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在職場,你不可以不受委屈!

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會出現與個人願望不一致的情況。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從容地面對可能遇到的問題,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自己的心理素質得到鍛煉和提升,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不要像玻璃一樣脆弱,而要像臘梅一樣堅強。」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環境,至少我們可以改變心情。

一、人在職場,首先是要做個受氣包,受得委屈。

中央二台有一個大型人力資源節目《絕對挑戰》,我特別喜歡看,自去年開辦以來很少有落下的。7月3日,該節目對原有的三個環節「實力作證」、「壓力面試」、「人在職場」進行了改版,即經過多輪筆試、複試脫穎而出的3名選手,在「實力作證」、「壓力面試」兩個環節後必須有一名因臨場表現欠佳退出決賽,不再參加「人在職場」的比試,沒有機會競聘企業方招募的職位和獲取智聯招聘網提供的10000元培訓基金。正如主持人對那位不幸的競聘者所說的那樣:「你可能委屈,你可能不服,但是,你被淘汰了。」

前不久讀到一個故事,對於職場中的委屈是個絕妙的比喻,令人一笑過後頓生許多感慨:企業好像是一棵參天大樹,樹上攀滿了猴子。站在樹上,左右看都是猴子的耳目,往下看都是猴子的笑臉,往上看都是猴子的屁股。要想少看見屁股、多看見笑臉,惟有往上不停的攀緣,獲得晉陞。

但是,正如樹杈的分布一樣,在企業內,越到高處,可供盤踞的位置也是越少。在這個世界上,無論身在政界,還是流落企業,甚至蝸居農地,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恐怕一輩子都只能是仰起笑臉看上頭的屁股,少見笑臉;若是碰到待人苛刻或脾氣暴躁的上司,經常挨訓受氣,那更是免不了的。

記得剛當部門負責人那會,我也曾一度向朋友炫耀過我「威武不能屈」的骨氣:「有一次一個分公司經理干涉我部門的內部事務,點名要我親自去做我已經安排科員去做的事情,而且話語間有些不客氣,就在他的辦公室,我當面給他頂了回去,根本不買他的賬,然後揚長而去。拽什麼拽嘛,我是靠能力吃飯,有本事你自己來做做看。若是想要我走,門都沒有,除非我自己想走。」 對於企業中大多數身處低層的員工來說,這樣痛快和解氣的壯舉,可能只會在幻想或夢境中偶一出現,是萬萬不可盲目仿效的。其實,之所以當時敢有那樣的潑天膽色,是因為我所在的國企體制。我很清楚,企業若要處理一名員工,更不要說像我這樣的中層幹部,還不是完全由哪個人說了算。但是,現在想來,那時候的年輕氣盛真是有些愚昧無知,年輕人,受點領導的氣又有什麼,逞個什麼強呢?

有一句話:「我不能改變別人,但我可以改變我自己。」上班後我曾先後有三次離職的想法。回想這段經歷,想離職的原因很簡單,無非是看不慣同事間的汲汲營營、上級的指揮不當,最終心情鬱悶而辭職。歸根結底,還不是看不得猴子的屁股,受不得同事的誤解、上級的委屈。

其實,人在社會,想想哪有不受委屈的?小時候被父母打罵,哪有全都是自己錯;戀人生氣了,哪有全都是自己的不好?

一個人活著,無論是打工,還是自己當老闆,都得學會受得委屈。

於是,有一句話我銘記於心:人在職場,你不可以不受委屈。

二、誰受誰的委屈?

大多數招聘單位習慣於問這樣一句話:「能告知一下你離開上家工作單位的真實原因嗎?」常有年輕氣盛的朋友告訴我,是在上家單位遭受了同事或上級的誤解,不願受委屈而離職。

職場不比在家。在單位受了一點點委屈,就想不開、鬧情緒,最終發展到辭職不幹,對於這類朋友,我欽佩他的傲氣,卻並不認同他的做法。

正確的做法又該怎樣呢?對於這個問題,我一位在糧油行業里滾打過多年的朋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大學畢業頭三年,學藝未精,只能是看老闆臉色,這並不丟臉;有本事的人,三年後成為組織里不可或缺的骨幹,讓老闆看你臉色。如果多年無所長進,那就一輩子看老闆臉色,不要怨天尤人。」 這是我目前聽過的最經典的回答。

其實,關於人在職場要受得委屈,我這位朋友有著親身體會。

我認識他的時候,是在六年前一個高中同學邀約的聚會上,那時他剛從生產線上轉入銷售,負責一個地級區域市場。剛從貴州大學成教學院完成進修的他,發現大學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往往並不切合實際,不夠用也不管用,市場調查存在偏差,致使成功銷售率很低、貨款回籠出現許多困難,為此他提成拿不到,受到的責罰還不少。他戲稱,那時侯,不論寒暑,他都自覺把領帶吊在頸子上,「好讓焦躁的上司方便地拽緊它大聲訓斥」。但是慢慢地,成功的單子簽了一張又一張,再遭老闆訓斥的次數就越來越少了。三年過後,他已經是集團的商貿部副經理,負責整個西南地區的商貿業務。我知道的,由於他的老闆曾在他的客戶面前很輕蔑的說他的一切都是老闆給的,於是,士可殺不可辱,他毅然掛印離去,自己開辦了一間小小的糧油公司。事後,他的老闆業務受挫,後悔得罪了人才,不得不請人再三致歉,並以高價收購了他的糧油公司。時至今日,他已經由副升正,負責全國的商貿業務,在集團里舉足輕重,並時常有國內知名糧油公司邀其加盟。老闆見到他時,不會再說一句重話,話語間多了從未有過的客氣和尊重。

老闆不能不客氣,因為現在我的那位朋友已經是個「有本事的人」,對市場行情漲跌的精確把握,如何運用期貨的手法操作現貨,集團里再無二人。若不是妻兒牽絆,他自己又極喜歡貴陽,對給他成長機會的企業抱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可能也成為別家知名糧油公司帳下的一員大將。他的確可以揚眉吐氣,不再輕易受委屈,因為他有了老闆尊重他的驕人業績,有了反過來讓老闆看他「陰晴圓缺」的資本。

會受氣的人受一時的氣;不會受氣的人受一輩子的氣。並非出格的要求或責罰,難道真的一點都不能忍受嗎?退一步,海闊天空。

至此,你是否也已認為:人在職場,不可以不受委屈;若要將來少受委屈或不受委屈,勢必今日必須要沉得住氣,卧薪嘗膽,受得多多的委屈?

三、該為委屈辭職嗎?

業界的前輩曾經總結過一個小小的規律,企業員工離職的「高發期」主要有兩道「檻」:

第一道「檻」是新員工加入3~6個月的時候,他們對企業尚處於適應和觀望的狀態,其時若發現自身性格、能力與企業的要求存在差距,或者是發現企業的實際運作尤其是薪資、福利狀況與自己對企業的期望存在差距,特別是在工作中遇到一點小挫折、受到一點小責罰,就很可能受不了委屈,負氣跳槽。

第二道「檻」是當員工在一家企業服務兩年左右的時間後,對本職工作已經相當熟悉,急欲尋求突破和提升,但現實的情況並不總是盡遂人意,若是察覺上級對其工作並無充分肯定、尊重之意,極端的反應可能就會是——痛恨老闆沒有眼光,但又自忖遇人不淑,不願在此屈從,一口氣咽不下去,遂至以辭職來抗爭。

該為委屈辭職嗎?辭職又真的有效嗎?

最近,在一篇文章里讀到一位職業經理人成長的心路歷程:

一位醫藥營銷界公認的事業成功人士這樣說:「我辦公室抽屜里現在還鎖著五六份辭職信呢——都是過去寫了沒交的。」他告訴讀者,好幾次,他與老闆為一些事情鬧得不愉快,都以為非走不可了,但轉念一想:選擇現在離開,並非是最好的時機,因為對公司而言,損失並沒有多大,一走了之,只能證明自己的失敗;所以,不如暫且壓壓火氣,拚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獨當一面的人物。他計劃好了,要等到時機成熟再提出辭職,好讓公司一下子遭受重大損失、陷於被動,以證明他的存在對於公司的價值,讓老闆為失去一位精英而追悔莫及、大受刺激。

那五六份辭職信,他最終還是都沒有交成,始終緊鎖在他辦公室的抽屜里。因為一年多以後,憑著自己的努力,他果真新發展了不少忠實的客戶,也因此獲得了老闆真正的信任和授權,如今已是官至該公司營銷老總。

我想,這位成功的營銷老總,當初也曾受過委屈,也曾為了委屈而欲辭職,但是,他沒有因為委屈而衝動,卻因為委屈而獲得了自我激勵,獲得了不斷成長的機會,贏得了自己職業生涯的飛越。如果現在給你一根大棒,你自信你能把他從那家公司攆走嗎?

不要輕易為委屈而辭職,正如這位職業經理人說的那樣:「出門在外,哪有不受委屈的?許多當時以為是過不了的關、咽不下的氣,事後想想,其實也並不是那麼糟。挺一下,不都過去啦?在外面工作,要有好心態、大氣量。」

性格決定命運,氣度改變格局。受得委屈,也許你將會獲得新的機遇。

四、你做好受委屈的準備了嗎?

企業選人,會選擇有積極心態的員工。作為一名職場中人,無論你是抱著打工的心態,還是致力於成為老闆事業的夥伴,保持良好的心態,都將有助於你正確對待工作中的挫敗感和窩囊氣。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人是喜批評而惡讚美的,除非是個趁白衣天使不注意而偷跑出來的「被虐待狂」。在工作中,如因工作失誤或績效不佳,成為上司發泄憤怒的「受氣包」,對誰來說都是痛苦和可怕的體驗。縱然如此,我們也不可以輕易將不滿的情緒寫在臉上、掛在口上。領導風格都有一個不斷沉澱積累的過程,要完全統一還有相當長的一個過程。對於個別領導方式簡單、粗暴的態度而言,不卑不亢的表現將令你看起來更加自信、更值得他人敬重、讚賞,我們並非一個剛愎自用或是經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的人。

人世間沒有絕對的公平,更沒有合理的公平,任何事物都是相對存在的,我們的國度、我們的企業、我們的上司帶給我們的也許是不公平,但我相信,那都存在某些合理性。

作為一個管理人員,同時也會是一位下屬,我認為,一個明智的下屬,在工作中,應該去努力學做「聽診器」、「變壓器」和「陀螺」。

「聽診器」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個醫療器械,它的特點是能探測並判斷應診者身體的內部健康信息。對待態度不那麼友好或脾氣暴躁的上司,我們要學做「聽診器」——設法了解上司的內心活動和真實意圖,進行「換位思考」。

有一次我因公務去某子公司找××經理,看到他的部屬正站在他的辦公桌面前聽他訓斥,事後問其為何,該經理道出了他的苦衷:當自己的下屬出現與公司統一的管理標準相背離或不協調、有誤差的行為時,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批評指正,任其而為,那就是自己的失職,那樣非但無益於下屬的進步,而且也會影響到公司的工作,他本人也會因此而受到更上一級領導的批評、懲處。

其實,這位經理的方法雖然簡單了點,但並無壞意,他的本意,無非是希望下屬進步,公司的業績提升。當受到上司處罰或批評時,如果我們只是局限於從自我的角度考慮問題,可能就會認為是上司故意找自己的碴、跟自己過不去。有這種想法,不但不利於改正錯誤,還會形成抵觸情緒,影響與上級的正常工作關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景點,我們站在不同的位置,往往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所以,不妨換個位置,設身處地地從上司的角度考慮一下:如果我是領導,會怎樣對待犯了這種錯誤的下屬?能夠喪失原則、放任自流、姑息遷就嗎?——答案顯然是不能!這樣一想,往往就會心平氣和了。

我們再來說說學做「變壓器」。大家都知道,「變壓器」與「氣球」有一個區別,是「變壓器」能夠對強大的電壓進行舒緩、調節和分流,橫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後者在被充氣時,只知積聚而不懂釋放、最終會因承受不住內壓而引致鼓脹炸裂。

在公司里我們都可以看到,由於每個管理人員的工作方法、修養水平、情感特徵、成長經歷各不相同,對同一個問題的處理方式就會表現出明顯差異。然而,作為下屬,很難也不可能去左右上司的態度和做法。所以,作為一個明智的下屬,我們應該認識到:只要上司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工作、為了大局,為了避免不良影響或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為了避免更大的不公平,哪怕是態度生硬一些、言辭過激一些、方式欠妥一些,作為下屬也要適當的給予理解和體諒;反之,如果不去冷靜反思、檢討自己的過失或錯誤,而是一味糾纏於上司的批評方式是否對頭,處理意見是否完全公平合理,甚至出言當面頂撞,只會激化矛盾,更加有損於自己的形象,引起內心的不快。而且,單方面去追求批評方式的正確,處理意見的公平合理,往往會使事情更加難以得到解決,不僅延誤了工作,還會使不快長時間哽留心頭,不宜於自己的身心健康。

有著積極心態的員工,面對委屈和不快,就能像「變壓器」那樣善於自動調整自己的情緒,很快通過提高思想認識、進行積極的自我調適,振作起精神。但是一些性格內向、自尊心過強、敏感多疑、對挫折耐受力低的人,則會把問題看得過於嚴重,擔心上司對自己心存成見,意志趨於消極。「氣球」型員工則是其中的極端,一受氣臉上就綳不住,馬上爆發,與上司針鋒相對,遂留下無窮後患;或是長期積聚鬱悶情緒而無計排遣,狀若「怨婦」,對身心帶來莫大傷害。

小時候,我們大概都玩過「陀螺」,陪同我們度過了天真無邪的童年。人在職場,也要學做被打擊越多卻轉得越歡的「陀螺」。試想:如果我們把批評和責難作為一次接受教訓、磨練意志的機會,把委屈、挫折和苦難視同一筆寶貴的財富,那麼,是不是就能坦然面對?

記得念大三時,我時任學校學生記者團的團長,一位剛入團的學弟老在我面前說他「師傅」的壞話。原因是這位學弟自認為文章寫得不錯,被譽為班裡的「秀才」,可讓他苦惱的是,他的「師傅」老是對他采寫的消息和通訊挑三揀四,不管他怎樣努力,他的「師傅」都不滿意。為此,他自認為很委屈,自信心受到了打擊,準備不在記者團幹了。我笑著給他作了些解釋,新聞寫作和文學創作完全是兩碼事,並告知他的「師傅」在高中時就在全國的各項寫作大賽上拿到過很多紅本本,入團後業績很優秀,不可小瞧了「師傅」。過了一斷時間,這位學弟的看法有了許多轉變。後來我畢業離校一年後,這位學弟給我打電話,說他成為了第十任團長,回想起剛入團時的情景,對他的「師傅」心存感激,說正是由於當時他的「師傅」對他近乎苛刻的高標準要求,才使他在其他人的讚美聲中不致停步不前,而是負氣式地拚命學習、「充電」,以致自身提高了寫作水平,取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成績。我很欣慰,這位學弟長大了。

人在社會,無論是在家裡還是身在職場,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得不做個可憐的「受氣包」和無奈的「變形金剛」,忍無可忍也須容忍、改變自身以求容身。何況捫心自問,真有那麼多不可承受的委屈和責難么?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陽光總在風雨後。我們發現,我們在委屈中得到的其實更多—豁達的心境、融洽的人際、騰飛的事業……拿破崙曾說「困難只是在印證一個偉人的偉大程度」,或如法國思想家盧梭所言:「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實是甜蜜的。」因此,面對經營業務不斷拓展和團隊不斷優化的組織,為你的將來承受一些委屈,學會做「聽診器」、「變壓器」和「陀螺」,你才可能在職場中遊刃有餘。(非原創)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如何讓自己在職場不可替代?!
在職英語學習者的英語學習方法!
在職場上絕不可輕易突破的十條底線
聰明人在職場上最常用的4種交際思維!

TAG:職場 | 分享 | 委屈 | 在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