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漸進改革確保三百年和諧發展
英國王室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
英國是世界現代政治制度的濫觴,其「四大發明」(代議制、君主立憲制、責任內閣制、兩黨制)不但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貢獻,其漸進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確保了英國三百多年的和諧發展。
一、英國政治變革的過程
1、《權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為近代英國憲政改革奠定基礎
在1689年《權利法案》之前的三次暴力革命推動了英國早期的政治變革:
(1)1215年《大憲章》奠定英國立憲政治基礎。
1215年,25名貴族在倫敦市民的支持下,攻佔了倫敦,迫使英王約翰簽署了《大憲章》。《大憲章》確立「法律至上」、「有限王權」等原則,因此被認為是英國立憲政治的基礎。(此時中國尚處於宋元時期)(2)13世紀中期,英國的議會制度初具雛形。
1264年,一些貴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再次打敗了國王,控制了行政,1265年,英國召開有僧侶、貴族、騎士和市民代表參加的大會,這是英國議會的開端。英國早期議會政治的形成,為近代君主立憲制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3)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國會戰勝國王。
英國國王與議會的尖銳衝突引發了1640年英國革命。幾經周折之後,1688年,代表民意的議會發動了不流血的(bloodless)「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統治,邀請荷蘭執政威廉及其妻瑪麗繼承英國王位。至此,資產階級及其議會在事實上取得了國家的控制權,也為近代英國憲政改革創造了條件。
2、1689年《權利法案》開啟了英國300多年的漸進式憲政改革歷史
(1)《權利法案》確立了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
1689年的《權利法案》確立了議會主權,限制了國王的權力。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英國實行議會與國王集體統治,統治方式從人治轉向法治。英國社會從此進入了長達300多年的長期穩定發展的時期。
1700年制定、1701年頒布的《王位繼承法》,通過規定王位繼承問題,保證資產階級的權利和自由,實現資產階級對王權的控制。
(2)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714年,來自德國的喬治一世不熟悉英語,不出席內閣會議而讓大臣們去料理國事。於是,大臣們有事就自己先商定對策,然後再提交國王,內閣制由此得以形成。國王逐漸退出內閣,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即「虛君」。內閣承擔實際行政職責,其權力和重要性也隨之加強。1721年,羅伯特·沃波爾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任內閣首相,主持內閣會議,協調各部門的工作。
(3)政黨政治的發展
19世紀中期,隨著選舉權的逐步擴大和兩黨制的發展,議會選舉不再是候選人之間的個人競爭,而變成兩大政黨之間的權力角逐。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上台組閣,首相由議會多數黨的領袖擔任,掌握行政權和立法創議權,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政黨政治的發展有利於進一步削弱、架空國王權力,進一步完善責任內閣制。
(4)政治權利下移,平民政治發展
隨著工業革命深入發展,新興的企業主和中產階級力量迅速壯大,在法國革命浪潮影響下,英國通過1832年議會改革法案,企業主中產階級取得更多議會席位,確保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的穩定和經濟迅速發展。
到了20世紀,隨著工業化和民主化發展,下層民眾的參政民主意識高漲,英國適時改革了選舉制度。1918年《國民參政法》是英國第一部選舉法,它放寬了對選民定居期限的限制,第一次賦予部分婦女以選舉權。1928年《國民參政(男女平等)法》,對上法修正,使婦女獲得與男子平等的選舉權。1948年的《人民代表選舉法》廢除了營業處所、倫敦市和大學選區的「復票制」,實行「一人一票、一票一價」的平等選舉權制。1969年的《人民代表選舉法》規定,凡年滿18歲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選舉權。
至此,英國自由、平等的普選制才真正確立起來。
歷經數百年的英國憲政改革體現了兩大趨勢:
第一,國家權力:君主權力逐漸削弱;議會權力不斷增強。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逐漸由國王轉移到議會及其控制的內閣。
第二,政治權利:由貴族逐漸擴大到工業資產階級、中產階級,直至廣大平民。
二、近代英國憲政改革的特點 著名學者余秋雨曾這樣評價英國政治改革進程:「較少的腥風血雨,較少的聲色懼厲,較少的深思高論,只有一路隨和,一路感覺,順著經驗走,繞著障礙走,怎麼消耗少,怎麼發展快就怎麼走,……溫和中包含著剛健,漸進中積累著大步。」
余秋雨的評價充分體現了300年的英國憲政改革的漸進性、進步性、妥協性特點。
1、漸進性
英國學者符禮門談到英國政改的漸進性時,曾形象地說道:「大凡每有一步進展,這一步只是前一步的推升;大凡每有一次改革,這一次改革並不要完全施行新法,卻不過推陳出新」。
在英國憲政改革整個過程中,循序漸進,漸次推進是一大特點。爭取權力或權利的一方,議會和民眾不求一步到位,不求畢其功於一役,而是循序漸進。他們深知,「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民主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英國政治改革進程是漸進而不是激進或者躍進。
比如,國家權力從國王向議會讓渡就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階段。當「光榮革命」推翻詹姆士二世時,議會並沒有乘機殺掉國王,廢除君主制,讓英國走向共和,而是保留君主制(曾被我們歷史書稱之為「封建的尾巴」)。甚至在此後的《權利法案》里,國王的行政大權也並未褫奪(儘管議會也可以做到)。
政治權利的平民化,即英國普選制度的完善也是從財產、居住年限、性別等限制逐漸發展到「一人一票」平等的普選制的確立。
可見,英國的國家權力和政治權利的轉移都有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由於這種漸進性政治傳統和習慣,從而避免了雙方採取過激手段。
2、進步性、首創性、革命性
英國政治改革的「漸進性」和中國經濟改革的「摸著石頭過河」在理論上有點相似。
但在英國,「摸石頭」和「過河」是統一的、同步的。儘管從短時期看,英國的政治變革較慢,不如法國等國家激進暢快、變幻莫測。但是從一個較長的時間段來觀察,其進步又是非常明顯的,而且,從現在來看,英國的政治改革最終還是「過了河」。
如果英國的政治改革,只「漸」不「進」,或者只是「摸石頭」卻遲遲不願意「過河」,英國的漸進式改革最終也會被人民革命所唾棄。
在英國,一方面由於議會和民眾矢志不移地堅持、推進政治改革,另一方面,從君主專制、貴族政治走向平民政治,是西方各國政治制度發展的一般趨勢。可謂是「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所以,英國國王和貴族等利益集團也能順應潮流,並非抱殘守缺,冥頑不化,沒有導致改革進程的中斷、延緩。
此外,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完成經濟工業化、現代化的國家,而經濟的工業化、現代化也倒逼國家政治制度的改進以進一步適應、推動經濟發展。
英國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很多是沒有先例可以遵循,他們的政治進程往往走在歐洲乃至世界的前列,具有明顯的首創性和革命性。尤其是代議制、責任內閣制、君主立憲制、兩黨制等,均為英國的原創發明。英國人也由此成為人類政治現代化的開拓者,英國的政治制度也因此被稱為是世界現代政治制度的濫觴。
曾經,有人總拿英國的君主來說事,以此來說明英國政治制度的「守舊」或「局限」。其實,通過不斷改革,英國人逐漸將專制國王「關進了籠子」,變成了統而不治的虛君。今天,奉行君主制的英國,比某些所謂「共和國」更能體現共和的本質。英國名為君主制,實為共和制,即「虛君共和制」。
事實上,如果拋開轟轟烈烈、打打殺殺的外在形式,單就其實際內容來看,英國的每一次政治改革都不亞於同期的類似國家的革命。歷史學家在評論1832年英國議會選舉制度改革時就曾說道:「英國比歐洲任何國家也許更接近於革命」。
2、和平性
所謂和平性,是指在英國政治改革過程中,雙方往往以非暴力的方式來表達和爭取自己的政治訴求。英國的政治改革和社會進步是以最小的代價,最少的社會動蕩換取的。
英國「光榮革命」前,尤其是克倫威爾時期的「共和國」,獨裁、內亂,讓新興的既得利益者都深感後怕,所以他們最終寧願敦請被他們趕跑的舊王朝復辟,以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於是就有了1688年「光榮革命」。而這次不流血的「光榮革命」開啟了英國和平改革的開端。
在談到英國「光榮革命」時,著名華人學者楊小凱在其《中國政治隨想錄》中寫道:英國光榮革命(實際是次政變)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設計。它在一個有長期專制傳統的國家找到了一個擺脫革命與專制的循環,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辦法。
此後,當歐洲大陸,尤其是法國革命「暴風驟雨」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的時候,英國仍然能夠以「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穩步推進政治改革。
而法國歷史學家托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探討法國大革命時卻認為,原有的封建制度由於腐敗和不得人心而崩潰,但社會動蕩卻並未帶來革命黨預期的結果,無論是統治者還是民眾,最後都被相互間的怒火所吞噬。
3、妥協性
政治妥協是指國家、民族、階級、政黨和政治集團之間在利益衝突時,雙方通過政治談判、協商或默契,互相作出讓步,以緩解矛盾的一種行為。政治改革就是統治者的權力和人民的權利(英國則是國王和議會、貴族和平民)的博弈,就是既得利益者將自己的利益逐漸讓渡和捨棄。
在以革命為榮的中國,「妥協」就意味政治上不徹底、不堅定、無能軟弱。
其實,真正成熟的民主文化也是妥協的文化。19世紀英國歷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阿克頓說過,「妥協是政治的靈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話」。民主政治的字典里,寬容、妥協、合作都是關鍵詞。
同樣,英國的政治改革的漸進與和平,必然伴隨著政治妥協。博弈雙方的政治妥協是保證政治穩定的一劑良藥。只有避免「贏著通吃,輸者被通吃」,大家各讓一步,雙方才可能心平氣和地探討問題,解決矛盾,化解衝突,達成和諧和共識。
縱觀英國的民主化過程,政治妥協無處不在:國王與議會的妥協、上議院(貴族院)與下議院的妥協、保守黨與自由黨的妥協,貴族和平民的妥協、富人和窮人的妥協等等。政治博弈雙方既不斷地鬥爭,但在關鍵時刻又能夠作出必要的妥協。因此英國總是能夠妥善的解決歷史上的憲政危機,並由此推進政改進程。
相反,沒有妥協,政治就只能以暴力衝突,甚至革命戰爭收場:英國的查理一世、法國的路易十六,由於他們的不妥協,引發了革命,結果導致國家兵禍連連,人民生靈塗炭,他們自己也身首異處,家破人亡。
三、英國漸進式改革的歷史意義
1、漸進式改革為英國贏得了300多年的和平穩定。
武裝起義、暴力革命、人民戰爭,不管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改朝換代式的王朝戰爭,還是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武裝起義、革命戰爭,終究會導致長期戰亂和社會動蕩,廣大民眾必定是最大的犧牲品。
儘管連英國人自己都承認,他們是世上最好戰的民族。在這個地球上,找不到他們沒有打過的國家。但是,他們對外戰爭不斷,但內戰卻很少。
從1688年的「光榮革命」至今,三百多年裡,英國則從來沒有發生內戰、內亂,在當今世界大國中,英國堪稱最平穩和諧發展的國家(美國尚有一次內戰)。
相反,大國中,中國、法國和俄國是最具有「革命精神」的國家。這些國家崇尚的是革命的徹底性、純潔性。革命的雙方是你死我活、魚死網破的鬥爭,「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結果也是單一的成王敗寇:贏著通吃,敗者「永世不得翻身」。但是,鬥爭的雙方,往往不斷地在成敗競技場上交換場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惡性循環,惡鬥不止。
以近代中國為例,近代以來,先是維新派和慈禧的頑固派鬥爭導致戊戌政變,接著是革命黨反清的辛亥革命,然後是孫中山對北洋軍閥的無數次繼續革命,至死都「革命尚未成功」,之後又有長達22年的國共爭鬥,新中國時期,先有造反派和走資派的革命,後有改革派和文革派的暗鬥。
法國、俄國大體如此。光是近代法國,就先後產生了12部憲法,1789—1875年的86年內,法國平均每7年更換一部憲法,
無數次的內戰、內亂、革命、起義、暴動、政變,使得這些國家政權更迭頻繁、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靈塗炭、經濟舉步維艱、國家元氣大傷。
2、促進了英國經濟和社會的大發展、大繁榮
漸進式政治改革,既改良了政治制度,有維護了社會穩定,從而使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良好的基礎和前提。
英國最先發生、最先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社會生產力也因此獲得巨大發展。一位歷史學家曾這樣評價英國社會穩定和工業革命的關係:「當法國革命和拿破崙戰爭在歐洲大陸上造成血腥和暴烈的悲劇時,在英國發生了一個變化,這一變化,歸根結底,使得圍攻巴士底獄和滑鐵盧戰役在相形之下似乎無足輕重了。」他這裡所說的「這一變化」就是指英國工業革命。對此,恩格斯也有類似的評價:「當革命風暴橫掃整個法國的時候,英國正在進行一場比較平靜的但是威力並不因此減弱的革命。」這裡的「英國革命」,同樣是指英國工業革命。
先進的政治文明和穩定的社會環境還推動了科技創新和文化繁榮。近代英國產生了牛頓、達爾文、瓦特、培根、雪萊、拜倫、蕭伯納、狄更斯、亞當?斯密等科學巨人和文化巨匠。
先進的政治文明和穩定的社會環境還導致國家的富強。英國逐漸由一個島國,發展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大英帝國」。
3、順應民意和潮流,英王室得以存活至今且倍享尊榮
由於近代以來,從「光榮革命」開始,英國漸進式改革的過程,就是英國王室不斷順應潮流、接納民意的過程,也是國王和議會(民意機構)不斷妥協消長的過程。
通過漸進式改革,英國國王的權力、地位、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專制君主轉變為統而不治的虛君;從國家公敵成為民族國家象徵;從國家戰亂的禍根成為國家的政治平衡器;從千夫所指成為萬民所仰。
由於英國王室的急流勇退、克己復禮,所以,當歐洲「王冠成打地滾到街上而無人拾取」的時候,英國王室卻能一直安然無恙且至今還倍享尊榮。甚至在今天,英國民眾在談論起維多利亞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時,仍然充滿尊敬。而當今王室的每一個慶典,如女王壽辰、登記周年紀念、王子大婚或生子等等,都成了英國的普天同慶的「好日子」。
4、英國漸進式政治改革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巨大貢獻
英國的政治體制改革進程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巨大貢獻。
從內容來看,英國在三百多年的漸進改革中,有許多制度創新,尤其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四大發明」——代議制、兩黨制、君主立憲制、內閣制,至今仍是世界民主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從形式來看,以和平、漸進的方式進行政治改革,給世人、後人在社會轉型時期,提供了除暴力革命以外的另一種模式選擇。
王建軍
2013-11-18
相關話題:
英國王室為何備受尊崇?(組圖)
那些曾被我們貼上「資本主義」標籤的東西
這些年,哪些「違法的事」推動了改革?
1949年前後歷史也應「兩個不能否定」
鄧小平為何力挺朱鎔基「懂經濟」?
有兩件事我們要感謝鄧小平
鄧小平為何說沙俄、蘇聯得利最大?
鄧小平南巡的「那兩句話」當年為啥不敢見報?
鄧小平「南巡」中的三個蹊蹺問題
再問《春天的故事》:中國還會有第三個「春天的故事」嗎?
《春天的故事》隱含著哪些政治信息?
美國為何沒有「春天的故事」?
英俄日美:對近代中國影響最大的列強
中美歷史上的兩段「蜜月」時期(圖)
美國近百年參與的四次「世界大戰」
情勢變了,朝鮮別再指望中國抗美援朝
中共執政以來的四次權力交接(組圖)
中國歷史上的兩次「百家爭鳴」
遵義會議後毛澤東的四次權力危機
宋美齡何以成為民國「永遠的第一夫人」?
朝鮮:既不民主,又非人民,更非共和!
中共政治局常委文科背景增強的社會因素
習仲勛和習近平的深圳緣(組圖)
為什麼德國、日本對侵略戰爭持不同態度?
二戰中,希特勒為什麼不侵佔瑞士?(圖)
五四運動北大學生為何敢血書「還我青島」?
我們為何不提俄佔150萬平方公里回歸(組圖)
「文革」悲劇絕對不會重演!!
德國人為什麼不敢美化侵略戰爭?
戈爾巴喬夫:遲到者將受到生活的懲罰
《共產黨宣言》中的「階級鬥爭」為何會被「和諧」掉?
鐵血宰相俾斯麥何以準確預測中日一弱一強?
晚年毛澤東暢遊長江的政治含義(組圖)
近代日本為了侵華使了哪些下作手段?
推薦閱讀: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在哪些方面更自由了?
※如何看待前幾天的中央文件〔2015〕9號《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將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既得利益者都是些什麼人,得到的什麼利益?
※改革是遏制腐敗的治本之策
※如何反駁「你每給國外一點流量,谷歌就可以多一些資金」之類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