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經>與生活禪

???各位法師,各位營員,各位居士: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心經>與生活禪》。既然是講《心經》,請大家一起來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佛陀以大智慧,引導我們到達覺悟的彼岸、涅槃的彼岸,這就是《心經》的要義。這個題目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心經》說什麼?第二部分:禪在哪裡?一、《心經》說什麼?先講第一部分,《心經》說什麼。有四個小題目:一,大智慧。《心經》就是講的大智慧。二,破執著。《心經》要我們徹底地把我執、法執破除乾淨,連破除乾淨的這種意念也不要存在。三,到彼岸。破除了執著才能到彼岸,但是也不要有到彼岸的心,因為《心經》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四,大自在。在大智慧的指引下,究竟涅槃,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一切都在般若空慧的指引下,來落實這些修行的理念。(1)大智慧所謂大智慧,按照佛法的解釋,智與慧是有區別的。所謂通達有為之事相為智;通達無為之空理為慧。智有照了之功,慧有鑑別之用;智能明了諸法,慧能斷惑證真。這就是佛家講的大智慧的含義。《心經》就是一部講大智慧的的經典。《心經》是讀誦最廣的一部經,也是字數最少的一部經,更是佛典中最重要的一部經。古代的佛教大師說,《心經》是萬法的根源,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要。《心經》的意義高遠,無人能到。只有菩薩以大智慧深觀自在,自證證人,才能夠獲得《心經》所說的大智慧,到達彼岸。這部經之所以重要,不是由於別的原因,而是經中所說的「般若」精義,將佛教的理論核心揭示無遺,究竟圓滿。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緣起性空」。如何才能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必須通過甚深的般若觀照,勘破萬法的假相,照見「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突破重重障礙,掃清萬里烏雲,現出晴朗的天空。這晴朗的天空,就是我們的心地,然後般若慧日高懸,大地繁華似錦,一切生命自由自在,這才是我們自心一片安詳的佛國淨土。智慧有如此功效,我們學習《心經》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般若的思想是佛法的根本見。只有在般若思想指導下所修習的一切善法才是無為、無漏的善法。《大智度論》說:「所謂有般若在世,則為佛在。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若師在、母在,不名為失利。所以者何?利本在故,是故說般若波羅蜜在世,佛亦在世。」(《大智度論》卷一百)我們從這段經文可以知道般若的重要性。般若在,就是佛在,能見般若,就是見佛,就是見法。般若為佛母,更是我們眾生斷惑證真的根本所依。所以說「得見般若,即為見佛」。本經所說的般若妙智慧是我們自性中本自具足的一種無漏慧,完全由真心流露出來。所謂離過絕非,正常真實,純淨無染,唯正無邪,應用無窮,指導人們離苦得樂,超越生死,同登彼岸。般若的功能、般若的作用,在我們佛法中具有首要的地位。我們所說的見地,就是指般若見。因為般若能了解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能破除我執、法執,掃除內心的一切執著、一切障礙。所以「諸佛及菩薩,能利益一切。般若為之母,能出生養育。佛為眾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則為一切,眾生之祖母。」般若是佛母,是我們一切眾生的祖母,所以說「諸佛及菩薩,聲聞辟支佛,解脫涅槃道,皆從般若得。」有般若就有佛,因為般若是佛母。般若即是法寶,佛以法為師,佛從法出生。所以說佛法以般若為根本,般若在世即為有佛。由此可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出生諸佛的經典。《心經》上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佛所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究竟圓滿的佛果之稱。沒有般若就沒有佛。沒有佛,法從何來呢?因此說般若為佛母,般若為成佛之本。(2)破執著破除執著就是突破自我的障礙,就是突破生命的局限性。我們的生命有種種的局限,這些局限有的是從無始以來自己的善惡業報所感,有的是我們在現世生中,由於六根與六塵相接而產生的種種分別心、執著心,久而久之形成的非常深厚的執著和障礙。《心經》告訴我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就是破除執著。因為執著的根源是生命,執著的土壤是生活。從什麼地方倒下的就從什麼地方起來。不但凡夫染污的五蘊皆空,聖賢清淨的五蘊亦空。五蘊即是生命的總相,是內根身、外器界的總相,也即是人類的生命活動。所謂生命活動,即是身、口、意三業和行、住、坐、臥四威儀的表現形態,也即是我們所說的生活。生命的要素即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的活動就是我們所謂的生存。離開了這五個要素,我們所謂的生命、生活就無從談起。而五蘊又是遷流不息、無常無我的,時時處在變化之中,無常之中。所以說五蘊是生命,五蘊是生存,五蘊是生活,但又不能夠執著這些。生存的內容和形式儘管多種多樣,但概而言之都是生存與生活的表達方式。是故人類的一切活動無不是生活。《心經》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是提示我們要正確面對我們生命的活動,也就是要正確面對我們生命的實相。《心經》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裡的「照見」,就是般若的觀照力,般若的功能。「五蘊」是我們的生活內容,「皆空」是通過觀照的力量突破生命的局限性(各種煩惱)所顯示的真理,空的究竟內涵即是涅槃。這「照見五蘊皆空」六個字濃縮了佛法的所有內容,既有功夫,即「照見」二字;也有見地,即「皆空」二字;而且所要轉化的對像也非常具體,即「五蘊」二字,也即是我們人類生活的本身,或者說生活的當下、生命的當下。學佛修行,沒有別的要求,就是如何面對我們生命當下的困惑,當下的煩惱。因為離開了當下,你要找我們的生命,找我們的生存,找我們的生活,是找不到的。千經萬論、歷代祖師都強調要在當下這一念心中來落實修行的要求。這種觀照的功夫,禪的功夫,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達到「五蘊」與「空」不二的境界,即經上所揭示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種精神與物質、煩惱與菩提、生死與涅槃平等不二的聖者的境界。只有禪與五蘊,空與五蘊,照見與五蘊,處於高度統一狀態,才能夠真正促進身心的淨化,轉變身心的煩惱。所以,《心經》說的第二個內容就是破執著。破執著很具體,不是空洞的,一定要從當下一念做起。(3)到彼岸破除了執著,所顯示的無漏智慧就是彼岸,就是涅槃。能觀之智與所觀之理不二即是涅槃。所以彼岸並非遙不可及,會心當處即是。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此岸與彼岸有八萬四千里之遙,非也!此岸在當下一念,彼岸還是在當下一念。一念頓悟,眾生即佛。般若一詞在漢語中沒有相當的詞語,勉強可以翻譯為智慧,但是佛家的智慧是大智慧,妙智慧,主要指的是二空所顯示的真理,是無為無漏的,是破除一切執著,遠離一切二元對立的真正的大智慧。波羅蜜譯為到彼岸。到彼岸就是人生的解脫,涅槃的證得。《大智度論》講:「云何名為般若波羅蜜?答曰: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大智度論》卷十八)了知諸法緣起性空的實相的智慧,才是般若波羅蜜。了知諸法實相的智慧,要從照見五蘊皆空的實踐中體證而來。佛法所說的波羅蜜一共有六種,也就是有六種到彼岸的法門。這六種波羅蜜以般若波羅蜜為先導,其餘五種波羅蜜為輔助。所謂「五度如盲,智慧為眼目」。所謂六波羅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智慧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六度是菩薩修行的法門,是菩薩到彼岸的法門。剛才講到五度如盲,像瞎子一樣,只有般若,只有智慧才如同眼目。有眼目才能使六度真正成為到達彼岸的法門。佛典中在強調般若的重要性時指出:「若布施無般若,唯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若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若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若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若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若萬行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宗鏡錄》卷九十)由此可見,修一切法門,都要以般若為眼目。所以我在提倡生活禪的正見時,反復強調我們信仰佛法,要以般若為正信的眼目,我們的信仰、修行一定要在般若的指導下才不會走彎路,才不會成為有漏的因。一般的講,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是中流,般若是船筏。乘般若船筏,越煩惱中流,離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這個過程都在我們當下的一念完成。大家一定要體會這個意思,只有在當下一念完成,修行才真正時時刻刻有證量,時時刻刻有受用。如果把一切寄託在死亡以後,那你永遠不會有受用,永遠不會有證量,而且修行的信心也不容易建立起來。怎樣才能勘破煩惱,超越生死呢?必須如實觀察一切諸法緣起性空的實相。在緣起性空法則的觀照下,了知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我非無我,非有非無,消融一切對立面。但是也不能執著有我無我、非斷非常這些觀點。如果執著這些觀點,又會成為障礙,即所謂法執。我執是障礙,法執也是障礙。應該怎麼辦呢?應該「捨一切觀,滅一切言語,離諸心行,從本以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大智度論》卷十八)涅槃即是寂滅,寂滅就是煩惱永滅。涅槃的境界本來是我們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只因為有煩惱的障礙,所以涅槃的境界顯示不出來。為什麼我們不能執著涅槃呢?因為涅槃既是本自具足,不從外得,所以涅槃顯示出來只是本有的東西,好像鏡面的光明一樣。我們心地的這面鏡子被塵垢所蓋覆,通過修行使這面鏡子垢盡光現。所以我們不要有執著,有執著就是障礙。我們能夠觀諸法實相,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言思路絕,則煩惱性空,生死與涅槃不二,此岸與彼岸不二。到此也無生死可了,無涅槃可證,當下不生不滅,當下就能了生脫死,當下無住,當下應緣度生;度生亦不著相,度而無度,無度亦無,是名真度。此時萬里晴空,一物也無,涅槃的功能,般若的力用,到此方稱圓滿究竟。(4)大自在《心經》還告訴我們,有了大智慧,破除了一切執著,能夠到彼岸,就得大自在。《心經》的第一句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自在菩薩可以理解為一位具體的菩薩的名號,也可以理解為所有修般若法門的人。我們人生有種種局限,種種追求和執著,因而有煩惱、有痛苦,不得自在。《心經》告訴我們只要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能「度一切苦厄」,就能「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獲得大自在、大解脫。人生的真自由、真瀟灑至此可言矣。關於自在有種種解說,根據《法華經》的意思,要「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有結」就是有為有漏的煩惱,盡即斷盡,只有斷盡煩惱,也即是「度一切苦厄」,才能「心得自在」。自在表現在我們修行者的生命或生活中,有不同的內容。有所謂十種自在,也有講五種自在的。在此介紹五種自在:我們學佛,最終的目的是希望我們的生命擺脫一切枷鎖,放下一切負擔,使我們的身心真正能夠生活在一個自由自在的狀態中。這種自由、自在,表現在五個方面:1.壽自在凡夫的壽命長短不得自在,而破除了煩惱、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登地以上的菩薩能夠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死,可以在壽命的長短上、生死的來去上獲得自由,所謂「言萬劫而不長,促一念而非短」。像我們通常稱念的阿彌陀佛就是壽命無量、光明無量。這是因為阿彌陀佛大徹大悟,大覺圓滿,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所以能夠獲得壽命無量、光明無量。我們的人身不自由不自在,受到時間空間的局限,有限的生命有許多的追求,追求達不到就有煩惱有障礙,表現在具體的事相上就是時間的和空間的障礙。遇到一件好事,希望這件好事能夠長久不變,可是沒有不謝的花朵,沒有不散的筵席。好事往往是曇花一現。許多不如意的事,我們希望永遠不要碰上。事實上不如意的事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不期而遇。所謂「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人意處無二三」。怎樣突破時空的障礙,獲得壽命的無量、光明的無量?關鍵在照見五蘊皆空。2.生自在生是受生,菩薩能夠隨類化生而得自在,眾生隨業遷流六道輪迴不得自在。菩薩隨處而應,「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有受生的自在,凡夫不具備這種自在,所以我們要照見五蘊皆空,才可以逐步獲得受生的自在。3.色自在色即物質,菩薩能於物質轉變自在,非凡人所能為也。物質也可以理解為財富,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有許多財富,但是真正有財富的人,一萬個人當中可能只有一兩個人而已。大多數的人都有自由支配物質的渴望,但是,不可能。我們要通過修行來消除我們的妄想執著,消除不正當的追求。如果我們真正獲得了色自在,也是為了滿眾生願,不是迷戀於個人的物質追求。如果我們為了個人的追求,你永遠得不到色自在。4.心自在心即心識,我們能隨意指揮心識。能夠讓我們的心隨順法的規律,順菩提心而發展,順著淨化的方向發展,就可以獲得心的自在。可是我們凡夫連心在哪裡、心是何物都不知道,又怎麼能夠指揮這顆心呢?一定要學習佛法,一定要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了解這顆心,才能指揮這顆心。5.智自在凡夫沒有無漏智,不但無智,更談不上自在。菩薩證得空慧,可以任運發揮無漏智慧,說法度生,自他兩利。這種自在都是菩薩的境界,是菩薩的生活,菩薩存在的一種方式。我們能觀自在,度一切苦厄,就能獲得某種相對的自在,並不是大自在。「遠離顛倒夢想」「心無掛礙」「無有恐怖」才能獲得壽自在、生自在、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那才是大自在。二、禪在哪裡?禪在哪裡?禪在生活中,禪在當下。這是禪的決定見,般若的決定見,佛法的決定見。千佛出世而不易,歷諸古今而不變。(1)禪在生活中《心經》與生活禪這個題目,乍一看好像拉不上關係。其實,《心經》的全文沒有一個字非禪,也沒有一個字不是要我們淨化生命、淨化生活的法寶。禪的使命就在於淨化生命、淨化生活。《心經》不但與生活禪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而且《心經》就是生活禪的綱領;生活禪的宗旨「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就是要落實《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智悲雙運的精神。我在《生活禪提綱》那篇短文中,將《心經》作為生活禪「教典所依」的第一部經典。那篇文章是1992年寫的。也就是說,早在生活禪修行理念開始形成之際,就將生活禪的理念牢牢地建立在大乘佛法悲智具足的思想基礎之上,提出了「發菩提心、樹般若見、修息道觀、入生活禪」的法門綱宗。因此,以《心經》作為修生活禪的根本教典之一,用《心經》的思想來指導修生活禪,並非現在的即興發揮,而是修生活禪的根本內容。《心經》260個字,沒有一個「禪」字,也沒有一個「定」字,但這260個字又沒有一個字不是在講禪,不是在講定。《心經》第一句,也是第一段,是全經的總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在這段經文中,菩薩即能修之人;甚深般若即所修之法;照見五蘊皆空,則是修般若深觀所面對的境界。其中「照見」為功夫,「五蘊」即眾生生命的總相、生活的總相,也就是我們修行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在修行中「五蘊」能空,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五蘊」空不了,生存的痛苦,生命的迷惑依然存在。「五蘊」即生命的總相,也就是生活的總相。所謂「禪在生活中」,就是要「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觀照我們由「五蘊」組成的這個生命主體,使這種充滿煩惱的生活總相來一個徹底的轉變,徹底的否定,徹底的淨化,徹底的提升。「五蘊皆空」的「空」字,在此最值得我們留意。五蘊包括色、受、想、行、識五件事,這五件事組成了我們眾生生存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一個「色」字構成了我們的這個血肉之軀和軀體賴以生存和活動的物質世界;受、想、行、識四個字,構成了我們生命的精神活動的主體(識)和精神活動的配角(受、想、行),也就是我們生命活動的精神世界。「五蘊」的聚集,就是我們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綜合。我們的生命處在迷惑的狀態下,這種迷惑來自於我們生命無始以來積累的無明和煩惱,面對物慾的世界,根據不同的環境,產生貪欲的心、嗔恨的心、愚癡的心。每一心念都是一道厚厚的壁壘,把我們生命內在本有的光明遮擋了,無法見到真理的光明。如果我們聽到了真理的聲音,相信真理的可靠性(信),思考和理解真理的真實性和實踐性(解),接受真理的指導,改正自己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行),就可以達致生命的覺醒和生命的圓滿(證)。這四句話就是信、解、行、證,就是我們修行的次第。這信、解、行、證四個步驟是我們根據《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的教導所應採取的改善和淨化我們生命的措施。這四個步驟可以分為四個層次一步一步地來落實,此即所謂漸修漸悟;這四個步驟也可以在一念當中同時落實,所謂「一念具修萬行」(《大智度論》卷八十七)此即所謂頓修頓悟或頓悟頓修。生活的內容、禪的內容,生活禪的源頭,《心經》第一段這25個字揭示無遺。自在無礙,苦厄度盡;不盡生死,不住涅槃;十方世界,繁興大用;莊嚴國土,成熟眾生;眾生無盡,大願無窮。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大智慧到彼岸的究竟意義,也是生活禪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宗旨的圓滿落實。禪在哪裡?禪在生活中。五蘊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五蘊。離了生活找不到生命,離了生活找不到禪的源頭活水,離了生活也根本找不到佛法的土壤。所以我覺得不但《心經》的內容是講生活禪,所有佛經的內容都是在講生活禪。佛法的整個修行體係都是圍繞生活、圍繞禪而展開的,抓住了生活禪,就抓住了佛法的根本精神。所謂佛法者,生活禪也;所謂生活禪者,佛法之根本也。(2)禪在當下由色、受、想、行、識這五個要素構成的我們生命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從我們生命的現實來說,不在過去,不在未來,就在當下。生命的困惑和煩惱,生命的痛苦與快樂,都是當下一念心中的感受。天台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說「根塵相對(根是六根,塵是六塵,六根與六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屬一界。」所以把握當下的起心動念非常重要。所謂禪在當下,就是用禪的精神,禪的方法,禪的見地,禪的功夫,指導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的當下,生活的當下。六根六塵相接觸,當下必然起心動念。當下一念起貪欲心,即落於地獄法界;當下一念起嗔恚心,即落於餓鬼法界;當下一念起愚癡心,即落於畜生法界。以上是為三惡道。若當下一念起嫉妒貢高心,即落於阿修羅法界;當下一念起仁義道德心,即落於人法界;當下一念起十善業道之心,即落於天法界。以上是為三善道。三惡道與三善道合稱六道,即六凡法界。若當下一念心厭離生死(與四諦法相應),即落於聲聞法界;當下一念心樂於獨善寂滅(與十二因緣法相應),即落於緣覺法界;當下一念起自行化他之心(與六度萬行之心相應),即落於菩薩法界;當下一念生起心行平等、慈悲喜捨之心,即落於佛法界。以上是四聖法界。四聖六凡合稱為十法界。我們的每一起心動念,必落一法界。我們眾生起心動念往往都在六凡法界,很少與四聖法界相應。所以把握當下一念心的起心動念是我們修行的根本。十法界即是十類生命活動的區域,其中包括十類生命的主體和時間空間。生命的活動,生活的表現一定要以時間空間為依託。所謂禪在當下,就是要求我們每一當下的起心動念都與戒定慧相應,都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空慧相應,都與頓悟頓修的祖師禪相應。一念相應,念念相應,日久功深,由生活禪到禪生活的修行過程必然達致圓滿的程度,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必將成為生命的現實、生活的現實;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必然將成為我們自行化他的菩薩的生活現實。由此可見,所謂禪在當下的功夫就在於把握生命的當下,轉化生命的迷惑,淨化生命的染污,提升生命的素質,圓滿生命的品格,發揮清淨生命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無限潛能。禪在當下,好把握,可操作,是破除當下迷惑的禪刀慧劍,是成就當下覺悟的甘露法雨。(3)生活就是禪,禪就是生活《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接下來還講「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一不異,色空不二,受想行識與空亦是平等不二??。此「空」即是「緣起性空」之「空」,不是「空無」之「空」。此空即是破二執、斷二障所顯的真理。緣起法的事相與緣起性空的理性具有不相離性,離事無理,離理無事,事理圓融不二,才能顯示諸法的平等性與差別性。生活是事相,禪是理體。禪與生活不二,生活與禪不二。正如《中論·涅槃品》所說:「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涅槃是淨法,是無漏法;世間是染法,是有漏法,是生死。「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禪與生活,生活與禪,亦無少分別。禪就是生活,以禪來淨化生活,落實覺悟人生的理念;生活就是禪,以生活來體現禪的功能,落實奉獻人生的理念。生活就是禪,「色不異空」,是為文殊的大智法門;禪就是生活,「空不異色」,是為普賢的大行生活。以文殊之大智法門覺悟人生,以普賢之大行法門奉獻人生。這就是生活禪、禪生活的精微妙義,全體大用。(4)什麼是生活?什麼是生活?有許多不同的定義。權威的辭書上說:生活就是人的各種活動,或者說生活就是生存,就是活著。這裡所說的生活相當於佛學所說善業、惡業的業。從佛法上說,生活就是十法界的生命持續不斷互動交流的過程。這一過程前前無始,後後無終,這就是生活。這一過程是將生存和死亡、快樂和痛苦、染污和淨化、系縛和解脫、生死和涅槃等等相對的生活內容,作為一個彼此相依、連續不斷的過程來加以思考的。由此,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在生活的鏈條上沒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在這個生活的世界裡,在時間上只有無數的異時連續互存的因果關係,在空間上只有無數的同時互相依存的相待關係。佛陀對於生活中的因果關係和緣起網路做過這樣的定義:「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這就是緣起法的實相,也就是生活的實相。人類的一切活動包括信仰在內無一不是以一種生活的方式表達出來。從原始佛教的十二因緣觀、四諦觀、發展到大乘佛教的中道觀、唯識觀,以及中國佛教各宗派的修學體系,都是從實踐的意義出發,闡明我們學佛修道的人應如何面對生命與生活這一主題。煩惱是生活,菩提也是生活。生活的意義是如此的普遍,如此的重要。因此,揭示生活本身蘊含的禪意與禪機,揭示生活本身俱有的法的普遍意義,從而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法的自在和禪的和諧,這樣,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真正有意義,我們的生活就不再是枷鎖和負擔,覺悟人生和奉獻人生就會真正成為我們自覺的行為,我們的生命就會像太陽一樣不捨晝夜地放射出光明,散發出熱量,而又不求回報,不計得失。這就是菩薩的精神,這就是菩薩的生活。我們要以《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和「度一切苦厄」的精神,成就千千萬萬的菩薩,共同來以大智慧覺悟人生,以大慈悲奉獻人生,上求下化,永不疲倦。《心經》與生活禪的要義如此。真誠希望生活禪的這些理念成為我們生活的伴侶,生命的明燈,伴隨我們走向圓滿的生活之道。文:淨慧法師(2006年7月25日上午於柏林禪寺文殊閣)????
推薦閱讀:

《心經》講記(連載六)
心經講解
《心經》詳解
心經抉隱(二)
《<心經>直解》之「三世諸佛」

TAG:生活 | 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