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美食篇
童年趣事-美食篇
可能我真的是個大吃貨,寫下童年趣事這幾個字,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小時候那一堆好吃的:油饃卷大蔥、青椒豆角拌面、茄子西紅柿熱湯麵、熱饃蘸大醬、涼拌蒜苗、辣湯、拌涼皮、蒸槐花、滷雞頭......口水要流下來了。
油饃卷大蔥肯定是我們河南的特色,熱油煎的雙面金黃的油饃,趁著熱勁夾上兩根大蔥,蔥白為佳,更香甜,蔥葉會辣。油饃的熱量滲入大蔥的表皮,蔥味被催發出來,咬下去一口,油饃的油香、蔥香、配上脆甜清爽的大蔥解膩,簡直是人間至味。油饃熱的時候好吃,涼的時候也好吃,涼了之後口感更加筋道,越嚼越香。只不過吃油饃必然會雙手沾滿油,但是美食入口,沾油又何妨!
青椒豆角拌面是夏天的中午常吃的飯食,做法非常簡單,勝在一個辣字。長豆角、青辣椒從院子的菜園子里現吃現摘出來,和好面用壓麵條機做出想吃的寬度的麵條,一般中寬的麵條做拌面口感最佳。自己和面做出來的麵條因為還沾著麵粉,表面是粗糙的,更充足的沾上湯汁,口感也更綿長,比現在賣的挂面會好吃很多。辣辣的青椒大火與豆角一起炒,等到豆角半熟,澆到過了一遍涼水的麵條上,能吃辣的再放上點辣椒油,放一點醋,攪拌均勻,紅紅綠綠白白的顏色,酸酸辣辣的口感,一齊刺激唾液迸發。
至於茄子西紅柿熱湯麵,則是四季通行的一道餐食,比起機器壓的麵條,做這餐飯尤以寬寬的手擀麵為佳。機器面只需要打好「面魚子」,便可以放在機器上一遍一遍壓成面片,再放入切刀,切成不同寬度的麵條,而手擀麵需要和面,將麵粉與適量的水混合,揉、壓、摔,重複多次和成麵糰,在陰涼處放置發酵半小時。在發酵的期間,就可以準備炒菜了,菜園裡現摘的紫茄子,切成片,兩面沾上麵粉,待鍋里的油微熱便將茄子片一片片倒進去,小火慢煎成雙面金黃,微微帶焦的話味道更好,然後將茄子盛出,加油,炸蔥花、青椒,放入切好的西紅柿,翻炒至西紅柿碎爛出汁便可出鍋。出鍋後在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煮沸。煮水期間可以開始做手擀麵了,麵糰經過前面的發酵已經變得鬆軟,將麵糰反覆用擀麵杖擀薄,期間要在表面撒上薄薄的一層麵粉,防止粘連,等擀到合適的厚度,便可以層層疊起,切成寬寬的面片。這樣做出來的麵條,筋道有嚼勁,表面的粗糙感更強,沾的麵粉更多,也促進了湯汁的濃稠度。把麵條放入煮沸的開水裡,等煮沸一輪之後倒入剛才的煎茄子、西紅柿汁,放上兩把切好的韭菜或者是小白菜之類的青菜,再煮開兩輪,這麼一頓面香汁濃的茄子西紅柿熱湯麵就做好了。我生性喜酸辣,母親又善於做辣椒油,因此我總是會在面里加上少許醋,少許辣椒油,酸辣咸香,實乃人生至味!只是現在的西紅柿大都非自然成熟沐浴足夠的陽光而變紅的,少了些西紅柿的味道,此面的味道也就稍打折扣。
熱饃蘸大醬這個不能算是一道菜,饃也就是饅頭,家常吃的都是母親親手和面發酵揉出來的饅頭,更實在更筋道,是外面機器做出來的暄饅頭不能媲美的。加上當時都還是柴火灶,芝麻桿、麥秸、樹枝、樹葉、苞谷桿燃燒帶來的熱量透過厚厚的鐵鍋,穿過清甜的井水,以蒸汽的形式將麵糰吹得膨脹起來,變成一個個白胖的熱饃。有時貼著鍋邊的饅頭因為溫度更高還會形成鍋焦,帶著焦黃鍋焦的饃往往會成為我們優先挑選的對象。至於大醬不是現在的豆瓣醬、韓國大醬之類的,雖然也是用黃豆做的,但是沒有那種化學元素的味道。記得很清楚的是其中最關鍵的一個製作步驟:曬。不是單純的曬煮好的黃豆,而是先要到地里、路邊割上一大捆蒿草,先把煮好的黃豆均勻攤在高粱桿做的鍋蓋上,然後把蒿草蓋在黃豆上,放在太陽下曬上十幾二十天,直到黃豆起白色的毛再封入罈子密封等著它變成醬色。這樣的大醬吃之前都要先炸一下:燒好少許熱油,放入切細的蔥花和辣椒,稍微翻炒後放入大醬,不停翻炒個三五分鐘就做好了。這樣炸出來的大醬周邊泛著油星,內里夾著噴香的蔥和辣椒,舀一勺放在剛剛蒸好的熱饅頭上,不用炒菜也能吃兩三個。這也算是一道簡便實在的餐食,還沒到晌午就已經餓了的孩子往往都拿個冷饅頭,舀上勺大醬墊墊肚子,大人們有時不想做飯的時候也用這個填填肚子,都是經久不壞的美味。
從前過年的時候,涼拌蒜苗算是一道必備菜,那時候雖然條件沒有現在好,飯桌上肉菜也沒有素菜多,但是小孩子們往往對這些冷盤情有獨鍾,就像東北流行數九寒天吃雪糕一樣,過年早就被魚肉的油氣熏膩,零下的天氣吃著酸辣可口的冷盤真是透心涼,心飛揚。這道菜說起來非常簡單,新鮮的蒜苗切成寸段,入熱水焯熟,趁餘溫澆上調好的醬汁,攪拌均勻即可食用。最難得大概就是醬汁的調配,酸辣甜咸搭配要剛剛好,這道冷盤的四個台柱子才能穩,可惜這麼多年我依舊沒練出母親調配醬汁的手藝。
辣湯也是跟蒜苗有關的一道菜,只不過涼拌蒜苗選用的是粗大的蒜苗,切為寸段,做湯的這個用幼嫩的蒜苗為佳,需切成細絲。想必喝慣南方老火靚湯的同學會說我們這個只是沸湯,從時間上看倒也的確如此,過年時煮好的豬雜或者是滑肉片放進水裡煮開,撒進去蒜苗碎,煮開放上調料即可。這道菜的特色就在於胡椒,零下十幾度的天氣里,吃了一堆冷盤,熱菜也沒了熱氣,這時暖暖的一鍋熱湯上來,一口下肚,熱辣便溫暖了整個胃。
涼皮這東西現在南北都有,出名的要數陝西涼皮,陝西涼皮是熱水燙就的,一口裝滿開水的大鍋,上置一個圓形有邊薄鐵板,倒入一勺米漿,幾十秒便燙熟成了滑滑的涼皮。而我小時候吃的涼皮是機器加工好的干製品,吃之前用熱水泡開,倒上芝麻醬、芝麻油、鹽、醋、辣椒油,攪拌均勻便可食用。這種涼皮大概不是百分百的米漿,因為表面粗糙得很,有很多發酵時氣泡的痕迹,不如陝西涼皮般順滑,但也恰恰更沾調料,美味十足。小時候的夏天,拌上一大碗涼皮,呼啦啦吃完,再抱上一個西瓜,去掉頂,用勺子挖著吃到肚子圓滾滾,彷彿整個夏天都是酸酸甜甜的味道,好不愜意。那時還小,口腹之慾極其旺盛,儘管不餓,但也會涼皮加西瓜的套餐吃個頂飽,稍微歇一會覺得肚子有點空了,便又去拌一碗涼皮,吃一個西瓜,盡情享受酸辣甜在口腔內迸發,肚子很撐的感覺現在都很清晰。
蒸槐花是非常難得的一道菜,因為槐花開放只在七、八月,小時候姥姥家院子里有一棵槐樹,枝繁葉茂,每到夏天便開出一樹繁花。每到這時,我們便用竹竿夾下稍低處的槐花枝,做槐花麵條或者是蒸槐花。雖然槐花麵條非常好吃,但我還是更喜歡蒸槐花。蒸槐花只需要麵粉、油、鹽,將槐花裹上薄薄的一層麵粉,放少許鹽拌勻,然後放在蒸籠上蒸熟,麵粉包裹之下槐花的清香完美的被保留下來,拌上一點香油,就是難得的美味。現在姥姥家修建起了二層小樓,那棵老槐樹也隨著之前的青瓦紅磚小屋消失不見,多年不再見槐花樹,多年未聞槐花香。
滷雞頭近些年也吃過,做法倒也沒什麼不同,只不過小時候滷雞頭不是現在那麼常見那麼容易吃到的菜,往往都是每年一次豫劇下鄉的時候才能吃到。河南豫劇作為中國五大戲劇劇種之一,發源於河南,也在河南省有廣大的受眾。小時候每年都會有豫劇下鄉,那時還沒有這麼多的車輛通行,長達一個月的表演,豫劇團會在當街建起一個大舞台,可著路的寬度建造。我們小孩子對豫劇倒沒特別大的興趣,但我們是最願意豫劇團下鄉的,他們一來,當街的生意便熱鬧了起來,趕集的人多了,各色小吃也應市而來,滷雞頭便是這其中小孩子們最愛的美味。煮的極爛的雞頭一咬骨頭都酥了,雞皮更是入味,雞腦醇香,大人聽戲,小孩子吃滷味,台上熱鬧開場錦衣華服,一派祥和,迄今再也沒遇到那麼熱鬧的場面。打工潮興起後,豫劇下鄉這樣的節目也不再有了。
民以食為天,食足則心安。
也許小孩子的味覺總是更加的容易滿足,現在讓我說好吃的東西的確還是有很多,但最想吃的怕還是那一碗東北的砂鍋麻辣燙。因為那一碗熱騰騰的麻辣燙里有外出的欣喜,有母親的陪伴,有回家的溫暖,對一個業已長大成人獨立支撐生活的漂泊遊子來說,這一碗麻辣燙里承載的溫度足以溫柔他的心。
這世上有一個殘酷的事實我們不得不接受,那就是當我們開始懷念什麼的時候,就是已經失去什麼的時候。
我懷念小時候那些美食的味道,懷念那時候無憂無慮的我,懷念一家人圍桌食飯的日子。
推薦閱讀:
※《那如白晝的夜晚》
※80後的童年興趣是否影響到職業的選擇
※619.朝花夕拾76~又到秋遊時
※家鄉,我兒時的土地
※記周天的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