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講下航天員鄧清明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謝邀!

很高興能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

今年年初,為了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20歲生日,各大媒體來到了中國航天員的誕生地——北京航天城進行集中採訪。之後,關於航天員的報道不斷出現,作為航天愛好者,很開心、很高興的一點就是航天員鄧清明終於公開出現在媒體報道中了!

航天員鄧清明,是目前航天員大隊唯一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仍在訓練的首批現役航天員。20年來,他3次入選任務梯隊,3次與飛天失之交臂。如今,為了實現自己的飛天夢,他仍然在堅持訓練著!他說:追夢沒有休止符,奮進永遠在路上!

加油!相信在空間站里能看到航天員鄧清明的身影!

航天員自述(鄧清明)

1966年3月16日,我出生在江西省宜黃縣東陂鄉一個農村家庭,兄妹5人,我是大哥。

父母文化程度低,但他們從小就教育我,既要好好學習,更要坦坦蕩蕩做人,這些話伴隨了我一生。

小學5年,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擔任了班幹部,小小的我開始明白什麼是責任。

上初中時,學校離家比較近,父母在田間辛勞,我就學習之餘承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也更加理解和感恩自己的父母。

高中離家有20多里的路程,需要住校,每個星期六下午放學才能回家。為了省錢,加上交通不便,整個高中階段都是步行往返。

在那個離開家獨立生活的日子裡,我唯一的奮鬥目標,就是努力考上大學、找份好工作,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高中最後一個學期,空軍到我們學校招飛。那時候,自己對飛行員這個職業一點都不了解,唯一的認識,大概還來自少年時期看過的幾部影片,心裡有一點英雄主義情結。

在父母的鼓勵下,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報了名,沒想到竟然一路順利通過了各項體檢和考試,成為了一名飛行學員。

去軍校報到的時候,村裡很多人都來為我送行。我暗下決心:一定努力干出個樣子,決不能讓家鄉父老失望。

1984年6月,帶著憧憬和希冀,我登上了北去的火車,來到河北保定航空兵預備學校。

飛行學員的學習和訓練是非常緊張和辛苦的,在預校的8個月中,我克服了許多困難,順利完成了從青年學生到革命軍人的轉變,從軍人到飛行學員的轉變,逐漸對軍人的職責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預校培訓結束後,我被分配到新疆哈密第八飛行學院,進行航空理論學習。

新疆的環境,對於我這個在江南水鄉長大的人來說,是陌生而艱苦的。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一定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名真正的軍人,一名合格的飛行員。

半年後,我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所有科目的考核,順利進入初教團,開始飛行訓練。

離開地面,翱翔藍天,我感到非常自豪,但要學好飛行,完成好學業,成為真正的飛行員,卻遠沒有那麼簡單,需要克服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和挫折。

在1985年大裁軍的背景下,飛行員淘汰率非常高,我對自己能不能飛出來,心裡確實沒多少底氣。但我始終堅信,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我堅持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努力做好,一個科目一個科目認真攻克,終於在10個月後,以優異成績進入高教團,開始殲擊機訓練。

1987年11月,我順利完成高教機訓練,被分配到空軍駐延吉某團,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飛行員。

1990年,我同愛人滿顏虹結婚,第二年有了可愛的女兒滿琪。

當飛行員不易,當飛行員家屬更不容易。大家都知道飛行員是高風險的事業,每年都有飛行事故,都有戰友血灑長空,甚至獻出生命,但我的愛人從未拖過後腿,一直是家庭的堅強後盾,我永遠感謝愛人對我飛行事業的理解和支持。

1996年,載人航天工程在空軍進行首批航天員選拔。

經過全面考核,1998年1月5日,我和其他13名戰友一起,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首批航天員。

入隊那年,母親不遠千里專程到北京看我,我陪著她參觀北京航天城。母親說,在她有生之年,希望能親眼看到我飛上太空——其實,這又何嘗不是我的心愿。

然而,要實現飛天的夢想,首先要完成幾十門基礎理論學習,還要完成數十項專業技術訓練課目。

這些學習訓練,標準高、要求嚴、競爭壓力大,為了把相關知識學好,學紮實,儘快提高能力,我放棄所有周末和假日,拿出全部的業餘時間,全身心投入其中。經過幾年刻苦學習,我較好完成了所有課目,取得了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資格。

那段時間,家庭瑣事、孩子教育的重擔全部壓到了妻子的肩上,她就像當初支持我飛行一樣任勞任怨,令我十分感動。

2003年,利偉駕乘神舟五號一飛衝天。作為戰友,我由衷地替他高興,為他自豪,當他從著陸場返回航天城時,我們全體航天員列隊歡迎他,大家都禁不住熱淚盈眶,和利偉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中國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實現了!所有的艱苦努力和辛勤付出終於有了回報,那種幸福和激動,我們航天員身處其中,體會更加深刻。

此後,我加倍努力備戰任務,也想親自體驗一次飛天的感覺。可惜事與願違,儘管我曾3次入選載人飛行任務備份梯隊,每次都完成了和主份同樣標準的訓練任務,卻一再與飛天失之交臂。

目送自己的戰友一次次飛天成功,一次次載譽歸來,說心裡話,沒有失落感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別人可以執行任務,而我不行呢?

——航天員是我的職業,身為一名航天員卻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那不是我的失職嗎?!

我一次次地問自己,但任務計劃安排卻沒有給我太多時間整理負面情緒。

每次任務成功後,每名航天員都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給自己「歸零」,拋開過去,放空自己,以從零開始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為國出征,是全體航天員的夙願。但幾乎每名航天員都當過「備份」,有的還不止一次。每次與飛天夢想失之交臂,大家都會調整好心態從零開始。不管如何艱難,從未想過放棄。

記得2013年神舟十號任務時,女兒鄧滿琪剛好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代職。

「神十」發射的前幾天,我作為任務乘組備份梯隊成員來到酒泉,入住問天閣。

我們父女倆已經分別近一年了,彼此都非常挂念。由於航天員乘組在飛行前要進行醫學隔離,我們約定,每天晚飯後,女兒到問天閣,隔著圍欄和我見見面。

我在圍欄裡面,女兒在圍欄外面,兩人相距十多米。每次道別時,女兒總是說:「爸爸,你要加油啊!我們共同努力,不放棄不拋棄。」

有一次分別後,我從女兒不願回首的背影中,能感覺到她哭了,自己心裡也酸酸的。

神十成功發射後,我們備份乘組3名航天員,馬上收拾行李準備返回北京航天城,為正在飛行的戰友做地面支持工作。

這時,任務總指揮長經過我們身邊,用拳頭在我們三名備份航天員肩上輕輕捶了兩下,又豎起大拇指。

我知道,那是一種信任,一種肯定,更是一種激勵!

2014年初,上級宣布了李慶龍、吳傑、陳全、潘占春、趙傳東等5名航天員停航停訓的命令。

自1998年入隊以來,我們一同摸爬滾打16年的5位好戰友,帶著深深的眷戀,離開了航天員大隊,離開了他們用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為之奮鬥的載人航天事業。

3月13日,上級專門為他們舉行隆重的停航停訓儀式,當時的場面讓所有人動容。

我至今記得,那天,陳全緊握我的手說:「不管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老鄧,你要繼續努力,不要放棄。」

目前,我是首批航天員中唯一一名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但卻仍然在參加學習訓練和任務備戰的。我始終保持著最佳狀態,時刻做好飛天的準備,只要航天事業需要,我將永不停歇備戰的腳步。

「神十」任務後不久,我在一次常規體檢中查出有微小的腎結石。作為一個快50歲的人,這很正常,一般也不用做什麼處理,但航天員卻不行。

航天員如果有腎結石,執行飛天任務時,處在失重環境下,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後果。我堅持去做了兩次超聲波碎石手術,忍痛把結石徹底處理乾淨。

女兒看我遭罪,心疼得直流淚。但我想,為了飛天,再大的痛苦我也願意承受。我已經等了16年!決不能因為這幾塊「小石頭」受影響!

2016年神舟十一號任務,我再次作為備份航天員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發射前一天,總指揮部召開會議,研究決定最終的飛天人選。

會議結束後,航天員中心領導到問天閣向我們4名待命的航天員通報會議決定,宣布的結果是由景海鵬、陳冬執行神舟十一號任務,我和另一名航天員作為備份。

領導讓我們談談對任命決定的感受,海鵬和陳冬分別表了決心,輪到我發言時,自己的心情極其複雜,心裡雖有千言萬語,卻不知說什麼好。

我停了一會,轉過身面向海鵬,緊緊地抱住他說:「海鵬,祝賀你!」

海鵬也飽含深情地說道:「謝謝你!兄弟!」

幾分鐘里,整個問天閣大廳寂靜無聲,在場的許多人都流了淚。

其實,我們每名航天員都深深懂得,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工程、偉大的夢想之中,個人的榮辱得失,真的微不足道。我們大家勠力同心,共同圓滿完成任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光榮的。

我暗下決心,回京後一定做好地面支持工作,和海鵬、陳冬一起,把這次任務共同完成好!這樣才對得起國家的培養,才算得上一名合格的「備份」。

神舟十一號在太空中飛行了33天,它是任務中最精彩的華章,是最讓人激動的階段。

但是,我們從備戰任務到任務結束,整整歷時三年,那是30多個33天啊!而這些繁重的地面訓練任務,是不分主份備份,標準完全一致的。

海鵬、陳冬凱旋後,載人航天工程領導對我們兩名備份航天員說:

「你們和神十一乘組共同完成了這次任務,任務的成功就是你們的成功,航天員在天上的表現就是你們的表現。」

聽到這溫暖的話語,我不禁留下了熱淚,心底也為之釋然。

20年飛天逐夢,我特別感謝家人對我的陪伴、理解、支持和包容。

我永遠不會忘記,剛到航天員大隊時,母親來看我時說過的話,只是沒想到,直到老人家去世,我都沒能幫她實現親眼看我飛向太空的心愿。

我也不會忘記,每次作為備份返回北京時,愛人都會專門穿上一件紅色的衣服,手捧鮮花到機場迎接我,微笑著給我鼓勵和寬慰。

神舟十一號發射,我又一次與飛天失之交臂。當我處理完手頭的工作、帶著些許失落回到家時,推門一看,家裡收拾得格外整潔,桌上擺著滿滿一桌豐盛的飯菜和三杯斟滿的紅酒,愛人和女兒把我當英雄一樣歡迎。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走進衛生間,打開水龍頭,讓哭聲和水流聲交織在一起。

回到房間,愛人對我說:「不管結果怎樣,我們這些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們努力了、我們奮鬥了,你讓我尊敬,你為孩子做出了榜樣!」

那時,女兒滿琪已經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作,也成了一名年輕的「航天人」。她還專門寫了一篇散文,記錄了那時的心境:

「……任務執行期間,我們共事於同一座大樓,你時常來視察我的工作動態,給我講解相關的知識,了解我身邊的同事朋友。我終於看到你染過的頭髮裡面暗藏的白髮,開始為你在這一崗位默默奮鬥的這十九年而心疼……」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與你並肩奮鬥的日子讓我迷戀,你永遠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我親愛的爸爸。」

女兒稚嫩的文字讓我感動,更讓我堅定,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個永不服輸的老爸,做女兒最崇拜的英雄!

天空中沒有痕迹,但鳥兒已經飛過。20年飛天逐夢,我努力了,我奮鬥了,我無怨無悔。

當前,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已正式進入了空間站建設新時代。

與以往任務相比,空間站任務對航天員的要求標準更高,我一定要在各方面做好充分準備,以最好的狀態迎接黨和人民挑選,爭取在進軍太空的新征程上留下自己的足跡,展現一名航天老兵的風采。

— — — — — — — —

一個演講:

航天員鄧清明最新演講 追夢太空二十年 永不停歇備戰的腳步!

致敬!

有時間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介紹這位英雄的!


網上能看到的就不說了,無非是始終備份,一直堅守。見過三次鄧航,和其他航天員對比,沒見過他笑。堅持不易,尤其是這種榮譽感很強的職業。


推薦閱讀:

《夏洛特煩惱》塑造了怎樣的人物?
楊惠妍獲選世界年輕女首富,她的發家史是?
劉備,三國中最勵志的人物
宇航員薩莉:沒有什麼是女性不能實現的 | 歷史

TAG:人物 | 航天 | 宇航員 | 宇航員生活 | 航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