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辭典-婚喪嫁娶--雙塔邨人
婚俗
婚姻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人類賴以繁衍的方式。任何民族的婚姻,既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也蘊涵著人類婚姻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共性歷程。
婚姻又稱嫁娶,男婚為娶,女婚為嫁。《詩經·鄭風》孔穎達疏:「論其男女之身,謂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際,謂之婚姻。」它是社會公認的夫妻關係。這種關係,既是家庭和子嗣合法存在的基礎,也是人類社會得以維繫和發展的基礎。《爾雅·釋親》說:「婿之父為姻,婦之父為婚,婦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謂為婚姻。」因此,除了夫妻關係稱為婚姻之外,男女雙方的家庭親屬間,也隨之形成一種婚姻關係,民間稱為「姻親」。自古以來,男婚女嫁被人們視為終身大事。
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婚姻形態也在不斷地演變和進化,形成了不同的習俗慣制。這些習俗可以折射出家族、親族甚至整個社會的結構和它們的不同階段。縱觀社會發展史,人類婚姻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形成了五種婚姻形態。即:原始群團生活的雜婚,同輩血源婚,伙婚,對偶婚,一夫一妻制專偶婚。這五種婚姻形態,在其演化過程中,又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婚姻形式。正是,有俗必有禮,有禮也有俗,禮與俗有時合二為一,有時又不盡相同。
婚姻之俗,古有「六體」之說。據《禮記》和《儀禮》記載,六體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它概括了從議婚到完婚的全部手續的過程,並形成定式。不過,正統的六體,多行於皇家貴族,民間雖也遵循其中的若干程序,但並未完整地執行。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草率從事,而是增添了新的花樣,拓寬了六休的範疇,突出了不同地區、不同門戶的特色。凡此種種,都給中國婚姻史注入了新的內容。
保親
保親,俗稱說媒,這是整個婚事過程的第一步。舊時,自由戀愛和自主婚姻,一向被視為大逆不道,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才被視為天經地義的事。
又由於人們普遍有「早生貴子早得濟」的思想,有的因為家裡缺少勞動力,老人們希望通過早日給兒子完婚,讓兒媳婦在家務上助一臂之力,以減輕家庭負擔,所以有過早地給子女選擇配偶,張羅婚事,甚至有的僅僅十四五歲就開始被親友或媒人保親了。
保親主要是由父母給子女選擇配偶,由親友來保親,亦稱為「執柯」,《詩·豳風·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大意是說媒人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如同用斧子砍樹枝一樣,離開斧子,樹枝就砍不下來,離開媒人就娶不成妻。
保親,又稱「作媒」。社會上有一種說謀拉線的中老年婦女,即「謀婆」。她們看到某家男女到了結婚年齡,即主動上門為之說謀,給男女雙方徑行撮合,扮起穿針引線的作用。有時一件婚事有兩位謀人,即男女雙方各有一媒人,各自介紹各自的;也有只是一個媒人兩頭說合的。這些人主要靠腿勤、嘴巧辦事。
通過媒人介紹,男女雙方同意後,首先要過「門戶帖」。兩家各用一張紅紙摺子,上書姓名、年齡、籍貫、三代(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名號、官職等,請媒人互相傳遞。
隨後,男方主婦擇吉日即去女方探親,主要是查詢是否門當戶對,是否與自家條件相當,如其主要家族成員的官職地位等,其次是姑娘家的德才和容貌。總之,上層府第問題重在「天恩祖德,功名富貴」。一般門戶,主要是看家庭名聲,家產是是否殷實,有無生計,從事何等職業,姑娘品貌是否端正,身體是否健康,是否能操持家務等。過去有要求女方「上坑一把剪(能做針線活),下坑一把鏟(會做飯菜)」的說法。
女方父母長輩等,亦有相姑爺之說,一般都是在了解了姑爺的身世(歷史)、才德之後,在媒人的陪同下,到約定的地點相看,有帶著自己女兒的,也有不帶的。相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各異其趣。有的明相,多在家中會見,或是舉行酒宴,相見時,媒人給予正面介紹,老丈人等可以當面詢問情況,甚至出些題考試,讓姑爺對答。有的則是暗相,小戶人家往往約在某廟會上,大戶人家則約在戲院。總之,以遊覽娛樂等方式,與姑爺會面,一般不驚動對方。主要是看對方相貌是否端正,身體有無殘疾等。個別的也有男女雙方約定一個共同時間,在媒人的陪同下,隔街相望,一視即妥。
合婚
經過相互查訪、探視,雙方主婚人均無異議,再過「八字帖」。男女雙方各用一順紅紙的摺子,上書:生人年、月、日、時,然後,請星命家測看男女雙方的「八字」,謂之「合婚」。此是舊時結婚的必經手續。
舊時,「批八字」是卜卦算命的一個重要任務。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循環相配,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組,用以表示年、月、日、時的順序,而每個部分都占干、支各一字,四個部分共計八個字,謂之「八字」。古人為便於記憶,用十二種動物來配地支,形成人的十二屬相,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星命家謂男女雙方屬相必須相合才能結婚,以免婚後夫妻相剋或妨礙家運、父母。當時所謂「十二屬相相合」的說法,即:青兔黃狗古來有,紅馬黃羊壽命長,黑鼠黃牛兩頭旺,龍雞相配更久長,婚配難得蛇盤兔,家中必定年年富。另外,還有十二屬相相犯的說法,即:白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錯,龍兔淚交流。金雞怕玉犬,雞猴不到頭。又謂:「虎丫頭必缺一角」,意思是說,屬虎的女人克丈夫,妨公婆,終無子,主貧困。屬羊的亦克丈夫,終成寡婦。所以一般說來,媳婦不要屬羊的,更忌諱屬虎的。那麼,有無「破解」的方法呢?有的硬要成婚者,則暗中多給命館的先生一些酬勞,請他在生辰的年、月、日、時略作改變,使之「命相相合」,此謂破解。
命館的陰陽先生有吃「紅筆」的(主管婚事),也有吃黑筆的(主管喪事)。根據「乾造」(男方)「坤造」(女方)的生辰八字和屬相,寫出鑒定,再根據「黃道吉日」和喜神方位,擇定迎新的日期,以及忌諱屬相等項,統統寫在一個摺子上,謂之「龍鳳帖」,此即為舊時的結婚證書。
清代,只通過命館的合婚,取得上述「龍鳳帖」,就算取得了結婚手續。但合婚畢竟只是民間約定俗成,不成文的規定。「龍鳳帖」也不過是民間的婚書,所以,民國以後,為履行結婚的手續,男女雙方還要到法院去辦理結婚證書。
放定
放定即定婚,定禮是「六禮」中的「納親」,這乃是婚姻中的主要程序和禮節,是確定婚姻關係的手續。放定有放大定、放小定之分。
男女雙方經過命館星命家的推勘,如被合成「上等婚」或「中等婚」,人們便認為是「天作之合」,可以聯婚,即可找個黃道吉日放小定。一般為男方給女方一個金屬戒指,戴在女方手上,以示「羅敷有夫」(女子已有丈夫)之意,同時也是希望她指細手巧,將來會針線活計。但還不規定迎娶的吉期。對於放小定時,比較講究的人家,要送姑娘家四樣:金、銀銀質包金不等的戒指一個;鐲子一對;耳環一對;頸圈一對。以上這些,象徵男方以「家法」約束姑娘,意在使其過門要穩重。此外,還要送些「大、小八件」之類的糕點。
姑娘定婚後,在習慣上多改變髮式,過去留辮子者,一般不扎辮根,但一過小定,就要紮上紅辮根。有的留「三道簾」鬢角下垂者,受小定之後則馬上剪成齊眉穗了。
放大定則意味著男女雙方聯姻已成定局。有的單獨放大定,合併在「通信過禮」一併舉行,成了行聘「納采」、「納徵」、「納幣」下財禮的綜合形式。過去民間女方向男方索要財禮,多是在這一舉動中進行。如單獨放大定,禮品理應比放小定時多些,照例由男家送給女家一些首飾衣服之類。富者當然十分講究,正如北京童謠所唱:「小姑娘,做一夢,夢見婆婆來下定,真金條,裹金錠,桃紅裙子扎金鳳,繡花鞋,蝴蝶兒夢。」
從放小定到放大定的時間較長,二三年不等,在此期間,雙方各自籌辦,男做傢具,女備嫁妝。
放大定,通信過禮,本來是一件好事,即男女雙方迎娶之期,女方收受大定禮。此禮一般要在迎娶前一百天進行。但也有老北京人人家禮多,要由男家在上半月、下半月各擇一些好日子,其理由是躲開女方的經期,認為在女方行經時訂婚是「紅馬上床,家敗人亡」。
過禮儀式均在上午舉行,俗語:早禮晚嫁妝。
過禮數量不一,有十二抬、十六抬、二十四抬、三十二抬,甚至更多,但都是雙數。每一抬四層食盒,每層里放兩樣東西。食盒寬約一尺半,長三尺,每層厚六寸。過禮的品種有:龍鳳婚書,表示龍鳳呈祥,有「報喜」之意;過禮大帖,相當於迎娶通知書,即一紅紙折字,封面上寫著「鸞音」二字,內書:
謹遵
欽定協拜三元萬年書
合查
乾坤二造年命不將吉期用良辰黃道周堂吉日,謹占於丁亥年十一月十三日迎娶大吉
拜謝
天地、合巹、坐帳、交杯、冠帶,以上面向喜神正南,迎之大吉。
宜娶、送親人堂客用金、火二命大吉;
宜娶、送親人忌龍、鼠、猴三相大吉;
宜新人上下轎用巳時大吉;
宜忌產孕、孀婦,毛女不用大吉;
一路逢井、廟、孤墳,用花紅氈迎之大吉。
大德望李親翁某某老先生門下納彩。
忝眷侍教姻弟某某某叩拜。
以上兩份帖子都放在頭一抬上層的拜匣里。
鵝籠:用活鵝一隻或一對,以胭脂染紅,裝在一個六角形的筒子里,上面蓋以圓錐形的籠蓋。據說,這是代表古禮用的雁。故此過去一聽見誰家有鵝叫的聲音,那就是要聘姑娘了。民間傳說,通信過禮時,如果鵝愛叫,就象徵姑爺性格開朗,愛說愛笑;如果鵝不愛叫,則意味著新姑爺沉默寡言。
酒海:此抬與鵝籠並列,故籠形與鵝籠近似,內裝一壇酒。
綢緞尺頭(衣料):皮、棉、夾、單、紗等四季衣服、鞋襪、金銀首飾。
龍鳳喜餅:這需要到糕點鋪去定作,為一種上面有紅色龍鳳花紋的大塊酥皮點心。
喜果:干、鮮各四盤。例如:桂圓、荔枝、生花生、生栗子、紅棗等,均用胭脂染紅,表示早兒(棗)立子(栗),早生貴子(桂)。其中花生代表先生子,後生女,或子女雙生。鮮果有:柿子,表示事事如意;蘋果表示平平安安。藕則表示夫妻情意連綿,取其藕斷絲連之意,也有用山藥來帶代替的。
雞蛋、鴨蛋若干個,均用胭脂染紅。
茶葉:品種視季節而定,如是夏季即送龍井、碧羅春之類。
此外,還要有羊腿或豬腿(肘子),這類東西是經過女家送給媒人的。據說取意於「媒人跑斷腿,賠他豬羊腿」。
抬盒、酒籠等都是紅漆描金邊的,每抬由兩名身穿綉著紅光金喜字絲袍的抬夫抬著,送往女方家中(一般不用響器吹打)。女家收到禮品後,也必須有所表示,常以鞋帽、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及糕點答謝對方。
陪奩
女方在收到男家的定禮之後,遂將贈與的龍鳳喜餅、茶食點心分成若干份。裝入食盒,給七姑八姨等近親好友送去,告知陪送妝奩的日期,表示邀請。對於一般朋友,送去一張請帖就可以了。上書:「謹詹於某年某月某日,為小女某某于歸之期,敬請合第光臨」。
凡收到禮品、請帖的,屆時都要送些禮品,給姑娘買嫁妝,如衣料、首飾或鞋靴之類,謂之「填箱」。也有送禮金的,裝在紅信封里,上書「奩敬某元」。
按照老北京的禮俗,女子出嫁的頭一天送嫁妝,多在下午舉行。是日,女家即請男賓四人至八人,雇來抬夫,將娘家陪送的嫁妝送往男家,謂之「陪奩」。
嫁妝的多少要根據女家家庭經濟狀況來決定。中等之家一般有二十四抬、三十二抬、四十八抬;貧者則為十六抬、十二抬,也有八抬、六抬的。有的則是根據男家的過禮抬數來決定,頗有還禮之意。如果男家過禮為八抬,女家則陪奩十六抬,原則上均以一倍之數還禮。
抬的樣式為長方桌似的,有如過去的茶桌、油桌,四面用紅圍子擋上,上面四邊有荷花欄杆,紅漆雕花,均為兩人一抬。這與過禮時用的食盒不同,嫁妝有如小轎,兩邊各有兩根抬竿,雙手或雙肩抬著。一般是樟木箱子(內放四季衣服、鞋帽)、「子孫箱」(內放平日喜愛的物件和私房錢)、連三條案、八仙桌、梳妝台之類的傢具擺設。但必須有座鐘一架,盆景一對,帽鏡一座,撣瓶一個(內插毛撣)、燭台一對(上插紅燭)、長命燈一盞,茶葉罐一對,花瓶一對。此外,臉盆、腳盆、尿盆、子孫盆(洗騎馬布即月經帶的),是必須要有的。那時指女人出嫁有三件寶:尿盆、子孫盆、長命燈。如系富戶可多至百餘抬,鼓樂前導,充溢於街巷,以吸引路人圍觀。所送妝奩,除循例不陪送剪刀外,余者必求周全。首先是花梨、紫檀、硬木羅甸鑲嵌的傢具,例如:頂箱立櫃、方桌、圓桌、架几案、琴桌、炕桌、炕幾、太師椅、方凳、圓凳、綉墩。其次是古玩、字畫、掛屏、座鐘、掛表、金銀首飾,各種化妝品、生活日用品。無不應有盡有。甚至將陪送姑姑的買賣商號(只抬一塊商號牌匾或帶藍布套上貼紅簽的帳冊),房產(只抬一塊瓦),土地(只抬一塊土坯,上壓紅貼,寫明畝數、頃數),也排進嫁妝行列。故當年北京童謠云:
月亮月亮照東窗,張家姑姑好嫁妝,金皮櫃,銀皮箱,虎皮椅子象牙床。錠兒粉,棒兒香,棉花胭脂二百張。
嫁妝送到男方家門口時,男方出來四至八人迎妝,氣派大的還要有鼓樂吹奏助興。
大宅府第,凡妝奩到後即由媒妁二人挈同新婿前往女家「謝妝」。這個禮節較簡單,新婿進至上房中間,循例向上三叩首,即告禮成,也不必客套寒喧,走出門來登車而去。女家雖由妻父、母或尊長衣冠在旁立候,並不需要接送,也不招待煙茶。
小戶人家嫁女,嫁妝自然少得多,較好者有一大一小的木箱,內裝四季衣服等,所以不用抬,而是到喜轎舖雇幾個「扛肩」的人工送過去。老北京把扛肩的稱為「窩脖兒」。這一行當歸在喜轎舖的組織內,收入的二成交柜上入帳。「竄脖兒」代人搬家,又須交車腳業包運人二包,因為那時搬家多由車腳行業包運。
「窩脖兒」的搬運方法是:先將物品擺在一塊長二尺五寸、寬一尺七八,用軟韁繩捆好的長方木板上,然後請兩人抬起,放到「窩脖兒」肩上。窩脖人要在脖子上墊好一根板條(板條的下面有綿布墊),蹲身低頭,將物件「窩」起。走時,一手扶大木板邊,一手前後甩動,二目向前平視,邁大步急行。到達目的地後,下肩時也由二人抬下。
「窩脖兒」也須有一定的技能,那些又高又重的物件,外行人確實「窩」不走的。「窩脖兒」善走,有健步如飛本領。
迎娶
迎娶也稱迎親。舊時北京人娶、聘正式辦喜事都在迎娶之日。因此,一切排場都在迎娶的儀式中表現出來。
辦喜事一般多在家裡,但有的居住條件不適宜辦事的需要,招待親友們,房屋不敷應用,便到飯莊子去辦。老北京有所謂「有房寧借人停喪,不借人成雙」的說法,故辦喜事不能向親友借房。同時,在飯莊子辦事比較方便,許多事務可由飯莊代理,省去許多麻煩。
喜棚內外
在家辦喜事,為了給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設座,招待酒飯,照例要搭蓋喜棚,也叫酒棚。婚禮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故喜棚也要突出喜慶氣氛,它算是這一喜事的「門面」。喜棚如按季節來分有兩種:一是夏天的涼棚,其特點是高大的席棚上安有大型卷窗,根據需要可隨時用繩拉卷,以利通風。四周席壁上鑲有玻璃窗,以利透光。棚頂四周飾以彩色掛檐。二是冬天的暖棚,其特點是在每座棚里用磚臨時砌一個火池子,燃以煤炭,或者是以兩具大汽油筒改制的爐子,燒上煤餅,火力很大,足以使棚內保持一定的溫度。棚的出入口處設有「避風閣」。
普通喜棚是用布或蘆席搭成平棚,頂上安以欄杆,有兩面、三面、四面不等。欄杆為紅色,中間嵌以彩色花瓶,很像是古代樓閣上的裝飾,分為木質和玻璃質兩種。欄杆之下,圍以掛檐,與房檐無異,上繪各種花卉圖案。棚的四壁,安以玻璃窗,視房屋院落形式,搭兩面、四面均可,以使棚風光線充足。夏天,棚的北面朝陽處,多不再擋窗,以圖涼爽透風。玻璃均為紅框,四面繪有彩色的蝙蝠,取其「福」之意,娶親的正中繪有紅喜字,此系定例。
特別講究的喜棚,四周均做出廊子,甚至搭成兩層或三層樓形者。掛檐的後邊,都安有玻璃製成的「垂頭」及「橫楣」,上面繪以精美的花紋圖案。棚頂的中心,安有「天井」,形似覆盆,中間鑲嵌玻璃花飾,垂以纓珞,既美觀又能透光。棚內頂上四角,安上三角木框塗制的「雲角」(角形的雲朵),玻璃窗下,安上玻璃隔扇,上繪各種花卉、鳥獸等圖案。棚的出入口處,都安裝有帶拉手的玻璃門,與房屋殿宇建築一樣。有的大棚內中間留出一條或留出橫豎交叉的十字形通路,兩旁或四處搭起約一米多高的木台,外圍有彩色欄杆,出入口處安有木階梯和扶手欄杆。台上設茶座、飯座。通路直通喜房。棚內四周,有各式精美掛屏,上繪山水、花卉、鳥獸、人物,或寫意,或工筆,有如室內掛的字畫條幅。棚內外,凡能看到的樑柱、杉篙,均裹以紅布,棚中的地面上,鋪有紅氈或地毯。置身棚中,與室內無異。
儘管當時沒有電燈,但棚內懸掛水電石的汽燈,照明度亦很強。
棚口或大門都要飾以紅、黃兩色或紅綠色彩的綵球。有的則用紅、黃、綠三色,取「連中三元」之意。講究的還要搭上紅、綠、黃三色為產要顏色的彩牌樓,一般是以竹桿和彩布紮成,狀如佛龕的過道門,上邊往前探著五至七個「山尖」,每個山尖上垂掛著一串綵球,兩旁紅布立框上,飾以交錯著的彩布條,形成菱形小格。每個交叉點上均飾以不同顏色的紙花。
無論是否懸彩,習慣上一律在大門兩旁貼上紅紙金字,或用毛筆書寫的「喜」字。男方娶媳婦貼雙喜字,女方聘姑娘貼單喜字。有的不還要在大門、二門上貼喜聯。如:
易曰乾坤定矣,詩云鐘鼓樂之。橫批:天和之作。
吹簫堪引鳳,攀桂喜乘龍。橫批:龍鳳呈祥。
迎娶之日,早上喜轎舖便將全部執事,如旗、鑼、傘、扇等以及轎子都在門外擺開,謂之亮執事、亮轎。講究的人家,頭天或頭二、三天亮執事、亮轎的。
大門以內、二門以外,有火壺茶會,此是專為招待親友用水及茶具而設的攤子,有一擋至數擋不等。舊時,火壺茶會分為兩種。一種是民間花會,亦稱「香會」,如「親朋同樂粥老會」,主要是朝聖走會的,因此是義務助善,分文不取,茶飯不擾。如遇有合巷親朋有婚喪壽慶,或為人所請,或主動送上門來即為本家燒水,提供茶具。屆時,設上大銅壺(廟會上賣茶湯的也用它燒水),擺上八張以上的油桌,掛上綉有堂號的圍子,擺上若干堂茶壺、茶碗,前設玻璃門燈一對。可為本家大壯門面。另一種是職業性的火壺茶會,是本家花錢房雇來,為親友供水的,其設備與「善會」茶會大體相同。
喜房
新婚夫婦拜天地、坐帳子的屋子,謂之喜房,它不同於後來結婚的禮堂。這是一個極為莊重神秘的地方,通常把正廳的東西套間當做喜房,照例是把所有的玻璃窗都用紅紙片或紅布簾遮擋起來。房中設「天地桌」,圍上大紅緞子刺繡著鸞鳳合鳴的桌簾,供上「百份」(即天地爺與諸神仙的相冊,半裝半露地插在一個紅燈花紙的口袋裡,頭一片是黃紙彩印銀臉的天地爺,夾在一個木質的神祇夾子上)。桌子設有裝著小米的木升一個,當做香爐(外貼紅紙寫的喜字),臘扦一對,上插紅臘,下邊壓著黃錢、千張、元寶全份敬神「錢糧」。桌子上放著桃木弓、柳木箭、馬鞍、新秤桿、寶瓶、蘋果、胭脂等,新娘入洞房時的用品。對面炕桌上舖墊一律全新,牆壁糊成四白落地,貼上紅色的雙喜字。地上滿舖紅氈。
為了避凶趨吉,一般人是不能隨意出入洞房的,根據命館星命家的測定,要忌某些屬相。同時,除娶親太太、送親太太以外,其它任何婦女都不得進入喜房,以防「犯沖」。
娶親人員
根據傳統習慣,男方須請一年長婦人做為娶親太太。其條件是:一、必須是「全福人」, 全福人是指上有父母、下有兒女,夫妻恩愛,兄弟姐妹和睦相處有福氣的人,因有「全福太太」之稱;二、懂得迎娶禮節,會應酬的外場人;三、屬相不準與新郎、新娘相剋。娶親太太是男方迎娶儀式的總主持人。
男方還需請四至八名官客(男賓)娶親(茶房尊稱為「娶親老爺」,不管其有無官品與職位),路上陪著新郎官。此外,有的家主找一個小男孩,給新人提拉蓋頭,照例是用一塊紅布將蓋頭包上,臨發轎時交給這小孩,大人總要叮囑孩子,途中不要將蓋頭倒手,無論左右手,都要一提到底。據說倒手則意味著新媳婦將來必然要改嫁。有的家主則找一小男孩,提「金銀水壺」,從男家帶一壺水,倒在女家的水缸里;再從女家帶一壺水,倒入男家的水缸里。此舉謂之帶「金銀水」,有借水發財、相互帶財發家的意思,認為男女雙方兩家均可人財兩旺。
發轎
迎娶儀式通常都在男女賓客坐席(吃飯)之後開始。茶房首先向娶親太太請示:何時發轎?忌什麼屬相?是正響房還是倒響房?所謂響房,就是找一個小男孩在喜房裡打三下大鑼,意在驅逐一切邪祟。從此,誰也不準再到喜房去了,以免犯屬相。正響房是在發轎以前舉行,倒響房是等喜轎回到門前時舉行。一般都採取倒響房,免得賓客在喜房出入上不好掌握。
迎娶儀式開始,首先由娶親太太到喜房給天地爺上香(新郎官此時多是袍袿齊整,低頭坐在炕沿上,聽娶親太太的招喚,才上去磕三個頭)。這時,茶房便高聲喊道:「娶親太太上香啦!」院內在一陣猛烈的對鑼聲中,鼓樂齊鳴。然後,由茶房托一銅茶盤,內放曆書一本,蘋果一個,紅燈花一盞,小鏡子一面,芝蘭香一支,請娶親太太到屋外「照轎」、「熏轎」,意為驅逐妖邪。有的還要往轎子里撒一些桂圓、荔枝、棗兒、栗子、花生之類的「喜果」。然後,娶親太太盤腿坐在轎內,不放轎簾,謂之「壓轎」。新郎官和其它娶親官客以及提蓋頭或提「金銀水壺」的小孩,一同乘上轎車或四輪馬車。如果講究的富戶,則用三乘轎,照例是一紅二綠。娶親太太乘坐紅轎,新郎官則乘二轎。清朝「迎婚大娶」時,有用五乘轎的,即一乘紅轎,兩乘綠轎之外,還有兩乘官轎。迎娶時,娶親太太乘紅轎,新郎官和提蓋頭或提「金銀水壺」的小孩,均乘官轎,至於兩乘綠轎,則暫時空著。
無論用幾乘轎,只能娶一位新人,為一男成婚。老北京人忌諱兄弟同日完婚,即一天之內娶兩個媳婦。據說,這將會給家宅帶來不吉利的因素,有的殃及婚者自身;有的殃及父母長輩。
儀仗、響器、轎子
清朝,十分講究金燈執事等儀仗,民謠所謂「宮燈、戳燈十二對」,其實不止於此。因為當時滿人為了符合古代婚禮之意,多在夜間迎娶,所以,很重視燈籠火把,因為它有實用價值。當時,迎娶行列是以牛角照明質,上繪紅雙喜圖案的高角燈十六對、二十四對、三十二對不等。這是從《禮儀》「執燭馬前」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民國以後,新婚的迎娶儀式,一律在白天舉行,通常是在上午九、十點鐘發轎,故此不再用所謂金燈之類。至於執事,只要有錢,無所謂「僭越」。但喜事的儀仗,始終遠不及喪事用的那樣多。娶親行列一般是:開道鑼一對,彎脖號一對,大號一對,紅傘一對,上書「子孫萬代」字樣的綠色掌扇一對、大鏡一對、二鏡一對、篩鏡一對、令箭一對、吹笛的一對、吹嗩吶的一至二對,九音鑼一對,大鼓八面。三十年代以後,令箭、金瓜、鉞斧、朝天鐙等所謂「鑾駕」之屬,即廢而不用。
執事儀仗之後,才是由八名轎夫抬著的喜轎(按老北京的規矩,新婚必須用轎子迎娶。用花紅財禮,轎子抬過來的是正娶,只有寡婦再嫁或娶姨太太才能用車。所以,無論貧富迎娶時一律用轎子。)
打執事的、吹鼓手、轎夫,雖然都是「口子」上找來的,但一般都是陣容整齊,訓練有肅。打執事的和吹鼓手,一律穿綠色綉紅喜字的短大褂。轎夫身穿鑲紅邊的短蘭大褂。夏天,頭戴「緯令」,秋天戴「秋帽」。
老北京的喜轎行也有弊病,正如《燕市積弊》一書所記述:「中國舊俗,凡婚姻嫁娶,必用喜轎,早有洋轎、官轎,是星官之名。近來,窮極奢華,越講究越闊,又興出平金加綉鑽石的轎圍子。」(《燕市積弊》卷三,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86頁》)
新人上轎前後
迎娶行列到達女方街口時,首先鳴鑼,女方聞迅後,即將街門緊閉,據說是避避煞氣。此時,照例由娶親官客陪同新郎叫門,謂:「開門!開門!別誤了吉時。」女方則循例隔著街門向外喊話,要求吹鼓手們奏起喜慶的樂曲。俟新娘「開臉」完後,穿戴整齊,方喊道:「合葉開門!」所說「開臉」,又稱開面、絞面、絞臉,指新娘修飾梳妝臉面,除去臉上的汗毛,剪齊額發和鬢角的儀式。女子一生只開臉一次,表示已婚,多由全福婦女進行操作。開臉用具有新鑷子、五色絲線或錢幣等。開臉完畢,大門打開後,順手將一把小銅錢和紅紙包包好茶葉揚出門外,謂之「撒滿天星」。
隨後,娶親人員齊到女家客廳,道「大喜。」女方家則謂「同喜。」新郎即向老丈人、老丈母娘一叩首,謂之「謝親」。同時,還要由一娶親官客將女家事先準備好的子孫餃子、長壽麵,用的碗筷「偷」過來。男方娶親太太拜見女方送親太太之後,略加寒喧,即擺上酒席,每兩位娶親人員便坐一桌,女方有四人陪坐。這只是禮節性的過場,並不能真吃真喝,因為所有碗筷均用紅繩捆著,不能啟封。入席後,只等茶房一喊:「話到禮到了,娶親太太告辭啦!」就要起席。每桌娶親人員照例要掏出紅紙包好的「湯封」(賞錢)給茶房。
此時的新娘,頭戴鳳冠霞帔,蒙上蓋頭,身穿紅色簿棉的上轎襖,由送親太太攙扶上轎。新娘乍離娘家可能要哭,這不犯忌諱,反而被認為大吉大利。據說,新娘哭得越響,婆家越有財。
喜轎走後,男方即送來酒席三桌。兩桌是送給老丈人、丈母老娘等女家親戚的,另一桌是送給大媒人的,以示謝意。
娶親歸途
娶親歸途,須走另一條道,所以,有時故意繞著走,謂之「不走回頭路」。
此時,新娘乘坐的轎子,謂之「寶轎」,必須平穩。起轎後,照例由新娘的哥哥給扶轎桿(壓著步子)。這正是轎夫們賣弄一手和露一手的時刻。如果在街巷內遇一另一檔迎新行列,彼此必然為之「鬥法」,北京人謂此為「放份兒」,即互相顯示技巧高低。這時,雙方轎夫們必然要放慢腳步,兩眼向前,把腰挺得直直的。有時前方轎夫喊「左照門」(左邊有障礙物),有時喊「右照門」。還有時喊「左磴空」(左邊有坑)、「右磴空」,到兩撥轎子走至一左一右,互相交錯時,步子更小,甚至一點一點地往前挪,以力爭絕對平穩。這樣,不但為自己的鋪號爭光,創牌子,而且又是向本家討賞錢的條件。
歸途,因寶轎由新娘乘坐,故娶親太太、送親太太均須乘坐轎車或四輪馬車。如果三乘轎,娶親太太可坐二轎,送親太太則坐三轎。如果是五乘轎,娶親太太乘二轎(綠色),送親太太乘三轎(也是綠色),新郎官乘四轎(官轎),提蓋頭或提「金銀水壺」的小孩乘五轎。
途中凡經過廟、祠、墳、井、河等處,必須由男方娶親人手張紅氈子將寶轎遮住,意為「避邪」。如果遇到出殯的,娶送親人員則須說「今天吉祥,遇上寶財啦!」(「財」與「材」諧音)
新人下轎前後
娶親行列臨近家門,亦須鳴鑼。喜轎臨門後,有的也要關一會大門,以避避煞氣。然後,寶轎由男方院內事前設好的炭盆(盆中燒炭)上徐徐抬過,謂之燒去一切不吉利的東西,日後小夫妻日子越過越紅火。寶轎一直抬到中堂屋門口,堵門停下,如轎子與上門楣有空隙時,用紅氈子堵嚴。新娘下轎時,手抱寶瓶(系木質金漆之瓶,講究的是景泰藍的瓶),瓶內裝大米、小米,謂之「金銀米」。由新郎官象徵性地射三箭,謂之「桃花女破周公」。然後,新娘跨過木質金漆馬鞍,因「鞍」與「安」同音,故此說是象徵平平安安。此時方可從紅氈子上步入洞房,再由娶親太太給新娘擦胭脂抺粉,略加修飾,謂之「開臉」,表示新娘從此由姑娘變成少婦了。隨後,即由娶親太太主持下,新郎新娘給天地爺上香,同行三叩首禮,謂之拜天地。拜罷,送神,由茶房將香根請下來,連同神紙、錢糧,一起到院內的錢糧盆里焚化。鼓手奏清音,隨告禮成。
最有趣的是那些沒飯輒的「閑等兒」,趁機紛紛給本家報喜,唱什麼「一進門來喜沖沖,八抬大轎滿天星」,信口編的順口溜,最後高唱「正念喜,抬頭觀,空中來了福祿壽三仙,增福山,增壽山,後跟劉海灑金錢,金錢灑在寶宅內,榮華富貴萬萬年!幫一把吧,老財主!」於是,本家趕緊拿出幾個錢把他打發走。有的大戶人家辦喜事,來報喜的往往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雖然要破費些,卻也平添不少喜慶氣氛,所以,本家仍是很高興的。
婚後瑣禮
洞房裡最有意思的是「坐帳」。新郎新娘雙雙坐在洞房的炕沿上,由新郎將自己的左衣襟壓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方要壓倒女方一頭。有的在洞房裡真支上帳子,把新郎新娘悶上一會兒,娶親太太說上幾句吉祥話後,再把帳子一拉,謂之「撤帳」。新郎隨即用裹著紅紙的秤桿把新娘頭上的蓋頭一挑,謂之「初會」,也稱「露臉」,然後急忙將蓋頭往自己的屁股底下一壓,說是要「殺殺女方的暴氣」。但是,如果娘家人手快,會把蓋頭從新郎手中搶過來,以避男壓女一頭。新郎還要從新娘頭上的絨花摘下一枝,任插一處。據說插於上方生兒子,插於下方生女兒。有的家庭讓新郎新娘將花插於「喜神方位」之窗或牆壁上。另外,有的於新婚夫婦坐帳時,還要撒些桂圓、荔枝、花生、棗兒、栗子之類的喜果於帳內。
然後,新婚夫婦同吃「子孫餃子」、「長壽麵」。子孫餃子由女方做好,帶到男家煮熟,長壽麵則由男家製作。吃時,照例有一男孩隔窗大聲問道:「生不生?」由娶親太太或新郎回答說:「生!」表示生育後代。
接著,便是夫婦喝交杯酒,喝時用紅線繩將兩個酒杯系在一起,娶親太太將一杯遞與新郎,送親太太將另一杯送與新娘,各飲半杯,再予互換,說是「千里因緣一線牽」。這就是「合巹」之禮。合巹,成婚之意(巹是瓢,把一個匏瓜剖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拿一個飲酒,是舊時成婚時的一種儀式)。此俗《禮記》早有記載。
有的當晚還要擺「圓飯」,也稱「團圓飯」。讓新郎、新娘坐於首席,娶親太太和送親太太奉陪。如吃饅頭,則說是「滿口福」,吃丸子說是「圓圓滿滿」,吃四喜丸子說是「喜喜歡歡」。不論吃什麼食,都盡量賦與喜慶的意義,表示祝賀。
最後是「拜三代」,定名分,俗稱認大小,即認丈夫家的長幼。俗說,新媳婦不拜祖,不能成為本家人。所以,有佛堂、神龕的,先拈香祭拜神佛,然後再祭祖。有禮堂的還要供上「喜包袱」(用紅紙湖成口袋,內裝金銀帛、花紅紙等冥銀,外書祖宗名號),沒有祠堂的,也要設宗親牌位或祖先影像,由新婚夫婦叩拜。對於上述神、佛、祖先,例行三叩九拜。之後,再給父、母(公婆)等長輩三叩首禮。對於平輩則一揖,唯獨對於大姑子須叩首,謂之「高見禮」。受禮的長輩們可以給新婚夫婦一些珠翠、首飾、衣料等作為回禮。
次日有「會新親」之禮,俗稱吃喜酒。是時,新娘的姑姨、娘舅、外祖父、外祖母等齊聚於男家。對新郎的父母說些客氣話,表示祝賀。吃酒時,一人一席,至多兩個一席,但必須由男家二人作陪。如果女家來了十幾位賓客,男家就必須以二十人作陪,以示隆重。此時新郎向女方來賓行禮,來賓即即贈與帶子(表示生子)、扇子(表示善子)和錢袋。袋中有錢一弔者,謂之「當朝一品」,二吊者謂之「合和二仙」,三吊者謂之「三台貴子」,四吊者謂之「四季平安」,五吊者謂之「五子登科」。
舊時,新娘多是三天回門,回門也稱回酒。新婚夫婦坐馬車到娘家去省親,見面後分出大小輩,仍需叩首。一般在飯後新郎很快就回來了,而新娘則要到晚上才能回來。民國以後,為節約起見,簡化儀禮,多在當天或次日回門。此外,婚後九日、十二日、十八日,娘家必饋送食品於女兒。「單九」、「雙九」之日還要走親。俗云:「單九不算走,雙九走才算。」這樣,單九走親了,雙九亦必須再走。雙九過後,娘家來接新娘回家探親,但不得過夜。俗云:一月之內不許男女空房,必須雙飛雙宿。
最後,新娘領著新郎,攜帶許多禮品回歸娘家,答謝親友,每一親友均答謝兩份,謂之「回拜」。至此,一場頗具戲劇色彩的終身大事,方告完成。
(2)喪俗
喪俗
喪葬習俗流傳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喪葬習俗。雖然喪葬品準備及喪葬程序不斷減化,但是主要內容並沒有太大變化,並且流傳至今,家家躲不開,戶戶離不了。喪葬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蓋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堪稱特殊的文化寶庫。各個階段的喪俗,反映與表現了各個時期人們的哲學思考、宗教信仰、血源宗族感情、傳統觀念和價值觀念,包容著豐富的社會積澱。
習俗具有頑強的傳承性,它並不隨社會的變遷而有所改變。在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中,往往前段歷史的遺俗,繼續在後段期間發生作用,這難免會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某些影響,喪葬習俗也不例外。然而,民族習俗的繼續保存和改革,是以民族人民的意願為轉移,各民族間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彼此尊重而形成。
事實證明,舊的、落後的習俗,正逐漸地消失或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符合時代精神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正不斷地在形成新的習俗。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喪葬禮俗的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全社會都應來支持和關注。儘管建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提倡下,城鄉的喪葬習俗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火化代替了土葬。但是,改革開放以來,與國家現代化建設速度相比較,喪葬習俗改革卻呈現相對停滯和倒退,這與兩個文明建設的發展很不相適應。有些地方土葬率上升,鋪張浪費之風盛行,就是較為突出的問題。
喪葬習俗的產生
在人類進化的初期,原始人並不安葬死者。《孟子·滕文公》:「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就是把死人任意地丟棄在荒郊野外的溝壑之中。
喪葬習俗來自靈魂不滅的觀念,是對鬼魂崇拜的結果。遠古的原始社會人類,對人的生死和夢中所見的活人和死人景象,不知如何解釋,於是產生了初始的靈魂觀念。以為人是由肉體和靈魂所構成,一旦靈魂離開驅體,人即無法在陽世生活而轉入陰間。
恩格斯在論述靈魂不死時指出:「在遠古時代,人們還完全不知道自己身體的結構,並且受夢中景象的影響,於是就產生一種觀念:他們的思維和感覺,不是他們身體的活動,而是一種獨特的、寓於身體之中而在人死亡時就離開身體的靈魂的活動。從這個時候起,人們不得不思考這種靈魂對外部世界的關係。既然靈魂在人死時離開肉體而繼續活著,那麼就沒有任何理由去設想它本身還會死亡,這樣就產生了靈魂不死的觀念。」(《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靈魂在人死之後變成鬼魂,它能干預人事,禍福於人,無所不能。《禮祭·祭法》云:「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許慎的《說文解字》也說:「人歸為鬼。」古今一些書籍不管用意如何,都把鬼魂描寫得無影無蹤,變化萬千,活著的人根本無法左右它的神力,進而產生了對它的恐懼和崇拜。加之後來宗教的結合,喪葬習俗於是應運而生,而且越來越顯具體化、形像化與制度化。從簡單到複雜,已形成一整套的規制。同時,喪葬習俗又繼續不斷地傳播了靈魂不滅的觀念。
喪葬習俗的產生,不單是思想觀念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各朝代的不斷發展,它是產生是長時期的,不是其一時間規定而永遠不變的。在喪葬儀式中所表現的更為突出,且呈多樣性、地方性與時代性。古籍中的在《大戴禮記·盛德》有:「凡不孝生於不仁愛也,不仁愛生於喪祭之禮不明。喪祭之禮所以教仁愛也,致愛故能致喪祭,春秋祭祀之不絕,致思慕之心也。夫祭祀致饋養之道也。死且思慕饋養,況於生而存乎?故曰喪祭之禮明,則民孝矣。故有不孝之獄,則飾喪祭之禮。」在《禮察篇》也有:「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眾矣。」意思是說:廢棄喪祭之禮,就會導致作臣子的忘掉君親之恩,而背叛死者、忘記祖先的人就多了。《孟子·梁惠書》:「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說:使民眾養活生者,安葬死者,沒有遺憾,此乃王道的開始。由此可見,喪葬已經提高到對社會倫理,政治秩序的直接影響。周代以後,以禮治國,體現國家基本政治制度和社會倫理的「五體」(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中的「凶禮」談到的就是喪葬內容。從此喪葬之禮登上封建禮制的殿堂,受到歷代朝廷和民間的重視,經久不衰,且不斷完善,成為人類社會的縮影,民族文化的體現。
可以肯定的是,喪葬習俗在往後的年代裡還會產生新的習俗,過時的、消極的舊習俗將被淘汰。
初終與招魂
初終是喪葬儀式的開始。據《儀禮·既夕禮》和《禮記·喪大記》:病人將要咽氣死亡時,家人要給他脫掉內衣、外衣,換上新內衣、新外衣,以防身涼。屍僵不易穿戴,時至今日人們還是這樣遵循之,這既是習俗,又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為避免死者「光著身子走了」的終身遺憾,活著的人必須提前做好各項準備,以防不測。
為死者製作的衣服又稱「裝古」,雖很寬大,然錯過時日,穿戴也是很困難的,非內行人不可為之。
人剛去世,家屬有將屍體慢移到地上再進行檢查,是否真的斷氣身亡。進行「屬纊」之俗,屬乃放置之意,纊,是絮衣服的新絲綿。這是一種古老的喪俗,就是用綿絮置死者的口鼻處,以驗是否斷氣。此種工作要同姓去做,和換衣相同。唐杜佑《通典》說:「疾困,去故衣,加新衣,徹樂,清掃內外,分禱所祀。侍者四人,坐持手足。遺言則書之。屬纊以候氣,氣絕,廢床,寢於地。」《固安宋志》載:「屬纊含斂,男括髮,女去頭飾,乃成服。」南朝·宋·鮑照《松柏篇》云:「屬纊生望盡,闔棺世業埋。」宋·蘇軾《張文定公墓志銘》曰:「公性與道合,得佛老之妙,屬纊之日,凜然如平生。」清代,方文《述哀》詩云:「遙想屬纊時,光景甚凄切。」從中可道此俗延續時間久遠。在醫學及醫療器械不甚發達的古代,行此俗是有道理的,是對假死病人的一種保障。
除屬纊之外,初終時還還要為死者招魂,亦稱「叫魂」,是流行很廣的習俗。古人初死,要由死者的親屬或他人之手拿死者的衣服,上屋頂,手拿死者的衣服面北呼叫,連呼三聲,再把死者的衣服揪起來仍到屋下,房下人接住,蓋到死者的屍體上。此稱「復」或「招復」。《禮記·檀弓下》曰:「復,盡愛之道也,望反諸幽,求諸鬼神之道也。」《禮記·喪大記》:「復,有林麓,則虞人設階。」孔穎達疏:「復為升屋招魂。」《儀禮·土葬禮》載:「復者一人。」鄭玄註:「復者,有司招魂復魂也。」《後漢書·趙咨傳》:「招復含斂之禮,殯葬宅兆之期。」古代招魂儀式有專司人員,故名。「復者」應該是提及的是從前方升屋,死者為男,呼名呼字,女人呼字。這是人們無奈企盼親人能蘇醒,重返人間,不得不向鬼神祈求。此時放在口鼻之處的新綿絮如仍無飄動,死者才做最後的確定,生還無望了。招魂一事從義字作法上觀雖有荒唐迷信的成份,但它充分說明了生者想盡辦法和能力解救亡者能重返人間和戀戀不捨的真情。
客死在外的人,「則升其乘車之左轂而復」,就是在車上招魂。死在公館衙署的,方法則與家同。古時遇人死不得其屍,即以生前死者的衣冠招魂而葬,名為「招魂葬」。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濟水篇》云:「沛公起兵野戰,喪皇妣於黃鄉。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宮招魂幽野。於是丹蛇自水濯洗,入於梓宮,其浴處有遺發焉,故謚曰昭靈夫人,因作寢以寧神也。」《後漢書·鄧晨傳》記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姊元,嫁鄧晨,死於戰亂,劉秀即位,追封元為新野節義公主。後鄧晨卒,帝則命招元魂與晨合葬。
死,是人生的最後歸宿。自古對死的稱謂也因等級身份的不同,地域的廣闊,禮儀觀念的各自理解,民族屬性各異而稱謂不一。在古籍《禮記·曲禮》就說,天子皇帝之死曰「崩」,諸侯之死曰「薨」,大夫之死稱「卒」,士之死曰「不祿」,庶民百姓之死曰「死」。俗語中稱死的最多,有「散氣」、「數盡」、「歸泉」、「歸天」、「返真」、「物故」、「物化」、「過世」、「去世」、「逝世」、「老了」、「走了」、「就術」、「怛化」、「登遐」、「宛其」、「溘然」、「不祿」、「歸室」、「捐館」、「不諱」、「短折」、「夭昏」、「夢桑」、「倚槐」、「星墜」、「星殞」、「殞墜」等,都是死的同義詞。
還有父死後稱「考」,多俗稱「先考」,母死後稱「妣」,多俗稱「先妣」,妻死後稱「嬪」,俗稱「故嬪」,在葬儀文字書寫與碑刻中最為常見。道教稱死為「羽化」、「仙化」,伊斯蘭稱死為「歸真」或「無常」等。
以北京地區為例,死又稱:「倒頭」、「咽氣」、「蹬腿」、「去世」、「過去了」、「斷道兒」、「打老鴰」、「聽蛐蛐」、「上他姥姥家」、「見閻老五去」等,地方特色很濃。
小殮與報喪
小殮即給死者穿衣服。清沈赤水《寒夜從談·談禮》曰:「古所謂小斂者,屍沐浴著衣畢,乃韜之以冒,不使人見其形,再用布絞束之,縮者一,橫者三,裹以復衾。」這種習俗周代就十分盛行。《儀禮·土葬禮》記載,人死後,復魂,沐浴、飯含等儀式之後,接著就是為死者著入棺壽衣,即小殮。
小殮所穿的衣服稱壽衣,也稱「裝裹」,服式不盡相同。有用清代官宦打扮的,有用明代服飾打扮的,棉袍補褂、頂翎;女的用蟒袍、霞帔。一般百姓人家,只用棉褲、棉襖、棉長袍,不管春夏秋冬都是如此。鞋是薄底布鞋,下有蓮花圖案,意為腳登蓮台成正果。壽衣很寬大,料子一般用春綢、湖縐,不用皮貨、皮鞋,惟恐下輩子托生成牲口;衣服無扣,用布帶代替,因「鈕子」與「扭子」諧音,不吉利,於晚輩不利。更忌諱用緞子做衣,「緞子」與「斷子」諧音,令人無法接受。
壽衣要穿幾套,視經濟情況而定,各地不同。一般是三舖三蓋,多則九舖九蓋,但必須用單數,貼身一層必須舖黃蓋白,取「舖金蓋銀」之意。蓋上印有紅色梵義經被,及死者生前手用之物,如:眼鏡、鋼筆、字畫等。舊時,「陀羅經被」上還要壓一面鏡子,現在已不用。講究之家用新絲塞耳,以面帛蓋臉,以冒(大巾)蔽上頂,直到足下,使屍不露,最後在屍體上蓋幾條被單,再以布束緊。
清康熙皇帝提倡節儉,禁止奢侈,對壽衣的件數有明確規定:品官常服一襲,復衾一,殮衣一。三品以上五稱,五品以上三稱,六品以下二稱,士常衣一稱,殮衣一,復衣一。庶人常服,殮衣復衣各一件。
小殮之後設供桌,燃「長明燈」,意思是給死者照路,能順利到陰間去。擺「倒頭飯」,用碗盛滿,上插三根秫秸棍,每根棍頂上插一個面球,謂之「打狗棒」,說是亡人到陰間經過惡狗村時用來打狗的。另有「打狗餅」,以飼惡狗,不惹麻煩。還要用卷麻或繩索將亡人雙腳捆上,謂之「絆腳絲」。禁止貓、狗進入停靈的屋內。據說動物與亡者換氣容易「詐屍」。
小殮結束,全家跪靈床前舉哀,燒「倒頭香」。有條件的請和尚、道士來家念「倒頭經」,把用彩紙糊成轎子、轎車,在大門前燒掉,這便是「倒頭轎」、「倒頭車」。門前還設有一人高的大鼓,掛「挑紙錢」,用裹白紙秫秸棍、竹棍,木棍均可,斜挑門前,張數與死者歲數相同,位置是男左女右。
報喪一般由長子辦理,親友多時,次子、孝侄、孝孫亦可代替。子孫要戴重孝,如路遇親友、故舊,要停住或下車叩頭報喪。對方可不還禮。報喪的孝子來不及做孝衣時,戴孝帽腰上系一條白孝帶或臂帶黑紗。到親友家不能登堂入室,只能敲門等人出來。無論是長輩或平輩出來,報喪人都要單腿和雙手著地行喪禮參拜,說明誰死了,什麼時候入殮,即可告辭。與此同時,喪家所有門聯、門心、室內春條、以及盆景、帽鏡、穿衣鏡等擺設均須貼上白紙,原則上不能露紅。室內像片即應翻過去放置。以示哀輓。
訃聞一般用白紙印成,外套黃封套,附有蘭簽,上寫收者姓名。它有一定的規格,如下:
訃聞
某府太君諱某某,生於某年歲次某月某日,於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壽終正寢,享年某某歲。不孝男等親臨侍殮,遵禮成服,謹譯於某月某日接三,某月某日伴宿,某月某日辰刻發引。
哀此,訃聞、
上述「訃聞」中,「接三」是說舊時死了人,三天之夕必須"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接三前,要到冥衣鋪按一定尺碼、款式、質量,糊一份車馬、箱子;接三之日,要舉行奏吹鼓樂,迎親朋弔唁,焚化紙糊車馬等活動。「伴宿」,俗稱「坐夜」,意思是次日就要出殯,家人要伴守一夜的,北京把伴宿看成喪事的正日。「發引」,俗稱出殯,即將靈棺從家裡或廟堂抬到墳地去埋葬。
如母健在,為父死報喪,訃聞落款為「孤子」;如果父尚在,為母死報喪,訃聞落款為「哀子」;父或母早故,為母或父報喪,訃聞落款為「孤哀子」。
在北京報喪的習俗中,豪商富賈,官宦宅門為顯其門第,一般則用「本家房門」名義,臨時發出「口報」,亦稱「報喪條子」,其略曰:「本家某老爺(或本家某夫人)慟於夏曆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壽終正寢(男曰正寢,女曰內寢)。謹擇於某日某時大殮,某日接三。特此訃告。」下款是某街某衚衕某宅門房某人報稟。將收口報人的姓名寫在紅紙條上,再貼在口報上端發出。口報不是正式訃聞(這時訃聞尚未印出),只是讓至親好友來參加大殮,可以理解為「緊急通知」吧!
在報喪的同時,喪家門口一般要用白紙書寫報喪條子,以告來者及四鄰。「某宅喪事」「恕報不周」之類,還得將增家安排的喪事禮儀日程公布出來。例如:
「謹擇於夏曆某月某日接三」、「謹擇於夏曆某月某日首七禪經」、「謹擇於夏曆某月某日番、道、禪經伴宿送庫」、「謹擇於夏曆某月某日辰刻發引」。
在環境的布置上,最好不要露紅,以示哀悼之意。街門的門聯、室內的春條、盆景、帽鏡,要貼上白紙,照片應翻過去放置,門聯也應換成藍色,院內的廊柱上,有錢人也要掛上黃黑挽障予人肅穆之感。
報喪既是一種禮儀,更有請親友協助辦理喪事之意。因為在報喪後,往來人員增多,接三、伴宿、伴哭、發引等待一系列的事情,極需多人分頭籌辦,只靠喪家是非常緊張的。何況喪家因哀痛有餘,難以完全招架,必須請德高望重又懂禮儀之人承擔,操持,名曰「總辦喪儀」者,由其確定位數、善於招待的「執賓」招待男女賓客,提醒喪主要注意的事宜和安排。喪主還要分頭請僧、道、尼來念經,為死者超度講經。至棚鋪聯繫搭棚事「請棚」,到杠房定棺罩和大杠事的「請杠」。請帳房先生記錄往來禮品,處理喪期所用財物之事。
報喪之俗古已有之,自周代後歷代沿襲不絕,古籍記載甚多,對訃告對象及死者的身份不同,其說法也不同。《禮記·檀弓上》曰:「父兄命赴者。」報喪人,一般由叔伯或堂兄差遣。宋司馬光《書儀》說:「獲喪,司馬為之發書,訃告於親戚及僚友。」《禮記·雜記上》載:「凡訃於其君,曰:""君之臣某死。』父、母,妻,長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君,訃於他國之君,曰:""寡君不祿,敢告於執事。』夫人,曰:""寡小君不祿。大子之喪,曰寡君之適子某死。』大夫訃於同國適者,曰:""某不祿。』訃於士,亦曰:""某不祿』。訃於他國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訃於適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祿,使某實。』訃於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祿,使某實。』士訃於同國大夫,曰:""某死。』訃於士,亦曰:""某死。』訃於他國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訃於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訃於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現在訃聞都寫成訃告,基本上有三種形式,即一般式、公告式和簡便式。一般式最為常見,公告式用於黨和國家一定級別的機關、團體。它比一般式要隆重、莊嚴。簡便式的訃告常作為報紙的一則消息公布。
例如:1936年10月21日《申報》報道:
魯迅先生亡故訃告
魯迅(周樹人)先生於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時25分病卒於上海寓所,即日移置萬國殯儀館,由20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21日上9時至下2時為各界人士瞻仰遺容和禮祭的時間,21日下午3時入殮,22日下午2時在虹橋萬國公墓下葬。依先生的遺言:「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除祭奠及表示哀掉的挽辭花圈以外,謝絕一切金錢贈送,謹此訃告。
殃榜與執照
舊時家中死了親人,常有請陰陽先生前來驗視者,開具殃榜,又稱殄榜。「殃」意為「災難的苗頭」。《周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舊俗認為人死後,有「殃」離體,處理不好會給生者帶來霉運。所謂「殃榜」是記錄死者亡故的日期、時辰,何時入殮,入殮時忌何屬相,出殃的日期等等。
陰陽先生接到喪家的請求後,一般先讓來人把印有自家堂號的黃紙條子拿回去,貼在門口,以資辨認。這是為什麼呢?據以往的經驗,陰陽先生要等喪家二次來請,才去批殃榜,以免人未死就犯忌。到喪家後,大喊:「瞧狗,您那!」以示到來。
陰陽先生進門後,首先向死者行禮,驗視死者的面部和手指甲有無異常。如遇生死不明、服毒被害者,陰陽先生可拒此殃榜,即去報官。故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以前,北洋政府警察廳利用陰陽先生能親臨死者家中而視死者的條件,允許他們營業,成為當時北京的一種職業。喪家到官廳申報死亡時,在請領抬埋執照時,必須出具「殃榜」始為合法。再由衛生單位核發「出殯執照」。內容如下:「查某某某現年某某歲,原籍系某市某縣人,因患某某病,醫治無效,於某年某月某日身故。經檢驗審查無誤,准於某年某月某日經由某某門至某某安葬,仰城關驗證放行。須至執照者。此證。」
在批殃榜時,所忌屬相之人不可在旁,否則會有「殃災」發性。例如忌虎者,屬虎的就需迴避,但親丁不忌。
所說的出殃,既是死者亡故前的最後一口氣,又稱回煞或回魂。傳說這口氣留在屋內久聚不散,徘徊繚繞,雖無形但十分可怕陰森,故為「殃」。「殃」不是久留屋內,適時就會湧出,此為「出殃」。人們必須躲避,如被「殃」打到,要得黑白臉之病,屋前的植物被打到也會枯死。所以家中養的石榴樹,在枝叉上繫上紅布條,以防殃擊。
陰陽先生在批殃榜時,坐在椅子上用手指推算,舖紙即寫,並說停靈幾日犯「火期」(火災),幾日犯「重喪」(再死人)等。他是生辰八字推算而來,雖為不經之談,但在民間已為喪葬習俗。
時過境遷,今日已無人相信,陰陽先生也已根絕,取而代之的是各醫院的死亡證明書了。
接三與送三
接三的日期是在死者亡故後的第三天,也稱「迎三」或「送三」。民間傳說,人死後的第三天,其亡靈就要到地府陰曹去了,靈魂必在望鄉台上瞻望家中,此時祭祀亡人,乃希望其尚饗。接三的地點有的在喪家中,有的在移靈的廟裡。無論貧富,這項儀式不可或缺。清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中說:人死,「三日為接三,是喪禮大典。」
也有說接三日,是亡者的靈魂被神、佛或其他的金童玉女使者等接走的。這樣的待遇只有生時為善、品德端正、無罪孽的人才能享用。有理想的歸宿,才能升天或成正果,托生善地,福佑後代。一個人一生難免有過錯,後人為亡魂正式到陰間報到的時候,為他請僧誦經懺悔,放焰口,向「十方法界」無祀孤魂施食作功德,以資贖罪,祀能順利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不致落入「三途」(地獄、餓鬼、畜生)之中。做為亡者晚輩的兒孫們,當然希望亡者行途順利,準備了傳說中西方極樂世界所需的東西,如行路用的車馬,盤纏銀箱等紙制物品,供其使用,以人間的生活習俗,表達對死者的誠摯幫助。因此,在這段處理過程中,所做的事情很多,所辦的活動也最具地方特色,是喪家最繁忙和勞累的時候。
接三那天,富戶人家門外要設對鑼、對鼓或單鑼、單鼓、號筒,設座吹打。二門設錪且站立回事人員,另在月台旁設置「清音」一部助哀。門吹兒主要由大鼓、鎖吶、大號、九音鑼、疙瘩鑼、橫笛組成。吹手一律穿白色喪服,戴纓帽。
官宦紳商之家為講究門面,都用「官吹官打」,吹奏傳統固定的弔唁曲子,稱「官鼓大樂」。人數為五、七、九、十一不等,分工大致是擊大鼓一或二人,吹鎖吶二人,吹號筒二人,打九音鑼二人,打水鑔一人,還有大鑼一面。中等人家只用門吹、清音。中等以下普通人家就只有門吹了。門吹又分「早上鼓」、「午上鼓」、「晚上鼓」之分。
除門吹兒與清音外,還有一種「怯吹兒」,北京又叫「花吹兒」。其在吹奏上更靈活,可吹奏流行音樂、歌曲等。其所用樂器以嗩吶、海笛、笙、九音鑼等為主,有的還要加上大鐃、大鈸等打樂器。因音樂活潑熱鬧,顯得不甚莊嚴,故官宦紳賈之家均不用。
人死之後停喪的時間長短,主要視經濟條件而定。有七、九、十一、十三天及三七、五七、七七天不等。也有四天接三、五天埋,更有家無一磚者則不計時日了。但都是三日接三,無一例外。
接三日來弔祭的至親好友,應在上午到,稍遠的親戚朋友多在下午。穿戴沒有太多的講究,穿石青褂就行了。清代男賓要將秋帽上的紅纓摘去,女的不戴首飾。如死的是一般的朋友,男的帽纓可不摘,有花翎的摘下即可。但有些雖非至親,關係好的友人也是一身縞素孝服。
親友前來弔唁所送的祭禮,有送「棺吊四色」的,即:一股高香、一對白素蠟、數串銀錠(用錫紙製作的元寶)、一疊白錢(冥紙)。有以錢代物的,名「折祭」,就是把現金放入黃紙糊的封套里,用藍簽寫上錢數,上書「折祭」二字。有部分親友加送帳子和上供用的面鮮果品。帳子一般長四米,寬為布的整幅。顏色是青、灰、藍三種顏色,不能用綢緞面料,必須用布或麻面料。帳子上貼「帳光兒」,帳光兒用詞按亡人的性別各異。男喪寫「英名千古」、「流芳百世」、「英名宛在」、「德隆望重」、「西方正路」。女喪可寫「跨鶴西遊」、「瑤池添座」、「德配孟母」等。帳子的兩端各別一飄帶,上書上下款。上款在對男性死者的稱謂下寫「千古」,對女性死者下寫「靈佑」,下款在送帳人名下寫「拜挽」。除送帳子外,有的加送輓聯和花圈。
來賓到門,門吹兒必打鼓為之傳報,外場人多半喊:「響響鼓您吶!」來男客是三聲鼓加大號,來女賓與「客堂」是兩聲加鎖吶。大門梆子聽見即連響四下(四下為哀音),二門的錪也跟著敲四下,即所謂「二報」。客到里門,回事的人在前快跑,並喊:「某老爺到」、「某太太到」,大鑼隨在客後敲響。民國以後,北京地區改為無論男賓、女賓,一律擊堂鼓傳報,簡單許多。
在茶房喊:「來客您哪!」這是醒本家跪好靈,按孝男孝女長序排列,跪在棺柩兩邊,男左女右。由知賓將客人引上月台,這時茶房喊:「請您免禮!」弔唁人急將鋪在月台上的紅氈子撩開,露出白墊。於是,茶房再喊:「請行鞠躬禮吧您哪!」弔唁人則立刻跪下四叩首(神三鬼四),也有行三叩首禮的。當來客跪下行禮時,門吹兒響鑼一聲,門外吹打,月台旁清音隨之吹打,清音吹的《哭皇天》曲牌子,聲音細細,堂鼓咚咚,凄凄慘慘。清音是連續吹,大鑼是每叩一頭打一鑼,直到叩完起立,大鑼再打一聲,清音和門吹一起停止。行禮中,所有守靈的孝男孝女,一齊叩首還禮,然後至靈前正式舉哀。茶房照例喊:「少痛吧您哪!本家道謝啦,話到禮到您哪!」隨由知賓慢慢攙下月台。來賓叩祭起立後,即向孝家跪首位的見禮,來賓作揖或請安,喪家叩首陪祭人同叩首,慰問數語退出,到帳房交禮,帳房發給一朵白菊花,下邊配一藍綢條,上寫「來賓」二字,戴在胸前。不甚講究的人家沒有此舉,倒有發給大孝、小孝者。大孝為白布孝衣,小孝只給孝帶子一條,辦完事後各自拿走,另作它用。如今都只發一個黑紗即可,隨後到茶座上休息,等候坐席了。
接三時候喪主給前來弔孝的親友所準備的席面,一般是比較簡單,備「炒菜面」款待客人。炒菜面就是炒數盤菜,以四盤為多數,也有六盤、八盤、十二盤的。每桌十人,先擺四個涼蝶冷葷,謂之「壓桌」。由知賓讓座,每人面前有布碟一個,筷子一雙,小白磁酒盅一個。席間只是稍用點白酒,不可多喝。時間的安排也是緊湊。不管預備何種酒菜,主食必須是麵條。喝酒時不可划拳行令。麵條上桌很快,先上一海碗滷汁,一小碗炸醬,四碟面碼和許多碗麵條。何時吃麵條呢?因為在人生的三個重要時刻都要吃面,也就是所說的「人生之面」。初生的時候洗三面,生日的壽麵,死後的接三面。入席時,茶房代表喪家高喊:「諸位老爺避屈您吶,改日造府道謝啦,請諸位大駕送三啦您吶!」清脆響亮,有條不紊,又不失禮節,可謂北京一絕。
孝子要到每桌前叩首謝席。當孝子下跪後,茶房即喊:「本家道謝啦!」全體賓客一致起立,行注目禮,以示答謝。坐席只是一套約定俗成的規矩,飯後不隨意離去,須等全部吃畢,一起起身,互相注目點頭後,再一塊離去。然一般普通人家已沒這般禮節,隨吃隨走。
接三時常有「文場」出現。文場是為五虎少林棍、高蹺秧歌、跨鼓、太獅少獅等「武場」伴奏。文、武場戲圈參加接三和出殯的演出。現在仍有業餘有愛好者活躍在北京的郊區,喪家都給他們一定的報酬,此等活動很受年長者的歡迎。
接三燒車馬是很引人的一項活動,燒活的好壞、多寡,喪家成員等情形,街坊四鄰都要品頭論足。此刻人越多越好。舊時講人財兩旺,親人多,燒活旺也算祖上的「成就」吧!
燒活按規矩有車馬一份、杠箱四隻,跟斑頂馬,項目多少視家中經濟條件而定。車用活動的軲轆,馬是菊花青騾子就足夠了。車又分上中下三個等級,按尺碼和精細程度而定。上等的與真車尺寸相同,夏天,車廂有涼窗,前面有黑布棚。冬天,配有琉璃窗,用竹蔑做成車軲轆,有軸可以自由轉動。車箱另架在上面,安好之後可在地上行走,北京人稱之為「落地拉」車。車上的零件一應俱全,老木軲轆模樣的車釘都用金銀紙糊出來。有部分是車軲轆能轉動,但車窗不透明,只是仿樣,不挂車里。中等的比真車尺寸小些,只用秫秸扎架把車廂支起,跨上兩個軲轆,但不能著地,純是仿樣,用時由人抬走。下等的尺寸不定,形狀更小,用秫秸支地,兩旁各貼單紙片的車軲轆,重量輕,風稍吹就晃動,是湊合用的應景車,俗稱「紙片車」。駕車的轅馬一匹,頂馬一匹。上邊騎著有開道的官人一名,冬糊袍褂,秋帽。夏糊紅纓帽,另配跟馬一匹。馬匹用鍋煙子塗黑,身上留有比較均勻的圓點,表示是「菊花青」的馬。簡單的就糊一小驢駕轅而已。有車還要有車把式,它持長鞭,立於轅馬旁。如死者是婦女,車廂右側跨沿處,糊「跟媽兒」一名,即一老年婦女,著藍褂、挽髻,戴小紅石榴花,到了陰間照顧死者。
箱子有「杠箱」、「墩箱」之分。兩人抬的是「杠箱」,無人抬有是「墩箱」,俗稱「粉箱」。一般長一米多,有紛色、紅色,上畫藍花綠葉圖案。講究的在箱子上繪有牡丹、菊花、干枝梅等。簡易的只備兩隻無蓋小箱子,上邊留一張活紙不糊,為的是裝冥紙或紙折的金、銀元寶。
其它的燒活另根據情況而定。「月子病」死亡的婦女,糊黃牛一頭,貧困人家用牛駕車,沒有驢、馬牲畜。但要加糊一老北京在煤球爐上烤衣服的「烘籠」,狀如雞罩。
僧人接三用的燒活,要糊一座九品蓮台,道士糊大白仙鶴一隻,未出嫁的閨女夭亡,糊粉色轎子一頂。
天黑以後,和尚們在座外設位,吹三通,打三通,念三通。合誦《大悲咒》、《往生咒》、《七佛滅罪真言》、《心經》等。以後又改以大鐃、大鈸、鍋子、法鼓合奏《神仙同》,念《大悲咒》。也有的北京郊區和尚邊吹邊念《二十四孝》、《翻九品》等。
念完經後,茶房喊:「請本家孝子跪靈,各位送三的老爺們前升啦!到前邊拿香去啦!」弔唁的親友,或舉或打白紙燈籠。茶房又喊:「本家請起,師傅點鼓!」這時法器齊奏,喪家親友痛哭舉哀,孝子喊:「爸(媽)您上車吧!」長子打著挑紙錢,把燒活的馬和所拴的連繩用力割斷。走在最前面的是舉燒活的小孩,每人拿一件。因燒活的地方都不遠,走來不累,又可領酬金,小孩們都很願意做。接著是「門吹兒」與「文場」,有的就只有文場而已。吹吹打打,為了照顧後面行進的速度不快。送三的親友手拿白紙燈籠,或斜舉點燃的高香。再後是發喪隊伍,按長子為首排列,次子、三子、孫子、兒媳、女兒、孫女順延。長子、次子、三子,一般各有兩人攙扶,其他相互拉著前面人員的衣服下擺,邊走邊哭。民間有「兒子哭驚天動地,兒媳哭虛情假意,姑爺哭草驢放屁。」其實這類俗話是不完全正確的,有所偏激,要視平時家人相處的情況而定。
送三時,一般是向西走,民間有「東送娘娘西送三」之說,送三往西寓意死者儘快到西方極樂世界。有些地方是送到官家指定場所,附近開闊的廣場城根下燒活。在繁華地都市裡找到燒活的地方是很難的。
送三的隊伍到達地方後,把紙活放置在廣場中央,車頭面向喪家墳地的方向。孝子們跪在正中,門吹兒、和尚、喇嘛、道、尼等在紙活前吹奏。茶房把挑錢紙接過去,放在車裡,點燃焚化,火光中天,茶房視火大小把紙活燒凈,不能只是紙燒了而剩下一堆秫秸。孝親們三叩首後,大鑼一響,鼓樂全停。孝子轉身向送三的親友們叩首致謝,蒼房隨喊:「本家向各位老爺們道謝啦!」不回去的賓客到喪家前告辭,喪家仍要一叩首。隨後和尚舖櫃把一塊大藍布放在地上,包好法器背加寺廟,喪主們回家進門後跪在靈前痛哭,婦女同哭,勸起後用飯,再下就是放焰口了。
接三是北京地區喪事的重要儀式。晚上放焰口更是必不可少的,除極貧者外,一般人也要來個「光頭三」,大的有「音樂焰口」、「傳燈焰口」、「敲打焰口」等。喪家請僧、道放焰口,稱之「祈建吉祥道場」,目的是為替亡人救拔十方三世一切沉淪於地獄的餓鬼,廣行功德,使其早升極樂世界。
焰口,亦稱面然。《佛教詞典》解釋:「佛教名稱,佛經中餓死鬼。」據《救拔焰口餓死鬼陀羅尼經》記載:「其形枯瘦,咽細如針,口吐烈焰」。據稱,阿難夜見餓鬼,名焰口,為避免使自己成為餓鬼,並使諸餓鬼解除痛苦,求佛幫助,佛遂為之念誦經咒,照此舉行的儀式稱謂放焰口。一般在黃昏舉行,以供飲食,以度餓鬼,亦為對死者追薦的佛事之一。
一般放焰口,城內的時間短,晚上八、九點上座,至後半夜二、三時下座。城外的農村,長的可到五更天,通宵達旦,如此才符合佛教精神。
放焰口除了念經之外,有的喪家由姑奶奶們花幾個「襯錢」,向和尚點段小曲,以圖熱鬧,這種情況都是「老喜喪」才有。
入殮與規矩
入殮又稱大殮。入殮只是俗稱,也稱入棺、入室、入木、落棺、落材,是漢族喪葬習俗中很重要的內容。入驗是指把屍體放入棺內。它的起源很早,夏商時期就有。《儀禮·既夕禮》:「大殮於阼」。說明地點在堂前的東階上。大殮是在小殮的次日,儒家的解釋是「以俟其生」,《禮記·問喪》中說:「孝子親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若將復生然,安可得奪而斂之也。故曰,三日而後斂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計,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親戚之遠者,亦可以至矣。」就現代醫學理論而言,呼吸停止後又復生的事例並不罕見,故三日後大殮入棺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從人類進化史看,這是生存的經驗,也是自我保護的措施,延續至今證明了它的合理性。
入殮的要求和規矩很多。入殮前要給亡人蒙上「蓋臉紙」或稱「蒙臉紙」,弔唁的人不到齊不能蓋上,蓋上以後不到入殮的時候不能揭開,揭開時不能用手,而是用扇子扇掉,用手揭開就是「曝屍」,是對死者的不敬和侮辱。但有些地方並不習慣或無此俗。入殮前應搭好靈棚,沒有能力或時間緊迫來不及搭蓋靈棚,支個布棚亦可。停屍、停棺都不能暴露在日光下,以避日精月華。入殮前要用呈文紙,將棺內四壁糊好,也有用白紙糊的,棺底鋪上青麻桿,桿上糊呈文紙。棺裡面貼上用金銀紙剪成的太陽、月亮、北斗圖案。北京人入殮習俗是用大燒紙加鋸末,亡者多大歲數就包多少包,墊在棺底,再鋪上水紅色的布,擺上七枚小銅錢,呈北斗七星狀,稱「墊背錢」,因自古以來就有「南斗主生,北斗主死」之說。
入殮時先將亡人絆腳絲取下,長子抱頭部,由四至六人抬屍,腳部先抬出屋,入棺時腳需先放入。其它子孫們在兩邊把衾單墊褥一兜,口說:「爸(媽),請您遷居啦!」平穩放入棺內。有想給小孩辟邪保平安的,此時可從亡者的身上模出幾枚銅錢,戴在小孩身上。入殮的衣服,叫「老衣」、「壽衣」、「殮衣」,包括上衣、下衣、外衣以及鞋帽等。有的在人未亡時先準備好的,有的是臨時購置的,更有的用死者生前穿過的衣服。好在壽衣舖一直是日夜服務置辦的店面,方便取得。其數量、材質,因經濟條件、社會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件數均為單數,有十一件、十三件、十五件。古有定製:士為三十套,大夫五十套,君一百套。要備足春夏秋冬衣裳,供死者享用。司馬光在《書儀》中說:「此非貧者所辦也,今從簡易,隨宜用之。」家境貧困的無力置辦者,簡單操持也就不拘禮了。
棺內不留空隙,放些死者生前的心愛之物,供死者享用。物品以煙袋、手杖居多。「打狗棒」放在亡人的袖口裡。沒有隨葬物的,手中拿一塊手絹,意思是不能讓亡人空手走。
遺體入殮後要舉行「開光」儀式。由長孝子在主殯人主持和親友陪同下,用棉花團蘸清水,一手端碗清水,一手持新筷子挾著濕棉球在死者眼、鼻、口、耳等處擦拭。擦拭死者的眼圈時,主殯人念祝辭:「開眼光,亮堂堂」或「凈凈眼,眼觀六路」。擦拭耳朵時念:「開耳光,聽八方」或「凈凈耳,耳聽八方」。擦拭嘴時念:「開嘴光,吃豬羊」或「凈凈口,越吃越有」。擦拭鼻子時念:「開鼻光,聞肉香!」擦拭手時念:「開手光,掌寶箱!」擦拭腳時念:「開腳光,走天堂!」將手中的筷子和小碗,從房前仍到房後。最後從衾單上撕下一小塊布為亡者擦臉,隨之用小鏡子一照,轉身為之摔碎。喪屬們一一瞻竭遺容,號啕大哭作最後的訣別。
蓋棺是入殮的最後程序。杠房的人把子蓋插上,大蓋蓋上。大蓋有三個木楔,先釘上一個,其它等出殯時再將另外兩個木楔釘上,以防有事沒趕上的親屬。蓋棺時需用四顆鐵制的「壽釘」,由木匠用斧頭將釘子楔人。其中三根楔到底,鉚入棺幫,死者男性,則三根釘(左二右一),如死者是女性,亦三根釘(右二左一)。另一根壽釘成桃形,稱「主釘」按男左女右楔人棺蓋前一側。楔釘時,死者的親屬都跪在靈前,楔左面釘時,要高喊死者向右面「躲釘」,楔右面釘時,喊向左面「躲釘」。至此,入殮的儀式結束。
出殯
出殯又稱發引。發引一般定在辰時,即上午七至九時,富戶大賈也有在上午十時左右發引。親朋故友都要參加,無需再送份金。喪家一般也不再準備飯食,但習慣上民間有「空腹不送殯」之說,只能備些燒餅、油條,每人一份,也有備四冷暈下酒,喝些切面舖做的「柳葉湯」,算是一餐早點了。大富人家照例預備整桌酒席,招待送殯友人。
發引之俗來源已久。《後漢書·范氏傳》:「式未及到,而喪已發引。」清吳榮光《吾學錄·喪禮三》中也記載:「挽柩車之索謂之引,亦謂之紼,今以整匹白布為之,繫於杠之兩端,前屬於棺飾,柩行,引布前導。」《禮·檀弓》所謂「吊於葬者必執引」,《曲禮》所謂「助喪必執紼,皆是物也。凡有服親屬皆在引布之內,孝子最後。」更早的還有《禮記》中「肋葬必執紼」之語。此俗可追溯到周代。
執紼的原意是親友們幫助拉車,實際上只有形式。後來出殯,在送殯人的行列兩旁拉兩根帶子,那就是執紼的遺制。
古時,執紼根數和執紼人數視死者的身份而定。天子六紼,執紼者千人;諸侯四紼,執紼者五百人;大夫二紼,執紼者三百人。執紼者還要口唱哀悼。近代禮俗演變,執紼是兩根白布,一側一根。
「出堂」是將靈柩從靈堂里抬到大門外準備上杠。這之前,杠頭打響尺向喪家提示:「什麼時刻引發?」喪主依所定的時間對以「辰刻發引」或「巳時發引」對答。杠頭再問:哪些花圈要掛在官罩上,有什麼要求,並向本家要「出殯執照」。這時本家要主動給杠夫們一些賞錢,謂之「加錢兒」。如本家不再等送殯的親友,杠夫則馬上到門外敲起響尺「叫齊兒」,招呼杠夫到靈堂去「圈活繩」,準備起靈。也有叫「拴活繩」的,所拴絕扣均是活扣,一扯便開,但絕不能半路開扣。
起靈前,喪屬們依次跪在靈前的月台上,舉行參靈儀式。長子打幡,次子抱靈牌,再以下者都手持白紙剪穗糊成的「哭喪棒」,大兒媳婦抱食罐。待全數跪好後,請鼓樂參靈。順序是:官樂大鼓,清音鑼鼓,喪鼓鑼鼓,文場等。
響器參靈後,杠頭即向本家發出「請起」的信號,隨之打一聲響尺,全體孝屬和親友高聲舉哀,靈棺即被杠夫們抬出靈堂,謂之「出堂」。
出堂時,是對杠夫們技術的一次考驗。因不管門口尺寸寬窄,台階高低或其它障礙,必須保持靈棺四平八穩,不能傾斜。如二道門窄小,就只能「跟趟」了。「跟趟」是兩邊在中間位置的杠夫摘肩,到棺柩底下用背馱著。兩頭的杠夫用力將抬桿挑著,過門後,杠夫爬出再上肩。遇有高台階時,為保持靈棺的平衡,上台階時,前邊的杠夫必須下肩,用手捧著,下台階時,則須後邊杠夫下肩用手托著,不能大意。講究的人家在出殯時,用棺罩先將門堵上,使棺柩不見陽光。
在窄小的街巷、衚衕里,要先用小杠抬到大街上,再換大杠和大罩。用大杠小杠要看喪家的經濟能力。在北京地區講究換杠不露棺木,只用棺罩銜接,杠夫們動作利落,井井有條,在喪家親友的注視下,絲毫不差,堪稱北京一絕。
抬杠人數多少,各有名稱,八個人的叫「一提摟」,十六人的叫「小抬著」,二十四人有棺罩的叫「扣吉了」,沒棺罩的叫「大亮盤」。三十二人的大杠都有棺罩。三十二人杠,又名「太平杠」。棺罩是用長竹板紮成的棺材照蓋,呈長方傘形,上鋪彩綉緞面,光彩奪目。也有用木製棺罩,形如小屋,華麗異常,但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
大杠杠夫有「大換撥」,即四十八人杠另有四十八人跟隨,輪流接替擔抬。還有「小換撥」,即由「四角跟夫」換一角,如四十八人杠小換撥有十二個人跟隨,換一角輪抬。換下的杠夫,分在杠的四角,有肩「撥子」的,有拉「幌旗繩」的,餘下跟隨。
大杠都有雙響尺。打響尺的人是抬杠的總指揮,他用響尺調整抬杠人的步伐,使人步伐一致,圍在棺柩的人雖多,行進中仍還是平穩如常。響尺的另一個作用是測量棺木入穴位置是否周正。在大杠的四角要有專人打「撥旗」。撥旗用長竹桿製成,上端有鐵鉤,隨時排除沿路的空中障礙,如樹皮、電線等。如撥旗換杠,其他人也同樣負責,不可使棺罩刮壞或隊伍停下來。
出殯抬杠,不管路程遠近,都要一抬到底,中途不得將棺材放地,也不能因體力不支而動作失常。步調不一致,使棺材搖搖晃晃,這是不允許的。一些富家為檢驗杠夫們的技術與體力,舉辦「演杠」。演杠時不抬棺材,只是盤好杠,上好棺罩,在頂上放一碗涼水,試走幾里路,碗內的水不灑出,才算合格。演杠後「亮杠」,炫耀喪家的氣派。
上杠後,長孝子打幡(男左女右)並摔盆。摔盆是漢人禮俗。盆是一個底下帶窟窿眼的瓦盆,正名叫「陰陽盆」,俗稱「喪盆子」,也有人稱之為「吉祥盆」。父死用左手摔,母死用右手摔;也有不分男女,一律用雙手摔的。摔前,杠頭喊:「本家大爺,請盆子!」跪在前面的長子用力一摔,一般都會摔碎,因是瓦盆,多不太結實。摔盆不單是一個儀式,也是繼承人的一種權力。過去,凡財產之繼承人,必須給死者摔盆,摔盆的也一定要繼承死者的遺產。因此,死者無兒孫而侄子多的,就會出現爭搶打幡摔盆的現象,其目的是為了爭遺產。摔盆在大庭廣眾之下施行,也是對外的一種宣傳和認可。
為何要摔盆,有多種說法。傳說陰間有位「王媽媽」,要強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湯」,使其神智迷糊,以至不能超生。兒子準備這一有孔的瓦盆,可使「迷魂湯」漏掉,並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誤飲。還有的人說,人生不免要浪費一些水,如果閻王爺罰喝髒水時,用這個帶孔的瓦盆去舀,可使髒水漏掉。
摔盆時底下墊有一塊磚,老年人認為它是功德磚,吉祥磚,用它給小男孩壓書,必能「一品文章錦繡成」。給小女孩壓活,如刺繡、衣服、鞋帽之類的手工活,當必心靈手巧,可保她一生富貴、兒孫滿堂。故摔盆後此磚多讓老太太撿走。
摔盆後,長子被人攙起,隨著一聲響尺,靈棺被杠夫們抬了起來,出殯的隊伍開始進行,浩浩蕩蕩,謂之「買路錢」的冥紙拋向天空紛紛落下。
撒紙錢在北京比較流行。紙錢也叫「紙錁」、「冥錢」,是燒化給死者的一種冥幣,大都是用鐵製成的錢印子,鑿燒紙而成,為銅錢形,中間有小方孔。宋趙灌園《就日錄》記載:「唐王與禱神用寓錢。按寓錢蓋以紙寓錢也。邵康節謂之楮錢。」因漢以來喪葬者埋錢於壙中,為死者所用稱「瘞錢」。魏晉以後以紙寓錢,稱紙錢。唐張籍《北邙行》詩云:「寒食家家送紙錢,鴟鳶作巢銜上樹」。宋代開始在民間盛行。民國二十四出版的《舊都文物略·雜事略》中記載:「其特異者,則舁殯出門,予以秫秸扎架,廣方數尺,遍粘以紙錢。臨起杠時,舉火焚架,棚弓一斷,噴出無數紙錢,借風高翀空際,謂之買路錢。近以火患預防,用人之手技,持大疊紙錢,沿途擲之,其高騫數丈,散若蝴蝶,蹁躚迴旋,紛然徐下。」
在出殯的行列里,往往專設一名揚紙錢者,此人身背大患紙錢,手中拿一疊紙錢,邊走邊搓,使紙錢鬆散,不致整上整下散不開。勢紙錢有一定的規矩,在遇有路祭時,或過十字路口、河沿、井台、橋樑、祠廟、城門時,都要揚紙錢。干這行的人臂力要大,還要看風向,手的動作要靈活,不同場合運用不同技巧。講究拋上天后高可達四、五丈,散開時遮天蓋地,漫天皆白,經久不落。
清末民初,北京曾有一位著名的揚紙錢能手,綽號「小撮毛」,專門應大殯揚紙錢的活兒。他揚紙錢向來有三個條件:一、紙錢不多不揚,至少要準備幾百斤紙錢,用大排子車拉著供他揚。徒弟將紙錢揉搓傳給他。二、要求起杠換罩地點要在十字路的風口上,使紙錢升空後,經久不落。三、要求喪家在起杠換罩,路祭時,焚化巨碼冥器,如起杠時最好燒一所四合房,大火一起,趁著火勢,來上幾把紙錢,能超過城門樓子。小撮毛以揚紙錢起家而且招徒傳藝,一般人家出殯時是請不起他的。對一般人家來說,只能象徵性地拋些紙錢打發「外鬼」也就行了。
出殯起杠時,有喊「加錢兒」的儀式。所謂加錢兒,是喪主及親友為使杠夫把靈柩抬得平穩,額外賞給杠夫的酒錢,也是杠房業多年形成的制度。民間傳說,抬杠的不給喊「加錢兒」,死者下輩子托生後不會說話,準是個啞叭。這是額外的服務項目,對死者又至關重要,出於對死者的孝敬,喪屬們也就願多賞些錢,圖個吉利。
漢族在辦喪事時特別重視喊「加錢兒」,起杠時喊,路遇祭桌、祭棚、杠夫們換肩,到墳地都要喊。幾十人的隨聲咐合,使達殯的隊伍更顯出威武,讓外人看到喪家辦事的周全和氣勢,杠房也為自己做了廣告。
加錢有「實加」、「虛加」和「扣加」之分。實加是喊多少本家就賞多少,分毫不差;虛加是只喊不加,造聲勢而已;扣加講明扣數,這和虛加相同,事先要講明,不要告成誤會。
儀仗隊伍主要包括鼓樂、紙活、花圈、輓聯、挽匾、執事、僧道、孝屬、執紼親友、靈棺以及送殯的車轎。總的說來,貧富相差懸殊。其行列有綿亘數里之長的,有不足二、三十米長的。清代,出殯用的儀仗執事是根據滿、漢、臣民、官品、職稱(滿人還分內外八旗)來決定。什麼人用什麼樣的儀仗執事,不得亂用。民國以後,無所限制,有錢人家講排場,可以隨意使用,這個時期的出殯行列,往往滿漢執事雜出其間,形式亦日趨紛雜。
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是由小孩喪鼓鑼鼓的「小人行」,執事也是一般的「四花四柳」(兩對片幡兩對雪柳)、「五花八門」(四對片幡四對雪柳),稍高級一些的是「十六花柳」。
貧因的喪戶,基本上凍舉行什麼儀式,只是由親友幫著忙活一陣,用八個人杠把薄皮棺材抬走埋掉,也算入土為安。老北京形容為「八個人,一桿尺,五個和尚一堆紙」。
出殯的路上還會有茶桌,路祭棚、路祭亭之設。這些有由親友設立,有指派而設,有喪家親友特約而設的。不管是桌、棚或亭,統稱為路祭。正如《畿輔通志》卷七十一所記載:「途中設奠曰路祭」。此俗形成很早,宋王讜《唐語林》記載:「(唐)明皇朝,海內殷贍,送喪者或當沖設祭,張施幃幕,有假花、假果、粉人、粉帳之屬」。
擺茶桌是為了供給送殯的孝子和親友們飲水的,真正喝的並不多,主要是對亡人的悼念,對家屬以示慰問。
茶桌為八仙桌,掛上白地蘭花或蘭圓壽字圖案的桌圍子,擺上茶壺、茶碗、茶盤。聽到響器後,即將茶沏好,等到靈棺走過時,便將茶具親自端到孝子面前,孝子不論喝與不喝,都必須下跪,表示答謝。有的喪家還要給一張謝帖,封一個紅紙包,內裝幾個錢,以示回敬。
路祭棚的種類,有平棚、起脊棚不等。一般都很高大,有七、八米高。棚內正中寫字,也有棚外搭素彩牌樓,多為四柱三間式。規模大的一路上有幾十個牌樓。棚外左右有從杠房賃來的幡傘執事。棚內設祭堂,中有鋪著虎皮的太師椅一把,椅前祭桌上有酒饌香燭等供品。兩側擺有花圈和輓聯,靈棺經過這裡時,把亡人的照片從影亭「請」出來,捧進大棚內,放在正中太師椅上,喇嘛、道士、和尚「品咒」。接著,主祭人等奠酒叩祭,孝子施禮。大杠靈棺停於棚外,祭後再將照片「請」回影亭,繼續前進。
送棺柩到墓地,一般都派人早已打好坑。大戶人家的墓地,是預先修造好,工程講究,墓地上也蓋有祭堂各其他房屋,並要臨時搭上席棚,以供送殯親友休息、吃飯之用。到達墓地後,撤杠登坑,風水先生用羅盤搭好山向,在坑上順放兩根大杠木,以活繩系棺,緩緩落實,抖繩完事。杠業的行話是「登坑下葬抖繩散」。下葬時有在坑內撒些錢墊坑,棺柩要四不靠壁。在下葬時,孝子跪靈,鼓樂大作。下完葬擺上供品,僧眾唪誦《往生咒》、《金剛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等,把所帶的花圈、輓聯、紙活、紙錢,點火焚燒,由杠夫或做活的看墳人鐵鏟鏟土,長子領頭往坑內揚灑,隨後填坑起墳,堆起墳頭,把引魂幡插在墳頭上。最後,每人再叩四個頭,葬禮宣告結束。
停靈暫厝
老北京人都有世襲的祖墳,死了人即可埋到自家的祖墳里。外鄉人到北京來作官或經商,有一定財產,但不見得在京置辦墳地。這種門第一旦有喪事,就要「扶柩回籍」,安葬祖墳。有的由於時局、交通等原因,不能辦完喪事馬上回籍安葬的,就須找個廟宇停靈。
就算北京人有自己的墳地,但出了「外喪鬼」,諸如病死醫院或死於路途,按舊制不宜在家裡舉辦喪禮,必須找個廟宇,暫時停放。
北京辦理這種業務的寺廟頗多,著名的有:德勝門門外嘉興寺、鼓樓西大街廣化寺、交道口前圓恩寺衚衕廣慈庵、北新橋以北雍和宮大街路西九頂娘娘廟、西城北溝沿翊教寺街翊教寺、西城報子衚衕隆長寺、地安門外帽兒衚衕梓潼廟(又名文昌宮)、德勝門甘石橋佑勝寺、東城雍和宮東北角柏林寺、宣武門外老牆根廣惠寺、宣武門外教子衚衕法源寺前街法源寺、宣武門外下斜街長椿寺、宣武門外黑窯廠龍泉寺、右安門內白紙坊崇效寺、前門外東珠市口三里河鐵山寺、東城王府井大街帥府衚衕賢良寺等,不一而足。
1949年春,各廟停靈業務均奉令停止。對所有暫厝靈柩,一律由廟裡通知本家,限期起靈,否則按無主靈柩代為處理。遂後,嘉興寺、賢良寺、法源寺、陶然亭都辦起了殯儀館,承辦治喪業務,只辦事,不停靈。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非遺傳人制古煙花獲罪免刑罰,其子稱不會再製作 」的新聞?
※山西狐突廟在清徐很神秘,一直沒開放,裡面有哪些文化遺迹?
※巴爾幹北部的卡努法典具體在什麼時候誕生及其相關內容?
※隱岐奈和諏訪子的淵源——折口信夫的日本「神明」觀
※2017「胡集書會」流水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