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午夜降臨前》:愛的「實然」 外灘畫報
外灘畫報 2013年06月11日 第544期
《愛在午夜降臨前》:愛的「實然」文/鹿西
《愛在午夜降臨前》劇照。傑西與塞琳娜結為伴侶,有了一雙女兒,對人生和愛情也有了新的感悟。
當被問起最喜歡的電影時,很多人都會報出些同樣的名字來——《卡薩布蘭卡》、《低俗小說》、《安妮·霍爾》或是《公民凱恩》。
但還有些電影,雖然不會出現在這個清單上,卻對一些人有著特殊的意義。它們就像隨身的吉祥物,給我們帶來一種特別的親密感。
理查德·林克萊特的《愛在黎明破曉前》(Before Sunrise)、《愛在日落黃昏時》(Before Sunset)便屬一例。許多人也許不會把該系列揀選為「最愛」,卻捨不得拋下其對自己的紀念意義。現在,他們又多了一個理由:近日上映的《愛在午夜降臨前》(Before Midnight)與它們組成了完整的「愛在」系列三部曲。
對時間流逝的表徵實驗
儘管三部曲的製作時間跨度長達 18 年,但其故事情節幾乎可以全部寫在一張火車票的背面。首部曲中,美國小伙傑西在布達佩斯駛往巴黎的火車上邂逅了法國姑娘塞琳娜。傑西必須在維也納下車,趕上第二天回家的飛機。與塞琳娜相談甚歡卻意猶未盡的他,成功說服對方在維也納提前下車,與自己共度離開前的最後一夜。兩人在相處過程中互相吸引,認定對方就是自己的精神伴侶。九年後的第二部中,傑西成了作家,將這段邂逅寫進書中。塞琳娜讀到後,找到了在巴黎為書做推廣的傑西,兩人重續前緣。再次時隔九年後,傑西與塞琳娜結為伴侶,有了一雙女兒,對人生和愛情也有了新的感悟。《愛在午夜降臨前》便截取了他們在希臘伯羅奔尼撒南部小島上度假的最後一天。
鍾愛這一系列的觀眾,從來不只是被其簡單、浪漫的邂逅所吸引。他們著迷的是,影片中兩位主人公或是行進在街道上,或是坐在餐廳和咖啡館裡,不間斷地談論著文學、愛情、生死等話題。當其他電影試圖用槍戰或艷麗服飾奪人眼球時,導演林克萊特卻敢於只用兩個人之間的對話來講述故事。
《愛在午夜降臨前》延續了前作的這一範式。影片伊始,傑西和塞琳娜駕車駛離機場——和《愛在日落黃昏時》的結尾形成一組有趣的呼應。他們之間的談話交待了這九年情節上的空白,也為兩人現在的關係和影片的整體氛圍定下了基調。攝影機不間斷記錄著坐在汽車前排的兩人的交談,製成一段長達13分鐘的長鏡頭。之後,林克萊特又用一段侯麥式的餐桌場景來推進兩人的語言交鋒。影片最後,還有一場時長 30 分鐘的室內戲,將兩人之間近 20 年來的感情緩緩鋪開,再徐徐化解。
不論是單獨還是整體地看待「愛在」系列,「時間」大概是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正如導演林克萊特所說:「電影最獨特的特質便是對時間的塑造,無論是在時間長河中,還是在一瞬間。」
單獨看每一部影片,電影的時間跨度都只是一天。然而,在這一天的場景里,我們又可以看到人物的過往和他們對未來憧憬的痕迹。他們的交談足以填補這三個「一天」之間的空白。另一方面,林克萊特又用一種近乎實時的方式描繪兩個主人公之間的關係。相較頻繁的場景和鏡頭切換,這一取向增加了表現的深度,給人一種真實感,能讓觀眾感受到與一個人真正相處是怎樣的感覺。
然而,更有趣的是時間對三部曲整體的影響。三部曲中的每一部都是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這人生三個階段的投影。但放在一起,它就像邁克爾·艾普特的「成長」系列和特呂弗的「安托萬」五部曲一樣,是一種持續、參與式的對時間流逝的表徵實驗。影片與影片之間的長時間間隔,證明了演員和角色的變化,更讓觀眾意識到時間在個人成長和情感發展過程中留下的痕迹。
在這一系列的三部影片中,觀眾也可以看到時間對故事和角色關係的影響。用男主角伊桑·霍克的話來說:第一部勾畫了愛情的使然;第二部描繪了愛情的應然;第三部便是講述愛情的實然。
《愛在日落黃昏時》片場,男主角伊桑·霍克、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和女主角朱莉·德爾佩。
僅僅沒有不滿就足夠了嗎?
相較前兩部中的浪漫,《愛在午夜降臨前》的基調更為陰暗。兩個主人公終於走在了一起,但浪漫終將被日常生活的瑣碎和兩人相處的實用性所代替。由於愛情關係的確立,兩人間的親密接觸要比前作中更多;與此同時,拌嘴也多了。「也許小年輕們會覺得這說明兩個人之間已經相當熟悉,他們會把這當作是打情罵俏,」霍克說,「但事實上,我們知道這確實就是愛情關係中的明爭暗鬥。」有趣的是,《愛在黎明破曉前》中,傑西和塞琳娜的相識也正是緣於火車上一對中年德國夫婦的爭吵。
這種臨近中年時的愛情和婚姻危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靈欲春宵》和伯格曼的《婚姻生活》。在表現尚未破碎的戀愛關係帶來的困擾和爭吵上,《愛在午夜降臨前》和這兩部作品一樣直白而殘酷。而這似乎又反映齣電影對婚姻關係處理的變化。在電影史學家珍寧·巴辛格的新書《做與不做》(I Do and I Don』t)中,她回顧了「婚姻電影」這一類型片的歷史。傳統而言,「婚姻電影」總是企圖增加婚姻這一最平常、也最神秘的人類關係的戲劇性。但在當代電影中,婚姻故事的戲劇性卻逐漸減少,甚至幾乎沿著「真實電影」(Cinéma Vérité)運動的軌跡呈現出寫實主義的傾向:電影人不再需要對婚姻的維持做出解釋,也無需為其未來走向做出決定。
雖然傑西和塞琳娜並沒有結婚,但兩者關係中的脆弱和缺陷也逐漸顯露出來。他們彼此相識很久,觀眾對他們也很熟悉,但從這一個時點開始,我們卻突然對他們的未來懷疑起來。未來的不確定性,是生活中最令人害怕的東西之一,也是許多電影極力試圖避免的。我們總是希望能看到清晰的故事和明了的結尾,但《愛在午夜降臨前》卻執著於追尋這種不完美和不確定。這種取向其實早在它的前作《愛在日落黃昏時》那個經典的結尾中就表現了出來:在妮娜·西蒙的歌聲中,塞琳娜對傑西說,「寶貝,你要趕不上飛機了」,傑西輕輕答道,「我知道」;影片便在塞琳娜隨著音樂搖擺的畫面中淡出。
在三部影片中,傑西和塞琳娜——以及觀眾——對愛情的感受也逐漸變化:先是對浪漫和美好的憧憬,再是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祝願。到了現在,我們看到了年齡的變化,看到了戀愛關係中的妥協和不快。總的來說,傑西和塞琳娜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太多不滿,但對於浪漫關係而言,僅僅沒有不滿就足夠了嗎?
這是《愛在午夜降臨前》想要探討的問題。片中,兩人坐看日落,看著太陽漸漸落下,塞琳娜自顧自地說著:「它還在那兒,還在那兒??現在,它離開了。」彷彿日落便是對他們戀愛關係的反映。但她也知道,我們無法永葆初戀的情懷。
演員與角色的融合
「愛在」系列之所以能成為經典,並不僅僅在於其對愛情問題的探討,也在於影片自然、甚至是看似即興的表現方式。乍看之下,這種「即興」彷彿為愛情的隨性增添了些許浪漫和彈性。然而,自然的表現其實是對日常生活狀態的直接捕捉——衝突和故事並非一擁而上,也並不是在瞬間就全部得以化解。影片彷彿什麼也沒有說,但一切卻又盡在其中。
其實,影片中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句台詞都是精心準備和排練的結果。
《愛在午夜降臨前》開場那個長鏡頭的劇本,足足有十四頁。只要有一個錯誤,就要重新拍攝。這不僅僅對男女主角伊桑·霍克和朱莉·德爾佩來說是一個考驗,對於扮演兩人女兒的小演員來說也是挑戰——她們需要在後排座位上裝睡十幾分鐘!
真實也許是應對自然表演要求的最好方法。和前作一樣,導演林克萊特和兩位主演霍克、德爾佩共同參與了編劇。兩位演員負責各自角色的台詞和背景故事。
創作劇本的過程中,兩人都不可避免地將自己的經歷和性格融入到角色中。霍克和烏瑪·瑟曼有過一段破碎的婚姻,而德爾佩本身也是一個直接、要強的女性。在近二十年過後,霍克似乎終於在成熟度上趕上了年少時就參與戈達爾和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的德爾佩,就像傑西和塞琳娜一樣。而這兩個角色也早已在兩個演員心中留下了印記,伴隨著他們的成長。霍克回憶說,當他在生活中出現抉擇時,他總會想,傑西會怎麼做決定呢?
在整個系列的拍攝過程中,兩位演員都努力模糊自己和角色之間的差別,達到表演的真實感。《愛在黎明破曉前》中,林克萊特逼著霍克想怎樣才可以讓見面不過一小時的陌生姑娘跟著他下車,直到霍克的方案確實吸引到了德爾佩才算通過。
林克萊特這種對真實風格的追求,以及兩位演員的自然表演,很容易讓人忽略電影本身的原創性。戈達爾有句名言:「電影就是每秒24格的真實。」當我們被
主流電影中的各種特效淹沒時,需要有像《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和《愛在午夜降臨前》這樣的電影來提醒我們「真實」究竟是什麼。我們確實需要通過電影來逃避,但當銀幕上呈現的是真誠的現實時,那種衝擊亦會長時間地與我們相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