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士的抗議:給三件套留條活路

倫敦高級定製街反對無效

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季星 翻譯 李卓遙

發自:英國倫敦 2013-08-30 12:23:49 來源:南方周末

  • 標籤
  • 高級定製
  • 西裝
  • 剪裁師
  • 成衣
  • 中國市場
  • 2012年4月,薩維爾街老裁縫鋪的員工們在潮牌A&F門前進行優雅的抗議。「格調不高」的時裝品牌不斷進駐薩維爾街,抬高房租,擠走老店,讓紳士們很生氣。 (/圖)

    每天出門前,詹姆士·克萊爾都會拿起自己的皮鞋,一絲不苟地擦上至少一小時,直到皮革放出柔軟的光澤——儘管懂得欣賞這種妙處的人,實在已經不多。

    這是多年的老習慣了。42年前來到薩維爾街的時候,考究的穿著就成了克萊爾工作內容的一部分。

    兩鬢斑白的克萊爾總是一大早就來到自己位於薩維爾街街角的店裡。他的西裝筆挺,袖口和領帶夾的顏色永遠固執地保持統一,一把軟尺頗具風度地搭在脖子上。

    在時尚界,薩維爾街(Savile Row)就是「男裝高級定製」:「bespoke」(男裝高定)一詞起源於這條街;日語「西裝」一詞讀作「sebiro」,正是沾了日式口音的「savile row」。

    薩維爾街上的老店印證著它二百年來的輝煌:15號店Henry Poole建於1806年,主顧名冊的前三位分別是:拿破崙三世(1858)、威爾士王子(1863)、維多利亞女王(1869)。隔壁的huntsman在1849年開店,愛德華七世(1901)、喬治五世(1910)都是他家的常客。

    丘吉爾、杜魯門、邁克爾·傑克遜、奧黛莉·赫本……隨便走進薩維爾街的一家店,這樣的名字都能裝一筐。

    如今這條不足200米的小街,有點過於冷清,半天也遇不上一個行人。可花上半分鐘穿過一條小巷,隔壁就是全倫敦最熱鬧的「牛津街」:奢侈品牌巨大的門店沿街鋪開,行人們拎著大大小小的購物袋,在晃眼的玻璃和混雜的香水味中穿梭,每隔幾步,耳邊就飄來幾句夾著方言的普通話。

    克萊爾不久前剛去了趟克拉倫斯宮,為查爾斯王子量體裁衣。查爾斯向他抱怨道:「薩維爾街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真可惜。」

    紳士做衣,不能追債

    克萊爾是現在這條街上最老資格的剪裁師之一。

    1971年,學了4年裁縫手藝的克萊爾進入薩維爾街,跟著托米·納特(Tommy Nutter)學剪裁。納特在1992年逝世,他至今被認為是「將傳統裁縫業現代化」的典範。被披頭士穿紅了全世界的喇叭褲,就是他的得意之作。當年他裁出全世界第一條喇叭褲的時候,披頭士的蘋果唱片公司就開在薩維爾街3號。1969年1月30日,披頭士在這個屋頂上舉辦了「天台演唱會」——一年後樂隊解散,這場演出竟成絕響。

    1982年,克萊爾轉去Henry Poole做剪裁師——僅僅是為了「換個風格,繼續嘗試」。兩百多年前,Henry Poole的創始人詹姆士·普爾在薩維爾街開了家裁縫鋪,從此裁縫們相繼入駐,普爾因此被稱為「薩維爾街的奠基人」。

    溫莎公爵最偏愛的就是Henry Poole,這位君主生前也是英國人的時尚典範,紳士們因此對Henry Poole趨之若鶩。據說狄更斯在去世前還欠著Henry Poole的大筆定製款。但Henry Poole嚴格恪守著「薩維爾街規矩」:「紳士做衣不能追債。」可憐的Henry Poole因此差點被欠債不還的紳士們拖垮,直到第三代掌門人上台,財政才好轉起來。

    在Henry Poole做了16年,1997年,克萊爾買下了處於角落的Welsh & Jefferies。那時候,薩維爾街上還有近40家裁縫鋪,幾乎每家都為王室服務過。

    一旦王室成員成為某家門店的顧客,該門店就會得到一封委任書:一般是封授權信,由該王室成員蓋上專屬的個人盾形徽章,或王室家族徽章。

    現在薩維爾街上最早的王室委任書,是喬治三世在1809年頒發給Gieves & Hawkes創始人之一Thomas Hawkes的。Hawkes是陸軍軍裝的製作行家,曾經三次改良英國陸軍的頭盔造型和材質。不過直到獲得這封委任書後103年,Hawkes才搬來薩維爾街1號。

    這些委任書往往被定製店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以證明自己的歷史傳統和製作工藝。委任書是有期限的,從三年到幾十年不等。薩維爾街14號的赫迪·雅曼(Hardy Amies)曾擁有伊麗莎白二世的委任書35年,這位剪裁師一度和克里斯汀·迪奧和皮爾·卡丹在設計界齊名。

    赫迪·雅曼曾在二戰時做過間諜。1955年起,雅曼開始專門為伊麗莎白二世定製服裝。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為1977年伊麗莎白二世登基25周年設計的長禮服。女王穿著這件禮服的照片,被印在無數宣傳物甚至餅乾盒上,婦孺皆知。黛安娜王妃在世時,也是他的鐵杆顧客。但在2003年雅曼過世後,他留下的赫迪·雅曼高定店,改為主營男裝。

    「女王已經十幾年沒定過衣服了。」這在薩維爾

    街上人人都知道:王室已經不像以前那麼有錢了。

    外國皇室很快彌補了這些空缺。比如丹麥、日本、阿聯酋。2013年上半年,有家薩維爾街高定店給阿聯酋公主做了一批兩件套裙,公主一眼看上了嬰兒肌膚般的布料,一次下了五套訂單。

    對皇室,一定得上門服務。明星們就沒那麼講究,他們一般會大搖大擺地把車開進薩維爾街,然後享受小街兩旁突如其來的閃光燈轟炸——比如貝克漢姆。

    不過明星們消費的好時光也已經過去了。1950、1960年代的好萊塢影星喜歡給自己添置衣服,現在的明星可不花這個心思——他們出席的活動,都有品牌贊助。

    如今薩維爾街主要服務「有錢人」,尤其是做地產生意的商人與銀行家。

    伊麗莎白二世在赫迪·雅曼定製的灰色緞禮服。薩維爾街上的大多數裁縫鋪,都曾為王室服務。 (受訪者供圖/圖)

    為76年前的晚裝換個貼邊

    老一代的裁剪師一個個逝世,年輕人卻連針線都拿不起。這些年服裝學院開設了各式各樣的設計專業,卻從不教頂針、裁剪這些基本功。克萊爾想用1.5萬英鎊的年薪招個裁縫,至今也沒找著合適的人。

    裁縫不一定能成為剪裁師,剪裁師卻都是從裁縫做過來的。在薩維爾街,決定一家店生意的不是品牌和歷史,而是剪裁師。

    老派的客人一輩子可能只會選擇兩到三位裁剪師。裁剪師到哪兒,他們就去幫襯哪家店。「一個好的裁剪師走了,一堆客戶也就跟著走了。」約瑟夫·巴特勒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是赫迪·雅曼的銷售經理,在定製這一行已經做了近十年。

    女王十幾年不定衣服,除了缺錢之外,還因為剪裁師赫迪·雅曼已經不在了。

    一些老傳統還留在這條街上。克萊爾不久前接待了一位將近100歲的客人。客人在1937年做的一件晚裝的貼邊壞了,克萊爾找出當年的記錄,為他找到同樣的材料,替換了上去。

    為每位客人記錄量體數據、布料材質,然後終生保存,這只是薩維爾街高級定製最普通的操作。真正的高級定製服務,是一個懂行的客人和出色的剪裁師合力完成的。

    「懂行的客人往往掃一眼就能看出一件西裝好不好,是定製還是成衣。」巴特勒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也時刻保持著紳士的優雅,「他們來做定製,並非要設計出新的款式,而是為了能夠合身、得體。」

    薩維爾街西服西褲套裝定製的入門價在3500鎊左右。老客人往往會非常明確地提出自己的需求。比如,當手自然下垂時,西裝袖口的位置應該在哪,這一毫米都不能偏差;品牌Logo絕不允許出現在衣服的顯眼處,頂多縫在內襯裡。

    為了「合身」到每一毫米,一套西裝至少要耗費八個星期才能完成,時間長的甚至要花八個月。在此期間,客人要進行三次試穿。

    但中國客人不願意這樣,他們永遠表示自己很急,根本等不了那麼久。

    阿拉伯客人和一些亞洲客人往往有更複雜的要求,無厘頭的奢侈花樣,簡直讓英國人瞠目結舌。

    瞠目之外也必須迎合,薩維爾街上有家英國本土的高檔布料品牌Scabal。為了招攬阿拉伯和亞洲客戶,專門推出了一種特殊定製:用金線把客人的名字綉在整匹布料裡面。

    布料也要講究,比如把鑽石粉末織在布料里——僅看外貌,它和普通布料沒有任何差別。鑽石粉布料的價格是每米5000英鎊,最近的一位大主顧是個台灣客人,他一口氣定了十米。

    赫迪·雅曼正在觀察客人試衣,他的客戶名單包括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里根總統、肯特親王夫婦和奧黛麗·赫本。完成一件定製服裝,至少需要進行三次試衣。傳統的定製客人只看剪裁師不看品牌。赫迪·雅曼於2003年逝世後,伊麗莎白二世再也沒在薩維爾街做過衣服。 (受訪者供圖/圖)

    把薩維爾街從A&F手裡解救出來!

    從2006年開始,那些屬於「牛津街」的品牌,三宅一生、Alexander Mcqueen……接踵入駐這條小街,他們不惜花費巨額房租,哪怕虧到吐血也不在乎:能在薩維爾街上開店,是種面子;諷刺的是,這些店抬高了房租,反而讓那些「創造面子」的老裁縫鋪們沒了立足之地。

    2006年,薩維爾街上的裁縫鋪從30多家銳減至19家。到2013年,只剩10家。就這10家,還有幾乎一半在琢磨成衣生意。

    赫迪·雅曼目前只剩下三位剪裁師。2008年,香港利豐集團(後更名為馮氏集團)買下了這家店,同時一併收購了薩維爾街1號的Geives & Hawkes。

    換了老闆後的赫迪·雅曼,來了大量年輕人,除了做銷售的巴特勒,還有新「時尚總監」、新「市場部總監」。傳統的定製不再是主要業務,年輕時尚才是關鍵詞。

    克萊爾漸漸發現,赫迪·雅曼開始按照春夏、秋冬兩季推出成衣,還出了一系列價格不菲的太陽鏡。和自己在薩維爾街待了幾十年的老朋友們,不是主動離開,就是被動辭退。

    Geives & Hawkes惟一一個還會製作傳統皇家典禮軍裝的老師傅,在2013年上半年被辭退了。在Geives & Hawkes門店採訪時,南方周末記者見到了那些沉重的皇家護衛隊制服,它們陳列在一個吊著猩紅色窗帘的小房間里:大紅底子,三層料子,肩領上綴著鎏金穗子,衣服里襯著馬海毛,硬得能夠自己在地面上站起來。

    薩維爾街1號Gieves&Hawkes以做陸軍軍裝起家,卻在2013年辭退了全店惟一一個會做傳統皇家典禮軍裝的老師傅。這家店在中國大陸有120家分店,卻沒有一個裁縫,只有四個培訓了一個月的尺寸測量師。 (朱曉佳/圖)

    穿衣服的人和做衣服的人差不多老——皇家護衛隊員年齡從55歲到70歲不等,都是退役老將領。

    老裁縫比老將領們提前下崗了。Geives & Hawkes剩下的四個裁剪師都是新人。「他們連做版樣都不會。你讓他們中的任何一個獨立給客人做一件衣服出來試試。」克萊爾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

    十年前的Geives & Hawkes還聯合著薩維爾街的老字號們成立了「薩維爾街定製業者公會」,力圖把這些高級手工定製店擰成一股繩,避免外來成衣品牌佔用薩維爾街的名氣與資源。公會為此設定了一系列的規範,比如一套手工西裝用時不得少於50小時。但這並不起作用。

    2012年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美國潮店A&F(Abercrombie & Fitch) 在Gieves & Hawkes對面,大張旗鼓地開了家分店。分店的地址,就是披頭士當年開「天台演唱會」那座樓。

    A&F的設計宗旨就是性感:讓短袖更短些,牛仔褲更低腰些。只要一做活動,A&F就請來一群年輕男模特,在裝修成夜店風格的門店前,裸露上身、展示肌肉。這激怒了在薩維爾街上堅守定製傳統的幾家老店。

    聯合起來的裁縫店紳士們,穿戴起考究的三件套——西裝、馬甲、西褲,戴著禮帽,連續一個星期,整整齊齊地站在A&F對面,不吵不鬧,不激動不出格,只是手裡舉著大牌子和標語:「留

    條活路給西裝三件套吧!」「把薩維爾街從A&F手裡解救出來!」用最體面的方式抗議。

    反對無效。

    A&F依然穩穩噹噹地在薩維爾街做生意,無論什麼時候你走進那家A&F,都不得不承認,相比「老字號」們,它經營得不錯,至少收銀台前排滿了年輕人。

    儘管薩維爾街門庭冷落,老裁縫店紛紛進軍成衣界,但一些老傳統仍然沒變,比如詳細保存每件定製服裝的數據與布料。剪裁師克萊爾不久前剛為一位百歲老人找到他1937年定製晚服的資料。 (CFP/圖)

    儘管薩維爾街門庭冷落,老裁縫店紛紛進軍成衣界,但一些老傳統仍然沒變,比如詳細保存每件定製服裝的數據與布料。剪裁師克萊爾不久前剛為一位百歲老人找到他1937年定製晚服的資料。 (南方周末記者 季星/圖)

    炫耀英國女王,不如貼近中國帝王

    「30英鎊的T恤衫不屬於薩維爾街。」就在那場抗議正如火如荼的時候,時任Geives & Hawks總監馬克·亨德森對英國媒體說:「我們的顧客,會開著豪華加長款轎車在絕對私密的情況下進入我們的店——這可不是在張大嘴巴的群眾圍觀下,走紅毯的那幫人。」

    那時,Geives & Hawks絕大部分收入都已來自成衣。但炫耀歷史與自己高級定製的出身,顯然對成衣生意也極有好處。

    Gieves & Hawkes常常掛在嘴邊的東西有三個:百年大店、王室委任書、1號店。

    在這裡,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能說出歷史典故,就連門店的建築都是18世紀某個王室設計師建造的。走在店鋪二樓的「歷史陳列館」,一個表情誇張的解說員會向你介紹,這位穿著Gieves & Hawkes高定服裝,坐在相框里微笑的是一位王室成員——伊麗莎白二世也在其中。

    但Gieves & Hawkes的公關經理會告訴你:「別再問我女王的事情了。她不過就是個老奶奶而已。」沒錯,要還靠王室活著可就慘淡了。

    作為整個薩維爾街上「成衣化」步子邁得最大的裁縫店,Geives & Hawks的戰略是:靠中國人。

    2009年,Geives & Hawks在全亞洲有30家分店,此後,他們以每年30家分店的速度在中國迅速擴張。「現在,我們光中國就有120家分店。」Gieves & Hawkes的市場總監紀禮澤坐在門店二樓角落的桌子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紀禮澤」是他特意為自己取的中國名字。他還特意讓兒子學了一口流利的中文。

    Geives & Hawks也有一個頗具「王室風範」的中國名字:君皇仕。「香港人告訴我,中國人喜歡三個字的品牌。」紀禮澤說,「中國人還是喜歡帝王、皇族這些東西的。」

    120家分店,許多深入到中國內陸二三線城市,比如內蒙古和山西。紀禮澤在內蒙古待了很久,他震驚於內蒙古人的富有:「那裡的冬天非常冷,顧客願意花80萬元購買我們的羊毛大衣,一點問題沒有。」他見過一個內蒙古客戶在和朋友喝酒的時候,把西裝內襯的商標撩給別人看,然後嚷嚷道:「看,這是給英國王室定製的店!」

    Geives & Hawks依然保留了少量的高級定製服務,但搬來中國的「君皇仕」沒有。截至2013年上半年,「君皇仕」90%的利潤來自成衣,10%的利潤來自「半定製」產品。

    所謂「半定製」,意思是店方每次發布20款到100款不等的系列服裝,客人隨意挑,然後請裁縫來量取尺寸,再進工廠用機器趕製,最快1天能完成。

    2013年1月,Henry Poole的模特在薩維爾街上展示定製男裝。Henry Poole被認為是薩維爾街的奠基者。因為遵奉「紳士做衣,不能追債」,Henry Poole一度經濟危機,不得不搬出薩維爾街。直到第三代掌門人力挽狂瀾,才又重回此地。 (/圖)

    在整個中國大陸,負責為君皇仕「半定製」客人量身的,只有四個香港人,他們必須每天飛來飛去。這些人只在薩維爾街接受過不到一個月的尺寸測量訓練。

    沒有剪裁師的建議,沒有「試穿」,也不採用手工。紀禮澤甚至發現中國顧客根本不喜歡手工:「他們告訴我,機器比手工準確、乾淨。」

    這是樁划算買賣:如果純手工定製,Geives & Hawks全力以赴,每年也就做600到800套。如果用工廠,他們能夠達到的數量是最少60萬件。

    紀禮澤堅信中國市場的大肥肉還在後面:「你只需要看看,中國每年都有1.5%的人口從農村走向城市,你就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如今薩維爾街殘存的老店們紛紛裝修,模仿時尚品牌裝起大櫥窗。一半以上的老店,著急地做起成衣業務。成衣若發展得不錯,他們就琢磨著怎麼給店鋪起個中國名——彷彿回到大航海時代,薩維爾街上的很多人都堅信:「到中國去,就發財了。」

    推薦閱讀:

    抗議警方搜查 韓數十妓女裸身抗議揚言自焚(圖)
    英國民眾倫敦街頭抗議民主失效 英美媒體集體失聲(圖)
    國台辦回應「台陸委會抗議5名台詐騙犯押返大陸」
    英國五萬師生抗議漲學費:不願大學成特權天堂
    黃之鋒等人抵台 機場遇示威者抗議落荒而逃

    TAG:紳士 | 抗議 | 三件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