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印順法師:四句料簡

四句料簡

印順法師

一六 四句料簡

  佛教界流傳有禪凈的四句料簡,據說是宋初永明延壽大師造的。現在簡略的引述如下:「有禪無凈土,十人九岔路」;「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有禪有凈土,猶如帶角虎」;「無禪無凈土,銅床並鐵柱」。四句偈中的「禪」,不是一般的,專指達磨傳來,發揚廣大的禪宗;「凈土」也不是十方凈土,而是[P185]「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禪與凈土,表示參禪與念佛往生凈土的修行。永明延壽是一位禪凈雙修的,在他的著作中,並沒有這四句偈,所以是否延壽所作,是值得再考慮的。依四句偈的內容來判斷,這是在禪、凈都流行的時代,作者沒有輕視禪宗,而卻是志在西方凈土,以凈土行為最殊勝的法門:這是四句偈作者的立場。

  「有禪有凈土」的,最為理想。如虎稱「獸王」,老虎頭上生角,那真是雄猛無上了。最理想的「有禪有凈土」,姑且不論。所說「有禪無凈土」,「無禪有凈土」,到底怎樣是「有」,怎樣是「無」?如看語錄,或住過禪堂,打過禪七,這是不是有禪?如有時去佛寺,或去居士林、蓮社等念佛(名號),或打過佛七,這是不是有凈土?如說是「有」,這樣的有禪,可能還沒有到達禪的邊緣,走入岔路的資格都沒有呢!這樣的有凈土,就能「萬修萬人去」嗎?念佛而能生凈土的,如『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三種「凈業正因」,其中發菩提心,決不是心裡想一下,願成佛道,願度眾生就得了,發起菩提心,也不太容易吧!放低[P186]標準,如『阿彌陀佛經』說:「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要修到「一心不亂」與「心不顛倒」,也不能說是「萬修萬人去」呀!如說「有禪」,把標準提高,以為禪者即使「徹悟自心」,還可能多數走入歧途。說到「有凈土」,把標準盡量抑低,以為只要口頭喃喃,稱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那不是公正恰當的料簡!六度萬行,是如實的難行道;念佛往生凈土,是方便的易行道。難行與易行是有的,那是適應根性的,不同而又相成的法門,決不能如四句料簡偈的那種偏私論法。末後一句──「無禪無凈土,銅床並鐵柱」,可說是豈有此理!中國的禪宗,自達磨傳來(經過中國的玄學化),被稱為「最上乘禪」。中國的念阿彌陀佛,往生凈土,也有適應中國的特性。這是中國佛教,但佛教是不限於中國的。如今日錫蘭等南傳佛教國,佛教非常興盛,就是我國的隋、唐時代,也不及他們。然而南傳佛教國家,沒有我國所弘的禪,也不知道西方極樂凈土與阿彌陀佛,這當然是「無禪無凈土」的,難道這樣的信佛修行者,都要「銅床並鐵柱」,非墮入地獄不可嗎?作者處身於禪、凈盛行的中國,只知道禪與凈,缺乏對佛教深廣的遠見,一心要弘揚凈土,才作出這不合情理的料簡。

  以上所說的「橫出三界」,「帶業往生」,「隔陰之迷」,「四句料簡」,是一般凈土行者,用來讚揚凈土法門的。依法義說,這都含有似是而非的成分,但在弘揚凈土來說,確有接引初學的作用。可以說:雖缺乏真實意義,卻有「為人生善」的宣導價值。

  (印順法師《華雨集》第四冊 三 中國佛教瑣談)


推薦閱讀:

佛七講話第一集 (六十九年) 智諭法師主講
慧律法師語錄精華全集(二)
宏圓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講記 第六講
凈空法師~ S 四依法 ~
佛法與婚姻--了幻法師著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