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住的衚衕變成了商場,他在裡面做了一片山水
來自專欄 Lens · 故事
▼山水幻境,沉浸體驗▼
https://www.zhihu.com/video/982213178016505856馬岩松理想中的房子,一定要有棵大樹。他在北京的四合院里長大。
「如果院子小,別人家的樹長過來也可以。然後有鳥,有天,有地……」
「我小時候可以爬樹,可以上房頂,看四季和天氣的變化,下雨的時候有很多蝸牛在那兒爬……」
做了建築師之後,他的辦公室始終在北京老城裡。
PART
<a>
「在城市中產生詩情畫意」
馬岩松喜歡老北京有山有水的城市布局,既有城市的功能,同時有詩情畫意。
他不喜歡那些「獃頭獃腦的混凝土現代建築」。眼見著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都要被這樣的建築覆蓋掉了,他不想跟隨那條道路。
朝陽公園廣場
「那我就做我喜歡的,流線的、自然的、寫意的東西。」
從上學的時候,他就在把建築「自然化」,雖然那些設計從技術上很難實現,但他很確信那種讓建築成為第二自然的感覺:「好像它能長,能動,能從土地里、環境里生長出來一樣。」
後來,參考錢學森提出的「山水城市」,他發展了自己關於在城市裡引入自然、在高層建築里創造人性空間的想法。
「即使有高樓大廈,即使有現代材料,即使有這麼多人生活在一起,也能在城市中產生詩情畫意。」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促使人們跟世界有一種情感的對話。
哈爾濱大劇院
比如上圖中的哈爾濱大劇院,在周圍大片的荒涼江灣中,它像一個飛船突然降臨。但馬岩松的初衷其實是想在那裡營造一個遠離塵囂的「山丘」。
作家賈行家評論這個建築說,「人類進入城市,就要學著與新的質感和線條共處,逃回山林,不也要買票或駕車么?」
北京朝陽公園廣場的「墨色山水」,則是使用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借景」手法,整體環境塑造以黑白兩色主體。
和周圍的建築比較起來,衝突很大,爭議也很多。馬岩松說,那是因為之前的建築錯了。
他最近在北京王府中環里,設計了一個 「水·雲·山 BMW沉浸體驗」。靈感則是來自故宮珍藏的宋畫《千里江山圖》。
PART
<b>
「一個幻境」
「人看畫的時候會想像自己怎麼能進去,它也沒什麼比例,也沒什麼大小,也不是真正的某一座山,完全是一種對意境的塑造。」
受BMW的邀約,馬岩松聯袂 WAY Studio ,以山水畫追尋的「意境」為靈感,在這個充滿物質的商場空間里,完成這個沉浸體驗的設計。
Lens為這個作品拍攝了一支短紀錄片《沉浸「水·雲·山」》。請點擊文章開始的視頻觀看。
王府中環所在的地方,以前有一個大甜水井衚衕,馬岩松的奶奶以前就住在這裡。所以,這個空間和老北京的關係,是他特別想要去呈現的。
而且,他是用現代的材料,通過光影的效果,做出山水畫的意境。「像山,似雲,又彷彿是流水。」
他覺得現在的城市文明裡,太多物質和現實層面的追求了。而傳統文化里,很看重生命跟精神追求的結合。
PART
<c>
「像個黑洞……讓人掉進去」
從馬岩松辦公室的窗戶,可以看到城市的整個變遷。
「建築師就是一個有悲劇面孔的理想主義。他對未來有好多設想,他要改造現實,但是所有的武器都不在他的手裡。」馬岩松說。建築師需要竭盡所能去說服周遭各種相關的人,才能讓一個想法具體落地。這比一般的藝術和批評更麻煩。
在馬岩松看來,「中國的建築師和知識分子,有一種傳統的避世的感覺。」
「日本所有重要的建築師全設計過住宅。你看看中國,所有人都知道中國的住宅到處都一樣,有這麼多好像挺有設計感的建築師,但沒人去設計住宅。為什麼?他覺得『我一入世、我一去和這些企業、政府合作,就可能因為他們的失敗,讓我也失敗』。他們不會說,『我去挑戰』、『我能改變這世界』、『我能打破它』。」
「他們覺得『我存在就是我的價值』,但這對建築師來說是不現實的。停留在嘴上,你改變不了什麼,參與感不夠。而在日本,他們認為被現實擊敗或者跟它對抗,就是一種存在的價值,覺得是挺正面的感覺,是以過程為更重要的意義,去努力做這個事。」
馬岩松把自己的作品當成是跟各種環境的對話。有融合,也有衝突。
「當我面對天安門廣場的時候,我就會想:這兒變成森林公園好不好?」
「到日本的村莊,我被那裡家庭和人之間的親情感動時,我就想幼兒園設計應該是有記憶的、尊重家族各代人的、很包容的、溫馨的空間。」
在日本設計建造的幼兒園「四葉草之家」
「但當我在北京要重建山水意境的時候,同時避免不了和周遭環境有衝突的時候,我就選擇衝突。不同的地點會給我不同的反應。」
朝陽公園廣場和周邊建築的對比
「我想把時間和空間拉開,像一個黑洞一樣,讓人掉進去。然後他的想像力就出來了。」馬岩松在視頻里說。
「物質是不夠的。在今天,人應該更有想像力,更清楚自己和這世界的關係……這個追求,就是很奢華的。」
參觀建築師馬岩松在北京王府中環內新設計的
「水·雲·山 BMW沉浸體驗」
點擊閱讀原文,馬上預約
微信、微博 "WeLens"
Lens-知乎、Lens-專欄
Lens旗下包括出版、新媒體、重逢島視頻、沙龍等業務,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部分資料圖片由MAD建築事務所提供。
其他影像和文字版權為Lens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推薦閱讀:
※研讀《走向新建築》(Le Corbusier VERS UNE ARCHITECTURE)的啟示作者:趙亞東 2012-4-23
※UAD在浙江設計了4座基督教堂,驚艷建築界!
※養老建築中,那些不容忽視的扶手設計!
※打開腦洞的星星之火,告訴你首屆建築製圖獎到底是在幹嘛?
※天津大學新校區綜合體育館:屋頂彎曲的拱面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