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愛凝聚態和共生態
來自專欄阿布的院子
在讀過王川《 從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看強者益強的最高境界 (四)》一文後,我有寫下些什麼的衝動,聯想到生物學家劉易斯.托馬斯的《細胞生命的禮讚》,可作如是想,凝聚態的生物體現就是融合:自然界漫長的進化過程,為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微生物群落聚集在一起,彼此共生,形成一個新物種,這個物種是融合的體現,既是一個獨立的生命系統,又是一個內部多生物勾連、分工明確、秩序井然、自發形成循環機制的生態。
這個萬物互聯的社會,我們若以系統觀來理解,洪浪涌動中,機會涵附在平台構建者和內容提供者兩類群落。前者就是孕育凝聚態的基因組,只要有融合新舊場景、打造多維度鏈接空間、將傳統鏈接優化成並聯模式的意識,這樣的平台商就有可能產生強吸附效應,自成生態。後者如果服務於整個系統的中樞機構或者資源傳導機構,其反噬效應也不可估量,由於物聯網時代,平台商的優勢就是彙集流量,有了流量,才會產生對接交互,通俗說就是買賣落地,流量就是平台商的生命之源,如果寄生在平台上的某個內容生產者,服務的對象並不是平台商吸附的對象,而是平台商內部的吸附機制,這可能就是化反最可怕的地方。
我們說趨勢為王,其實回到自身,渺小若蜉蝣,一生何求,不過是暫借一點能量、參與一段循環而已,我們都是寄生的微生物,心懷夢想,可以反噬到自成生態,也可以酣然一世浮生若夢,所有的鏈接,皆是夢想、意識、慾望的鏈接,漫天輻地,灰飛煙滅,一個響指而已。
我想提醒自己,也告訴我愛的一切,物聯網的社會,如同不去佔有和控制,也請避免單向的改變世界的執念,我們完善自我、擁抱趨勢、量力而行的同時,就是在改變世界,只有雙向的成全,才是平衡的交互,健康的循環。
推薦閱讀:
※電腦這麼簡單尚且需要人設計,人腦這麼複雜卻不需要上帝設計?
※位置矢量 位移
※楊振寧評價中看中國「芯」的必然性
※有個性的小論文翻譯
※應用 | 超聲波與次超聲波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