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星辰:《蘇菲的世界》下
世界一直存在,還是從無到有:《蘇菲的世界》上
人們如何覺察自己所處的時代?專家筆下的各類分析,和遙遠未來給我們的評價,究竟哪個更接近真相?人人滿懷期待嚮往的未來,是否真的意味著幸福與明達?
在智慧之光剛剛點亮的古希臘羅馬,也許人們不會想到,籠罩歐洲千年的漫漫黑夜就在不遠處蟄伏。
值得慶幸的是,哪怕在最黑暗的長夜裡,也一定會有人甘為火炬,守護人類的榮光與尊嚴。儘管我們都知道,黎明終究會到來,但一千年的漫長等待,對比生命的脆弱易逝,還是顯得太過殘忍,也因此格外動人。
中世紀
…對了一部分並不等於錯…
「中世紀」這個名字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文藝復興時期才出現的,也被稱為「黑暗時代」和「一千年的夜晚」。通常認為,中世紀是一股以基督教文化來統一歐洲的力量。
那時候的哲學家幾乎認定基督教義就是真理,他們主要討論的問題是:理性和信仰能否相容?
- 聖奧古斯丁
他把(新)柏拉圖學派的觀點加以「基督教化」:認為在上帝創造世界之前,「理型」就已經存在於神的心中了;上帝創造的事物只有好的,沒有壞的,而邪惡是「上帝不在」的結果,源自於人類的不服從。
他主張上帝與世界之間有一條不可跨越的鴻溝,但人有靈魂,可以認識上帝。沒有人值得上帝救贖,但上帝還是決定使某些人免下地獄,人們要有成為少數選民之一的自覺。他並不否認人有自由意志,但上帝已經「預見」我們將如何生活。
聖奧古斯丁的神學脫離了雅典的人本主義,但他也是第一個將歷史納入哲學理論的哲學家。對聖奧古斯丁影響較大的是舊約中的線性歷史觀,也就是「上帝要借歷史來實現天國理想」的說法。他相信整個人類史就是一部「天國」和「世俗之國」相互鬥爭的歷史,以爭奪對個人的控制權。他說:「神以其先知先覺導引人類的歷史,從亞當一直到世界末日。歷史就像一個人從童年逐漸成長、衰老的故事。」
- 聖多瑪斯
認為基督教的教義和哲學的道理,其實是相通的——哲學、理性和基督教的啟示與信仰之間並不一定有衝突。聖多瑪斯將亞里士多德加以「基督教化」,試圖進入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世界,以他的話來詮釋聖經。
他想要證明,世間只有一個真理,上帝既透過聖經,也透過理性向人類顯現。所以世上既有「信仰的神學真理」,也有「自然的神學真理」。比如在道德上,聖經教導我們上帝希望人類如何生活,同時也賦予我們良心,使我們自然而然分辨是非善惡。
也許你還記得在上篇中提到,歷代哲學家是如何看待兩性差異的。聖多瑪斯認為,女人只有在身體的構造上比不上男人,但在靈魂上則與男人相當。在天堂里,兩性是完全平等的,因為所有身體上的差異都已經不存在了。
中世紀雖然被稱作「黑暗時代」,但也並非一無是處。有人認為中世紀是各項體制萌芽成長的時期,比如學校制度就是在中世紀建立的。此外,許多民族在此期間相繼建國,擁有了自己的城市、民俗音樂和故事。
文藝復興
…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希臘羅馬文化的長河曾經一分為三:西歐的拉丁式基督文化,東歐的希臘式基督文化,北非與中東地區的伊斯蘭教文化。在中世紀末期,這三種文化在義大利北部再次交匯,象徵古代文化「再生」的文藝復興時期拉開序幕。
在這個時期,哲學與科學逐漸脫離教會的神學,自給自足式的經濟逐漸向貨幣經濟轉型,社會對個人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一個人只要聰明肯干,就能得到報償。
文藝復興運動最重要的影響,是改變了大家對人類的看法,也被稱為「人道主義的復興」。這種人文主義精神使人們對自身的價值重拾信心,與中世紀時強調人性本惡的觀點截然不同,這個時期的哲學家認為人是極其崇高可貴的。而且大自然也是神聖的,甚至是「神的花朵」。
這一時期的人文主義其實更偏向個人主義,他們崇拜全能型的天才,認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並不只是為神而存在的,我們活著也不只是為死後的世界做準備。
在文藝復興時期,審判女巫、燒死異教徒的風氣十分盛行,但藝術、建築、文學、音樂、哲學、科學等各領域,都在以空前的速度蓬勃發展。人們逐漸孕育出了新的科學方法、新的世界觀,宗教情感也發生了改變。
- 新的科學方法
不要盲目相信權威;單憑思考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研究自然現象必須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採用「實證法」。
新科學方法的出現促進了技術革新,人類開始脫離自然環境的掌控,並反過來試圖成為控制者。直到今天人們仍在爭論,運用科技來改變自然的危險做法,究竟會走向失控,還是經歷過襁褓時期的陣痛,最終能實現保護與控制的雙贏?
- 新的世界觀
以地球為中心的世界觀——(哥白尼)以太陽為中心的世界觀——(克卜勒)星球圍繞橢圓軌道運轉,星球間有相互吸引的力量,宇宙適用同樣的物理法則——(伽利略)慣性定律、拋物線——(牛頓)機械論的世界觀、萬有引力定律,「萬有引力+上帝第一推動力=星系系統的運轉」。
有人認為這些新觀念會破壞上帝的權威,其實不然,如此縝密有序的法則,難道不能看做是上帝無所不能的體現嗎?真正被撼動的,是人類原本在造物中的特殊地位,是人類的自我觀念。
- 新的宗教情感
隨著哲學與科學逐漸脫離神學的範疇,基督徒變得更加虔誠。個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變得比個人與教會組織之間的關係更加重要。
在中世紀的天主教教會中,例行禱告一直是宗教儀式的重頭戲,聖經都是拉丁文寫的,只有教士和僧侶看得懂。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聖經被從希伯來文與希臘文翻譯成各國語言,成為導致「宗教革命」的重要因素。
你一定學過馬丁路德,他希望恢復「我們只信靠經文」的早期基督教面貌,認為人只能透過信仰得救,而不是什麼贖罪券。但他並不是一位人文主義者,馬丁路德曾經宣稱,自從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後,人類就徹底腐化了,他相信唯有透過上帝的恩典,人類才能免於罪孽,而罪惡的代價就是死亡。
巴洛克時期
…不要忘記你將會死亡…
相比文藝復興時期平實、和諧的藝術風格,巴洛克時期的藝術充滿了對照鮮明的形式。可以說17世紀的主要特色,就是在各種相互矛盾的對比中呈現張力。無論在藝術還是生活中,既能看到誇張華麗的自我表達形式,也逐漸興起一股退隱避世的潮流。
巴洛克時期的特色是浮華而矯飾的,同時人們也意識到世事無常。在政治方面,巴洛克時期是一個充滿衝突的年代,歐洲烽火遍地,主要原因是基督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衝突,也有一些是為了爭奪政權,政治情勢中充滿了各種陰謀和暗殺。這一時期作品的典型特徵是:一方面描寫今生與現實人間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描寫天上與來世的情景。
巴洛克時期的哲學,同樣充斥著兩種完全相反的思想模式——理想主義與唯物主義並存。理想主義者認為,生命基本上具有一種崇高的特質;而唯物主義者相信,生命中所有自然現象都是從肉體感官而來的。
由於受到新科學和牛頓機械論世界觀的影響,十七世紀很多人信奉物質主義,其中影響最大的可能是英國哲學家霍布士。他相信自然界所有的現象——包括人與動物——都完全是由物質的分子組成的。就連人類的意識(靈魂)也是由人腦中微小分子的運動而產生的。
拉普拉斯也表達了極端機械論的觀點:如果某些神祗在某個時刻能知道所有物質分子的位置,他們就能看透所有的過去和未來。一切事物冥冥之中早有註定,這種觀點被稱為「決定論」。
他們認為所有事物都是機械過程的產物,包括思想和夢境在內。但萊布尼茲卻指出:物質與精神不同的地方在於,物質可以不斷被分割成更小的單位,但靈魂卻連分割成一半也不可能。
那麼靈魂與肉體有著怎樣的關係呢?十七世紀兩位最偉大的哲學家——笛卡爾和斯賓諾莎也曾試著尋找答案。
笛卡爾
…我思故我在…
和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一樣,笛卡爾也是一個典型的理性主義者,認為只有透過理性才能獲得確實的知識。他覺得中世紀以來的各家哲學都不怎麼靠譜,於是乾脆自己創立了一套哲學體系,成為「現代哲學之父」。他要用理性來解決哲學問題,希望在生命的本質這一問題上獲得確定的答案。
他最關心的兩大課題是:我們所擁有的確實知識,以及肉體與靈魂的關係。
- 確實的知識
笛卡爾認為,除非清楚分明地知道某件事情是真實的,否則就不能認為它是真的。但上帝的存在是一件很明顯的事實,他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呢?
笛卡爾內心知道什麼是完美的實體,但這麼完美的概念怎麼會出自一個本身並不完美的人呢,所以它必然來自那個完美實體本身,也就是上帝。
簡單來說就是,他認為理性與存在之間有著某種聯繫,只要是理性看來越明顯的事,它的存在也就越可以肯定。
- 二元論
在十七世紀以前,人們普遍將靈魂視為某種遍佈於所有生物的「生命原理」,直到十七世紀,哲學家才開始提出靈魂和肉體有所區分的論調。
笛卡爾相信,宇宙中有兩種不同形式的真實世界(或實體),一種實體稱為「思想」或「靈魂」,另一種稱為「擴延」或「物質」。
靈魂純粹是屬於意識的,不佔空間,因此也不能再分解為更小的單位;而物質則純粹是擴延,會佔空間,因此可以一再被分解為更小的單位。笛卡爾認為這兩種本體都來自上帝,因為唯有上帝本身是獨立存在的,不隸屬任何事物。不過,「思想」與「擴延」雖然都來自上帝,但彼此之間卻沒有任何接觸。思想不受物質的影響,反之,物質的變化也不受思想的影響。
只有人才有靈魂,動物則完全屬於擴延的真實世界,可以看做一種複雜的機械裝置。在談到擴延的真實世界時,他採取十足的機械論觀點。
那麼人工智慧呢?就像上帝賜予人類思想和身體一樣,被人類賦予某種「智能」和筋骨的機器人,又是怎樣一種存在?
斯賓諾莎
…一切都在上帝之中…
近代很少有哲學家像斯賓諾莎這樣,因為個人的學說而備受毀謗與迫害,因為他批評了既有的宗教。
斯賓諾莎認為,基督教和猶太教之所以流傳至今,完全是透過嚴格的教條與外在的儀式。他也是第一個對聖經進行「歷史性批判」的人,他否認整本聖經都是受到上帝啟示的結果,提醒人們在閱讀聖經時,必須時刻記得它所撰寫的年代,並要對聖經進行「批判性」的閱讀。
- 一元論者
上帝不是一切,而一切都在上帝之中。斯賓諾莎相信,宇宙間只有一種實體,他有時稱之為「上帝」或「大自然」。可是他口中的「自然」,並不是指「擴延」的自然界,而是既存的每一件事物,包括所有精神上的東西。但「思想」和「擴延」僅是上帝「屬性」中人類所知的部分,上帝的屬性遠不止於此。
- 決定論:
他認為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思想屬性」或「擴延屬性」的不同模態,所謂「模態」是指「實體、上帝或自然所採取的特殊表現方式」。上帝(或自然法則)是每一件事的內在因,上帝通過自然法則發言,而且只透過這種方式發言。
因此物質世界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其必要性的。人永遠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意志」,就像一棵蘋果樹上永遠也長不出李子。
我們內心的野心、慾望等衝動,使我們無法獲得幸福與和諧。如果人們能體會到,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其必然性,萬事萬物都是一體的,就能以一種全然接納的、永恆的觀點來理解世間。
十七世紀的哲學被理性主義思想佔據,到了十八世紀,經驗主義開始受到關注,湧現出洛克、柏克萊和休姆等經驗主義哲學家。他們認為,一切關於世界的知識都可以從感官經驗中獲取。
洛克
…心靈中的事物從感官而來…
試圖澄清兩個問題:我們的觀念從何而來,我們是否可以信賴感官的經驗?
洛克宣稱,我們所有的思想和觀念,都反映我們曾看到過、聽到過的事物。但我們的心靈除了被動地接收外界的印象之外,同時也積極地進行某種活動,它以思考、推理、相信、懷疑等方式來處理它所得到的各種單一感官概念,由此產生了洛克所謂的「思維」。
他將感官的性質分為「主要」和「次要」,「主要性質」是指擴延世界的性質,如重量、數量;「次要性質」反映外在實體在我們感官上所產生的作用,如顏色、氣味。
洛克相信,世間有所謂的「自然權利」存在,每個人都有一些相同的道德原則,人類憑理性就可得知上帝的存在。
此外,在近代哲學家中,洛克是最先關心性別角色的人之一。他認為女人服從男人的現象,是受到男人操縱的結果,因此是可以加以改變的。
休姆
…剪斷信仰與知識的紐帶…
經驗主義哲學家中最重要的一位,代表作《人性論》。與理性主義者認為的「人的理性天生就能辨別是非對錯」不同,休姆認為我們的言語和行為並不是由理性決定的。
他只接受通過感官所認知到的事物,除此之外一切都有待證實。但他並不排斥基督教或奇蹟,認為這兩者都屬於信仰的范躊,與知識或理性無關。在休姆哲學的影響下,信仰與知識的關係終於被切斷。
- 印象與觀念
休姆認為人有兩種知覺:一種是「印象」,一種是「觀念」。「印象」指的是人對於外界實在的直接感受,「觀念」指的是對印象的回憶,「印象」是形成「觀念」的直接原因。
印象與觀念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複合的,有時人們會將物質世界中原本並不共存的概念放在一起,比如「天使」。休姆希望認真審查每一個觀念,看看它們是不是以不符合現實的方式複合而成的,來理清我們的觀念。
- 不可知論者
休姆認為,人並沒有一定的自我同一性,有的只是感覺和知覺。我們也沒有必要去證明靈魂不朽或上帝是否存在,因為用人類的理性來證明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
- 習慣性期待
自然法則之中,沒有所謂的合理不合理,它們只是存在罷了。如果一件事情緊跟著另外一件事情發生,並不一定表示兩者之間必然有聯繫。
柏克萊
…我們只存在於他的心中…
他相信人有靈魂,認為我們所有的觀念都有一個我們意識不到的成因,而這個成因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性的。
我們的靈魂可能是我們本身各種概念的成因,但世間只有一個意志或靈可能造就這個「形體」世界的諸般概念,那就是天主。
我們所看見、所感受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天主力量的作用」,因為天主「密切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中,造成那些我們不斷體會到的豐富概念與感官體驗」。我們周遭的世界與我們的生命全部都存在於天主之中。他是萬物唯一的成因,同時我們只存在於天主的心中。
我們是什麼?我們的世界是由真實的事物組成的嗎?柏克萊不只質疑物質的真實性,他也提出了時間和空間是否絕對存在或獨立存在的問題。
啟蒙
…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
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口號就是反抗權威,認為有必要對前人所謂的真理抱持懷疑的態度,每一個人都必須自行找尋問題的答案。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
法國啟蒙運動時期常被稱為「理性時代」。就像洛克相信,人對上帝的信仰和若干道德規範是理性中固有的,這個想法也是法國啟蒙運動的核心。他們想要「啟」發群眾的「蒙」昧,以建立更好的社會,所以教育學這門學科創立於啟蒙時代,其實並非偶然。
啟蒙時期的哲學家認為,一旦人的理性發達、知識普及之後,人性就會有很大的進步,所有非理性的行為與無知的做法遲早都會被「文明」的人性取代。
對於啟蒙時期的哲學家而言,自然幾乎就代表理性,因為人的理性乃是自然的賜予,而不是宗教或文明的產物。盧梭提出「人類應該回歸自然」的口號,因為自然是好的,所以人如果能處於「自然」的狀態就是好的,可惜他們卻往往受到文明的敗壞。
他們認為宗教也必須與「自然」的理性和諧共存,所有不合理的教條或教義都必須去除。後來有許多人宣稱他們相信所謂的「自然神論」,也就是相信上帝在萬古之前創造了世界,此後再沒有現身,上帝成為「至高的存在」,只透過大自然和自然法則向人類顯現。
此外,法國啟蒙時期的哲學家積極爭取所謂的「自然權利」,許多人為實現人權和女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和慘痛的代價。
康德
…頭頂的星空與內心的道德…
康德認為,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觀念,是同時通過感官和理性獲得的,但理性中有若干傾向會左右我們獲得的經驗。
- 時空觀
我們所見到的事物,首先會被看成是時間與空間里的一個現象。康德將「時間」與「空間」稱為我們的兩種直觀形式。他強調,我們心靈中的這兩種形式先於一切經驗,時空乃是人類感知的方式,並非物質世界的屬性。
- 因果律
因果律的存在正是人類理性的特色,它是根植於我們的內心的。正因為人類的理性可以感知事物的因果,所以因果律是絕對的、永恆不變的。
康德對哲學最大的貢獻在於,他認為「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樣的。我們永遠無法確知事物「本來」的面貌,我們所知道的只是我們眼中『看到』的事物。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在每一次經驗之前,都可以預知我們的心靈將如何認知事物。
- 知識的原料與形式
人類對於世界的觀念受到兩種因素的影響:一個是我們必須透過感官才能知道的外在情況,也就是「知識的原料」;另一個是人類的內在情況,也就是「知識的形式」。
- 實踐的設准
康德相信我們的心靈所能感知的事物,很明顯有其限制。在一些大問題上(人是否有不朽的靈魂、上帝是否存在等),我們的本性中有提出問題的慾望,但卻沒有感官的材料可以加工,也沒有任何相關的經驗可資利用,所以理性能夠運作的範圍超過了我們人類所能理解的程度。
於是他開創了一個宗教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理性和經驗都派不上用場,因此形成了一種真空的狀況,這種真空只能用信仰來填補。康德認為大問題應該交由信仰來決定,且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應該假定人有不朽的靈魂、上帝確實存在以及人有自由意志。
他稱這種對靈魂不朽、上帝存在以及自由意志的信仰為「實踐的設准」。所謂「設准」就是某個無法證實的假設。而所謂「實踐的設准」,則是為了實踐(也就是為了人類的道德)而必須假定為真的說法。
- 道德觀
他認為辨別是非的能力天生就存在於人的理性中,每個人都有「實踐理性」,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辨別是非的智慧。它雖然不會告訴你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做什麼事,但能告訴你在所有情況下你應該有的行為。
這套道德法則乃是「無上命令」(無條件的、強迫性的),意義在於尊重每一個人的本身,而不要將他當成達到某種外在目的的手段。
只有那些你純粹是基於責任所做的事才算是道德行為,取決於你是否出自善意而為之,而不取決於你行為的後果。
- 自由
只有確知我們純粹是為了遵守道德法則而行動時,我們的行為才是自由的。
作為一個由物質形成的存在者,我們完全屬於自然界,因此受到因果律的支配,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可是作為一個有理性的存在者,只有在我們追隨我們的實踐理性,並因此得以做出道德上的抉擇時,我們才有自由意志可言。因為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也正是制定這項法則的人。獨立與自由正是超脫自我慾望與惡念的方法。
浪漫主義
…物質是沉睡中的智性…
有人說浪漫主義是歐洲人士最後一次對生命的「共同進路」。這個運動從德國開始,最初是為了反對啟蒙時期的哲學家過於強調理性的做法。當時的新口號是:感情、想像、經驗和渴望。
它與文藝復興時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兩者都強調藝術對人類認知的重要性。根據康德的說法,藝術家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他的認知能力。浪漫主義者相信,唯有藝術才能使我們更接近那「無以言喻」的經驗,這種渴望遙不可及的事物的心態,正是浪漫主義者的特色。
浪漫主義主要興盛於都市地區,1800年左右的第一代浪漫主義者都是年輕人,他們有一種明顯的反中產階級的生活態度,有時會稱警察或房東為「庸俗市儈」,甚至是「敵人」。浪漫主義者的職責就是體驗生活,或是整天做白日夢、浪費生命,至於日常的事物就留給那些俗人去做就行了。
拜倫和雪萊都是所謂的「惡魔派」浪漫主義詩人,其中「拜倫式的英雄」就是指那些無論在生活上還是藝術上都特立獨行、多愁善感、叛逆成性的人。
浪漫主義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嚮往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神秘。他們將大自然看成一個不斷發展其內在潛能的有機體,一個大「自我」,有時也使用「世界靈魂」與「世界精神」等名稱。
- 謝林
主張將心靈與物質合而為一。他認為大自然的全部——包括人的靈魂與物質世界——都是一個「絕對存在」(或精神世界)的表現。「自然」是肉眼可見的「精神」,「精神」則是肉眼看不見的「自然」。我們在大自然中到處都可以感受到「產生結構的精神」,物質乃是沉睡中的智性。
- 史代芬
我們厭倦了無休無止地與粗糙的物質世界奮戰,因此決定選擇另外一種方式,企圖擁抱無限。我們進入自己的內心,在那裡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
- 赫德
歷史哲學家,認為歷史的特性就是連續、進化與設計。他的歷史觀是動態的,因為他把歷史當作一個過程。每一個歷史紀元都有其價值,每一個國家都有其個性或靈魂,問題在於我們能否認同其它的文化。
人們通常將浪漫主義分為兩種:「普世性的浪漫主義」和「民族浪漫主義」。「普世性的浪漫主義」就是滿腦子自然、世界靈魂與藝術天才的浪漫主義者;「民族浪漫主義」關注的重點是民族的歷史、語言和文化。「有機體」這個概念使這兩種浪漫主義相連結,無論是植物還是國家,在浪漫主義者眼中都是活生生的有機體。
黑格爾
…可以站得住腳的就是有道理的…
黑格爾幾乎統一了所有曾在浪漫主義時期出現的理念,並且加以發展。他也用「世界精神」這個詞,但指的是人類的生命、思想與文化。
黑格爾認為,真理是主觀的。他不承認在人類的理性之外有任何「真理」存在,所有的知識都是人類的知識。
- 歷史之河
通常所謂的「黑格爾哲學」,主要是指一種理解歷史進展的方法。黑格爾之前的哲學體系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試圖為人們對世界的知識建立一套永恆的標準。而黑格爾相信,人類認知的基礎代代不同,因此世間並沒有「永恆的真理」和「永久的理性」。哲學唯一可以確切掌握的一個定點,就是歷史。
人們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進的傳統思潮與當時物質條件的影響,因此你永遠無法宣稱任何一種思想永遠是對的。我們的理性事實上是動態的,是一種過程,而「真理」就是這個過程。因此在歷史的過程之外,沒有什麼外在標準可以判定什麼是最真、最合理的,就像你不能將任何哲學家的思想抽離他們的歷史背景。
黑格爾宣稱,「世界精神」正朝著越來越了解自己的方向發展,人類正邁向更多的理性與自由,儘管時有起起落落,但歷史的發展仍然是不斷前進的。
- 辯證法
知識的三個階段——正、反、合:每一種新思想通常都以舊思想為基礎,而一旦有一種新思想被提出來,馬上就會出現另外一種和它抵觸的思想,於是這兩種對立的思想之間就會產生一種緊張狀態,但這種緊張狀態又會因為有人提出另外一種融合了兩種思想長處的思想而消除。
黑格爾認為歷史本身就展現了這種辯證模式,我們心目中很「理所當然」的看法,不一定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只有對的才能留存下來。
- 自我
個人是團體的一個有機部分,理性(或世界精神)必須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才會顯現,最主要是透過語言。因此並不是個人造就了語言,而是語言造就了個人。同樣的,國家也不只是由人民形成的一個集合——沒有人民,固然就沒有國家;但如果沒有國家,也就沒有人民,所以人不能「捨棄社會」。
黑格爾還認為,個人不能發現自我,只有世界精神能夠發現自我,而從世界精神回到自我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主觀精神:世界精神意識到自我在個人中的存在。
客觀精神:世界精神在家庭、社會和國家之中達到更高的意識。絕對的精神:世界精神在藝術、宗教和哲學中達到最高形式的自我實現,其中又以哲學為最高形式的知識。世界精神最先在哲學中發現了它的自我,哲學是世界精神的鏡子。
祁克果
…對浪漫主義者理想主義的反動…
祁克果認為,浪漫主義者的理想主義與黑格爾的歷史觀,都抹煞了個人對自己生命應負的責任。我們不只是「時代的產物」,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並且只活一次。
他覺得黑格爾主義所關切的那種「客觀真理」,與個人的生命是完全不相關的。與其尋找那唯一的真理,不如去尋找那些對個人生命具有意義的真理。
而且,描繪人或人性的面貌也是沒有意義的,世間唯一重要的事就是我們自己的存在,經由理性獲得的知識是完全不重要的。唯有在我們行動(尤其是做一些重要的選擇)時,我們才和自我的存在有關聯。
祁克果相信真理是「主觀的」,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屬於個人的,只有這些真理「對我而言是真的」。比如「上帝是否存在」,這不是一個理論上或學術上的問題,每一個人都必須獨自給出答案,而這類根本性問題的答案只能經由信仰來找尋。
祁克果對信仰的要求很嚴苛,他認為一個人要麼信基督教,要麼就不信,不可以持一種「多少相信一些」或「相信到某種程度」的態度。而且光相信基督教是「真理」還不夠,還要過上基督教徒般的生活才行。
祁克果認為生命有三種不同的形式,也就是他的「人生三階段」理論:
- 美感階段:從美感的角度,來看待現實、藝術,以及他所信仰的哲學。
- 道德階段:對生命抱有認真的態度,並且始終一貫地做一些符合道德的抉擇。
- 宗教階段:信奉基督。
馬克思
…十九世紀中期激烈的階級鬥爭…
通常說大哲學體系的時代到黑格爾為止,取而代之的是「存在哲學」與「行動哲學」。
馬克思認為,物質的變化才是推動歷史的力量。促成改變並把歷史向前推進的,其實是一個社會的經濟力量。
馬克思將這些物質、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條件稱為「社會的基礎」(生產條件、生產工具、生產關係),並將社會思想、政治制度、法律規章、宗教、道德、藝術、哲學和科學等稱為「社會的上層構造」。社會基礎支撐上層結構,上層結構反映社會基礎,但上層結構不能有其獨立的歷史。
一個社會的政治情況與意識形態,是由它的生產模式決定的,是非對錯的觀念乃是社會基礎的產物。一個社會的是非標準,主要是由其統治階級來決定的,「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階級鬥爭史」。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為別人工作,因此他的勞動對他而言是外在的事物,而不是屬於他的。資本家將事實上是由工人創造的價值,放進了自己口袋,也就是「剝削」。
資本主義是邁向共產主義的一個階段,但並非一蹴而就。有一段時期會出現新的「階級社會」,也就是「無產階級專政」,而這段過渡時期又會被一個「不分階段的社會」所取代,最終實現人盡其才、各取所需。
達爾文
…滿載基因航行過生命的一艘小船…
達爾文創立了有機物進化的理論,馬克思創立了人類歷史進化的理論,而他們都是自然主義者,認為大自然和感官世界之外別無真實。對聖經中人在萬物中地位的說法,達爾文是近代唯一一個公開提出質疑的科學家。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論》一書中提出兩個理論。首先,既存的所有動植物樣式都是依照生物進化的法則,從較早期、較原始的形式演變而來。其次,生物進化乃是自然淘汰的結果(物競天擇)。
當時教會和科學界都堅信聖經中所有動植物種類都不會改變的說法。地質學家們相信「大災難理論」:每次天災後,上帝會重新創造更新、更完美的動植物,以延續地球的生命。
新達爾文主義增加了對遺傳與突變的解釋,突變的結果可能會使個體擁有一些優勢,使它能在生存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關於生命的起源,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促使第一個細胞形成的推動力,對如今的萬物有著致命的作用。所有生命都賴以組成的複合分子的出現,依賴兩個條件:一是大氣層里不能有氧氣;二是要受到宇宙輻射線的照射。而後含氧的大氣層形成,使得那些可以用肺呼吸的動物逐漸進化,如今也保護各種生命不受宇宙輻射線的傷害。
弗洛伊德
…夢與潛意識…
人其實並不像十八世紀理性主義者所想的那麼理性,非理性的衝動時常左右我們的思想和夢境,反映著平日里被偽裝或升華了的基本需求,並在我們無從察覺的情況下主宰我們的行動。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弗洛伊德發展了所謂的「深度心理學」或稱「精神分析」,是描述一般人的內心並治療神經和心理失調的學問。
他主張人與環境之間有一種緊張關係(衝突)存在,尤其存在於這個人的驅策力、需要和社會要求之間。很多形式的精神或心理失調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的衝突,他使用「靈魂溯源學」的治療方式,在病人的心靈深處探尋,找出那些造成其心理失調的經驗。
弗洛伊德將精神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用來解釋「潛意識」的概念。「本我」代表本能和慾念,常常被壓抑在潛意識中;「自我」遵循現實原則,在意識之上;「超我」代表良知和道德。
潛意識當中的內容,通常是那些我們努力想忘掉的不愉快、不恰當或醜陋的經驗或想法,常常與性有關(泛性論)。弗洛伊德提出兩種療愈方法——自由聯想和釋夢。
一九二O年開始,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對藝術和文學產生了更直接的影響。比如超現實主義主張藝術應該來自潛意識,藝術家應該從他的夢境中自由獲取靈感,以跨越夢與現實之間的界限。同時藝術家也有必要掙脫意識的管制,盡情揮灑文字和意象。
我們這個時代
…汝意有何求…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潮流就是存在主義,代表幾股以「人存在的情況」為出發點的哲學。
- 尼采
我們應該重視生命本身,而不必執著於歷史和基督教的「奴隸式道德」。他希望對所有價值進行重新評價,使強者的生命力不受到弱者的拖累。
- 薩特
他認為存在主義就是人文主義,存在主義者乃是以人類為出發點的。他的哲學是在無神論的前提下,對人類處境做出的無情分析。
人的存在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存在」的這個事實,比「我是誰」要重要得多,也就是「存在先於本質」。
人並沒有天生的「本性」,因此人必須創造自我。薩特覺得人的自由是一種詛咒,使我們註定一生中要不斷地做選擇。世上沒有我們必須遵守的永恆價值或規範,這使得我們的選擇更加有意義。我們永遠不能把錯誤歸咎於人性或人的軟弱,我們要為自己所做的事負全責。
薩特認為,生命應該有意義,這是一個命令。但我們生命中的意義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創造,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創造自己的生命。
薩特想要證明意識本身在感知某件事物之前是不存在的,「事物」固然是由環境提供的,但我們可以選擇對自己有意義的事物來感知。
- 西蒙波娃
試圖將存在主義應用到女性主義上,否認一般人所謂的「女人的天性」或「男人的天性」,相信女人和男人都必須掙脫這種內在偏見的束縛。
二十世紀的另一個主要哲學潮流就是「生態哲學」。許多西方的生態哲學家已經提出警告,整個西方文明的走向根本就是錯誤的,長此下去,勢必將會超出地球所能承受的範圍。他們談的不只是環境污染與破壞,也包括西方思想形態的一些根本上的謬誤。舉例來說,生態哲學家對於進化觀念中以人為「萬物之首」的這個假設提出質疑,認為人類這種主宰自然的想法,可能會對整個地球造成致命的傷害。
本來最後還有很多話想說,話到嘴邊又不知從何說起。在書評這條道路上,我還處在最最初級的總結思想的階段,肚子里沒貨所以能說的不多。
只說一句:
世界就像一個大紙團,在那些尚看不見的褶皺中,就埋藏著人類所行一切之事的代價。
以上,
月遙。
推薦閱讀:
※學會這一招,人人都可以有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
※從絕望到救贖---讀莫泊桑《西蒙的爸爸》有感
※《人類簡史》 讀書筆記
※晨間日記的奇蹟
※魚順順經典語錄-讀書筆記-讀書頻道-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