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高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3教師用書 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單元引言分析

  本單元系統闡述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興起、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主要內容包括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漢代儒學成為了正統思想。宋明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即程朱理學及其代表人物。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出現了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進步思想家。

  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掌握孔子「仁」的思想及其對文化的貢獻,以及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及其與漢武帝實現大一統之間的關係;宋明理學;明清進步思想家的思想。

  建議在學習中將本專題內容與中國古代史的政治、經濟專題的相關內容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對一個時代的整體認識;還可以與語文學習結合起來,從熟悉的有關名篇佳作入手,更好地理解著名思想家的思想;更要注意歷史與現實的聯繫,中國與世界的聯繫,關注社會生活實際,進一步了解儒家思想深遠博大的影響。學習中應貫穿探究性學習的理念,積極思考,大膽提問,合作交流。第1課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2.教材分析與建議

  重點

  「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社會原因和歷史意義;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韓非子思想的主要內容。

  難點

  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局面和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情況:「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孔子和早期儒學,道家和法家。「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是儒學產生的社會背景,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孟子、荀子的思想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傳承中的創新。道家和法家是百家爭鳴時期重要的兩個學派,對中國思想史的發展也有重要影響。在中國古代史的教學過程中,建議多採用史料教學法,一方面可以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活潑,另一方面也可向學生初步傳授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課引言通過學校教育的演變和發展,引出正文第一目「『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實際上交代歷史背景。

  第一目「『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教材首先分析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社會原因,接著簡單介紹了當時的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最後分析了「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

  (1)「百家爭鳴」的含義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

  所謂「百家」,是泛指,意為數量多。《漢書·藝文志》上主要分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十家。

  所謂「爭鳴」,是指當時代表各階級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做出解釋。於是,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爭相發表自己的見解。

  (2)「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社會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思想領域異常自由和活躍的時期,幾乎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此時「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有其深刻而複雜的社會原因:第一,在經濟上,井田制崩潰。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大變革時代,各種力量在爭衡、較量。對社會變革的現實發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時弊的各種方案,就必然會出現觀點各異的現象;加上新的統治階級還未有絕對的權威,人們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條框的束縛和制約,盡可以暢所欲言。第三,在階級關係上,「士」階層的活躍和受重用。各諸侯國都想富國強兵,兼并他國,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別地禮賢下士;「士」們也希望實現用自己的思想主張治國平天下的政治願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私學的興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識淵博和閱歷豐富的文士,同時也為學術繁榮提供了輿論陣地。在社會上,一批以傳播文化,發展學術為宗旨的社會力量被稱為「諸子百家」。建議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繁榮的局面,是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階級關係劇烈變化,奴隸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從而幫助學生明確,一定的思想觀念是一定的歷史時代的產物,是在它的物質條件和相應的社會關係的基礎上創造和構成的。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理解經濟、政治和文化三者間辯證關係的能力。

  (3)「百家爭鳴」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春秋戰國時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這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歷史縱橫】,了解百家之中的十個主要學派。

  建議教師在本課內容教學完成後,布置學生在課外閱讀諸子百家的文章,和有關介紹諸子百家的書籍,進一步了解各主要流派的思想主張,進行知識的自主建構,形成對「百家爭鳴」歷史現象較全面的認識。

  (4)「百家爭鳴」的歷史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可以說,沒有當時的「百家爭鳴」,中國後來的思想文化就不會五彩繽紛。在「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各家學派相互取長補短,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兼容並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長的過程中形成發展起來的,並在日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對當時和後來社會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二目「孔子和早期儒學」

  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教材首先介紹了孔子的生平,接著講述了孔子的思想主張和教育思想。

  (1)孔子的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或孔夫子是對他的尊稱。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曆八月二十七日,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曆二月十八日,享年73歲。

  孔子3歲喪父,17歲喪母,生活十分慘淡。然而,孔子自小就勤奮好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孔子曾先後擔任過下級官吏和地方官,政績十分顯著,五十多歲時擔任司寇,成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後在五十五歲左右仕途失意,官閑居家。之後孔子離開魯國,周遊列國達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然而屢遭冷遇,遠大的抱負和理想最終未能實現。於是,孔子開始專心從事文化教育活動,為改造社會培養人才,並在教育上獲得了巨大成功。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教師可引導學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一圖。孔子晚年對《詩》《禮》《書》《易》《樂》《春秋》進行了整理,是為「六經」,即儒家的經典,對發展儒家文化、繁榮學術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致後來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為「仁學」。在《論語》一書中,「仁」字的出現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而如何實行仁,孔子主張克制自己,恢復「禮治」,即「克己復禮為仁」;主張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愛人」作為「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由「愛人」所推導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體現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實現人際之間共同和諧發展的關切,這種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的精神,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孔子的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現實性和永恆的價值。針對當時社會動蕩的現實,孔子希望恢復社會秩序,於是他提出「克己復禮」,希望人們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慾望,恢復社會秩序。

  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著名主張,這是孔子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在論述他的教育對象時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也就是說,只要是主動親自帶著干肉到我這裡來登門求教,就表示有尊師重道之意,我就沒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識和學問傳授給你。這與奴隸制「學在官府」、「禮不下庶人」的嚴格等級制的教育有著質的區別,是劃時代的進步。

  孔子的私學打破了受教育對象的地域、族類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尤其是滿足了平民入學受教育的願望,適應了社會發展的要求,有利地推動了春秋以來的學術下移運動,壯大了士階層的隊伍,促進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建議教師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可引入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曲阜三孔」概念,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孔子及孔子的思想在今天世界上的影響,同時,也可藉此培養學生對歷史文物的保護意識。還可以用談話法與學生交流在語文課上學過的《論語》的有關篇目。另外,請學生閱讀【資料回放】中孔子概括自己一生的名言,並解釋其大意,教師指出這實際上是孔子對自己精神歷程的一個總結。

  (3)孟子的思想

  孟子,名軻,戰國中期鄒國人,他曾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自認為是儒家學派的正宗。一生以教書為主,也曾遊說於各諸侯國。晚年著書立說,他的言論被整理成《孟子》一書。馮友蘭認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義代表。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繼承了孔子的「仁」,並將其發展為系統的「仁政」思想。孟子認為,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賓士天下」。

  孟子的「仁政」貫穿著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是勸說統治階級要善待民眾,不要過分地剝奪他們。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學思想中的精華,也是對孔子民本思想的發展。孟子總結戰國時期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也是孟子用仁政來解釋君民關係。

  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為了說明這些道德規範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性善學說雖然是唯心主義哲學思想,但孟子強調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產,使民有恆產,又有恆心地安於生產生活的思想,在當時是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的。

  (4)荀子的思想

  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還有荀子。荀子,名況,戰國晚期趙國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兩位有名的學生:一位是傑出的學者韓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馮友蘭認為荀子是儒家的現實主義代表。

  荀子大體遵循了孔孟的路線。荀子主張「仁義」和「王道」,他所提出的「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從道不從君。」等觀點,都可見諸於孔孟的思想學說。所以說荀子是屬於儒家學派的,他的禮義學說是直接從孔子的思想中脫胎而來。

  在君民關係上,荀子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觀點,對後世的政治思想影響很大,為後來歷代有見識的封建帝王所採納,對封建時代「治世」局面的出現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對於孟子所說的人之性善,荀子駁斥他說:「是不然,人之性惡。」荀子為什麼說「人之性惡」呢?荀子說:人餓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勞了便喜休息;苦飯不願吃,破衣不愛穿,辛苦的事不樂意干;愛聽好聽的聲音,愛看好看的顏色。順著這些天性,人就不會循規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惡的。

  荀子分析批判諸子百家的言論,並吸收了各家的優秀思想。如荀子說「天行有常」,就是說自然界的運行變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這同老子說的「道法自然」,在客觀物質世界都有其一定的運行規律這一點上是相通的,顯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響。荀子主張以禮治國,這跟孔子的重視禮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說的禮,重在分定界限,對人制裁。強調禮的制裁的一面,已隱含著法的作用,表現出趨向法治的觀點,並以此影響了他的學生韓非子、李斯等人,成為主張法治主義的法家學派,促成了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建議教師在本目的教學過程中運用比較法進行教學活動,同時介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使學生通過比較學習,掌握兩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張及其異同處,提高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的比較能力和善於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進行比較的意識。【學思之窗】中關於「人性」的幾種看法,建議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自由發表各自的見解和認識,以此作為本課學習內容的總結。參見問題解答部分。

  第三目「道家和法家」

  道家和法家是百家爭鳴時期的重要兩個學派,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道家和法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思想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與孔子同時代。老子著《老子》,又名《道德經》。老子提出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觀點,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老子反對新興地主階級的「有為」措施,主張「無為而治」。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莊子。莊子認為宇宙萬物的本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萬物。莊子的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學與哲學的完美結合,如《逍遙遊》等名篇。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韓非子,是法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理論的集大成者。韓非子的學說,後來成為秦代的官學,對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起了積極的作用。本目【歷史縱橫】介紹了墨家學派。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墨子,反映其思想的書是《墨子》。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他要求有一個社會秩序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對互相侵犯,要使「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

  最後,利用課後《本課要旨》,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本課要掌握的核心問題所在。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關於「『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一目的教學,建議教師從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徵入手,讓學生明白「百家爭鳴」的局面正是出現在這一歷史大變革的時期。對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社會原因的分析,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從經濟、政治、階級關係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進行思考與歸納,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路。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提醒學生注意史論相結合,論從史出,同時,對基本史實的掌握要求準確到位。關於教材中提到的諸子百家,建議教師在這裡對儒家以外的主要派別和主要代表作適當的介紹,也可以作為學生課外探究的活動內容,布置給各合作小組,使學生通過選題、收集資料、撰寫歷史小論文和成果展示等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對「百家爭鳴」的歷史現象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同時,使學生對歷史學習和歷史研究的過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並增強合作學習的意識。對「百家爭鳴」歷史影響的分析,建議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在閱讀的基礎上歸納總結。

  關於「孔子和早期儒學」一目的教學,建議教師選擇一些貼近現實和貼近生活的素材,來引導學生進入本目的教學,引入對孔子的介紹。這些材料可以是2003年底至2004年初,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孔子文化展」的一些內容,也可以是當地紀念孔子的一些處所,還可以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孔府、孔廟、孔林。通過這些「活著」的歷史,盡量地從時空上將孔子拉近,消除歷史的距離感,從而更好地臨近孔子,了解孔子。在講述孔子生平時,建議教師用好【學思之窗】中孔子概括自己一生的一段名言,學生也許只能從字面上來解釋這段文字,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這段話其實反映了孔子一生精神修養的歷程。建議教師在講解孔子「仁」的思想時,通過投影適當地展示一些孔子言論的史料,可以直接利用教材行文中的,也可以再補充一些,這樣可以增強學生閱讀史料的能力。關於孔子的教育思想,建議教師在重點分析「有教無類」主張的含義和意義之後,引導學生回憶在語文課上學過的或自己知道的,有關孔子教與學的名言,如「溫故而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等,對學生進行一些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的教育。

  同時,對於有關孟子和荀子思想的教學,建議教師運用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在比較孟子、荀子的思想過程中,掌握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同時了解他們思想的異同點。這樣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比較法進行歷史學習的能力,也可以對探究活動「列表對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處和不同處」做一些鋪墊和引導。對於孟子、荀子思想的分析,一方面要使學生了解他們思想的特點,同時要強調孟子、荀子的思想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正是經過了孟子和荀子的總結和改造,儒家思想體系才更加完整,孟子和荀子對儒家學說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對【學思之窗】中關於人性論看法的討論可以作為本課的小結。建議教師將其作為開放性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鼓勵大家暢所欲言,也在課堂上形成一個「百家爭鳴」的局面。同時,教師可以將史學界關於孔子人性論觀點的不同看法作一簡單介紹,既提供給學生不同的學術觀點,也可藉此告知學生,今天的學術界正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從而激發學生大膽思考,積極探究,自由討論,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學習熱情和學術意識。

  關於「道家和法家」一目的教學,介紹老子、莊子和韓非子的主要思想,不必太細,主要讓了解產生這些思想的歷史背景及其歷史影響。

  2.教學案例

  案例一在學習「『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一目時,教師可以通過對春秋戰國時期時代特徵的提問,引導學生進入「百家爭鳴」社會原因的分析。

  請問,春秋戰國時期具有怎樣的時代特徵?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作簡短的總結: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奴隸社會趨向瓦解;戰國時期,互相兼并,封建制度逐漸確立。總之,春秋戰國時期是國家由分裂趨向統一的時期,是奴隸制走向封建制的時期,是一個歷史的大變革時代。那麼,具體的又在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呢?這些變化導致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什麼現象?

  案例二在學習「孔子和早期儒家」一目時,用實物投影,或計算機、幻燈介紹一組世界文化遺產「孔府、孔廟、孔林」的圖片,既可作為本目的導入,也可以此強調孔子的世界影響。同時,可用實物投影,或計算機、幻燈展示一組史料,通過閱讀、分析史料,理解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張。

  圖片1:孔府

  孔府位於孔廟東側,有「天下第一家」之稱,是孔子嫡系子孫長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典型建築。西漢以後,歷代帝王進行了數十次的重建、擴建,使其成為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

  圖片2:孔廟

  現今的孔廟是明清兩代完成的,其建築仿效皇宮之制,前後九進院落,貫穿於南北中軸線上,南北長1千米,面積9.6公頃,門坊54座,房屋466間。院內蒼松翠柏,殿宇雕樑畫棟,碑刻2000餘塊,是我國大型的碑林之一。

  圖片3:孔林

  孔林位於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時最久、面積最大的氏族墓地。孔林始於孔子死後第二年,隨著孔子地位的越來越高,孔林的規模也越來越大。自漢代以後,歷代統治者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以致形成現在的規模。

  史料1:有關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賓士天下」。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曰:「人無有不善。」

  史料2:有關荀子的思想

  荀子曰:「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1.這是體現人性問題的幾種不同看法,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解題關鍵: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對「人性」的不同看法。

  思路引領:理解四種看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答案提示: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對「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論」、「性惡論」和「性無善無不善」的觀點,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質和內涵。人性從客觀上說,是隨著人的生存環境而變化的;從主觀上說,是隨著人生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人有自然屬性,還有社會屬性。

  關於孔子「人性論」的幾種觀點:

  黃仁宇認為,孔子沒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惡,但卻說聖賢也要經常警惕防範不仁,可見孔子認為性惡來自先天。

  另有學者認為,孔子的確不像後來的孟子和荀子那樣,直接而明確地談論人性是什麼或不是什麼,但《論語》中卻多處蘊含著孔子人性本善的價值預設。

  還有的學者認為,孔子的人性觀是人性美善,而又非純美純善,並且認為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就是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純美純善兩個方面合乎邏輯的分化和發展。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解題關鍵:社會經濟的變化對思想文化的影響。

  思路引領:思想文化活動是社會經濟和政治在精神層面的反映。

  答案提示:春秋戰國時期,舊的經濟制度井田制崩潰,舊的政治權力中心周王室衰微,出現了新的經濟制度和新的政治力量,諸侯國紛紛起用原先地位較低的士,士開始崛起。同時,私人講學風氣興起,士階層不僅在政治上發揮作用,也在文化教育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傳播文化、研究學問,形成了諸子百家。同時,他們紛紛發表自己的主張,互相學習,相互詰難、批駁,形成了「百家爭鳴」局面。

  二、學習延伸

  (1)探究活動

  題目略

  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孔子的言論,分別是「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愛人,厭惡人。」「做人沒有仁心,如何對待禮法?做人沒有仁心,如何對待樂理?」,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在孔子那裡,「仁」是衡量一個人的基本標準,是最根本的道德規範。第三句的意思是「關愛他人的人,人們就會愛戴他;尊敬他人的人,人們就會敬慕他。」這一句體現了孟子的「性本善」。第四句的意思是「對人言語友善,比布帛還溫暖;對人惡語中傷,比刀劍還尖刻。」表明荀子性惡論雖然認為人性中有惡的一面,但實際仍主張棄惡揚善。

  五、資料與注釋

  1.原始資料

  孔子問禮於老子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

  孔子論德治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孔子論人性、仁、政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未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論語·陽貨》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論語·季氏》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論語·顏淵》

  孟子與告子辯論人性

  告子曰:「性,猶杯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杯棬。」

  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杯棬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杯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sang);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告子曰:「生之謂性。」

  孟子曰:「生之謂性也,猶白之謂白與?」

  曰:「然。」

  「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

  曰:「然。」

  「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

  ──《孟子·告子章句上》

  荀子論人性惡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故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後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聖王以人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製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今之人,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孳,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荀子·性惡》

  老子論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道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德經》

  孔得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真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以此。

  ──《老子·道經》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德經》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老子·道經》

  老子的辯證法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老子·道經》

  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老子·道經》

  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熟知其極?

  ──《老子·德經》

  老子的理想國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德經》

  莊子的相對論

  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睹矣。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分定矣。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桀之自然而相非,則趣操睹矣。昔者堯、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梁麗可以沖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故曰,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帝王殊禪,三代殊繼。差其時,逆其俗者,謂之篡夫;當其時,順其俗者,謂之義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惡知貴賤之門,小大之家!

  ──《莊子·秋水》

  韓非子的法治理論

  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韓非子·五蠹》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故矯上之失,詰下之邪,治亂決繆,絀羨齊非,一民之軌,莫如法。屬官威民,退淫殆,止詐偽,莫如刑。刑重則不敢以貴易賤,法審則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則主強,而守要,故先王貴之而傳之。

  ──《韓非子·有度》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韓非子·有度》

  廢常、上賢則亂,舍法、任智則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賢。」

  ──《韓非子·忠孝》

  墨子的有關思想

  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墨子·兼愛上》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國家,欲脩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賢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賢之為政本也?曰自貴且智者,為政乎愚且賤者,則治;自愚賤者,為政乎貴且智者,則亂。是以知尚賢之為政本也。故古者聖王甚尊尚賢而任使能,不黨父兄,不偏貴富,不嬖顏色,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不肖者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為徒役,是以民皆勸其賞,畏其罰,相率而為賢。……」

  ──《墨子·賞賢中》

  2.課文注釋

  「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社會原因

  「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並非偶然,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動的時期,社會經歷著深刻的變革。這場變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

  經濟上,井田制瓦解。在這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全歸周王室所有,這時出現了土地私有。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開始按田畝收稅,土地由國有向私有轉變,原有的經濟秩序遭到很大破壞。

  政治上,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原來的周天子統一號令天下,但這時原來受周天子所封的諸侯現在成了許多各自為政的國家,互相兼并、爭霸,大國憑藉實力爭得盟主地位,「挾天子以令諸侯」。諸侯國內部也出現兼并、奪權的現象。

  文化上,經濟政治的變動造成文化下移。學校原來設在官府,文獻典籍和學習工具也為官府所壟斷,這就是所謂的「學在官府」。春秋戰國以後,隨著王室衰微,政局變化,官學敗壞,原來掌管文化的官員許多都流散到民間。其中,一些人開始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別人,出現了私學。由於私學的興起,文化下移,逐漸形成了「士」階層,並開始成為社會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儒家思想形成的社會背景

  孔子創立儒家學派的社會因素相當複雜,與春秋時代的社會變革、魯國的文化傳統有著密切的關係。春秋末期,由於鐵器和牛耕的出現,生產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這為封建生產關係的產生提供了物質條件。原來為周天子所有的「公田」,逐漸轉化為諸侯貴族的「私田」。政治上,平民與貴族,奴隸與奴隸主,新興封建勢力與奴隸主貴族,以及奴隸主貴族內部的矛盾激化了,諸侯爭霸兼并土地的戰爭日益頻繁,奴隸的逃亡與暴動連綿不絕,王權衰落,各國諸侯貴族勢力大大削弱。新興封建勢力日益興起。在思想意識和文化上,「學在官府」的局面逐漸被打破。孔子首倡「有教無類」,廣收弟子,宣講儒家思想,出現當時影響最大的私學。孔子把西周以來奴隸主貴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為以「仁」為核心的社會政治、倫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學,從而創立了儒家學派。同時,儒家學派誕生於魯國,也與魯國特定文化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魯國是周代開國天子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在西周王朝長期執政,這種特殊的政治地位,使魯國成為了西周時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兩大文化中心為周王室和商朝的故地宋國)。春秋時代,魯國在文化上仍舊保留著最多的周文化傳統,以致到春秋末期還享有「周禮盡在魯」的名聲。這種文化傳統對孔子有很大影響,為他創立早期的儒學思想體系提供了條件。

  百家爭鳴

  所謂諸子百家,是對先秦至漢代初期各學派的總稱,「百家」是虛指,以形容學派之多,習慣上指「九流十家」。漢初司馬談總括為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班固則概括為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等,合稱「九流」,再加上小說家,則稱為十家。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各家的主張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處。儒、墨、法諸家,側重於政治道德。老莊道家講道,側重於對宇宙本體及其發展規律的探索。名家主要是研究名辯,即邏輯問題。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反映了這一時期人們從天命思想中擺脫出來,作為自覺的主體去面對世界、認識世界的趨向。它們不同的側重點,反映出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所面對的三個主要的認識領域。各家學說的中心及其最後歸宿,都是為了求治國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絕沒有出世的思想,這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共同的精神。百家爭鳴所涉及的問題極為廣泛,內容非常豐富。從春秋末年到秦滅六國300年的時間裡,各家學說互相爭鳴,互相吸取融合,不斷豐富,不斷深入,形成了學術文化上空前繁榮的局面。最後,經過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再到漢武帝採納著名儒學家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從而結束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是宋國貴族,避難遷魯。他出生時,家世已經沒落。年輕時做過季孫氏的委吏(管倉庫)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歲到齊國,幾年沒有得到齊君的重用,又回到魯國,聚徒講學。五十多歲時,由魯國中都宰(都城行政長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獄、糾察等事)。後又曾周遊宋、衛、蔡、齊、楚等國。晚年在魯國編訂古代文化典籍《詩》《書》《禮》《樂》《易》《春秋》等,教授門徒;這些在漢代以後被奉為儒家的《五經》。孔子的弟子曾將他的談話和他與門徒的問答,輯成《論語》一書,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子提出「仁」的學說

  「仁」字最早見於《尚書·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樣)。」這個「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後來的政治家講「仁」,則指的是人際的倫理關係。孔子對仁作了充分的闡發,把它提高到倫理哲學的最高點,形成為一種系統的儒家學說。孔子所講的「仁」,含義十分寬泛,「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則是其最主要的兩個內容。孔子強調,仁既是人的內在心理感情和自覺道德意識,也是最高的道德標準。仁者應該「泛愛眾」「親親」「能愛人、能惡人」,為此必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衛靈公》),「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孔子所講的「仁」是普遍的愛,它在階級社會裡,是不存在的。不過,孔子講「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勞動者身份地位的變化,這是思想發展史上的飛躍。孔子所講的「仁」,又是同「禮」聯繫在一起的。他說:「克己復禮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於周禮的規範,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才算有了仁德,這反映了他對當時新興地主階級僭越周禮行為的不滿。在上述倫理觀念的基礎上,孔子針對春秋時弊,要求體察民情,減輕剝削,主張「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擇可勞而勞之」(《論語·堯曰》),「薄賦斂」(《說苑·理政》);反對暴政虐民,斥責「苛政猛於虎」(《禮記·檀弓》),主張行德政,省刑罰。後來,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仁」的學說,形成「仁政」學說和重民思想。

  孔子與教育

  孔子之前,「學在官府」,學校專為貴族子弟而設,平民沒有受教育的權利。春秋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階級的分化,有些具有一定文化修養的退休官吏,回到家鄉收徒設教,興辦私塾,不過影響不大。到春秋晚期,隨著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變,地主政權需要大量知識分子為其服務,民間聚徒講學的風氣日漸興盛,孔子也開始興辦私學,廣收門徒。孔子辦學,主要有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大約在他30至35歲之間,第二個時期在他37至50歲之時,第三個時期是他的晚年,即68至73歲之時。他主張「有教無類(類,指貧富貴賤的等級區別)」(《論語·衛靈公》),只要「自行束(十條幹肉)以上」(《論語·述而》)就收為門徒。這樣,比較貧寒的平民只要交得起束的都可以接受教育,從而突破了「學在官府」的限制。孔子一生教授的門徒多達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藝(禮—禮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認字寫字、數—算術)者七十有二人」(《史記·孔子世家》)。這些學生大多出身貧賤,出身貴族的不多。

  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認學生個性的差異和程度的高低,主張在統一的培養目標之下,應注意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對於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講高深的學問,對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則不可以講高深的內容)」。以便發展每個學生的特長,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平時,孔子非常注意觀察,了解每個學生的愛好、個性和程度,熟記在心。在教學中,他一方面根據學生程度的高低和接受能力的大小,進行不同的指導。如學生「問仁」「問道」「問政」「問君子」,他總是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回答。曾參的學問修養比較高,有一次向孔子問「道」,孔子就不直接點破,只是說:「吾道一以貫之。」讓他自己去領會。孔子走後,別的學生便問曾子老師的話是什麼意思,他回答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師所講的道,就是『忠恕』罷了)。」說明他已真正領會了孔子的教導。另一方面,孔子還經常針對學生的不同缺點,對症下藥地進行教育。如冉求和仲由問孔子:「聞斯行諸(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回答仲由說:「有父兄在,如何其聞斯行之?」又回答冉求說:「聞斯行之。」公西華見他的回答不一樣,感到不好理解,問孔子是什麼道理,他答道:「求也退,故進之(冉求遇事膽小退縮,所以我要鼓勵他前進);由也兼人,故退之(仲由好勇過人,因此我要約束他)」(《論語·先進》)。

  在學習方法方面,孔子有許多名言,如「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等。「溫故而知新」出自《論語·為政》,原文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複習舊的知識(指學習過的知識),由此獲得新的知識(指未學習過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當老師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的這三句話出自《論語》,原文分別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了解你,你不怨恨),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發現他們的缺點作為借鑒而改正自己)」(《論語·述而》)。

  儒家學派

  儒家學派是崇奉孔子學說的學派。《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儒」在古代,是指從巫分化出來的,專門為貴族人家祭祖事神、辦理喪事的知識分子。孔子以後,儒的含義發生了變化,指的是以孔子為宗師的儒家學派。儒家學說的內容,主要是「祖述堯舜,憲章(效法)文武」,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張「德治」(禮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戰國時,「儒分為八」,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各個時期的儒家總是適應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從孔子學說中演繹出各種應時的儒家學說來。如兩漢有以董仲舒和劉歆等為代表的今古文經學及讖緯之學,魏晉有王弼、何晏以老莊思想解釋儒經的玄學,唐代有韓愈為排斥佛學的儒家「道統」說,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理學,清代前期有漢學、宋學之爭,清代中葉以後有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之爭。至五四運動前後,儒家學說隨著封建社會的沒落,才逐漸喪失其作為正統思想的地位。

  老子及道家學派

  史書關於老子的記載不很清楚。司馬遷的《史記》一說他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里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問禮的老聃,教材持這種說法;一說他可能是周烈王時見過秦獻公的周太史儋;又說他可能就是老萊子。相傳,老子的著作有《道德經》,亦稱《老子》或《老子五千文》。但從書的思想內容和涉及的某些問題來看,該書大約編定於戰國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全書五千餘字,是用韻文寫成的哲理詩。分《道經》和《德經》兩部分,故稱《道德經》。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因此又稱《德道經》。道經側重講哲學,德經側重講政治和軍事。老子學說的核心是「道」。他認為「道」就是「無」。這個「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沒有意志、沒有具體形狀、無聲無息的,是無時無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老子猜測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對立,雙方互相依存,相輔相成,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而且,事物對立的雙方會互相轉化,「正復為奇(反常),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但是,老子這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存在嚴重的缺陷,他不僅忽略了對立面轉化的必要條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轉化看作是循環的,而不是上升發展的。老子的學說,對後來中國哲學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唯物與唯心兩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老子思想有消極的一面。老子長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亂,禮壞樂崩,社會正面臨著一場大變革。面對這一切,他消極悲觀,提出一個回復到「小國寡民」的遠古時代的主張,「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道德經》)。他所嚮往的這種理想社會,實際上不過是保留著原始公社遺迹的早期奴隸社會。這顯然是一種開歷史倒車的沒落階級的消極思想。

  老子及莊子關於「道」的學說為中心的學術派別稱為道家學派,老子也成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不過,道家一詞出現較晚。春秋戰國時期,只有老子學派、莊子學派,並沒有道家學派的說法。道家之名,是漢代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指》第一次提出的,稱為「道德家」。至《漢書·藝文志》,始名之為道家,列為「九流」(「九流」指先秦的九個學術流派,即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等九家)之一。道家學派的內容,以老莊的自然天道觀為主,認為天地萬物是由「道」派生的,強調人們在思想、行為上應效法「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道」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有所作為而不居功自恃,有所成長而無意作主宰)。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法治」和「尚賢」,認為「法令滋彰」反而造成「盜賊多有」,「不尚賢」可以「使民不爭」。倫理上主張「棄仁絕義」,反對「禮治」,認為「禮」是釀成大亂的禍首(《道德經》)。道家的這些主張,與儒、墨、法家的學說形成鮮明的對比。

  莊子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曾在家鄉做過漆園吏,不久即隱歸。著有《莊子》一書。莊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多採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像豐富,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的研究價值。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觀點,把世間的事物都看成相對的,認為好與壞、正確與錯誤、大與小、高與低沒有什麼絕對的界限。莊子將這種認識論上的相對主義運用來觀察人生社會,便產生了懷疑論和消極悲觀的情緒,認為現實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場夢,活著不如死。因此,他反對一切進步,反對一切文明。莊子的思想比老子更為消極,是戰國中期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的思想代表。

  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戰國中期魯國鄒人。受業於子思(孔子之孫,名伋)之門人,曾遊歷於宋、滕、魏、齊等國,闡述他的政治主張,還曾在齊為卿。晚年退而著書,傳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戰國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來源於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他認為實行「仁政」,就必須「制民恆產」,讓每家農戶有百畝之田、五畝之宅,有起碼的生產資料;「勿奪農時」,保證農民有勞動的時間;「省刑罰,薄稅斂」,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質生活條件;加強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階級剝削壓迫的苦難,企圖採用這些措施來緩和階級矛盾,以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不過它對發展生產還是有好處的。同「仁政」學說相聯繫,孟子還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他認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取得和保持統治地位,因此他主張國君要實行「仁政」,與民「同樂」。對於殘害百姓的國君,國人可以殺。商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紂,他認為殺得對,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雖然有同情人民、譴責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還是維護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是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系統地闡述「人性」問題的思想家。他的「性善論」對整個封建社會的倫理學說都有深刻的影響。孟子的「性善論」,也是他的「仁政」學說的哲學基礎。孟子認為,每個人生下來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稱為「四端」。「四端」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端緒、萌芽。「四端」的進一步發展,就成為仁、義、禮、智「四德」(《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孟子認為統治者把內心固有的「惻隱之心」發揚出來,推行到行政措施中去,「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孫丑上》),這就是「仁政」了。孟子說的人性善是一種先天就有的道德觀念,這是唯心主義思想。

  荀子及其主要思想

  荀子名況,字卿,趙國人,生卒年代不可考,大約從公元前313年到公元前238年是他的活動時期。荀子到過齊國和秦國,後來長期住在楚國。在多年的遊歷中,他接觸到各種學派的人物,研究了他們的學說和思想。荀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但他總結了各派學說的成就,吸收了其中的積極因素,成為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儒學大師。晚年在芝陵(今山東嶧縣東)從事著述,現存《荀子》32篇。荀子認為星墜、木鳴、日月虧蝕、風雨不調、怪星出現、四時代謝等自然現象,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有規律可循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荀子還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的主張。他認為天沒有能力來決定人們的貧、病、禍、凶,這些完全是由人們自己決定的。他指出人如果掌握了自然規律,就可以做到「天地官(管)而萬物役」,就能夠使天地萬物為人服務。荀子的思想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

  荀子反對孟子的性善論,主張人性惡。他認為:(1)「性偽之分」。人的本性是惡的,而仁義禮智等善的品德,是後天人為努力的結果。(2)論禽獸之別。人之所以為人,是在於人有禮儀,而禮儀是後天人為的。(3)「塗(與「途」相通)之人可以為禹」。人性雖惡,但每一個人只要通過後天的努力是可以為善的,就可以成為像禹那樣的聖人。(4)節慾的原則。對待物質欲利問題,應節慾、導欲,不能去欲、寡慾。(五)積善成聖。人成聖的方法,是自身的不斷學習和環境、習俗的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

  法家和韓非子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學派,《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發展於戰國時期的李悝、吳起、商鞅和申不害等人。戰國末期,韓非子加以綜合,集法家學說之大成。法家要求鞏固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統一的君主國家。提出重農抑商的觀點,提倡耕戰政策,以農致富,以戰求強;厲行嚴刑峻法,監察官吏職守,建立官僚制度。韓非子(約前280—前233)是韓國的貴族,「喜刑名法術之學」,後世稱他為韓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當時韓國很弱,常受鄰國的欺凌,他多次向韓王提出富強的計策,但未被韓王採納。韓非子寫了《孤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這些作品後來集為《韓非子》一書。秦王嬴政讀了韓非子的文章,極為讚賞。公元前234年,韓非子作為韓國的使臣來到秦國,上書秦王,勸其先伐趙而緩伐韓。李斯妒忌韓非子的才能,與姚賈一道進讒加以陷害,韓非子被迫服毒自殺。

  韓非子注意研究歷史,認為歷史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他認為如果當今之世還讚美「堯、舜、湯、武之道」「必為新聖笑矣」。因此他主張「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子·五蠹》),要根據今天的實際來制定政策。他的歷史觀,為當時地主階級的改革提供了理論根據。

  韓非子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他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韓非子·物權》),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聖人」)一人手裡,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韓非子·人主》)。為此,君主應該使用各種手段清除世襲的奴隸主貴族,「散其黨」「奪其輔」(《韓非子·主道》);同時,選拔一批經過實踐鍛煉的封建官吏來取代他們。韓非子還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韓非子·問田》),「以法為教」(《韓非子·五蠹》)。他強調製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他還認為只有實行嚴刑重罰,人民才會順從,社會才能安定,封建統治才能鞏固。韓非子的這些主張,反映了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為結束諸侯割據,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提供了理論依據。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取的許多政治措施,就是韓非子理論的應用和發展。

  墨子及其主要思想

  墨子,名翟,魯國人,生卒年在戰國之初,約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墨家的創始人。《淮南子·要略》說:「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以為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可見,儒、墨兩家既有區別,也有聯繫。墨子原來也是從儒者受學,只因不同意儒家的觀點而另闢蹊徑,自立學派。

  戰國時期,儒墨同為顯學。《呂氏春秋·尊師》說:「孔、墨徒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韓非子·顯學》說:「世之顯學,儒、墨也。」墨子的學說並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他的主張是針對現實社會存在的缺點問題而發的。《墨子·魯問》說:「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國家說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遙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務奪侵凌,即語之兼愛、非攻。」由此可見,墨子也認為有用就是真理,他並不考慮實際上是不是真理。正因為此,墨子學說,在當時有很多人信從,特別是下層人信從的頗多,而經過一個時期後,竟煙消雲散。

  墨子學說的基礎是兼愛。他的政治思想,有尚賢、尚同、非攻;屬於經濟方面的,有節用、節葬、非樂;屬於哲學方面的,有天志、明鬼、非命;屬於同敵對學派鬥爭的,有非儒。

  3.學術觀點

  學術界關於孔子思想體系核心的不同看法

  究竟什麼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目前學術界還存在幾種不同的看法:①多數人認為,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②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禮,把孔子的學說概括為「禮學」。一般說來,凡是肯定孔子積極作用較多的,都主張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而對孔子否定較多的,則多強調禮是他思想體系的核心。③仁和禮二者在孔子那裡是一對範疇,仁和禮共同構成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④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中庸。認為孔子思想是一個複雜的整體,但被中庸所制馭著。⑤認為孔子思想的模糊性與龐雜性,很難用單一的核心來概括。教材取第一種觀點。

  4.插圖說明

  《孔廟大成殿》

  這是本單元單元頁的插圖之一。為了祭祀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封建時代里,全國各地建有數以千計的孔廟,其中唯有曲阜的孔廟最早而且最大。曲阜的孔廟始建於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即孔子死後的第二年,魯哀公將孔子的三間故居改造成廟宇,裡面陳列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書、車等物,「歲時奉祀」,至今已有2460多年的歷史了。曲阜的孔廟經過整修擴建,面積已達327畝,廟內分東、西、中三路,前後九進院落,有壇殿亭閣等466間,四周有紅牆,四角設角樓,與北京的故宮、承德的避暑山莊並稱為我國三大古建築群。大成殿是闕里孔廟的主體建築,高31.89米、長54米、深34米、重檐九脊、黃瓦飛甍,斗拱交錯,雕樑畫棟。四周廊上環立28根擎檐雕龍石柱,每根高5.98米、徑長0.81米,下墊雙層寶裝覆蓮瓣柱礎。整個建築爽朗挺拔、巍峨莊嚴,它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泰安岱廟的天貺殿合稱全國三大殿。是曲阜現存最高大的一座古殿。該殿原在杏壇處,宋天禧二年移往今址。金、元兩次重建。面闊七間、高丈余。明清兩朝經三次重修擴建,達現在規模。殿內有五個神龕,中供孔子塑像,兩旁為四配(顏回、曾參、孔伋、孟軻)、十二哲(閔損、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賜、冉求、仲由、言堰、卜商、顓孫師、有若、朱嘉)塑像。殿前為露台,是祭祀孔子時舞蹈奏樂的地方。在曲阜孔廟大成殿前廊上,並立著十根深浮雕石柱。每根高5.7米、直徑0.8米、上面雕刻著雙龍戲珠,相對回舞,盤繞升騰。柱身構以山石,綴以雲海波濤,造型極為生動。這是我國古代石雕藝術中的珍品。據說因為這是皇宮裡所沒有的,所以過去皇帝來此祭廟時,都要用紅布把這批石柱包起來。另外,這類石柱在大成門前後、顏廟復聖殿前後各有四根。這些深浮雕石柱是曲阜獨有的石刻藝術瑰寶。

  5.參考書目

  (1)推薦書目

  《中國儒家文化名著》,張岱年、石翔主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儒家文化面面觀》,楊朝明編,齊魯書社2001年版

  《中國儒學》(四卷),龐朴主編,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儒學三百題》,王健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先秦儒學》,錢遜著,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黃仁宇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版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李澤厚著,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曹聚仁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版

  《古史論集》,金景芳著,齊魯書社1981年版

  (2)相關著作介紹

  吳乃恭著《儒家思想研究》簡介(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本書對儒家思想進行了全面地深入地研究,並做出了歷史主義評價。本書主要介紹了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儒學發展史中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研究這些人物的思想,可以了解到儒家思想的產生和發展趨向,時代的特徵及其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影響,通過對儒家思想的批判總結,明辨精華和糟粕,吸取理論思維的教訓和政治的借鑒,推陳出新,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

  張豈之主編《中國儒學思想史》簡介(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本書所研究的對象是中國儒學思想史,從孔子創立儒家學派開始,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夕。這部著作探索了中國儒學的演變軌跡,著作的特點是把儒學與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的複雜的、多方位的關係作為研究的重點,因為關於儒學的道德倫理學說和政治學說,已有許多研究成果,至於儒學與古代自然科學的系統的專門研究,可以說是起步不久,有待於深化。

  (3)主要網址

  中國儒學網:http://www.confuchina.com

  中國孔子:http://www.chinakongzi.net第2課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一、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2.教材分析與建議

  重點

  董仲舒新儒學思想主張,西漢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難點

  對新儒學思想主張的理解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教學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教材在「從『無為』到『有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和「儒學成為正統」三個方面介紹了新儒學在西漢被重視、推崇和發展為正統思想的過程。

  本課引言部分由文字概述、圖像、主要問題設計和重要概念四項組成。文字概述與圖像緊密結合,從介紹魯壁入手,指出了秦代焚書坑儒後,儒家思想遭到壓制,引入漢代儒家思想的復興,從而加強本課的歷史背景介紹。

  建議在教學過程中,選擇《漢書·董仲舒傳》的有關文字資料,讓學生從第一手資料中初步了解董仲舒其人其事,為下面的教學做一些基礎知識的鋪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閱讀古文獻的基本能力,提高學生隨歷史學習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潛質。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設計導入性問題,如:儒家思想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儒家思想是什麼時候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的?對儒家思想的產生、豐富和發展的重要人物有哪些?在學生回答了這些比較淺易的問題之後,進一步深入提出新的問題:為什麼儒家思想在漢武帝時期受到獨尊的地位?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與孔孟儒家思想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這種關係說明了什麼?等等。對第二步提出的問題,不要求學生立即回答,而是要求帶著問題進入新課。這樣用問題導入,可以引起學生對教材的不斷地探求、發掘,從而獲取最大的信息量,提高教學質量。

  第一目「從『無為』到『有為』」

  自春秋孔子創立儒學以來,戰國時期的孟子、荀子等人豐富和發展了儒家思想,與當時墨家思想形成「非儒即墨」的局面,儼然成為當時思想界的蔚然大宗。孔子倡「仁」、重「禮」、講「德」;孟子提倡「仁政」,並為封建制度辯護「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他們的思想主張,都適合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是他們共同的缺陷是沒有強調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秦朝建立以後,韓非子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主張適應了秦帝國維護統一的需要,所以秦始皇專用法家思想而焚書坑儒,結果導致儒學在秦朝遭到沉重打擊。西漢初期,經歷了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戰爭的破壞,社會經濟凋敝,「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經結束,當務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環境來恢復封建經濟和穩定封建統治秩序。因而漢初奉行黃老無為思想,實行與民休息的寬鬆政策。政治上的寬鬆使得儒家思想在西漢初期得以有機會逐漸復甦。因此,在漢武帝之前,儒家思想經歷了:「春秋時期,應運而生戰國後期,蔚然大宗秦朝時候,遭到打擊西漢初年,逐漸復甦」的四步歷程。

  隨著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政策的推行,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出現我國封建時代第一個鼎盛時期。但是,這一時期,仍然存在著許多矛盾。①南北邊境不寧:主要是北方匈奴的對西漢的威脅,河西走廊、河套地區被控制在匈奴手中,匈奴和西漢之間的戰爭時有發生;其次是南方少數民族尚未完全歸順,如夜郎國妄自尊大等。②王國威脅中央:漢初劉邦在基本上消滅了異姓國以後,又分封了九個同姓國,雖然在漢景帝時期通過削藩和平叛收回了王國官吏的任免權,實力大大削弱。但是王國畢竟還是存在,諸侯王一般都大量招致賓客游士,扈從左右,甚至還有輕死重諾的「豪桀之士」,成為政治上的助手和死黨。對中央構成一定的威脅。③階級矛盾激化。西漢前期,就已經不可避免地出現土地兼并的嚴重現象,早在漢景帝時期,御史大夫晁錯就已經指出土地兼并造成有些地方民不聊生的現象,「被水旱之災,急征暴虐,賦斂不時……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國力的上升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條件。於是,採取積極進取的政策,加強專制中央集權成為歷史的必然。

  建議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憶複述中國儒家思想的產生、發展和遭受挫折的經過,然後導入課文。

  其次,分析從漢初的「無為」到漢武帝時要實行「有為」的時代背景。

  第三,在教學中,附帶說明匈奴對西漢邊境的騷擾、王國問題的經過,來說明加強中央集權的迫切性。同時可以引用晁錯《論貴粟疏》中的文字,來證明西漢前期土地兼并的情況。

  第二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

  (1)董仲舒的歷史地位、生平及貢獻。

  董仲舒是漢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關鍵人物。

  董仲舒是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棗強)人,「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帷外門生,一個對一個口傳),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漢景帝時期,董仲舒得到了「專精於述古」的聲譽,當上了「博士」。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下了一道詔令,要各地方長官推舉「賢良方正」的學者到長安獻計獻策。「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而仲舒以賢良對策焉。」董仲舒連連給漢武帝上了三篇奏章,叫《天人三策》,編造了「天人感應」理論。這就是他連續三次回答漢武帝提出的問題,因此受到任用,先後擔任江都王相、膠西王相。

  晚年辭官「終不問家產業,以修學著書為事」,著有《春秋繁露》八十二篇,此外《春秋決獄》、《玉杯》、《清明》、《竹林》等著作,「凡百二十三篇」。

  在退隱期間,董仲舒依然受到漢武帝的重視,「朝廷如有大議,使使者及廷尉張湯就其家而問之」。

  董仲舒的貢獻在於他把道家、陰陽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

  (2)漢武帝的用人政策。西漢前期,皇帝都能注意吸取秦亡教訓,比較重視人才,形成一種社會習慣。例如:漢初官吏,一是按軍功選任如蕭何、曹參等,二是從郎官中選任,郎是皇帝的侍從,又在郎署嫻習典章制度,預備補受官職。西漢前期許多較高的官吏出於郎官。如司馬相如侍從漢景帝,武帝時由郎拜為中郎將,出使西南夷。此外,漢高祖曾下詔由諸侯王、郡守向相國府輸送「賢士大夫」,還說「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漢書·高帝紀》)。以後漢文帝也下詔「舉賢良能極言直諫者,以匡朕之不逮」(《漢書·文帝紀》),由文帝親自考問錄用,但是沒有形成制度。漢武帝時,開始採取「舉賢良對策」的方式選拔人才。具體方法是:首先令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郡縣推薦既賢良又有才能的知識分子到朝廷。從這裡可以看出德才並重的選拔要求。然後一般由皇帝親自擬定有關時政問題進行考問,是為策問。被策問者以書面形式回答。因此全部過程可以概括為「舉薦策問」。具體史實是: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國舉孝(孝子)、廉(廉吏)各一人」(《漢書·武帝紀》)。以後每年都要向上舉孝廉,這就是西漢前期的察舉制。漢武帝還令公卿、郡國舉秀才、賢良方正、文學等,這些屬於察舉制的特科,若干年舉行一次。舉賢良對策使得一批知識分子得以通過應對而步入政府官員的行列,如董仲舒、公孫弘、倪寬、田千秋等;封建國家獲得了所需要的能臣幹吏。「是時,漢興六十餘載,海內艾安,府庫充實,而四夷未賓,制度多闕。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輪迎枚生,見主父而嘆息。群士慕向,異人並出。卜式拔於芻牧,弘羊擢於賈豎,衛青奮於奴僕,日出於降虜……漢之得人,於茲為盛。……是以興功造業,制度遺文,後世莫及。」

  (3)董仲舒的思想主張

  ①針對中央集權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

  戰國陰陽五行家鄒衍認為,歷史中的朝代更替是由於五德運行產生的影響。按照鄒衍的學說,每個朝代必須與五德之一相連,因此,這個朝代就應當遵循這五德之一的要求來運轉。董仲舒修改了這個理論,認為朝代的更替不是依循五德運行的順序,而是依循「三統」,即黑統、白統、赤統的順序。他在《三代改制質文》中說:每個朝代都依循一統,每統又各有其為政的系統。

  按董仲舒的說法,夏朝代表黑統,商朝代表白統;周朝則是赤統。夏、商、周三朝完成了這一歷史循環。之後,歷史又開始一次新的循環,新的朝代又應當代表黑統。繼承周朝統治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漢朝,而是孔子,他承受天命,創立了黑統。孔子所受天命,不是一種「法統」,而是一種「道統」。董仲舒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春秋》本是魯國的史書。按董仲舒一派的說法,《春秋》乃是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其中,孔子樹立了他的道統的統治。孔子代表了黑統,並創建了黑統的各項制度。董仲舒對《春秋》的解釋十分著名,他的各項學說都可以從《春秋》中找到根據,換句話說,他的理論權威來自《春秋》,這是他把自己的著作稱為《春秋繁露》的緣故。

  ②針對加強君權需要,提出「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應的儒家道德觀點。

  在過去,所有的君王都是從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漢朝,情況不同了。漢高祖劉邦,出身布衣,而君臨天下。這需要某種理論的支撐,董仲舒正是提供了這種理論的支撐。王者受命於天,並不是一個新理論。在《書經》里,已經有這個思想。孟子把它說得更清楚。董仲舒則更具體地把它納入了自己的天人一體論。他說:「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歸之,若歸父母,故天瑞應誠而至。」「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董仲舒的理論認為,一個國君的統治是由於天命,這就為君王行使皇帝的權威有了合法的根據;但同時又對君王的權威施加了某種限制:皇帝必須時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現,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漢朝的皇帝和此後歷朝的皇帝,每逢天災時,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執政的表現,刻責自身,謀求改進。「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賊民者,天奪之。」

  他還認為「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人之陰氣起,而天地之陰氣亦宜應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類相召》)。

  他在應對中還說:「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無所殊,建日月風雨以和之,經陰陽寒暑以成之。故聖人法天而立道,亦博愛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設誼立禮以導之。」

  ③針對土地兼并現實,進一步發揮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張限田、薄斂、省役。

  董仲舒生活的時代,官僚、貴族、侯王憑藉封建特權,對土地進行大規模的掠奪,種種違法逾制行為十分嚴重。土地兼并造成「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無)立錐之地」,階級矛盾日益劇烈。他進一步發揮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塞兼并之路」,國家對百姓「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和廢除鹽鐵官營主張。這在當時對減輕國家對農民的剝削和壓迫,節約民力,保證農時,使土地和勞動力有比較穩定的結合,以緩和階級矛盾,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鞏固大一統的封建國家,有進步意義。

  ④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出「三綱五常」,提倡孝道。

  在此之前,儒家認為,社會是由五種倫常關係組成的: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董仲舒從中選出君臣、父子、夫婦三項,稱為「三綱」。董仲舒對先秦儒家倫理思想進行了理論概括和神學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綱」「五常」為核心,以天人感應和陰陽五行說為理論基礎的系統化、理論化的倫理思想體系。他認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現,「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為此,他提出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種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即三綱五常。三綱是社會倫理,五常是個人品德。綱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規範。人的自然發展應當依循道德規範的方向,而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內涵。

  他大力提倡孝道,認為孝是天經地義。

  教學建議:

  首先,利用教材[董仲舒]圖注所給的材料,簡單介紹董仲舒其人,從董仲舒的成長曆程悟出「業精於勤,毀於隨」的道理。同時要求學生理解董仲舒的歷史地位是由他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領域裡的歷史貢獻所決定的。通過對教材提供的《春秋繁露》書影的觀察和欣賞,同時向學生說明這本著作的規模是八十二篇,僅僅是董仲舒眾多著作中的一部,讓學生充分理解董仲舒在我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歷史地位。

  其次,讓學生回憶複述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和陰陽五行家的思想主張,然後闡述董仲舒新儒學的內涵特徵。

  第三,出示本課【資料回放】所提供的有關董仲舒幾點思想主張的原文材料,讓學生從第一手材料中窺探董仲舒思想的原貌,便於學生對董仲舒思想主張的深刻理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閱讀古文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對原始材料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

  第三目「儒學成為正統」

  (1)漢武帝尊儒的措施

  ①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漢武帝說:「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極,陳治亂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復之。」

  ②政治方面:用文學儒者數百人參與國家大政。這明顯擴大了官員的隊伍,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鞏固了封建統治基礎,成為漢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給後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迪。

  ③教育方面:興辦太學,使天下文士都學儒家經典。這是封建國家利用政權的力量興辦教育、提倡儒學,其必然對整個社會的教育事業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漢武帝的這兩點措施,為儒家思想上升到獨尊的地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此儒家思想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延續了兩千年之久。

  (2)西漢的儒學教育狀況

  ①教育為儒家所壟斷。漢武帝規定儒家經典為必讀教科書,定《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其中《詩》就是《詩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書》就是《尚書》,是我國古代商賈文獻資料彙編;《禮》就是《周禮》,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規範;《易》就是《易經》,是我國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學思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魯國歷史為主線所編寫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漢武帝還立專事研究、傳播五經的教官「博士」。挑選「明於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的人為博士,負責傳授學問,設置經學博士7人。這是西漢大力弘揚儒學最切實際的舉措。

  ②儒學地位大大提高。公元前124年,漢武帝為了培養官吏,統一人們的思想,根據董仲舒的建議「定太學以教救國」,在長安興辦太學,規定太學生員為博士弟子,年齡一般在18歲左右,太學的學習科目設五經,一律由儒家五經博士教授。學生可任選一經學習,以自學為主,老師定期講經,每年考試一次。學完經考試合格後即可以做官。太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大學,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規大學。太學是官辦的最高學府。起初,太學有經學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後來太學生髮展到3000人。東漢時期更達到三萬餘人。可以說,太學不但是中國第一個官辦最高學府,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官方創辦的以傳授知識、研究學問為宗旨的高等學府。

  太學的興辦,打破了以往由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規矩,使得非貴族家庭子弟也可以憑太學資格入仕。至此,儒學的地位大大提高,與之對應的是,春秋戰國以來的風雲一時的諸子百家學說漸漸沉寂無聞。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統。漢武帝下令全國郡縣設置學校,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學在民間光大,處於獨尊地位。漢武帝還鼓勵學者從事私家的儒學教育,為弘揚儒學打下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3)獨尊儒術的結果

  西漢後期,儒學之士,在中國文化舞台上逐漸成為主角,著名的人物有揚雄等人。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續兩千年之久。

  教學建議:

  首先,令學生回憶複述我國奴隸制時代的教育情況:起初是官府壟斷教育,春秋時期出現私學。

  其次,提問四書五經名稱,由此導入正文。

  第三,詳細講解漢代長安太學情況,可以展示本文所提供的具體材料。加深學生對太學的了解。

  第四,通過對教材《漢代熹平石經》的觀察和欣賞,使學生體會到漢代政府對儒學的重視。也使學生從石經拓片上精美文字字體中,感悟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通過對《西漢成都文翁石室授經講學圖》的觀察和欣賞加深對教材「鼓勵學者從事私家的儒學教育」一文的理解。

  第五,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利用教材提供的[學思之窗]中的引文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探討,闡述個人看法。在探討中,不求全面,但求合理。教師也不必做出唯一的答案以限制學生思維。要求注意思維的開放性、靈活性、奇異性,重在思辨能力的培養。

  第六,利用課後《本課要旨》,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本課要掌握的核心問題所在。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從『無為』到『有為』」一目的教學,關於應該首先幫助學生回憶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尤其是與本課密切相關的儒家、道家、陰陽家的思想主張。其中,對儒家思想產生、發展、受挫和復甦的過程都應該有具體的說明。孔子、孟子、荀子,是必須介紹的重要人物。同時總結一下自秦朝以來,我國封建統治階級的主要治國思想經歷了法家、道家和儒家的這樣一個演變過程。最好能對這種演變的原因作一個簡單的解說。使學生對中國思想史的演變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之上,在進行導入課文的教學,就會方便得多。

  為了使學生正確地理解漢代統治政策從「無為」到「有為」的必要性,應該把西漢建國之初的歷史背景作一個簡要介紹。先是幫助學生回憶西漢的王國問題解決經過:楚漢戰爭時期,為了對付項羽,劉邦曾經分封了七個異姓王。西漢初年,劉邦將異姓王逐一翦除,卻又錯誤地總結了秦朝迅速滅亡的教訓,分封了九個同姓王,形成了西漢郡縣制與封國制並存的現象。到了漢景帝時期,一度發生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吳楚七國之亂,叛亂雖然被平定,但是王國依然存在,很不利於中央集權。這是其二。加上邊境不寧,土地兼并嚴重。所有這些都需要政府採取強有力的積極有為的政策。

  本目重點是要學生理解兩種政策都是適應當時的客觀歷史條件所制定的,隨著客觀歷史條件的變化制定不同的政策是歷史的必然。而大政方針的制定需要思想理論的指導,於是適應當時歷史需要的思想理論為統治者所採用也是必然的。就用人制度作一個簡單的介紹:起初是按照軍功大小任用官吏。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國功臣的人數日漸減少,於是准許功臣保薦子侄為官。嚴格說來,馬上打天下的人,未必都是治理國家的能臣幹將。打天下與治天下不是同一層面上的內容,治理天下比打天下更為重要。雖然漢初的幾位皇帝也一度注意選拔人才,下令招賢,但是畢竟沒有形成國家制度。這是其一。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一目的教學,可以採用談話法,與學生一起共同探討儒家思想產生、發展的過程。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的劇烈動蕩,新舊制度的交替,導致思想學術界的學派紛呈、互相爭鳴的局面,成為我國思想史上的第一次興旺時期。秦朝專崇法家思想,實行愚民政策,焚書坑儒,造成萬馬齊喑的黑暗局面。西漢初年,奉行黃老之道,無為而治,與民休息,政治氣氛寬鬆,各派思想得以復甦。但是,政治上的統一,要求思想上的統一與之相適應,迫切要求一種為政治統一做出理論上的解釋的學術思想。而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濫用,已經造成嚴重的惡果。所以,只有溫和的儒家思想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這就是儒家思想能夠在漢朝受到重視的原因。但是要向學生說明的是,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已經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摻雜了道家,陰陽五行家,甚至部分法家思想的一種與時俱進的新的思想體系。此所謂漢朝「外儒內法,而劑之以道」。可見,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中國思想學術界實際上在互相交叉滲透,互相吸取改造,以適應社會政治的需要。而凡是墨守舊說者,必將難逃被歷史所淘汰的命運。因此「罷黜百家」不僅是政治的需要,也是學術發展的一個結果。

  孔子創立儒家學派的時候,主要內容是重禮、講仁、崇德。孔子講禮,要求嚴格等級秩序,宣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則提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理論,將孔子的政治主張理論化。董仲舒宣揚「大一統」和「君權神授」,認為天子代表上蒼統治臣民,是天意的表現,這就把封建統治神聖化了。

  孔子的「仁」雖然內涵豐富,但是依舊停留在道德要求的層面上,例如「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孟子則宣揚「仁政」,已經有了具體的政治要求,例如「制民之產」、「省刑罰,薄稅斂」、「百畝之田,勿奪其時」等。董仲舒進一步發揮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教材中所引用的「限民名(侵佔)田」的主張,最具有時代的針對性,它是西漢土地兼并嚴重、造成階級矛盾趨於尖銳的現象在政治上的呼聲。

  至於三綱五常,儒家原來的說法實際上「五綱」: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董仲舒將其發展為新的三綱五常,作為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進一步規範了人們的社會行為,被後世奉為「至道」。

  建議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董仲舒新儒學思想的正反兩個方面的作用和影響,識別傳統美德和封建糟粕,進而有所揚棄,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道德,總結出新的為人處世標準。

  「漢代儒學成為正統」一目的教學,建議教師在介紹五經的時候,可以利用投影,將五經書影展示給學生。

  漢代的教育盛況,可以採用讀書指導法,令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來複述。同時讓學生思考為什麼儒家思想能夠逐漸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教師應該注意的是,教材只是從政府提倡這一方面闡述了這個問題,沒有從新儒學思想適應封建統治需要這個方面去解釋。所以,教師應當作出適當的補充。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講授《從「無為」到「有為」》一目時,用投影、幻燈或計算機介紹幾組圖片。

  圖片一組:魯壁。秦始皇焚書坑儒,實行愚民政策,結果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圖片二組:漢武帝。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適應了時代的需要,弘揚了儒學,發展了文化。

  案例二

  在講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一目時,利用幻燈、投影或計算機介紹幾幅圖片。

  圖片一:《春秋繁露》書影。《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重要著作,八十二篇。是董仲舒宣揚「春秋大一統」思想的重要文獻。

  圖片二:教材[學思之窗]的《漢書·董仲舒傳》的關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引文和思考題。注意,引文中的「六經」是指儒家的經典《詩》《書》《禮》《易》《春秋》和《樂》,秦以後,《樂》經失傳,剩有五經。其中《書》又有古文尚書和今文尚書之分。

  案例三

  在講授《儒學成為正統》一目時,利用幻燈、投影或計算機介紹幾幅圖片。

  圖片一:《保存於西安碑林的漢代熹平石經》。從拓片文字上來看,顯然是《易經》部分內容。可見漢代對儒家經典的重視。拓片字體是隸書,相當精美。

  圖片二:《西漢成都文翁石室授經講學圖》。左邊形象較大者為老師,其餘為弟子。中國古代繪畫、雕刻等作品往往通過放大比例來突出重要人物,後世的《韓熙載夜宴圖》《步輦圖》等都反映了這種藝術技巧手段。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內容略。

  想一想,漢武帝既然「獨尊儒術」,為什麼在他統治思想中又雜糅了一些其他學派的思想?

  解題關鍵:漢武帝實行獨尊儒術是他要推行封建政治大一統的時代需要。

  思路引領:「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提出的社會背景。

  答案提示: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原因是①董仲舒的新儒學提倡「春秋大一統」「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等思想,迎合了當時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的時代需要。②漢武帝的真實目的是要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於是其他所有有助於實現這個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統治過程中,採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張就不足為奇了。③漢武帝的這些做法對於儒學後來發展過程中融合其他學派思想起了推動作用。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漢代儒學為什麼能成為正統思想?

  解題關鍵:西漢大一統的政治局面,董仲舒的主張,漢武帝的思想、政治和教育方面的具體措施。

  思路引領:西漢大一統政治局面對思想文化方面的需要,董仲舒的建議,漢武帝的具體措施。

  答案提示:第一,董仲舒新儒學提出的一系列主張迎合了時代的需要。第二,漢武帝大力推動儒學發展,全面肯定新儒學思想,起用儒者數百人參與國家大政,興辦太學,使天下文士都學儒家經典。

  二、學習延伸

  材料略

  上述兩條資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麼思想?請談談你對這種思想的看法。

  解題關鍵:了解董仲舒的「三綱五常」思想,指出積極可取部分和揚棄部分,並且加以說明理由。

  思路引領:董仲舒的「三綱五常」思想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答案要點提示:①有利於維護社會秩序,在當時有一定的積極性。②推崇孝道和仁義禮智信,拋棄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弘揚。③強調君權雖然有利於當時加強中央集權的時代需要,但對以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發展極為不利。④強調夫權,壓迫婦女,更是應該批判的。[學習延伸]屬於開放性題目,是對學生開放性思辨能力的培養。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據,均可認同。不必拘泥於一種固定的答案。

  五、資料與注釋

  1.原始資料

  蕭規曹隨

  始參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宰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相國,舉事無所變更,壹遵何之約束。擇郡國吏長大,訥於文辭,謹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輒斥去之。日夜飲酒。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度之欲有言,復飲酒,醉而後去,終莫得開說,以為常。

  相舍後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患之,無如何,乃請參游後園。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反取酒張坐飲,大歌呼與相和。

  參見人之有細過,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

  參子窋為中大夫。惠帝怪相國不治事,以為「豈少朕與?」乃謂窋曰:「女歸,試私從容問乃父曰:『高帝新棄群臣,帝富於春秋,君為相國,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然無言吾告女也。」窋既洗沐歸,時間,自從其所諫參。參怒而笞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乃所當言也。」至朝時,帝讓參曰:「與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諫君也。」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皇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參曰:「陛下觀參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皇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漢書·蕭何曹參傳》

  董仲舒應漢武帝「舉賢良對策」時闡發的思想

  冊曰:「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謂久而不易者道也,意豈異哉?」臣聞夫樂而不亂復而不厭者謂之道;道者萬世亡弊,弊者道之失也。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處,故政有眊而不行,舉其偏者以補其弊而已矣。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將以救溢扶衰,所遭之變然也。故孔子曰:「亡為而治者,其舜乎!」改正朔,易服色,以順天命而已;其餘盡循堯道,何更為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亡變道之實。然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者,所繼之救,當用此也。孔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此言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夏因於虞,而獨不言所損益者,其道如一而所上同也。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三聖相受而守一道,亡救弊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損益也。繇是觀之,繼治世者其道同,繼亂世者其道變。今漢繼大亂之後,若宜少損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

  ──《漢書·董仲舒傳》

  董仲舒「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傳》

  董仲舒的君權神授思想

  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一國則受命於君。君命順,則民有順命;君命逆,則民有逆命。

  ──《春秋繁露·為人者天》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宣視天為父,事天以孝道也;號為諸侯者,宜謹視所候奉之天子也;號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禮義,使善大於匹夫之義,足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瞑也;士不及化,可使守事從上而已。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天子受命於天,諸侯受命於天子,子受命於父,臣妾受命於君,妻受命於夫,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雖謂受命於天亦可。天子不能奉天之命,則廢而稱公,王者之後是也;公侯不能奉天子之命,則名絕而不得就位,衛侯朔是也;子不奉父命,則有伯討之罪,衛世子蒯聵是也;臣不奉君命,雖善,以叛言,晉趙鞅入於晉陽以叛是也;妾不奉君之命,則媵女先至者是也;妻不奉夫之命,則絕夫不言及是也;曰不奉順於天者,其罪如此。

  ──《春秋繁露·順命》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說

  為生不能為人,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於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類天也。人之形體,化天數而成;人之血氣,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人之好惡,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時;人生有喜怒哀樂之答,春秋冬夏之類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樂,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曰受,由天之號也。為人主也,道莫明省身之天,如天出之也,使其出也,答天之出四時,而必忠其受也,則堯舜之治無以加,是可生可殺而不可使為亂,故曰:非道不行,非法不言。此之謂也。

  ──《春秋繁露·為人者天》

  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氣也,故生;秋,怒氣也,故殺;夏,樂氣也,故養;冬,哀氣也,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有其理而一用之,與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故為人主之道,莫明於在身之與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當義而出,如寒暑之必當其時乃發也,使德之厚於刑也,如陽之多於陰也。

  ──《春秋繁露·陰陽義》

  2.課文注釋

  焚書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中舉行盛大宴會。博士70人上前祝壽,僕射(主管博士的長官)周青臣當面歌頌秦始皇完成統一的功德,博士淳于越(齊人)卻建議效法殷周分封子弟功臣,說:「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主張禁止諸生引證《詩》《書》和百家語,以古非今,「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誹謗朝政,「惑亂黔首」,提出了「焚書」的建議,得到秦始皇的認可。當時所焚之書包括兩部分:一是統一前的列國史記,二是百姓私藏的《詩》《書》和百家語;至於秦國的史書、博士所藏的圖書和百姓家藏的醫藥、卜筮、種植的書不在內。所禁書籍都必須在30天內上交地方官府焚毀。為此,還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凡要學習的一律以吏為師。嚴厲堅決地貫徹了焚書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了極大的破壞。由於六國史記的被焚,戰國紀年至今還不能完全搞清楚。焚書的第二年,盧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誹謗秦始皇。秦始皇派御史追查,將四百六十多名為妖言以亂黔首的方士和儒生在咸陽活埋,史稱「坑儒」。

  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前256或前247—前195),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江蘇泗水郡沛縣(今江蘇沛縣)人,謚號高祖皇帝。

  劉邦出身農家,少時不事生產,當過泗水亭長,為人豁達大度。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九月,劉邦在沛吏蕭何、曹參的支持下,在沛縣聚眾響應陳勝、吳廣起義,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公元前206年十月進抵灞上,秦王子嬰投降,秦朝滅亡。劉邦廢除秦的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擁護。項羽擊潰秦軍主力後,也引兵入關。在楚漢戰爭中,他打敗了項羽,於公元前202年稱帝,國號漢,由此建立了西漢王朝。

  劉邦年輕時放蕩不羈,鄙視儒生。稱帝以後,他改變了觀點。陸賈說:「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建立在秦末殘破經濟基礎上的西漢王朝,如不迅速採取措施安撫流民,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儘快醫治戰爭的創傷,那麼政權終將不能鞏固,有得而復失的危險。劉邦以政治家的遠見,令儒生陸賈總結秦朝失天下以及古代得失成敗亡國的歷史教訓。陸賈於是作《新語》12篇,建議改變秦朝的政策,實行「寬舒」、「中和」、「無為而治」的政策,具體地說就是與民休息,減輕賦稅徭役和刑罰,緩和階級矛盾,恢複發展生產。劉邦根據陸賈的建議制定了與民休息的基本國策,還命蕭何重新制定律令,即「漢律九章」,並付諸實施。這些措施,使西漢王朝的統治得以鞏固。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於當年四月二十五日駕崩。

  漢文帝

  漢文帝(前202—前157)即劉恆,漢高祖之子,先封為代王。呂后死後,周勃等平定諸呂之亂,他入為皇帝。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他大力執行休養生息政策,重視農業生產,主張輕徭薄賦。文帝二年、十二年,兩次把田租減為三十稅一,十三年(前167年)下詔全免田租,到景帝元年(前156年)才又恢復三十稅一,並成為漢朝定製。文帝又把算賦(人頭稅)由每人每年交納120錢減為40錢。徭役也相應減輕,原一年服役一個月,改為「三年而一事」。他還主張寬刑,十三年時,下令廢除了連坐親屬的法律和一些殘損肉體的肉刑,如,黥(在臉上刺字)、劓(割鼻)、刖(斷足)等。輕徭薄賦和減輕刑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恢複發展。文帝注意節儉(課文小字有停建露台的例子),提倡廉政。有一次有人獻給文帝一匹千里馬,文帝說:皇帝出門前面有儀仗,後面有從車,一日走五十里,我一個人乘千里馬能跑到哪裡去?他把馬還給獻馬人,並發給路費,叫他回去,還下令說:「朕不受獻,其令四方勿來獻。」文帝的勵精圖治和注重節儉,節省了財政開支,形成了廉政風氣,減輕了人民負擔。因而當時「海內殷富」,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

  漢景帝

  漢景帝(前188—前141)即劉啟,漢文帝長子。前156~前141年在位。景帝重農,曾和百官一起勸農,令皇后督導植桑、養蠶、織布諸事宜。景帝下詔說:「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國務勸農桑,益種樹,可得衣食物。」景帝又減輕了文帝時的笞刑(文帝除肉刑後,改為笞刑。笞刑是用竹板鞭打犯人),斷獄從輕,因此獄事簡省。人民所受壓迫比秦時有顯著的減輕。時王國勢力膨脹,景帝用晁錯計削藩,後來平定七國之亂,削弱了王國勢力,加強了中央政權。文帝、景帝在位四十年,史稱「文景之治」。

  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棗強)人,「少治《春秋》,孝景(漢景帝)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而仲舒以賢良對策焉。」(《漢書·董仲舒傳》)他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者」。漢武帝採納了他的建議。此後,他先後擔任江都王相、膠西王相。晚年「去位歸居,終不問家產業,以修學著書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議,使使者及廷尉張湯就其家而問之」。董仲舒以儒家思想為基礎,雜以陰陽五行說等,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聯繫在一起,形成新儒學思想體系。體系的中心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假借天意把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秩序絕對化、神聖化,還提出了三綱五常,並宣揚「天不變,道亦不變」。董仲舒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無)立錐之地」的現象有所揭露,提出「限民名田,以澹(贍)不足」,「塞併兼之路」的主張。在教育方面,他認為應以「教化」為「堤防」,立太學。《春秋繁露》是他的主要著作。董仲舒幫助漢武帝推行文化專制主義,使儒學得以改造、發揮並取得獨尊地位,是為此後兩千年以儒學為正統之濫觴。

  太學

  漢代的全國最高學府。漢武帝採納董仲舒「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的建議,在長安設立。最初太學中只設五經(《易》《詩》《書》《禮》《春秋》)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西漢末年增至3000人,到王莽時,太學生增至一萬多人。這些人學成經考試後,按等第錄用。武帝還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統。太學和郡國學主要是培養統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傳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漢武帝及其「舉賢良對策」

  漢武帝(前156—前87)是中國歷史上很有雄才大略和作為的封建帝王。他在位(前141~前87年)時,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把西漢王朝的統治推向鼎盛時期。在政治上,改革仕進,實行察舉制度,選拔人才。實行「推恩令」,解決了王國問題。懲治豪俠,處置郡國豪富;在經濟上,實行鹽鐵官營,中央專賣。中央鑄「五銖錢」,統一貨幣。大規模地興修水利,治理黃河,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在思想文化上,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設立太學,置五經博士,大力推行儒學教育。通過以上措施,使中央集權的統治得到鞏固和加強,並出現了封建大一統的鼎盛局面。但是,漢武帝後期,連年征戰,國庫空虛,迷信奢侈,重用酷吏,社會動蕩,農民暴動。漢武帝頒布承認過失的「罪己詔」,停止征伐,減輕賦稅,除去暴政,恢復民力,發展農耕,避開了一場嚴重的社會危機。登基伊始,漢武帝召集中央及地方要員,要求他們薦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由皇帝親自擬定有關時政的問題進行考問,被問者要以書面回答。這就是策問。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再次下令詔命舉賢良文學上書對策,為改制提供新的理論依據。於是,就有了歷史上關於漢武帝、董仲舒之間的三次策問與三篇對策,史稱「天人三策」。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局面的形成及其評價

  漢初,為了恢復社會生產,穩定封建統治秩序,實行無為而治、輕徭薄賦。在思想上,主張清凈無為和刑名之學的黃老學說受到重視。武帝即位後,社會經濟已有很大的恢復和發展,從政治上和思想上進一步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已成為封建統治者的迫切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顯然更適應漢武帝時加強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於是,漢武帝開始提倡儒學,「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而延聘「儒者數百人」,引起天下學士「靡然向風」。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召各地賢良文學之士到長安,親自策問,董仲舒應詔上《天人三策》,其中包括「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他說:「諸不在六藝(六經)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董仲舒對《春秋》「大一統」思想加以發揮,認為政治法紀上的大一統,必須是思想上的統一。他提出的建議立刻得到漢武帝的賞識並接受。漢武帝下令正式確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以儒學正式取代黃老,定為官方政治學說,實現了政治指導思想的轉變。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指導下,在朝廷設五經博士。公元前124年,漢武帝採納董仲舒和丞相公孫弘的建議,在長安設立太學。五經博士為教官,博士弟子為太學生。太學生經過考試,合格的便可直接授官。博士除參與有關政治活動外,其主要職責就是從事教育。博士弟子制度的建立,標誌著以儒家經學為教育內容的封建官學教育的開始。儒學教育進而擴展到私學、蒙學和家庭教育各個領域,並且通過選士制度將培養出來的人才選拔到政府機構中來,這樣,儒術就成為國家培養和選拔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由此結束了戰國時期各種學派互相爭鳴的局面,儒學正式取代了黃老之學,儒學獨尊地位被確立起來,成為法定的封建統治思想,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統治的思想基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有利於加強封建中央集權和封建大一統局面,因此,對維護上升時期的封建統治具有積極作用;同時,也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和教育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儒學獨尊局面的形成,又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了人們的聰明才智。

  3.學術觀點

  學術界對董仲舒的不同評價

  一種評價:董仲舒的一生是治經著述、改造儒學、實踐儒學的一生。他作為開一代經學之風的《公羊春秋》大師,廣采博納,實現了對先秦諸子的真正綜合,建構起了一套新的儒學體系,特別是由於他首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經漢武帝欽定,從此使儒學登上了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王座,與此同時,他還為西漢封建社會的建設提供了理論基礎,並在政治舉措上提出了一套具體的改革措施。董仲舒的所有這些理論和實踐活動,都適應了時代的要求,順應了歷史的發展趨勢,因而鞏固和加強了以劉氏皇帝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促進了西漢王朝大一統局面的形成和西漢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對於中國封建社會的鞏固和發展,以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富和發展,都具有不容忽視的重大意義。據此即可論定,董仲舒是漢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會理論大廈的設計師和建築師,封建社會初期的有建樹的思想家,同時,他還是漢代的第一教育家。以上這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過,董仲舒的新儒學體系也包含了神秘主義的、形而上學的東西,特別是作為封建地主階級的意識形態,其維護封建專制和壓抑人性的方面,始終是消極方面,特別是到封建社會後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礙社會前進的反動方面。(王永祥《董仲舒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另一種評價:根據列寧「評判歷史的功績,不是根據歷史活動家沒有提供現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新的東西」(《列寧全集》第2卷,150頁)衡量,不難發現,董仲舒的哲學思想比其前輩的哲學思想,在人類認識客觀真理的問題上,不僅沒有提供什麼新的東西,而且還使人的認識更遠地背離了客觀真理。因此董仲舒的哲學思想,基本上應持否定態度。董仲舒思想在中國歷史上長期發生重大影響,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編造了一套「三綱五常」封建倫理規範,高度地集中地反映了整個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以致儘管各個封建王朝的哲學形態有所改變,但它們卻都直接間接,或明或暗地為「三綱五常」的合理性、「永恆性」作論證。因之,「三綱五常」這一封建道德規範,在漢以後整個封建社會裡,不僅沒有更換,而且在更換了新的哲學形態中,又得到了新的理論根據。這就是董仲舒學說在中國歷史上,能夠長期發生影響的秘密。(於首奎《西漢哲學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關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問題

  一種觀點認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存在的。翦伯贊認為,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諸子百家的學說就被當作邪辟之說受到抑壓,而儒家學說則被當作天經地義的真理提升到一尊的地位」。

  《中國通史綱要》寫道:「武帝即位不久,董仲舒提出了一個在理論上維護『大一統』的任務,就是要求樹立為封建專制政權服務的思想體系。武帝採納了他的意見,推崇儒術,罷黜百家以外的學派,只有通曉儒學的人才能做官。從此,儒家經典逐漸成為學者們的主要教材,儒家學說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思想。」

  張傳璽也指出,西漢前期,「諸子百家的思想亦很活躍,這樣的情況是不利於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即位,董仲舒就指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漢武帝基本上採納了這個建議。從此,儒家學說逐步成為西漢中後期的統治思想。」(翦伯贊、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綱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不存在的。郭志坤認為: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採取了「綜合的辦法」,「吸收了各種學派的思想,甚至包括對立派的思想中的有用的東西,收羅進『儒術』這個思想體系之中,然後要人們去『獨尊』,同時,對於思想上的各派別,既不『焚』,也不『坑』,而是讓其存在」。「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而實行放寬思想限制的政策」,但「當時只是道家的思想武庫里尋找無為而治的思想來作治國安民的法寶」,到「吳楚『七國之亂』,暴露了黃老思想的局限性,這就迫使統治者不得不採取『兼合諸說』的措施,尋求更加適應統治的思想。」董仲舒「所鼓吹的儒術跟原始的儒家思想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很大的不同」,「已經糅合了各家各派的主張,成了『博採百家,自成一體』的思想體系,它兼顧了各方,順乎時務,也就成為封建統治者得心應手的思想統治工具。」「董仲舒所提的『罷黜百家』的建議,被漢武帝採納了,但實際上『百家』並沒有罷黜。相反,漢武帝的指導思想是博採百家,運用各家各派學說的長處,加以綜合利用」,即「漢武帝所獨尊的儒術,實際上是一套以儒家思想為主,融合了道家、法家和陰陽家等各家各派思想的封建專制理論」。為什麼百家沒有被罷黜,「這跟漢武帝所採取的某些做法有關」:「其一,允許『多說並存』」;「其二,鼓勵『百端之學』」;「其三,重用『茂材異行』者」;「其四,興太學,養賢良」。(郭志坤《評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光明日報》1980年6月10日)

  4.插圖說明

  《成都西漢文翁石室授經講學圖》

  文翁是漢景帝時的蜀郡郡守,他為推進巴蜀教育,一面派有才華的青年10餘人到京師學五經和律令,一面又在成都市中修起「學官」,招收「學官弟子」。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興辦的官辦學校,其辦學的成功經驗,被漢武帝推向全國,形成地方官學制度,以後歷代相因,發展成為我國的地方官學和書院制度,這是文翁在教育史上的一大創舉。成都的「學官」因為以石為牆,當時稱為「石室」或「石室講堂」。講課的辦法是「升堂入室」,只有「入室弟子」才有資格在室內列坐於師前,聽其親口傳授。漢畫像磚《成都西漢文翁石室授經講學圖》生動地描繪了當時這種講學的情景。而一般不夠「入室」資格的學人則在室外堂前聽入室弟子轉授,達到一定學業程度,才能登堂而後入室。石室地址在今成都文廟前街石室中學。

  5.參考書目

  《漢書·董仲舒傳》

  《董仲舒傳》魏文華著,新華出版社2003年版

  《董學探微》,周桂鈿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董仲舒評傳》,王永祥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兩漢思想史》,祝瑞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中國古代史爭鳴錄》,南京政治學院歷史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課 宋明理學

  一、 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2.教材分析與建議

  重點

  掌握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基本內容。

  難點

  理解理學和心學的思想內涵;正確評價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歷史地位。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儒家思想的發展和變化:魏晉隋唐時期儒學的發展;宋朝的程朱理學;陸九淵和王陽明的心學。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儒家思想發展到「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一方面反映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學,也有一種「與時俱進」、自我調節、適應時代的本能,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和衰落,不斷發展完善和走向極端化;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意識形態作為上層建築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促進或阻礙作用。中學生對了解掌握歷史上各種思想,包括政治思想、哲學思想、經濟思想有比較大的難度,這些內容比較枯燥,又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充分準備,精心設計,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努力提高教學效益。

  本課引言部分介紹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的情況,這個導入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補充了前一個漢代儒學正統地位確立後到宋明理學出現之間的歷史空白,加強了思想史的連續性;二是通過情景介紹,為課文第一目的出現做一鋪墊。

  第一目「三教合一」

  教材闡釋了進入封建社會中期以來,儒學與佛教、道教的相互影響和融合,出現了「三教合一」的局面。教材首先概要介紹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面臨的嚴重挑戰,但中國儒學以它頑強的生命力,兼收並蓄,開創了新局面。接著,教材重點敘述了隋唐時期我國儒學進入了一個更加輝煌的時期。

  (1)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的新發展

  建議,教師先請學生回答儒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面臨嚴重挑戰的原因,教師對以上問題進行歸納概括,然後介紹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響和融合情況。

  儒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面臨嚴重挑戰的原因:①佛教的盛行: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的原因首先是由於封建統治階級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他們將佛教作為鞏固統治,麻痹和奴役勞動人民的精神武器;其次是社會矛盾的尖銳。當時南北對峙,王朝更迭頻繁,兵戈不息,剝削殘酷,壓迫深重,人民要尋求精神上的寄託;再次,佛教本身具有很大欺騙性。把人們的眼光從痛苦的現實轉移到無法驗證的來生幸福上,使人感到一種似是而非的滿足和安慰;第四,實際經濟利益的驅使。寺院佔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國家戶籍,可以逃避賦役,破產農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獨立的經濟力量;第五,佛教為了適應中國的國情,在自身傳統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給處於不平等地位的各種人,提供了一種精神上機會均等的滿足。②道教在民間的傳播:道教創立於東漢末期,開始主要在受苦受難的民眾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現形式,太平道發動了東漢末年的黃巾軍大起義。黃巾起義失敗後,太平道遭到鎮壓,但道教作為一種宗教,在江南江北廣大地區仍然繼續流傳,在上層社會中也擁有不少信徒。魏晉以來,封建統治階級逐步對原始道教從理論上、組織上加以改造,使它成為鞏固統治的精神工具。東晉時道教日盛,不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層民眾中也擁有眾多的信徒。東晉末年,孫恩、盧循以五斗米道為號召,領導農民起義。南北朝時,官方道教已經形成。③儒學本身的問題和缺陷:儒學之所以會受到來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戰,其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儒學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論性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儒學在孔子創立之時,只是一些倫理原則和教條,由於孔子本人罕言「性與天道」,所以如何從哲學本體論上論證儒家思想的正當性與必然性成為儒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孟子從「四端」說出發,對儒家的性善論作了論證,荀子則從性偽說出發對性惡論作了論證,董仲舒把儒家道德嫁接在講究陰陽家的世界觀上,對儒學作了讖緯神學式的論證。在宋明儒學家看來,以往的這樣論證要麼是「不備」(不夠充分,如孟子),要麼是「不明」(混亂不清或者錯誤,如荀子與揚雄),而董氏讖緯神學化的論證更是粗淺,不值一論。

  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響和融合情況。①儒教:早在魏晉,玄學已經將三教的思想進行了一次融合。魏晉玄學上承先秦西漢以來的道家哲學思想,並把儒家的政治倫理思想和道家哲學思想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不同於先秦西漢的新道家學說。玄學以精神性的「無」,作為思想體系的核心,強調「以無為本」,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這些實際存在的「有」,都產生於「無」,體現在政治上,便主張「無為」,認為統治者要無為而治,老百姓也要無為而處。漢初黃老思想所講的「無為」,著重講統治術;玄學所說的「無為」,重點在講處世術。從「無為」出發,為維護封建的綱常名教進行辯解,認為「名教即自然」,封建的尊卑、上下關係合乎自然,生而固有,不能否定。玄學是儒家唯心主義哲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變種,其宣揚的老莊哲學,經過曲折的演變,終於與儒家哲學相表裡,即披著道家思想外衣來宣傳儒家綱常名教的外道內儒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成為士族地主的意識形態。②佛教:佛教作為外來宗教,必須與中國的傳統思想相結合,才能在中國得到廣泛的傳播和發展。佛教自傳入中國的那一天起,受中國古代經濟政治及傳統文化的影響,逐步走上了中國化的道路。佛教調整了與世俗王權的關係,調整了與儒學的關係,調整了與民俗的關係。特別是調整了與儒學的關係。佛教的傳入並泛濫,必然要引起中國傳統思想的抗爭,首先引起論爭的是道教,在理論上與佛教爭論的是儒家,但儒家是以直覺思維進行批判的,缺乏思辨的理論色彩。由於儒家在中國的正統官方地位十分鞏固,這使得許多佛教徒竭力調和佛、儒兩家,「內(儒)外(佛)兼修」,解釋戒殺為仁,戒盜為義。儒家注重用世,具有強烈的入世精神,佛教則解釋為出家不是不問世俗之事,而是降魔,統一了出家與入世的關係。③道教:晉朝人葛洪是最早把道教理論和儒家思想結合起來的人,他所寫的《抱朴子》一書,不僅對戰國以來「神仙方葯,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從理論上作了系統的闡發論述,更重要的是把神仙信仰與儒家思想捏合起來,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為本,否則,雖勤於修鍊,也不能成仙。北朝寇謙之以「整清道教」為己任,打出「專以禮度為首」的旗號,完全按照封建倫理觀念制定了一套教義,鼓吹「於君不可不忠」,「不得叛逆君主,謀害國家」,勸導人們「勿怨貧苦」,「戒勿以貧賤求富貴」。他還襲用佛教輪迴轉生思想,用「若有罪重之者,轉生蟲畜」欺騙恫嚇人民。劉宋的陸靜修依據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吸收佛教儀式,編製了新的道教齋戒儀式,齊梁時的陶弘景,以現實社會為模式,製造出「仙亦有等級千億」的理論,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道教兼采儒、佛、道三家之說,把它們糅雜融匯在一起,以漢民族土生土長的傳統形式出現,有利於宣傳推廣,擴大影響。

  (2)隋唐時期,儒學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建議教師在此前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和分析隋唐時期儒、佛、道三教發展和融匯的情況,重點放在唐朝儒學正統地位受到佛道挑戰這一內容上。

  隋唐時期,在國家分裂了近三百年以後重新建立統一的封建王朝,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先進國家。由於統治階級重視文治的政策,對儒、佛、道三教都予以扶持,儒、佛、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隋末,道教徒積极參与了滅隋建唐的政治活動,到唐朝初年,李淵和李世民尊道抑佛,先道後佛,李世民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裔,確立了道教的特殊地位。武則天諭令佛教應在道教之上,道教勢力受打擊。唐睿宗、唐玄宗父子二人迷信道教,道教優勢又逐漸得以恢復。唐肅宗、唐代宗崇佛,道教勢力再次衰退。到了唐武宗時,朝廷廢禁佛教,獨尊道教,第三次出現道勝於佛的優勢。道教宣傳清凈無為、與世無爭的思想,與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輕徭薄賦的要求有相同相通之處和異曲同工之妙,適應了唐初社會在大亂之後,天下初定,人心思治,統治者調整政策的政治需要。同時,道教也提倡佛教的「因果報應」,還鼓吹儒學的「忠」(忠於君主)和「孝」(孝敬父母),此外,還搞巫師的一套「長生術」,不僅適應了統治者麻痹人民的需要,也迎合了統治者追求長命富貴的慾望。

  隋朝比較重視佛教,隋文帝廣建佛寺,度僧尼出家,命人譯經寫經。李世民尊道抑佛,但他也敏銳地感到,宣傳「因果報應」,鼓吹「與世無爭」的佛教,也不失為可利用的工具,因此在過去的戰場建造佛寺,以後又親自為玄奘的譯經寫序文,採取二教並重政策。唐朝有三次崇佛高潮,第一次是武則天時期,武則天曾利用佛教篡位,諭令佛教應在道教之上,進一步刺激了佛教的發展。第二次出現在肅宗、代宗時期。第三次出現在唐懿宗時期。隋唐時期是中國儒教的鼎盛期,也是中國佛教的成熟期。這一時期的佛教學說的最大特點,是把佛性心性化,或者說是把儒家的心性佛性化了。

  唐代實行三教並存的文化政策,儒、釋、道三教得以各自獨立發展,並在獨立發展中進一步相互爭論,相互融合。在三教的爭論和發展中,儒教日益處於劣勢,明顯地感受到來自佛道二家的壓力。面對佛教和道教的發展,儒學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唐中葉以後,儒學大師韓愈和柳宗元等人率先提出要復興儒學。他們在回應佛道挑戰的同時,積極援佛入儒與援道入儒。韓愈對佛教進行了批判,他所提出以「仁、義」為儒學之「道」的內容,以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為儒家的傳授譜系,並且自己以繼道統自任,而開儒學講「道統」之先河,所有這些都啟發後來的儒者以一種復興儒學的意識。柳宗元以「陰陽元氣」為「天道」、以「仁、義」為「人道」,並由此構築了一個以「道」為核心範疇的合天地自然、社會倫理一體化的理論體系,實開宋明理學之端緒。韓、柳等人企圖建立一個能融匯「百家之學」的學說來取代佛、道的願望,經由以「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張載和程氏二兄弟)為代表的理學家們的發展,到南宋的朱子可以說正式實現。

  第二目「程朱理學」

  教材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介紹了宋代理學的概況:代表人物和理學的產生、北宋二程的思想、南宋朱熹理學的內容和地位。

  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宋代,統治階級需要更嚴密、更具有欺騙性的思想來控制人們的言行,保證封建秩序不受衝擊,理學開始發展起來,北宋的周敦頤、程顥等是理學的創始人,至南宋時,朱熹成為集大成者,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體系。後世也把它稱為「程朱理學」。他們的哲學中心觀念是「理」,把「理」說成是產生世界萬物的精神的東西,又把「理」說成是封建倫理道德,宣傳「存天理,去人慾」的說教,所以統稱為「理學」。理學是一種新式的儒學,是以儒學為核心的儒、道、佛互相滲透的唯心主義思想體系,它從世界觀的高度,論證了儒家綱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恆性,更能適合封建統治的需要,因此被採納為官方哲學。宋代理學受到明清統治者的大力提倡,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儒學的正統。

  (1)理學的產生

  建議教師首先補充介紹宋明理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原因。然後向學生說明什麼是「理學」。這是學生比較難懂的歷史名詞和哲學名詞,教師應對學生加以解釋,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

  宋代,儒學主要以理學的形式得到復興,並逐步取得了獨尊的地位。宋代理學是中國古代在回應佛教和道教的挑戰之後,以接續孔孟道統為己任,打著「辯異端、辟邪說」的旗號,站在儒家的立場上吸取佛道的思想資料來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以適應後期封建社會的統治需要。

  宋明理學作為一種影響廣泛而久遠的學說與思潮,其興起、形成乃至確立、發展,自有多種因素的促進作用,而歸根到底則與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體制乃至文化形態密切相關,顯然是一種時代的產物。

  ①理學的興起與宋代政治特點密切相關。隋唐五代的長期分裂和混亂,使傳統倫理道德規範遭到極大破壞,綱常鬆弛,道德式微,顯然不利於大一統政治的穩定和鞏固,因此,宋代統治者一開始就倡導尊儒讀經,宋代的儒學復興便由此而形成。理學的產生,出於儒家學家革除時弊,拯救文化,整頓人心,重樹人倫與儒家價值,重建儒學道德形上學的主觀努力。理學適應了唐末以來重建倫理綱常的需要。②理學的興起與宋代經濟、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宋代一統政局後,農業、手工業得到迅速恢復和大規模發展,在此基礎上,科學文化的進步尤其引人注目。哲學本來就以自然科學的發展為基礎,理學對自然及社會規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學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③理學的興起與思想史自身進程密切相關。理學是儒、釋、道三教長期論爭和融合的果實。中國思想史在唐代中後期形成一個重要轉折,韓愈倡儒學道統,闢佛、道,打破了三教並盛的局面。宋代儒學為了與統治建設相適應,儒學道統自然成為其承續的對象。理學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產物。北宋學者大膽拋棄漢唐學者師古泥古的學風,敢於疑經改經,相互辯論,相互啟發,獨立思考,大膽立論,講注義理,為理學的產生提供了一個相對寬鬆的思想環境。

  「理學」一詞,早在宋代就被用來概括當時的儒學。南宋的理學大家朱熹曾說:「理學最難,可惜許多印行文字,其間無道理的甚多。……二蘇說話多是如此。」在此,理學不僅指由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張載和程氏二兄弟)開創的伊洛學派,而且也包括以二蘇(蘇軾、蘇轍)為代表的蜀學。「理學」一詞是指當時學者們從「道統」觀念出發所說的符合先秦儒學精神的正統儒學,把周敦頤看作是繼承這個儒學正統而開創後世理學的人。青少年時代就學於周敦頤的程顥曾說過:「吾學雖有所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理」因此成為二程哲學的核心,宋明理學也就從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謂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則,也是指人類社會的當然原則,它適用於自然、社會和一切具體事物。這就把儒家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達了出來,中國上古哲學中「天」所具有的本體地位,現在開始用「理」來代替了,這是二程對中國哲學的一大貢獻。所謂「理學」,就是用「理學」一詞來指明當時兩宋時期所呈現出來的儒學,又有「道學」、「性理學」、「新儒學」、「宋學」等幾種不同的稱法。

  (2)二程及其理學思想

  建議教師進行本內容教學時簡要介紹二程的生平,把教學重點放在二程的思想特點和地位上,另按引言要求對「格物致知」進行解釋和分析。

  程顥被習稱為「大程」,河南洛陽人。北宋儒家學者,著名哲學家,北宋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程顥青少年時代就學於周敦頤,他的思想發展和其他理學家一樣,受到佛、道學說的一定影響,再加到儒學。程顥與其弟程頤同為宋代理學的主要奠基者,世稱「二程」。因二程兄弟長期講學於洛陽,故世稱其學為「洛學」。二程在哲學上發揮了孟子至周敦頤的心性命理之學,建立了以「天理」為核心的唯心主義理學體系。二程在學術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題是「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他們認為陽陰二氣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創生萬物的材料。從二程開始,「理」或「天理」被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使用,亦即被作為世界的本體。而且人類社會的等級制度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道德規範,也都是「天理」在人間社會的具體表現形態。史家認為,理學的奠基者為北宋五子,其中居主導地位的是二程。

  程顥、程頤所創建的「天理」學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對我國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都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並受到了後世歷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變成為我國封建社會後期近千年的佔有統治地位的思想。

  程朱理學在認識論上提出「格物致知」。所謂「格物致知」原出於《禮記·大學》,《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為前提。所謂「格物」就是指「即物窮理」。「格」字有二義,一是「來」的意思,格物也就是「達於物」,或者「即於物」的意思;二是「窮至」、「極至」的意思,所謂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窮理。對於「物」,可訓為「事」或「理」。程、朱主張就世間萬事萬物而體認天理。格物窮理,是教人從待人接物的具體事情中去體認道學家所講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礎,致知則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窮盡兩重意義,這和「格」字的意義相近。致知是指通過格物達到對於天理的真知。朱熹說:「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至也;物,猶事也。」推盡吾之知識,窮致事物之理,是為「格物致知」。

  (3)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

  建議教師介紹朱熹的生平、思想特點、主要著述和歷史地位,理解儒家思想對中國周邊國家的影響。

  朱熹,南宋儒家學者,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哲學家、經學家之一,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24歲起走上理學的發展道路。在經過了長期的刻苦研究之後,終於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影響最大的哲學家、經學家。朱熹的學問淵博,於學無所不窺,他以繼承二程「洛學」為己任,廣泛吸收了周敦頤、張載、邵雍等北宋理學家的思想養分,成為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學說構建起一個規模龐雜而又不失縝密精緻的思想體系。他死後不久,地位開始日漸上升,最終成為配享孔廟的「孔門十哲」之一,而其在歷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實際影響僅次於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學說從元代開始成為中國的官方哲學,不僅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而且還遠播海外,如李朝時期的朝鮮、德川時代的日本,「朱子學」在政治領域和思想文化領域都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朱熹的哲學思想主張有:①理氣論:朱熹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理」和「氣」兩方面構成的,氣是構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現實世界中,理、氣不能分離,但從本原上說,理先於氣而存在,這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②心性論:其基本觀點是:「心有體用」、「心統性情」,並且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說明朱熹心性論的基本特徵。朱熹的「心統性情」理論,認為性是心之體,情是心之用,心是包括體用的總體。朱熹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範疇,認為道心即「天理」,惡的人心就是「人慾」。③認識論:朱熹對「格物」的解釋,認為一是「即物」即接觸事物,二是「窮理」即研究物理,三是「至極」即窮理至其極;對「致知」的解釋,朱熹認為是「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即擴展、充廣知識,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結果。與認識論相關的,在知行觀上,朱熹提出了「知先行後」的觀點,認為知的目的在行,即實地踐履,若想踐履,必須先知,不過朱熹也強調知和行不能偏廢,「知行學相須」。④功夫論:在修養功夫方面,朱熹主張「主敬涵養」,而人們學習和道德修養的目的,朱熹認為就在於「存天理,去人慾」,這一結論一方面有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意味,但另一方面,在倫理學上則有用理性原則來作為社會普遍道德法則的意義。總的來說,程朱理學所強調的「格物致知」,並不是要求科學真理,而是明德之善,主要是道德層面的。

  《四書章句集注》是朱熹為《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所作的注,又簡稱為《四書集注》。朱熹用畢生精力撰寫和反覆修改《四書集注》,前後凡40年。《四書集注》充分反映了朱熹的「道統」學,它發揮了儒家學說,論述了道、理、性、命、心、誠、格物、致知、仁義禮智等哲學範疇,並加以闡釋發揮,提出了以理為最高範疇的哲學體系。書中還特別重視認識方法、修養方法和道德實踐等。《四書集注》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於它的刊行,《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始被稱為「四書」,與「五經」一起成為封建社會最重要的經典著作。朱熹的學術思想在日本、朝鮮曾一度十分盛行,被稱為「朱子學」,在東南亞和歐美也受到重視,足見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響。

  以朱熹理學為核心內容的儒家思想於16世紀傳入歐洲之後,正合了歐洲復興「理性主義」的歷史符節,從而作為助力推動了歐洲進入了「哲學時代」或「理性時代」。此後法國的啟蒙運動和18世紀的唯物主義以及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建,朱熹的理學都起到了導索和酵母的作用,以至於融貫於歐洲哲學尤其是德國古典哲學之中。我們今天充分挖掘和認識朱熹哲學的這種世界歷史作用,對於中國社會在今天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凝聚民族精神、復興民族文化,豪邁地走向21世紀,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思想意義。

  第三目「陸王心學」

  教材首先闡釋了南宋時陸九淵把「理學」發展到「心學」的新階段。然後介紹了王陽明發展「心學」的具體內容。

  建議教師首先介紹「理學」發展為「心學」的歷史背景,然後重點分析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內容和思想特點。在分析中,介紹「心學」「致良知」等哲學名詞概念,進行歷史概念的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

  (1)陸九淵與「心學」

  陸九淵是與朱熹同時代的人,他曾同朱熹辯論過「無極」、「太極」等問題,針對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即物」才可「窮理」的理論,他倡言「心即理」,認為心是萬物的本原,強調「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提出「發明本心」、「求其放心」的「簡易」、「直捷」主張。成為與朱熹一派理學相持對立的一家,被稱為「心學」。和格物致知不同的是,他認為窮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內心就可得到天理。和大多數中國思想家一樣,陸九淵的心學很大程度上也是道德層面的。他認為人生天地間,與天地並為三極。他以如何「堂堂地做個人」為前提,提出了「本心說」,主張「先立乎其大者」。例如,他認為發明本心是正心立志的根本途徑。什麼是「本心」?陸九淵提出「心」有三個概念:即心(人腦)、心之所為(心理)和本心(一種心理形式)。「本心」即「仁義之心」。仁義即人道。人與天、地並為三極,天道、地道、人道都是宇宙萬物本質性法則。仁義之心就是作為社會存在的與天道、地道合一的社會倫理道德(人道)在人心中的反映,又是人之為人的根本,所以陸九淵稱之為人之「本心」。「本心」是與天道、地道合一的人道在人心中的反映。人如果能保有本心,便能大做一個人。人如何才能保有本心?「發明本心」中的「發明」,即「發而明之」,意即「啟發、開擴」。人的「至大、至剛、至直、至平、至公」的本心,雖是客觀存在的,但對於一個具體的人來說,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要貴學、盡心。若有放失,一定要反而求之。只有如此,才能保有本心。

  (2)王陽明把「理學」發展為「心學」

  明初,為了強化思想統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學。從此,程朱理學成為官方統治思想。明中葉,明朝的封建統治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危機,王陽明認為程朱理學崇尚空談,不務實際,遂創立心學,以克服人們心中的「私慾」,挽救封建社會的政治危機。心學蔚然形成一代學術思潮。

  王陽明「心學」的主要思想內容:

  ①「心即理」。王陽明繼承了陸九淵的心學傳統,並在陸九淵的基礎上進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學。「心即理」本來是陸九淵的命題,王陽明對此作了發揮。王陽明批評朱熹的修養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與至善。王陽明認為「至善是心之本體」,「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於心,是人頭腦中固有的,他這樣說是強調社會上的倫理規範之基礎在於人心之至善。主張通過「內心反省」克服「私慾」,以「致良知」,用封建倫理道德去規範自己的行為,就可鞏固封建統治。王陽明的「心即理」的命題主要是為其修養論服務的。

  ②「致良知」。致良知說是對陸九淵「心即理」思想的發展。朱熹認為《大學》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學子通過認識外物最終明了人心之「全體大用」。王陽明認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認識了外物才有的。這個知是「良知」。在經典與良知的關係上,王陽明突出良知的重要性,認為經典為良知服務,看經書的目的是為了致良知。把儒家經典的權威性附屬於吾心,也就是從屬於良知。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盲從舊權威的思想解放精神。王陽明從經學的角度批評並改造朱學,以更具主體思維能動性的良知範疇和「致良知」說揚棄並發展了傳統的程朱道統論,使良知說成為左右當時思想界逾百年的學術思潮,並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

  ③「知行合一」。朱熹主張知先行後、行重知輕。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雖然繼續了朱子重行的傳統,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評朱熹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與理為二。「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說知行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知是心之本體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發而為客觀具體的行動或事物,就是行。由這個認識出發,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緊密相聯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說。在當時社會上、在理學發展中的確有知而不行的情況存在。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對時弊有糾偏的意義。

  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強調道德的自覺和主宰性。

  理學與心學的聯繫和比較:程朱理學向心學的演變說明理學已走向極端。朱熹的觀點是要人們接受封建道德觀念(存天理,滅人慾),王陽明則主張,封建道德存在於人們心中,只要恢復就可以了。相對於宋代以來的朱子學,陽明學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將一切合法性與合理性的根源從外在的天理轉化為內在的良知,以後者所代表的道德主體性取代前者的權威。雖然對朱熹而言天理亦在人心,對陽明來說良知即是天理,但畢竟前者偏向於外在的客體性,後者傾向於內在的主體性。二者同是維護封建統治,沒有本質區別。由客觀唯心主義(程朱理學)向主觀唯心主義(心學)的轉變,說明理學已走向極端。

  建議教師在全課上完後將宋明理學進行歸納總結。先請學生歸納,此問題可能有較大的難度,教師通過啟發誘導和歸納概括,使學生對「宋明理學」形成比較完整的印象。在歸納和總結時,讓學生閱讀課文的【本課要旨】,了解本課要掌握的核心問題所在。

  宋明理學的特點:

  ①儒學進一步思辨化。與先秦、漢唐儒學不同,宋明理學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其思辨性。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其所具有的哲學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國的知識分子,也刺激了中國本土思想道家和儒家的發展。其中,道家借鑒佛教的宗教內容和形式,反應更為敏捷而迅速。相對而言,儒學的應變能力則要差得多。有唐一代,儒學中的有識之士如韓愈等,就已經意識到儒學面臨著外來佛教和本土道教(尤其是佛教)在文化上的嚴重挑戰。宋明的理學家們一方面借鑒佛教和道教在哲學本體論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傳統儒學中尋找能夠利用的因素,例如被稱為「五經之首」的《周易》、《孟子》與《中庸》中關於「性」與「天」的內容。利用這些外來的和傳統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時,他們創造性地提出了許多富有特色的儒學概念,並給予系統的哲學論證,如周敦頤的「無極」、邵雍的「太極」、張載的「太虛」、二程和朱子的「天理」、王荊公和二蘇的「道」、王陽明的「心」等。傳統儒學經由理學家們的改造,道德信條式的理論體系終於變成了哲學理論體系。就此而言,它體現著宋明理學家們融合創造的哲學智慧。

  ②更加強調倫理道德為思想核心。理學家們標榜自己的學說為「實學」、「實說」,批評佛老的學說以及漢唐的章句之學和講求詩詞歌賦的詞章之學為「虛學」、「虛說」。虛實之別,就在於是否講求義理。理學所強調的義理,實質上也就是儒學的倫理道德學說,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倫理道德理學家所強調的義理,就其內容而言,與漢代董氏的儒學相比,其重點不在政治哲學上,而在倫理道德上;與先秦的儒學相比,其對倫理道德的闡述,更側重於哲學的表達。宋明理學家在儒學的倫理道德學說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邏輯層次的哲學範疇和理論結構。無論是理學哲學各種各樣的本體論、作為道德基礎的人性論、「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養論、「格物」或「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聖的境界論、由修齊而治平的功能論,均是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學作為儒學發展的一個階段,它帶有明顯的佛學化的特點。宋明理學的佛道化表現為三個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鑒佛教與道教的形而上學,建構儒學的倫理道德形而上學,其二是借鑒佛道二家的傳教譜系,創立儒家學說的傳道體系,即儒學的「道統」,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義思想吸收進來,把它作為理學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主張。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建議教師以引言部分的內容為素材,告訴學生漢代以後由於社會動蕩,人們對傳入的佛教有了更多的興趣,儒學思想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可以從杜牧的詩入手,介紹梁武帝三次入寺院當和尚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設問:1.為什麼漢代儒學剛剛確立了正統地位,漢以後人們對佛教的興趣日增?2.佛教的興盛開始挑戰儒學的地位,儒學應該怎麼辦?

  第一目教學時可從學生比較熟悉的佛教和道教知識入手,讓學生來介紹他們所了解的佛教和道教的知識,然後指出,在古代中國,有一種比佛教和道教傳播範圍廣泛得多、影響要巨大得多的「宗教」,由此引入「儒教」。老師要指出「儒教」的「教」並非「宗教」,而是指「教化」,它雖然不是宗教,但在古代中國,卻比任何宗教的影響都要巨大和深遠,可以說它不僅滲入到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里、血液中和潛意識中,而且對當代每一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等至今仍在發揮著巨大的影響。進行「三教合一」的教學時,要講清概念,介紹「三教合一」的具體情況,讓學生通過了解感性知識來形成理性認識。

  第二目、第三目內容都比較枯燥,可課前讓學生上網查找二程、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的資料,結合課本上的【歷史縱橫】和日本孔廟照片,請學生給同學們講一講朱熹或王陽明的生平事迹;朱熹或王陽明的小故事;朱熹的主要思想和治學精神;朱熹思想對世界的影響。也可以開設《我看朱熹》或《我所了解的王陽明》的歷史小講座,或布置寫一篇有關的歷史小論文,老師可寫幾個論題給學生作參考,如《宋明理學對中國人民族品格的影響》《程朱理學與王陽明心學的同和異》《宋明理學對周邊國家和世界的影響》等。如果進行常規教學,則可按「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中的幾個方面介紹有關的歷史知識,盡量讓學生先思考、討論,老師再進行歸納概括和小結。

  2.教學案例

  案例一在介紹「三教合一」時,用實物投影,或計算機、幻燈介紹圖片

  「曲阜三孔」的圖片

  ①猜謎:「曲阜三孔」指哪三孔?這三孔與哪一位歷史人物有關?

  ②請學生簡單介紹「曲阜三孔」。如:孔子死後的第二年,魯哀公將孔子在曲阜住的房子改建為廟。孔廟的主體建築大成殿,是歷代帝王祭孔的場所,也是我國最古老的一座廟宇。孔子死後,葬在曲阜城北,經歷代帝王不斷賜田,成為佔地三千畝、有古木二萬餘棵的孔氏家族墓地,世稱孔林。北宋政府在曲阜為孔子後代建立的「衍聖公」府,俗稱孔府。

  ①請學生描述圖片景物

  ②討論:歷代帝王為什麼尊崇孔子?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是怎樣發展的?

  案例二程朱理學

  1.程顥、程頤弟兄的圖片和朱熹的圖片

  ①請學生自由組合成兩大組,分別擔當程顥、程頤弟兄和朱熹的新聞發言人,分別介紹程顥、程頤弟兄和朱熹的生平、故事、貢獻、主要觀點,並對二程和朱熹進行評價。

  2.白鹿洞書院圖片

  ①有條件的放視頻材料。無條件的請學生介紹白鹿洞書院。

  ②請學生根據歷史材料重現八百年前朱熹和陸九淵的論戰。

  ③可用練習或競賽的方式總結程朱理學,如四書是儒家經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稱。

  案例三 陸王心學

  1.出示陸九淵和王陽明的圖片和材料

  ①請學生對比兩人心學的異同,製成表格或寫成小論文。

  ②討論:心學對儒學有什麼新的發展?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資料略

  請談談程頤和朱熹關於「格物致知」的做法,對我們的學習有什麼啟發?

  解題關鍵:分析「格物致知」的內涵。

  思路引領:按照程頤和朱熹的說法,所謂格物致知,就是通過對外界事物的深入細緻的探究,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

  答案提示:對我們學習的啟發是:首先在腳踏實地、認真學習每一個具體的知識,然後才能融會貫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水平。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程朱理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解題關鍵:敘述程朱理學的主要思想

  思路引領:可以分別敘述二程和朱熹的理學思想,也可以綜合程朱思想的幾個方面。

  答案提示:①「天理」是萬物的本源。②人倫道德、尊卑等級、三綱五常都是「天理」;要「存天理,滅人慾」。③認識論上主張「格物致知」,通過探究萬物,更好地理解天理,從而達到明德之善的目的。

  二、學習延伸

  探究活動

  進行一場課堂討論,談談對宋明理學的評價。作為一種流傳幾百年的傳統文化,它有什麼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內容是不科學和不正確的?可以各抒己見。

  思路引領:(1)科學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學具有和諧意識。和平發展離不開人與自然的和諧,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國家、人類都需要和諧的意識。②宋明理學具有憂患意識。這種憂患意識對歷代仁人志士胸懷天下,奮發進取,為理想不懈追求傳統的形成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今天人們依然能從中得到啟示。③宋明理學崇尚道德,充分意識到道德對於社會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進文明的進步。④宋明理學強調力行。力行意識及其所體現的務實傾向和自強的精神,對中國文化起了推動和促進作用。

  (2)不科學或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級觀念;②重男輕女的觀念;③因循守舊的觀念;④重利輕義的觀念;⑤重禮輕法的觀念。

  (3)對宋明理學應採取的態度:批判、繼承、改造;去粗存精,去偽存真。

  五、資料與注釋

  1.原始資料

  程朱理學

  凡一物上有一理,須是窮致其理。窮理亦多端,或讀書講明義理,或論古今人物,別其是非,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皆窮理也。

  ──朱熹《近思錄·致知》

  或問:格物須物物格之,還只格一物而萬理皆知?曰:怎得便會貫通?若只格一物便通眾理,雖顏子亦不敢如此道。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

  ──朱熹《近思錄·致知》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安得天分,不有私心,則行一不義,殺一不辜,有所不為。有分毫私,便不是王者事。

  ──朱熹《近思錄·為學》

  陸九淵心學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象山先生全集·雜說》

  王陽明的心學

  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遂相與嘆聖賢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

  ──王陽明《傳習錄·門人漺丸川錄》

  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心即性,性即理。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為善有為不善」?先生曰:「惡人之心矢其本體」。

  ──王陽明《傳習錄·徐愛引言》

  良知之外,別無知矣;故「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聖人教人第一義:今雲專求之見聞之末,則是先卻頭惱,而已落在第二羕矣。近時同志中,蓋已莫不知有「致良妯」之說,然其功夫尚多鶻突者,正是欠此一問。大抵學問功夫只要主意頭惱是當:若主意頭惱專以「致良知」為事,則凡多聞、多見,莫非「致良知」之功;蓋日用之間,見聞醅酢,雖千頭萬緒,莫非良知之發竅用流行,除卻見聞醅酢,亦無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見聞,則語意之間未免為二。此與專求之見聞之末者雖稍不同,其為未得精一之旨,則一而已。「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王陽明《傳習錄·答周道通書》

  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而必日窮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為未足,而必外求於天下之廣,以裨補增益之。是猶析心與理而為二也。夫學問思辨篤行之功,雖其困勉至於人一己百,而擴充之極,至於盡性知天,亦不過致吾心之良知而已。良知之外,豈復有加於毫末乎?今必曰窮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諸其心,則凡所謂善惡之機,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將何所致其體察乎?

  ──王陽明《傳習錄·答顧東橋書》

  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合心與理而為一,則凡區區前之所云,與朱子晚年之論,皆可以不言而喻矣。

  ──王陽明《傳習錄·答顧東橋書》

  2.課文注釋

  魏晉南北朝佛教盛行的歷史條件、意義及危害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其興盛的社會條件:其一,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的需要。儒家經學的迂腐沒落,玄學又只能在士人中坐而清談,民間道教又往往成為農民組織的工具。多事動亂之秋,連統治者自己都感到世事無常。他們亟需一種宗教信仰,既能麻醉別人,也能撫慰自己的靈魂。佛教有著系統完整的教理,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很快就被統治者接受,並極力宣揚,用它來加強思想控制,維繫其統治秩序。其二,苦難中掙扎的窮苦百姓易於接受佛教。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長期動蕩不安,戰亂頻仍,百姓被迫顛沛流徙,掙扎在死亡線上,他們希望精神上得到解脫。佛教的輪迴轉世思想,讓他們在渺茫的「來世」消除死亡的威脅和流亡的苦痛,從中得到虛幻的慰藉。這就使佛教有了較廣泛的信徒。

  佛教在南方、北方都廣泛傳播開來。一些高僧在翻譯佛經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西域與內地的交流更密切。中亞和印度等南亞的哲學、邏輯學、醫學、語言學、藝術等成就以佛教、佛學為載體進入中國,豐富了中國人的精神文化。

  佛教也給社會帶來了消極影響。其一,消磨人民的鬥志,使人民安於現狀。劉宋文帝說只要百姓皈依佛教,「則吾坐致太平,夫復何事」!其二,耗費財物。南北朝時,各地大修佛寺佛塔。北魏鑿龍門石窟,歷時二十多年,耗費極大,用工達八十多萬人。南朝建康就有佛寺五百多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蕭梁百官為贖梁武帝,每次都耗錢上億。這些錢財「皆是賣兒貼婦錢」!其三,占田奪人,寺院經濟惡性膨脹,與封建政府爭奪勞動力。因此,當時社會上出現了反佛、滅佛的現象。從理論上范縝給佛教以沉重打擊,政治上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

  葛洪及其「儒道合一」的思想

  葛洪(約283—約343),東晉道教大師,醫學家,文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江蘇丹陽句容人。少時以儒學知名,後崇尚道教。303年,曾任將兵都尉、伏波將軍等,後棄官至洛陽,廣求異書。晚年到離廣州不遠的羅浮山煉丹,企圖長生不死。著有《抱朴子》、《神仙傳》,另著《金匱藥方》(100卷),又託名劉歆撰《西京雜記》,還寫有詩、賦、碑等百卷,移、檄、章、表等30卷,已散佚。另有《肘後備急方》4卷,為古代醫學名著。其所著《抱朴子》70卷。葛洪把儒家的綱常名教融合到道教理論中來,宣揚道教徒必須積善立功,以儒家的道德規範制約自己的行為。「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同時,葛洪又用道家的「玄」「道」「一」等哲學範疇來附會他的長生不老的神仙理論。這種儒道雙修的神仙道教理論,是魏晉以來合儒道為一體的玄學影響道教的體現,也使道教完全成為統治者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

  唐代儒學的發展

  隋唐時期,儒學經歷了一個發展變化的階段。首先,儒學發生的第一個變化就是儒學同佛學的結合。儒佛結合,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以韓愈為代表。韓愈一方面極力排佛,另一方面卻又悄悄地受到佛學的影響。韓愈的觀點就是「治心論」和「道統論」。前者訴諸於自我意識,後者則主張信仰主義。明確地說就是,只要你內心認為封建名教禮法是神聖的,你就會遵循它,你就不會有不自在的感覺。這種信仰的力量就會使人的精神得到解脫,從而提高人們的自覺性,創造一個沒有上帝,但使人信仰並由此產生力量的新宗教,或稱之為儒教。但儒學並沒有形成為宗教,在韓愈的思想中無此跡象。另一種類型以柳宗元為代表。他一方面公開讚揚佛教,另一方面卻又利用和改造佛學的若干理論命題,建立起無神論的思想體系。他主張以儒學為主,吸取佛教中有價值的東西,在他看來,佛教的教義有利於調節社會矛盾,無害於封建倫理。其次,早期儒學與「人」的觀念相聯繫的重民、愛民思想在唐代有所發展。杜甫、白居易等傑出詩人大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再次,就是儒學和自然科學的相互滲透。

  理學

  理學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統治思想。它以儒學的內容為主,同時吸收了佛學和道教思想,是在唐代三教融合、滲透的基礎上孕育、發展起來的。宋代儒士解經,大都不顧舊有傳注,往往拋棄傳統的訓詁義疏,直接從經書原文中闡釋義理性命(即人的本性及其根源),因此被稱為「性命義理之學」,簡稱為「理學」。由於宋儒認為這種理學是經孔子、子思、孟子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他們自己則繼承了孔孟的道統,因此又稱其為「道學」。理學的基本特徵是注重義理。代表人物有二程和朱熹等,以他們為代表的理學思想流派合稱為「程朱理學」。此外,還有陸九淵和王陽明等人,他們以「心學」的形式同程朱理學展開辯論。理學以道體(所謂道體就是指在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背後或之上,有一個更根本的原理道理,即形而上的存在)為核心,以窮理為精髓,以存天理、去人慾為存養功夫,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實質,以成聖為目標。理學的形成,標誌著儒家思想的成熟。明末至清代,理學受到了批判,逐漸走向衰落。

  心學

  心學,又稱「良知之學」,是理學的一個流派。它與程朱理學不同的是,陸王心學主張以人「心」為宇宙的本體(程朱理學以「道」或「理」為宇宙的本體),這一體系強調自心,主張修生養性,返身而誠。先秦孟子和宋明陸王都是心學的哲學家,都強調人的主觀性,並且認為在順境或逆境下也不能動搖。南宋時,陸九淵發揮了孟子的思想,成為心學的創始人。陸九淵強調人的主觀意志方面的思想,以心即人的主觀性作為哲學的核心,並和他的學生形成一個學派,稱為「南宋陸學」。明代王陽明繼承並發展了這一學說,成為集心學之大成者,因而又稱「陸王心學」。

  二程及其主要思想

  程顥(1032—1085),字伯淳,私謚明道先生。程頤(1033—1107),字正叔,因居臨伊川,後人稱為伊川先生。兩人為親兄弟,河南洛陽人。二程,以理學家周敦頤為師,在總結了先秦關於理和道的觀念,以及宋初以來思想家關於理的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把「理」抽象為宇宙的本體,作為哲學最高範疇提出來,構建了一個以理為最高本體的唯心論體系。二程哲學核心是「天理」或「理」。他們認為「理」不僅總攝天地萬物,而且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理」是萬物本原和人類社會的最高準則。認為在人類社會中,封建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倫理綱常,也是天理的表現,不可違背。在認識論上,二程的「格物致知」並不是指認識客觀事物的法則,而是要在人的內心恢復「天理」。二程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抬高到和六經相同的地位。二程的學說後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理學,並在封建社會後期長期佔據主導地位,成為封建統治者的主流思想。

  朱熹及其理學思想

  朱熹(1130—1200),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翁,最後號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一生的主要活動為講學授徒,著書立說。朱熹的著作堪稱浩瀚,是中國歷史上著作最多的思想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四書集注》《近思錄》(與呂祖謙合編)《小學》《童蒙須知》《資治通鑒綱目》等,後人整理彙編有《朱子語類大全》(140卷)《朱文公文集》(100卷)朱熹為二程的四傳弟子(理學大師李侗的學生),他繼承和發展了二程的理學思想,建構起了一套嚴密的理學思想體系,「理」或「天理」是朱熹理學思想的最高哲學範疇。朱熹認為「理」是宇宙天地萬物的本原。也是人類社會最高的道德倫理原則。朱熹一生致力於宣揚理學,所建立的龐大而又精深的新理學思想體系,回答了當時所能回答的一系列問題,從而使儒學真正擺脫幾百年來佛教與道教的衝擊,重新恢復了權威和信心。從元代開始,朱子學成為中國的官方哲學,它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領域都佔有重要地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它不僅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而且還傳播到國外,尤其是東亞諸國。

  宋代理學的發展

  宋代理學是一種以儒、道、佛三教合一為特徵的新儒學,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強調「存天理,滅人慾」,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規範和修養方法。理學的產生,適應了趙宋王朝重建封建統治秩序的需要。理學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理學的開創、奠基和集大成三個階段。①理學開創於北宋初期,當時名儒孫復等人有感於五代君臣父子倫紀的破壞,大力提倡「以仁義禮樂為學」,宣揚儒家道統說。在治經過程中,不重章句訓詁,而以闡釋義理為主,這些都對後來理學的形成發生重大影響。宋仁宗慶曆年間,周敦頤在他的著作《太極圖說》和《通書》中,已經開始使用「理」這一概念,只是尚未置於哲學最高範疇加以闡述。周敦頤以極其簡潔、抽象的語言,論述了宇宙生成和萬物化生的問題,提出了一切本於「太極」的觀點。②宋神宗熙寧前後為理學的奠基階段,張載和二程(程顥、程頤)被視為奠基人。張載以「氣」為萬物的本體,二程以「理」為萬物的本體,並對「氣」和「理」這對重要的範疇各自作了論述。二程把「理」作為萬物的本體,認為「天下只是一個理」,「萬物皆只是一個理」。張載和二程提出的命題,成為宋明理學的命題,從而將董仲舒的天人之學上升到本體論的高度。③南宋時期為理學的集大成階段。朱熹以儒家倫理學為核心,糅合佛教及諸子之說,建立了一個博大繁雜的邏輯體系。與朱熹同時期,在理學內部還產生了以陸九淵為代表的「心學」。陸九淵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題,他以「發明本心」為宗旨,奠定了宋明理學中「心學」一派的基礎。

  明代理學的特點

  明代理學的演變經歷了三個時期。①明代初期。這一階段大體上從洪武初年到成化年間(1368~1487年),這一時期朱熹的理學被確立為官方哲學,成為明王朝實行文化專制主義的思想工具。學術空氣異常沉悶,除了一味重複朱熹學說之外,幾乎在理論上無所創新。②明代中期。一般指從明英宗正德年間開始,到明神宗萬曆後期,即15世紀中葉到16世紀末的150年左右的時間。程朱理學發展到明代中期,出現了明顯的轉化:一方面,程朱理學盛極而衰,開始走下坡路;另一方面,王學崛起,發展成為顯學。③明清之際。各學派和思想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把我國傳統學術推向高峰,並作了總結,為拉開近代的序幕做好了準備。這一時期學術領域出現的主要是反對封建專制主義和封建蒙昧主義,提倡經世致用的早期啟蒙思潮。

  王守仁及其心學

  王守仁(1472—1529),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字伯安,別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浙江餘姚人。史載王守仁喜言兵事,且善射,並好學,學識淵博。從34歲開始「專志授徒講學」,從事教育20餘年,直到57歲病逝為止。王守仁一生以破「山中之賊」和「心中之賊」為其己任,以達到「輔君」「淑民」,挽救封建危機的目的,因而,曾受到了明王朝的重用和封賜。但也遭到了一部分官員的猜忌和打擊,直到王守仁死後38年,才恢復他的名譽,詔贈新建侯,謚文成。王守仁的著作,輯為《王文成公全書》(38卷)。王守仁心學主要包括如下內容:①「心即理」。他認為身體的主宰是心,心之所想便是意,意之本性便是知,而意之所在便是物。還進一步論證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善的學說。②「知行合一」。他認為「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③「致良知」。即就是克去私慾,恢復心體無善無惡之本來面目。「良知」就是「天理」。王守仁將「致良知」視為「聖人教人第一義」。

  3.學術觀點

  關於理學產生的歷史條件

  學術界的權威看法是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等主編的《宋明理學史》中的觀點。他們認為:「在封建社會後期,地主階級勢力的遞嬗,庶族地主取代身份性地主的統治地位;農民戰爭對財富平均的新要求;民族矛盾的尖銳;這些構成了宋明理學所由產生的政治條件。經學箋注的沒落;佛學與道教思想的滲透;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些構成了宋明理學所由產生的學術思想條件。宋明理學就是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這些歷史條件下孕育、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統治思想。」還有學者認為,理學的產生與上述政治、學術思想無關或關係不大,主要原因應是北宋建國八十年後,在政治上,皇帝絕對集權或專制,對外屈膝苟安,兵變與農民起義頻繁,上層統治者極度荒淫,「三冗」問題嚴重等;在思想上,大力宣揚文治,學術上主張儒、釋、道合流,思想禁錮等。

  4.插圖說明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坐落於江西省廬山五老峰南約10千米處的後屏山南麓。佔地面積3000多畝。此地在唐代曾是李渤兄弟隱居讀書的地方,根據文獻記載,「渤養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後來李渤任江州刺史,舊地重遊,於此修樓建亭,引泉植花,遂成為一處遊覽勝地,取名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年間,在此建立了「廬山國學」;宋初擴建為書院,並正式定名為「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完備的書院,與嶽麓、雎陽、石鼓並稱「天下四大書院」。北宋末年,書院毀於兵火,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出任南康太守,重建院內的建築,延請名師,充實圖書,親臨講學,並奏請賜額及御書,於是書院的名聲大振,宋時著名的哲學家陸九淵、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講學。後代書院又幾經興廢,現存建築多是清道光年間修建的。書院坐落在貫道溪旁,有欞星門、伴池、禮聖門、禮聖殿、朱子祠、白鹿洞、御書閣等主要建築。朱子祠是為紀念朱熹而建的,祠後有一石洞,內有石雕白鹿一頭。朱子祠的東廂,設有碑廊,內嵌有宋代至明清的古碑120多塊,其中有朱熹手書真跡、明代的狀元羅洪先的《游白鹿洞歌》等,這些古碑既是珍貴的書法又是難得的史料。朱子祠前,與禮聖殿並列的是一個兩層的樓閣,名「御書閣」,是清康熙帝賜匾額及古書後,由南康知府周燦請命興建的。欞星門的西北角,曲徑通幽,山石林泉,還有「釣礬石」、「漱石」、「鹿眠場」、「流杯池」等勝跡。

  5.參考書目

  《宋明理學史》,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宋明理學》,吳乃恭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宋明理學研究》,張立文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明代哲學》,李書增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一、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2.教材分析與建議

  重點

  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主張。

  難點

  探究進步思想主張形成的原因與進步思想的評價。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明清兩朝,中國封建社會已經進入後期。那時,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並且在封建專制層層重壓下,不斷緩慢地發展。舊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會因素產生,如同世界各國的規律一樣,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來。於是,在明清時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對傳統儒家思想,反對封建專制主義腐朽統治,乃至帶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便成為這一時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們批判繼承了傳統的儒學體系,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本課教材圍繞這一主題,向學生分別介紹了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這四位進步思想家。本課原始材料較多,建議老師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和資料,弄清歷史概念和有關引文的含義,然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所要探究問題的答案要點。

  本課引言介紹程朱理學強調的三綱五常思想,在明清時期進入極端,對社會造成了嚴重危害,於是一些進步思想家,對程朱理學提出了批判。本課引言的目的是承上啟下,加強知識的系統性和歷史性,幫助學生理解:思想的發展變化是在繼承的基礎上,根據歷史條件的變化而出現新的發展和變化。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的學習。

  第一目「李贄的離經叛道」

  教材首先介紹了明後期的社會現實,對李贄離經叛道的出現做了歷史背景的鋪墊,隨後重點敘述了李贄的進步思想。

  (1)李贄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徵

  李贄生活在明朝後期,號卓吾,福建泉州人。受教於王學的泰州學派。青年時代生活睏乏,到處奔波。中年後做過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會的黑暗和官場的腐敗。晚年毅然辭官,專事著述和講學。後被明政府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為禁書。正是這樣的生活經歷,形成了李贄「離經叛道」的不羈性格。

  建議老師在講解這一問題時,可引導學生將李贄的生活經歷概括為三步:年少時的求學經歷,中年時的做官經歷,晚年的入獄迫害致死經歷。而前兩點經歷都直接影響著李贄「離經叛道」性格的形成。

  (2)李贄的代表作

  教材通過插圖來提示李贄的代表作及書名由來。李贄著有《焚書》《藏書》等多種著作。《焚書》的起名是李贄認為將來這些著作定會遭到焚毀。《藏書》的命名則是由於李贄認為這部書「顛倒千萬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後世」的緣故。建議教師在處理這一問題時,讓學生自己閱讀。

  (3)李贄的思想主張

  這部分內容教師可在引導學生理解相關原始材料的基礎上,依據教材分兩個方面進一步分析。第一,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李贄敢於打破千百年來人們對孔子的迷信。在理學占統治地位的明代,李贄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的理論。認為,是非應隨時代變遷發展而改變,不應以孔子的話作為永久不變的定論。他還認為,被封建統治者奉為「治天下之大經大法」的六經不過是史官過分的「讚美之語」和孔孟之徒「記憶師說」的殘缺筆記而已,根本不是什麼至尊理論。同時他尖銳地揭露道學家「陽為道學,行若豬狗」。第二,抨擊封建社會的一些傳統觀念,強調個性發展。首先他反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現象,追求平等、個性。他稱讚漢朝司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戀愛,讚揚寡婦再嫁;並公然稱讚武則天是傑出的女政治家。他讚揚改革,肯定農民起義。第三,批判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思想,強調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認為人不能脫離基本的物質生動去談仁義道德,主張人應該享受正當的私慾。

  (4)對李贄進步思想的評價

  教材中沒有專門的敘述,教師組織學生結合思想家生活的時代背景及其思想主張進行討論,最後引導得出:李贄是我國反封建思想的先驅,他將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其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鬥精神,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要求,帶有民主色彩。

  第二目「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教材敘述了黃宗羲的生活背景和思想主張。學生學習時一定要結合明清時期政治、經濟特徵理解其思想主張。

  (1)生活背景

  建議老師按教材講,不要過分展開。明末清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劇烈動蕩的時期。當時,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資本主義萌芽在某些地區出現並得到緩慢發展,自然科學也有了一定發展,在此形勢下,湧現了一批進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他們有著早年參加抗清鬥爭、後來隱居著書立說的類似經歷。

  (2)思想主張和代表作

  這一部分內容學生學習時有一定難度,建議教師首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弄清教材意思,然後結合相關原始資料,師生合作,歸納出思想主張。

  黃宗羲的思想主張主要表現在反對君主專制獨裁,提倡「人民為主」。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專制,強調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標準應當是看廣大百姓快樂與否。他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築起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思想體系。黃宗羲批判舊儒學的「君為臣綱」的思想,繼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新思想命題。代表作是《明夷待訪錄》。

  第三目「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1)生活背景

  顧炎武的生活背景與黃宗羲相似,明末清初政治混亂,社會動蕩,迫使很多有作為的知識分子開始探求救國救民的道理。

  (2)思想特色和代表作

  和黃宗羲一樣,顧炎武也激烈反對君主專制,主張限制君權,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認為,保衛一家一姓的國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衛天下是所有人的事,這段話後來被後人提煉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鼓勵人民關心國家大事。但是,顧炎武的思想主要特色卻是經世致用,這也是教材強調的。顧炎武批判道學脫離實際的學風,主張發揮孔子的「博學於文,行已有恥」的積極思想,提倡走出門戶,到實踐中求真知。他重視對社會實際的了解,關注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強調經世致用。黃宗羲駁斥輕視工商業的傳統思想,指出工商業和農業一樣,都是「民生之本」,應該受到保護。顧炎武、王夫之主張文人多研究一些有關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反對空談。作表作是《天下郡國利病書》。

  第四目「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生活背景

  與黃宗羲和顧炎武一樣,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大動亂時代,促使他對傳統的程朱理學進行反思。

  (2)思想特色和代表作

  王夫之批判理學先前宣揚的「天命論」和「生知論」,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義體系。王夫之認為「天下惟器」,即世界是物質的,而物質是發展變化的。同時,他的思想中還包含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認為一切事物都可以通過考察研究認識,一切事物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卻是相對的。王夫之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本目【歷史縱橫】,了解王夫之思想和王陽明心學的不同之處。

  最後,指導學生閱讀《課後要旨》,進一步了解本課的核心內容,同時,認識明清之際出現這些進步思想家的歷史背景及其思想特點。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結合思想家生活的時代背景及其思想主張進行討論,最後引導得出:生活在明清之際的這些思想家,他們繼承了晚明進步的思想傳統,反對民族壓迫和封建專制主義,重視手工業、商業,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這些主張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構成中國早期啟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這堂課學習內容的重要特點是分析、理解難度高,因此,教師可採用以「導」為主的教學法,講、讀、議結合,指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本,提取有效信息,並有機地聯繫相關原始材料,引導學生理解和分析。同時可採用一些多媒體手段,選播一些圖片、原始文字資料,提高課堂效率。

  請學生認真聽老師講解導言部分的內容,了解思想史的發展軌跡,認識思想的發展與政治經濟發展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教師導入新課。

  關於第一目「李贄的離經叛道」的教學。教師可圍繞這一子目預先設計這麼一些討論題:①李贄是號稱「離經叛道」的思想家,其「離經叛道」的表現有哪些呢?②體現李贄思想的著作有哪些?③你怎麼看待李贄的思想?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教材相關內容,要求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動眼、動筆、動腦三管齊下,在教材中圈出關鍵語句。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完教材後,先講清一些歷史名詞、引文的意思,掃除學生閱讀上的障礙和其他方面的疑問,然後師生合作,找出思考題的答案。

  第二、三、四目的教學思路可仿照上一子目進行處理。在這裡特彆強調教材提供的三幅人像插圖和資料回放。課堂教學中利用得好,不僅有助於學生知識與能力水平的提高,更有助於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教師通過三幅人像圖的講解,使學生搞清了三位進步思想家的生活背景、生活經歷,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他們形成進步思想的原因。引導學生掌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的由來及其含義,能增強學生的歷史使命感、責任感。這裡教材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這三位思想家都是儒學大家,他們所處的時代一致都是明末清初,社會環境都是社會大動蕩,因此他們對傳統的儒家思想和研究方法都產生了疑問,提出了新的思想,從而促成了這一時期儒家思想的空前活躍。需要指出的是:他們都是借用孔子等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來抨擊漢以來特別是程朱理學對封建統治的維護學說。所以,他們仍然是儒學思想家。教材著重強調他們三人思想的主要特點,這在三個目的標題已經點出來了,要求學生記住。

  最後教師小結本課的學習內容,回顧前面所學的三課內容,理清中國傳統主流思想的演變過程,得出明清時期是儒家思想的活躍階段。

  2.教學案例

  案例一介紹李贄人物圖像時,教師可這麼敘述:

  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屏幕上展現的就是以「異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贄。粗看其穿戴的衣冠,就能推斷他為明朝人,實際上他生活的時間為1527~1602年,壽命較長,75歲。細看其面部,五官端正,眼睛中透著一股銳氣和正氣。就是這樣一位充滿正氣的思想家,開啟了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新潮流。今天我們就仔細體會其思想主張,從中汲取有益的營養。

  案例二關於理解教材第二目的【資料回放】,教師可這麼引導學生:

  教師說:先請大家閱讀教材第二目的【資料回放】,閱讀時在弄清原文意思的基礎上,要劃分好層次。

  (學生閱讀2分鐘後)

  教師問:本段材料主要講什麼問題?

  學生答:古代君民關係變化情況。

  教師問:按照黃宗羲的觀點,古代君民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答:原先「天下為主,君為客」,後來變為「君為主,天下為客」。

  教師問:黃宗羲持哪一種觀點?其觀點在中國古代還有哪些人持有類似觀點?

  學生答:黃宗羲的觀點是「天下為主,君為客」。孟子等先秦儒學思想家。

  教師問:你對黃宗羲的觀點有何看法?

  學生答:其思想適應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要求,具有民主啟蒙的作用。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原文內容略。

  李贄寫的這封信,說明了當時一種怎樣的社會現象?

  解題關鍵:儒學已經成為當時讀書人謀官的工具。

  思路引領:明清之際,人們只能按照程朱理學對儒家經典的解釋讀書,不敢絲毫逾越。

  答案提示:明清之際,程朱理學使得儒學日益僵化,人們只能按照程朱理學對儒家解釋做學問甚至生活,任何不同的意見都會遭到社會的不容甚至道德的譴責。於是,讀書人只能按照程朱理學的解釋學習儒家經典,以謀取官職。讀書人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社會風氣虛偽,官場環境污濁。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是如何促進儒家思想發展的?

  解題關鍵:不以程朱理學為教條,提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新主張。

  思路引領:從李贄、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特點,分析他們對儒家思想的發展。

  答案提示:李贄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認為,是非應隨時代變遷發展而改變,不應以孔子的話作為永久不變的定論。同時,抨擊封建社會的傳統觀念,強調個性發展。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以及王夫之的唯物思想,都與程朱理學專註於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和封建倫理道德有很大不同,迎合了時代的要求,發揚了先秦儒學的積極因素,使宋以來沉悶的儒學日益活躍,促進了儒家思想的發展。

  二、學習延伸

  近代戊戌變法的主將梁啟超,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警句自勉。他以憂國憂民的精神,參與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結合史實,查找資料,談談顧炎武和梁啟超為什麼有同樣的感受。

  解題關鍵:了解顧炎武和梁啟超的思想共性。

  思路引領:從顧炎武和梁啟超生活的時代背景入手,認識他們的思想感受。

  答案提示:顧炎武和梁啟超生活的時代都處在國家危亡之際,不約而同地產生了救國救民的思想。建議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搜集資料,闡發自己的想法,各述己見。

  五、資料與注釋

  1.原始資料

  李贄的反道學思想

  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然則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爭也,如歲時然,晝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後日又是矣,雖使孔夫子復生於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罰賞哉!

  ——《藏書》

  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世間種種,皆衣與飯類耳。

  ——《續焚書·答鄧石陽》

  予性好高,好高則倨傲而不能下。然所不能下者,不能下彼一等倚勢仗富之人耳。否則稍有片長寸善,雖隸卒人奴,無不拜也。予性好潔,好潔則狷隘不能容。然所不能容者,不能容彼一等趨勢諂富之人耳。否則果有片善寸長,縱身為大人王公,無不賓也。能下人,故心虛;其心虛,故所取廣;所取廣,故其人愈高。

  ——李贄《高潔說》

  顧炎武的經世致用治學思想

  孰知今日之清談有甚於前代者!昔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遺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辭其末,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而曰一貫,曰無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盪覆,宗廟丘墟。

  ——《日知錄》

  故曰:「載之空言,不如見諸行事。」夫春秋之作,言焉而己,而謂之行事者,天下後世用以治人之書,將欲謂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見於此,故凡文之不關於六經之指、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而既以明道救人,則於當今之所通患,而未嘗專指其人者,亦遂不敢以辟也。

  ——顧炎武《亭林文集·與人書三》

  顧炎武的民族思想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日知錄》

  顧炎武反對君主專制的政治思想

  人君之於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矣。

  ——《日知錄》

  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而權乃歸之天子。自公卿大夫,至於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權,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權乃益尊。後世有不善治者出焉,盡天下一切之權,而收之在上,而萬幾之廣,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日知錄》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太虛即氣,氤氳之本體。

  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亦無間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範圍也。

  聚散變化,而其本體不為之損益……散而歸於太虛,復其氤氳之本體,非消滅也。聚而為庶物之生,自氤氳之常性,非幻想也。

  ——《張子正蒙注》

  天下唯器而已矣。

  無其器則無其道。

  ——《周易外傳》

  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大性也。……及周之衰,賢聖之君不作,學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風俗頹敗,時則有若孔子之聖,而不得君師之位以行其政教,於是獨取先王之法,誦而傳之以詔後世。

  ——《四書集注·大學章句序》

  道者,天理之當然,中而己矣。知愚賢不肖之過不及,則生稟之異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過,既以道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不常行也。

  ——《四書集注·中庸章句》

  凡一物上有一理,須是窮致其理。

  ——《二程遺書》

  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物理不外於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無物理矣。

  ——王陽明《答顧東橋書》

  黃宗羲反君主專制的政治思想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此其人之勤勞必千萬於天下之人。夫以千萬倍之勤勞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去之而不欲入者,許由、務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堯、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豈之人有所異哉?好逸惡勞,亦猶夫人之情也。

  後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於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始而慚焉,久而安焉,視天下為莫大之產業,傳之子孫,受享無窮;漢高帝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於辭矣。此無他,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

  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業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嗚呼,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誠不為過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讎,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規規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至桀、紂之暴,猶謂湯、武不當誅之,而妄傳伯夷、叔齊無稽之事,使兆人萬姓崩潰之血肉,曾不異夫腐鼠。豈天地之大,於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聖人也,孟子之言,聖人之言也。

  後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窺伺者,皆不便於其言,至廢孟子而不立,非導源於小儒乎!

  ……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是故桀、紂之亡,乃所以為治也;秦政、蒙古之興,乃所以為亂也;晉、宋、齊、梁之興亡,無與於治亂者也。為臣者輕視斯民之水火,即能輔君而興,從君而亡,其於臣道固未嘗不背也。夫治天下猶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後者唱許。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執紼,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娛笑於曳木者之前,從曳木者以為良,而曳木之職荒矣。

  ——《明夷待訪錄·原臣》

  2.課文注釋

  經世致用

  「經世致用」是明清之際許多思想家所共同主張的一種學說。它的主旨是反對學術研究脫離現實,強調要做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實事。它把學術研究和當前現實緊密結合起來,而往往以解釋古代典籍為手段,發揮自己的見解,並用於改革社會現實,開闢了一代重實際、重實證的新學風。明末,宋明理學的腐朽性已充分暴露,學者們痛感「清談」、「務虛」之學風對明末社會造成的禍害,於是便在學術上加以批判,對改變學風各抒己見,此倡彼應,「經世致用」之學風靡一時,而為關心國家民族命運的有識之士所賞識。倡導「經世致用」的學者,均主張以實用為宗旨的「實學」。王夫之要求「盡廢古今虛妙之說而返之實」。顧炎武強調用「修己治人之實學」去取代「明心見性之空言」,就是要提倡實習、實講、實行、實用之學。他們還發揚注重實踐、注重實證的求實精神,廣泛地進行社會調查和歷史考察。後來,龔自珍、魏源等人再次提倡「經世致用」。凡是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事情,他們都去做,使「經世致用」之學在各個領域中都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明清之際之所以成為中國學術文化發展史上可與先秦媲美的另一個時代,就是與「經世致用」之學分不開的。

  李贄及其主要思想

  李贄(1527—1602),號卓吾,福建晉江人,回族。從30歲到54歲,先後任河南共城教諭、南京國子監博士(國家學府教師)、禮部司務、南京刑部員外郎和雲南姚安知府等職。在二十多年的官場生活中,不與腐敗的官僚同流合污,集中精力於研究學問和講學活動,常與上司抵觸。辭官後,先在湖北黃安居住三年,後來隱居麻城龍湖芝佛院,在那裡住了近二十年,專心從事講學和著述。由於其言論著作,猛烈抨擊了綱常禮教和孔孟之道,統治階級把他視為「洪水猛獸」,屢次加以迫害。萬曆二十八年(1600),反動勢力糾集流氓打手,以「維持風化」為名,拆毀芝佛院,將他驅逐出境。三十年(1602),明政府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在通州把他逮捕下獄,並下令禁毀他的著作。當時李贄已76歲,病得很嚴重,聽說明政府還要把他押回福建原籍,就在獄中自刎而死。李贄的著作很多,重要的有《焚書》《藏書》《續焚書》《續藏書》等,明清兩代均被列為禁書。

  李贄具有突出的反對封建禮教的思想。他蔑視儒學經典,認為六經、《論語》《孟子》等經書,不過是當時弟子的隨筆記錄,有頭無尾,得後遺前,大半非聖人之言。就算出自聖人之口,也只是一時的對病發葯,絕非「萬世之至論」。他尤其反對神化孔子,認為孔子是人,別人也是人,不必什麼事都求教於孔子,「若必待取給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焚書》)因此不能把幾千年前孔孟的學說作為衡量今天是非的標準。李贄還對封建傳統觀念進行了批判。他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一般所謂「聖人」的「德性」,凡人與「聖人」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人人皆可以為聖」,「聖人不曾高,眾人不曾低」(《焚書》)。因此,侯王與庶人同等,並無所謂「貴賤高下」的區別。他提倡男女平等,反對歧視婦女,認為「謂人有男女則可,謂見有男女豈可乎?謂見有長短則可,謂男子之見必長,女子之見盡短,又豈可乎?」(《焚書》)。他還主張婚姻自主,讚揚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相愛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藏書》)。李贄的這些言論,直接衝擊了儒學的獨尊地位,批判了封建等級和綱常禮教。

  王夫之及其唯物思想

  王夫之(1619—1692),字而農,號姜齋,湖南衡陽人。1643年,農民起義軍勢力不斷壯大,張獻忠曾邀他參加農民軍,他拒絕了。1644年,清兵入關,不斷往南推進,王夫之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敗,逃到廣東肇慶,效力於南明桂王政權,對桂王政權里許多人結黨爭權的現象深表不滿。不久,他見大勢已去,辭職還鄉,長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瑤山區。他隱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稱船山先生。著作現存《船山遺書》288卷,還有一部分已經散失了。代表作有《張子正蒙注》《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思問錄》《黃書》《噩夢》和《讀通鑒論》等。

  王夫之發展了古代樸素的唯物思想。他認為:「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氣」是物質實體,「理」是客觀規律,即物質是普遍存在的,客觀規律也是普遍存在於物質本身的;又說:「氣者,理之依也」,這裡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賴於物質的,由物質產生的,離開物質,精神就不存在。王夫之還研究了認識論反映論的一系列問題。他認為客觀事物是可以認識的,而認識則來源於實踐—「紓」(這裡的「紓」,指的是個人的實踐)。王夫之的哲學思想是對我國古代樸素唯物思想的一個總結,並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國古代哲學史上有著突出的地位。

  黃宗羲及思想特點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又號梨洲,浙江餘姚人。曾參加浙江南明魯王政權的抗清鬥爭。魯王政權失敗以後,他帶著老母東奔西跑,險些被清軍捕去,後來長期在故鄉隱居。黃宗羲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訪錄》《南雷文集》《宋元學案》和《明儒學案》等。《明夷待訪錄》是在1663年寫成的一本字數不很多的著作,但是鮮明地表達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長期列為禁書。

  黃宗羲的思想特點是反對封建專制統治。他抨擊君主專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說:「……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為一人之淫樂」(《明夷待訪錄》)。他認為:「後之人主(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長也,子孫之不能保有也,思患於未然以為之法。然則其所謂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明夷待訪錄》)。「……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明夷待訪錄》)。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天子應該「公其是非於學校」,企圖通過加強法治、加強學校輿論來限制君權。此外,他還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張。黃宗羲的思想對垂死的封建制度是個有力的衝擊,對我國後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產生過一定的積極影響。

  顧炎武及其思想主張

  顧炎武(1613—1682),號亭林,江蘇崑山人。年輕時參加「復社」反宦官鬥爭。清軍南下,參加當地的抗清鬥爭。抗清失敗後,遍游華北,載書自隨。所至墾田度地,訪問風俗,搜集材料,尤致力於邊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顧炎武學問廣博,對經史子集、音韻訓詁、典章制度、兵農經濟、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絕清政府的徵辟,專志經學的研究。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等數十種著作。

  顧炎武主張「經世致用」,「明道救世」。他認為明末一部分知識分子束書不觀、脫離實際、游談無根,「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弄得「股肱墮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盪覆,宗社丘墟」(《日知錄》),是一種誤國誤民的不良風氣。因此,他主張學以致用,認為著書立說應該有益於當世,「凡文之不關於六經之旨、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止為一人一家之事,而無關經術政理之大則不作也」(《亭林文集》)。他努力實踐自己的主張,把書本知識和實地調查結合起來,開創了踏踏實實做學問的優良學風,對清代學者產生了很大影響。顧炎武還反對君主專制的「獨治」,主張吸收更多地主階級分子參政的「眾治」,認為「人君之於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則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廢棄不用)矣」(《清儒學案·亭林學案》)。顧炎武還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他把封建社會中「亡國」與「亡天下」作了區別,說:「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這裡所說的「亡國」指的是改朝換代,是一個封建統治集團代替另一個封建統治集團的問題;而「亡天下」則是指民族、文化的淪亡,是關係到整個民族命運的大問題。他認為,「保國」與「保天下」不同,「保國」即保衛舊的封建王朝,「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一般人不必關心;「保天下」即保衛本民族及其文化,則是每個人應有的責任,這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日知錄·正始》)的著名論點。梁啟超把他這種愛國思想歸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個大字。顧炎武的這些思想,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對後人曾有很大的影響。

  3.學術觀點

  關於李贄思想是否反封建的學術爭議

  主要有兩種意見。一,肯定說。侯外廬認為,李贄的思想具有封建叛逆者的鮮明性格,他在不少文章中對儒家的經典和道學進行了批判。李贄以人的物質生活作為道德觀的基礎,把傳統的神秘的「道」從天上拉回到人世,從而打擊了道家的正統地位。二,否定說,華山認為李贄是一個反道學的戰士,但是「他反對的是假道學不是真道學,對於真道學他是竭力讚揚的,所以他反對道學不等於反封建」。陳曼平、張克認為,「李贄的政治思想不是別的,正是傳統的儒家政治觀」。

  4.參考書目

  《中國傳統文化要略》,蔡東洲著,巴蜀書社2003年版

  《中國文化概論》,李平主編,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推薦閱讀:

茶書導讀|為什麼不推薦茶葉小白讀《茶經》呢
陳到傳
什麼仇什麼怨?年三十都不讓人過了?
荊軻刺秦王怎麼翻譯?
戲說天帝因陀羅從「龍傲天」到小透明的過氣史

TAG:歷史 | 實驗 | 教師 | 教科書 | 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