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樓市,一夜冰火
來自專欄稜鏡
作者 | 郭亦非
編輯 | 劉利平
4月22日晚上9點剛過,在雲南西雙版納一家房企負責樓盤銷售的趙亮,開始陸續接到十幾個海南同行的電話,來電的目的只有一個——詢問銷售崗位是否缺人。
當晚20點53分,一則《關於進一步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通知》出現在海南省住建廳官網,核心是實施「全域限購」。
一場爭分奪秒的搶房競賽就此打響,銷售們催促著購房者在當晚24點之前打款,以確保仍有購房資格。不過,事後來看,這三小時近乎瘋狂的努力只是徒勞。
24點剛過,一張白字黑底的「全劇終」配圖在海南房產銷售職員的朋友圈中刷屏,圖稱「再見了。海南房地產我猜到了開頭,卻猜不中結局。」
第二天之後,大批銷售中介已決心離開海南,前往雲南西雙版納及騰衝、廣西北海等地淘金,抑或就此轉行返回老家。
4月22日全域限購令的出台,對海南銷售中介是「滅頂之災」。
而僅僅在此11天前,中央政府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之際,發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港等一攬子利好政策,還讓他們欣喜若狂。
隨著全島「史上最嚴限購令」的出台,海南房地產市場持續兩年多的火熱陷入瞬間停滯,陷入群體性迷茫。對於一線銷售的影響只是這場迷局的冰山一角,押注自貿區概念的炒房客、囤糧已久的開發商、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等等市場主體的影響仍待時間來顯現。
如果一切都只是開始,那麼沒有人猜到結局。
驚慌一夜
「你們來晚了,房子剛剛賣。」4月22日晚21點56分,三亞的銷售中介告訴劉晨。
當晚20點53分出台的海南全域限購政策規定,海口、三亞、瓊海區域購房,不僅非海南戶籍家庭購房,須提供至少5年的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而且只能在取得不動產產權證滿5年後方可轉讓。
21點30分,中介給劉晨的媽媽打來電話稱,外地戶籍購房者只要24點前先交10萬元定金,就還有資格買房。中介信誓旦旦地承諾,交完錢立刻就能簽合同,然後辦理網簽,交剩餘尾款,五一之前就能過戶。
不過,至於後續如何辦理房產證,中介並未透露操作細節。
對於這套位於三亞灣的二手房,劉晨一家人早在2016年就已開始關注,只是並未下手。50多平米的房子雖然靠海,但沒有天然氣,2016年10月份的價格才80餘萬元,如今已一路飆漲至163萬元。
在全國一二線城市瘋漲的2016年,房價連跌5年的海南打響去庫存戰役,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海南住建廳2017年7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商品住宅庫存從2015年底的45個月陡降至2017年6月底的11個月。彼時,海南住建廳廳長霍巨燃稱:「去庫存已不再是海南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要任務,下一步的重點是控制量價異常波動。」此後未再公布庫存數據。根據海南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省商品房成交額同比上漲82%,達到2713億元。
此刻,在嚴厲限購政策出台的當夜,是否要追漲買房,劉晨一家人的意見並不統一。
劉晨告訴騰訊《稜鏡》,她害怕再次成為「接盤俠」。2017年初她剛在北京買下一套商住房,沒成想剛拿到房產證就趕上商住房限購政策出台,虧了不少。五年的資金成本,以及房產稅的若隱若現也讓她猶豫不決。
不過,劉晨的媽媽卻很堅定。看起來,她思考得更為長遠——「海南未來會成為下一個香港、澳門、台灣,沒有房子可能你就去不了,享受不到優惠政策。投資價值倒是其次,關鍵先佔個資格」。
熱衷於房產投資的劉晨媽媽,2017年還飛去雲南騰衝買了套房子,「那裡房子不僅不限購,價格也蠻合適,只有7000元左右,騰衝就是未來的三亞」。此前她還計劃和朋友組團去泰國買房,最終被女兒攔下才作罷。
但這一次,全家討論了20分鐘後,劉晨被說服了。就在她們詢問銷售中介如何交付定金時,電話那頭傳來消息——燙手的房子剛剛售出,成交價從163萬元漲到了168萬元。
當時看上去,劉晨失去了上車的機會,但反轉的劇情隨即而至。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滿心歡喜地買到房了,後來可能就才發現被騙了。」彼時,海口一家房產中介門店店長張迪告訴騰訊《稜鏡》,他注意到了那則限購令文末的表述——「本通知自發布之時起施行」。
當晚政策出台之後,張迪並沒有向大多數中介一樣,給客戶狂打電話催促交款,「我一個大連客戶22號白天剛飛到海口買房子,晚上9點,我給他發了一條信息『您已經沒有資格買了,可以回大連了。』」
交訂金、補交首付、補繳個稅或社保、假結婚、司法競拍……種種這些門道,都被24日海南住建廳出台的全域限購補充實施細則堵上。《海南日報》當天的報道稱,海南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強調,「堅決防範各種鑽政策漏洞或投機倒把等違法違規行為」。
地產商的集體迷茫
「現在去隱瞞,閉口不談限購政策對開發商的影響是不現實的,畢竟客戶量減少了太多。」。4月27日,坐在自家冷冷清清的售樓大廳,一家三亞區域TOP10開發商項目負責人向騰訊《稜鏡》表示。
海南的購房主力人群一直以島外客戶為主。鏈家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島外客戶購房佔比高達88%,其中尤以京津冀和東三省的購房者最多,合計買走了超一半房產。
該負責人告訴騰訊《稜鏡》,在和圈裡的同行聊了之後,如今大家的共識就是海南大多數項目都面臨調整,根據自家土地儲備量、資金實力、綜合實力,對銷售業績、開發節奏、員工規模進行調整,「政策對各家房企的影響不存在差異性,大的品牌房企還好,小企業沒有現金流很難去運轉,可能會扛不住。」
不過,擺在眼前最大的問題在於,對於那些政策出台前夕,剛剛交完定金、但尚未支付七成首付比例的客戶該怎麼辦?該位負責人在向集團彙報工作的同時,也在嘗試與地方政府進行溝通。
「我試探性詢問是否有調整的空間,但政府沒有正面表態,只是說按照現有政策執行。現在還在等待集團那邊的解決方案,肯定要給客戶一個說法。」
2018年初,家在上海的林雯取出了自己理財產品中15餘萬元現金,和兩個同事合夥跟風買了海南文昌一套50多平米的房子,四個月房價漲了30%。儘管她們明知開發商因拖欠工程款,所售的300多套房源被法院查封,但利益驅使下,她們還是相信開發商的承諾——6月底之前辦理網簽。
如今趕上此次嚴厲的限購政策,林雯三人又沒有海南購房資格,現在每天仍在焦急地等待開發商的解決方案。
騰訊《稜鏡》獲悉,上述懸而未決的網簽難題並非孤例,海南多個在售項目均存在此類情況,三亞區域某家知名房企就有近30億元的銷售額懸而未決,而其2017年該盤銷售額超百億元。
不止於融創,包括恆大、萬科、碧桂園、魯能等多家房企均在海南全島重倉布局。
其中,融創在海南區域布局了16個項目,2017年其海南區域公司銷售業績達到127億元,躋身海南房企銷售規模前五名。2017年財報顯示,恆大在海南區域的16個項目土地原值達到161億元,土地總面積達1709萬平方米。碧桂園18個海南項目可售建築面積為512萬平方米。
不過,由於限購中並未包括商鋪,這也備受炒房客青睞。
4月27日上午,三亞萬科湖畔公園的最後一套中小戶型商鋪也被搶走。騰訊《稜鏡》了解到,萬科4月初推出了不到50套商鋪,僅在22號政策出台之後就賣出去近40套,總價在400萬以上,唯獨一處底層超700平方米的商鋪尚未售出。
4月27日上午,三亞萬科湖畔公園售樓部的停車場已停滿,該處的商鋪受到炒房客追捧。因為此次政策中所指的限購住房,包括商品住宅、產權式酒店客房、保障性住房,但並不包含商鋪。
一位三亞品牌房企的營銷總監告訴騰訊《稜鏡》,政府對企業的每個項目都有定額發放可售的房源量,比如每個月批個兩三萬平方米,就是為了控制銷售速度,現在整個三亞新房市場幾乎處於無房可售的狀態。
抓住那唯一的救命稻草
「完蛋了。」4月22日晚,仔細讀完海南全域限購政策後,家在石家莊的大學教師唐詩覺得天旋地轉,徹底懵了。
「我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剛剛最終下定決心,現在心情真是大起大落。」唐詩告訴騰訊《稜鏡》。本來,為了女兒不再受霧霾危害,以及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唐詩花了幾個月時間說服了丈夫和四位老人,準備舉家遷至海口,她甚至已經向海口一些單位投了簡歷,並估算把石家莊的房子賣出之後能在海口買多大的房子。
猝不及防的限購政策讓唐詩重新思考是否搬遷,「只有買了自己的房,我才叫有一個家。我們一家人長期不能總漂著呀。交24個月社保才能買,我不能天天看房價吧。」
如今,唐詩唯一的希望就在於政策中的一句話——「關於引進人才的住房政策由省政府另行制定」。這也是很多開發商及銷售中介期待抓住的救命稻草。
時至今日,引進人才政策並未出爐。與此同時,高壓監管態勢依舊持續。
騰訊《稜鏡》獲悉,4月27日,海口市房管局下發通知,所有房企(中介)銷售人員不得借建省辦特區30周年大會宣布中央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建設自由貿易港這個決定之機炒作房地產,禁止坐地起價,禁止隨意解讀相關評論、社論、文件,一經發現,將採取嚴厲的行政管理措施作出處理,涉嫌違法的報公安機會第一時間介入嚴厲查處。
海口市房管局下發的文件,意在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當騰訊《稜鏡》近日走訪三亞等地多個售樓項目時,銷售中介表現出了極大的警惕性,「你不是政府部門的吧?」。此前,海口龍華區觀瀾湖觀園項目連夜違規開盤被罰款150萬元。
對於海南房地產市場,張迪顯得很悲觀,後續如果沒有政策支撐,不知道哪天會崩盤,害怕重蹈2010年房地產泡沫覆轍。2010年,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規劃獲國務院批准,大批炒房客蜂擁而至,房價隨即瘋漲,直至2013年泡沫破裂,海南樓市跌進連續4年的低谷期,直至2016年底開始回溫。
張迪告訴門店裡的銷售們:「能不能撐過今年,全憑自己本事,過了今年,明年行業80%人就撤了,你就好做了。餅就那麼大,吃的人又多,只能把別人擠走了,你再慢慢吃餅。」
不過,在瓊海做房產銷售的黃瑋等不到年底了。
2017年,自己所在項目接連趕上「停建審批100㎡以下住宅」等政策調控,一整年只有60多套可售房源,這還需要全國70多個銷售去掙。「基本工資就三四千塊錢,去年就是吃老本,玩一年就夠了,不想再耽誤了。」入行不久的黃瑋告訴騰訊《稜鏡》,他決定去雲南去闖闖。
意外的「贏家」
從三亞市區驅車20餘公里,一路向東,滿眼荒涼,223國道猛地轉至822縣道,一片建設中的別墅區赫然出現在視野前,這裡便是融創中國(http://01918.HK)的海棠灣項目。規劃總佔地約3800畝,其中包括約880畝的別墅區。
「限購之後,可能只有我們這人多,每天都有100多組客戶來看房,客戶量很大,上午下午晚上各一波,因為只有我們這裡有房。」該項目的一位置業顧問告訴騰訊《稜鏡》。她介紹稱,公司在限購第二天緊急推出了100多套別墅,現在已經賣了90多套,還剩下10多套。
4月27日,騰訊《稜鏡》在售樓部看到,儘管該別墅項目總價高達900萬元至4000萬元等,但前來看房的客戶一波一波趕來,現場保安稱「昨天客戶停了200多輛車」。之所以如此火爆,除了項目本身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不需要購房資質。
海南全域限購令出台後,三亞融創海棠灣別墅項目受到追捧
騰訊《稜鏡》現場看到了海棠灣項目的房屋租賃合同及補充協議,合同上寫明:客戶與開發商簽訂的租賃合同為20年,客戶需一次性繳納七成總房款。補充協議里則顯示20年到期後,如果達不到可售條件,可以續租20年而不用再交租金,合計租賃年限為50年;若達到辦理產權證條件,則補繳剩餘三成總房款。
2017年5月,三亞出台的調控政策內容包括,產權式酒店項目銷售比例不得高於該項目客房總面積(或客房總套數)的30%,其餘70%必須用於自持經營使用。
該名置業顧問表示,融創2014年拿地的時候全部是可售的,後來趕上這個政策,目前海棠灣項目一期三塊地總面積達到5萬多平米,其中30%可售可辦證的合計179套,剩下的全部要自持出租。
「開發商也會和政府溝通,如果能辦產權證,就按照客戶簽合同的順序來辦理。但我們不能保證能辦下來產權證。」置業顧問告訴騰訊《稜鏡》,除了沒有產權證,別的都一樣,還省了契稅等,大多數客戶都能接受這個條件。
截至發稿,融創中國並未回復騰訊《稜鏡》的問詢。
推薦閱讀:
※太原熱賣樓盤盤點,附一段話點評!
※房價一直漲!2018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會比較搶眼,核心動力是啥?
※2018年應該在武漢買房嗎(原創實時版0517)
※太原買學區房,哪個樓盤比較合適?
※2013年的房價會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