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家教史話」之二百三十二:《蘇洵教子成「大家」》

蘇洵(1009—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代著名的古文家。他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在當時都很有名望,被稱作「三蘇」。

大器晚成的蘇老泉

古《三字經》說:「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蘇老泉」就是蘇洵。相傳蘇洵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讀書。參加進士考試落榜後,沒有灰心喪氣,反而更加刻苦學習。他曾熟讀經史百家著作,寫起文章來下筆千言,頃刻而就。宋仁宗嘉佑年間,他的文章經翰林學士歐陽修推而著名於世,一時間許多學者、文人都去模仿。

蘇洵曾任秘書省校書郎、霸州(今屬四川省)文安縣主簿。後來參與編著禮書,寫作《太常因革亂》一百卷。書成後就死去了。

蘇洵的散文筆力雄健,議論風發,頗有氣勢,是繼承《孟子》和韓愈論文的傳統和風格而形成的。他的敘事文較少,史論和政論都很有名。這些文章觀點明確,論據充實,語言精鍊,善於反覆辯析,很有說服力。主要作品《權書》、《論衡》等篇,縱談古今形勢及治國用兵之道,帶有戰國縱橫家的色彩。著有《嘉佑集》。

「言必中當世之過」

蘇洵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自幼潛心苦讀,通習百家之文,後來都成了傑出的文學家;尤其是蘇軾,成就更為卓著,不僅散文、詩詞名震天下,就是書法、繪畫也屬稀世珍寶。蘇氏兄弟能獲得如此非凡的成功,除了他們自己的努力之外,其中也有父親蘇洵的一份辛勞。

蘇洵年少時並沒有下苦功讀書,曾經荒廢了一段寶貴的年華。鑒於這方面的深刻教訓,他對兩個兒子及早就進行了精心培養。

還在蘇氏兄弟幼年時期,蘇洵就開始認真教他們識字讀書了。並經常諄諄教誨他們,要知書達理,學成文韜武略,將來好成就一番事業。

那時,蘇家的藏書相當多,一有機會蘇洵就領著蘇軾、蘇轍到書房去學習。從先秦百家著作,至兩漢詩賦、唐代散文以及當朝歐陽修的作品,都一篇一篇地教兩個兒子誦讀、書寫,而後又逐字逐句地給他們講述。蘇洵壯年以來博覽群書,見識深廣,對各家著作都很有研究。因此,他的講述往往簡煉、準確、精當,能抓住要害。加上「二蘇」聰穎好學,沒幾年功夫,前人的許多經典著作他們都已經學通了。

蘇軾、蘇轍年齡稍長,蘇洵便開始輔導他們寫文章了。他反覆告誡兩個兒子說:

「寫文章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見,切不可因襲他人;要『言必中當世之過』,像五穀能充饑、良藥可治病一樣,能解決實際問題。」

蘇洵最反對那樣浮華不實的「時文」,十分崇拜司馬遷、韓愈和歐陽修等人的著作,時時要求兒子去學習他們文章的寫作技巧。蘇軾十來歲時,蘇洵就叫他做《夏候太初論》這樣難度較大的論文,結果蘇軾竟一氣呵成,寫得特別成功。文中有「人能碎千金之壁,不能無失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一類的警句,蘇洵看了讚嘆不已。

他還常向兩個兒子模擬韓愈、歐陽修的文章,他們都模擬得很好。於是,他曾高興地說:

「此子他日可能有所作為!」

送兒子拜師求教

蘇軾、蘇轍稍大一點兒以後,蘇洵考慮到應該讓兩個兒子去從師學習了。他便四處查訪良師,想送他們去深造。

當時,他的家鄉眉山地區有個叫劉微之的先生,在郡城西的壽昌院做教授。這位劉先生學問精深,見識廣博,待人謙恭,禮賢下士,很有一套為師治學的辦法。當地許多有學問的人都出自他的門下。

蘇洵了解到這一情況以後,便領著蘇軾、蘇轍前去拜劉微之做老師。到了壽昌院,他向劉先生懇切地說明了來意,又喚了兩個兒子過來叩見了老師;末了,還向劉先生一一介紹了兄弟倆的人品、學業,希望多加指教。

蘇氏兄弟在劉微之那裡虛心求教,終日勤學苦讀,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為此,劉微之對他倆格外器重,平素寫了詩文也喜歡讓他們給提提意見。

有一次,劉先生寫了一首《鷺鷥詩》,結尾兩句是:「漁人忽驚起,雪片逐風斜。」蘇軾看了,覺得不大妥貼,就對老師說:「先生,這首詩總的說來是首好詩,只是這結尾還有些不大明朗,叫人猜想不到『雪片』的歸宿。是否改作『雪片落蒹葭(jian jia陰平)』好一些呢?」

劉微之聽罷,拍手道好,並且十分感嘆地說:

「奇才,奇才啊!看來我是當不了你們的老師了!」

特撰《名二子說》

兩兄弟漸漸長大成人了,做父親的蘇洵對他們寄予殷切地期望。為了進一步勉勵他們奮發上進,他特地寫了一篇《名二子說》,送給他倆兄弟: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不及轍,是轍者禍福之間。轍乎,吾知免矣。」

這篇不足百字的短文,是蘇洵借給兩個兒子取名而引申,揭示「軾」和「轍」這兩個名字比喻的含義,表達對兒子的期冀和告誡。

蘇軾自幼聰慧過人,讀書過目不忘,作文落筆驚人。父親擔心他鋒芒太露,不刻苦耐勞,就以「軾」--車前用作扶手的橫木來象徵他。於是,在文章中說:軾啊!你不要像車前那根無所作為的橫木.外露而不加掩飾,沒有多少真本事。

蘇轍性格溫良,處事謹慎,父親對他是放心的,就以「轍」--車子運行留下的軌跡來象徵他。於是,在文章中說:轍啊!我知道你溫良謹慎,處在福禍之間,你不會出差錯的。我希望你保持你的長處。蘇洵的這篇《名二子說》,言簡意賅,在極其凝鍊的文字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

帶兒子拜訪名師大家

我國古人主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蘇洵一向不大讚成閉門讀死書,他希望兒子也能像他自己一樣,遊歷天下,增加閱歷。因此,當蘇軾二十一歲,蘇轍十九歲的時侯,他便親自帶他們出川遊覽,拜訪名師大家,增廣見聞,開擴眼界。

蘇洵有才學出眾的兩個兒子,自然是非常高興,對他們寄予殷切的期望。只可惜家鄉四川眉山地處偏僻,沒有「伯樂」,無人識得這幾個「千里馬」。

蘇洵知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於是,他千方百計地要尋找「伯樂」。後來,聽說成都有個張方平,非常愛惜人才,一時名重天下。他就領了兩個兒子,跋山涉水,曉行夜宿,從眉山一直趕到成都去拜見此人,要他舉薦。

張方平真是個熱心腸。他認真地讀過了這父子三人是文章,十分驚訝,不禁暗暗讚歎。於是,他把「三蘇」叫到會客廳,鄭重其事地說:

「你們不愧為奇才,推薦給一般的人不行。必須舉薦給當今第一人,才不致委屈了你們!」

張方平所說的「當今第一人」正是當時的文壇領袖、翰林院大學士歐陽修。

張方平設宴招待了父子三人之後,就給歐陽修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舉薦信,同時再三建議蘇氏父子三人一同進京應考。他還不惜花費,親自派人將他們一直送到京師。

歐陽修更是個珍惜人才的熱心人,他見蘇氏父子千里迢迢來到京師,格外感動。閱過了張方平的薦書,了解到張方平對「三蘇」十分推崇之後,他便急不可待地要看他們的文章。還沒有完全看完,就不禁拍案叫絕:

「筆挺韓(愈)筋,墨凝柳(宗元)骨,後來文章當屬此三人矣!張方平可謂舉薦得人。」

歐陽修當著「三蘇」的面,把他們稱讚了一番,未曾多留,就領他們去見當時的宰相韓琦。韓琦見了蘇氏父子,也很高興。看了他們的文章,感嘆地說:

議論風發,文字優長,倘能為國家出力,真是朝廷的福氣了!」

從此以後,三蘇」的才名便轟然傳遍了京城。

「寞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

本來,蘇洵原打算和兒子一起參加考試。但臨近考試時,蘇洵託病沒有去參加考試。人們動員他,他也沒有聽從。其原因大概是覺得:父親與兒子同入考場,自古罕見;再說年輕時曾屢屢應試,屢屢名落孫山,怕此次萬一還不中,豈不貽笑大方?

1057年舉行的進士考試結束了,蘇軾、蘇轍同時名列前茅,考得十分順利。歐陽修拿著他們的文章給別人看,並且說:

「恐怕到了三十年以後,人們只知道有蘇文,不知道有我歐陽修的文章了!」

當時的仁宗皇帝也看重蘇氏兄弟的文才,朝罷回宮,他喜形於色地對太后說:

「我今日得二文士,是四川的蘇軾、蘇轍。可惜我老了,恐怕不能對他們多加重用,只好留給後人了。」

不久,便對兄弟倆分別委任了官職,叫他們各顯身手去了。

蘇洵沒有參加考試,人們無不為之遺憾。但是,由於他的威望高,才氣也大,因而朝廷也還給了他個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

比起父親來,蘇軾、蘇轍的科場考試那是順利多了,容易多了。蘇洵有感於此,曾作了下面這樣一首小詩: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小草)。

常言道:「會者不難,難者不會。」蘇軾、蘇轍的學識,看來比父親蘇洵更深厚,更紮實。而他們的文學成就,最遠遠超過了父親。

兒子勝過了老子,作為父親的蘇洵當然覺得臉上光彩,心裡也甚為得意。那「寞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的詩句,就流露出了一種難以掩飾的自豪感。

這不正是他所殷切期望的嗎!
推薦閱讀:

民主來了,大家快跑!
人生論壇徵集佛經和大德論述中關於[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方面的論述,請大家支持,普皆同利。合十!
[報料] 一組我們女生宿舍的照片,能勾起大家的回憶嗎?
大家看陰宅風水圖解
元旦了,99隻喜鵲來報到!祝大家喜上眉梢,喜事到家!

TAG: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