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臘庫衚衕

臘庫衚衕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臘庫衚衕,是一條臨近景山的小衚衕,明清時代內務府曾在此設「蠟庫衙門」因而得名。

  自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後,皇宮的衣食住行都要由內務府各衙門負責。內務府有蠟庫、緞庫、磁器庫等供應庫。臘庫衚衕分為南北兩條衚衕,習慣上稱為臘庫南岔北岔。南岔是用來收蠟的同時製作宮蠟,製成的宮蠟就存放在北邊的庫房,每天按時供應皇城內使用,臘庫衚衕對面就是鐵匠營衚衕專門製作制蠟的模具。當時的「蠟庫衙門設有總管1人,司書2人,接蠟兵役及雜役數十人。蠟庫供應皇宮所用的宮蠟,都是用四川和廣東進貢的白蠟以及黃蠟煉製而成。這兩種蠟都是由一種樹上生的昆蟲分泌物製成的,故名「蟲蠟」。

  四川和廣東把蠟燭原料做成十餘斤的蠟坨,裝在特製的木桶或用稻草捆紮,由衙門派人或陸路或水路運到京城,交到「蠟庫衙門」。然後製作成皇宮所用的「宮蠟」。北京還有一些稱為蠟燭衚衕的地名,比如虎坊橋附近的臘竹衚衕。

  制蠟有四道工序:首先是熬煉,用一口大鐵鍋,將蠟坨放入鍋中加溫,把雜質提出;第二道工序是擺盤,用二三尺見方的木盤,在盤上立著若干筒形蠟模子,模子中央為空洞,為了安裝蠟燭芯。蠟燭芯有燈草和棉花兩種;第三道工序是上模子,將化了的蠟油,倒入模子中,放在木盤上,待蠟油凝固後,撤去模子便成了蠟燭;第四道工序是「罩紅」,用配製好的紅顏色,把蠟燭染成紅色、黃色或五彩色等。

  宮蠟從顏色上可分為紅黃白和五彩等四色,宮蠟從造型和花紋上又分有「花蠟」,上面刻有龍抱柱、富貴滿堂、吉慶有餘等花紋,專門供皇帝批閱奏摺等使用,白色供帝後大喪時用,洞房中用的蠟燭刻以五彩花紋稱喜蠟。在沒有電燈的年代,蠟燭照亮了黑夜,許多詩人吟詩作賦稱讚蠟燭。杜牧的詩「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尊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把蠟燭擬人化了。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更成為千古名句。

  解放以後蠟庫衚衕改稱臘庫衚衕。一些名人比如《青春之歌》作者楊沫在小說中多次提到的臘庫衚衕,解放戰爭平津戰役期間地下黨的電台就曾設在臘庫衚衕49號。

  如今的臘庫除了南岔有一部分成為大同駐京辦事處,其餘部分多已成為民居了。

推薦閱讀:

暴走衚衕 | 八大胡同,很正經的說說那些「不正經」的事兒
暮色 【衚衕口】
百街千巷|清晰衚衕定位,提升衚衕生活品質。
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

TAG:衚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