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麼取暖的
06-03
古代人是怎麼取暖的
帝都的氣溫越來越高,大街小巷,出門的人手一把太陽傘,雖說不能讓氣溫降下來,好在能遮住點陽光,不至於出門的瞬間成了「串串香」。雖說三伏天還沒有到來,不過炎熱的季節告訴我們,夏天已經走近了。在這個炎熱的季節里,空調、電扇、冷飲、冰激凌是人們的大救星,地暖早已被人們拋在腦後了。我們見慣了清宮戲裡夏天吃西瓜、在房間里放冰、去圓明園避暑,靠這些來消暑降溫,那古代人們冬天怎麼過呢?今天聖勞倫斯小編就來說說,沒有地暖的古代人怎麼過冬。
1.地龍
明清時期,很多宮殿的地磚下面有火道,有固定的生火地點,生火之後,熱熱的空氣順著火道鋪滿整個房間的地板,這是就地暖的原型。現代地暖的原理跟這個大同小異。不過,這種奢華的地龍只有在皇族或貴族家中才有,普通老百姓恐怕見都沒見過。
2.火炕
北方人用火炕,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火炕到現在還在農村廣泛使用。在房間里或者院子里壘個灶台,下面燒火。灶台與炕通過一條煙道相連,熱氣或熱煙順著煙道擴散到火炕里,讓火炕變得暖烘烘的。人們在炕上睡覺、吃飯、讀書、待客……絲毫不覺得冷。這個原理,基本上和地暖也是一樣的。而且還符合人們頭涼腳熱的養生習慣,既環保又暖和。3.火盆
火盆是南方地區採暖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國古代採暖的主要工具。金屬盆里放兩簸箕碳,通紅的炭火把房間里烤得暖烘烘的。炭火周圍還可以烤地瓜、土豆、花生、甘蔗,一物多用、簡單方便。古代人富貴人家的炭火盆通常精雕細琢,周圍還有網罩。窮苦百姓家的火盆雖然簡陋,但也照樣能讓小屋子裡暖暖的。但火盆用不好,容易產生一氧化碳,所以現在有條件的家庭並不再使用火盆了。4.手爐
手爐我們通常在清宮戲裡見過,每逢冬天,後宮妃子們人手一個。金屬鑄成,上面雕花,裡面放幾塊熱碳,外面用個精緻的布藝套子套上,講究地拿在手裡,冬天用來暖手。和手爐相似的還有湯婆子、腳爐等,都是古代人精緻的採暖工具。這些東西放在現代,雖然造價不高,但使用有限,而且略顯累贅。
現在想來,古代人還是挺會照顧自己的,從頭到腳都考慮周全了。不過聖勞倫斯小編還是最看重那個地龍,只要這玩意一生火,整個房間都暖和起來了,後面的用具根本用不上。地龍發展到現代,成了地暖,只要家裡裝上了地暖,其他電熱器、空調、暖水袋、電熱毯等,就統統可以下班了。
推薦閱讀:
※節氣和置閏在中國古代曆法中的意義和演變之研究
※細說古代名人與酒的故事
※中國古代發明的陰陽合曆,精確完善,契合天地日月的運行規律
※中國古代三座墳墓,一個找不到,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
※觀象授時——中國古代的曆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