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妙語,沁人心脾 (1
世上的良藥,每一種只能醫治一種或幾種疾病﹔心靈的良藥——智慧與慈悲,卻可治癒一切的病苦。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品嘗心靈的良藥吧(1-20;21-40;41-60;61-75)。
1.人,之所以痛苦,在於沒能正確認識自己。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很多時候,我們會刻意曲解別人的善意,而忽視往好的地方多想一想。
2.與其說是別人讓您煩惱而痛徹心扉,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如果您自己不生煩惱,別人也不能讓您煩惱。煩惱由心生,因為您的內心放不下也不清凈,您才有煩惱。好好管住您自己,哪裡還有心思去計較別人。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自尋煩惱,也苦了您自己。
3.若說別人可憐,自己有煩惱、心苦更可憐。若評說別人修行怎麼樣,自己修行又如何呢?自己又對修行了解多少?修行是對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用來評說、做給別人看的。
4.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您怎麼辦。修行不到家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修行到家的人,心裡就沒有是非。修行不只是懂得一些大道理,修行更是點滴的功夫。
5.在生活中,自己主動去原諒別人,要比讓別人先來原諒您有境界。當您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您會覺得一切都是業障,世界也會變得醜陋無比。學會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和時間,以便迴旋。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您的煩惱吧。
6.學會寬恕別人,放下恩怨,您將收穫很多快樂。無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您。當您放下時,就會獲得真正的快樂。當您快樂時,仔細想一想,這快樂也不是永恆的;當您痛苦時,仔細想一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7.面對痛苦與快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若修行人首先能夠認識自己,降服自己,改變自己,這樣才有可能積極地影響別人、改變別人。
8.在修行中您還有煩惱,說明您還沒有真正放下。您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了煩惱;修行也是修一顆清凈心、平等心,您什麼時候內心沒有了煩惱(或者說不貪婪、不眷戀、不執著以及不想惡)和分別,什麼時候才會有真正的清凈心、平等心。
9.修行即是修心的過程,也是向佛學習的過程。學佛的第一個觀念,(盡量)不去看凡夫的過錯。您去看凡夫的過錯,修為不好的人將阻礙自己精進。或者說,您的定力不足時,將很難順利地修行。
10.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說明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自己。您每天若看到凡夫的過失和是非,您就要返觀內照、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不知道怎樣修行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在他心中,別人的過失與缺點不是別人的,而是自己的。可以這樣說,修行也是修正自己的過失和缺點的過程。
11.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遭遇各種創傷。事實上,每一種創傷都是促使自己成熟的一種經歷。面對創傷,我們有可能不知所措,甚至迷失自己。當您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迷失時,您並不可憐,當您不知道自己迷失時,才是最可憐的。
12.正確認識自己,才能不斷地圓融自己。生活中難免磕磕碰碰,隨著覺悟的提升,您會漸漸懂得,不再一直對人家不滿,反而一直檢討自己。因為不滿人家,是在自找麻煩,也苦了您自己。
13.修行的過程也是面對一切法而認識自己的過程。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我們不會太自卑;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我們不會太狂妄。能夠正確對待狂妄和自卑,您還有救。當面對諸法而生煩惱的時候,我們就會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還要煩惱什麼呢?
14.當您沒學佛的時候,您或許看什麼都不順;而當您學佛以後,您或許看什麼都很順。您能夠包容那些跟您意見不同的人,這樣您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過。
15.您要是一直想改變一個一時難以改變的人,您的執著勁頭將使自己很痛苦,不如換一種思路,學一學怎樣忍受他、怎麼包容他。為了讓人接受自己,在他人面前,您不會炫耀自己,更不會宣揚自己有多麼了不起。事實上,承認自己偉大,就是在證明自己愚痴。
16.修行也是在修自己的虛懷若谷心。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體諒別人,那他就無法傾聽別人、完善自己。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還要等到何時才能聽見別人的心聲?
17.修行也是修正自己錯誤言語的過程。有時候,得罪一個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修行能夠讓我們學會護口,知道什麼時候該說話,說什麼話,該怎麼說話。
18.當您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那麼再好的言語也是沒有用的。當您教導別人時,若不顧及對方的感受,不注意口下留情,那麼再真誠的言語也是惹人煩的。
19.修行的過程也是隨喜別人成就善業的過程。看到別人的成功,我們心裡想著的是祝福,言語上學會隨喜,行動上學習他人的優點,摒棄他人的缺點,這樣行持,我們也會走進別人的喜悅之中。
20.事實上,嫉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的好處,嫉妒別人也不可能帶走別人的成就。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界時,都會說出類似的話:這個世界不需要嫉妒。
21.與人和睦相處也是學會聆聽別人訴說心聲的過程。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等待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當您不得不說的時候,試著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自己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22.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惡語似毒藥,能傷人很深。我們的內心猶如一個瓶子,同樣的瓶子您為什麼要裝毒藥呢?惡語永遠不出自於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您越罵他,您的心就越被污染。有時候,我們實在忍無可忍時,或許這樣想,他就是我的善知識,我怎能出言不遜?
23.當我們意識到需要謹慎說話時,我們會盡量避免說出攻擊性和殺傷力的話語,也會時刻注意不誇己能、不揚人惡,這樣說話自然能化敵為友。
24.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遭遇被人毀謗的情景。世界上很少有永遠不被毀謗的人,也很少有永遠被讚歎的人。此情此景,沉默是對毀謗最好的答覆,也是對誹謗者最及時的恭敬。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您自己。
25.當您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您;當您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您;當您沉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您,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不被批評。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改正我們的缺點。
26.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不用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您會不會用。
27.一味地誇獎我們、讚歎我們的人,這多半不是名師。會引導我們、化育我們、批評我們,真心幫助我們進步的人,這才是善知識。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高人指點,貴人相助,他人監督和個人奮鬥。有了他們,我們才會健康成長。
28.一個人的健康成長即是一種修行。修行需要有耐性,能甘於淡薄、樂於寂寞和擅于謙讓。如果您自己明明對,別人硬說您不對,您也會向人懺悔。因為您知道,什麼事都能忍下來才會進步,才能健康成長。
29.若是為了獲得讚美而去修行,猶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最終慘不忍睹。修行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什麼,而白白地過一天,無所事事。無所事事的修行,就像犯了盜竊罪一樣,表面上佔了一點小便宜,內心卻終日惶惶不安。
30.修行也不是在別人面前顯得尊貴。能把自己壓得低低的、廣結善緣,那才是真正的尊貴。廣結眾緣就不會去傷害任何一個人,反而會默默地關懷與祝福別人。這也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31.多數修行人知道這個常識,不會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您沒有足夠的智慧與經驗進行正確判斷,通常您的猜測都會是錯誤的。
32.即使他人的想法對自己是一種侮辱,您也會提醒自己,圓融者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地容忍。真正的修行,也是把您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著心統統放下,無限包容。這也是一種境界較高的布施。
33.如果我們一時做不到高境界的布施,我們會選擇量力而行。比如,在您貧窮的時候,如果您的身體允許,您就會用身體去幫助人,譬如說:掃地、洒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力所能及的布施。
34.修行人也懂得如何正確地看待財富。我有財富並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沒有修行的時候,我們或許認為,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美好的。之所以這樣認識,那是因為我們對它了解太少,也沒有時間與它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深入了解以後您會發現,原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美好。
35.當我哭泣自己沒有鞋子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一切都值得我們去珍惜。修行人不和他人攀比,不會把精力放在關注別人身上。您知道嗎?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眼睛也不會總是睜得那麼大,懂得知足常樂便是福。我且問您,百年之後哪一樣東西還是您的?
36.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您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您的死亡而離去,那何不現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37.當您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您或許能暫時擁有這件東西。如果您肯放手,您就有機會選擇別的。當然,對於婚姻,一旦做出抉擇,我們就會信守諾言,不會見異思遷。
38.修行人懂得感恩。感恩上蒼,我所擁有的。感恩上蒼,我所沒有的。
39.有了感恩心,愛心便能快速成長起來。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您將能善待一切。
40.有了一顆無私的愛心,您就會滋生慈悲心。慈悲,是您最好的武器,他能化解仇恨。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恆的真理。
41.慈悲的力量之大,簡直令人難以想像。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終將化干戈為玉帛。這也是一種慈悲力量。
42.當您看到有人在助推別人作惡時,您若是有德行、有智慧、有因緣勸導他止惡揚善,卻無動於衷或者見惡隨喜,這真不是慈悲的人該做的事。
43.慈悲的人就不會漠視如何欣賞別人。太過於欣賞自己的人,就很難主動欣賞別人的優點,反而樂於活在別人的掌聲中。不懂慈悲的人,缺乏理性的人,經不起考驗的人,常常有這種表現。
44.逆境是成長過程中必經的考驗,能夠勇於接受並順應逆境的人,生命之樹就會日漸茁壯成長。懂得感恩在逆境中幫助過您的人,您是在為自己積累德土。
45.懂得感恩告訴您缺點的人,生命之樹成長得更快。如果您能像看別人的缺點一樣,如此準確地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您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46.總是扭曲別人善意的人一時無藥可救,學著善解人意的人將越來越受人尊敬。
47.不說實話的人簡直是在自找苦吃,別人也不會尊重您。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48.當您對自己誠實的時候,您或許不再遮掩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用欺騙、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見不得光的。
49.有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即自欺、欺人和被人欺。誠實地面對內心的矛盾和污點,不欺騙他人、不欺騙您自己,這是做人的一條底線。雖然您討厭一個欺騙您的人,但又能夠發覺他的優點與好處,並逐漸喜歡這個人,積極地影響這個人。像這樣與人相處的人,值得我們去珍惜。
50.話又說回來,人的本質並不是愛騙人的、壞的,只是有些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怎能把他看作壞人呢?
51.真正的「壞人」源頭,是人的心。別人能騙您一時,而心卻會騙您一輩子。人的心,若死死地執著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麼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52.若想不被自己的心欺騙,我們就要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包容心來處事,用菩提心來契合佛心。很多情況下,我們最大的錯誤就在於不敢懷著聖人的心,去勇敢面對現實。若能用聖人的心去面對現實,您將超越現實,彰顯自己的良心。
53.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您可能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您自己的真心。
54.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是真心。但我們也要知道,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而有智慧的人卻努力地了解自己。
55.就智慧和愚痴來說,人人有愚痴的時候,也會有智慧的時候。推而廣之,最壞的人也曾做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壞事,將來也不一定會好。我們如此反覆思索,所謂的冤親、賢愚,這許多看似有差別的概念自然就會漸漸淡開。這絕對不是糊塗,也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劫以來的偏私、差別之見,以一視同仁的觀念平等對待罷了。
56.如果我們從累生歷劫放眼去看,那麼一切的眾生誰不曾做過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六親眷屬,誰不曾做過我們的仇敵冤家?如果說有恩,或許個個與我有恩。如果說有怨,或許個個與我有怨。這樣子生活,我們還有什麼恩怨親疏之別呢?
57.既然都曾是親人,又有什麼值得我們與別人計較呢?聖賢曾說「一切男子為我父,一切女子為我母」,孝養、孝順和孝敬父母理所應當。百善孝為先,盡好孝道,我們就積累了這份德土。怎能因為小小的爭執,就遠離您的至親與好友?怎能因為小小的怨恨,就忘記別人的點滴恩德?
58.我們或許現在還不是聖人,所以我們有漏。當我們的錯誤顯露時,但只要記得提醒自己遇境界不發脾氣,這就是在防漏。別以為任性和吵鬧就可以隱藏或抹殺您的缺點和錯誤。我們也會常常告誡自己,雖然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時時補漏就會越來越完美。
59.一生中,除了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們或將遭遇不幸。這個時候,我們也會提醒自己,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有很多。如果您能夠平平安安地度過每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我們或許會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但也別忘了多想想,橫死在自己手下和腹中的眾生又有多少?多少人僅停留在今天,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被殘疾纏身,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家破人亡。
60.如果一個人沒有經歷苦難,您就很難對他人給予同情。您想有救苦救難的精神,就要先能忍受苦難。您或許常常覺得自己很委屈,如果您能轉念,試著從另一個角度想一想,他這樣對我已經很好了,您的境界又會上一個新台階。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61.當您明天開始生活的時候,若有人跟您爭執,您可以選擇退讓。在退讓面前沒有輸贏。這個贏跟輸都只是文字遊戲罷了,當您讓對方贏時您並沒有損失什麼。所謂的贏,他贏到什麼,得到什麼?所謂的輸,您又輸掉什麼,失去了什麼?若是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62.生命中遇到的一切,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您選擇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契時契機契理,符合因果規律。
63.普通人對法律負責任,修行人不僅對法律負責任,還對因果負責任。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麼,所以我們不會抱怨。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因果也不曾虧欠過我們其他東西,所以我們也不會憎恨,憎恨對自己而言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64.我們不會和因果爭吵,因果從來就不會誤人;我們也不會和命運爭吵,命運是最公平的審判官,但命運由因果決定。如果有人違背因果,傷害我們、毀謗我們,我們不會因此而憎恨別人、違背因果。我們需要保有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凈的心。
65.人生的真理只是留存在平淡無味之中。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同樣,名聲與尊貴來自於真才實學與內在的高尚品德。有德,自然香。聖賢讚賞那些有德之人以及懂得愛他的人。
66.不懂得愛他的人,很難有能力去利益別人,也很難做好人,更不懂得怎樣學佛。其實,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67.做人就要做正人。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必邪。正與不正,一切唯心。
68.當您把心安好了,您會發現,人家怕您並不是一種臣服,人家欺您並不是一種侮辱,人家漠視您並不是一種貶低。倘以為別人在注意您,或者希望別人在注意您,這樣的生活會比較辛苦。
69.您希望掌握永恆,那您必須控制當下。您有您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會幹涉您。只要我能做些什麼,我就選擇感化您。如果不能,那我就修好每一個當下的自己。
70.與任何人接觸時,我們會常常問自己,我有什麼對他有利,對他有益。如果我不能以個人的道德、學問、智慧和忍受羞恥的力量來使人受益,就等於少分享給他一份慈悲。
71.但我們也明白,我能為您煮東西,但我不能代替您吃東西。個人吃飯是個人飽,個人的生死是個人了。
72.了解永恆真理的人,就不會為任何的生離死別而哀傷、悲泣,因為生離死別是必然的現象。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最好先明白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73.世界原本就不屬於您,因此您用不著擔心被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可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有時候我們要冷靜下來問問自己,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
74.學佛?我們向佛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有人可能這樣回答,學佛不是對免除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雖然我們一時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但我們能好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和智慧來面對這一切。我們知道,佛陀透徹了悟宇宙人生真理,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有善報、樂報,惡有惡報、苦報。善惡、樂苦還是要靠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靠自己去掌握。
75.修行?我們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或許有人這樣回答,修行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一切苦海中的眾生。佛不度無緣的人,對於無緣的人,我們將隨緣、善巧地引導眾生與佛結緣。若這樣做還是困難重重,我們就當是對自己修行的考驗,或者乾脆把他們當作佛菩薩看待,認為他們是來成就我們的善知識。看清楚這一點,修行將不再是多生多劫的事。
76.很多時候,看清別人很容易,要擺平自己卻很困難,難就難在如何徹底看破與放下。所謂看破,重點是破除不利於我們成就的一切外相。所謂放下,重點是去除我們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看破、放下後去修行,再大的困難也擋不住您活得自由自在,直至成佛。
注釋:1. 本文適合一般人和初級階段的修行人閱讀,對於修行到一定境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2.感恩提供善法者、導人向善圖片者等。
訂閱:新朋友們,請按住篇首日期後面的「琉璃光」三個字,點擊「進入公眾號」,點擊「關注」,自願、免費訂閱。並遵守現有法律、法規,守法閱讀、交流!(提升道德修養水平,塑造求真探索品質!)
本期一歌:
4:02 自由(黃思婷) 來自琉璃光
推薦閱讀:
※【原創】自古「標題」得人心
※揭秘女人心。。。
※[評論隨筆]美人心計1
※觸動人心的好文~以前我錯了…現在我懂了…
※對話名家:尋找文學創作打動人心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