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詳解-2 區域結構
來自專欄網路工程師
不想寫不想寫,動腦子太困,動手太累。。。。。。
我們講講講OSPF的區域結構。
在小型網路中,路由器鏈路構成的結構並不複雜,很容易確定前往各個目的地的路徑。然而,在大型網路中,路由器鏈路組成的結構極其複雜,前往每個目的地的潛在路徑為數眾多。因此對所有可能路由進行比較的SPF演算法非常複雜,需要很長時間。
一、區域擴大的問題
1)最短路徑優先(SPF)演算法的頻繁計算:在大型網路中,變化是不可避免的,路由器將大量的CPU周期用來重新計算SPF演算法和更新路由表。
2)路由表龐大:默認情況下,OSPF不進行路由匯總,這樣路由表可能非常大,這取決於網路的規模。
3)鏈路狀態資料庫(LSDB)龐大:LSDB包含有關整個網路的拓撲信息,每台路由器都需要保存前往其所在區域中每個網路的路由,雖然並非所有這些路由都將加入到路由表中。
二、解決OSPF區域擴大的方式
1.減少SPF計算量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通常將網路劃分成區域如下圖所示,以減少SPF演算法的計算量。區域內的路由器數量以及在區域內擴散的LSA數量較少,這一位置區域內的LSDB(拓撲資料庫)較小。其結果是,SPF演算法的計算量更小,需要的時間更短。在這種情況下,仍可進行區域間路由選擇,但很多內部路由操作(如SPF計算)實在各個區域內進行的。例如,如果區域1存儲鏈路時好時壞的問題,不會導致其他區域內的路由器不斷運行SPF演算法,因為它們不受區域1內這種問題的影響。
2.OSPF多區域優點
在使用了正確的IP編址層次結構和OSPF配置的情況下,使用多個OSPF區域具有下述重要優點。
1)SPF計算頻率更低:詳細的路由信息被限制在區域內,因此無需將所有鏈路狀態的變化擴散到其他區域。這樣,當網路拓撲發生變化時,只有受影響的路由器需要重新計算SPF,從而將影響限制在當前區域內。
2)路由表更小:使用很多這個區域時,前往區域內具體網路的路由被限制在區域內。可對路由進行配置,使其將這些細路由打包成匯總信息(細路由LSA1、LSA2,匯總信息LSA3),而不是將它們直接通告到其他區域。通過通告匯總信息,可減少區域間傳播的LSA,同時確保所有的網路是可達的。
注意:LSA1和LSA2在跨區域的時候打包為LSA3而減少LSA條目,這裡的匯總信息指的是LSA3在思科官方文檔中稱為Summary LSA。
3)降低了鏈路狀態更新(LSU)開銷:LSU可包含多種類型的LSA,其中包括鏈路狀態信息和摘要信息。路由器在區域間通告一條路由或少量路由,而不發送針對區域內每個網路的LSU,從而降低在區域間傳輸LSU的開銷。
三、OPSF的兩層次區域結構
1.骨幹區域和非骨幹區域
1)骨幹區域:主要功能為快速、高效地傳輸IP分組的OSPF區域。骨幹區域將其他類型的OSPF區域連接起來,通常沒有終端用戶。骨幹區域也叫OSPF區域0,它是網路核心,其他區域都與它直接相連。
注意:在一些CISCO文檔中,將骨幹區域稱為中轉區域。然而在OSPF RFC中,中轉區域是一個與虛鏈路相關的術語。虛鏈路在後續的文章中介紹。
2)常規(非骨幹)區域:主要功能為連接用戶和資源的OSPF區域。常規區域通常是根據職能或地理位置劃分的。默認情況下,常規區域不允許另一個區域使用其連接將數據流傳輸到其他區域。默認情況下,來自其他區域的所有數據流都必須經過骨幹區域0.常規區域又分為幾類,包括標準區域、末節區域、完全末節區域和次末節區域(NSSA)和絕對末節NSSA。文章後續的文章中介紹這些區域類型。
OSPF採用嚴格的兩層區域結構。網路的底層物理連接必須與兩層區域結構匹配,即所有非骨幹區域都直接與區域0相連。
2.分區域後SPF的特點
使用鏈路狀態路由協議時,所有路由器都必須保存一個LSDB。OSPF路由器及其連接的鏈路越多,LSDB將越大。在所有的路由器中保存所有信息有它的優點,但這種方法在大型網路中沒有可擴展性。區域概念是一種折衷:區域內的路由器保存該區域中所有鏈路和路由器的詳細信息,可以將OSPF配置成只保存有關其他區域中路由器和鏈路的摘要信息。
正確配置OSPF後,當路由器或鏈路出現故障時,相應的信息只會被擴散到當前區域中的路由器,區域外的路由器不會受到這種信息。通過採用層次結構並控制區域內的路由器數量,OSPF自治系統(AS)可擴展到非常大。
正如前面指出的,OSPF區域必須構成層次結構,這意味著所有區域都必須與區域0相連。在下圖中,區域1中的路由器不能與區域2或3中的路由器直接相連。區域之間傳輸的數據流必須經過骨幹區域0。每個區域包含多少台路由器最合適呢?這隨著諸如網路穩定性等因素而異,Cisco的建議如下:
1)每個區域包含的路由器數量不應超過50台;
2)每台路由器所屬的區域最多不要超過3個。
這些推薦值旨在避免OSPF計算讓路由器不堪重負。當然,網路設計和鏈路穩定性也會影響路由器的負載。
3.OSPF路由器的角色
OSPF路由器的類型決定了什麼樣的數據流能夠進入和離開區域。下面是4種路由器類型如下圖。
1)內部路由器:所有介面都位於同一個區域中的路由器,同一個區域中所有內部路由器的LSDB都相同。
2)骨幹路由器:位於骨幹區域0邊緣的路由器,至少有一個介面與區域0相連。骨幹路由器在維護OSPF路由信息時採用的步驟和演算法與內部路由器相同。
3)區域邊界路由器(ABR):連接多個區域的路由器,為其連接的每個區域維護一個LSDB,並路由器前往/來自其他區域的數據流。ABR將區域0連接到非骨幹區域,因此是區域的出口,這意味著前往其他區域的路由信息必須經過當前區域的ABR。ABR將這些路由選擇信息通告給骨幹,骨幹路由器再將其轉發給其他的ABR。只能在ABR對其連接的區域的地址進行匯總(對其連接的區域的LSDB種的路由選擇信息進行匯總)。ABR分離LSA泛洪區,還可能提供默認路由。一個區域肯能有一台或多台ABR。
理想的設計是只讓每個ABR連接兩個區域:骨幹區域和另一個區域。正如前面指出的,建議ABR最多不要連接3個以上的區域。
4)自治系統邊界路由器(ASBR):至少有一個介面與其他域(如另一個OSPF自治區域系統或使用其他網路協議的域)相連。OSPF自治系統由所有OSPF區域及其中的路由器組成。ASBR可將外部路由重分發到OSPF域中,反之亦然。
注意:同一台路由器可屬於多種類型。例如,如果路由器同時連接區域0、區域1和一個非OSPF網路,則它既是ABR又是ASBR。
對於它連接的每個區域,路由器都有一個獨立的LSDB。因此,ABR有兩個LSDB,一個針對的是區域0,另一個針對的是它連接的非骨幹區域。屬於同一區域的兩台路由器中針對該區域的LSDB相同。兩台路由器之間建立鄰接關係後,它們的LSDB將是同步的,這將在下篇文章中介紹。
未完待續...
葉煥新:OSPF詳解-1 我又回來了
推薦閱讀:
※【CCIE實驗】OSPFv3 Prefix-suppression配置案例
※如何學好 CCNP?
※想往CCIE方向發展, 有哪些好的建議?
※通信工程專業考ccie證書有用嗎?ccie跟通信工程專業關聯性大不大?
※CCNP認證學習指南之OSDF思維導圖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