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世界上最智慧的書
《易經》世界上最智慧的書
華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這大海般輝煌燦爛的文化寶藏中心,有一朵奇葩被譽為華夏文明之源,它就是《易經》,後人稱之為「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智慧中之智慧」。
中外很多學者一致認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書籍有三本:一是中國的《易經》;二是印度的《吠陀》;三是歐洲的《聖經》。這三本書中,《吠陀》和《聖經》都兼有史書和宗教典籍的性質,而《易經》則與歷史和宗教沒有直接關係,它探討的是整個世界的運行規律,它的神秘性和爭議性遠超《吠陀》和《聖經》。
中國最古老的典籍
《易經》是中華文化最古老的典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哲學著作。儒家、道家、兵家、農家、醫家、法家、小說家、雜家等三教九流,無不將《易經》思想收納於其理論、思想之中。所以說,《易經》思想貫穿於中國古代所有文化之中,是中國文化的樞紐與精髓。
在商周之際,《易經》經周文王整理和著述而由卜筮之書轉入「天人合一」的思想學術領域。自此開始,《易經》一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是儒家、道家思想的共同源頭,被歷代學者推為「群經之首」。要研究中國文化,無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儒、道、墨等諸子百家,還是唐、宋以後的儒、佛、道等諸家之學,都要論及《易經》。漢朝時期,漢武帝正式建立了科舉制度,並將《易經》列為儒家五經之首。從此以後,《易經》一直是儒家必修的首要經典。
精通《易經》的思想家
在幾千年歷史中,研究《易經》而卓有成就的都是經邦濟世的大人物。他們或為聖賢、帝王,或為名相、名將,或為名醫、高僧,或為詩人、思想家,他們推動著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
《易經》思想起源於伏羲、神農和黃帝,成熟於周文王、姜尚、周公、老子和孔子,發揚光大於張良、董仲舒、東方朔、孔安國、司馬遷、孟喜、焦延壽、京房、費直。
在他們之後,精通《易經》的名人非常多,如劉向、劉歆、虞翻、諸葛亮、陸績、王肅、管輅、阮籍、王弼、何晏、郭璞、干寶、韓康伯、孔穎達、一行、李通玄、孫思邈、李虛中、陳摶、徐子平、歐陽修、劉牧、周敦頤、程頤、朱熹、邵雍、朱升、梁寅、劉伯溫、黃宗義、方以智、沈孝瞻、顧炎武、陳夢雷、王夫之、全祖望、尚秉和
《易經》對世界的影響
古今中外,許多名人都對《易經》推崇備至,唐朝宰相虞世南曾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大醫學家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科學家錢學森把《易經》稱為「科學的經典」。外國人也對《易經》讚賞有加。如日本明治維新時的組閣原則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閣。」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稱「《易經》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在其自傳中,黑格爾還承認他創造的正反合辯證邏輯定律得自《易經》的啟發
近現代有很多受易理啟示而獲得諾貝爾獎者:德國的漢森堡,其論文是《測不準原理》;丹麥的玻爾教授,其論文是《相生相剋原理》,他被授予爵士徽章,在選擇徽章標誌時他選用了《易經》太極圖,並在慶賀會上以太級八卦紀念章贈人;中國的楊振寧、李政道的論文《不對等定律》也獲得諾貝爾獎,他們自稱這個發現得益於《易經》的啟示。此外,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發明二進位(後來為計算機所用)得益於《易經》八卦的啟示。在商業界,豐田、三星的創始人也從《易經》中受到很大啟發。《易經》對生物學、社會學、天文學等現代科學的貢獻早已被國內外科學界和文化界首肯。可見,《易經》對世界的影響是何等的廣泛而深遠!
然而,《易經》文字古奧,註疏眾多,異說紛紜,對於初學者來說,沒有一本深入淺出的入門書籍作引導,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將《易經》中晦澀的道理通俗地表達出來,正是本書的目的。
八卦與六十四卦
《易經》的核心
中國古人認為,宇宙的現象可總結為八種,分別由「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卦來表示,這八個都由三個爻組成的卦,也叫經卦或單卦。它們相互疊合而成的六十四卦,又叫重卦或別卦。
八卦源於中國古人對宇宙生成、日月運轉的認識,以及農業社會和人生哲學互相結合的觀念。八卦的基本單位是爻,爻是記述陰陽變化的專用符號,它分為陰陽兩類,陽爻( —— )表示陽性的事物,陰爻( — —)表示陰性的事物,八卦中的每卦都有三個爻。
八卦相傳是伏羲所造,後來用於占筮。每一卦代表一類事物:如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沼澤。宋代朱熹寫了一首歌訣幫助人們記住八卦的卦象: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分為兩種: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是伏羲氏觀物取象而創作的。後天八卦又稱文王八卦,是周文王創製的。在實際應用中,要以先天八卦圖為「體」,後天八卦圖為「用」。先天與後天,在時間、空間上都有區分。先天指規律,後天指現象。先天為未成,後天為既成。尚未形成者可以改變,既成事實不可改變;未來可以改變,現實不可改變。
八卦的基本屬性
1.八卦的數字屬性
先天八卦之數:乾為一,兌為二,離為三,震為四,巽為五,坎為六,艮為七,坤為八。
後天八卦之數:坎為一,坤為二,震為三,巽為四,中為五,乾為六,兌為七,艮為八,離為九。
2.八卦的陰陽屬性
乾、坎、艮、震四卦為陽卦,其中乾為父,艮為少男,坎為中男,震為長男(震、坎、艮卦中陰多陽少,陰從陽,所以為陽卦)。坤、兌、離、巽四卦為陰卦,其中坤為母,兌為少女,離為中女,巽為長女(兌、離、巽卦中陽多陰少,陽從陰,所以為陰卦)。
3.八卦的方向屬性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
後天八卦:震東,兌西,離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
4.八卦的五行屬性
乾兌屬金;震巽屬木;坤艮屬土;離屬火;坎屬水。
5.八卦的旺衰
乾兌旺於秋,衰於冬;震巽旺於春,衰於夏;坤艮旺於四季,衰於秋;離旺於夏,衰於四季;坎旺於冬,衰於春。
六十四卦
八卦互相重疊可得到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也有先後天之別:伏羲六十四卦屬於先天六十四卦體系,而文王六十四卦、京房的八宮卦屬於後天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有很多種排序圖,古人以「伏羲六十四卦大橫圖」來說明六十四卦的成卦原理。該圖以右方乾卦開始,陽氣向左方依次減弱,直到最右方的坤卦為陰氣最盛,共六十四個卦象,排列規整,錯落有致。如果以0表示陰爻,以1表示陽爻,則這幅「大橫圖」正好體現了現代數學的二進位原理。
先天八卦闡明的是天地變化的規律,因此由先天八卦演變而來的伏羲六十四卦也主要用於占筮世界的大演變過程,這種演變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例如用於占筮國運的《皇極經世》,用的主要就是先天八卦。如果要佔筮人事,推測一般事情的吉凶,則要用後天八卦。本書中的預測理論用到的就是後天八卦體系。
陰陽與五行古老的唯物論和辯證法
中國古代哲學中有兩大重要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後來合稱「陰陽五行學說」。陰陽學說是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易學就是在此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早在夏朝就已形成。此說認為:任何事物都包含著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陰陽」就是對相關事物或同一事物內部雙方的屬性的概括。陰陽之間是對立統一、互根互用的,它們始終處於運動變化中。
陰與陽之間有如下幾種關係:
1.交感相錯:交感指陰陽的交互作用,相錯指這種相互作用十分複雜。陰陽交感是萬物得以產生和變化的前提。
2.對立制約:陰與陽是對立、矛盾的。如:上與下、水與火。在屬性對立的基礎上,陰陽還存在著相互抑制、約束的性質,表現為「陰強則陽弱、陽勝則陰退」的動態聯繫。
3.互根互用:陰陽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單獨存在。如:沒有上就沒有下。在相互依存的基礎上,某些範疇的陰陽還體現出相互滋生、相互為用的特點。
4.消長平衡:消意為減少;長意為增多。消長可分為四種情況:陰消陽長,陽消陰長,陰陽皆長,陰陽皆消。「平衡」指陰陽的消長在一定範圍內相對穩定而不易察覺。
5.相互轉化:陰陽可各自向其對立面轉化。陰陽的孰主孰次決定了事物的主要特性。但這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旦消長變化達到一定界限值,會導致轉化,即「物極必反」。如果說「陰陽消長」是量變,「陰陽轉化」就是質變。
中醫學中的「陰陽」
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有廣泛的應用。它被用來解釋人體生理現象及病理變化的規律。簡單來說,陰指人體實質性的物質,如血液、津液、淚水、鼻水、內分泌液等。陽指人體非實質的物質,即身體的機能和氣。陰陽協調,則身體健康;陰陽失調,則百病叢生。人體內若陽氣偏旺,陰氣就必然受損;相反,陰氣過旺,陽氣則受抑制。陽氣旺盛會產生熱證,陰氣至極會產生寒證。寒到極點會生內熱,熱到極點也會生內寒。如《黃帝內經》中所說:「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陽盛」表現為:身體機能過度活躍,精神亢進,損耗體內液體,內熱,口渴、大便燥結、煩躁不安等。「陽虛」表現為:身體機能衰退,活力減弱,內寒,癥狀是疲乏無力、畏寒肢冷、盜汗、大便稀溏等。「陽虛則寒」,陽氣虛損,陽不能制約陰,則陰相對偏盛而出現寒象。「陰虛則熱」,陰液不足,陰不能制約陽,則陽相對偏亢而出現熱象。
太極圖的產生
太極圖是對陰陽學說的完美詮釋。「太極」一詞首見於《繫辭》,但無圖形。直到宋代才由陳摶傳出太極圖。現代學者經過研究,對太極圖的產生有如下觀點:
遠古之人把日看做是天的實質性內容。古人看天主要是看天的變化,如晝夜變換、四季更替等,這些都與太陽的運動有關。古人在長期的天文觀測中發明了立桿測日影的儀器——晷儀。晷儀中心及圓周各有圓孔,以備立竿(圭表)。在盤中心立有一個定表,圓周則立一個游表,逐日流動。每日午時測影,日影皆投向表的北方。圓盤半徑依冬至所測日影長度為準。夏至太陽由北回歸線往南移時用游表測日影,並在日影盡頭作記。這時游表在定表南邊,圓盤按逆時針方向,日轉一孔,直到冬至太陽南移到南回歸線為止。日影逐日增長,到冬至最長,由游表點達定表點。這樣就在圓盤上留下了太陽秋冬二季的視運動投影圖。然後將圓盤和游錶轉 180 度,將游錶轉到定表的北邊,日轉一孔,直到夏至太陽北移到北回歸線為止。日影逐日縮短,到夏至則無影。這樣就在圓盤上留下了太陽春夏二季的視運動投影圖。將四季投影圖合起來看,據這些晷數製圖,就可獲得原始實測的太極圖。
將圓盤按二十四節氣劃分成二十四等份,每份顯示出十五天中的日影盈縮情況。再將圓盤用六個同心圓等分半徑成六,每等份代表四個影長單位,表示一個月的日影盈縮情況。後將二十四節氣日影長度點用曲線連接起來,陰影部分用黑色描出來,即成太極圖。
圖中大圓圈表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跡。圓盤逆時針方向移動,表示太陽周年視運動右行,游表順時針方向移動,表示太陽周日視運動左行。太極曲線表示地球自轉的軌跡,即赤道。黃道與赤道之間的交角叫黃赤交角,即陰陽魚的魚尾角。這個交角現在為 23度26分,由此造成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的往返移動稱為「回歸運動」,這便產生了四季。所以說,太極圖表示了太陽回歸年的陰陽節律周期。
這幅實測的太極圖經過漫長的歲月,經後人改造而成現代流行的太極圖,但其無論是圖形位置還是圖形形狀都已失去原始面目,是一種抽象化的太極圖。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宇宙萬物。它們各有不同屬性,萬物都可納入這五大類的範疇,它們分別對應太陽系的五顆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以及人間的五德:義、仁、智、禮、信。古人認為,這五類事物在天、地、人之間形成映射關係,比如天上的木星有了變化,地上的木類之物,以及人的「仁」性也會有相應的變化。
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等關係。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相互影響。中醫學應用五行學說解釋人體的生理功能,說明機體病理變化,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陰陽五行觀的發展
「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既相互獨立,又不可分割。在中國思想史上,戰國時期的鄒衍最早把陰陽和五行的概念結合起來,提出系統的陰陽五行說——五德終始說。鄒衍「深觀陰陽消息」,以陰陽五行概念為核心,以陰陽五行之氣的運動為宇宙的普遍規律,講釋自極小至無限的空間,又討論自今追溯到天地生成以前的時間。這一學說是陰陽五行的象數與天命觀相結合的一種歷史哲學。在陰陽五行學說表述的系統中,世界是天人萬物交融、互感、互應、互滲的「使人拘而多所畏」的世界。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中,「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陰陽五行哲學體系的最終完成者是《淮南子》和董仲舒,他們分別代表「道」和「儒」兩大學派,佔據著不同層次和領域,但又互立、互通、互補、互融。
推薦閱讀:
※【智慧背囊】挫 折
※八字中」印星"代表什麼
※洗腦
※智慧千言(二)
※【立足之道】西漢開國君臣智慧的精華閱此三篇僅此(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