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問西東》:當今時代,清北應該培養出怎樣的學生?

2018-01-14灼見

到了這樣的年代,清北應該被期望培養出怎樣的學生?

作者 | 羋十四

《無問西東》上映後,在我朋友圈刷屏了。

第一個原因,是我朋友圈有很多章子怡的粉絲,像我這樣的,能在大屏幕上看到女神不可重現的青春盛顏,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

第二個原因是我朋友圈有很多清北的朋友。北大的同學開玩笑說,終於知道它為什麼拖到18年才上,原來是為了給北大120周年校慶送禮物。

一如年少模樣陳鴻宇-一如年少模樣

我在新清華學堂看的首映,西南聯大鏡頭出來的時候,大家都紛紛鼓掌。

這幾年,有關「精緻利己主義者」的討論一直很熱,我覺得這部電影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回答。自從北大錢理群教授提出這個名詞之後,但凡掛著清北的負面新聞一刷屏,都會和這個詞掛上鉤,從而被大加鞭撻一番。去年「北大空心病」一事,在高校教育圈引起了大討論,主流的批判態度都是這樣:你可是北大的學生,你怎麼能覺得沒理想沒意義呢?

後來,我和空心病提出者徐凱文老師在學校咖啡廳聊天,探討這件事為什麼會影響這麼大,明明徐老師只是去內部論壇做了個分享,怎麼就變成了一個大新聞。我說媒體太過分了吧。徐老師嘆了口氣:「校領導和我說了一句話,清北無小事。」

「清北無小事」,這句話給我很大的震撼。

以前總覺得,清北是兩所高考錄取線比我高了三十多分的金字塔,後來研究生到北大,覺得圓了幼年夢想。直到空心病事件身處漩渦,突然意識到,在國人心中,清北的分量非比尋常。如果你是清北的學生,社會會賦予你更高的期望。

而這種期望,貫穿於《無問西東》四個主角在四個時代的分線敘事。

第一個時期是上世紀二十年代。陳楚生演的吳嶺瀾,起初是清華的學生,後來是西南聯大的外文教授。他工科不及格,在文科上天賦卓絕。在梅校長勸說下改而學文後,卻終日躲在大學宿舍里「羞恥地」思考人生的意義。人到中年,他把這段經歷和學生分享,說:「此刻我終於不覺得這樣的思考是羞恥的,甚而是你們人生必須的。」

陳楚生在電影中從二十歲到三十歲

第二個時期是西南聯大期。王力宏演的沈光耀,出身名門,但又因為家世太好常常遭人排擠,覺得他不是「進步階級」。他母親叮囑他凡事平和,修身養性,不要貪於功名。後來空軍招生,他違背了家人的意願參軍,不是因為功名,而是為了眼中所見的落難家國。

王力宏演繹了與《色戒》不同的另一版本民國男生

第三個時期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黃曉明演的陳鵬,是清華的學霸,暗戀章子怡演的王敏佳。王敏佳為了掩蓋出身的自卑,撒謊說小時候和毛主席合過影,事情被揭穿之後,成為單位的「落後分子」,被眾人批鬥。王敏佳眾叛親離,另一位發小李想選擇了隨波逐流,陳鵬卻在這個時候選擇了表白心意。

教主的笑竟然如此純真

第四個時期是現代。張震扮演的張果果,清華畢業,廣告界精英,小組leader,卻被捲入公司內部鬥爭而被迫離職。為了拿下奶粉商業訂單,他挑選了新聞事件中的四胞胎一家作為推廣計劃,提案卻因為公司內部鬥爭失敗。四胞胎一家也從熱點,變得無人理睬。張果果最終決定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四胞胎一家。

張果果可能是電影中最難演的角色

這四個事件既是獨立的,又是多線同時進行的。出於命運的因緣際會,彼此之間還有一條若隱若無的傳承之線。

對應的細節非常有意思,比如在抗戰時期沈光耀開飛機空投食物救活的孩子就有陳鵬;比如李想在拋棄了王敏佳之後終生背負著罪惡犧牲了自己救下了張果果的父母;比如當年清華大學成績都會放榜,有人歡喜有人愁,張貼成績單的老工人就對他們講:「你們來這裡前,都是第一名,人生有很多考試,不要因為一次拿了最後就灰心喪氣了。」這句話說完,全場也是掌聲不斷。

顯然,導演想通過這四個各有干係的人物,拍出她心中清華人一代代傳遞的精神:在時代變遷之中,追求真正的自我。這種自我,並不是放飛自我的自我,而是在時代潮流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

陳楚生、王力宏、黃曉明、張震扮演的四個人物分別對應了學術、家國、愛情、事業四個領域。

對吳嶺瀾來說,就是尋找到自己願意從事一生的知識,在蒼莽局勢中去思考人生的意義;

對沈光耀來說,就是感受自己內心的召喚,忠孝難以兩全,雖然活著可以給人生帶來各種可能,但為了家國去死,也是少年意氣男兒所為;

對陳鵬來說,就是愛己所愛,在失去理性的年代,不做那個一起丟石頭的人,不會因為別人的言辭,就動搖了自己相信的感情;

對張果果來說,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值得,摒棄身邊圈子對弱勢群體的偏見,去幫助自己想幫助的人。

隨著時間線的不斷反覆出現,四個事件的交替進行,我們也能感受到,在不同的時代,我們會有不同的期望。

我們都渴望偉大。但偉大需要苦難。

建基於宏大敘事之上的偉大,在當今社會越來越不可能重現。相比之下,是整個現代社會,在資本的加持之下,走向了行業細分,每個人都不過是社會的一顆螺絲釘,因此,大學教育也越來越傾向職業化。

時代解放了這種基於偉大的沉重意義,但社會卻依然給予了高等教育光環下的期待。

這種矛盾,常常使得清北的學生擁有一種特殊的綜合征:一方面,很多人工作以後很少提起自己的母校,因為那些光輝名字屬於學校屬於過去,而不屬於個人;另一方面,沒有一個清北的學生,不為這段歷史驕傲,無論提不提起,這種驕傲都是刻在所受的教育里的。

但在當代市場經濟中,清北的學生,必然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以學貫中西、經邦緯國為己任。

很多人吐槽張震的角色在影片中格格不入,不夠厚重,但我覺得這個角色才是最重要的角色。

因為如今的清北,畢業了的學生進入各行各業,成為社會普通的一份子,就像張震扮演的張果果一樣。他們畢業於中國最好的大學,聰明勤奮,往往能得到最快的晉陞,但卻離社會責任很遠。有時候會被指責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有時候會被吐槽「享受著最好教育資源的一群人卻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有時候很迷茫很自卑很慚愧,覺得自己配不上學校的名字。

到了這樣的年代,清北應該被期望培養出怎樣的學生?

導演用《無問西東》作了回答:保存對偉大的信仰,在現實的洪流里守住真我。

—THE END—

?羋十四,青年人氣作者,北大法學院研究生在讀,出版《懂事之前,情動以後》等。微博/知乎/微信公眾號:羋十四。灼見經授權發布。


推薦閱讀:

無神的時代 審美何為?
《時代》2006年度人物:是你、是你、就是你!(圖)
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 必須加強政德建設
新時代女性10大特徵你具備哪幾點?

TAG:學生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