辯空,此獨就心法辯空。剎那:時之最短者。眾生之心,剎那剎那,念念生滅。亦如是者:以心法例同諸法也。法生、法住、法滅者:心法亦具即生即住即滅三相。何以故?征詰之詞。由來生滅相違,何以故而能相即?釋云:九十剎那,合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九十,九百計算,一念合有八萬一千生滅。即所謂初生則有滅也。

  眾生皆執心法實有,不了自性本空,故佛舉一念無體,以辯其空。既以九百生滅,成一剎那,則剎那無體。以九十剎那,成為一念,則一念無體。以此推之,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者:以諸法例同心法,亦是即生、即滅、即有、即空也。

  以般若波羅密空故者:非但無所照,亦無能照。以般若智中,無毫釐實法,照無所照故。既無所照,則能照亦空。故不見十二因緣,不見四諦。此二雖屬無漏法,亦復不可得。不見者:以空故不見也。乃至一切法空,此總結諸法皆空,以是般若護佛果也。

  『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第一義空,般若波羅密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此明諸法本來空,世出世間,有漏無漏,悉本空寂。由本空故,並能空之空亦空。若依『大智度論』,明十八空。問云:若廣說諸法無量,空隨諸法,亦應無量:略說惟一空,所謂一切法空。今以但說十八耶?龍樹答云:若略說,則事不周;若廣說,事繁難悟。如服藥少,則病不差,多則更增其患;空亦如是。若說一空,則不能破種種邪見,及諸煩惱。若多說,則近滋蔓。今說十八空,正得其中。本經惟說十二,意亦如是。

  內空者:謂內六根,從緣和合而有,本無神我。外空者:外六塵,亦由心生法生,亦無我所。內外空者:合根塵而觀,離塵則根無自性,離根則塵無自相。『楞嚴』云: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有為空者:陰入界等有為之法,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乃屬幻妄名相,所以故空。無為空者:無為則無所作為,即無漏涅槃之法。古德云:涅槃生死等空華,是以亦空。無始空者:外道以冥初為始,破此見故,名無始空。

  性空者:諸法自性本空,迷者妄執實有;為破此執,故說性空。第一義空者:為對世諦不了義,而說最勝第一義。世諦本空,此亦不立,若立即屬法愛。般若波羅密空者:能證之智空也;執有能證之智,即屬智愛。因空者:金剛以還,所修因行,皆悉空寂,故名因空。果空者: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故名果空。空空故空者:先以空,空諸法,空為能空,諸法是所空。若住此空,即為空病未除,亦名頂墮細障。是則能空之空,故亦當空。如以葯治病,病癒葯除,若執葯不除,葯復成病矣。若能了悟諸法本是空,是名真護佛果也。

  『但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十行故有,佛果故有,乃至六道一切有。

  上以般若如理智照真,辯於空。此以般若方便智照俗,辯其有。但法集故有者:乃即空以觀有也;非同凡夫,妄執諸法為實有。法即色心諸法,由因緣和集而故有。受:即領納,由根塵和集而故有。名:即假名,由字句和集而故有。

  因集故有者:由惑業從緣集起,是生死因,即集諦也。果集故有者:由色心從結業集起,是生死果,即苦諦也。十行故有者:自十信至十地,從緣集起,通名十行故有,即道諦也。佛果故有者:涅槃從因行集起,故名佛果故有,即滅諦也。乃至六道一切有者:約三界二十五有,一一因果不亡,一切皆有也。

  『善男子!若菩薩見法、眾生、我人知見者;斯人行世間,不異於世間。

  此乃舉失之文,下科顯得。若菩薩見有實法、及與眾生,即生法不空,我人知見未泯。斯人,指菩薩。行於世間,全同凡夫情見,不異於世間也。如『金剛經』云: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

  『於諸法而不動、不到、不滅、無相、無無相,一切法亦如也。諸佛法僧亦如也,是即初地一念心,具足八萬四千般若波羅密。即載名摩訶衍,即滅為金剛,亦名定,亦名一切行。如「光贊般若波羅密」中說。

  此乃顯得之文,以般若智照,了達諸法本空,故不為所動。不到者:『智度論』云:平等之法,一切聖人,所不能到。善吉白佛言:乃可余聖不能到,佛何故不到?佛言:乃至佛亦不能到,何以故?佛即平等,平等即是佛。佛與平等無二,故名不到也。不滅者:法本不生,所以不滅。譬如空華,本無生處,復何所滅;皆由病眼,妄見生滅。

  無相無無相者:了達色即是空,故無相;空即是色,故無無相。必須雙約色空解,不可單約色相一邊解。無無相,則進一層,並無相亦無之。

  一切法亦如也:總括一切諸法,體即法界,法界一相,如如不動,故曰亦如也。諸佛法僧,三寶之名雖別,三寶之體無殊,亦以法界為體,故曰亦如也。是即初地一念心,具足八萬四千般若波羅密者:初地菩薩,一念相應,親證實相真心,此心具足八萬四千法門。按『賢劫經』辯,三百五十度,始從修行度,終至分舍利度,為三百五十功德門。一一各修六度,即成二千一百。復對十善,則成二萬一千。復以四善根,各具二萬一,合成八萬四千諸波羅密也。即對治八萬四千諸塵勞門。

  即載名摩訶衍者:即者就也,就般若運載功能論,應名大乘。乘有運載之功,堪運行人到如來地故。即滅名金剛者:就般若破惑力用論,應名金剛。金剛能破壞一切,一切不能壞金剛。能離散亂,寂而常照,故亦名定。能利自他,導修眾行,亦名一切行也。未句引證,如『光贊般若』中說。

  『大王!是經名味句,百佛、千佛、百千萬佛,說名味句。於恆河沙三千大千國土中,成無量七寶,施三千大千國土中眾生;皆得七賢、四果。不如於此經中起一念信。何況解一句者。

  上明實相觀照二般若,此明文字般若。文字為能詮,實相觀照為所詮,故重呼大王而告之。是經名味句者:一字曰字,二字曰名,如菩提如來之類。多字成句,或四字一句,五六字不句不等。句中所詮名味,味即義味,句字在味字上則順。是經所有名句味,一切諸佛,皆說此名句味,以證佛佛道同,其說無二。

  於恆河沙下,舉喻況勝。初明沙界寶施,令眾得樂。次明更以法施,令其得果。雖具財法二施,不如於此經中起一念信。信而曰一念者,清凈信也。不著相故,信知諸法,性本真空。則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是以超勝。一念信心,尚且如是,何況解一句者:何況反顯之詞,既能解,自必能說;可令自他,不斷佛種。有相財法二施,豈能及耶!

  『句非句,非非句。故般若非句,句非般若。般若亦非菩薩。

  句是文字。非句者:離文字相。非非句者:上一非字,亦作離字解,並離非句。此二句明文字性空。故般若之智,非文字言句:文字言句,非般若之智。此二句明文義俱空。般若亦非菩薩者:般若是法,菩薩是人,般若中求菩薩不可得。此句明人法皆空。

  『何以故?十地三十生空故。始生、住生、終生、不可得,地地中三生空故。亦非薩婆若,非摩訶衍,空故。

  何以故,征釋之詞,釋上人法皆空之故。十地者:般若分為十地,地地有始住終三生,合為三十生。始生,是本地初向上地時為始;中間無礙道中,增進時為住;解脫道中,得證上地時為終;三生悉不可得,故空。此數句即解釋十地三十生空故。亦明般若非菩薩之所以,不著菩薩因行故。

  非薩婆若者:薩婆若,乃佛果之異名,譯為一切種智。非者:不著如來果證故。非摩訶衍者:摩訶衍是大乘義,能乘之因人果人俱空,所乘之法亦空也。從般若非菩薩至此,佛法僧三寶俱非,即前三寶亦如義。

  『大王!若菩薩見境、見智、見說、見受者,非聖見也。倒想見法,凡夫人也。

  此文舉邪觀之非,下段顯正觀之是。上文已明境智人法俱空,若菩薩更有見境,則塵相未亡。見智,則識想仍在。見說見受,則人我未泯,皆非正見。聖者正也。乃是顛倒妄想,見法實有,即迷理執相之凡夫人也。

  『見三界者,眾生果報之名也。六識起無量欲無窮,名為欲界藏空。惑色所起業果,名為色界藏空。惑心所起業果,名無色界藏空。三界空。

  此下顯正觀,先約染凈因果,以明空相。次約無聽無說,以辯空相。再先明生死空,後辯佛果空。見三界:了知乃是眾生所受果報之名而已,非實有三界。

  六識起無量欲無窮者:依六識分別六塵,起種種貪著五欲之心;欲愛住地煩惱,輾轉無窮。名為欲界藏空者:煩惱依欲而生,故名為藏。無自性,故名為空。

  惑色所起業果者:惑是迷惑,色界雖得離欲,尚迷於色,具有五陰,色陰最強,故名色界。業:即不動行(有漏禪定);果:即所感果報;猶屬分段。名為色界藏空者:色愛住地煩惱,從色而生,故名為藏。亦無自性,故名為空。

  惑心所起業果者:無色界,雖然滅色歸空,於五陰中,尚有四陰,故云惑心。若論其業,亦不動行(四空定);若論果報,猶屬分段。就依報說,欲色二界,皆有宮殿住處。無色界,惟心寂寞,無宮殿也。名為無色界藏空者:有愛住地煩惱,從心而生,故名為藏。亦無自性,故名為空。三界空者:總結三界分段生死,惑業果報,皆空也。

  『三界根本無明藏亦空。三地九生滅。前三界中,余無明習,果報空。金剛菩薩藏,得理盡三昧故,惑果生滅空。有果空,因空故空。

  首句無明曰根本者: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故得根本名;即根本不覺心,亦名曰迷,亦名曰痴,對枝末而說根本也。藏者:無明不覺故心動,由是三細俄興,六粗競作,染法依之而生,故曰藏。無明無性,故曰空。此明變易生死因空。

  三地九生滅者:智者云:有人言,三地者:一見地、從十迴向至發光地。二修地、從焰慧地至遠行地。三究竟地、從不動地至法雲地。三地中各有始生、住生、終生、故云九生。滅:即空也。

  前三界中,余無明習,果報空者:前明斷三界中五住正使,此明所余無明習氣果報亦空。此明變易生死果空。

  金剛菩薩藏,得理盡三昧故者:此明空之所由。十地菩薩,用金剛觀智之力,具十種深觀,故名金剛菩薩藏。而得照窮法界,達理盡性,極無明源,名理盡三昧。

  惑果生滅空者:惑即無明,變易生死因也。果即果報,變易生死果也。若因若果,微細生滅之法亦空。有果空,因空故空者:有果空,即變易生死果報空,因空即變易之惑因空,故空。即由因空故,而果自空。所謂因亡則果喪也。

  『薩婆若亦空。滅果空,惑前已空故。佛得三無為果,智緣滅,非智緣滅,虛空。薩婆若果空也。

  上明生死染法空,此明佛果凈法空。薩婆若空,佛之智德空;滅果空,佛之斷德空;亦即菩提涅槃二俱空。惑前已空故者:惑即五住煩惱,佛五住之惑,早已空故。又解惑性本空,由來寂滅故。

  佛得三無為果者:總標;下別列。智緣滅者:佛以正智緣觀,滅諸煩惱,名智緣滅無為。非智緣滅者:以自性清凈,離煩惱垢,不假智緣滅惑,名非智緣滅無為。虛空無為:以所證之理,猶若虛空,名虛空無為。薩婆若果空者:即總結佛果體空也。

  『善男子!若有修習聽說。無聽無說,如虛空。法同法性,聽同說同,一切法皆如也。

  上約染凈因果,以明空相。此約無聽無說,以辯空相。若有修習聽說,執有聽說,則與般若相違。『金剛般若』云: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說既無說,聽亦無聽;無聽無說,是真般若。

  『凈名經』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也。如虛空無形無相,故無說聽。

  法同法性者:上一法字,如來所說之法。無說而說,說即無說,本同真空法性,寸絲不掛,一塵不染,聽說皆同。以一例諸,則一切法皆如也。

  『大王!菩薩修護佛果,為若此。

  前諸王欲問護國土因緣,佛云:吾今欲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時月光王問佛:一切菩薩,云何護佛果?佛為廣說諸法空義,染凈因果,一切皆如。故此結答,菩薩修護佛果,為若此。若此二字,即指上文所說護果之義。

  『護般若波羅密者,為護薩婆若、十力、十八不共法、五眼、五分法身、四無量心、一切功德果,為若此。』

  護般若波羅密,是護因,護因原為護果。為護薩婆若,即護佛果也。十力者:即如來所證實相之智,了達一切,悉能遍知,無能破壞,無能超勝,故名為力。一、知是處非處智力:知一切因緣果報,如作善業,知得善報,名知是處;若作惡業,望得樂報無有是處,名為非處。二、知三世業報智力:知一切眾生過現未來三世業緣果報生處。三、知諸禪三昧智力:知諸禪定淺深次第,自在無礙。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五、知種種解智力:知諸眾生種種樂欲,善惡不同。六、知種種界智力:知諸眾生種種界分不同。七、知道至處智力:知六道有漏行所至處,涅槃無漏行所至處。八、天眼無礙智力:見諸眾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善惡業緣。九、宿命無礙智力:知無量世無量劫,死此生彼,姓名飲食苦樂壽夭等事。十、漏盡無餘智力:於一切煩惱余習氣分,永斷不生。是名十種智力。

  十八不共法者:諸佛功德智慧,超越九界,所得十八法,不與凡夫三乘共。一、身無失:諸佛久修戒定慧慈悲,功德滿足,煩惱俱盡,故身業無失。二、口無失:具無量辯才,善巧方便,隨機說法,令得悟證,故口業無失。三、意無失:又名念無失:修甚深禪,心不散亂,於諸法無著,得第一安隱,故意業無失。四、無異想:於諸眾生,平等普度,心無揀擇,冤親一相,是名無異想。五、無不定心:行住坐卧,四威儀中,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故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舍:於一切法,慧照覺知,當舍則舍;無有一法,不知而舍。七、欲無減:具修眾善,常欲度脫一切眾生,心無厭足。八、精進無減:身心精進,無有疲倦,常度眾生,不休不息。九、念無減:常念一切諸佛之法,智慧滿足,念念相應。十、慧無減:具一切智,無邊無盡,隨宜說法,亦無有盡。十一、解脫無減:遠離執著,一切無礙,有為無為,二俱解脫。十二、解脫知見無減:佛於一切解脫法中,知見明了,分別無礙。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現種種身,調伏眾生,隨智應機,令眾得益。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以微妙音,隨智而轉,化導利益一切有情。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以清凈意,隨智而轉,入眾生心,而為說法。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慧照過去,所有一切,情無情法,遍知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慧照未來,所有一切,情無情法,遍知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慧照現在,所有一切,情無情法,遍知無礙。

  五眼五分法身,四無量心,解見在前。以及一切果上所證功德,護之之法為若此。即如上文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照見一切法性,法性即實相般若也。此為護佛果之因緣。

  佛說法時,無量人眾,皆得法眼凈、性地、信地。有百千人,皆得大空,菩薩大行。

  此明時眾獲益。佛說法時:即佛說護佛果法已竟之時。無量人眾:極言其多。皆得法眼凈者:破無明,見法身,終日對境,終日無境可對。頭頭是道,法法全真。洞明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或得性地:即通教三人共行十地,略九舉一也。或得信地:即教圓十信位菩薩也。

  有百千人,皆得大空,菩薩大行者:此百千人,乃大根眾生。故一聞大法,即得大空,大行。大空大行,乃別地圓住菩薩所得。

  問:佛說般若,何以會眾得益不同?答:如來說法,譬如一雨所滋,隨其根莖大小,各得受潤;如其種性,各得生長:故一音演說,受益不同也。二觀空品竟。

  菩薩教化品第三

  前品明護佛果,此品明護十地行,是菩薩所修之行。唐譯為菩薩行品,此為菩薩教化品者,菩薩智悲並運,二利繁興,起如幻教化,度如幻眾生。菩薩修行,若單運悲,是隨相行。若單運智,是離相行。若智悲雙運,是無住行。今是無住行,終日教化眾生,不住教化之相。品者,類也。以五忍法,品類相從,故名曰品。在內護三品中,是第二;全經八品此當第三。

  白佛言:『世尊!護十地行菩薩,云何行可行?云何行化眾生?以何相眾生可化?』

  此月光王,第二問護十地行因緣。菩薩:是能護之人。問有三意:初問自利行相;云何行可行者:即何等行法,可依之修行,而成十地行也。次問利他行相;云何行化眾生者:用何等行,可以教化眾生,而令得益也。三問所化眾生相;以何相眾生可化者:即觀察何等相眾生,是為當機,可以教化也。下文世尊逐一答示。

  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薩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順忍上中下,無生忍上中下,寂滅忍上中下;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密。

  此佛答初問。先略說五忍,是菩薩自行之法。後分別十四忍,顯菩薩自行法之相。十四忍皆依實相般若為體。實相無相,無所不相,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伏忍上中下者:地前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伏忍位。以有智能伏煩惱,但伏而未斷,不能親證法身,故名伏忍。而分上中下者,十住為下忍,十行為中忍,十迴向為上忍。例如一地有始生住生終生也。

  信忍者:初二三地,得無漏信,名為信忍。四五六地,順趣無生,名為順忍。七八九地,諸念不生,名無生忍。各有上中下三忍,以前地為下,次地為中,後地為上。第五寂滅忍惟二,十地為下忍,佛地為上忍。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名寂滅忍。是因果合說。前品護果非無因,此品護因非無果。

  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密者:一切諸佛,皆修此五忍之行,得成正覺。一切菩薩,應修此般若妙行,得到涅槃彼岸也。

  『善男子,初發想信,恆河沙眾生,修行伏忍,於三寶中,生習種性十心: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是為菩薩能少分化眾生。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諸佛菩薩,長養十心,為聖胎也。

  此明下伏忍習種性。男子所以稱善者,以能入習種性,修行十住行故。初發想信者:十信之中,未入十住,不曾見道,但能依理起想,故名想信。想信若成,即入十住。

  恆河沙眾生,修行伏忍者:以喻能發大心修行眾生之多。但發心雖多,遇緣成退者亦多。如庵羅樹,花多果少;如大魚母胎,子雖無量,成就者少。偈云:『菩薩發大心,魚子庵羅花;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

  於三寶中,生習種性十心:伏忍之內有三品,此當下伏忍。於三寶真凈法中,起熏習心,漸熏成種,以為進趣佛道之性,故曰習種性。

  十心者:善順三寶,曰信心。無有懈退,曰精進心。明記不忘,曰念心。勝解不謬,曰慧心。一念不動,曰定心。破除慳貪,曰施心。調護三業,曰戒心。守護三寶,曰護法心。上求下化,曰願心。迴向三處,曰迴向心;三處:謂眾生、真如、佛果也。

  是為菩薩能少分化眾生者:此明下忍功能。具足十心,得入初住,則能善巧方便,教化眾生。言少分者,以智悲未勝故。已超過二乘者:由二乘入,只求獨善其身,而無大悲救世行願,故不及住位菩薩,能化他也。

  一切善地者:十信名善。經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上超過二字,雙貫一切善地,言並超信位菩薩也。

  一切諸佛菩薩,長養十心,為聖胎者:十住是三賢之始,成佛之因。三賢位,皆名聖胎。一切諸佛菩薩,長(上聲)養十心,以為聖胎。既游道胎,成就覺胤,後登大覺。

  『次第起干慧,性種性有十心。所謂四意止:身受心法,不凈苦無常無我也。

  此明中伏忍。次第起干慧者:漸次增進十行,無有定水潤心,干有其慧,故名干慧。性種性者:上一性字,即前習種所修之性,而成此因性。種即因也,故曰性種性。修行十行。所謂下,標列十心。

  四意止者:即四念處觀,以意根起慧觀,令心止住故。身受心法:是所觀境;眾生於此境上,而起四種顛倒。不凈等,即能觀之功所成。一、觀身不凈,除執身為凈之倒。二、觀受是苦,除以苦為樂之倒。三、觀心無常,除執妄心為真常之倒。四、觀法無我,除執五陰為實我之倒。

  『三意止:三善根,慈施慧也。三意止,所謂三世,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也。

  三意止有二:一、即三善根。無貪善根,是施;無嗔善根,是慈;無痴善根,是慧;故釋曰慈施慧也。二、即三世忍。觀十二因緣,過去無明行二支,為因忍;現在八支,前五識、名色、六入、觸、受,屬果;後三愛、取、有,屬因,為因果忍;未來生、老死、二支,為果忍。

  『是菩薩亦能化眾生,已能過我人知見眾生等想。及外道倒想所不能壞。

  是菩薩亦能,教化眾生:即中伏忍之功能。觀五陰無我,我見不立,人見亦亡。人我知見雙亡,何有眾生等想,故云已能過我人知見眾生等想。能觀三世因果,乃生滅法,故非常。循環不絕,故非斷。而外道計斷、計常,二種顛倒妄想,所不能壞。

  『復有十道種性地。所謂觀色識想受行,得戒忍、知見忍、定忍、慧忍、解脫忍。觀三界因果,空忍、無願忍、無相忍。觀二諦虛實,一切法無常,名無常忍。一切法空,得無生忍。是菩薩十堅心。作轉輪王,亦能化四天下,生一切眾生善根。

  此明上伏忍,復有十位道種性地。道指初地平等道。種亦因也。謂此十堅心,能與平等道為因性,故云道種性地。修行十迴向。所謂下,標列十心。

  所謂觀色識想受行者:此列五陰為所觀法。色下先列識者,以四陰皆識為主故。得戒忍等,是能觀智,轉五陰成五分法身。由觀色陰,便得戒忍;以作與無作戒,皆色陰攝。觀識陰,便得知見忍;以知見皆屬識陰攝。觀想陰,便得定忍;以定由想心不行故。觀受陰,便得慧忍;以領納境界,慧照分明,了知如幻故。觀行陰,便得解脫忍;以念念遷流,了知無常生滅,而得解脫故。觀三界下,明三空忍。三界,是眾生所依止處。因是業因,果是果報。菩薩觀察三界善惡業因果報,皆依妄惑所造妄業而招妄報。妄無自體:觀苦因空,遍計本空,得空忍。觀苦果空,依他如幻,得無願忍。不願受有漏果報,觀因果空,得無相忍。以三界上下之法,畢竟皆空,空故無相。此非同外道,撥無因果之空也。

  觀二諦虛實者:觀俗諦是虛,一切有為諸法,遷流不住,畢竟無常,得無常忍。觀真諦是實,一切所有諸法,湛然空寂,體無生滅,得無生忍。

  是菩薩十堅心:堅者堅忍,即前十忍。上屬自利,下則利他。作轉輪王:即金輪王,有七寶隨身,故能化四天下。在南贍部洲,統領餘三洲,能生一切眾生善根。

  『又信忍菩薩。所謂善、達、明、中行者,斷三界色煩惱縛。能化百佛千佛萬佛。國中現百身千身萬身。神通、無量功德。

  此明五忍中,第二信忍。信有三種:一想信,輕毛菩薩十信是。二久信,三賢菩薩是。三證信,初二三地菩薩是。今當第三,證信中道法身之理。首句標名。此忍有三位,所謂二字,指釋之詞。善:即善覺忍,初地善覺人法二俱空寂故。達:即達觀忍,二地觀察真俗通達無礙故。明:即明慧忍,三地智慧光明,照了諸法故。中行者:依中道修行之者。

  斷三界色煩惱縛者:明離障。以初地斷貪煩惱,二地斷嗔煩惱,三地斷痴煩惱。此三種煩惱,緣於色境而起,不得自在為縛。菩薩於初二三地,觀色諦無相,不取著色法,故斷色縛。然非不觀心諦無生,但從粗顯先斷者說耳。

  能化百佛等:明攝化大用。依『地論』攝報果中,初地化百佛世界,二地化千佛世界,三地化萬佛世界。現身亦然。神通變化,饒益眾生,功德無量。

  『常以十五心為首:四攝法、四無量心、四弘願、三解脫門,是菩薩從善地至於薩婆若,以此十五心為一切行根本種子。

  此明勝行。首句總標十五心,下別列。四攝法者:以四法攝化眾生;一布施:不出財法無畏三種,攝令歡喜生信。二愛語:善言勸化,攝令悅服生解。三利行:作饒益行,攝令起因。四同事:以變化身,入諸趣中,與同事業,攝令受化。

  四無量心者:慈,是與樂;悲,能拔苦;喜,則隨喜功德;舍,則舍離諸惡。一一廣大平等,故稱無量。

  四弘願者:自利利他。因觀眾生無邊,未度苦諦,故發弘願,度盡眾生。因觀煩惱無盡,分劑頭數,故發弘願,斷盡煩惱。因觀法門無量,可對眾機,故發弘願,學遍法門。因觀佛道無上,福慧圓滿,故發弘願,心成佛道。第一願屬下化,第四願屬上求。三二兩願通上下,不學法門,難斷煩惱。煩惱未斷,自救不了,安能度生?法門未學,煩惱不斷,佛道何自而成?菩薩四弘齊發,二利繁興。

  三解脫門者:是無漏三三昧。離縛,名為解脫;能通涅槃,故號為門。一空解脫門,觀諸法本空故。二無相解脫門,因空,故不見諸法之相。三無願解脫門,因無相,故無所願求。

  是菩薩下:顯忍功能,從善覺地起,至薩婆若如來智海止。以此十五心,為一切行根本種子,諸地皆不能離此心。

  『又順忍菩薩。所謂見、勝、現法,能斷三界心等煩惱縛,故現一身於十方佛國中,無量不可說神通化眾生。

  此明五忍中,第三順忍。順趣無生忍觀,而未正得,故名順忍。此忍有三位:所謂見、勝、現法。見,謂慧見分明,是第四焰慧地,下文名焰慧忍。勝,謂二種殊勝:一教化眾生,二不順煩惱,是第五難勝地,下文名勝慧忍。現法,謂因緣觀解現前,是第六現前地,下文名現法忍。

  能斷三界心等煩惱縛故者:明離障。此三位,能觀三界心諦,本無所得。知心無生,不取心相,故能斷迷心煩惱。不為心等煩惱所縛,而得自在。然非不觀色諦無相,今從多故,但說斷心等煩惱縛耳。

  現一身於十方佛國中者:此明攝化大用。有二解:一、十方佛國之多,而言現一身者,乃是一身不分而普現,萬機咸應而無違。有無量不可說之神通妙用,教化眾生。

  二、依『地論』攝報果中,焰慧地菩薩,能現一億佛身,能化一億佛國眾生。難勝地,能現千億身,化千億世界眾生。現前地,能現百千億身,化百千億世界眾生。按上身數國相同,於十方一一佛國,各現一身,無量不可說神通變化,利樂眾生。

  『又無生忍菩薩。所謂遠、不動、觀慧,亦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故,現不可說不可說功德神通。

  此明五忍中,第四無生忍,首句標名。無生忍者:於三界內外,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親證法性無生之理。常途,謂初地得無生忍,實則八地真得無生法忍。此忍有三位:所謂遠、不動、慧觀。遠,即第七遠行地,下文名遠達忍,能至有功用心後邊故。不動、即第八不動地,下文名等覺忍,有相煩惱不能動故,真無功用道。觀慧,即第九善慧地,下文名慧光忍,成就妙慧,善說諸法故。

  亦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故者:此明治障。七地斷微細現行之業果,八地斷諸功用,九地斷不行利他之障。言心色等習煩惱:前斷色心二縛現行正使,是粗煩惱;今即斷色心種子余習,是細煩惱,故加一習子,即正習俱除也。

  現不可說下:明攝化大用。重言不可說,是西域十大數之極數,極言其多也。又不可說者,以功德神通,說不能盡也。又依『地論』攝報果中,七地,現百千億那由他身,化生亦爾。八地,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身,化生亦爾。九地,現十阿僧祇百千佛剎微塵數身,化眾生亦爾。

  『複次寂滅忍。佛與菩薩同用此忍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為菩薩。上忍中行,名為薩婆若。

  此明五忍之第五寂滅忍也。『涅槃』云:寂滅者,名為一心。前之四忍,未盡心源。今此一忍,色心正習俱寂,和合識相亦滅。又五住煩惱已寂,二種生死已滅,故名寂滅忍。此忍惟有上下二品。十地菩薩,與佛同用。此忍不同餘經,余經則以十地為下忍,等覺為中忍,妙覺為上忍。

  入金剛三昧者:第十法雲地菩薩,入金剛觀智,破最初一品生相無明。惟此智力堅強,喻如金剛。三昧是定。此菩薩定慧均等,斷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為無礙道。因位所攝,是下忍中行。依『地論』攝報果,得十不可說佛剎微塵三昧等。

  上忍中行者:即最後一剎那,惑盡智圓,為解脫道:果位所攝。得一切智,名為薩婆若,即佛果之異名。

  『共觀第一義諦,斷三界心習。無明盡相為金剛,盡相無相為薩婆若。

  共觀第一義諦者:此明除障。第十法雲地,寂滅下忍,與佛地,寂滅上忍,共觀最上一佛乘,第一義諦,中道一心之理。即『楞嚴經』所謂:一乘寂滅場地,乃眾生本具佛性,萬妄本空,一真清凈,從來未曾動著纖毫,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常住妙明,不生不滅;是謂寂滅場地。今從凡夫地,修證至此,菩薩究竟地,與如來果地,共觀此理。

  斷三界心習無明者:此三界,指分段變易二種三界。前無生忍中,雙斷色心粗分習氣,此更斷心法微細習氣,即最初一念,獨頭生相無明。獨頭生相者,無端突然而起,虛妄惑相。『起信論』云: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此一念,即微細心習。

  又曰無始無明。一切有為之法,皆從因緣而生。現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世之因而生。惟此無明無因而生,為一切惑之根本。無明之先,更無有始之惑法,故稱無始。

  無明,有根本枝末之分。枝末無明,依根本而起,是粗相。根本無明,依真如而生,是細相。真如非實有生,無端妄起。『楞嚴經』佛答富樓那云:無明無因,譬如城中演若達多(人名,譯雲祠授),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到處覓頭,狂布妄出,實無所因。心習無明,乃生住異滅,四種夢心中,屬生相無明。生是最先起,滅是最後除。從凡夫地,或聞如來經教,或聞知識開導,了知眾生本具佛性,從本覺體,起始覺智。始覺者,先本不覺,因聞教法,方始覺悟,故稱始覺。依始覺智,斷無明惑,從粗向細,『起信』分生住異滅四相,天台分五住地惑:見惑一住,思惑三住,塵沙無明合為一住。無明又約位分四十二品,此當四十一四十二兩品,最極微細,最為難破。須入金剛三昧,有金剛觀智之力,方能斷除。金剛觀智為能斷,無明心習為所斷。

  盡相為金剛,盡相無相為薩婆若者:此明無礙解脫二道,因果差別之相滅盡相者:但盡色心粗細之相,因位已極,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生滅既。是金剛後心,無礙道中斷惑之相,非佛地證果之相。此因異於果,故名金剛。盡相無相者:非但能盡惑相,並盡相亦無。所謂緣觀並冥,境智俱泯,寂滅現前,是解脫道中證果之相。此果異於因也,故為薩婆若,得一切智。

  『超度世諦第一義諦之外,為第十一地薩雲若覺。非有非無,湛然清凈,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

  佛窮一心本源,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前三賢多住世諦,十聖多住第一義諦。佛超出三賢十聖之外,為第十一地,成一切種智之佛。問:薩雲若,與前薩婆若何別?答:一雲,但梵音楚夏,彼此無殊。二雲,薩婆若,是一切智。薩雲若,是一切種智。

  非有非無者:世諦是有,真諦是無。由超度世諦,故非有。超度真諦,故非無。又佛果無學絕相,故非有。具足萬德,故非無。

  湛然清凈四句:圓滿湛然,離垢清凈。妙極法身,常住不變。盡未來際,饒益眾生。同真如實際,等真空法性也。

  『無緣大悲,教化一切眾生。乘薩婆若乘,來化三界。

  此明攝大用。悲有三種:生緣悲、法緣悲、無緣悲。無緣者:不緣假名眾生,不緣五陰法性,任運利生,無緣無慮。此無緣,無所不緣,故其悲稱大。悲能拔苦,欲拔眾生之苦,須行教化其心。心斷惡因,自離苦果。當知教化,乃根本拔苦之法。

  乘薩婆若乘者:上一乘字,讀平聲,乃乘車之乘。下一乘字,讀去聲,乃車乘之乘。佛已出三界,因大悲愍念眾生沉淪之苦,故乘一切智乘,來化三界。此由智興悲,以悲乘智,普化眾生,令入佛道。上段非有非無,屬法身。此段隨緣利生,是應化身。上二句應身,下二句化身。又前是化他心,後是化他身。

  問:前九地化土,雲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佛剎之廣:此但云三界,何其狹耶?答:三界有分段、變易二種三界,統九法界眾生,包括迨盡,佛界亦在其中,不得以常途三界視之。

  『善男子!一切眾生煩惱,不出三界藏。一切眾生果報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諸佛應化法身,不出三界。三界外無眾生,佛何所化。

  此承上來化三界之文。三界稱藏者,以能含藏一切聖凡染凈因果故。眾生煩惱,有事理之分。事煩惱,屬分段三界。理煩惱,屬變易三界。故皆不出三界藏。

  眾生果報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者:即是依五住煩惱之惑,造成漏無漏業,感得染凈果報。二十二根,眼等六根、憂喜苦樂舍、五受根、男女二根,及命根,此十四種染法攝。信進念定慧五根、及三無漏根、一未知當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此八種凈法攝。

  諸佛應化法身,不出三界者:謂諸佛三身,常在三界,說法利生,故云不出。問:應化可雲不出,法身如何亦云不出?答:以法身不離應化也。『大經』云:我今此身,即是法身。『華嚴經』云:亦名釋迦,亦名盧舍那等。當知三身,即是一身,故法身亦得雲不出三界也。

  三界外無眾生,佛何所化者:謂三界外,實無眾生,故云佛何所化。問:三乘聖人,雖超三界,猶是眾生,仍待佛化,何謂界外無眾生?答:三乘雖出分段三界,仍住變易三界,實非界外。界外實無眾生為佛所化也。

  『是故我言,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之所說。

  是故者:承上以是界外無生之故。所以我言,三界外別有眾生界藏者:即是外道『大有經』中所說。『大有經』,乃印度六派哲學中之勝論派所說。彼將宇宙萬有,別為六種:一實,謂諸法實體。二德,即道德也。三業,為作用。四大有,與實德業,同為一有。五同異,如地望地是同,地望水是異。六和合,諸法和合而有。『大有經』即彼第四派所說此三界外別有眾生。故云若說三界外別有眾生,即同外道說也。

  非七佛之所說者:七佛,乃過去莊嚴劫千佛中後三佛:過去毗婆尸佛、尸棄佛、拘留孫佛。現在賢劫千佛中前四佛:毗舍浮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以佛佛道同,所說亦同。言三界外別有眾生者,非是七佛所說之正法也。

  『大王!我常說一切眾生斷三界煩惱果報盡者,名為佛。自性清凈,名覺薩雲若性。眾生本業,是諸佛菩薩本所修行,五忍中十四忍具足。』

  此文前半,嘆果異因。眾生本業下,舉因該果。一切眾生,指六凡三乘,斷分段變易兩種三界,粗細煩惱,漏無漏果報盡者,名為佛。自性清凈,名覺薩雲若性者:自性,即生佛同具之真如自體,本覺佛性,一向埋沒在五陰煩惱塵勞之內。今複本心源,究竟清凈,以始覺智,契本覺理,名為大圓滿覺,一切種智之性。

  眾生本業者:即眾本生所修之業,清凈解脫,故是諸佛菩薩本所修行。從因至果,五忍,有十四忍具足。前十三,是菩薩因行。後一忍,是諸佛果覺。皆不離眾生本業。以上答自利行相,兼利他。

  白佛言:『云何菩薩本業清凈,化眾生?』

  下答第二利他行相,兼自利。因隔前問太遠,月光重白佛言:『云何菩薩本業清凈,化眾生?』菩薩以十地,具修十度,於生死涅槃,二無所著,故曰本業清凈。以此教化眾生;不同凡夫執相著有,自既有縛,豈能化眾生?亦不同小乘滯寂沉空,無大悲心,豈能化眾生?

  佛言:『從一地,乃至後一地,自所行處,及佛行處,一切知見故。

  此答菩薩本業清凈。從第一歡喜地,至後第十法雲地,自所行處,是因地。及佛行處,是果地。一切皆以佛之知見故。佛知見者,真知無知,無所不知,真見無見,無所不見。

  『本業者,若菩薩住百佛國中,作閻浮四大天王。修百法門,二諦平等心,化一切眾生。

  此下廣答本業,約十地,分十種差別。一、明歡喜地菩薩,住百佛國中,指所化土。作南閻浮提一方之四天王,即南方增長天王也,明增上生。諸經明位不同,恐繁不引。修百法門者:十善各明十善,為百法門,真俗二諦,圓融無礙,為平等心。以此化度一切眾生。

  『若菩薩住千佛國中,作忉利天王。修千法門,十善道,化一切眾生。

  二、明離達地菩薩,即離垢地;離破戒垢,通達三觀,故名離達。住千佛國,是所化土。作忉利天王,明增上生。梵語忉利天,此雲三十三天,在須彌頂。東西南北各八天,天主居中,即帝釋尊天是也。修千法門,明所解法門。

  十善道化一切眾生者:世間人王,如能以十善治世,則民心善,而國運興矣。十善者:一、不殺:慈仁愛物,不忍殺害,那有戰爭殺人之事。二、不盜:他人財物,不與不敢,那有劫盜搶奪之事。三、不邪淫:崇尚禮節,不犯外色,那有姦淫狎褻之事。四、不妄語:不敢虛妄發言。五、不綺語:不敢花言巧語。六、不惡口:不敢惡罵傷人。七、不兩舌:不敢搬弄是非。修此四善,那有詐欺哄騙之事。八、不貪:知足常樂,那有不義取財之事。九、不嗔:退讓容忍,那有結冤忿怒之事。十、不痴:事理明白,那有黑幕暗昧之事。國家果以十善化民,則舉國淳善,自可七難全消,災厄不起,民安而國泰矣。

  『若菩薩住十萬佛國中,作焰天王。修十萬法門,四禪定化一切眾生。

  三、明發光地菩薩,住十萬佛國,化境為廣。作焰天王,即夜摩天王,明增上生。夜摩此雲時分,是空居天,以彩云為地,日月光明,上照不及。天人身有光明,以蓮華開合,而分晝夜之時分。修十萬法門,明所解法門。四禪定,即離生喜樂定,定生喜樂定,離喜妙樂定,舍念清凈定;以此四禪教化眾生。

  『若菩薩,住百億佛國中,作兜率天王。修百億法門,行道品化一切眾生。

  四、明焰慧地菩薩,住百億佛國中,指所化土。作兜率天王,明增上生。梵語兜率,此雲知足。修百億法門,明所解法門。行道品,即三十七道品,教化一切眾生。

  『若菩薩,住千億佛國中,作化樂天王。修千億法門,二諦四諦八諦化一切眾生。

  五、明難勝地菩薩,二句指所化土。作化樂天王,明增上生。王者自化五欲之境,而自受樂。八諦,有云:有作四諦,無作四諦。又云:無常苦空無我為四,常樂我凈為四,合為八諦。余可知。

  『若菩薩,住十萬億佛國中,作他化天王。修十萬億法門,十二因緣智,化一切眾生。

  六、明現前地菩薩,二句指所化土。作他化天王,明增上生。他化者五欲之境,他天所化,為其自在受用。余亦可知。

  『若菩薩,住百萬億佛國中,作初禪王。修百萬億法門,方便智,願智,化一切眾生。

  七、遠行地菩薩,二句指所化土。作初禪王,明增上生。修界內有漏禪定。方便智者,權智,善巧方便也。願智者,大願平等也。常以二智化眾生。

  『若菩薩,住百萬微塵數佛國中,作二禪梵王。修百萬微塵數法門,雙照方便神通智,化一切眾生。

  八、明不動地菩薩,二句指所化土。作二禪梵王,明增上生。梵者凈也,因生色界,離欲清凈故。雙照方便神通智者:雙照真俗二諦,方便善巧,不相違礙,能發神通之智,以此化眾生。

  『若菩薩,住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佛國中,作三禪大梵王。修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法門,四無礙智,化一切眾生。

  九、明善慧地菩薩,二句指所化土。作三禪大梵王,明增上生。以四無礙智,化眾生。四無礙智者,即法義辭樂說,四無礙辯也。

  『若菩薩,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國中,作第四禪大靜天王,三界主。修不可說不可說法門,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盡三界源,教化一切眾生,如佛境界。是故一切菩薩,本業化行凈。

  十、明法雲地菩薩,先舉所化土。作第四禪大靜天王,明增上生。即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王。居色界頂,神用廣大,智慧第一,為三千大千世界主。修不可說不可說法門,明所知法門。

  得理盡三昧者:即金剛定。梵語三昧,此雲正定。以金剛觀智,照窮一心之理,而得金剛正定。同佛行處四句:同在寂滅忍位,盡分段、變易,二種三界生死之源,教化眾生,背塵合覺,返本還源,如佛境界。

  是故下二句:總結諸菩薩業,上文月光所問:云何菩薩,本業清凈,化眾生?佛答五忍功德。至此結云:以是之故,一切菩薩,本業化行凈。即諸菩薩本所修業,教化眾生,利他之行,清凈無染。不著生死,不住涅槃,故稱為凈。

  『若十方諸如來,亦修是業,登薩婆若果,作三界王,化一切無量眾生。』

  此結如來業。一切如來,亦修是清凈本業,從因感果,得一切智。應機示現,作三界大法王,教化無量眾生。

  爾時,百萬億恆河沙大眾,各從座起,散無量不可思議華,燒無量不可思議香,供養釋迦牟尼佛,及無量大菩薩。合掌聽波斯匿王說般若波羅密。

  此下明大眾慶蒙法利,先修供養。華是菩提心華,香是大乘戒香。供佛及僧,以冀聞法領解。聽匿王說者:以匿王助轉法輪也。又大眾修財供養,匿王以法供養。

  今於佛前,以倡嘆曰:

  此結集經人序列之詞,先大眾修供,今匿王偈贊。偈者竭也,以少文竭盡多義,故名為偈,即同諸經中重頌。此中五十九行,前六行總頌上義;次四十五行,別頌十四忍;後八行,結頌五忍功德。

  『世尊導師金剛體,心行寂滅轉法輪,   八辯洪音為眾說。時眾得道百億萬,   時六天人出家道,成比丘眾菩薩行。

  此三行嘆別行三寶。首句:嘆佛身業不思議,佛為有情正覺二世間中,九法界眾生之所共尊,故曰世尊。導師者:能引導眾生,出離生死苦海,而登涅槃彼岸之師。證究竟固法身,盡未來際,永劫不壞,猶如金剛,故曰金剛體。

  次句心行寂滅轉法輪者:嘆佛意業不思議。佛之心行處滅,而歸寂滅真心,鑒機施教,轉妙法輪。法而曰輪者,有推碾眾生粗細煩惱之功,有運載眾生出離生死之力,故喻如輪。

  三句八辯洪音為眾說者:嘆佛口業不思議。八辯者,依『梵摩喻經』,一最好、二易了、三調和、四柔軟、五不誤、六不妄、七尊慧、八深遠,此之八音,見足四辯,故云八辯。洪者大也,其音能遍十方法界,以為眾生隨機宣說一切妙法。此雖贊佛寶,含法寶在內。

  時眾得道百萬億三句:讚歎僧寶不思議。天無出家法,此約心中聞法,依解修行,能出煩惱之家,而成比丘清凈之眾,廣修菩薩兩利之行。

  『五忍功德妙法門,十四正士能諦了。   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

  此二行嘆五忍功德。五忍微妙法門,凡情莫測。唯十四位中聖人,方能諦實了明。正士即聖人也。三賢伏忍,只作三位,十地稱十聖,全在忍中行,雖至法雲地,同登寂滅忍,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未證一心本源,如同十四夜月。故云唯佛一人,能盡一心本源也。

  『佛眾法海三寶藏,無量功德攝在中。

  此一行嘆一體三寶。佛即自性佛寶,法即自性法寶,眾即自性僧寶。自性廣大,取喻如海。性中含藏恆沙稱性功德,故曰藏、曰攝。海中含藏眾寶,亦復如是。

  『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   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

  此下四十五行,別頌十四忍。初二行頌伏忍前方便。從習種下七行,頌伏忍三品功德。從善覺下十行,頌信忍三品功德。從焰慧下八行,頌順忍三品功德。從遠達下十行,頌無生忍三品功德。從灌頂下八行,頌寂滅忍上下品功德。十善菩薩:指十信位。大心: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菩提心。信位菩薩,由真如內熏之因,教法外熏之緣,因緣具足,能發大心,求出三界。雖未能即了生死,漸次自斷無明,定出三界,故言長別三界苦輪。三界六道,備嬰眾苦,故喻如海。

  後二句:乃內秘菩薩行,外現人王身。中下品善粟散王者:以其散步各洲,如粟之多,故以名焉。上品為鐵輪王:能王南洲一洲。其鐵輪寶,廣一俱盧舍,王乘此寶,一日得周行南洲,故能統治各國。

  『纓絡經』云:住前名信根菩薩,亦名假名菩薩,亦名名字菩薩。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上品善鐵輪王,中品善粟散王,下品善人中王,具足一切煩惱。此經中下品善,皆粟散王,所以異也。

  『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性,   道種堅德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   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信十止十堅心。

  此頌伏忍,共有七行,前三行頌下中上三品,為三種輪王,與十聖為胎。十住為習種性,作銅輪王,在東南二洲稱王。其銅輪寶,廣二俱盧舍,一日能周行二洲,故各國歸服。十行為性種性,作銀輪王,在東西南三洲稱王。其銀輪寶,廣三俱盧舍,一日能周行三洲,故各國皆歸統治。十迴向為道種性,作金輪王,在一四天下稱王。具足七寶:一、金輪寶:廣四俱盧舍,名勝自在。王若出世,海水減淺,海邊現出輪王道路。王乘此寶,一日可以周遊四大部洲。又雲此寶乘之,可以遠行虛空。二、象寶:名青山,其力勇健,善能作戰。三、馬寶:名勇疾風,所往諸處,其疾如風,一日亦能遍行四洲。四、神珠寶,即如意寶。凡有所求,能雨眾寶。五、主藏臣寶:名大財,隨王遊行,王需財寶,向取之時,只要有土,掘之便得。六、女寶:名凈妙德。不由胞胎,清凈化生。七、主兵臣寶:亦名將軍寶,名離垢眼。善識兵法,名聞四洲。王身金色,亦有三十二相。

  慈恩云:金輪望風順化,銀輪遣使方降,銅輪震威乃服,鐵輪奮戈始定,皆無殺害耳。

  伏忍聖胎三十人者:十地為十聖,伏忍三十位,能與十聖為胎。十信即十住,信心滿足,修從假入空觀。十止即十行,廣行佛事,修從空入假觀。十堅心即十迴向,修中道正觀,求登十地。

  『三世諸佛於中行,無不由此伏忍生,   一切菩薩行本源,是故發心信心難。   若得信心必不退,進入無生初地道。   教化眾生覺中行,是名菩薩初發心。

  此頌伏忍功能,為諸佛聖賢之根本。當知諸佛萬德之果,不離伏忍三賢之因,故云於中行。因心為聖胎,方能生果覺,故云無不由此伏忍生。即一切菩薩,所修六度萬行,亦以此為本源。此忍為入道之初門,成佛之基礎也。

  是故發心信心難者:發心指初發心住,欲登初住,必由十信信心滿足,善根成熟,方能入住。伏忍前信位菩薩,雖發大心或進或退,名為毛道眾生,隨風而轉,心未決定。以是之故,初發心固難,而信心不退更難。若得信心圓滿,名決定聚眾生,必定不更退墮凡小地也。

  證入無生初地道者:謂信心滿足,入伏忍位,得位不退。漸次增進,至信忍位,證入無生法忍,登初地聖人之道也。

  問:『本業瓔珞經』說:十住中第六住正觀現前,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則出七住常不退轉,七住以前名為退分。如舍利弗欲入七住,值惡因緣,退落凡夫等;今此經中,不言退者何也?答:如來說教,隨機差別。彼經云:七住以前名為退分,乃屬藏教義;今經信滿入住必不退,乃圓教義也。上頌自利行。

  教化眾生覺中行者:此頌利他之行。菩薩觀他如自,常行教化。眾生依本覺理中起始覺智,修自覺覺他之行,故云是名菩薩初發心。按『起信論』初發心住菩薩,發三種心:一、直心,謂正念真如本覺之理。二、深心,謂樂修一切諸善之行。三、大悲心,謂救拔眾生生死之苦。教化眾覺中行,全同起信三心。自覺覺他,大乘妙行,屬初發心住,故曰是名菩薩初發心。頌伏忍竟。

  『善覺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道,   權化眾生游百國,始登一乘無相道。   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德行名為地。   初住一心足德行,於第一義而不動。

  此頌信忍,共有十行。此四行頌初地信忍下品。前三句:明統化功能,以初地破無明,見法身,善覺中道理性,菩薩游三摩地,示作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道者:以中道觀智雙照真俗二諦,達真化俗,智悲並運,圓融無礙,是為平等道。大權示現,教化眾生。百國者,舉化土也。

  始登一乘無相道下五句:明入地功能。一乘即最上一佛乘,實相無相,中道妙理,初地初證此理,名為始登。善覺中道,生大歡喜,又名歡喜地。

  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德行名為地者:以般若妙智,契入實相妙理,即名為住。此則住無所住,以無所住而生其心,故生出有為功德,無為功德,故名為地,以地有能生義故。

  初住一心具德行,於第一義而不動者:初住證入中道一心,三德秘藏,具足恆河性德,無邊妙行。雖然遊戲神通,凈佛國土,安住於第一義諦,不為空有所動故。

  『離達開士初利王,現形六道千國土。   無緣無相第三諦,無無無生無二照。

  此二行,頌二地信忍中品。離達者:離破戒垢,通達三觀,眾戒清凈,永離過失,又名離垢地。開士:即菩薩之別稱,開覺眾生之士也。權作忉利王,功能漸勝,化境漸寬,能現形六道千國土也。

  無緣者:無能緣智。無相者:無所緣境。境智俱泯,真俗互融,雙舍二邊,全歸中道。第三諦:即中道妙諦。

  無無無生無二照者:無無即無無緣,無無相;將二無亦無。真得無生。故無能照之智,所照之境,境智俱泯,故曰無二照。

  『明慧空照焰天王,應形萬國導群生。   忍心無二三諦中,出有入無變化生。

  此二行,頌三地信忍上品。三地亦名發光地。明慧者:即發明智慧之光也。照了人法二空,曰空照。權作焰天王,即夜摩天王。應形萬國,化導群生,較前地,竟達十倍。

  忍心無二三諦中二句:明忍功能。無二者:無真無俗,不滯空有,全歸中道第三諦中。涉俗利生,曰出有。一一離相,曰入無。神通改易,曰變化生。又即有即空,曰出有入無。即空即有,曰變化生也。

  『善覺離明三道人,能滅三界色煩惱。   還觀三界身口色,法性第一無遺照。

  此二行,總頌上信忍三地。善覺,是初地;離,即離達,是二地;明,即明慧,是三地;故云三道人。第二句:即色是空,故能斷三界變化色煩惱也。第三句:即空是色,故還觀三界,變化身口色也。末句法性者:諸法實性,觀一一色法,無非法性。既皆法性,全歸中道第一義諦,故得真俗雙照無遺。不著色法,無遺真。不壞色法,無遺俗。頌信忍竟。

  『焰慧妙光大精進,兜率天王游億國。   實智緣寂方便道,達無生照空有了。

  此頌順忍有八行。此二行頌四地,順忍下品。焰慧者:智慧熾盛,猶如火焰。妙光者:慧光遍照,空有不羈,故得稱妙。大精進者:四地於三觀精進增上故。第二句:權依兜率天王,游化億國。比前地化土,又竟達十倍。

  實智者:理智也。緣寂:即緣空寂之理。方便道者:事智也。即緣俗諦之事。達無生照空有了者:一一了達無生,故能雙照空有。了知即空即有,即有即空,真俗圓融無礙也。

  『勝慧三諦自達明,化樂天王百億國。   空空諦觀無二相,變化六道入無間。

  此二行,頌五地順忍中品。五地亦名難勝地,以殊勝智慧,觀照三諦,自得通達明了。權作化樂天王,教化百億國土。

  空空諦觀無二相者:上空字生死空,下空字涅槃亦空。如古德云:涅槃生死等空華。以此正智諦觀,無有生死涅槃二相可得,故能垂形六道,一一變現,乃至無間地獄,亦復入之。即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也。

  『法現開士自在王,無二無照達理空,   三諦現前大智光,照千億土教一切。

  此二行,頌六地順忍上品。法現:即現前地,開士解見在前。自在王者:權作自在天王。無二無照者:無真俗二諦之境,無空假二觀之照,達中道一心之理,第一義空。

  三諦現前大智光二句:悟即真即俗,即俗即真,真俗圓融,無非中道。則三諦現前,大智慧光明,遍照千億佛土,教化一切眾生。

  『焰勝法現無相定,能洗三界迷心惑,   空慧寂然無緣觀,還觀心空無量報。

  此二行,總頌上順忍三地。焰:即焰慧,是四地。勝:即勝慧,是五地。法現:即六地。此三地菩薩,得中道觀,不起有無二相,故曰無相定。以此正觀之慧水,洗滌三界迷心之惑垢。惑即無明也。

  空慧寂然無緣觀者:空慧,即真空智慧。寂然乃境智雙泯,無所緣之境,與能觀之智,故曰無緣觀。還觀心空無量報者:此乃方便智,還觀心空,能斷三障。四地斷微細身邊二見障,五地斷二乘樂涅槃障,六地斷三界集囚集業障。昔日迷心,即成三障。今還觀心空,三障蠲除,而成無量功德果報也。頌順忍竟。

  『遠達無生初禪王,常萬億土教眾生。   未度報身一生在,進入等觀法流地。   始入無緣金剛忍,三界報形永不受。   觀第三義無二照,二十一生空寂行。   三界愛習順道定,遠達正士獨諦了。

  此頌無生忍,共十行。此五行,頌七地無生忍下品。首句遠達,即遠行地,達者到也。大品名深入無生,無生者,此地菩薩,修無相觀。以此觀智,證無生忍。權作初禪王。方便善巧,常在萬億國土,教化眾生。

  未度報身一生在者:報身,即分段果報身。盡此一生,即離分段生,而入變易生。故『智度論』云:七地菩薩,未舍肉身。又一解,二十一生中,未度末後一生。

  進入等觀法流地者:以七地猶有功用,進入八地,真俗等觀,無有二相。亦可作色心等觀,無差別相,無功用道,中中流入薩婆若海法性真流,故名法流地。到此始入無緣金剛忍,無緣者,無能緣,及與所緣也。心色不二,緣觀俱寂,堅固莫壞,猶如金剛。離三界習,故言三界報形永不受。此二句,預說八地功德,以其必能致也。

  觀第三義無二照者:恆觀中道第一義諦。中道本屬第一義,以真俗中次第居三,故名第三義。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無不中,故無二照。二十一生空寂行者:從初地至七地,每地各有三生,合為二十一生。生生皆觀諸法空寂,以為進趨佛地之行。

  三界愛習順道定者:愛謂痴愛,即無明。習是習氣。此地菩薩,煩惱粗重,早已斷盡,惟無明習氣未斷。由愛佛智,故習未斷。不名有煩惱,但名順道定。遠達正士獨諦了者:正士亦菩薩之別稱,惟此菩薩,獨能諦實了知,勤修無生觀行,進斷此習。

  『等觀菩薩二禪王,變生法身無量光。   入百恆土化一切,圓照三世恆劫事。   反照樂虛無盡源,於第三諦常寂然。

  此三行,頌八地無生忍中品。等觀,即八地真俗等觀;無功用道,遍修萬行,入大法流,故名等觀。又名不動,於色而得自在,不為色所動故。權作二禪王,已離七地分段生,三界報形永遠不受,變彼分段報形,而得變易生之法身,故曰變生法身。證法性理以成身故。具足無量光明,故稱無量光。

  三句:明利他行。而能遍入百恆河沙國土,大作佛事,教化眾生。四句:明利他智。其智圓照三世,恆河沙劫之事。五句:八地真得無生,恆受法樂。反照此樂,亦非真實,故曰反照樂虛。無盡源者,今欲盡於無盡之源,而得寂滅之樂,雖然未至寂滅,於第三諦,常得寂然不動。第三諦,對真俗而言,中道則為第三諦。

  『慧光開士三禪王,能於千恆一時見,   常在無為空寂行,恆沙佛藏一念了。

  此二行,頌九地無生忍上品。慧光,即九地善慧發光。權作三禪王,能於千恆河沙國土,同時現身,教化眾生。上文雲,現十阿僧祇百千佛土微塵數身,化土亦然,即是一時現也。此言千恆者,略言耳。能於二字,因得上品無生忍,方能有此利他勝用。於此諸土,一時現身。此即一身不分而普現,群機咸應以無違。譬如一月在天,影現眾水也。

  常在無為空寂行者:承接上句,雖然妙用繁興,常在無為空寂。即動靜一如,並行不悖,無功用行也。恆沙佛藏一念了者:即此無功用智,恆沙諸佛法藏,一念心中,悉能了達。頌無生忍竟。

  『灌頂菩薩四禪王,於億恆土化群生。   始入金剛一切了,二十九生永已度。   寂滅忍中下忍觀,一轉妙覺常湛然。   等慧灌頂三品土,除前余習無明緣。   無明習相故煩惱,二諦理窮一切盡。

  此頌寂滅忍有八行,此五行頌寂滅忍下品。灌頂菩薩,即第十法雲地菩薩。灌頂者:譬如輪王,太子成就王相,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頂,即名灌頂太子。菩薩亦如是,受佛職時,諸佛以智水,灌菩薩頂,名灌頂菩薩,是名菩薩入智慧職。權作四禪天王,於億恆河沙國土,教化群生。

  始入金剛一切了者:到此地,始入金剛心。用金剛觀智,能破無明堅惑。一切了,乃四十二品無明,已斷四十一品,從此進破,一切皆了。二十九生永已度者:從初地至此十地,地各三生,合三十生。今但言二十九生者,以第三十生,即本生之身。前二十九生已過去,故云永已度。

  寂滅忍中下忍觀二句:寂滅忍中,分上下二忍,此當下忍觀,乃因滿之位。若於此無礙道中,一轉而入解脫道,破最初一品生相無明,即成妙覺,寂滅現前,湛然不動。故曰一轉妙覺常湛然。

  等慧灌頂三品土二句:總頌前三品。等即等觀,是八地。慧即慧光,是九地。灌頂是十地。此三品菩薩,共除前色心餘習無明之緣,而住果報土。

  無明習相故煩惱二句:謂無明習氣之相,是舊煩惱,故者舊也。二諦即真諦俗諦,全真即俗,全俗即真,是謂理窮,乃為中諦。得此三諦,現行習氣,一切皆盡。故曰二諦理窮一切盡。

  『圓智無相三界王,三十生盡等大覺,   大寂無為金剛藏,一切報盡無極悲,   第一義諦常安隱,窮源盡性妙智存,

  此三行頌寂滅忍上品。圓智者:圓滿一切種智;又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無相者:無和合識相,無相續心相。無明盡凈,能為三界中王。『法華』亦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三十生盡等大覺者:十地共有三十生。第十地受三十生時,不名為盡。至此金剛道後異熟空,三十生悉皆已盡,等十方大覺世尊也。大寂無為金剛藏者:得大涅槃,名大寂,證極無為之理,四魔不能壞,名為金剛藏。

  一切報盡無極悲者:前三十生,皆有因盡果生。今大覺圓滿,不復更生,二死永亡,故云一切報盡。盡未來際,救拔苦惱眾生,出離苦海,悲心無有窮極,故曰無極悲。

  第一義諦常安隱者:安住第一義諦,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示現生死,無異涅槃。無有掛礙,得大自在,故曰常安隱。

  窮源盡性妙智存者:窮極一心本源,究盡諸法實性。生死涅槃,皆如昨夢。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惟有妙智獨存。前來四十五行,別頌五忍已竟。

  『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凈土。   一切眾生暫住報,登金剛原居凈土。

  此總頌五忍,有八行,此二行頌報土分齊。三賢是住行向,十聖是十地,果報有依有正,此言住者,當指依報。三賢住凡聖同居報土,十聖住實報無障礙報土。唯佛一人,居住常寂光凈土。一切眾生,皆是生滅無常,故曰暫住報。登金剛原者:金剛,是不壞義。佛以法性身,居法性土,身土圓融,究竟不壞,是真凈土。

  『如來三業德無極,我今月光禮三寶。

  此下六行,頌嘆如來三業功德。如來三業皆不思議,善能饒益眾生,其德無極。下句可知。

  『法王無上人中樹,覆蓋大眾無量光。

  佛為法王,於法自在,超九界以獨尊,故稱無上。如人中之樹,可以覆蔭眾生。身光無量,能破黑暗。又現無量身,放無量光,加被眾生。此嘆身業。

  『口常說法非無義,心智寂滅無緣照。

  口常說法,以法利生。有時說空,有時說有,或說是常,或說無常。皆隨機設教,對症施方,深有所以,非是無義。此嘆口業。心智寂滅者,其體本寂。無緣照者,其用無方。無緣,無所不緣故。此嘆意業。

  『人中師子為眾說,大眾歡喜散金華。

  師子為獸中王,師子一吼,百獸腦裂。佛為人中王,為眾說法,得大無畏,喻如師子。大眾聞法歡喜,散華供養。

  『百億萬土六大動,含生之類受妙報。   天尊快說十四王,是故我今略嘆佛。』

  百億萬極言其多,土即國土。六大動者,大地六變震動也。含生,謂含情抱識之眾生。蒙益得果,而受微妙果報。

  天尊快說十四王者:佛為天中之天,聖中之聖,故稱天尊。求法之殷,故請快說,即及時施教也。十四王者:習種銅輪王,性種銀輪王,道種金輪王,十地六欲四禪王,佛為三界王,共十四王。是故我今略嘆佛:有二意:一、自慧淺薄,不能廣嘆。二、佛德眾多,無由盡嘆。

  時,諸大眾,聞月光王嘆十四王無量功德藏,得大法利。即於座中有十恆河沙天王,十恆河沙梵王,十恆河沙鬼神王,乃至三趣,得無生法忍。八部阿須輪王,現轉鬼身,天上受道。三生入正位者,或四生五生乃至十生得入正位。證聖人性,得一切無量報。

  此明大眾聞法益。時,即月光王說頌已竟之時。大眾聞嘆十四王無量功德藏,得大法利,以法利能出生死,能獲果證,故座中有無數天王、梵王、鬼神王,神即福德之鬼,乃至三趣,均得無生法忍也。無生忍,通教三地以上,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若真得無生法忍,當在圓教八地以上也。

  八路阿須輪王,(即阿修羅王):按『三藏記』四天王下,有四阿修羅王:一、羅侯阿修羅王,二、毗摩質多阿修羅王,三、般利阿修羅王,四、毗樓闍阿修羅王。須彌山下,復有四大阿修羅:一、恐冕,二、富樓摩,三、婆羅阿,四、兜率樓。故云八部阿修羅。

  現轉鬼身:現生聞法,即轉鬼身,上生天趣,而得受道。入正有二:一、人空正位。二、法空正位。從三生至十生,有延促不等者,乃因善根智慧,深淺不同故也。證聖人性:乃十地聖種性也。得一切無量報者:因位次無量,果報亦應無量。此段乃屬結集經家敘益。

  佛告諸得道果實大眾:『善男子!是月光王已於過去十千劫中,龍光王佛法中為四住開士,我為八住菩薩。今於我前,大師子吼。

  上文月光嘆佛功德,此下如來述贊月光,先發其本跡,告諸在會賢聖。得道果,加一實字,指實行而言,非權行也。以權行,乃菩薩大權示現。自知月光本跡,實行不知,故告之曰:是月光王遠本,在過去十千劫中,龍光王佛法中,已發大心,已居四住。我字佛自稱,佛居八住。當時同事龍光王,今則乘願同來,故同年同月同日而生,示為主伴,唱酬般若。今於我前,作師子吼,決定說,其義顯了。智者疏云:四住即焰慧開士,八住即等觀菩薩。

  『如是如是!如汝所解,得真義說。不可思議,不可度量。唯佛與佛,乃知斯事。

  此印可其說。如是如是!即印可之詞。重言者,謂如是而悟,如是而說也。二三句即釋重言如是之意,如汝所解,得真實義,如解而說。不可思議,不可度量,非中下之智所知。唯佛與佛,乃能了知此事。

  『善男子!其所說十四般若波羅密,三忍,地地上中下三十忍,一切行藏,一切佛藏,不可思議。

  此下述十四忍功能。其所說其字,指月光王。十四般若波羅密,牒前所說十四忍,名異而義同也。三忍二字,但指伏忍中:一信忍、二止忍、三堅忍。地地上中下者:謂十地中,地地有上中下三品,合為三十忍。一切行藏者:一切菩薩因行功德,含藏其中。一切佛藏者:一切諸佛果覺功德,含藏其中。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名不可思議。

  『何以故?一切諸佛是中生,是中滅,是中化。無生無滅無化。無自無他。第一無二。非化非不化。非無無相。無來去。如虛空故。

  何以故征問之詞。問云:何故十四忍不可思量?以一切諸佛,依十四忍修證成佛,曰是中生。不違世諦,有生必滅,曰是中滅。對機施教,說法利生,曰是中化。

  無生無滅無化者:恐著相眾生,執有生滅化導,偏於有邊;故救云:以諸法本自無生,今亦無滅,如虛空華。生本不曾生,滅亦何所滅,都緣病眼妄見生滅。既無生滅,則化亦無化。無自無他一句:補足無化之意,無有能化之自,及與所化之他。能所雙亡,自他不立也。

  第一無二五句:又恐破相眾生,聞無生滅、化導、自他,偏於空邊;又救云:唯是第一義諦,絕待無二。空有皆屬對待,遂雙遣二邊以救之。非化者:非定有能化所化。非不化者:非不有能化所化。非無無相者:上應有非無有相一句,謂非無有生滅化導自他等相。非無無相者:謂非無無生滅化導自他等相。一切諸佛,化度眾生,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法身常不動,故曰無來去。如虛空故:喻上諸義,虛空湛然不動,無有生滅,渾然不分,無有自他,體非群相,故非相。日照則明,雲屯則暗,故非無相。圓滿周遍,故無來去。

  『一切眾生無生滅,無縛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煩惱我人,知見受者,我所者。

  此下明空,文有五段:初明生空。一切苦受下,明法空。從境界下,明境空。從無三寶下,明聖凡空。般若無知下,明智空。

  一切眾生: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生滅既皆虛妄,即無生滅。眾生為煩惱所縛,求得涅槃解脫。了知煩惱性空,故無縛。涅槃如幻,故無脫。

  非因非果者:眾生惑業為因,苦報為果。惑業無自性,故非因。此身本不有,故非果。如夢中人,豈實有耶?此非因非果,不同邪見,撥無因果,乃是論其理性。若撥無因果事實,能壞眾生心理落於斷見,陷人於罪,當墮地獄,不可不善會也。

  非不因果者:更約佛性為因,涅槃為果說。一切眾生,非無佛性,故非無因,性自涅槃,故非無果。

  煩惱者:依天台教共有五住。見惑一住,思惑三住,塵沙無明合一住。皆是昏煩之法,而能惱亂眾生心性,故名煩惱。

  我人者:五陰積聚,假名為我。外身屬色陰,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所成。皮肉筋骨,是地大。津液精血等,是水大。身中暖氣,是火大。氣息出入,手足運轉,是風大。若風大不調,則成瘋病。內心,屬受想行識四陰。色心八法合成,又假名為人。一切之人,皆認身心以為實我。我執堅固,所以因我而起貪嗔痴,諸不善心,造種種業,致成社會濁惡,國家擾亂,世界不得和平。故釋迦如來,說無我法,我空觀等,以為救人、救國、救世根本之要圖。凡國家欲護其國,宜護佛教,使之流通普及,則國不護而自護,世界不求和平而自得和平矣。

  知見受者:即六受用根。眾生具足六根,六根中,有六用: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曰嘗,在身曰覺,在意曰知。今雲知見,但舉首尾。受者:因六根有見聞嗅嘗覺知六用,領受六塵違順俱非等境,故曰受。

  我所者:以上煩惱、我人、知見、受者,總屬於我。我所,則指身心之外,所有諸法,以為我所。例如我所有財物、家宅、田園、眷屬等,眾生亦皆一一執之為實。所以看不破,放不下,而起貪嗔痴等心,亦為致亂之源。

  此段文明生空之文,細究文法,末後應有『一切空故』一句,唐譯此經則有之。恐系抄寫之誤,解者當補足文意,庶不致文無結束著落矣。

  『一切苦受行空故。一切法集,幻化五陰,無合無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

  此明法空。首句苦受行空者:苦有三苦,受亦如是。苦受是苦苦,此身本來是苦,更加苦境逼迫,為苦苦。樂受是壞苦,樂不久長,須臾變滅,為壞苦。舍受是行苦,雖然苦樂雙舍,而行陰念念遷流,為行苦。觀苦當體性空,故曰一切苦受行空故。

  一切法集,幻化五陰者:因緣和合,名法集;以無實體,名幻化。五陰之法,乃是如是。緣盡則滅,故無合;緣會則生,故無散。五陰之法,本同法性,即俗即真。『楞嚴經』云: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又云: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故曰法同法性,寂然不動,離一切相,故曰寂然空故。

  『法境界空,空無相。不轉,不顛倒,不順幻化。

  此明境空。上已明法空,則依法所現之境界亦空。此空,非同凡夫所執之頑空,及外道所計之斷空。乃是自性真空,實相無相之理,故曰空無相。不轉者:空體不動故,轉即動也。不起顛倒分別之見,亦不隨順幻化境界,而生執著故。

  『無三寶,無聖人,無六道,如虛空故。

  此明凡聖情盡。佛法僧三皆貴重,故名寶也。無聖人者:凡情當斷,聖見亦亡,故無聖。無六道者:契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故無凡。聖凡十界,無非假名,故如虛空。

  『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緣,不因不受,不得一切照相故。行道相,斯行道相,如虛空故。

  此明智空。上明諸空,皆依能空之智故空。如果此智不空,即為智障。今般若妙智,真知無知,真見無見,並能空之智亦空。『楞嚴』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凈。第三句知見無見,乃是無知見,知字含在其中,與此無知無見全同。

  不行不緣,不因不受者:不行,乃觀智不行;不緣,乃緣境不立,即緣觀俱寂。無因可依,故云不因。無法可受,故云不受。不得一切照相故者:釋上無知見等,並不是無心,而無知無見,以惟一實相妙理,離能所,絕對待,故能照之智相,與所照之境相,皆不可得。謂之曰不得一切照相故。

  行道相者:謂十四忍修證行道之相。斯行道相,即疊上句。此行道相,乃稱性之修,修即無修;稱性之證,證亦無證。喻如虛空。

  『法相如是,何可有心得,無心得

  法相如是,總結上來生空乃至智空,離一切相。以離有相故,不可以有心得。以離無相故,不可以無心得。

  『是以般若功德,不可眾生中行而行,不可五陰法中行而行,不可境中行而行,不可解中行而行。

  是以二字,承接上文,以釋般若空行,般若真空功德。以生空故,不可依眾生中行而行。以法空故,不可依五陰法中行而行。以境空故,不可依境中行而行。以智空故,不可依解中行而行。

  『是故般若不可思議。而一切諸菩薩於中行故,亦不可思議。一切諸如來,於幻化無住法中化,亦不可思議。

  首句嘆十四忍功德。離言絕思,是謂不可思議。而三賢十聖,不依生法境解而行,於此忍中行而行,亦不可思議。一切諸如來,依此忍中無化而化,化而無化。法中化三字,雙連幻化無住二者。無化而化,是幻化法中化。化而無化,是無住法中化。上一即無生可度,終日度生。下一即雖度眾生,不著度相。故其化,亦不可思議。

  『善男子!此功德藏,假使無量恆河沙第十三灌頂開士,說是功德百千億分中,如王所說如海一滴。

  此功德藏,即十四忍般若,含藏一切功德,說不能盡。故校量云:假使無量恆河沙數,第十法雲地菩薩,說此般若功德,百千億分中,如月光王現今所說,猶如大海中一滴,不及第十三灌頂開士所說,如大海。法雲地菩薩,當第十三忍,得如來智水灌頂,受大智職,故得灌頂名。

  『我今略述分義功德,有大利益一切眾生。亦為過去來今,無量諸如來之所述可。三賢十聖,讚歎無量。是月光王分義功德。

  此述益。我者,釋迦自稱。略述月光所說少分般若功德之義,有大利益一切眾生。不獨我釋迦如是說,亦為三世諸佛之所贊述印可。三賢十聖,亦復讚歎般若無量功德。是月光王能說少分般若功德之義,雖然如海一滴,已具百川之味。

  『善男子!是十四法門,三世一切眾生、一切三乘、一切諸佛之所修習,未來諸佛亦復如是。若一切諸佛菩薩,不由此門得薩婆若者,無有是處。何以故?一切諸佛及菩薩,無異路故。

  此下結勸修學,文有三段。先嘆法門要勝。是十四忍法門,三世一切發心修行眾生,此眾生是指大心凡夫,一切三乘聖人,一切過現諸佛,所應共同修習之法。未來諸佛,亦不能舍此法門,故云亦復如是。

  若一切諸佛菩薩,一切二字,包括十方三世。若不由此十四忍法門,而能得一切種智者,無有是處。此明賢聖同修。何以故下三句,征釋同修之意。一切諸佛菩薩,舍此法門,更無第二路故。異即二也。如『楞嚴』所云: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

  『是故,一切諸善男子!若有人聞諸忍法門:信忍、止忍、堅忍、善覺忍、離達忍、明慧忍、焰慧忍、勝慧忍、法現忍、遠達忍、等觀忍、慧光忍、灌頂忍、圓覺忍者,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恆河沙生生苦難,入此法門,現身得報。』

  此嘆利益勸修。是故二字,承上起下,是諸聖共由之路故。我再告知諸善男子:若有人聞此十四忍法門,能超百千劫無量生苦難,此離苦益。若能修入此忍法門者,不待隔生,現身即得果報,此得樂益。

  文中信忍,即習種性十住位。止忍,即性種性十行位。堅忍,即道種性十迴向位。善覺忍至灌頂忍,即聖種性十地位。圓覺忍,即因圓果滿,位登大覺,佛地也。

  時,諸眾生,有十億同名虛空藏海菩薩,歡喜法樂,各各散華;於虛空中變成無量華台,上有無量大眾,說十四正行。十八梵,六欲天王,亦散寶華;各坐虛空台上,說十四正行。受持讀誦解其義理。無量諸鬼神現身,修行般若波羅密。

  此述聞法獲益。虛空藏者:以離相為虛空,空有包含之義,能包萬有,故稱曰藏。菩薩以此為名,乃所修離相,具足萬行故也。名同,行亦同。十億以標其數。聞法歡喜,心得法樂,故各各散華供養。其華於虛空中,變成無量華台,台上有無量大眾,信解而說十四忍正行。其行名正者,以是正修行路故。

  十八梵天,解見在前。六欲天王,亦復如是。並能受持、讀誦、解悟其中義理。文之所詮曰義,義之所依曰理。

  無量諸鬼神等,現身修行般若者:般若即十四忍。似其過去乘急戒緩。由戒緩故,墮在鬼趣,神即福德之鬼;由乘急故,聞法即能修行。上文答月光第一問:護十地行菩薩,何行可行?第二問:云何行化眾生?此二問已答竟。

  佛告大王:『汝先言云何眾生相可化?

  此答第三問。因文隔太遠,故再牒問詞而答之。

  『若以幻化身,見幻化者,是菩薩真行化眾生。

  此正答第三問。幻化身者:知一切身相,本自不生;無生而生,方便現身,故名幻化身。見幻化者:者字指眾生,眾生雖然隨業受身,依幻業,而感幻報,此身亦幻,故名幻化者。菩薩以幻身,而化幻眾,能化所化,皆從緣生,故名幻化。如『凈名』云: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是真行化眾生也。此乃以幻化相眾生可化,答之。

  『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生得惡,惡為無量惡識本,善為無量善識本。初一念,金剛終一念,於中生不可說不可說識,成眾生色心,眾生根本。

  此約俗諦幻有,以明眾生相。眾生識者:眾生唯依幻識而有,積聚五陰為身。初一念識異木石者:即最初真如不守自性,忽動一念,生相無明;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為初一念識。此識有覺不覺二義,故異於木石之無知。

  生得善,生得惡者:第八阿賴耶識,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具有善惡染凈種子。生得善,即從真如自性正因,所生善種子。生得惡,即從無明熏習生因,所生惡種子。

  惡,為無量惡識本:善,為無量善識本者:依惡種子為因,復遇惡境界為緣,能生惡識分別,故曰為本。善種子,亦復如是。

  初一念,金剛終一念者:初,即最初一念無明,不覺妄動,起成業識,此一念即無明業識是也。現今要返迷還覺,返本還源,到金剛後心為終,斷生相無明,破和合識相,盡此一念,方成大覺。

  於中生不可說不可說識者:即於無明業識之中,因緣和合,虛妄有生。由業識,復生七轉識,識相無量分別,故曰不可說不可說識。

  成眾生色心,眾生根本者:成就眾生五陰身,五陰前一陰為色,後四陰為心,色心和合,而成幻身。心法,依第八識見分而有。色法,依第八識相分而有。故一念識,為幻化眾生之根本。

  『色,名色蓋。心,名識蓋、想蓋、受蓋、行蓋。

  此出五陰名,蓋即陰也。陰以蓋覆為義。真如佛性,眾生本具,被此五法覆蓋,以致不得現前。

  『蓋者,陰覆為用。身名積聚。大王!此一色法,生無量色;眼所得為色,耳所得為聲,鼻所得為香,舌所得為味,身所得為觸。堅持名地,水名潤,火名熱,輕動名風。生五識處名根。如是一色一心,有不可思議色心。

  此下廣解成眾生色心之義。蓋者,陰覆為用:妄用現前,真體隱覆。身名積聚,由積聚五陰,方成幻身。大王下:此一色法,指第八識相分之色。生無量色,六根所對六塵,無非色法。今不言法塵者略也。即四大所成五根,亦色法攝;唯意根屬心法。堅持者:堅住為性,能持一切,名為地大。潤濕為水大。暖熱為火大。輕動為風大。四大和合,能生五根。

  生五識處名根者:五識依五根而生,根為生識之處。如是一色一心,能生不可思議色心者:一切色心皆依妄識而有,俱無實體,悉皆如幻。

  『大王!凡夫六識粗,故得假名青黃方圓等,無量假色法。聖人六識凈,故得實法色香味觸,一切實色法。

  此明聖凡色心差別,因六識粗凈不同,故所見假實不等。凡夫六識,遍計執著粗,故見得皆假色法。聖人六識,遠離遍計,滅無常色,獲得常色凈,故見得實色法。

  『眾生者,世諦之名也,若有若無。但生眾生憶念,名為世諦。世諦假誑,幻化故有。

  上明五陰是法假:計有眾生,即受假也。眾生者,乃世俗諦之假名,非真諦實有眾生,即名假也。若有若無者:約俗諦,非有似有,如夢中人,故曰若有。約真諦,雖有實無,如水中月,故曰若無。但由眾生憶想妄念分別而生,名為世諦。世諦悉皆假誑不實,如幻師所化幻人,故曰幻化故有。

  『乃至六道幻化,眾生見幻化,幻化見幻化。婆羅門、剎利、毗舍、首施、神我等色心,名為幻諦,幻諦法。

  從一眾生如幻,乃至推窮六道一切眾生皆幻。有眾生見是幻,進一步,而幻化見亦即是幻,故曰幻化見幻化。

  梵語婆羅門,此雲凈裔。剎利,此雲王種。毗舍,此雲商賈。首施,此雲農夫。西域分貴賤智愚四大族。神我指外道,外道有二十五諦,最後一諦為神我。此舉凡外等色心,名為幻諦。眾生乃幻諦中之法,故曰幻諦法。

  『無佛出世前無名字,無義名。幻法幻化,無名字,無體相。無三界名字,無善惡果報、六道名字。

  此釋名假,先說無名,後說立名。佛未出世前無名字,乃無義名也。何為義名?說名是假,即是義名。除佛之外無人說過,故曰無義名。幻法幻化下三句:一切妄幻之法,猶如幻師化作之法,無實名實體故。

  無三界名字下三句:佛未出世,無人能說三界是善惡果報之處,善業生三善道,惡業生三惡道。無佛說故,無三界、果報、六道名字。

  『大王!是故佛佛出現於世,為眾生故,說作三界六道名字。是名無量名字,如空法、四大法、心法、色法。

  是故者,是無善惡果報、六道名字故。眾生不知舍惡從善,是以我佛大悲示現,出生世間,為眾生說出三界是眾生依業受報之處。由眾生業有善惡之不同,故報有苦樂之差別。六道中,天、人、阿修羅,為三善道,是善業所感之果報。地獄、鬼、畜生為三惡道,是惡業所感之果報。六道苦樂果報,全由眾生善惡之心所造成,故曰:心造天堂,心造地獄。

  佛說五戒十善,人天乘法,欲令眾生,斷惡修善,永離惡道。此即救世之法,亦即護國之法。國家果能提倡佛教因果之說,使之普及,自可範圍人心,輔助政治法律之不及,何難挽回世道,而固國基。各國都能提倡,則世界大同,即是人間凈土矣。

  三界六道,是總名。每界每道之中,復有無量差別名字,故曰是名無量名字。末三句:即舉例無量名字,如空法、四大法、心法、色法等名字,其名非一,無非是假。

  『相續假法,非一非異。一亦不續,異亦不續。非一非異,故名續諦。

  此明相續假法。而非一非異三句:即解相續之義。非一非異者:非常見斷見也。常見外道言,人則生生世世為人,畜則生生世世為畜。此撥無因果,能壞眾生心理,故非之。斷見眾生言,死後斷滅無有後世。此亦撥無因果,不是真正知見,故亦非之。又生滅遷謝,故非一。前後相續,故非異。

  一亦不續,異亦不續者:若言是一,即常見。常則不相續,何以故?無斷絕故。若言是異,即斷見。斷亦不相續,何以故?不連綴故。

  末二句釋正義。我佛知前法生後法,前法為因,後法為果。後法更複次第生起,此明因緣相續正義,離常離斷,非一非異,故名相續諦。

  『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無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緣成,假成眾生。

  此明相待假;有二種:一相對待,二相形待。一切名相待者:是相對待。如眼識,對眼根色塵而定。此對待之法,暫生即滅,故曰假。亦名不定相待者:是相形待。如青對黃而顯,長對短而形。不定雲者,如青對赤白,是青非赤,是青非白。又長對方圓,是長非方,是長非圓等。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相形不定,故曰不定相待。有無、斷常、增減、一切等法,例此可知。

  一切法皆緣成者:一切諸法,皆由因緣和合而成。即眾生,亦由眾緣假合而成。如由四微成四大,四大成五根,五根成眾生,故曰假成眾生。

  『俱時因果,異時因果,三世善惡,一切幻化,是幻諦眾生。

  此釋生因假,因既不實,果亦如幻。俱時因果者:當時作善惡業,同時即得苦樂報。例如大發悲心,舍財救災,因也。眾人重視,讚揚恭敬,果也。因果同時,如谷應聲。又若忽起貪心,奪財害命,因也。官廳逮捕,加刑治罪,果也。因果報應,如影隨形。

  異時因果者:此時作善作惡,他時受苦受樂。三世善惡者:即前因後果。前世作善,今生受樂。今世作惡,來生受苦。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若因若果,纖毫不昧。

  一切幻化者:以善惡因果,從心建立,本無自體,亦皆幻化。由幻惑造幻業,依幻業受幻報。妄理相應,現有苦樂。如夢中境,苦現苦受,樂現樂受。不可因見幻化,而撥無因果也。是幻諦眾生,亦不離因果。由善惡之幻因,所感之幻果,故曰是幻諦眾生。

  『大王!若菩薩如上所見眾生幻化皆是假誑,如空中華。十住菩薩,諸佛五眼,如幻諦而見。菩薩化眾生為若此。』

  此文喻顯結歸。眾生幻化,如空中華,虛空湛寂原無華相,因病眼,妄見而有。法界清凈,本無眾生,因無明妄識而有。十住菩薩以去,以慧眼觀空,法眼觀假,諸佛五眼具足,雖見眾生,如幻諦而見。汝問菩薩云何眾生相可化?而菩薩所化眾生即若此。若者如也,如上來所說。

  時,諸有、無量天子、及諸大眾,得伏忍者、得空無生忍、乃至一地、十地不可說德行。

  此聞法獲益。因大眾根機不等,故得益亦有淺深。諸有,即二十五有;無量天子,舉天道六欲梵天。及諸大眾,並及余趣。或得伏忍三賢位,或得空無生忍十地位。末句不可說德行者,以德行廣大,猶如虛空,不可思議也。

  二諦品第四

  二諦者,世諦之與真諦也。諸法本來不二,為因緣故,得說為二。以因緣從空而有,為世諦;以因緣雖有即空,為真諦;故稱二諦品。此品由上文觀空、教化二品,明實智方便,皆空不二而來。智為能觀,境為所觀。能觀之智不二,而所觀之境有二,故說此品,問難辨明。中有三番問答,論辨二諦不二。初、正辨二諦不二,二、辨明說法不二,三、辨明法門不二。

  爾時,波斯匿王言:『第一義諦中有世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事云何?』

  第一義諦,乃最上一乘中道之理。雙遮二邊,雙照二邊。王問有世諦不,以有無俱失為疑。若言無者,無有世諦,則智不應二;二,即真俗二智。若言有者,既有世諦,則智不應一;一,即第一義諦。有無之旨未定,一二之義莫明,故咨問其事云何。

  佛告大王:『汝於過去七佛,已問一義二義。汝今無聽,我今無說,無聽無說,即為一義二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法修行!

  此文先出匿王本地,於過去七佛,已問一二之義。汝今下正答。汝今聽而無聽,我今說而無說。聽說皆空,即不二,是為一義。無聽而聽,無說而說,聽說宛然,即不一,是為二義。所謂妙高頂上,從來不許商量;第二峰頭,諸祖略容話會。諦聽諦聽三句,誡敕勤修三慧。

  『七佛偈如是:「

  無相第一義,無自無他作。  因緣本自有,無自無他作。

  此計七佛偈,共有三十四句。前十二句,正申二諦。次十二句,釋不二義。三八句,就喻明義。四二句:結勸屬人。今初偈,無相第一義者:即實相般若也。實相非有相,非無相。此無字,即非字義。非有無染凈諸相,雙舍真俗二邊,全歸中道第一義諦。又無相,即離相,離一切相,即名第一義:中道、實相,非真非俗,具足真俗。

  無自無他作者:絕待義也。若有自他,即成對待。今靈心絕待,本來無相,非同有為造作之法,真諦也。又無為法非自作無自作也,非他作無他作也。作字雙連,上無自無他,迥離自他有為之相。

  因緣本自有二句:依因緣故,得成諸法,俗諦也。此亦本來自有,非今始有,不假造作。『大智度論』云:十二因緣是誰所作?佛言:非佛作,非菩薩作,乃至非一切聖人所作。故亦云無自無他作。

  「法性本無性,第一義空如。   諸有本有法,三假集假有。

  此偈,即釋上偈之義。法性者:諸法實性也。實性即實相,名異義同。實相本無相,故此雲實性本無性。無有無染凈等性,全歸中道第一義空,如如不動,清凈本然。

  諸有本有法二句:諸有者,五陰色心等,一切有相俗諦也,亦屬本有之法。唐譯言:諸有幻有法,其義更顯。下句釋義,因是法假、受假、名假,三假合集而成,是謂假有,非實有也。若執實有,即名法執。

  「無無諦實無,寂滅第一空。   諸法因緣有,有無義如是。

  此結前二諦義。首句第一無字,無有相,則俗諦實無。第二無字,無無相,則真諦實無。真俗雙遣,而歸寂滅第一義空。

  諸法因緣有者:恐疑既是真俗雙遣,何以現見聖凡染凈諸法?故釋疑云:諸法乃由因緣和合,虛幻而有故。

  有無義如是者:有義謂俗諦,無義謂真諦,欲知真俗二諦之義,如上偈所說者即是。此句總結也。

  「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   照解見無二,二諦常不即。

  此下十二句,釋二諦不二之義。上半偈約情見,則有為俗諦,無為真諦,本來自二。譬若牛有二角,分明對立。

  照解見不二者:此半偈約解見,則真諦本空,俗諦亦空,畢竟不二。照,即般若智照現前。解,即解悟諸法清凈。依解而見,真俗原自不二,惟是第一義空。如牛二角,惟是一頭。既不見二諦之相,則離相寂滅,豈可言即耶?若有真俗二相,方可言即,如言照像即是我。今見無二,故曰二諦常不即。

  「解心見不二,求二不可得;   非謂二諦一,非二何可得?

  解心者:解悟之心,故見真俗不二。第二句釋不二之義。因所見離相,而求二相不可得故。非謂二諦一二句,恐聞不二,而執是一。故復破云:非謂二諦是一。非二何可得者,非二二字,即是一字,意謂本來對二,而說非二。二相既無,一何可得?正顯無二之義。

  「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   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

  此結嘆。於解悟心中無分別智見之,二諦本來無二,故曰常自一。然真俗二諦,條然不紊,不因解一,而遂壞真俗二相,故曰於諦常自二。後二句正結嘆,果能通達二諦無二之旨,真入第一義諦矣。

  「世諦幻化起,譬如虛空華,   如影三手無,因緣故誑有。   幻化見幻化,眾生名幻諦。   幻師見幻法,諦實則皆無。

  此八句,就喻明義。世諦即俗諦,皆由幻化而起。非無似有,雖有實無,為幻化。譬如空華有名無實。又如鏡中影子,三手亦但有名,本無三手可現。由因緣故,虛誑而有,本非實有。如因病眼之緣,誑有空華。因造作之緣,誑有三手。唐譯為幻有,文義更明。

  幻化見幻化者:以幻化眾生,見幻化諸法。能見所見,悉皆如幻,故眾生名為幻諦。

  幻師見幻法者:諸佛菩薩,譬如幻師。諸法不實,名為幻法。幻師所現幻法,餘眾觀之,不了為幻。幻師見之,乃知是幻。諦實則皆無者:俗諦之法,以實智照之,則皆無自相可得。

  「名為諸佛觀,菩薩觀亦然。」

  此二句結勸屬人,謂能觀二諦不二,名為觀智圓明,是諸佛觀。菩薩分證佛智,所觀亦然。引七佛偈竟。

  『大王!菩薩摩詞薩,於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眾生。

  前引證,此正釋所難,明二諦不二。文有三段:初、舉果對因以明。二、五眼下,偏就果上以釋。三、菩薩未成佛下,雙結因果以釋。今告大王,菩薩摩訶薩:舉實教菩薩而言。實教菩薩,方稱大菩薩,方見第一義。

  於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眾生者:第一義,雙遮二邊,雙照二邊。此雲常照二諦,即約智悲並運,真俗雙照說。照俗諦,則終日運悲,廣度眾生;不同二乘,沉空滯寂。照真諦,則終日運智,無生可度;不同權教,著相修行。『金剛般若經』云: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即常照二諦,化眾生也。

  『佛及眾生,一而無二。何以故?以眾生空故,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故,得置眾生空。

  此明生佛不二,舉佛果以對眾生。若虛妄分別,則見有生佛之殊。達理之士,了知佛及眾生,本來寂滅,故云一而無二。何以故,征釋之詞。先征云:何故生佛無二?下釋明:以眾生空故,得置佛果菩提亦空。此以因例果,既無所化,安有能化。又以菩提空故,得置業報眾生亦空。此以果對因,既無能化,安有所化。生佛雖有二名,本來一體故也。又眾生空是人空,菩提空是法空。

  『以一切法空故,空空。何以故?般若無相,二諦虛空。般若空於無明。乃至薩婆若,無自相、無他相故。

  此明境智不二。以,因也。一切,包括義。不特俗諦空,即真諦亦空。因一切諸法空故,則能空之智亦空,故曰空空。佛為眾生處處著有,故借空智以遺有。恐滯於空,故復以空治空,名曰空空。

  何以故下,征釋空空之義。征云:何以並智亦空?釋云:般若真空妙智,本來無相。真俗二諦,猶如虛空。畢竟清凈,離諸名相。

  般若空於無明下,以智惑對顯無相之旨。般若是能空之智,無明是所空之惑。以般若智,空無明惑,從因至果,乃至薩婆若海;所修離相,無有般若自相,及與無明他相也。

  『五眼成就時,見無所見。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

  此明能所不二,偏就佛眼以辯。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通收十界。人與修羅畜獄四趣惟具肉眼。天仙鬼神,有業報五通,則具前二。羅漢辟支少後二。菩薩具前四。惟佛五眼全具。五眼成就時,即佛道圓滿時。

  五眼頌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惟觀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見無所見者:上見是無見之真見,以真見故無所見。若有所見,則能所俱妄,如病眼見空中華。真見如清凈眼,觀澄明空,惟一澄空,迥無所有。

  又言見者隨俗諦故,如『法華經』云:佛眼見六道眾生。無所見者稱真理故,如『大品』云:五眼不見眾生。此經顯二諦圓融,隨俗則無見而見,即是上一見字;稱真則見無所見,即是下三字。

  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者:行與不行,悉皆不著故。『大智度論』云:行亦不受者,治其有見。不行亦不受者,除其無見。說無為有治,非謂有此無。說有以除無,非謂有此有。談無未曾無,說有未曾有。對治因緣,故有此說。欲使兩見之徒,俱得正觀。夷有無,均生滅,亡道俗,泯二際,故云行不行,皆不受也。非行非不行,亦不受者:非行,即離相無修;非不行,即隨相有修;二非皆不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者:即亦行亦不行,非行非不行,亦皆不受。一切二字,包括聖凡、依正、染凈,一概皆不著也。依『大智度論』,即是不受,亦不受也。

  『菩薩未成佛時,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何以故?於第一義而不二故。諸佛如來,乃至一法如故。』

  此結因果不二。菩薩未成佛時,即因地為眾生時,迷而不覺,轉菩提為煩惱,譬如結水成冰。菩薩成佛時,即果地成正覺時,覺則不迷,轉煩惱為菩提,譬如溶冰為水。冰水雖有二名,冰水本來一體。因心不離果覺,果覺不外因心。只在迷覺之分,因果何嘗有二。

  何以故,征釋因果何以不二?釋云:於第一義而不二故。於者在也,在第一義諦體中,煩惱菩提本無所有。迷覺生滅,悉是假名,惟是一真實相,故云不二。

  諸佛如來,乃至一切法如故者:諸佛並該有情正報。一切法,包括無情依報。意謂:非但生佛迷覺一如;即一切諸法,無不皆如。正辯二諦不二竟。

  白佛言:『云何十方諸如來,一切菩薩,不離文字,而行諸法相?』

  此辯明說法不二。匿王因聞上說:一切法皆空皆如,故興辯難。既是諸法皆空,文字亦空,云何諸佛菩薩,又說法度生,不離文字,而說十二部諸法之名相耶?

  『大王!法輪者:法本如,重誦如;受記如,不誦偈如,無問而自說如,戒經如,譬喻如,法界如,本事如,方廣如,未曾有如,論議如;是名味句音聲果;文字記句一切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

  此答文字般若,不離實相。十二部經如,即二諦教如。法輪者:如來教法,取喻如輪。向以輪取運載之功,此以輪表圓融之義。如來所說之法,真俗無礙,二諦圓融故。法本如下:列舉十二部,一一皆如。法本:即長行之文,能詮教法之與理法,故曰法本。如者:文字性空,不離文字,而得解脫。重誦如者:以偈重誦長行之義,收縮簡略也。受記如者:記□當來成佛劫國莊嚴等事。不誦偈如者:不誦長行之文,孤起而說故。無問而自說如者:觀察機緣既熟,不待請問而說故。戒經如者:即因緣經,以因事制戒故。譬喻如者:以喻說法,藉事顯理故。法界如者:即本事部,以說十八界事故。本生如者:以說本生事迹故。方廣如者:以說法空方廣理故。未曾有如者:以說法時,放光現瑞,得未曾有故。論議如者:以問答發揮,辯明理趣故。

  是名味句音聲果者:是十二部名言章句義味,是音聲之果;依音聲,而成名句文三身。味即文句中義味,句字應在味字上。文字記句一切如者:以所有文字,當體性空,即俗即真,不離實相。

  若取文字者:即執著文字,不了性空,被文字所障,而不行空也。如來所說十二部經,不離文字,不即文字。『金剛般若』云: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亦此義也。

  『大王!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一切眾生性根本智母,即為薩婆若體。

  佛呼大王而告之。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上一如字,十二部經如。下一如字,文字記句,一切皆如。文字能詮顯理性,文字即般若。依文字般若,修觀照般若,照實相般若。般若能生十方諸佛,而為諸佛智母,諸佛無不從般若智母生。智即般若,母有能生義。『金剛般若經』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其義一也。

  一切眾生性根本智母,即為薩婆若體者:一切眾生性,指本具佛性,此性即是實相般若,乃為根本智母,能生一切諸法。一切諸法,悉皆依此為體,亦即為諸佛一切智之體。

  『諸佛未成佛,以當佛為智母,未得為性,已得為薩婆若。三乘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一切眾生以此為覺性故。

  上但云實相般若為薩婆若體,此歷明為十法界體。諸佛未成時,本具實相般若;以定當作佛,故為智母。

  未得為性者:未得成佛以前,實相般若,埋沒於無明煩惱之中,但名為本具佛性。如摩尼珠墮在污泥之中,雖不能發其照用,而寶性不壞。

  已得為薩婆若者:已得成佛時,本覺出纏,佛性方顯。如理智、如量智,無不具足,為一切智。如摩尼珠出於污泥之中,瑩凈光潔,體用畢彰。

  若三乘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者:承上豈惟諸佛以實相般若為體,即三乘聖人,修因證果,亦是依實相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以為其體。不生不滅二句,即解釋實相之義。

  一切眾生,以此為覺性故者:又不獨三乘以此為體,即六道一切眾生,起惑造業,雖終日迷,而終日不離實相般若。亦以此實相,為本覺之性,成佛之體故。

  『若菩薩無受無文字。離文字,為非文字。修無修為修。修無修者,得般若真性,般若波羅密。

  若菩薩無受,則受空;無文字,則文字空。離文字二句,釋無文字義。謂離文字相,不著文字,即真諦也。為非文字者,為非全無文字,即俗諦也。

  修無修為修下四句。修字,乃不廢修學;無修,乃不著修相。即所謂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此為稱性之修,修即無修。修無修者,牒上句。果能修無修者,方得實相般若真空法性。由此般若,得到涅槃彼岸。

  『大王!若菩薩護佛,護化眾生,護十地行,為若此。』

  此結答。若菩薩護佛者:護果也。護化眾生者:護利他行也。護十地行者:護因也。汝問云何?乃為若此也。辨明說法不二竟。

  白佛言:『無量品眾生,根亦無量,行亦無量。法門為一?為二?無量耶?』

  此辯明法門不二。匿王之意,真性是一,而護化之眾生,品類無量差別。品既無量,而根行亦復無量。未知能化之般若法門,為一耶?為二耶?亦為無量耶?

  『大王!一切法觀門,非一非二,乃有無量。一切法亦非有相,非非無相。

  此正答法門不二。一切法觀門者:如來所說一切法,皆以能觀之智,而為入道之門,故曰觀門。非一非二者:因機施教,有如對症開方;機既不定,故教非一二。

  乃有無量,應作二解:一、照本文:因眾生品類無量,故所說觀門,乃有無量。二、照問意:為一?為二?為無量耶?上句非一非二,答為一為二。此句應是非無量,答前為無量耶。文中乃有無量,恐是非有無量,抄寫時,落筆之訛。因如來說法,惟為一事,非有無量。一事,即一大事因緣也。

  一切法亦非有相,非非無相者:此重舉四句咸離,以顯不二。謂一切法觀門,亦非有相,此破有相也。中間應有非無相,非亦有相,非亦無相,非非有相,末句方是非非無相。但舉首尾,中間略去也。如來說法,本來離四句絕百非,有何無量之可言。

  『若菩薩見眾生,見一見二,即不見一不見二。一二者,第一義諦也。

  此舉非顯是。若菩薩見眾生,有見一見二者:即同凡夫,以分別心,見實相是一,見二諦是二。乃是取相妄見,即不能真見一乘實相,不能真見真俗二諦也。

  一二者,第一義諦也:此一二者,即真見一二,了知一原非一,二本無二。又了知實相非定一,二諦非定二。如是解悟,真見第一義諦,無二法門也。

  『大王!若有若無者,即世諦也。以三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我人知見五受陰空,乃至一切法空。

  此諸諦本空。若有若無者:非有似有,曰若有;雖有實無,曰若無。如鏡像水月,此即世諦也。

  以三諦攝一切法者:此非指真俗中三諦,乃指世諦具有三諦。即出其名曰:空諦、色諦,無情世間,不出色空二種。心諦,有情世間之心法也。色空心法,包括世間諸法無遺。故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

  我人知見下:顯三假。我人知見者:諸法本無我,不過假名曰我,因我顯人。所有人我知見,俱屬名假。五受陰空:五陰而曰受者,眾生因受五陰和合成身,照見五蘊皆空,則屬受假。乃至一切法空者:一切法本性空故,則屬法假。足顯世諦,還歸於空。

  『眾生品品根行不同,故非一非二法門。

  此總結酬對。眾生品品根行不同者:謂眾生一品一品,品類無量。故根機之與行相,亦彼彼不同。因是之故,所說法門,亦非一非二也。

  『大王!七佛說摩訶般若波羅密,我今說般若波羅密,無二無別。

  此明佛佛道同。七佛者:過去莊嚴劫千佛末三佛,現在賢劫千佛前四佛。釋迦居第四,即七佛之一。明己所說,同於諸佛。顯法真正,同無所得,無二無別。

  『汝等大眾,受持讀誦,解說是經功德,有無量不可說不可說諸佛。一一佛教化無量不可說眾生,一一眾生皆得成佛。是佛復教化無量不可說眾生,皆得成佛。是上三佛,說般若波羅密經,八萬億偈,於一偈中復分為千分,於一分中說一分句義,不可窮盡。

  此持經功德。受持者,『大智度論』解云:聞而奉行,曰受;久久不失,為持;對本曰讀;佩本曰誦。解說者:解釋宣說經中義理。果能如是,自得不可思議功德。同『金剛般若』云: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有無量不可說不可說諸佛者:無量,與不可說不可說,皆印度十大數之名。一阿僧祇,為無數;二無量,乃至第十為不可說不可說。極言其佛之多。一一佛皆教化無量不可說眾生,一一眾生,皆得成佛。一一佛復教化無量不可說眾生,齊成佛道。是上三代諸佛,同說『般若波羅密經』。八百萬億偈,顯所說之廣。於一偈中,復為一千分,於千分之一分中,說此一分句義,所得功德,不可窮盡。末句當指功德,文略也。

  『況復於此經中,起一念信;是諸眾生,超百劫千劫十地等功德。何況受持讀誦解說者功德,即十方諸佛等無有異。

  此校量殊勝。承前說一偈千分一之義,功德尚且無窮。況復於此經中,能起一念凈信,不生疑慮,以此經為真實了義。是諸眾生,當得無量無邊功德。頓超百劫千劫生死苦難,亦超十地等功德。一念信心,尚能超凡軼聖,何況受持、讀誦、解說、自行化他者,其功德豈有涯哉。即同十方諸佛功德,平等無異。

  『當知是人即是如來,得佛不久。』

  當知是人,佛證明此人同佛,故告大眾當知。即是如來者:以能受持讀誦實相之法,以自覺。為人解說,以覺他。自覺覺他,全同佛行。如圓教初住,而能分身百界,八相成道,故曰即是如來。然猶在因位,未登果覺,故曰得佛不久。不久雲者,即當得無上正等正覺也。

  時,諸大眾,聞說是經,十億人得三空忍,百萬億人得大空忍,十地性。

  此聞經獲益。十億人得三空忍者:即三賢位,分得我空、法空、俱空也。百萬億入得大空忍,十地性者:即得第一義空,證入十地聖種性也。

  『大王!此經名為「仁王問般若波羅密經」。汝等受持「般若波羅密經」,是經復有無量功德,名為護國土功德,亦名一切國王法葯,服行無不大用。護舍宅功德,亦護一切眾生身。即此般若波羅密,是護國土,如城塹牆壁,刀劍鉾楯。汝應受持般若波羅密,亦復如是。』

  此結定經名。此經名為『仁王問般若波羅密』者:是能請人立名。結集家從功能立名,名為『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實則通護一切衰惱等事。因護國為重,故以名焉。一切眾生,皆應受持是經。以是經復有無量功德下,顯經功能。名為護國土功德者,護國之法,須假般若。以般若化民,則民善。民善,則俗良。俗良,則國治。民者,國之本也。般若,又為化民之本。護國,若能宏揚般若,則得其本。既得其本,則四海清夷,萬民安樂,何患國之不治也。

  亦名一切國王法葯者:世間之葯,能醫眾生身病,可以救人。而般若能治身心二病。王能依此般若,則為仁王,所施悉皆仁政,心中諸惡之病,悉能化除,故名法葯。服行無不大用者:能服此般若法葯,依法而行,無不得此經之廣大力用。力用者何?以可護王身,而得自在安樂,離諸怖畏衰惱等事。既可護王,而護國亦在其中矣。

  護舍宅功德,亦護一切眾生身者:此明通護之力用。王依般若,可以護國護身,一切眾生能依般若,無不皆然,自可護家護身矣。

  即此般若波羅密,是護國土最有力之法。般若如城塹牆壁,堅不可破。般若如刀劍鉾楯,利不可觸。汝應當受持此經。本文之詞,似與前重複;細究佛意,前是通囑大眾,此乃別囑國王:此經功同如城塹牆壁,刀劍鉾楯,可以護國,故曰亦復如是。結勸受持也。


推薦閱讀: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十一頁)
《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即《般若攝頌》漢譯版)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得(15)
般若境緣集-如何究竟成佛(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五百三十六

TAG: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