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最受追捧的言情小說大師,但一生最大的敗筆卻是愛情
作為感情動物,很多很多的愛,是女人們最貪戀的「奢侈品」,而所謂物質女人,很多時候亦不過是愛得不到滿足的另類補償而已。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薺麥青青
來自美麗的科爾沁大草原。職業為師,業餘撰文。品人生百態,書世間萬象。新浪微博:@來自大草原的薺麥青青。
「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很多很多的錢......」
這句被無數都市女性視為人生箴言的話,出自亦舒的小說《喜寶》。
女人一向安全感匱乏,總是需要太多的東西滿足生命中的黑洞與漏洞。但作為感情動物,很多很多的愛,是女人們最貪戀的「奢侈品」,而所謂物質女人,很多時候亦不過是愛得不到滿足的另類補償而已。
貴為言情小說大師,亦舒概莫能外。
叱吒華語圈幾十年,她的小說仍是很多都市女性了解愛情、修鍊自己的「聖經」。
亦舒小說《喜寶》封面
01.
1951年,當時只有五歲的亦舒,跟隨家人離滬去香港定居。走上社會後,天資聰慧的她在很多領域都做得風生水起:《明報》記者、酒店公關、政府新聞官、電台編劇。
但她最拿手的還是寫小說,其實早從少時起,她的寫作天賦就已初露端倪。14歲便在雜誌上發表了第一篇小說;15歲時,就被報刊編輯追到學校索稿,成為編輯們不敢得罪的「小姐」;17歲時已有個人首部小說集問世。儘管其後輾轉於多個職業,但一直筆耕不輟,成為香港最高產的作家之一。
在香港,亦舒與金庸、倪匡並稱「文壇三大奇蹟」。倪匡是其兄長,當亦舒嶄露頭角,迅速成名時,兄妹倆旋即成為香港文苑的兩朵奇花。那時,金庸創作流行武俠小說;倪匡由於天馬行空,寫科幻小說;亦舒則妙筆生花,玩轉都市言情小說。三人各有所擅,皆成就斐然,是香港文壇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但一向頗為自負的倪匡,卻毫不吝惜對胞妹的溢美之詞,他笑說出版社每次找他,都是為了取得亦舒的出版權,他的反而無人問津。
學生時代的亦舒
此言不虛!亦舒美麗而又豪爽,同時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與細膩的感受力,這對於寫作來說,是非常必要的稟賦,再加之她化腐朽為神奇的才華,總是能將隱蔽在生活海岸下,平凡而粗糙的砂礫,磨礪成一顆顆閃閃發光的珍珠。她的每篇小說發表後,幾乎都會風靡一時,成為人人爭先一睹為快的暢銷作品。
她的創作亦如她的為人,品位不凡,卓然而立。她的清醒與獨立,潑辣與果敢,使她的文章總是會打上鮮明的個人烙印。即使換上十個筆名,讀者也不難一下子從作品中把她辨認出來。
有人說,亦舒的小說是女孩的成人禮。
不讀她的小說,你不會知道在愛的甜蜜之外,那些千迴百轉的掙扎;不會預見在愛的繁花似錦背後,那些遍地狼藉的凋零。她不動聲色地裸裎一些愛的真相,讓女人不再對愛情抱有過高的期待,不再自欺欺人地去建立一個愛的烏托邦,懂得唯有自立與自強才能拯救人生。
所以她小說的「路數」,和瓊瑤理想化的愛情王國大相徑庭:瓊瑤的愛情宣揚的是,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而亦舒秉持的是,你不愛自己,誰都不會愛你。當有人將她們兩人的成就相提並論,說「香港有亦舒,台灣有瓊瑤」時,她頗為不屑地回復:「那個瓊瑤,提了都多餘」。
怪她恃才放曠嗎?那麼聰明的一個人,自有她的驕傲。但你不得不佩服她的一雙明眸,洞如觀火,將男女之間的情事,將人性的涼薄都剖析得入木三分,儘管不乏偏激之處,但她就是能將感情、人性以及這個世界底色上那些明暗斑雜的錯位、欲蓋彌彰的釉彩,殘忍亦真實的本相一一呈現出來。所以,她二百多部集的小說,看似一直在談情說愛,寫愛的糾葛與無奈,其實自始至終寫的都是人性與人生的荒誕與蒼涼。
亦舒、金庸、倪匡
我們喜歡聽到海誓山盟,喜歡看到有情人終成眷侶,神往自己也是那個求仁得仁、受到幸福眷顧的公主,但事實是,童話不常有,即便公主嫁給了王子,也不能任由自己成為仰人鼻息的金絲雀。
所以,亦舒的作品不負責造夢,只讓你學會清醒,且一直努力下去。
「人真的要自己爭氣。一做出成績來,全世界和顏悅色」。你看,她眼中的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勢利,但對抗它的最好辦法就是擁有無可匹敵的實力。
02.
但令很多人大跌眼鏡的是,在她的小說中,女主人公幾乎都是幹練、獨立的都市女性,對感情拿得起,放得下,拎得清,撇得開。但她的兩次愛情,勇則勇矣,卻帶著她那種不管不顧,不計後果的乖張甚至「瘋狂」。
她17歲時便冒天下之大不韙,義無反顧地愛上了一位畫家蔡浩泉,之後迅速與之閃婚,18歲便懷孕生子。沒過幾年,不可調和的矛盾讓兩人以離婚收場。
亦舒和兒子
最初,她還能去看望兒子,後來隨著前夫另娶,她遂乾脆地與蔡氏父子斷絕了來往。
她的兒子叫蔡邊村,旅居柏林逾20年,既是畫家也是導演。和母親失去聯繫後,一直令他難以釋懷,但他仍努力尋找答案。2013年,蔡邊村製作了一部紀錄片《母親節》參加影展,以此尋母。
片中,鏡頭對準他的面孔,神色有些惻然,他想像著與母親「相認」的那一刻。後來他終於找到日思夜想的媽媽了。但亦舒依然是亦舒,那位曾是無數人崇拜的大作家,最終沒有成為蔡邊村的母親。
蔡邊村製作的紀錄片《母親節》海報
她躲避自己的兒子,在很多人的眼裡是一位非常不負責任的母親。但只要對她當年的那段經歷稍作了解,就會發現,性格剛烈的她一直逃避的也許是愛的挫敗。而兒子作為那次「孽緣」的結果,在她看來,時時提醒著她過去的不堪與傷痛,這樣的「見證」,她怎能毫無芥蒂地悅納於生命?她的信條一直是「讓過去的過去。」
所以,她始終不肯認他,儘管午夜難眠的時候,她也偷偷想念過那個曾經在懷中啼哭的幼兒吧,但最後,她還是無法說服自己,與過去,與自己和解。
可是,他畢竟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啊,在小說《媽》里,她罕見地真情流露:「小寶,相信我,我是愛你的。我懷你的時候是那麼年輕,但是我要你活著,甚至我親生的母親叫我去打胎,我不肯,我掩著肚子痛哭。我要你生下來,我只有十八歲。」
亦舒微博
03.
與蔡浩泉分手後,亦舒最轟動的情事則是與邵氏明星岳華的感情糾葛。
她當時是一名記者,自然近水樓台先得月,採訪男明星時便有了接近他們的機會。而長著一臉好人相貌的岳華,便成了她追求的對象。
她不是那種喜歡坐等男人主動上門的乖乖女,她骨子裡那股天生的「豪氣」讓她在心儀的「獵物」面前毫不踟躕猶豫,幾個回合下來,他便成了她的囊中之物。
岳華一表人才,在當時的邵氏是第一小生,風頭正勁,更難得的是不抽煙,不賭錢,不去舞廳,不亂花錢。不僅是一個孝順的兒子,而且是一位勤力的演員,在一向挑剔的亦舒眼裡,岳華幾乎是完美的化身。
亦舒與岳華
但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也許是她太愛他了,對於靠近岳華的一切鶯鶯燕燕,她都有小獸一般的敏感與警惕。
尤其是因為岳華是她從大明星鄭佩佩手裡搶來的,所以她要時時睜大雙眼,謹防二人鴛夢重溫,「死灰復燃」。
而當她發現所謂的「蛛絲馬跡」時,便取了一把刀,扎在岳華宿舍的床上,暴怒之下,還把他的西服剪得七零八碎。
最令人髮指的一件事是,她「截獲」了鄭佩佩寫給岳華的一封信,氣憤之下,便交給了報館,在報紙上予以公開,結果導致鄭佩佩不僅名譽受損,而且家庭險些破裂......
岳華忍無可忍,遂與之一刀兩斷。她再三求和,他都無動於衷。
岳華和鄭佩佩主演電影《大醉俠》劇照
這樣心高氣傲的一個人,為此所承受的打擊可想而知。即便跑到異國療傷,仍神思恍惚,在她類似自傳的作品裡,有這樣悵然不已的描述:「我常常以為,我轉過頭去,便可以看到他在我身後:米色的T恤,咖啡的外套,咖啡的長褲,把他的尖犬齒笑出來,但是倫敦沒有他......」
沒有了他,她一度生無可戀。可是,要殉情嗎?最荒唐的恐怕是,即便全世界都因此同情她,她仍不能挽回郎心似鐵。「當一個男人不再愛他的女人,她哭鬧是錯,靜默也是錯,活著呼吸是錯,死了都是錯。」
索性作罷,她的驕傲也在情劫之後,全部活了過來。於是,她愈發拚命創作,奮發向上。
拜倫在短詩《春逝》中寫道:「若我會見到你,事隔經年,我該如何致意,以眼淚,以沉默。」
後來他們都定居在加拿大,卻老死不相往來。甚至兩人在超市裡巧遇,沒有相逢一笑泯恩仇,更無喜極而泣,已然陌生的兩個人只將對方視為空氣。
怨懟,竟是這麼難以清除的東西,縱及骨髓,刻入靈魂。不饒恕,不寬憫,有時無關胸懷,僅僅是因為愛深恨長啊。
04.
不惑之年,她嫁給了一位大學教授,儘管年屆高齡,仍不惜冒著種種危險生下女兒。
曾經的激烈衝動,不再是她感情上的主色調,相反,她慢慢變得溫潤如玉。給家人做飯,陪女兒做功課,活脫脫化身為了賢妻良母。
年歲愈長,愈發通透與達觀。今年她七十歲了,繼續將微博當做陣地之一,抒發著獨到的感受:對於生活中不如意的洪流,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總有辦法渡過難關。
至於她鍾情的寫作,仍是她生活中的日常:生命不息,創造不止。就像她小說中一直倡導的那樣,她沒有讓自己最終變成一個養尊處優的貴婦,和一個靠回憶打發光陰的老嫗。活著,愛著,寫著。稼穡清風明月,打理紅香翠軟。
她曾說「活得好就是最大的報復」。她用餘生印證了這句豪言。
推薦閱讀:
※低於愛情,高於自我
※我愛你,所以你要對我好
※相吵相伴——《愛在午夜降臨前》
※這萬事萬物,都像是替我們相愛
※你的餘生與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