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趙國的杯具命運

戰國初期趙國的杯具命運

趙、魏、韓三家分晉是趙家挑的頭,三家分晉後趙國是分得晉國土地最多的,按說趙國應該有理由延續晉國的霸業,遺憾的是戰國初期的霸權國卻是魏國。趙國不僅沒能成為霸權國,甚至一度遭受中山國這樣的二流國家的攻擊,不得不以趙國智地(今山西運城地區的永濟市西北、蒲州古城東南、臨猗縣南部一帶)為代價向魏文侯求救,中山國被魏國樂羊所滅。

作為前霸主晉國的重要後繼國居然打不過一個中等大小的二流國家,竟以割地為代價請求別國援助,還讓這個援助國越過自己的國土控制著一塊飛地真可以算是奇恥大辱了。深受刺激的趙國也不得不進行改革:任用相國公仲連,又任命牛畜為「師」、荀欣為「中尉」、徐越為「內史」,推行他們的主張,在政治、經濟上進行了初步改革,國力有所增強,但與當時的魏國相比趙國不得不繼續做三晉聯盟的小夥伴。

趙成侯時期趙國受到魏國的攻擊,在齊國相助下才免於滅亡的命運,但趙成侯不得不與魏惠王在邯鄲城南的漳水會盟並簽訂不平等的屈辱條約。趙成侯之子趙肅侯即位後任命其弟趙成為相邦,封安平君,兄弟二人齊心協力共主國政,趙國漸漸有了起色:先有趙、齊敗魏軍於馬陵,後有秦、趙合攻魏國並於公元前338年大敗魏軍於岸門(今山西河津南),俘虜魏將魏錯。但公元前337年趙國遭齊、魏聯合進攻,公元前336年又有秦國對趙國的進攻,尤其是公元前327年齊魏聯軍在平邑(今山西靈邱西北)大敗趙軍,取平邑新城(今山西朔縣南)並俘虜趙將韓舉。

趙肅侯二十四年(前326年)趙肅侯去世,魏、楚、秦、燕、齊各派銳師萬人來參加會葬。趙肅侯生前與魏、楚、秦、燕、齊等國連年惡戰而不處下風,趙國儼然是北方的新霸主。魏惠王后期,趙肅侯連續發動合縱攻勢,打擊魏國,使魏國的百年霸業再次受到嚴重削弱,不足以阻擋趙國的南進,為趙國向中原發展掃除了最強大的一個敵人。趙肅侯死後魏惠王立即聯合楚、秦、燕、齊四國以會葬為名,各派精兵,趁趙國新君趙雍年幼之際,俟機圖趙。對於十五歲的新君趙雍來說:父親的葬禮實在是兇險——搞不好趙國就會被五國聯軍滅掉。在趙肅侯的託孤重臣肥義的幫助下,趙雍決定採取針鋒相對、魚死網破的強硬應對措施,擺開決戰的架勢來迎接這些居心叵測的弔唁使者。

趙雍命令趙國全境戒嚴。代郡、太原郡、上黨郡和邯鄲的趙軍一級戒備,準備隨時戰鬥。聯合韓國和宋國這兩個位於秦、魏、楚、齊之間的國家,使趙、韓、宋三國形成品字型結構,將秦、魏、楚、齊四個國家置於兩面受敵或者三面受敵的被動局面。又重賂越王無疆,使之攻楚,先把與趙國不搭界的楚國的注意力轉移到它的老對手越國身上去。重賂樓煩王擊燕和中山。燕國是五國中比較弱的一個,在樓煩的強力攻擊下,燕易王比較緊張,十分擔心趙國與樓煩夾擊燕國。中山雖然不是一流的強國,但由於楔入趙國的版圖內,經常受齊國的指使從背後攻擊趙國的都城邯鄲,對趙國的威脅比外部的強敵更大。中山在樓煩的攻擊下,也無暇顧及對趙國的趁火打劫了。在去掉了燕、楚兩個強敵後,魏、秦、齊集團對趙、韓、宋集團就沒有什麼優勢了。趙武靈王命令來會葬的五國軍隊不得進入趙國邊境,只許五國使者攜帶各國國君的弔唁之物入境,由趙國負責接待的大臣將他們直接送往邯鄲。魏、秦、齊見趙國重兵待客,戒備森嚴,而且趙、韓、宋聯盟已成,不得不打消了要佔趙國便宜的念頭。五國使者入趙後,見趙國精銳雲集邯鄲,戰爭一觸即發,不敢有任何的差錯,在與趙雍厚葬趙肅侯後,便匆匆離去。魏惠王發起的五國圖趙的陰謀被趙雍挫敗了。年少的趙雍初涉君位就經受住了如此嚴峻的考驗。

推薦閱讀:

講清戰國(四):戰國初期大兼并
如果他能多活幾年,秦國或許就不會亡
長平之戰,真敗於趙括無能嗎?
三家分晉
拉長石的故事(它就是戰國時期的和氏璧)

TAG:戰國時期 | 人文 | 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