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銀行「雙線」競技 實體網點「智能版」激進升級
本報記者 李玉敏 深圳、北京報道
隨著互聯網與傳統金融之間的競爭和融合加劇,商業銀行轉型的步伐也開始加快。
一方面,以近期獲准開業的前海微眾銀行等新興業態為代表,已經逐漸消滅了銀行網點和櫃檯。另一方面,傳統大型商業銀行也在鞏固已有優勢,開始在提升物理網點的競爭力上「下功夫」。
在線上業務呈現「顛覆性」覆蓋的互聯網時代,傳統銀行此舉背後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略性布局,21世紀經濟報道為此展開了一場調研。
實體網點激進升級
梳理建行、中行、農行等多家大型銀行近期的實體網點布設方面不難發現,他們均在加強網點的升級改造。
而建行的網點「智慧」升級,看上去來得更猛烈一些。年內推廣12家「智慧銀行」。
根據建行人士介紹,從2012年起便開始了以「綜合性網點、綜合櫃員制和綜合營銷隊伍」為主的網點「三綜合」轉型。在「三綜合」網點轉型的基礎上,建行又研發了「智慧銀行」。
據介紹,智慧銀行是指,基於寬頻4G網路、無線WIFI、近場通信、智能設備等最新科技創新手段的應用,對網點布局、流程、管理及IT系統等進行全面的轉型,降低銀行人力和資源成本,實現服務效率更高、客戶界面更簡單友好,創造更佳的客戶體驗。
此外,農行也推出了類似的「超級櫃檯」網點轉型升級方案。據了解,「超級櫃檯」運用智能化的人臉識別、觸摸觸控、影像採集等創新技術,通過「大堂引導+客戶自助+遠程服務」聯動協同的作業模式,實現絕大部分個人客戶非現金業務自動快速處理。與傳統櫃面人工作業模式相比,業務速度普遍提升4至7倍。
中行也不例外
今年10月,中行天津分行也宣布,與IBM合作的「智能化」網點也對外提供服務。該網點的建成是中國銀行圍繞「智能化」和「實用化」推動向體驗型網點轉型的重要探索。且對外號稱,中行的智能網點融入了客戶大數據分析、移動社交業務整合、智能的人流管理等眾多創新技術解決方案。通過自助導覽、自助填單等創新系統,達到簡化流程,提高客戶業務辦理效率。
農行也表示,自今年8月以來,已將「超級櫃檯」推廣至16家二級分行,189家營業網點,業務總量近30萬筆。
不過也有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人士認為,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技術更多的是「消滅銀行」網點,傳統銀行花巨資改造傳統網點也主要是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挑戰。然而這場競技,誰的部署更具發展空間,現在很難下定論。
探索轉型方向
而在傳統銀行自身來看,這種智能型的升級及鋪設,效果已經到來。
據建行深圳分行創新實驗室總經理王崢介紹,「總行認為該項目不僅起到品牌展示作用,而且能夠推動業務發展產生實際效益,帶動整個建行的轉型升級,為了更好地分享創新成果,決定年底前在全國12個大中型城市進行全面的移植推廣」。
建行的首家智慧銀行位於深圳的前海分行營業部。進入「智慧銀行」網點,接待客戶的大堂經理竟是一台智能機器人,它能代替傳統的大堂經理回答客戶的各種業務問題。機器人旁邊的智能預處理終端則集業務分流、客戶識別、排隊叫號為一體,客戶只需刷一下身份證,就能把個人信息傳輸到櫃員的操作系統。
此外,在一樓營業廳已經看不到隔著防彈玻璃的櫃檯,卻增加了兩個功能區,一個是電子銀行服務區,在這裡有大堂經理輔導客戶通過電子渠道完成各種交易。在自助區,除了我們熟悉的ATM,還設置了遠程銀行VTM,客戶可以在遠程櫃員的視頻協助下自助辦理開戶、電子銀行簽約、充值繳費等各項業務。
在遠程的VTM櫃員機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體驗了一個新用戶的開卡流程,從刷身份證開始,通過遠程櫃員的指導和審核,不到3分鐘便完成了一張借記卡的申請。
據深圳銀行行長張曉平介紹,「"智慧銀行"不是一個花哨的展示區,而是一個綜合的經營網點。重點在於無紙化、減少數據輸入、傻瓜式操作,比別的銀行更自助、更智慧,也是未來銀行網點轉型的方向。」
數據顯示,智慧銀行的效益已體現,從年初開業至今年8月份,智慧銀行的存款新增24億元,是普通網點的16.7倍,貸款新增1.4億元,是普通網點的2.6倍,中間業務收入1270萬元,是普通網點的3倍。
「智慧銀行」的技術和應用主要是用在新開業的網點上。至於複製推廣的成本,王崢坦言,「智慧銀行」初期的研發的成本投入比較大,但硬體沒有太高價格,核心是軟體,大規模複製以後,成本自然就攤薄了。
張曉平介紹,開業一年來,「智慧銀行」無論是存款、貸款、中收等各項指標都遠超傳統網點數倍之多,客戶電子銀行覆蓋率達到100%,高端客戶佔比達到30%。
(責任編輯:HN052)
推薦閱讀:
※互聯網銀行崛起?央行就銀行遠程開戶徵求意見
※卡片管理:6個月7家銀行10張卡,我悟出了這些道理
※如何把農夫兒子變世界銀行副總裁和比爾蓋茨女婿的方法!
※北京男子手機信號消失數小時 後銀行卡丟失10萬
※越南銀行業當中手握大權的石榴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