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和她的「斷舍離」

山下英子和她的「斷舍離」

關於山下英子,可能不熟悉整理收納的小夥伴對這個名字都比較陌生,但如果提到《斷舍離》,大概沒有人會說自己沒聽過吧。

山下英子——《斷舍離》的原作者,以及「斷舍離」理念的創始人,生於東京,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

因為從小家庭環境混亂的關係,山下英子在學生時代就開始有意識地接觸禪宗和瑜伽,以幫助自己保持身心的平和。因此,她很早就領悟到,最讓人苦惱的事情,永遠是活在「關係」之中

大學期間,山下英子接觸到了中國的《老子》,老子在第48章中講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這便是她倡導「斷舍離」整理術的思想根源。

  •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 舍,捨去多餘的廢物;
  •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所以,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選擇物品的竅門,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致力於將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就能讓環境變得清爽,也會由此改善心靈環境,從外在到內在,徹底煥然一新。

山下英子甚至認為只要捨棄房間廢物,機會就會降臨,也會遇上美好的邂逅,工作效率會提升,靈感泉涌,好事將源源不絕而來。

而當真正開始實踐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其實沒有那麼容易,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很好地踐行斷舍離。在決定要丟棄某一樣事物的時候,有的人執著於懷念過去,有的人不願面對現狀,有的人擔憂著未來。

據調查顯示,75後和80後是關注斷舍離生活方式當之無愧的生力軍,佔到了總人數的80%。而在這個年齡段的群體當中,年齡越大的人,對斷舍離的認知度越高,也越急於並樂於用實際行動去踐行斷舍離的生活方式,在性別佔比方面,女性已經佔據了八成以上的話語權。

山下英子老師不僅倡導把物質生活過到極簡,更重要的是在踐行斷舍離生活方式的過程中找到生活本身的美與樂趣,成為一個真正享受簡單生活的快樂的人。

在起居空間里:

不符合家庭生活習慣的傢具,無論大小都應該被捨棄,能為生活帶來一抹清新的一盆小綠植才更有保留價值;

除了能提升睡眠質量的幾件擺設和物品,其他都應該從床的周圍消失,那才是幫助你保持精神清爽的關鍵;

而衣櫃,則應該為自己的衣物數量設置一個固定基數,在這個基數的指導下,不斷循環更新,這不僅能夠保證自己外在形象的不斷革新,也是遠離選擇困難症的良方。

在廚衛空間里:

將經常使用的器具獨立放置在順手的位置上,其餘都可以收納起來,生活需要有儀式感,每一件被充分利用的廚具,每一頓認真吃的飯,都是在減少生活中的空虛

而衛生間,同樣只需要擺放常用的物品,讓所有的物品都能物盡其用,同時保證空間內的長效清潔和芬芳,誰說衛生間不可以是一個讓人舒心的地方呢!

諸如此類,正因為山下英子對於物質和精神斷舍離的細緻關注,才使得林依晨、舒暢、張德芬等諸多名人傾情推薦《斷舍離》這本書。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說:每次當你注意到自己在負面思考的時候,要能夠「斷」。斷的能力在於「觀」,如果你可以觀察到自己的負面思考,你就已經成功一半了。如果能不理會自己的負面思考,還是樂觀、正面地去處理事情,這樣的人就能成功地斷去讓他不幸福的思考模式。

只有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才能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更多關於整理收納的乾貨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漫納。

文 / 鐵鐵

圖片來源 / 網路


推薦閱讀:

簡叔(17)演講焦慮,一招教你斷舍離
斷舍離與整理術、收納術有什麼不一樣
什麼是斷舍離?我們為什麼要斷舍離?
遇見,並愛上「斷舍離」,你的人生層次會更高!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亂

TAG:斷舍離 | 斷舍離山下英子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