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寶寶頭三年將影響其一生!

二、探索期(分離期)(18個月—3歲)

當孩子的生存環境穩定後,他們的興趣從如何吸引母親的注意力逐漸地轉向了周圍的世界,開始要離開母親的呵護去探索他的周圍空間了,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探索階段。

這時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嘗試著越來越多的離開母親身邊,從而證實自己日益增長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他們心中充滿了對於未知的恐懼和失去母親呵護的不安全,因此他們同時又要求不斷地得到安全感。這是個矛盾的心理要求。

1、兒童:對被控制的恐懼

有一些溺愛孩子的母親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階段(依戀期)做得較好,可以較多地滿足孩子對依戀的需要。但是她在第二階段上往往出現問題。她可能過分呵護孩子,生怕孩子出現意外而過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動。她們總是在沖著孩子嚷嚷:「回來,那兒不能去。」「回來,那兒會摔倒的。」這樣,她就關閉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她們這樣做,可能出於愛護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於自己對遭受孩子遺棄的恐懼,和自己對孩子的依戀,她不能忍受與孩子的片刻分離。孩子的反應可能有兩種:一種是孩子拒絕回到母親身邊,總是設法與母親保持一定的距離,逃離母親的控制。另一種則是雖然人回到媽媽身邊,但是情感卻對母親關閉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離。我們常常可以見到一些孩子,他們充許媽媽抱,但同時總是把臉擰到一邊,不讓媽媽親,他們最擔心的是不要被媽媽控制和「吸收掉」。

成年後:迴避型人格

距離兒童長大以後成為迴避型人格,他們的人際關係無論是身體還是情感都是疏遠的。他們通過各種方法來迴避家庭生活:長時間忙於工作,喜愛經常出差的工作,喜歡參加各種室外活動,即便在家裡,也總是埋頭忙於各種事情也不願多坐下來陪陪自己的配偶。獨立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間,配偶的親密表示往往使他們渾身不自在。「你總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點自己的天地」,是他們經常發出的抱怨。他們與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認自己對親密的需要,而迴避型人格則會正面顯示他們對親密的需要。他們最喜歡那種來去自由的關係,當他們感受到了自己對親密的需要時,特別是當他們感到某種內疚或對遭到遺棄的恐懼時,便會從自己的小天地里走了出來,向自己的配偶頻頻示好,去取悅對方。當他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後,特別是當他們感到了對方企圖保待這種親密狀態,或對自己有進一步需求時,他們便會立即退縮,甚至生氣:「你怎麼沒完沒了?你的要求得太多了。」迫使對方離開自己。等他們再次「出山」的時候,他們會「忘記」與對方之間的不愉快,會奇怪對方為什麼如此不高興。他們會試圖改變對方的情緒,或批評對方對自己的冷淡:「我都有沒事了,你怎麼還沒完沒了?」如果氣氛不能得到改善,他們會再次走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去。

迴避性人格的另一個類型是我們常說的「花花公子」類型的人。他們需要不斷地吸引異性的注意力,正如小時候需要不斷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一樣,但是又不能保持與異性的關係。他們總是想方設法來獲得異性的愛,可是一旦進入一種穩定的愛情關係,他們很快就會感到厭煩,因為他們感到了被控制和被「吸收」的威脅,於是就又想方設法擺脫和終止這個關係。同時他們對依戀的需要並不因此而消失,他們就又開始了另一段戀情。對他們而言感情是矛盾的,既有對依戀的需求和對被遺棄的恐懼,也有對獨立的需求和對被控制的恐懼。如果一個母親在孩子的依戀期不能滿足他對母親的依戀要求,又在孩子的探索期嚴重地限制了他對獨立和探索的需求,那麼她就很可能造就了一個未來的感情不專一的「花花公子」。

2、兒童:對失去的恐懼

矛盾兒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他們總是想總是鼓勵甚至是強迫孩子過早地開始他們的探索和獨立階段,而忽視了孩子在離開父母之後又要回來以確認安全感的心理需要,使孩子在片刻的「探險」之後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從而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他們常對孩子說:「去,自己一邊玩去!」「沒看見我正忙著嗎?」「你是個大孩子了,別老纏著我。」結果造成孩子對獨立的恐懼,害怕離開媽媽,這些孩子需要不斷反覆地確證父母是否隨時都在關心著他們,愛他,他們總是眼睛盯著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會消失。他們需要父母時刻都在身邊。他們使用一切手段來吸引父母的關注,他們與依戀兒童不同,生氣、哭鬧、抱怨不是他們手中的武器,相反,他們知道如何通過討好媽媽,作出好孩子的樣子,或者找出各種借口來得到母親的注意力。

成年後:追求型人格

矛盾兒童到成年後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們總是想出各種方法去保持與配偶的親密關係。與依戀型人格一樣,追求型人格也懼怕被拋棄。但不同的是,如果說孤立型人格是害怕被:「拉回家」,那麼追求型人格則是害怕「害怕找不到家」。對追求型人格來說下班回到家看到家裡的燈是黑的,早上看到配偶不在身邊都是很難以忍受的。他為了能夠保持與配偶的親密關係,總是力圖取悅對方,伺候對方,為對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生怕與對方產生矛盾或不高興,因為他們怕對方離開自己,所以總是設法安排各種共同的事情:出外郊遊、看電影、逛街、上餐廳、運動等等。他們總是壓抑自己的需要,將對方放在首要的位置。他們不像依戀型人格那樣總是在抱怨生氣,他們很少抱怨生氣,總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習慣於看著別人的眼色,生怕對方不高興。可是他們的種種努力往往並不討好,而是使對方感受到窒息,沒有一點個人的空間。對於失去的恐懼常常造成猜疑和嫉妒,他們十分留意對方的行蹤或者表情,對可能出現的所謂「第三者」非常敏感。這種人常常在暗暗地傷心落淚,感嘆「活得太累」。

推薦閱讀:

身強旺卻一生不如意的命
想和一個人一輩子
財來合身,一生有花不完錢的生肖
輕易不要把自己的八字給予別人 八字看一生
這一生有富貴命嗎?

TAG:寶寶 | 影響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