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結構主義的人本主義反叛

後結構主義的人本主義反叛

來自專欄玖爺的哲學筆記

先把總結寫了吧,和上一篇放到一起來讀,形成一個總的框架,然後我們再去總結各個理論家的思想。

|後結構主義的起源

後結構主義就像其他崇尚激進與非同一性的現代理論一樣,起源於社會中瀰漫的悲觀情緒。我們知道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是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普遍絕望的表現,而後結構主義則是1968年法國學運的一個表現。這一學潮蔓延了整個歐洲,結構主義學者的中立態度引起了學生們的不滿,他們標榜的整體結構秩序則在這種激進浪潮下淪為靶子。現實的革命運動已經宣告失敗,那就只有在想像中革命一下,用顛覆語言結構的方法宣洩革命熱情。(阿多諾後期思想,反同一性哲學,星叢理論,也是在革命失敗的巨大絕望中形成的)

革命不可能革命的,這輩子不可能革命成功的。

從政又從不會拉票。

就是想像中意淫自己顛覆一把權威才能維持得了生活這樣子。

在人文學科里跟回家一樣,在這種學科裡面的感覺呢,

比現實生活中好多了,

進去裡面個個都是人才,

滿口的後現代解構女權種族殖民反邏格斯中心什麼的,說話又好聽,

超喜歡在裡面的。

(這個笑話請配合之前激進左翼小行星的笑話一起服用)

解構主義正式登上歷史舞台的故事頗具戲劇性,在1966年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邀請法國思想界名流推廣結構主義的一次研討會上,長期在美國學界訪學耕耘的德里達,發表了題為《人文科學話語中的結構、符號和遊戲》的著名演講,批評了結構主義者基礎論的思維方式,提出了一種反中心主義的解釋方法。於是結構主義在美國匆匆結束,解構主義由此傳入美國。

1967年,德里達出版了自己解構主義思想的核心論著《聲音與現象》、《論文字學》、《書寫與差異》,宣告解構主義的正式誕生。70年代德里達的思想在英語世界(主要是美國文論界,事實上,美國文論界很是不開眼地捧紅了一批法國邊緣學者,這算得上是歐美版的「出口轉內銷」——現在我們熟知的「法左」有一部分就是這個路數)傳開,形成了以德里達為首的新「耶魯學派」(之前的耶魯學派指新批評後期韋勒克沃倫那個),主要成員除了德里達,還有保羅德曼、哈羅德布魯姆、傑弗里哈特曼,以及一個沒那麼激進(同時也就沒那麼智障),理論傾向於樸實的希利斯米勒。70年代末,圍繞解構主義在學界有激烈的論爭,這使得解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同那些後現代理論成功匯合一處,狼狽為奸——不過影響是真的大就是了。

解構主義提供了一種哲學立場,也就是「反邏格斯中心理論」,代表人物是德里達和阿多諾。他們把哲學思想史看成是邏格斯中心論的發展,從古希臘哲學的巴門尼德開始,到近代哲學的各個哲學家,他們都持有那種企圖用單一中心概念解釋一切現象的思維方式。但是呢,既然激進者信奉非中心理論,信奉反同一,那當然要故意唱反調,宣揚對中心和權威的反叛,對規範化和模式化的抵制。不過就他們自己的思維方法來看,那種把複雜變化的思想史簡單歸結為一個思維模式。然後簡單地孩子氣地加以拒斥的思路,幾乎是對他們「非同一」觀點的自打臉。

反抗者永遠成不了大氣候,

須知革命是為了重建,反抗是為了新秩序。

|後結構主義的特徵

後結構主義思想也很混亂龐雜,但是因為他們大體都是對結構主義的有意反叛,所以我們還是能概括一下他們可能持有的思路。我們熟悉的文論版圖有六個位置,結構主義者關注的中心在五號位文化結構和三號位類型結構,還有一號位的作品結構作為從形式主義開始的龍興之地,特色是反個體(部分排斥一號位作品和絕對排斥二號位的文學活動及其主體),還有反主體(排斥二號位四號位的文學場和六號位的社會生活),所以反結構主義必然要在結構主義不關心的那些領域加以耕耘。

但是四號位是個鳥不拉屎的貧瘠之地(理論的貧困這個詞很適合),六號位又被「逃避現實」的傾向所封鎖,所以追熱點的(或者說是被社會思潮驅使的)後結構主義不會多加關注,所以我們就能很容易地歸納出來,他們關注的應該是二號位。

二號位裡面的三大主體作者讀者和評者,作者是已經被批倒批臭了的,讀者則從根本上缺乏主體性的自由,所以也就是評者主體還有東西可以做。事實上也是如此,後結構主義關注的領域還是比較狹窄的,一般就是二號位的評者主體和作品的關係這兩個點,從這兩個點出發對作品結構也有一定的研究,五號位六號位則作為後結構主義理論中,那種「缺席地在場」而存在。

最後一張圖

P.s.回頭誰做一張,工業時代的革命男兒(馬恩等人),還有後工業時代的左派廢物的圖,就用昭和男兒平成廢物那個梗……


推薦閱讀:

TAG:結構主義 | 後現代主義 | 文學批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