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談世界史:漢武帝與美利堅(全)

怪談世界史:漢武帝與美利堅(全)

如果我說,漢武大帝間接創造了美利堅合眾國,你會相信么?

  多米諾骨牌想必您一定聽說過:將若干張方形骨牌按順序放好,然後推倒第一張,其後的骨牌便會相繼倒下,沒有絲毫反抗的能力。

  縱觀世界歷史,兩千年來人類文明的演化實際上就和多米諾骨牌一樣,正是因為第一張骨牌的倒下而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而最初推倒這張骨牌的人,是一個名叫劉徹的華夏族人,也就是眾所周知的「漢武大帝」。

  你問為什麼?且聽我慢慢道來。

漢朝與匈奴

  歷史學家對於劉徹的評價甚高,史學界一般認為中國歷史上能被稱為「大帝」的人物只有兩位:一位是康熙,另一位便是漢武帝劉徹。(英文維基百科"the great」君王列表,其中可以被稱為"the graet"的華夏歷史君王一共有五個: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忽必烈、康熙。習慣上嬴政為「始皇帝」,忽必烈為大汗,而唐太宗因為語言習慣的關係,並沒有被冠以「大帝」名號。)

  這也不奇怪,劉徹所在的時代,羅馬還在共和國時期,剛剛結束布匿戰爭,羽翼未豐;而貴霜的大月氏在當時只不過是西域的一個普通族群;「歐亞四大帝國」中唯一起勢的安息帝國(又名帕提亞帝國)那時候也不過剛剛確立帝制,還沒有真正開始開疆拓土;而此時我們的漢朝卻正逢盛世,其實力足以冠絕群雄,算得上是那個時代的「世界第一級」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華夏族所在的漢文化圈,也是自劉徹開始才被真正確立下來的。

漢武帝劉徹

  關於劉徹的功績,諸如「獨尊儒術」、「專制改革」等等,有許多相關的歷史資料,本文就不再贅述了。而其最大的功績,毫無疑問,是「北破匈奴」和「開闢絲綢之路」。

  小時候曾經讀過一本書,叫做《影響歷史的一百個人》,作者在書中將劉徹放在了第51位。他的排名之所以沒有更進一步,是因為那本書的作者認為劉徹主要對漢文化圈的影響多一些,而對於世界歷史的貢獻卻寥寥可數。那時候我確實信以為真了,直到多年以後我又讀到了另一本書,書名叫做《上帝之鞭》,這本書主要是圍繞著另一個歐洲歷史人物來寫的,這個人叫阿提拉。

?

文藝復興時期的阿提拉肖像,上刻拉丁語: 「阿提拉 ·上帝之鞭」

  阿提拉的名字在西方可謂如雷貫耳,他的降臨曾經讓日薄西山的羅馬帝國體會到了末世的滋味——正是這位來自南俄草原的游牧少年,在繼承了父輩的遺志之後,左擎蒼右牽黃,帶領族人迅速吞併了整個潘諾尼亞(今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部分),隨後橫掃巴爾幹,勢如破竹,一路攻到了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東羅乞和之後,他又因為被西羅馬帝國撕毀的一則婚約,一怒之下領兵直擊西羅馬腹地,兵臨「永恆之城」羅馬,給了苟延殘喘的西羅馬帝國最後的一記重擊。如果不是因為他那一晚的離奇死亡,阿提拉的游牧騎兵很可能會征服整個歐洲,那麼世界歷史也許便會就此改寫了。

羅馬分裂後的歐洲形勢圖

  在阿提拉死後的二十多年間,西羅馬帝國風雨飄搖,不斷被蠻族侵蝕,最終在公元476年徹底滅亡,退出了歷史舞台(西方史學界將這一年定為古典時期的結束,中世紀的開始)。

  ·

  那麼這位」上帝之鞭「阿提拉又和遠隔千里而且早他500多年的漢武帝劉徹有什麼關係呢?這還要從漢武帝北破匈奴說起,下面請允許我來排一下年表:

  西漢元光六年至元朔二年(公元前129年~公元前127年),漢武帝麾下名將衛青將匈奴白羊王部逐出河套地區(今寧夏,內蒙古西南部,陝西北部)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衛青大破匈奴右賢王部(右賢王是僅次於單于和左賢王的三王)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衛青的外甥霍去病,時年17歲,領八百輕騎追擊匈奴大部隊,斬殺兩千餘人。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19歲的霍去病收復河西走廊(今甘肅),逼降匈奴渾邪王,絲綢之路就此打通。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衛青和霍去病出兵直擊單于王庭(今蒙古國烏蘭巴托),封狼居胥,至此匈奴各部全部被逐出漠南(今內蒙古)。

匈奴王族頭飾:鷹形金冠飾

  其實漢匈紛爭上下一共持續了400多年,之所以將破匈奴的主要功勞歸於漢武帝劉徹,是因為在他之前,漢朝對於匈奴一直是持賠款和親的綏靖態度的,而自他開始,漢朝才真正確立了武力驅逐匈奴的國策。

  至此匈奴勢力漸微,一蹶不振。面對丁零、烏孫、烏桓以及漢朝的四面夾擊,這個叱吒一時的草原帝國從當初的戰略進攻轉向了戰略防禦。而在劉徹死後的30年間,匈奴單于數度易主(這有點像羅馬帝國的「三世紀危機」),最後分成了五部。

  直到東漢初年,匈奴徹底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歸順了漢朝,從此開始了漢化;而北匈奴則在四面夾擊之下,一路向西遷徙,從今蒙古國境內一直被驅逐至今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又從阿爾泰山被驅逐到了烏孫國附近(今新疆天山附近),最後被趕到了康居國(今哈薩克境內)。至此,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游牧民族集團匈奴已經被徹底驅離了華夏大地,史稱「北匈奴西遷」。

?

(左)漢武帝去世時的漢匈版圖;(右)北匈奴消失前的漢匈版圖

  在北匈奴西遷的過程中,他們不斷搶奪著沿路各部族的領土,其中最有名的一支部族便是前文提到的大月氏,他們被匈奴一路向西擠壓,最後定居中亞,幾經征伐最後居然建立了與漢朝齊名的「貴霜帝國」。

  而大月氏並不是唯一被匈奴擠壓生存空間的部族,事實上,北匈奴西遷帶來的連鎖反應直接引發了歐亞大陸歷史上涉及人口最多、地理跨度最大的一次人口遷徙,西方史界稱之為「民族大遷徙」。

古康居國所在地,今天的「天馬之國」哈薩克

  現在讓我們先來看一看當時中亞的格局。

  實際上,早在公元前1世紀,就已經有一隊匈奴人來到了康居。這隊匈奴人通常被稱為「西匈奴」,他們的領袖是郅支單于。

  郅支單于,本名呼屠吾斯,西匈奴單于,也有學者將其作為北匈奴的初代單于。公元前44年,郅支受康居國邀請,領兵助其抗擊烏孫。在降伏四境之後他突然反戈一擊,將康居人趕出了故土,強佔了康居國的大片領地。(順便一提,郅支有一個兄弟叫稽侯狦,五單于分立時期正是稽侯狦率部南下投靠了漢朝,造成了兄弟鬩牆的局面。公元前53年,稽侯狦獲封南匈奴初代單于,即著名的呼韓邪單于。他有一位美麗的妻子——平沙落雁王昭君。)

公元前44年的中亞

  儘管後來漢朝為了拓展西域勢力,曾一度攻入康居,誅殺了郅支單于。但是由於漢光武帝時期南北匈奴的徹底分裂,北匈奴面對鮮卑、東漢和南匈奴的三面夾擊,節節敗退,因而大批不願為奴的原北匈奴人通過河西走廊(今甘肅),如潮水般地湧向了西域,湧入了康居,這直接導致了匈奴在中亞的再次崛起。

  於是在經歷了兩百年的征伐之後,這支北匈奴殘部已然成為了中亞的霸主,烏孫大宛奄蔡皆臣服於此(烏孫最後甚至都不敢在西部邊境屯守,大片土地成了無人區,足見匈奴人的兇悍)。

  而這一支死而復生的北匈奴殘部,儘管已無力再向東折返越過蔥嶺天山,但是游牧民族血液里的好戰天性是絕不會因為顛沛流離而消磨殆盡的。於是在稍作修養之後,他們便毫不猶豫地開始了大規模的征伐。

  但是他們要往哪兒進攻呢?

  向東折返對抗東漢?這無疑是自尋死路;進攻鮮卑?顯然也是以卵擊石;向南進攻?當初被自己逐出西域的大月氏現在已經在南方建立了強大的貴霜帝國;西南是安息帝國,其實力與東漢相當,也是幾無勝算。

  看樣子他們只能向西北,去遼闊的歐亞草原碰碰運氣了。正巧西北面的阿蘭(古稱奄蔡)實力不強,而且恰好還是自己的附庸。

北匈奴消失後的歐亞四大帝國,農耕文明與游牧文化的分界線一目了然

匈奴與匈人

  歐亞草原,世界上最寬廣的草原,她南臨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帶(世界上最長的山帶,隔離了游牧文化與農耕文明),北接北極圈的凍土苔原,期上滿布著肥沃的草場。(順帶一提,俄羅斯有一條著名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就是建在這片草原上的:從海參崴到莫斯科要橫跨八個時區,歷經9288公里,幾乎等同於橫跨了印度洋!)

  歐亞草原沒有高山鮮有湖泊,可謂一馬平川,匈奴突厥蒙古,歷史上那些最強悍的游牧民族都是經由這片草原,開始他們遠大征途的。其實這些游牧民族最初決定向西征伐的理由都很簡單——從其他游牧民族那裡搶奪草場(其實這種情況直到現在依然時有發生,那一年我去四川藏區,當地的羌人還總是抱怨上面的藏人搶了他們的草場)。總之,更多的草場就意味著更多的牛羊馬匹,就意味著更多的人口和更富足的生活。

?

南俄草原

  言歸正傳,前文我們曾經提到過,北匈奴消失的時間大約是在公元160年左右,而他們在消失前乾的最後一件事便是入侵阿蘭國(奄蔡)。說是入侵,其實稱為「驅趕」更為貼切——北匈奴只是搶佔了阿蘭人的地盤,並沒有對其趕盡殺絕,實際上他們還是保留著某種程度上的附庸關係。

公元160年的中亞,黑色箭頭為北匈奴進攻方向,紅色為阿蘭人逃離方向。

  如果你問我,當今世上最顛沛流離的民族是哪個?我或許會回答猶太人或者吉普賽人(羅姆人),但如果放眼整個世界歷史的話,有一個民族比起上述兩族來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那就是阿蘭人。

  阿蘭人最早是居住在鹹海以北(今哈薩克西北部)的游牧民族,東南與康居相鄰,古稱奄蔡,其文化風俗與康居國一致。後來阿蘭人受到匈奴人的驅趕,不得不向西遷徙。最後定居在了今高加索地區。

?

高加索的奧塞梯人(攝於19世紀)高加索阿蘭人的直系後裔

  公元三至四世紀,伴隨著「匈人」(不是匈奴人)的崛起,阿蘭人中的大部分又被迫加入了匈人大軍,西進攻打羅馬。

  直到公元四世紀末,隨軍西征的阿蘭人終於獲得了獨立,他們與汪達爾人等部落匯合,於公元409年經高盧(今法國中北部)越過比利牛斯山進入伊比利亞半島,而後又經過直布羅陀海峽到達了今摩洛哥地區,最後又沿著北非海岸線向東到達了迦太基(今突尼西亞)。他們一路從草原走到了海洋又去到了沙漠,從亞洲邊緣走到了歐洲又去到了非洲,此過程前後大約經歷了近三百年。他們是「民族大遷徙」時期跋涉距離最遠的部族,這般苦旅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阿蘭人的遷徙,比中古時期的猶太人還要更遠一些

  那麼說回北匈奴,由於缺乏文獻資料,北匈奴就這樣憑空消逝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直到公元四世紀,一支由原奄蔡地區而來的游牧部落開始瘋狂地向西進攻。他們自稱「匈人」,首領名叫魯嘉,魯嘉有一個侄子,就是後來的「上帝之鞭」阿提拉。

  那麼匈人和匈奴人到底是什麼關係呢?我們先來說說「匈奴」這個詞的來歷。

  最主流的說法,」匈奴「一詞的詞根是來源於匈河(今蒙古國的鄂爾渾河),據說匈奴單于常居於此河上游。而漢朝之後的古籍則多稱匈奴人為「渾」,南北朝時期經由「渾」字,又演變出了「胡」人這一稱謂(有意思的是,我們現在吃的餛飩,最早即為邊民小吃「渾屯」,百姓吃「渾屯」正是為了表達對匈奴人的憎惡)。

美麗的「匈河」鄂爾渾河

  而巧合的是,在東羅馬帝國的古籍中,阿提拉和他的先輩所領導的游牧集團碰巧就被稱為「hun ni「,簡稱hun,即匈人。

  不過由於長期的融合演化,匈人已經有了明顯高加索白人的特徵,可能連民族構成都發生了變化。以至於分子人類學對於匈人DNA的檢測,並不能確認他們就是匈奴人的直系後裔。

  而大部分西方學者之所以認定匈人就是匈奴人的依據有如下幾條:

  首先是起源:匈人來自鹹海以北,這裡正是兩百年前北匈奴消失的地方,時間及地理位置上是吻合的。

  其次是他們的體貌特徵,比如外八字、身材不高但很魁梧、山羊鬍須、纏頭等等,都可以作為體制人類學的佐證。

  還有就是對於他們文化的描述,包括宗教活動,語言習慣,服飾著裝,武器輜重,戰場戰法等基本都與匈奴人一致。

?

匈人版畫(1870年)

  其實游牧民族本來就是一種鬆散的部落集團,有些部落在崛起之時常常會借用歷史上最輝煌的游牧集團作為自己的名號。(就好像十四世紀威震一時的帖木兒帝國,被蒙古人打成瘸子的「跛子帖木兒」最後居然也宣稱自己是黃金家族的後裔。)

  總之,不管匈人是不是匈奴的苗裔,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匈人就是北匈奴西遷之後的產物,是下一張撬動世界的多米諾骨牌。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著重說一下匈人。

  公元360年的某一天,一名東哥特牧羊人正和往常一樣出門放羊,忽然間他發現頓河的對岸來了一群著裝古怪的游牧人。這隊游牧人掉頭折返之後又帶來了更多的游牧人,最後,烏泱泱的游牧軍隊開始在頓河東岸集結——匈人從此開始了他們的歐羅巴征程。

  而最早受到衝擊的便是東日耳曼人(包括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勃艮第人等等),東日耳曼人也成了日耳曼人三支之中唯一一支消逝在歷史長河中的民族集團。

公元375年的歐洲

  匈人最先征服的便是東哥特人,東哥特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們生活在黑海北岸的烏克蘭大草原之上,這裡有世界上最好的草場。公元375年,匈人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徹底征服了東哥特人,迫使其像之前的阿蘭人一樣,加入了自己的部隊。

  而在次年,也就是公元376年,匈奴馬不停蹄地開始進攻西面的西哥特人,西方史界將這一年定為歐洲「民族大遷徙」的開始。

  西哥特人居住在潘諾維亞的匈牙利平原,他們並不是純粹的游牧民族,因而戰力有限。所以當西哥特人聽聞兄弟民族東哥特人的遭遇之後,只得無奈地選擇放棄家園,並且一路向西尋求羅馬帝國的庇護。

羅馬尼亞境內出土的早期西哥特財寶

  羅馬帝國接納了這群蠻族,並將他們安置在了帝國的邊境,讓其戍邊,隔著多瑙河與匈人對峙。

  羅馬帝國的這一舉措後來被認為是引狼入室。西哥特人在學習了羅馬的先進戰法之後,立刻撕毀了協議,調頭洗劫了西羅馬帝國。

日耳曼蠻族

匈人與羅馬

  我們先來說說羅馬帝國的分裂。

  公元395年,當羅馬最後的共主皇帝狄奧多西一世逝世時,他將帝國一分為二授予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從此羅馬便永久地分裂了。

  很多人認為這次分封是狄奧多西大帝一生最大的敗筆,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其實帝國早在戴克里先「四帝共治」時期,西邊的拉丁文化與東邊的希臘文化就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帝國的分裂也早已是歷史的必然。

  再後來,當北方蠻族幾度入侵西羅馬帝國時,東羅馬帝國都選擇視而不見屯兵不援,這也直接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最後滅亡。直到十一世紀,基督教東西教會因為「和子(字)句之爭」互相開除了對方的教籍,從此,以羅馬「教宗」為首的西方「公教」及以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首的東方「正教」就此決裂,由此歐洲東西勢力徹底分道揚鑣。而這次宗教意義上的分裂,實際上直接影響到了後世的世界格局。如今獨聯體國家與西方的矛盾、巴爾幹的民族問題,甚至是中東問題等等皆與這次分裂有關。這顯然又是一組歷史的多米諾骨牌。

歐洲主流宗教分布,圖中黃色為公教,藍色為新教,紅色為正教,幾乎與羅馬分裂時一致

  宗教的話題就不多說了,那麼說回羅馬,當公元395年狄奧多西大帝去逝的當年,前文所說的西哥特人便立刻斷絕了與羅馬的同盟關係,他們推選阿拉里克為國王,並率先進攻了東羅馬帝國。而後自公元402年開始,他們又數次入侵西羅馬帝國的腹地,直到410年,蠻王阿拉里克最終攻陷了羅馬城,並搶走了大量的財寶(不過離奇的是,阿拉里克在攻陷羅馬城後不久便突然離世了)。

  最後西羅馬只得用高盧地區(法國中北部)的大片土地來作為交換和平的籌碼:西哥特王國承諾不再向東而是掉頭向西拓展疆域;與此同時,西羅馬則放棄了不列顛和法國東南部的領土,將駐軍全部撤回,以支援本部。於是兩國至此便建立了較為穩固的同盟關係。

?

蠻族洗劫羅馬(作於1890年)

  而此時的匈人在首領魯嘉的帶領下,趁著羅馬分裂、蠻族四起的大好時機,大殺四方,在30年的時間裡,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游牧帝國。於此同時,匈人帳中一名嬰兒哇哇落地,長輩為其取名為阿提拉。

  公元418年,阿提拉作為和平協議的人質,被送到西羅馬帝國,他在那裡接觸到了當時最先進的文化,當然還有最慘烈的權利鬥爭。

  直到公元434年,匈人首領魯嘉去世,作為侄子的阿提拉被召回,與其胞兄一起繼承了龐大的匈人帝國。兩年後,阿提拉冷血了殺死了自己的兄長,將匈人帝國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阿提拉騎馬像

  阿提拉在繼位之初的十年時間裡,將主要的進攻方向都放在了東邊,他率領匈人數度洗劫了東羅馬帝國,甚至還越過高加索山脈攻擊過薩珊王朝的波斯(安息帝國之後的波斯第二帝國,版圖與安息帝國相似)。

  直到450年,匈人帝國終於將東羅馬的巴爾幹半島收入囊中,由此進入了自己的極盛時期,東羅馬也只得靠剩下的半壁江山續命。這一年阿提拉正式決定將矛頭指向西方——他要求西羅馬帝國交出一半的領土讓其「共治」,理由是西羅馬皇帝的姐姐曾經與自己訂有婚約,儘管此婚約並未得到西羅馬皇帝的認可,但是作為」姐夫「的阿提拉還是藉此提出了」共治「的要求。

  於是大戰爆發,西羅馬名將」最後的羅馬人「埃提烏斯立刻聯合了盟友西哥特王國組成聯軍,一同對抗匈人。

  巧合的是,埃提烏斯年少時正是作為和平協議的另一名人質與阿提拉交換去了蠻族陣營,他分別在匈人帝國和西哥特王國做過人質。如果說阿提拉在羅馬收穫的是先進的知識和帝王之道,那麼埃提烏斯收穫的就是蠻族的勇氣以及大多數部族的信任。

公元450年,沙隆會戰前的歐洲

  公元451年,這一場本是匈羅兩方的戰爭,因為蠻族法蘭克人的王位繼承問題,漸漸演變成了歐洲大陸的全面戰爭(阿提拉支持法蘭克王的長子,而埃提烏斯則支持自己的養子,法蘭克王的小兒子)。於是在這一年,歐洲所有的民族,不論大小,都不得不選擇加入其中的一方從而參戰。

  最終,雙方在法國沙隆地區進行了一場曠世會戰,此時此刻歐洲乃至世界的歷史都站在了十字路口之上。

  交戰雙方實力相當,大約各有3至5萬人投入戰鬥。戰役在早晨打響,前期匈人優勢很大,幾乎將要贏得戰役。這時候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西哥特的騎兵及時趕到了戰場,他們開始猛攻匈人的左翼,而鎮守匈人左翼的,正是當年被迫加入匈人的西哥特人的同胞東哥特人,於是世界的命運就在這一刻變成了兩個兄弟部落之間的勝負。結果東哥特人沒能頂住西哥特人的進攻,開始全線潰退,於是匈人軍隊的陣型中出現了一個缺口,埃提烏斯抓住了這個機會,他集中力量對這個缺口發起了猛攻,戰事開始有了逆轉。

  雙方一直惡戰到了晚上,由於傷亡過大,匈王阿提拉不得不下令後撤。而此時的西西聯軍也已是強弩之末,西哥特國王甚至戰死在了陣前,於是埃提烏斯也只得放棄了追擊。

沙隆會戰中的匈人

  最終,這場戰役以西羅馬帝國與西哥特王國的慘烈勝利而告終,他們最終守住了基督教世界的最後防線(當時的日耳曼蠻族其實也大都信仰基督教,只不過是「阿里烏斯」派。該派在基督教「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時被定為異端,但其主要教義還是與其他教派無異的)。

  而此時戰敗的阿提拉並沒有打算休整部隊——由於國王的戰死,西哥特人斷絕了與西羅馬帝國的聯盟關係,於是阿提拉果斷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他調集了剩餘的部隊,在次年二度入侵西羅馬帝國,這次他毫不猶豫地向西羅馬的核心區域——亞平寧半島(今義大利)進發。

  而此時由於宮廷鬥爭,西羅馬統帥埃提烏斯已經被削去了兵權,西羅已再無還手之力。阿提拉一路順勢攻到了羅馬城下——他終於如願地控制了半個西羅馬帝國。

阿提拉入侵義大利(作於1887年)

  這時候又一個經典的歷史事件發生了,那就是「教宗的乞和」。

  當阿提拉兵臨羅馬城時,當時羅馬城內的教宗利奧一世(世稱大利奧)不顧個人安危,出城與之和談(早期的基督教還未世俗化,神職人員都富有獻身精神,殉道之事比比皆是)。

  鑒於當年西哥特初代國王阿拉里克也曾攻入羅馬,並且在第二年離奇死亡,教宗便以阿拉里克為例,他拿出聖劍,詛咒說凡是攻入羅馬城之外族,必遭天譴。阿提拉在權衡再三之後,最終決定不入羅馬城,畢竟他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可是即便如此,阿提拉還是在當天晚上暴斃而亡。

  一代匈王「上帝之鞭」阿提拉就此隕落,卒年47歲(他死亡的原因和亞歷山大大帝的死如出一轍,都是眾說風雲不得而知)。

  而羅馬城,從此便有了一個傳誦千年的別名——永恆之城。

十五世紀拉斐爾的傳世名作:《偉大的利奧一世和阿提拉的會面》

  阿提拉死後匈人帝國便瞬間崩塌了,各個民族紛紛獨立,加上之前西哥特國王的戰死、法蘭克人的繼承問題等等,歐羅巴一下子亂成了一鍋粥,蠻族部落開始了近一個世紀的相互殺伐。

  在此期間,西羅馬帝國被帝國內部的蠻族人奧多亞克奪取了政權,最後無疾而終;而後奧多亞克所控制的領土又被東哥特人吞併(沒錯,就是那群一直「慫」了一個世紀的東哥特人)。

  之後經過一個世紀的混戰,歐羅巴最終合併為四大勢力:西哥特王國、東哥特王國、法蘭克王國以及東羅馬帝國(為了與古羅馬作區分,中世紀的東羅馬帝國一般被稱為「拜占庭帝國」,「拜占庭」一詞取自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舊稱)。

公元534年,法蘭克王國吞併勃艮第之後的歐洲版圖

蠻族

  雖然拜占庭在查士丁尼一世時期吞併了東哥特王國,實現了羅馬的短暫復興,但是最終,歐洲歷史還是不可避免的被蠻族所主導,而這些蠻族在一千多年之後,又帶著堅船利炮來到了東方,叩開了那個曾經強大無比的泱泱大國的國門。

  綜合本文上中下篇,我們不難看出:自漢武帝進攻匈奴起,到匈奴分裂北匈奴西遷,再到匈人降臨歐洲引發「民族大遷徙」,再到西羅馬帝國被蠶食,到最後蠻族統治歐洲,每一個節點都好像是一張多米諾骨牌,兩兩間有著確定的因果關係。

7世紀的蠻族村莊復原

  讓我們重新將視線轉回六世紀的歐洲。正當歐洲大陸四分五裂的時候,一支由盎格魯和撒克遜人組成的小股日耳曼部隊,趁著大亂之機,偷偷渡過了英吉利海峽,迅速接管了被西羅馬放棄的南不列顛島。之後盎格魯人(Anglo)用自己的族名將這片土地命名為Englaland,意為盎格魯人的領地——這便是英格蘭的由來(沒錯,英格蘭人也是日耳曼人,現屬西支,英格蘭人身上有兩種不同的日耳曼基因:盎格魯/撒克遜人和維京/諾曼人的基因,而英語也被歸入了日耳曼語族)

  再往後,唯一沒有受到匈人影響的北日耳曼各部在北歐逐漸繁衍壯大,從八世紀起,他們不斷通過海洋洗劫歐洲大陸,歐洲人稱其為「維京海盜」。

  而其中有一個名叫羅爾夫的維京人,後來征服了法國北部,被法王封為諾曼底公爵,世稱「步行者」羅洛。

  1066年,羅洛的後代「征服者」威廉跨海征服了英格蘭,開創了英格蘭的諾曼王朝。英格蘭也由此接觸到了歐洲大陸最先進的文明,並逐漸成長為歐洲的豪強。

  1453年,奧斯曼突厥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千年東羅馬帝國一朝滅亡。此後由於奧斯曼帝國的陸路封鎖,東西方貿易被切斷,西方各國不得不尋求海上貿易的可能性——大航海時代開啟。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西班牙崛起。

  1588年,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治下的英國海軍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英國從此成為海上殖民霸主。

  1620年,一艘名叫「五月花」號的英國輪船載著102名英國清教徒在今美國馬薩諸塞洲登錄,並且聯名簽署了著名的《五月花號公約》。

  而後的歷史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感您的閱讀,接下來我會繼續更新其他有趣的歷史主題,至少每周一更,敬請關注。

?微博:

@怪談世界史?

weibo.com

?


推薦閱讀:

景大大自傳:義大利留學要大氣的人生
為什麼2月份這麼短?怪羅馬人咯!
羅馬小姐納吉海邊戲水
羅馬景點攻略:羅馬競技場 (Rome Colosseo)
歐冠次回合:巴薩有望雙殺對手,羅馬成為墊腳石!

TAG:歷史 | 漢匈 | 羅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