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鑒賞學案(三)

古代詩歌鑒賞學案(三)

「講效率」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不作不惜工本的事,二是作省時省力的事。動作快是講效率;有條理是講效率;聚精會神是講效率;計劃得當也是講效率。

古代詩歌鑒賞學案(三)

編寫:吉青雲 審核:高三備課組

學習目標:

1.如何鑒賞古代詩詩歌的形象

2. 鑒賞詩歌中的形象之分類練習

一、古代詩詩歌的形象

詩歌里的形象既可以是 ,也可以是 ,或 。

1.人物形象: , 。

古典詩詞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說中的形象豐滿、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個神態、一個笑容、一個動作、一個微妙的心理變化,或一組人物的語言、聲音,或是一個典型的細節等等。通過精當的描寫,以簡練的筆法刻畫人物的形象,表現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這些形象往往以片斷的形式表現出來,它需要讀者以自己的想像去進一步補充。

例1.「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崔顥《長干曲》)——以自問自答的形式,描寫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見面的場景。刻畫了一個熱情大方、聰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例2.「百站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李白《從軍行》)——有裝扮(碎鐵衣)的描寫,有行動描寫,於敘事之中塑造了一個勇武過人、凜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例3.閱讀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通過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本詞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例4.閱讀賈島《題李凝幽居》,完成有關問題:

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本詩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常見藝術形象(人)類舉

1. 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了他淡於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2. 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並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

3. 形象。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

4. 的形象。如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寫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

5. 的形象。陸遊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

6. 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7. 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爭。

8. 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後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藝術形象。

9.批評時政、憤世嫉俗的形象。

2.景象:即景物形象,是客觀景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景觀場景一般有:景象描寫,場景描寫,色彩描寫等等。當然,詩中的景象也是人物(往往是詩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象,它常常帶上了一定的主觀色彩。如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詩歌細膩生動地描繪了春夜雨景,並以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悅之情躍然紙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3.物象 即某些具體事物

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為具體描寫對象,在形象描寫中賦予事物以人格化。從全詩來看,即以象徵性的形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詩人的品格節操或思想感情。

「垂綏飲清露,流水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在這首詩中,虞世南以蟬的形象,表現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古典詩詞中常描寫的物象有:蟬、鷹、雁、松、梅、竹、馬等。這些形象有通常具有一定的具體含義:折柳表示 ;斜陽表示 殘月表示 ;寒蟬表示 ;短笛表示 送別、思鄉,寄寓思念之情;落葉表示 悲秋,含有悲苦之意;歸雁表示 ;西風表示 ;梅花表示 ;牡丹表示 荷花表示 蘭草表示 芳草喻 ;芭蕉 ;梧桐 ;梅花是 ;;菊花 ;桃花 ;楊花 ;秋風表示 、杜鵑表示 ;猿啼 ;大雁、青鳥 ;羌笛 ;白雲、明月表示 ;水

4.音樂曲調

古詩詞中常在語句里出現樂曲名稱,而這些樂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義、情感或寓意,對全詩的整體意象或情感表達有直接的作用。

關山月——樂府曲調,多寫征戍離別之情。如「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王昌齡《從軍行》之二)

梅花落——曲調名。如「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聲想像梅花滿天飄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飄落產生凜然生寒的感覺,這正與詩人當時的心境結合。這樣,詩人由笛聲想到梅花,由聽覺訴諸視覺,以通感的方式描繪出了冷落的感受。

霓裳羽衣曲——相傳是唐玄宗改變的樂舞曲,主要表現歌舞昇平的景象。如「魚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長恨歌》)

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相傳是南朝後主所制的樂曲,為綺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楊柳曲——樂府曲調「楊柳枝」,有時也作「折楊柳」,主要寫軍旅生活,從梁、陳到唐代,多為傷別之詞,以懷念徵人為主。如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行路難——古曲名,多言世路艱難及離別傷悲之情。如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李益《從軍北行》)

5.動作形象:就是通過動作進行描摹刻畫,藉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中一系列動作形象的刻畫,既表現了琵琶女嫻熟的彈奏技藝,也表現了琵琶女彈奏時錯綜複雜的心理感受。

例5.趙師秀《約客》「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中的「閑敲棋子」的動作。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作者因久候朋友不來而焦灼不堪、百無聊賴的心理狀態。

二、如何鑒賞詩中的形象?

(一 )以下是人的形象分析的基本思路:

(1)形象的基本特徵;

(2)什麼形象;

(3)形象的意義。

訴衷情 陸遊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註: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遊晚年居於紹興鏡湖邊的三山。

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

詩中人物曾經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步驟一)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驟二)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憤懣之情。(步驟三)

(二)如何鑒賞詩歌中的景物描寫

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藉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繫。

1、概括景象(意境)特點;

2、描摹詩歌圖景;

3、剖析作者思想。

謁金門(唐?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鬥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問題: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情景交融,請簡析之。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寫了環境中的春天景色;(步驟一)而且用融情於景的手法,把女主人公不平靜的內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來。春風攪動了池水,也攪亂了思婦的內心。光陰的流逝,季節的更迭交替,春天又悄悄地來到她身旁。(步驟二)春風乍起,春色迷人,這一切怎能叫她無動於衷而不勾起春思的愁緒呢!(步驟三)

西 樓 曾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卧看千山急雨來。

註:鉤疏箔:把帘子掛起

問:此詩描寫了什麼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步驟一)連天的海浪隨著陣陣雷聲洶湧而來,在北風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步驟二)這種壯美景象的描寫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從而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豪情。(步驟三)

台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問題:

(1)這是一首憑弔六朝古迹的詩。詩人為什麼說「台城柳」「無情」?

(2)有人說詩人在憑弔古迹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麼?

答案:

(1)因為雖然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台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不管人世滄桑、人間興亡,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以它的繁榮茂盛和台城的荒涼破敗,以它的終古如斯和六朝繁華如夢轉瞬即逝作鮮明對比,因此詩人說它「無情」。

(2)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弔台城古迹,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後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食。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問題:「落葉滿空山」的景象里蘊含著怎樣的情感?

「落葉滿空山」,秋風蕭瑟,落葉滿山,杳無人跡,蕭索而凄清的環境,(步驟一)詩人想到他的道士朋友修行的清苦,對朋友的深切的關懷;路徑難辨,欲行無路,無以對朋友予以慰藉的惆悵;詩人自己在」清冷中無以遣懷的寂寞。「(步驟二)落葉滿空山」的形象和這些情聯繫起來,便構成了情韻深長、耐人尋味的意境。(步驟三)

(三)如何鑒賞詩歌中的物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詩人通過這種象徵性的物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他的品格節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

早 梅 張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問:詩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本詩展現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的形象。(步驟一)「寒」字點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地表現出早梅冰清玉潔之質。(步驟二)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步驟三)

三、練習

【練習1】

分析下面詩句中意象的含義:

月亮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菊花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梧桐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並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讚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徵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裡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讚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遊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鬆鬆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李白《贈書侍御黃裳》:「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梧桐梧桐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徵。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裡,形孤影單、卧聽宮漏的情景。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託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寒蟬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寒蟬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杜鵑(1)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秦觀《踏沙行》)(2)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杜鵑啼。(李商隱《錦瑟》)(3)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嗚。(白居易《琵瑟行》)(4)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5)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賀鑄《憶秦娥》)杜鵑,又名杜宇,子規。相傳是古代蜀國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禪讓而隱居山林,思歸朝而不得,鬱鬱而終,魂化杜鵑,叫聲凄切;同時杜鵑的嘴角鮮紅之說——古典詩歌中往往和哀怨,思歸相關。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徵了。(1)借杜鵑聲,渲染孤館的哀怨之情,傳達出詩人的哀怨思鄉這情。(2)借杜鵑表達殷切的思念。(3)借杜鵑啼血的渲染江洲的荒涼,表達自己被江洲的哀怨之情。(4)子規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像,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5)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託了幽深的鄉思。雁(1):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下》(2):寒上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3):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古代鴻雁命題,是大型的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它們結隊排成「人」或「一」字型井然有條向南飛去;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愁,同時鴻雁哀嗚令人容易觸景生情,平添許多哀怨,也用形容流離失所的災民。至於「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蘇武出使匈奴,漢後求釋蘇武回國,匈奴謊稱蘇武已死。漢使者告訴單于,說漢天子射獵於上林得鴻雁,雁足上系有帛書。匈奴不得已釋蘇武」鴻雁傳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運用也非常之多。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人戴復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燕子(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這家。劉禹錫《烏衣巷》燕子是春天的象徵。(1)句中通過對燕子啄泥築巢的描寫,渲染出一派融融春光。可愛的春光是那麼的活潑,寄寓了詩人的對春天的熱愛。(2)通過「似曾相識」的燕子,寫出了時光的流逝,表達了詞從對年華易逝、好景不長的人生感嘆。(3)句距唐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東是的燕子怎會飛到眼前的百姓家?劉用燕子作為候鳥有棲息舊巢的特點,大膽的想像,讓燕子楊為四百年歷史的見證,在今昔對比中表現出一種歷史的滄桑。鷓鴣它的形象要古詩歌詞中也有其特定的意義,鷓鴣的叫聲讓人聽了活像「行不得也么哥」,極容易勾起旅程的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而且還有一種今昔對比的慨嘆於其中!(1)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2)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3)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疾棄《書江西造口避》鷓鴣的鳴聲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練習2】

鷓鴣天(晏幾道)

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問:在這首詩中作者為什麼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

答:

【練習3】

早雁(杜牧)

金河秋半①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仙掌②月明孤影過,長門③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瀟湘④少人處,水多菰米⑤岸莓苔⑥。

(註:①金河:河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內。這裡泛指北方邊地。秋半:舊曆八月。②西漢時長安建章宮有銅人雙手托掌承露盤。仙掌即銅人的雙手。③漢代長安宮名,漢武帝陳皇后失寵後住的地方。④湖南省的瀟水和湘水一帶。⑤菰米:一種水生植物,嫩莖和果實均可吃。⑥泛指苔蘚一類潮濕地帶生長的植物,是大雁喜歡吃的。)

問:前兩聯詩人通過大雁的形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

【練習4】

尋陸鴻漸不遇(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註:帶郭,意即靠近外城。)

問: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

答:前四句寫「野徑」「桑麻」「籬邊菊」,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側面表現了他的高潔脫俗。最後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山中去」——的敘述,側面表現了陸鴻漸的瀟洒疏放。總的來說,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驟一)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自己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步驟二)

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後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託了陸鴻漸的瀟洒疏放。(步驟一)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驟二)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步驟三)

【練習5】

瀑布(李忱)

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問:簡要分析詩中塑造的「瀑布」這一藝術形象。

答:涓涓細流不辭辛勞,彙集成一落千丈、雄偉壯觀的瀑布,而後又謝絕溪澗的挽留,繼續向前,流向大海,決心化作洶湧澎湃的波濤。這「瀑布」乃是胸懷大志、不懼艱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志士的化身。(步驟一)此詩托物言志,表明了詩人如瀑布一般的遠大志向。(步驟二)

【練習6】

早梅(張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問:詩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寒」字點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和「傍溪橋」字表現出早梅的孤單幽僻;「白玉條」鮮明地表現出早梅冰清玉潔之質。(步驟一)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步驟二)

【練習7】

書壽堂壁(林逋)

湖上青山對結廬,墳前修竹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

(註:①林逋(967—1028),錢塘人,一生未官,種梅養鶴,後人稱之為和靖先生。②茂陵,漢武帝劉徹的墓,後人常以此代漢武帝。③封禪是古代帝王的慶功大典,它象徵著國家鼎盛、天下太平。漢司馬相如死後,於其家得一卷勸漢武帝封禪之書。)

問:詩的一、二兩句寫出了作者生前死後的情景,總結了詩人的一生,請簡要分析。

答:詩人生前在青山綠水間結廬而居,過著隱居生活;想像死後自己墳前冷清,只有幾叢蕭疏的修竹相伴。(步驟一)這表明詩人一生清高、與世無爭,追求恬淡、閑適的生活情趣。(步驟二)

【練習8】

謁金門(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鬥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問:請具體說說這首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答:上闋:春水吹皺,心起漣漪。「閑引鴛鴦」「手挼杏蕊」,百無聊賴。下闋:「望君不至」,「闌干獨倚」,「搔頭斜墜」,思君而心緒不寧,無心裝扮。(步驟一)此詞主要通過對動作和裝束的描寫,側面寫出了一個因思念愛人而心緒不寧,寂寞無聊,無心梳妝的女子形象。(步驟二)

【練習9】

生查子?獨游西岸①(辛棄疾)

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  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夜夜入清溪,聽讀《離騷》去。

(註: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棄疾被誣罷官,長期閑居於上饒城北的帶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饒城南,風景優美。這首詞是他閑居期間的記游之作。)

問:在詩人筆下,青山、明月是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

答:欲招青山,而青山不來,於是責怪青山驕傲、傲慢,說從此有誰會再來喜歡你?時移景異,瞬息到了寒冬臘月,它卻主動邀我來到溪邊同住。詩人用擬人手法寫出了一個貌似傲慢卻又充滿情意的青山形象。原在九天高處的明月也在山頭出現,視我為知己,夜夜潛入清溪,聽我讀完《離騷》方才迴轉。這是一個高潔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形象。它們都是詩人想像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沒有世俗偏見,高潔、正直而又純潔,是作者被貶獨游時的知音。(步驟一)這兩個形象的塑造,表現詩人被貶獨游的孤獨孤寂情懷、憂憤,以及對明月青山的相伴的感謝之情。(步驟二)

【練習10】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湖北卷)

丹陽送韋參軍嚴維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暮春滻水送別韓琮

綠暗紅稀出鳳城①,暮雲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注】①鳳城:京城。

問:兩首送別詩都寫到的「水」,各有什麼寓意?請作簡要說明。(4分)

【答案】第一首:友人早已走遠,而詩人仍在江邊長時間的遙望著,寒鴉掠過江面也飛遠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天際。(步驟一)「悠悠的江水」正象徵了離別的惆悵和友情的悠長。(步驟二)

第二首:「宮前水」,即滻水,這裡比喻時光、年華。它是歷史的見證者。見證了成與敗、榮與辱,興與衰。(步驟一)詩人借「宮前水」的不斷流淌來抒發對人生、歷史以及社會的感慨。(步驟二)


推薦閱讀:

詠懷古迹五首·其一鑒賞
中央級高官八字鑒賞
(1)《滴天髓鑒賞》
奇石鑒賞
鑒賞詩歌的鍊字藝術

TAG:詩歌 | 古代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