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十大致病因素 知道原因才能更好地預防

糖尿病已經慢慢成為一種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了,很多的人都是在不經意間發現自己的血糖超標。那麼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到底是什麼呢?今天,小編來為大家整理糖尿病的十大致病因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

一、遺傳因素

在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中,遺傳因素是可以肯定的,糖友中有家族史的約佔20%~30%。據文獻報告,無論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型)還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I型),均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其中引起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遺傳因素明顯高於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從雙胞胎糖尿病發病史來看,單卵雙生糖尿病的發生率要比二卵雙生者明顯增高,在胰島素依賴型糖友中佔50%;而在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友中,其兩個雙生子患有糖尿病的幾率高達88%。而且這種遺傳因素在外界環境和體內環境的誘發下較易發病。

事實上,並不是糖友都會把病遺傳給下一代,如父母雙親中只有一人患糖尿病,則其子女中糖尿病的發病率會很低,並且往往是隔代遺傳。

值得注意的是,近親結婚者得糖尿病的機會比較多。

二、肥胖因素

人們飲食過量或營養過度,而體力活動卻大量減少,以致飲食產生的熱量超過身體的需要,從而引起肥胖(超過標準體重的20%)。隨著肥胖程度的增加,糖尿病發生的幾率也隨之增加,這已成為目前公認的一般規律。儘管至少50%的肥胖者在他們的一生中保持正常的葡萄糖耐量,但目前肥胖與超重被公認為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或重要誘因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肥胖表現對糖尿病基因起觸發因素的作用,就像病毒因素導致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一樣。

因為肥胖者組織細胞的胰島素受體減少,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弱,於是造成了胰島素的相對不足,因而難以維持正常的糖代謝。同時,肥胖者過量的脂肪都堆積在肝臟等組織器官,致使肝糖原貯存減少,造成血糖濃度升高。脂肪代謝的加強需要消耗更多的胰島素,而高脂血癥狀態卻對胰島素產生對抗,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對胰島素的需要量。久而久之,胰島細胞負擔加重,從而很容易誘發糖尿病或使糖尿病病情加重。

三、食物因素

據國內調查結果表明,寧夏回民糖尿病發生率明顯高於漢民,高達4.6%。這可能與回民以進食羊肉等含脂肪、蛋白質及熱量較多的食物有關。高碳水化合物與糖尿病的發生可能並無明顯關係,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高脂肪飲食與發生糖尿病有關。廣西南寧蔗糖廠的調查結果表明,進食糖類較多並不是引發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但也有人認為,長期食用精製麵粉、精製蔗糖這類碳水化合物飲食,發生糖尿病的幾率將增加。因穀物精製後,蛋白質、微量元素及某些維生素有所丟失。而某些微量元素如鋅、鎂、鉻對胰島細胞功能、胰島素生物合成及體內能量代謝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動物實驗已證明,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引起糖尿病。

四、妊娠因素

妊娠期胰島素降解作用將加速,並且約有80%正常孕婦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使其胰島素產生相對不足。葡萄糖耐量的特點是空腹血糖較非孕期低,服糖後2小時有20%患者血糖不能恢復正常。此外,妊娠期胎盤分泌的人泌乳生長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糖皮質激素對胰島素有對抗作用,可使血糖升高。

妊娠4個月後,腎糖閾降低,且於孕末期可出現乳糖尿,約有20%~30%正常孕婦可出現間歇性糖尿,其中75%糖耐量是正常的,因此,妊娠期糖尿並不能真實反映血糖的高低,此時糖尿病尿糖陽性的診斷意義必須慎重考慮,應當進一步化驗血糖或做葡萄糖耐量試驗,才能最後確診。這一點對於妊娠期糖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但有資料表明,妊娠的次數與糖尿病的發生成正比例關係。

五、免疫因素

由於病毒感染,特別是柯薩奇病毒感染,使胰島組織及細胞發生炎症、破壞,引起了自身免疫力下降。這樣,在病毒和抗體共同作用下,胰島β細胞進一步大量損壞,使胰島分泌功能減弱,從而導致糖尿病,特別容易導致青少年糖尿病的發生。估計有5%~10%的糖友因自身免疫力低下而發病。一般正常人不會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糖友或其家屬常同時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惡性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橋本甲狀腺炎、原發性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症、重症肌無力等。糖友中伴有自身免疫性腎上腺炎者約佔14%,比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高6倍。

六、環境因素

外界環境的刺激和影響與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定的關係。根據對糖尿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的統計可知,知識分子和幹部最高,分別為11.85%和10.4%;農民和牧民最低,分別為4.2%與4.9%。這主要是因為城市居民體力活動少於農村居民,且肥胖及高齡者又較多,加上飲食習慣和外界環境等都是致病因素,所以發病率較高。正是由於體力活動減少以至肥胖,就造成了組織器官中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外周組織中胰島素受體的數量減少。

七、激素因素

在糖尿病的發病機理中,不僅有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不足,而且也有胰高血糖素的相對或絕對過多。眾所周知,體內能使血糖下降的唯一激素是胰島素,而由胰島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則是對抗胰島素作用的主要激素。當胰高血糖素濃度增高時,可導致血糖升高。其他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生長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泌乳素、性激素等。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在糖尿病發病機理中仍以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為主要因素,而胰高血糖素等可使血糖進一步升高,屬於次要因素。

八、藥物因素

在科研實驗室里,將四氧嘧啶、鏈脲佐菌素等化學藥物注入動物體內可製成實驗性動物模型,說明藥物能使胰島β細胞而引起超急性糖尿病。已知有些藥物如苯妥英鈉、噻嗪類、利尿葯、胰高血糖素、避孕藥以及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止痛退熱葯,均能影響糖代謝,引起葡萄糖耐量減低或高血糖;敏感者甚至可引起糖尿病。如長期應用超治療量的糖皮質激素,可引起類固醇性糖尿病。

九、精神因素

中外學者研究表明,精神因素在糖尿病的發生、發展中起一定作用,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激動及各種應激狀態會引起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胰開糖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十、其他因素

從全國的調查情況來看,無論男女,20歲以下組糖尿病患病率極低,僅0.2%~0.4%,30歲以上至40歲以下組約10%~15%;到了40歲以上時,隨著年齡增長,患病率急劇上升,平均每增長10歲,患病率上升10%,至60~70歲達最高峰,約35%~40%。可見,糖友以中老年人為多,此病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重點疾病。


推薦閱讀:

柳氏後裔:「焚書坑儒」成柳下惠著作失傳致命因素|柳下惠|焚書坑儒
八字合婚最看重哪些因素?你跟什麼樣的人會不合?
冉興無:糖尿病足危險因素篩查
婚姻易出軌的六大因素-搜狐健康
腸道環境三因素:你吃的胃藥會導致過敏嗎?

TAG:原因 | 糖尿病 | 因素 | 才能 | 知道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