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級佛學教本 31-33課:佛門分宗的理由 - 俱舍宗【548期】

第三十一課 佛門分宗的理由

佛法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所有世出世一切諸法,皆在其範圍之內。揚眉瞬目,擔水劈柴,是極尋常的世法,然而若欲研究:何以有眉目水柴?何以會揚瞬擔劈?則非深入經藏,窮法相唯識之學,必不能提出一個所以然的圓滿答案。因此大至整個宇宙,小至一粒微塵,其性其相,其體其用,若不把佛法來說明,就永遠成為啞謎。

佛法傳到中國,就分出許多宗來,倘若研究分宗的理由:第一、三藏教義,卷帙太多,不分門就艱於研讀。第二、法法各異,有時其性質還極端相反,合之則兩俱不成,分之則各顯其用。第三、眾生根器不等,若欲對治習氣 (1),勢須對症下藥,症既多端,則葯需分類。第四、為使系統清晰,便於傳承故,不得不化整為零,避繁求簡。第五,佛法廣精精深,若欲遍學,則壽命精神皆有限,勢必至一無所成,倘若一門深入,則下手及成功皆易。第六、歷代佛門大德,其所修證傳持之法,既各有不同,則其所根據以化導後進者亦異,由是各立門庭,勢所不免。這些皆是佛門分宗的理由。有人以為分宗是佛法的分裂,其實分宗乃是分工合作。譬如醫院裡,雖然分有內外眼耳等多科,然而惟有這樣,才能完成整個醫院的體系和工作。

佛法在印度時代,雖已規模大備,其間亦有類似宗派的傳承,例如無著 (2) 世親 (3) 的宏揚唯識,龍樹、提婆的弘揚三論,迦葉、阿難的弘揚禪法,龍智 (4) 善無畏 (5) 的弘揚密法等,然而皆無顯著的門庭的標榜。逮至法雨西來,經過諸善知識,分析歸納的結果,乃先後成立了十三宗。即小乘的俱舍、成實二宗,大乘的律、禪、凈土、華嚴、天台、法相、三論、真言、地論 (6)、涅槃 (7)、攝論 (8) 等十一宗。其後則地論並於華嚴,涅槃並於天台,攝論並於法相,由是大乘僅餘八宗,合小乘二宗,共為十宗,這便是中土佛法的輪廓。

圓覺經中,威德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以成菩提,非一方便。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這明明道著:佛法非止一門,修行有多方便,那麼,分宗是勢所必然。既然法法皆歸無上菩提,則各宗各派,亦如萬流趣於大海,所謂道並行而不相悖也。(9)

近時人士,多修凈土,然而亦有學力充沛,和求知心切者,欲窺諸宗的堂奧,故不得不把各宗的教義,略予敷陳,以供採擇。其實若論實行,須一門深入,方能收效,倘欲以一身兼擅諸法,則成效微矣。

【注釋】

(1) 法相宗把眾生的妄惑,分為種子、現行、及習氣三種。雖斷惑的種子,亦伏惑的現行,然尚有惑的染漬而現惑相,此是現行氣分薰習所成,故名習氣。

(2) 皆菩薩名,無著於佛滅後九百餘年,生於北印度,後到中印阿輸陀,提倡瑜伽大乘的教義,傳出彌勒菩薩的瑜伽論,莊嚴論等,且著有攝大乘、顯揚、諸論。其弟世親,先信小乘,後改信大乘,造過五百部小乘論,五百部大乘論,與其兄同為印度大乘有宗之相,參看第二十課注十、十一。

(3) 皆菩薩名,無著於佛滅後九百餘年,生於北印度,後到中印阿輸陀,提倡瑜伽大乘的教義,傳出彌勒菩薩的瑜伽論,莊嚴論等,且著有攝大乘、顯揚、諸論。其弟世親,先信小乘,後改信大乘,造過五百部小乘論,五百部大乘論,與其兄同為印度大乘有宗之相,參看第二十課注十、十一。

(4) 龍猛的弟子,金剛智之師,壽逾七百,面如少年,為密宗第四祖。

(5) 中天竺王子,遇龍猛弟子龍智,受瑜伽三密之教,唐開元四年至長安,大弘密教,二十三年寂,壽九十九。

(6) 為十地論的簡稱,是釋華嚴經第六會十地品之論,先曾立宗,及中唐華嚴宗大興,此宗遂併入廢。

(7) 為依涅槃經義,弘布佛性常住之宗,盛於六朝隋唐間,及天台宗興,以法華、涅槃為主,此宗遂併入焉。

(8) 為建布無著菩薩攝大乘論的宗派,盛於陳隋之間,然至法相宗興,此宗即無人傳述。

(9) 悖是逆亂之義,這一句出於「中庸」。

【習題】

(一) 說出佛法必須分宗的六個理由。 (二) 舉出印度原有的宗派,及其弘揚人。 (三) 佛法傳入中國後,先後成立了十三宗,試舉其名。 (四) 大乘十一宗,後來歸併成八宗,這中間何宗併入何宗? (五) 何謂習氣?

第三十二課 俱舍宗 (一)

一、俱舍論及其主旨佛滅九百年頃,世親菩薩取經藏中「有」義,造阿毗達摩俱舍論,簡稱俱舍論,發揚諸法的有諦。阿毗為對,達磨為法,俱舍為藏,合之為對法藏論。對有二義:一對向涅槃,二、對觀四諦。法亦有二義,一、勝義法,即涅槃,二法相反,即四諦。所謂對法者,即以無漏真智,觀四諦之理,而證涅槃之果,這是本論的主張。

俱舍論共分九品,前八品演說萬法有漏無漏的因果,後一品則闡明無我之理,因為宇宙間的業力不滅,所以萬法皆是實有。至於人:則系諸法的假和合而成,所以在諸法中,實無有虛妄的我,這法有我空的看法,便是本論的主旨。

陳真諦三藏 (1),將此論傳入中國,並加以翻譯造疏,行人遂據以立宗,惟後來漸次散失。唐玄奘大師,在慈恩寺重譯三十卷,傳與門人,並及日本,其教義如左:

二、七十五法此宗對於宇宙萬有,立五位七十五法,以總括之。五位者:一、色法,有十一,即吾人依正二報 (2) 所具的種種色質,內五根外五塵皆是。二、心法,有一,即六識的作用。三、心所有法,簡稱心所法 ,有四十六,系屬於心王者 (3)。四、不相應行法,有十四,謂不如色法之有形,亦非如心王心所之無形,與此三法皆不相應,非心非物,乃宇宙萬有變化的幻象。五、無為法,有三,謂無生滅變化之可得,而寂然常住之法,以上共七十五,其內容有如左表:

三、五蘊攝盡有為法一切眾生,心生於內,境應於外,諸法因之而起,其門類雖多,總不出上列七十二有為法的範圍,亦即不出於五蘊的範圍,所以此七十二法,亦可攝於五蘊之內,有如左表:

【注釋】

(1) 西印度人,梁大同十二年,年三十餘歲來華,七十一 寂,參看第二十三課注十二。

(2) 參看初級第二十四課注三。

(3) 參看第十九課注二。

(4) 受戒時,以強盛三業,製造一種色體,此體亦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名為色,外相不顯,故名無表,因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故以之為生戒體。此無表色,雖不似他色之有質礙,然因由四大的色法生故,所以攝於色法之中,是乃小乘有宗的教義。

(5) 亦名遍大地法。一切善惡的心,名為大地,大地的心所有法,即受等十個心所,與一切心相應而生,乃心動時必起的作用。故名大地法。

(6) 受是領受苦、樂、不苦不樂三境的作用。想是想像事物。思即行動之前的動念。觸是與境界相接觸,即根境識三法,起和合作用。欲是慾望,有欣求之意。慧是於境起簡別抉擇的智慧。念是於過去所習境,明記不忘。作意是於境界起注意警覺。勝解是殊勝的見解,即無懷疑的了解或認識。三摩地亦譯為三昧,於義為正定,即使心注住於一境的作用。

(7) 謂此十法,與一切善心,相應而起,故大地善法。

(8) 信指信仰,因有信仰故,使心清凈。不放逸是精進不放蕩之義。輕安是身心兩方面,輕妙安樂。舍、因為受蘊中的不苦不樂受,也名為舍,而此處的舍,則是行蘊中的平等正直而平常的心,故別於受舍,亦另稱為行舍。慚是於自己德學未充,常懷慚念而生善。 愧是恐作惡受人譏笑批評,生愧心而止惡。無貪是知足而無貪求。無嗔是對逆境能樂天安命,不生嗔恨心。不害即不存損害他人之心,不做損害化他人之事。勤是修善法時,使心勇往。

(9) 謂此六法,系由惑而起的煩惱。

(10) 疑亦無明,即愚疑不明。昏沉即使心昏重下沉,提不起精神,故能障觀。掉舉即心輕浮,因妄動不寂靜,故能障止。

(11) 謂此十法,系由染污而起的煩惱。

(12) 忿即忿怒。覆謂隱藏己惡,不使人知。慳即慳吝而不肯惠施。嫉是嫉妒別人好事。惱是惱怒他人。害是逼害他人。恨是懷恨在心。諂是諂曲,即外作恭敬,內藏禍心。誑是偽裝有德或誠實,以博取地位。驕是驕通,或恃才,或恃富貴,驕傲他人也。

(13) 不定有兩說:一是善惡不定,二是此八法不入前五地,為特殊之法,故名不定。

(14) 尋是尋求事理的粗性作用。伺是伺察事理的細性作用。惡字讀去聲音塢,厭惡所已作之事也。又名為悔,作後生悔也,如為善而悔則屬惡,為惡而悔則屬善,故列入不定。

(15) 凡物之系屬於我者名為得,反是則為非得。同分亦名眾同分,如同為人,則果報相同,同為天,則果報亦相同之類,各隨其趣其類,使得同一果法的實法。無想果是無想天中,使心及心所皆滅之法。無想定是外道欲得無想果,所修的無心定。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或滅定,在此定中,以滅受想二心所為主,最後並六識心所皆滅,此定為九次第定的最高一定,是聖者所修。命根是維持壽命之法。生住異滅者:凡物本無今有曰生,現在尚存者曰住,形態入於衰殘曰異,由現在成為過去曰滅。文身是文字,名身是名字,句身是連綴成句的名文。

(16) 用真智選擇佛法,修成涅槃之果,證無為之境,名擇滅無為。凡事無能生之因緣,或有因而缺緣,則畢竟不生,合於無為宗旨,名非擇滅無為。虛空遍一切處,既是虛空,自然無生滅變化,名虛空無為。

【習題】

(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怎麼解釋? (二) 對法二字作何解釋? (三) 在諸法中,何以無我?俱舍論的主旨是什麼? (四) 七十五法中,分為五位,這五位是什麼? (五) 一、無表色,二、大地法,三、不定地法,四、不相應行法,作何解釋?(六) 一、三摩地,二、輕安,三、舍,四、掉舉,五、覆,六、驕,七、尋,八、伺,九、惡作,十、同分,十一、非擇滅無為,各作何解釋?(七) 列出五蘊攝七十二有為法的表。

第三十三課 俱舍宗 (二)

四、十二處十八界各攝盡七十五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合稱三科、五蘊攝七十二法、而十二處、十八界、則各攝盡七十五法,如左表:

五、業感緣起與解脫事物之生,必待緣而起,名為緣起。一切有為法,乃至宇宙萬有,皆不離緣起,此緣起義,各宗的見解,各有不同,本宗則認為是業感緣起。

業的意義,就是造作,既有造作,自然有因有果,有感有應,於是乎三世遷流,萬法起,如急水漂木,收煞不住。此中法法新陳代謝,隨現生、住、異、滅、四相、生、本、死、中、四有 (2),由是三界 (3) 六道 (4),因而建立,這便是諸行無常的宇宙觀,能了解諸行無常者,則於三界流轉,必能深生厭離,別求解脫之道,因而趣之涅槃寂靜的境界,是為本宗教義。

六、三乘修證的因果本宗立聲緣菩三乘,及其修行佛道的因位果位,其中聲聞乘所修者,自屬四聖諦中的道諦,緣覺乘則作十二因緣觀,菩薩則修六度。除二乘之修證及時間,已詳第十三課外,菩薩修諸波羅蜜,歷五十位,時間為三大阿僧祗劫,最後百劫,尚須植相好之因 (5),方能證得佛果。

七、四諦十六行相行者修三賢至四善根的暖位,已徹見四諦真理,更進而達頂位,須觀四諦十六行相,每一諦皆有四種行相;要一一觀之分明。至忍位,即集中觀智,以修習之,至世第一位,觀智更為猛利,經此位後,無漏智生,斷盡三界見惑,即證預流果。爾後進而漸斷三界思惑,次第證得一來果,不還果、及阿羅漢果 (6),達到出三界了生死的地位。茲將四諦十六行相,列表於左:

【注釋】

(1) 在十二處中,為法處所攝屬的色法,名法處所攝色。有五種:一、極略色,即分析五根五塵等有質的實色,令之至極微者。二、極迥色、分析虛空、青、黃等無質的顯色,令之至極少者,因至難見;故名極迥。三、受所引色,即無表色,是依受戒儀式,而引發於身中之色,故名受所引色,又因外表上看不見,故亦名無表色。四、遍計所起色,遍計一切法的意識前,所顯現之五根五境等影像是也,乃至空花水月等,皆為此所攝。五、定所生自在色,指由禪定力所變起的色聲香味等境。

(2) 欲界色界的眾生。在一度生死中,皆具此四有。即一、生有,指於諸趣中投生的一剎那也,二、本有,在一生的過程中,除去生時一剎那,死時一剎那之外,中間的壽命,名為本有。三、死有,指死時的一剎那也,其時間僅限於中有未生之前。四、中有,指在今世已死,後世未生中間的中陰身。

(3) 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為三界。凡有淫食及食慾之處,皆名欲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獄皆屬之。在欲界上,離淫食二欲之處,但有色身及色法存在,故名色界,四禪十八天皆屬之,色界之上,即無色界,因無色身及色法,惟住心識於深妙禪定之中,故名無色界,四空天屬之。

(4) 見初級第十五課注三。

(5) 菩薩修完三大阿僧祗劫後,尚須以一百大劫的時,完滿三十二相的福業,然後方能成佛。

(6) 詳初級第十八課課文中。

【習題】

(一) 法處所攝色,共有幾種?情形怎樣? (二) 十八界如何攝盡七十五法?試表列之。 (三) 何謂四有? (四) 何謂菩薩最後百劫,植相好之因?

(五) 就四諦的每一諦,各寫出其四種行相。

第卅一、卅二、卅三課綜合指要

1.相似的宗,可以相成,相反的宗,也可以相成,因為眾生的根器不等,所以佛才說出許多法門以應之。譬如藥鋪中,石膏知母,其性極寒,桂枝附子,其性極熱,若就葯的本質說,是水火不相容。然而得熱病者,有時非石膏知母不能治,得寒症者,有時非桂枝附子不能治,倘不具備此極寒與極熱兩種葯,則不特不成藥鋪,實亦不成醫道。以此義故,所以才說:雖相反亦相成也。此外尚有病情錯雜者,往往使一張方,多所牽涉,然後妥貼,而中途變症者,又往往使前方與後方,判然各異。此理既明,則知一切眾生,因前生或前多生,三業互異,習氣不同之故,在還滅門中,若不具備種種法,契合種種機,如何能使沉奇皆起,普度無遺呢?

2.大體說起來,唐宋時,尚有人依教乘各宗而得度者,在今時,雖不全無,恐亦極少矣,密宗為如來內證境界,涉理深秘,非吾人所能知。至於禪,初重兩關,間尚有人,能參能悟能行,然已寥若晨星,至於末後牢關,則恐已成絕調。尤其今人,根器淺薄,慧解不如古人,且心雜事多,安望其能成就。故末法時代,獨當度生之大任者,惟有凈土念佛一門,其他諸法,以之為助修則可,以之為主修,恐將無望。其原因,不在法不美善,而在人非其材,法不對根,徒勞無益,故末法須兼他力,念佛名,方能得度也。

3.俱舍論為世親學小乘時的作品,列宇宙萬有為七十五法,但在大乘唯識宗,則列為百法,比較詳盡而合理,其實皆由大乘瑜伽師地論之六百六十法,簡略而成。世間一切,雖稱萬法,略之則為六百餘法,再略之則為百法或七十五法,這些都算是姑舉其例,若廣說之,雖萬法亦不能盡其類。學者當觀簡而知其博,觀博而綜其簡,則萬法的相貌,盡統於一心矣。

4.物以類聚,法由心生,善心甫生,則善法皆隨之而生,一切惡門,因而盡閉;噁心甫生,則惡法皆隨之而生,一切善門,因而盡閉。故行人當慎初念,若系善念,不妨任其生長,若系惡念,則須立即制止,勿令蔓延。根本既拔,則枝葉自無法萌芽,這是去惡的要著,幸勿以閑言語視之。

5.我法本來是俱空的,而俱舍論中,則認為我空法有,這當然是不對的,所以世親雖造此論,逮至學大乘後,欲自割舌,以贖其過也。然而在小根,尤其初學,不了解我法二空者,則先讀俱舍,從我空學起,以破身見,暫認法有,以鼓勵事修,未嘗不是一種方便,未嘗不是好辦法。譯大乘起信論,及攝大乘論的真諦三藏,將此論翻譯造疏,玄奘三藏,雖弘大乘唯識,然亦重譯此論,咐囑門人,其深意即在於此。可知古人對於大小乘法,本無軒輊,其胸襟之曠達,足為後代分門別戶,固執成見者所效法,佛子為學,固當如是普遍而無所執著也。

6.若究萬法的來源,當以華嚴宗所主張的法界緣起,為最圓滿了義,然若就心生法生的定理言之,則法相宗的賴耶緣起,由種子生現行,亦是確實不移之論。但若再追問:種子從何而來?這就是俱舍宗業感緣起了。就根本說:三細最初的無明業相,便是心動,因心動故,乃生轉相現相,以至六粗,故心動即屬業感範圍,所以名為無明業相也。依此義故,若認業感緣起,是小乘所主張,則亦不對,請問:十方三世一切法,那一宗不是業感所緣起呢?甚矣動念之可畏,而不可不慎怯。

7.作觀當然困難,必須根利心細,具有善巧方便,所以不易成辦。而小乘之斷三界見思,證四果,宗全是靠道力,這在今時人,就沒有什麼辦法。所以除念佛,借佛願力,橫出三界 ,實在找不出他途,可以替代,學者幸留意焉。

8.世人的生性,各各不同,有的奢到一食萬錢,一擲千金,有的卻一錢如命,一毛不拔,有的見色即迷,有的坐懷不亂,有的唾面自乾,有的睚必報。他如賢與不肖,聰明與愚笨,勤與惰,廉與貪,仁與暴等,皆極端相反。若說習而後成,則無處可習,亦不曾有人教之,若說屬於遺傳性,則彼父母,實未嘗有是,若說生成如此,則是無因之果,凡此皆說不通。若欲解釋此一問題,惟有佛家習氣之說,最為圓滿,原來此皆是前生或前多生,遺留下的習氣。如貯鹽滷之瓮,雖經多時,猶有鹹味,如藏旃檀之盒,雖經多時,猶有香氣,對治惡習氣,增上善習氣,即名修行。既然前生習氣,能遺留到今世,即今生習氣,亦能遺留到後世,如是則確實有三世,有因果,而仁慈福慧,亦皆可修而得矣。最糟的,就是外教上帝造人之說,若問何故會造出,此等千差萬別之人,恐怕連上帝自己,都無法答覆,此種鄙俚可笑之學說,亦有萬千信徒,這是人類的大恥辱。

9.各宗實不應互相反對,其高抬自己,詆排他人者,皆末流淺見之徒所為。各宗門中,流品既雜,自有此種弊病,若是得正見者,則不但不如是,而且能兼弘其他宗義。如龍樹號稱八宗祖師,則不專弘一宗可知矣,智顱疏觀經,作凈土十疑論,是以天台弘凈土矣,窺基疏阿彌陀經,撰西方要決, 是以法相弘凈土矣,永明提倡念佛,作禪凈四料簡,是以禪宗弘凈土矣。吉藏作法華義疏,及大般涅槃經游意,是以三論弘天台矣。世親先造俱舍論,後造唯識二十論三十論,又造優婆提舍願生偈,是禪宗第二十一代祖,然則以一身兼俱舍、法相、凈土、禪四宗矣。行者游心諸法,理當如此,彼入主出奴者,皆一偏之見也。

推薦閱讀:

悲憤而後有學--歐陽竟無文集 第四編《論佛學書》覆梅擷芸書(七則)
一切都是最好的結果
凈空法師佛學問答(七)
比丘記事: 祖廟傳奇
《中阿含經·沙門二十億經》

TAG:佛學 | 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