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擇原理——於無常中剎那解脫
來自專欄永恆之道
各位,昨日做出回復後,發現你們當中佛家的居多,這和我預料的一樣,在尋求真相的道路上,其他領域是無法和佛法齊眉的,各位明顯能至少看懂在下文章中的紕漏,遠勝於都不知道在下說什麼的朋友。各位對佛法都有深入的了解,在下自愧不如,雖然近幾年來在下自覺與佛祖親近,但無奈理念怪誕,無人能懂。這問擇比唯心還唯心,核心如飄忽的精靈難以捕捉,精微到行深至深之處,不但要求讀者對「自我、死亡、存在」等問題有過深入的自我探尋,還要求讀者突破語言局限,親心領會方可自覺。但是昨天通過看大家的回復,發現幾位佛家的回復最多,也最有針對性,感覺如果和幾位進行深入探討,還是要較常人更好交流的。我下面一點一點的說,標上序號,如果各位有質疑,可以針對序號進行發問。
1. 佛祖當初開悟覺醒是為了離苦解脫生死,這個有沒有異議?
2. 苦是因為慾望滿足不了而來,這個有沒有異議?
3. 離苦解脫生死的對象是困惑的思想,而不是人或物,這個有沒有異議?
4. 三法印之諸行無常,是指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包括現象及其本質,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連續兩個剎那保持不變,包括思想,這個有沒有異議?
5. 那佛祖開悟覺醒的對象就是對生死困惑的思想,這思想是無常的,這個有沒有異議?
6. 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將解脫生死的方向聚焦到這無常的思想,這個有沒有異議?
7. 是不是應該聚焦當下困惑的剎那,而不用去理會前、後,這個有沒有異議?
8. 是不是應該正視事物現象及本質的無常,而不用去理會真假、自性(認識論和本體論),這個有沒有異議?
9. 三法印之諸法無我,是指在世間的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個「我」的存在,這個有沒有異議?
10. 諸法無我批判的是認為身心及其之外有個「我」的思想,但當我們討論這個「我」時,「我」作為一個無明的錯見,是存在的,這個有沒有異議?
11. 世人的確發出了「自我能否永恆存在」的困惑,並因為感覺這個慾望滿足不了而陷入生死苦海,雖然這個提法來自無明,但我們有必要正視,這個有沒有異議?
12. 既然世人的生死之苦是因為無明錯見帶來的,那我們的目的是將這個苦去除,這個有沒有異議?
13. 如果用一個方法聚焦生死困惑的剎那,讓世人發現在發出困惑時,答案就在問題處,生死之苦解脫的答案本自具足,而不用非要將錯見一一排除的複雜方式,可不可以?
14. 如果各位認識到自己沒有認識到「無常」的要義,始終將精力浪費在「無常」的事物上,應不應該回歸當下,聚焦生死困惑的剎那?
15. 回頭來看一下問擇原理,問擇只聚焦生死困惑的剎那,不理會無常的事物現象及其本質,不理會之前、之後的念頭,不理會沒有困惑的念頭,不忌憚真假、本體、是非、自性之爭,不陷入世間紛雜的科學理論、宇宙學說,更不必寄託其他概念,不必忌憚名相直面佛祖解脫生死的目的。此問於無形處無解答,於有形處亦無解答,只於問處才有其根本。
16. 在困惑發出的這一剎那,自我、生死、永恆、存在等同時顯現,這個顯現體現的是必要性。在困惑之外無問無苦無生死解脫的需求,我們沒有必要出離當下到無常的事物及思想中去解脫,更沒有必要為了單純消除錯見而再用頭腦徒增諸多無謂的法,這也是在下最後想送給各位的一個禮物——奧卡姆剃刀。
推薦閱讀:
※修行應注重的二十條
※正法:【八正道】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勤 正念 正定
※在家居士以舍為得為樂 出家人以得而無所得
※按理說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放下就完了 可是放不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