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漢字再簡化

論漢字再簡化——讓漢字成為易識易寫易記的文字周溯源 張廣照 《 光明日報 》( 2013年02月19日 11 版)

圖為豐子愷漫畫《今昔對比》 資料圖片

近年來,海內外不斷有專家學者呼籲:恢復漢字繁體字。這幾年還連著上了全國「兩會」的提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漢字繁簡比較,頗富爭議,易動感情,人們觀點雖異但目標相同,都是為了使漢語更好地為中國和世界人民服務。但筆者認為,從普通群眾的使用出發,從語言的工具屬性出發,從有利於漢語的推廣和發展出發,大陸現在恢復繁體字,不但沒必要,也不可能,而且漢字還應再簡化。

漢字的工具性決定它宜簡不宜繁

漢字是世界上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文明之光,也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和載體,對中國燦爛文化有著偉大的貢獻。

漢字具有多種特性和作用,工具性是其最根本的屬性。工具就要簡單靈巧,實用好用,不要繁瑣笨重,難學難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創造工具是創新,使用工具也要創新。人們在使用漢字中也在改變著漢字。這是漢字和漢字教學發展變化的動力,永遠也不會停止。祖先造字遵循一定的規律和原則,無可非議,但造字要考慮到識字、寫字,考慮到實際運用。首創者不可能考慮周全,一步到位,後來者可以繼續改進提高。5000多年來,漢字有很大的發展進步,但相對英文來說,易學易記易寫的問題至今沒有完全解決好。本來識兩三千個常用字就夠用的漢字,卻變成了世界上最難學的文字之一。現在國際社會的「漢語熱」日益升溫,進一步簡化漢字,將更有利於中文走向世界,展現優勢與魅力。著名語言學家許嘉璐曾呼籲「大家一起來研究漢字的特點、漢字的優勢,充分利用它,發揮它的優勢,來迎接挑戰」。

簡化是漢字進化、優化、美化的必由之路

漢字是字中有字,筆畫多的字通常可以拆分成幾個字(或筆畫相加),筆畫多少在識別時沒有難易之分,只是在書寫時繁簡才有不同,而求簡求快是書寫的自然要求。幾千年來漢字演變的趨勢,從整體上說是從圖畫到線條到筆畫;從數量上說是從少到多再到少;從結構上說是從簡到繁再到簡;從字型上說,是從不統一到長扁再到方;從筆畫形態上說,是從不規則到弧形再到波浪形再到平弧相間的演變。漢字大變化是社會大發展的反映,反過來又促進了社會的大發展。

漢字簡化的動力主要來自民間。漢字的產生從根源和雛形上說,來自勞動人民,但經過採集、整理和加工創造而形成的漢字,則出於史卜之手和達官貴人。文明社會早期只有宮廷和貴族才有文化,他們祭天祀祖征戰討伐需要巫師神漢算命打卦占卜扶乩。商代甲骨文就相對成熟,比較系統。但因一字多形,字形複雜,僅為少數人掌握和壟斷,是貴族化的標誌。西周末期,民間興學,文化下移,文字走出史卜之手。越來越多的人識字用字學文化,簡化文字便成眾望所歸。簡化的結果,文字的神秘色彩被淡化,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義被淡忘,人們越來越把文字作為一個詞的符號來對待,象形符號不斷向簡煉、規則化方向發展,線條化、平直化、簡單化是基本趨勢和要求。

中國曆朝歷代官方民間都在進行著簡化工作。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而簡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簡體字已見於南北朝的碑刻,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為「俗體字」。今天使用的許多簡化字隋唐時就已經出現,如「營」、「壽」、「盡」、「敵」、「繼」、「墳」、「驢」等。宋元明清12種民間刻本中所用的簡體字多達6240個,與今天使用的簡體字完全相同的有330多個,例如:實、寶、聽、萬、禮,等等。清末民初,政府有史以來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1935年8月,國民政府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遺憾的是不久後卻又被收回。新中國於1956年正式公布《漢字簡化方案》,之後又出版了《簡化字總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簡化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總共2238字。這就是今天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

20世紀50年代第一批簡化字使用後深受群眾歡迎,特別是初學文字的兒童和成人。當時河南一位老師向小學生介紹簡化字,說「豐」字今後可以簡寫成三橫一豎的「豐」字,孩子們高興得跳了起來,鼓掌歡呼。天津一位工人說,「盡、邊、辦」這三個字學了半年,寫了多少遍,總是記不住,這回簡化成「盡、邊、辦」,一下就記住了。一位農民向在城裡工作的姐姐訴苦,說農民常用的一些字如繁體的「農」、「麵」都不好寫。姐姐寄了一本簡化漢字的書去,弟弟高興極了,還埋怨她為什麼不早些寄來。

由「豐」到「豐」,簡化了15筆;由「辦」到「辦」,簡化了12筆;由「麵」到「面」,簡化了11筆。假如按平均一天寫500字,每個字平均少寫10筆計算,一人一天則少寫5000筆,平均按每秒寫2筆計算,則可節省2500秒,即42分鐘,一年節省255小時,相當於32個工作日。從七歲上學,到六十歲退休,則可節省大約5年時間。所以,不要小看在書寫時這分分秒秒的費與省,億萬人、億萬次的累積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有人說,漢字的難寫難認難記影響了中國的發展速度,不是沒有道理的。今天雖然電腦廣泛使用,大大減少了書寫的勞動和時間,但有些書寫不可代替,仍然費時費力。

漢字簡化不僅省時省力,還會改變人們學習的心理和態度:一見鍾情和望而卻步,差別甚遠。初學者的困難、心境和感受是我們最應該了解和體諒的。當年周恩來總理談到簡化字推廣時,曾語重心長地現身說法,「像我們這樣的知識分子,跟漢字已經打了幾十年的交道,當初寫了別字給老師責備甚至打手心的事在記憶中已經漸漸淡薄,因此覺得繁體簡體都無所謂,對於簡字不熱心,甚至還覺得不順眼,思想上有抵觸」。他讚揚李燭塵贊成把「燭」字簡化成「燭」,把「塵」字簡化成「塵」。專家要多從群眾需要出發考慮問題,在傳承中進化,在進化中傳承。

簡化的漢字不僅易寫,而且多數也更美了,簡化與美化得到了兼顧。著名文字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說,認為書法一定要寫繁體字才好看並不盡然。書聖王羲之行書「蘭亭序」有324個字,其中102個是簡化字,佔總數近1/3。歷代大書法家寫簡化字者甚多,許多簡化字就是他們創造出來的。

簡化字在海內外華人中也是頗受歡迎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以及聯合國現在也都使用簡體字。華文圈中使用簡化字的人占絕大多數。電腦的出現雖然使人用手寫字的機會少了,但手寫仍有必要,仍有大量的手寫相當長的時間不能被替代,因此,簡化的步伐不能停止。比如常用漢字中就有如「藏」、「囊」等還是筆畫多不好寫,寫出來也是一片墨跡黑疙瘩,既不易認也不美觀。人們期待著某些字進一步簡化。

漢字還有再簡化的空間

漢字從產生以來的每一次簡化,都是漢字的瘦身健美,使之更易學更易寫更美觀,有力地促進了文化的發展。當然,個別字如何簡化得更好、更科學一些,尚可再討論、再斟酌,但漢字簡化的方向和趨勢是應該堅持的。

今天中國和世界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大變革時期,漢字不但不能恢復繁體,而且還可以再簡化,這是因為:

第一,簡化的必要性。文化既是歷史厚重的積澱,更是現實的一川活水。活在現實中的事物才叫傳統,無人用無人愛的東西是古董不是傳統。發展是事物的生命,簡化是漢字的正途。除了中國人之外,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需要和喜歡學習漢字。但有些字包括最常用字還很不易寫,比如「謝謝」這個初學者就需要說和喜歡用的詞,寫起來卻很費勁。類似情況還不少,國家語委公布的2500個常用字中10畫以上的就有1081字,15畫以上的就有145字,這些字寫起來麻煩,寫出來也顯得壅塞擠壓,既不美觀,也不方便,亟待簡化。

第二,簡化的可能性。祖先發揮聰明才智,造字有了規律,但並不是限制我們創新,後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應該發揮聰明才智,發現新的規律,有新的創造與改進。新中國第一批簡化字就創造了不少新形式:比如省略原字形中部分結構,以剩餘部分作字(條-條);改變漢字局部達到簡化(如觀-觀,變聲旁,骯-骯,變形旁,棗-棗,局部換符);整字換符(東—東,行草楷化,蓆—席,異體選用);改變構造材料或造字方法(涙-淚,變形聲字為會意字)等。這些改法都有根據有創意,簡化並不突兀。比如繁體字的書、畵、晝很難分清,而簡體字的書、畫、晝,則一目了然,孰優孰劣不言而喻。魯迅先生曾形象地說,鸞、鑿這兩個字,「去叫孩子寫,非練習半年六月,是很難寫在半寸見方的格子裡面的」。字造得這麼複雜雖有其歷史原因,但今天來看,已沒有這種必要,只有簡化才能精緻靈巧,清晰疏朗,易學易用。

第三,已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即整體規劃,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專家集思廣益,總結提高。這些年來民間創造和使用了不少新的簡化字,有的很智慧很好看,已經成熟。1977年的「二簡」方案不宜全盤否定,其中有部分字簡化得好,可以正式使用予以推廣。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如果問計於民,包括徵求海外華人的意見,一定會有很多精彩的簡化方案,讓漢字易識、易記、易寫、易學。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網)


推薦閱讀:

五行屬木漢字大全解釋(四) - ◎記憶 讀書 - 新鮮巴士
「栩栩如生」中的「栩」該如何解釋?
【說文解字】一讀就錯的100個漢字,你讀對了幾個
漢字五行筆畫分類全輯
起名參考----漢字五行屬性查詢

TAG: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