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新本六祖壇經淺讀》之六
《敦煌新本六祖壇經淺讀》之六 2016-12-13 19:46閱讀: 今既發四弘誓願訖,與善知識無相懺悔,滅三世罪障。「如今既然發四弘誓願完畢,再與各位善知識一同進行無相懺悔,以便滅除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罪障。」【無相懺悔】觀察罪業本空無相,終究不可得,故不會成為修行障礙,因此發露懺悔,並發誓不再做罪惡之事。【三世罪障】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罪障。所謂「罪障」,一切罪業都會障礙修行人覺悟與解脫,故稱罪障。因此需要懺悔,將其滅除,恢復心地清凈。關於懺悔,依據智者大師《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可分為取相懺悔、大乘方等懺悔和觀無生懺悔三類。取相懺悔也叫作法懺,指按照某種儀軌進行發露懺悔,請大眾做證明,或者見到瑞相作為證明,則罪業懺悔清凈。大乘方等懺悔,指通過讀念大乘方等經典,在大乘教法的加持下,心地智慧明朗,發起殊勝菩提心等清凈心,因而罪業清凈。觀無生懺悔指觀察罪業本空,無生無滅,終究不可得,以此無生智慧照破罪業而懺悔清凈。這裡,六祖大師所開示的無相懺悔,相當於觀無生懺悔,名字不同,內容基本一致。問:進行無相懺悔,能夠滅除過去和現在的罪障,這好理解,但為何能夠滅除未來的罪障呢?答:如法進行無相懺悔,看破心念的虛妄相,就不會再執取心念,不會再跟隨著心念去造業。因此,您這樣觀察純熟以後,未來的惡念雖然還會隨著習氣而發生,但您不會再追隨著它去造業了,於是便滅除了未來的罪障。下面,六祖大師帶領大家進行無相懺悔: 大師言:善知識,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惡行一時除,自性若除即是懺。 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痴染;除卻從前矯誑心,永斷名為自性懺。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疽疫染;除卻從前嫉妒心,自性若除即是懺。(以上三唱)「六祖大師說道:各位善知識,請隨我一同宣說。」「願我等從前的心念、後面的心念以及如今的心念,在念念當中不被貪婪迷惑所熏染;但願從前的所有惡行一起滅除,從自性清凈當中除去貪婪的惡念、惡行,這就是我的懺悔。」(此願懺悔貪煩惱之罪障)「願我等從前的心念、後面的心念以及如今的心念,在念念當中不被愚痴所熏染;但願從前所有的欺詐、偽飾之心念一起滅除,從自性清凈當中永遠斷除此類愚痴心念,這就是我的自性懺悔。」(此願懺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悔痴煩惱之罪障)「願我等從前的心念、後面的心念以及如今的心念,在念念當中不被怨怒毒瘡所熏染;但願從前的所有嫉妒心念一起滅除,從自性清凈當中徹底除去嫉恨心念,這就是我的懺悔。」(此願懺悔嗔煩惱之罪障)(以上宣說三遍)【疽(音:居)疫】原指皮膚腫脹但皮膚顏色變化不大,裡面卻生了毒瘡。這裡則指外表不明顯的內心怨怒。以上無相懺悔當中,六祖帶領大家懺悔了貪、嗔、痴三類煩惱罪業的罪障,縱貫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從自性清凈當中做了徹底懺悔。懺悔完畢,還需要大家進一步落實。大師說道:善知識,何名懺悔?懺者,終身不作;悔者,知於前非。惡業恆不離心,諸佛前口說無益。我此法門中永斷不作,名為懺悔。「各位善知識,什麼叫做懺悔?所謂懺,就是從此終身不再造作罪業;所謂悔,就是知道了以前的過錯,願意改正。假如有的人,一直還在造作惡業,惡念一直留在他的心裡,縱然他在諸佛面前口說懺悔也毫無利益。我所繼承的這個法門當中,只有永遠斷除惡念、惡行,不再造作,才叫做懺悔。」口說懺悔容易,如此徹底改變何其難哉!問:本人習氣深重,雖然常常懺悔,仍舊常常犯錯,該咋辦呢?答:應當讀念大乘方等經典,據我自己體會,要想徹底改變自己的心行,最快捷的是開悟自性清凈,這不容易做到;其次是讀念大乘經典,在法義的熏陶下逐漸開智慧,慢慢轉變心行。切記,不可著急,急功近利則入魔。修行貴在堅持,修行的過程最可寶貴。那就是您逐漸走向覺悟的過程,前景光明,但不可離開佛經的指導。在無相懺悔之後,六祖大師為大家進一步傳授無相三歸依戒,顯發人人本有的覺、正、凈自性三寶:今既懺悔已,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大師言: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凈,眾中尊。從今已後,稱佛為師,更不歸依余邪迷外道,願自三寶慈悲證明。「既然懺悔完畢,現在為各位善知識傳授無相三歸依戒。大師說道,各位善知識請一同宣說:」「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凈,眾中尊。從今以後,稱佛陀為導師,不再歸依其餘邪見、迷惑的外道老師,但願自心本有的覺、正、凈三寶慈悲,為我做證明。」【兩足】通常指福、慧雙足,方才能夠顯現成佛。關於「歸依」這個詞,大家不必糾結,它和「皈依」含義相同,完全可以通用。問:這為何叫做無相三歸依戒呢?答:以覺、正、凈自性三寶,破除佛、法、僧外相三寶之實有相,如此歸依則遠離攀緣,反求諸己,將一切修行會歸自性,不落外相,故名無相三歸依戒。問:可又樹立了覺、正、凈自性三寶之相啊?答:以相破相,修行本來如此。這也就是《圓覺經》所說的「以幻還修於幻」,這個過程不可缺少,但最終則「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當虛幻相破盡之後,本覺心性便會朗然現前,它就是您的如如法身。問:那受了無相三歸依戒之後,就不需要歸依佛、法、僧三寶了嗎?答:非也。六祖大師之所以傳授無相三歸依戒,是為了破除一般學佛人對於佛、法、僧外相三寶的執著,執著破盡,正好自在歸依佛、法、僧三寶,這也是自性的妙用,怎可拋棄呢?如果一味拋棄,反而又執著了另一邊,偏於空無了。因此,自在歸依佛、法、僧外相三寶,與自在歸依覺、正、凈自性三寶,兩者可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以下,六祖大師為大家開示覺、正、凈自性三寶的含義:善知識,惠能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離財離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故,即無愛著,以無愛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妄念雖在自性,自性不染著,名眾中尊。「各位善知識,惠能奉勸各位善知識不僅要歸依佛、法、僧三寶,更要歸依自性三寶。其中,所謂佛,就是覺;所謂法,就是正;所謂僧,就是凈。」「自心歸依覺,則邪見、迷惑等便不會發生,因此能夠少欲知足,遠離對於財和色的貪求,叫做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當中不起邪見的緣故,就沒有了貪愛染著;因為沒有貪愛染著,就叫做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妄想雜念雖然會在自性當中隨習氣而發生,但自性卻絲毫不會染著它們,叫做眾中尊。」問:如六祖所開示,「離財離色,名兩足尊」,這與一般所說的福慧雙足名為兩足尊,兩者是否一致呢?答:解釋雖然不同,但內涵一致。其中,所謂「離財」就是指放舍錢財,行布施波羅蜜,這樣便會招感無盡福報,能得福報滿足;所謂「離色」是指遠離男女美色,這需要智慧觀察才能夠做到,一旦做到,則其智慧滿足。因此,離財、離色與福慧雙足有內在對應關係,六祖大師的解讀合理。不僅合理,像這樣理解福慧雙足,還給大家提供了修行下手的方便,能夠具體操作,利於實踐。如何實踐?既然歸依佛,則應覺悟財、色之過患,不可貪財、戀色,這是學佛修行的基礎。說來容易,做來難。學到這裡,大家請觀察一下自己的心,反省一下自己的日常行為,看看它是否貪財?是否留戀美色呢?如果不是,那您堪稱末法時代真正的修行人;如果是,也沒關係,耐心學習,慢慢覺悟,人生從此意義非凡。一般學佛人只知道歸依佛、法、僧三寶,卻不知曉其中的深意,不能夠回歸自性,因而在學佛修行當中無從下手。對此,六祖繼續開示:凡夫不解,從日至日,受三歸依戒。若言歸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即無所歸。既無所歸,言卻是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意。經中只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性不歸依,無所依處。「凡夫學佛人不理解歸依的真正含義,雖然天天在受三歸依戒,卻以為另外有佛、法、僧三寶可以歸依。」「如果說另外有一尊佛可以歸依,這尊佛如今在哪裡?如果見不到這尊佛,就找不到歸依處了。既然找不到歸依處,您歸依佛的誓言就變成了妄語。」「各位善知識,請各自觀察其中法義,不要錯會佛意。佛經當中向來宣說自歸依佛,等等,不曾說過要歸依其他佛陀。如果不懂得歸依自性,就沒有了可以歸依之處。」【自歸依佛】經論開示的三歸依發願文:自歸(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歸(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歸(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寺院早晚課當中,大家都是這樣宣說三歸依戒。關於「自」的理解,六祖大師做了精闢開示,也有所發揮,但深深契合佛意。這段文字有省略,釋文已經補出,供參考。問:在「自歸依佛」當中,我向來把「自」理解為自從,把「佛」理解為釋迦牟尼佛及三世諸佛,這不可以嗎?答:當然可以。但您的理解與六祖大師並不矛盾,因為您就在三世諸佛當中。所謂三世諸佛,是指過去佛、現在佛和未來佛,您也是未來佛當中的一位呀。您未來成佛了,您的法身佛何在呢?無非就是您的清凈自性。因此,歸依佛的甚深密意,就是歸依清凈自性,也就是歸依人人都有的本覺妙心。問:這樣啊,那太好了,從今後我就不再歸依其他佛了,只信自己,只聽自己的,對吧?答:如佛經所開示,師心之人無藥可救,皆屬自欺之輩。假如您已經得證無漏聖果,充分覺悟了清凈自性,則不在此列;假如您尚在凡夫地,須知《四十二章經》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因此,作為學佛人,既要歸依本覺自性,也要歸依釋迦牟尼佛等三世諸佛。既要力爭覺悟自性,還有依據經論等聖言量來修學,而不可輕信自己的意識心。問:意識心就一定錯嗎?答:佛法無對、錯,但有覺、迷之別,有適合、不適合之分。您自己的行為當然由您自己的心決定,但您的決定如法與否,則需要參照經文來衡量。因為,經文是佛陀的聖言量,是從世尊的清凈心當中流出來的慈悲與智慧,足可以為大家指引修行解脫、離苦得樂之方向。佛法雖然無處不在,但講得最清楚的就是佛經。因此,大家學佛絕不可道聽途說,也不可自己閉門造車,自己搞發明創造,那是自欺。釋迦牟尼佛滅度了,彌勒尊佛尚未下生,當此之際,必須以戒為師、以法為師。持戒則止惡行善,學法則不離經、律、論三藏。在末法時代,多數老師是不靠譜的,種種奇談怪論更是不著邊際,只會惑亂人心而已。您的意識心決定您的行為,該如何判斷它是否合適?請諮詢佛經這個大慈大悲的嚮導和醫生。《佛遺教經》中,世尊云:「我如良醫,知病說葯,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如此隨緣,絲毫不強求,才是佛法。說法布施在於佛陀和法師,信受與否則在於學佛人自己。自己選擇,無怨無悔。發現選錯了要及時更改,方才堪稱明智。不僅佛陀,六祖大師也是傳佛心印的好嚮導,下面,請大家跟隨祖師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今既自歸依三寶,總各各至心,與善知識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善知識雖念不解,惠能與說,各各聽。「如今既然歸依了自性三寶,還請大家各自懷著至誠心,再為各位善知識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各位善知識雖然念得出來這個名字,但未必理解,惠能再為大家講說,請各自聆聽。」【至心】至誠心。摩訶般若波羅蜜者,西國梵語,唐言大智慧到彼岸。此法須行,不在口念。口念不行,如幻如化。修行者,法身與佛等也。「所謂摩訶般若波羅蜜,乃是西方國度印度的梵語,漢語叫做大智慧到彼岸。如此法門必須用心施行,而不在於口說。只是口中言說,卻不施行,則如幻化一般毫無意義。能夠如法修行的人,其法身與諸佛平等。」【唐言】大唐國的語言,即漢語。六祖大師語重心長,說法之前先做叮嚀,勸大家不要做只說不行的學佛人,那沒有意義。假如您能夠依據《壇經》多多觀察修行,那就是在實踐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必將覺悟心性法身,且您的法身與諸佛平等無差別。換句話說,見性成佛您有份也。各自踏實用功吧,各位同修。如何用功?必須明白什麼叫做大智慧到彼岸,先看什麼是「摩訶」,即「大」:何名摩訶?摩訶者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若空心禪,即落無記空。世界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性含萬法是大,萬法儘是自性。見一切人及非人,惡之與善,惡法善法,盡皆不舍,不可染著,猶如虛空,名之為大,此是摩訶。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為大,此亦不是。心量大,不行是小。若口空說,不修此行,非我弟子。「什麼叫做摩訶?摩訶就是大,眾生心量本來廣大無邊,猶如虛空一般。但不可錯解,如果修空心禪,什麼都不想,就會落入外道的無記空當中。」「好比包容世界的這個虛空,它能夠蘊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花草樹木,以及一切惡人、善人,一切惡法、善法,還有天堂、地獄等等,都在虛空當中。世上人的自性空也是這樣,自性蘊含萬法就是大,萬法都在自性當中。」「此摩訶法如何修行?當見到一切人和非人的時候,無論它是惡是善,無論其法門是惡法或善法,都不捨棄與嫌棄,也都不沾染;您的心就如同虛空一般自在包容,這叫做大,也就是摩訶。」「迷惑的人只知道口裡讀念,智慧的人則一邊讀念一邊在心中施行。還有一類迷惑的人,竟然放空心念,什麼都不想,把這叫做大,這也不是。眾生心量本來就廣大無邊,但不如此修行則顯現為小。」「如果有人只是空口說這些道理,卻不實踐如此修行,那就不是我的弟子。」【空心禪】以空掉意識心為禪修,是一種外道禪修方法。【無記空】心中雖然無念想,但也無明了,如此心境,叫做無記。如此禪修,便會斷滅第六識,落入頑空;但第七識的微細思量其實還在,這樣禪修無法出離生死輪迴。【非人】泛指一切天神、鬼神、精靈之類,其形相似人,其實非人。簡而言之,如六祖大師開示,心不住相,不沾染一切善惡諸法,平等看待一切世間眾生及萬物,心量廣大,虛懷包容,就是大智慧到彼岸之「大」。不是刻意要如此,而是您的心本來如此。隨順本來而行,就是修行。但首先要覺悟本來,才好下手。您的心,我的心,一切眾生的心,本來就無比廣大,只因陷入了思維心念的分別執著,才顯現為眾生的小心小量。如何恢複本來面目?一邊讀念如此法門,一邊在心中施行。大家千萬不要學那些口頭禪,說得天花亂墜卻不落實,如六祖大師所說,他們不是六祖的弟子,不是禪宗弟子,也不是佛弟子。那他們是什麼?他們是妄想習氣的弟子。再看什麼是「般若」,即「智慧」: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無形相,智慧性即是。「什麼叫做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在一切時候當中,念念不落入愚痴,常運行般若智慧,就叫做般若行。一念愚痴發生,般若就會暫時斷絕;一念智慧發生,般若就會重新生起。」「世上有些學佛人,他們心中常常陷入愚痴分別,卻說自己在修行般若。殊不知般若沒有形相,它就是心中的智慧本性,不是修出來的。」問:到底如何是念念不愚的般若智慧呢?答:念念明了自性清凈,念念明達真如法性不生不滅,念念透徹萬法皆空、都非實有,念念不糾纏而顯現自性光明,念念不沾染境界而常自在。如此心念,雖念而無念,正是本性般若智慧之妙用。問:如何是愚痴?答:念念分別,念念執著,如此自相糾結之心念,就是愚痴,也叫做愚痴念。問:如何是自性光明?答:您尚未發問之際,它無形跡;您正在發問時,就是它大放光明。您的心無牽掛而自在作用,那就是自性光明。一念牽掛則成糾纏,自性光明隱去,煩惱顯現。歸根結底,分別而不沾染就是智慧,分別而執取就是愚痴。智慧就是正念現前,愚痴就是妄念相續。最後看什麼是「波羅蜜」,即「到彼岸」: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梵音,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是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永長流,即名到彼岸,故名波羅蜜。「什麼叫做波羅蜜?這是西方印度的梵語發音,漢語叫做到彼岸。如何能夠到彼岸?開解法義,離開生滅念。」「心一旦染著境界,就會有生滅念隨之生起,如同水中有了起伏的波浪一樣,這就是此岸。心離開境界沾染,則沒有生滅念發生,心性如同水流自在長流一般,就叫做到彼岸,梵語稱為波羅蜜。」【解義離生滅】開解法義,離開生滅念。如六祖大師開示,所謂彼岸,正是您那離開境界沾染的無生滅之心。但它不是一潭死水,而是隨性永遠長流不息。問:諸佛常在彼岸,如經文開示,諸佛常不動,怎會永遠長流不息呢?答:諸佛常不動,且長流不息。佛心常不動,卻時時說法。佛性常不動,世界、眾生的一切千變萬化卻絲毫離不開它,都發源於它。究其根本,諸佛即彼岸,那裡非動非靜,非法相可及,非分別言說可描述,但也可以覺悟,可以心行到達。彼岸在哪裡?離不開這裡,離不開當前。如果能夠心行無染著,則當前就是彼岸,處處都是彼岸。問:如何是開解法義?答:透過文字明了法義,自行解開心結,忽然心開意解,自性般若智慧顯現,心地光明磊落,一切教法在其中自然通達。問:這就是所謂的大開圓解么?答:是的。如此開解,一切教法都圓滿顯現於心。問:那什麼才是明心見性呢?答:大開圓解之際,一念迴光返照,便是明心見性之時。如何迴光返照?請自問:就在此時,誰能解義?一問就清楚了,自性會回答您。法理如此玄奧,僅僅讀念講說是不夠的,而必須落實到自己的心行當中。六祖大師繼續開示:迷人口念,智者心行。當念時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善知識,即煩惱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迷惑的人只是口中讀念,智慧的人則一邊讀念,一邊在心中實行。如果在讀念時夾雜有虛妄心,只肯讀念不肯落實,心口不一,有這樣的虛妄心就不是真有智慧。如果在讀念時,念念落實在心行當中,這叫做真有智慧。」「覺悟如此法門的人,就覺悟了摩訶般若波羅蜜法,自然能夠修行般若行。不修行就是凡夫,一念間修行,其法身與諸佛平等。」「各位善知識,這個煩惱就是菩提。前面一個心念陷入迷惑,就是凡夫;後面一個心念覺悟,就是佛。」【真有】「真有般若」、「真有智慧」之省略。學佛修行最怕心口不一,只是讀念講說經文,卻不肯落實到自己的心行當中去,那還算不上修行,只能夠種些善根,無法獲得真實法益。學術佛教更是如此,學者們雖然研究佛教教義,卻未必認同,更不肯奉行。他們本著所謂「科學」的態度來研究,甚至加以批判,只不過是以賣弄學識來謀生罷了,與修行基本無關。問:煩惱就是菩提,到底該如何理解?答:煩惱是您的心,菩提也是您的心。只不過,心中念念沾染境界,念念分別執著,自相糾纏,就叫做煩惱;反過來,心中念念離開境界沾染,念念智慧明了,自在無拘束,就叫做菩提。煩惱與菩提,猶如手心、手背一般,一轉念,煩惱即成菩提。問:如何轉念?答:扭轉攀緣,返觀自性。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是如此尊貴,大師讚歎曰: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第一,無住、無去、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將大智慧到彼岸,打破五陰煩惱塵勞,最尊最上第一。贊最上乘法,修行定成佛。無去、無住、無來往,是定慧等,不染一切法。三世諸佛從中出,變三毒為戒定慧。「各位善知識,此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是最尊貴的最上乘,第一等殊勝;它無住、無去、無來,三世諸佛都從中出生。」「運用摩訶般若波羅蜜的大智慧,能夠到達彼岸,徹底摧破五陰當中的塵勞煩惱之覆蓋,所以說它是最尊貴的最上乘,第一等殊勝。大家讚歎這最上乘法,依照它修行定會成佛。」「說它無住、無去、無來往,就是指定慧平等一如,它本來如此,不會沾染一切法。」「之所以說三世諸佛都從中出生,是因為依此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修行,能夠轉變貪、嗔、痴三毒為戒、定、慧三無漏功德。」在般若部經典當中,世尊曾說過:「般若乃諸佛之母。」這個「般若」就是指般若波羅蜜,也稱第一波羅蜜。六祖大師所開示的,正是這第一波羅蜜,即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據此可知,禪宗雖然標榜教外別傳,實則與經教完全一致,並未離開世尊的大乘教法。問:那還「別傳」個什麼呢?答:只因教人離開文字執著,因言會義,依義明心,故名別傳。許多學佛人,包括許多法師在內,他們一味鑽故紙堆,糾纏於名相、概念、道理等等而難以自拔,永嘉禪師雲「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疲」是也。針對如此情形,禪宗教人學會轉身,故名別傳。依此別傳之法,雖然讀經習論卻能夠掙脫文字束縛,如盧惠能一般聞經開悟,見性成佛: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般若常在,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莫起雜妄,即自是真如性。用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見性成佛道。「各位善知識,我所繼承的這個法門,從一門般若波羅蜜,能夠出生八萬四千種智慧。為什麼?因為世上人有八萬四千種塵勞煩惱。如果沒有塵勞煩惱,則般若智慧常在心中,不曾離開自性。」「覺悟如此般若波羅蜜法的人,就是心中無念、無憶想、無染著。不要生起雜念妄想,則自心就是真如性。運用自心智慧觀照,對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就會見性成佛。」【八萬四千】不是準確數字,而是古印度人對於極多、數不清的一種代指。如經云:「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其實是說,佛陀以天眼見到一缽清水裡面有數不清的細菌,其數量不止八萬四千。【不取不舍】既不貪取,也不捨棄。問:如何是「不取不舍」?答:明心見性的人,覺悟一切法都是自性的顯現,故不需要貪取;自性本來遍在,一切法處處都能夠隨緣發生,所以也無法捨棄。取就是貪取,舍就是捨棄。一旦覺悟到什麼都貪取不來,什麼都捨棄不了,方才能夠隨緣自在,隨遇而安。這就是不取不舍。問:那還可以有理想和追求嗎?可以拒絕某些人、事、物嗎?答:不妨。對待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對待「拒絕」等等,都應當不取不舍。問:如何是對於「理想和追求」的不取不舍?答:在修行和生活當中,既不迷戀於自己的追求,也不輕易捨棄自己的追求,更不應當無所追求混日子,如此樹立並實踐自己的理想,就是對於理想和追求的不取不舍。問:如何是對於「拒絕」的不取不舍?答:在修行和生活當中,人人都有「拒絕」的權利和自由,不可濫用,也不可不用。凡遇到不合適的緣分,或力所不及之事,就果斷拒絕,以免後患;凡是分內的事情,符合自己意願的事情,且力所能及,就不應當拒絕。這就是對於「拒絕」的不取不舍。本人在生活修行當中,時常運用「拒絕」這一殊勝法門。對於一切糾纏因緣或影響自己靜修的雜事,都果斷拒絕;對於一切力所能及的修行與弘法之事,或者旁人的求助之類,都會儘力滿足。例如,偶爾會有知見不同的博友,文章沒看懂就帶著情緒妄加評論,對此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刪除其評論,同時將其加入黑名單,徹底拒絕他,免去糾纏。而對於那些態度誠懇的提問者,則盡量予以解答。當解答幾次之後,對方還在喋喋不休提問的話,則立即提醒並終止解答。這是我對於「拒絕」的不取不舍。近些年,我甚至拒絕了所有佛學院教學或外出講經之類的邀請,儘管那可以帶來名或利。因為我需要靜修寫作,一邊向古人學習,一邊註解經論,這是我想做的事情,也是我認為更有意義的事情。「說法度人一時,文字度人百世」,古人所言甚是。同時這也是我今生的理想,能夠運用白話文準確解讀經論,在我看來,就是這個時代最急需的弘法方式。其中甚少名利可言,且相當辛苦,但我願意堅持做下去,因為能夠自他兩利且法喜充滿。這是我對於「理想和追求」的不取不舍。總之,追求不等於貪取,拒絕也不等於捨棄。不取不舍並不妨礙有理想、有追求,故一切菩薩都有成佛的理想;也不妨礙您運用拒絕的權利,故佛陀教導弟子要遠離一切塵勞雜務,拒絕造作惡業,拒絕不端正的知見,拒絕交往惡友,等等。以上是六祖大師關於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的開示,下面,大師開示如何契入般若三昧,以及見性的方便修法:
分享
1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敦煌吃住行:一個令人痴迷的地方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最好的記憶在心裡
※絕美的演出,開掛的票房!
※「敦煌守護神」父女兩代留學生歸國記 | 科學春秋
※【人物】蘇佳寶:願我的舞蹈不會辜負你
TAG: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