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虛擬生活里投入的精力,也可以是真實的

人們在虛擬生活中投入的精力是否對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有積極意義?

馮丹彤,精神分析師、長程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師

凡是能喚起我們感覺的人際關係,都是真實的,無論是面對面的現實人際,還是藉助於網路、社交軟體的虛擬人際。因為除了現實邏輯以外,我們還有情感邏輯的制約。也就是說,我們發展和他人的關係,除了理性、現實的考慮,還受到潛在的情感需要的影響。而這些更靠近所謂潛意識的心理活動,並不區分是虛擬的社交,還是現實的社交。它關注的是情感的滿足和心理緊張的釋放。

「投入精力」是日常用語,在精神分析的語境下,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和世界的聯結,是靠投注力比多實現的。投注對象可以是一個具體真實的人、一件物品、一段關係、一種活動、一個理想化的形象等等。只要你對於TA產生了情感上的捲入和需要,那麼 TA就是你慾望的客體,TA的各種變化、反應,會給你帶來喜怒哀愁等真切的體驗。

與人交流中,深層感覺的滿足與釋放是目的,如何獲得滿足是手段。 而虛擬與否、現實與否,是意識範圍的事情,理性的認知和判斷遵守的是現實邏輯。這是自我功能對於深層需要(即本我的需求)在具體環境下尋求滿足時,方式上的選擇。潛在的幻想和慾望尋求的是滿足與釋放,而不區分滿足需要的客體,屬於虛擬或真實。

從這一點上看,虛擬與否對於滿足人際交往、情感交流的需要影響不大,虛擬生活和現實人際在以不同的方式滿足著內心與人聯結的需要。

我曾在問答文章《為什麼人有時會出現「更容易向陌生人展示真實想法」的情況》說過,「我們每個人其實都需要「陌生人」的關係,既可以現實中發展出真實的和匿名、虛擬的人交往的「陌生關係」。也可以在熟人之間有意培養,用陌生心態看待別人、被別人看待的關係,核心在於,我們需要被不斷地用新奇的角度看待、看到,而不是被熟悉的評價、默認的成見所覆蓋,遮蔽了此時此刻鮮活的體驗」。

無論是藉助於網路的虛擬社交、論壇發帖,社交軟體的點贊、互評,還是同學同事、街坊鄰居、驢友夥伴等間的喝酒、聊天,能帶給我們新鮮體驗的交流,都是有意義的。

因為,人是靠與外界交往的體驗塑造了自己,也在持續的互動中改變了自己、豐富了自己,而不是靠自閉狀態下的想像與臆測。即使反思與總結帶來頓悟,也需要先有足夠豐富的外在刺激、外界不同於己的反饋作為素材和基礎。所以,凡是能帶來新的體驗的人際交流,都屬於有積極意義的。

這是因為:

首先,能在工作、學習之餘,自己飽嘗的辛酸苦辣能在一個適當的場合說道說道,本身就是減輕壓力的一個途徑。對於緩解社會性孤獨,保持和他人的情感聯接、獲得歸屬感,也很有幫助。網路論壇、QQ 群等虛擬生活和周末的各種興趣小組、線下活動,同樣可以實現這一點。

其次,人與世界總在相互影響。「世界」是一個抽象概念,我們能接觸到的、遇到的總是具體的人。我們通過與具體的張三李四交往、接受他們的反饋,從而獲得世界的反饋。即使他們不能給出具體建議,但至少讓你看到了不同處境、不同情緒下的自己。假如我們的人格力量足夠強大,也可以反過來影響他們,以至無窮大到「世界」。

這種人際影響發揮作用的前提,是彼此間有充分的回應和互動。這才能在認識世界、認識自我中不斷獲得「校正」的機會,避免主觀臆測、偏離客觀現實。而虛擬社交、生活,同樣可以提供我們內心某一部分的反饋、某些暫時未能展現的角色。

比如平時言語隨和、自卑自憐的人,在網路遊戲中化身為英勇無畏的戰士,頓時變得剽悍果決、所向披靡。內心壓抑的角色平時難以得到展現的機會,但在虛擬的空間里去滿足內心的成就欲、攻擊欲的需要,是恰當的、有效的、被鼓勵和允許的。這讓內心攻擊與釋放的幻想、需要得到滿足,減輕了心理的負擔。這種在虛擬環境下的角色嘗試,無形中,可以增加他在現實中的自信、價值感。

泛化一些看,虛擬與否的問題不只是網路時代有。從古到今,對於虛擬世界會給現實生活以怎樣影響的爭論一直存在。比如從交流的途徑來看,作者和讀者之間是不是虛擬關係呢?讀者和作品裡的形象,算不算虛擬關係呢?

「寫作者」是作家本人的一個角色,但不是全部的自己。讀者通過文章讀到的,只能是作家部分的心理想像和感受、以及想表達出的思考。像納博科夫這樣有自傳、有記者的採訪和照片、有別人為他寫的傳記、有家人寫的家族故事的作家,我們對作家本人生平的了解、對這個活生生的人的認識還能多一些。而像美國當代作家托馬斯·品欽、中國唐代的張若虛等等,這些生活情況不為人所知的作家,讀者只能和他的作品發展關係,卻依然帶來豐富的體驗,不能否認這種虛擬關係帶來的真切體驗,也不能說這是消極影響。

而讀者和虛擬形象的關係,更複雜一些。如我所見聞過的:2009 年 10 月,周汝昌先生從事紅學 60 周年在北京有個活動,我作為祖傳三代的紅學愛好者去湊了個熱鬧。周老先生對於曹雪芹成長背景的介紹、對於賈寶玉的心態的描繪,更像是在回憶、追味和幾個至交老友交往的故事。當他談到對曹氏家族的某一個假設得到佐證、覺得對賈寶玉某一心態獲得領悟時的歡喜、雀躍之情,實在令人難以相信這是一個年近九旬、眼瞽耳聾的老者。事後,我又在周先生的《紅樓無限情:周汝昌自傳》中讀到,他和四哥周祜昌合力抄寫胡適先生收藏的甲戌本《石頭記》的舊事、以及在從事紅學研究過程中,和結識的大批學者交往、爭論的軼事。以這種角度看,虛擬的文學人物賈寶玉和早已故去、神交已久的曹雪芹帶給周先生的內心體驗、精神交往,是足夠豐富的,也帶來了友善可親、經得起時光侵蝕的現實人際。

說句題外話,這種以文會友、聚訟紛紜的交流,在周先生這一代學者身上並不少見。如廢名和熊十力先生因爭論佛理而爭吵,乃至動手打架,但之後打完了吵,吵完了打,再打再吵,沒完沒了。

拓展一下講,當下方興未艾的心理諮詢行業里,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是否是虛擬關係?諮詢師算不算來訪者的陌生人?某個層面說,是的!諮詢師和咨客之間所有的互動只局限於諮詢室內的 50 分鐘。但是這種只在特定環境下存在的「虛擬關係」,又是真實的,來訪者在其間體驗到被另一個人的接納與理解、陪伴度過最無助的時刻、克服極度的孤獨感後,內心會開始自愈。甚至可以說,諮詢師這個陌生人,只是提供了一個中立的、自在的、安全的心理環境,讓一個受傷後需要情感宣洩的、渴望探索自我的人,有這樣一個似真實似虛幻的過渡性空間來面對自己,心會開啟自我整合的「程序」。來訪者因此更有勇氣和力量面對註定孤獨前行的旅程。

繼續延伸,現在心理諮詢除了面對面的諮詢以外,還有視頻諮詢和電話諮詢。視頻諮詢是面對面這種「虛擬關係」的升級版——虛擬網路下的虛擬關係。我本人在最初從業時,對於視頻諮詢有較保留的態度,覺得有網速不穩定、兩人所待的環境有差異等等問題。最關鍵是少了充分的感覺刺激(接觸過嚴重抑鬱、重度心理障礙的人,聞到過他們身上因疏於自我照顧的異味兒,可能對此更有體驗)。直到我有個來訪者,開展一段時間的諮詢後,因為公司派遣到國外工作,TA 向我提出通過網路做視頻諮詢,我才接受了這種形式。每次諮詢時,TA 和我有 14 個小時的時差。不僅室內環境不一樣了,連「當天」的日期、早上和晚上的感覺也變了,但是諮詢的體驗、感覺依然流通於我們的內心。諮詢中,進入了深層的感受和聯結時,外界這些干擾變小了、幾近於消失。因為人在情感交流時,推動我們交流的是深層情感的涌動、潛意識的流淌和演變,而不只是靠理性的言語和邏輯來維持。

說完了積極影響,捎帶著說一下消極影響。沉淪於網路虛擬世界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不可否認有很多負面的影響,如過度沉溺於網路遊戲荒廢學業、現實人際退縮和隔離、父母和孩子圍繞網路展開激戰(15 年 2 月,江蘇出現了一個極端慘劇,高三少年因斷不了網癮自剁左手)、以及和網友見面導致種種危難事件等等。

但是,我想之所以會有負面影響,核心在於當事人現實檢驗能力的不足。人和外界的人打交道的意義,在於真實的人際交往中,不斷校正著自己對於自己、對別人、世界的認識。如果缺乏基於現實邏輯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過度依從於情感的需要,而依賴於網路虛擬生活,那麼網路的虛擬空間就成了迴避現實問題的港灣。

有個笑話,說是有個員工,是《紅樓夢》的書迷,近幾個月工作時間精神萎靡、效率低下。經理看他狀態不好,警告他,再這樣下去,就要被辭退了。書迷說道,「不幹?不幹了好,反正自從林黛玉死了,我也覺得活得沒意思了」。這就是出於情感的強烈需要,而漠視了現實的邏輯和要求,導致的不良影響。

更極端的例子,是陳凱歌先生的代表作《霸王別姬》中,張國榮飾演的陳蝶衣。蝶衣有過多與幻想中的人物、故事的聯結,與唯美、剛烈的虞姬形象認同太深的問題。這種極度的情感需要支配著他的生活,而有意無意中壓倒和放棄了現實邏輯。當他過多地從情感邏輯的角度出發,而忽視了現實環境的要求,在複雜的環境下,他的現實檢驗能力不足使得他適應能力很差,讓他與時代、眼前的人際總是格格不入。他不斷地需要師哥段小樓、需要那爺、需要關師傅、需要袁四爺、需要日軍高官青木、需要菊仙等人,在不同的環境下,來幫襯、照顧自己的生活。而無法自己在內心做出調整、在現實層面做出有效、得體的問題解決。在和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師哥、舞台上的愛人,發生了複雜而糾纏的矛盾時,他無力從幻想世界回到現實中來。這個悲劇角色有很多時代、社會、家庭的原因,但回到自身,是現實檢驗的能力始終得不到發展、在區分外界刺激和維持內心豐富的體驗之間,有一些偏執、僵硬的偏差,而缺乏彈性。所以張豐毅飾演的段小樓,在蝶衣的徒弟借著政治勢力刁難、打壓老師傅後,在蝶衣房間外急得跳腳,感嘆一句「你也不出來看看,這世上的戲都唱到哪一出了」,又嘶喊一聲,「蝶衣,你可真是不成魔不成活啊!?可那是戲!」

綜上所述,我覺得人註定要生活在各種關係之中。本質上,也就是自我關係、人我關係,還有潛藏著的人和世界的關係。在這些關係聯結中,我們尋求著內心或潛藏很深、或已經充分意識到的需要、渴望、幻想的滿足。外界提供了足夠多的條件,或虛擬或現實、或網上或線下,我們可以足夠自由地去選擇。關鍵在於,我們要能根據外界不同方式提供的反饋,在內心做出調整,使得主觀的理解、認識,儘可能與客觀現實保持一致。在此路不通時,及時做自我的調整,而不是抱怨現實不符合心中地圖的描述。

推薦閱讀:

1、《紅樓無限情:周汝昌自傳》 周汝昌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心理動力心理學入門》 A.Lemma-Wright 著 心理出版社

3、《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的理論和實踐》 N.Gregory Hamilton 著 心靈工坊

4、《超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歷史》 Stephen A.Mitchell 著 心靈工坊

5、《為什麼人有時會出現「更容易向陌生人展示真實想法」的情況》 馮丹彤 答 知乎圓桌

查看知乎原文(22 條討論)
推薦閱讀:

HTC宣布虛擬現實頭盔Vive推遲至明年4月發布
「虛擬」照進「現實」VR行業今年市場銷量將增長10倍? | 每經網
直擊CES大會:虛擬現實設備將是年度科技爆款
梔子花開股海丶: 行業研究札記——關於虛擬現實 一、關注背景 近期,國外三星和Facebo...

TAG:生活 | 真實 | 虛擬 | 精力 | 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