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十年荒廢,後十年來焦慮,關於個人成長和職業規劃,底層邏輯才是破除焦慮的良方!

用前十年荒廢,後十年來焦慮,關於個人成長和職業規劃,底層邏輯才是破除焦慮的良方!

以前做過一陣子HR,被周圍人問的最多的就是:

「我要報志願了,選什麼專業比較有發展?」

「我要畢業了,怎麼選工作才不後悔?」

「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想換換,怎麼換,怎麼選?」

還有一種就是過了三十而立,整天焦慮自己有力氣沒地方使,創業吧,沒經驗沒項目;上班吧,死工資雖然讓不少人艷羨,但是還是覺得埋沒了自己的才華,能力無處釋放,隨著年齡的增長,擔心被後輩們拍在沙灘上。有種拔劍四顧心茫然、壯志未酬、時不我待的焦慮!

想要破除個人發展上的,有些底層邏輯先想清楚——在工作中修鍊和打磨了什麼樣的能力才能練就金剛不壞之身。不論職業方向標怎麼變,都能迅速適應,找到新的機會。

就拿轉行來說,現在最火的工作之一就是「新媒體運營」,那麼如何才能入行?

我周圍也有這樣的人,兩位朋友A和B,A是在四大之一做秘書,曾經為能進入四大工作,會得到不少羨慕,工作環境高雅,同事個個都是高職高薪,女孩子當秘書又是非常穩定的工作。但是,這個秘書工作簡直讓她看到了自己死氣沉沉的未來,因為四大對於秘書並無過多培養,工作內容大多就是買咖啡買飯,往excel里填數字,連PPT都不需要秘書做。

B在小公司的做秘書,秘書和秘書的差別大了去了,她能製作excel報告,做年會規格的PPT,全權安排團隊的國內外大會,會寫稿,能演講,公眾演講能達到會議主持人的水平。

兩位秘書相比,因為四大秘書的工作內容單一,重複遠多於挑戰,所以秘書很多年都沒有變過基本工資,漲薪也很小,但凡對自身要求高的女孩子都會離開。小公司秘書的薪資起步基於工作內容,高達2萬且不封頂,這在四大秘書中是不可能的,除了那種干在公司幹了近20年,每年業績都特別好,慢慢漲薪的秘書。如果來競爭「新媒體運營」的工作,誰會勝出?新媒體運營需要的能力肯定有組織協調、分析數據、內容創作這類工作,四大的秘書相關能力幾乎為空白,遭到實力碾壓。

不妨分析一下,看似四大的秘書更光鮮,更讓人充滿期待,但從長久來看,這份工作本身選擇很難有大的發展。看清工作背後能鍛煉的能力才是選擇這份工作的初衷。

工作的種類千千萬,哪些能夠鍛煉幾項有競爭力的能力非常關鍵

所以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工作表面的光鮮給蒙蔽了,你能學到的才是你成長的源動力。什麼是值得鍛煉的「底層專業能力」,比如寫作、演講、銷售等都算。

不是職業方向不重要,而是關注點要放得長遠些。

有些在職場上很多年的人,並沒有成長的很快,也難當大任,就是沒有「聚焦」到自己該做的事兒上。發沒發現有些同事特別熱心腸或者愛操閑心,但是業績不怎麼樣?這種人什麼忙都願意幫,什麼熱鬧都要湊,自己的KPI卻年年都不理想,年復一年地做職場老油條。一旦公司不需要他了,從新就業,還是只能做很基層的工作。

是不是聊天聊的歡的不一定能上台演講;愛幫忙的同事成了「Yesman」,而非令人尊重的領導。

什麼是有價值的事兒,就是定下目標,可量化,可拆解成一個個階段性累積的事情,通過這個小步子進階任務,可以讓專業能力逐漸升級。

個人要想成長,一定要制定目標,不然就是行走的鹹魚了,不為外界的事兒而搖擺自己的態度,堅持做可累積可發展的事情。

打好基礎,學而優(術業有專攻)而仕,這是老理兒。

如果已經在職場上缺少目的的晃了N年,不如現在就開始打磨自己的技能,不要職場的前10年用來荒廢,而後10年又用來焦慮。切勿空悲切,白了少年頭!

與其焦慮,不如制定計劃開始行動。

行動計劃無需搞得很複雜,就是「做」。

簡單吧,先做到再說!

樣板模範,行業內誰做得最好,你最想成為誰,買書、買課、參加大咖的論壇,主題式學習。

高強度訓練,其實就是不斷重複-反思-復盤,用PDCA原則,做得更好。

實戰檢測,讓市場來驗證工作成果。

焦慮的人大多都是「會的太少而想要的太多」,破局的方法就是帶著目的,放手去做!

我們看似忙碌實則焦慮。那麼怎麼打敗焦慮?打敗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去做那些讓你焦慮的事情。

——李尚龍《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以上圖片來自插座學院 何川的分享。


推薦閱讀:

如何走出對選擇工作時的迷茫期?
職場老人如何突破職業「瓶頸」?
whats your dream job(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部分章節」)
新時代的女性如何去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
加班成了一種工作常態後,我要不要辭掉這份工作?

TAG:個人成長 | 職業規劃 | 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