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家傅佩榮:春運奇蹟是受我國孝道文化的影響
本期主講:傅佩榮,當代華人世界一流國學研究專家,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哲學教授。 2009年6月,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
一個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才比較可能表現出深刻的孝順,這是人性自然的道理。
中國的春運真是一個奇蹟,但這個奇蹟也是因為孝道文化的影響。我們年輕的時候容易讓父母操心,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經驗。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就運算元女什麼都沒幹,只是出了一趟遠門,做父母的也會擔憂不已。所以孔子才會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古人出門離家大概有四種情況:一是遊學,到外面去求學;二是游仕,去外面做官;三是遊歷,看看各地的山川風物或古迹名勝;四是遊玩,到朋友家裡去玩。古時候通訊不發達,不像現在人人有手機,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發簡訊、打電話向父母彙報;在古代,子女一旦出遠門,會好多天音信全無,聯繫不上,父母會非常地擔心、挂念,不知道子女在外面會發生什麼狀況。所以孔子才會說,父母親在世的時候,做子女的盡量不出遠門,以免讓他們挂念,這是一種孝順。不過孔子的意思並不是不讓你出門,而是你出門到什麼地方去,要讓父母知道,要常常想到父母在為你擔心;想到我現在做這件事,到這個地方去,父母會擔心嗎?如果父母會擔心,就不要去做。
此外,孔子認為,做子女的懂得保養身體,做到身體健康,少生病,這也是一種孝順。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請教什麼是孝順。孔子說:「讓父母只為子女的疾病憂愁。 」孟武伯是魯國大夫孟懿子的兒子,是貴族子弟。這一次他向孔子問孝,孔子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健康就是孝順,讓父母只為你的疾病憂愁。什麼意思呢?人生病總是難免的,天氣的變化、飲食的問題,都可能導致生病。除了生病,其他所有的事情,包括念書、交友、做事,都不讓父母擔心,那你就是非常孝順了。這句話聽起來不難,真要做到卻不容易。可憐天下父母心,為子女操勞一生。子女生病時,甚至願以身相代。我們今天為人父母者,如果子女真能做到讓我們什麼都不必擔心,而只擔心他們有沒有生病,那麼我們除了慶幸自己有了孝順的子女,還能說什麼呢?
有一位學生高柴,孔子說他「柴也愚」,因為他的父母過世時,他過於悲痛,哭幹了眼淚,甚至哭出血來。由此可知他不懂得適可而止地自我控制。孔子對他說,你懷念父母是對的,但是不知保重身體就是不明智了。因為你自己還有家庭子女要照顧,有社會責任要承擔,如果你的身體出現了問題,父母就算地下有知,也不會心安啊。儒家談孝順,強調「將心比心」,要替父母著想,替父母著想的方法是把自己當成父母來思考。
有一句話說得好,「養兒方知父母心」。我們在做子女的時候,往往不太能夠了解父母的心情;只有等到自己也做了父母,有了子女之後,才會想到父母從前是怎樣替自己擔心了。所以儒家說,一個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才比較可能表現出深刻的孝順,這是人性自然的道理。今天我看到很多年輕的夫婦把孩子放在父母身邊養,這是不對的。人長大成熟之後,要跟孩子一起成長。因為我們長大之後,往往會忘記自己過去的經驗,忘記了父母的恩情,而孩子會提醒我們,父母也是這樣辛苦地把我們養大的。另一方面,也要跟父母一起成熟。看到父母親年紀越來越大,就要想到將來我們也會跟父母一樣,衰老、生病,接近到生命的終點。所以,一個人有父母,有子女,有一個完整的家,是人生非常大的幸福。看到子女,會想到自己小時候的樣子;看到父母,可以去想像自己年老時的樣子。一個人有過去有未來,他的現在才不至於是落空的,他的生命才有原有本,慢慢成熟。
孝順要把父母的善行延續下去
孔子談到孝順,除了要有真誠的情感之外,禮制也是必須要遵守的。
孔子對於禮的重視,連孝道都包括進去,他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父母活著的時候,依禮的規定來服侍他們;父母過世後,依禮的規定來埋葬他們,依禮的規定來祭祀他們。
孔子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當時魯國由孟、叔、季三位大夫把持朝政,經常違禮僭禮,做出很多不合禮法的事情來。譬如孔子的學生冉有給季氏當總管,季氏想去泰山祭祀,孔子讓冉有勸阻,因為這是違背禮制的事情。只有天子和諸侯才有資格祭祀泰山,季氏身為魯國大夫,此舉屬於僭越行為。結果冉有說他勸不了,孔子非常失望。
此外,孔子認為,孝與禮的關係還表現在: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觀察一個人,要看他在父親活著的時候選擇什麼志向,在父親過世以後表現什麼行為。如果他能三年之久不改變父親做人處事的原則,就可以稱得上孝順了。很多人問,如果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萬一父親的原則是不好的,怎麼辦?應該立刻改過來,為什麼要等三年才改呢?反之,如果父親的原則很好,三年之後為什麼要改呢?可以接著做下去啊。這個問題很複雜,因為每一對父子的性格作風不同,「父之道」的現實情況也十分複雜,「三年無改父之道」是基於此的一種穩健做法。譬如父親喜歡救濟孤兒院,我喜歡救濟養老院;父親過世三年之內,我是繼續照他的意思救濟孤兒院呢?還是按照我的想法,把錢捐贈給養老院?孔子認為,恐怕你還是要照著父親的習慣繼續做三年,為什麼呢?避免讓原來受他照顧的人感覺失望。你可以做滿三年之後,再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改革。
以孔子的學生曾參來說,曾參的父親年紀大了,他伺候父親每頓飯都有酒有菜。用完餐之後,他問父親,剩下的飯菜要給誰?父親說,這次給隔壁的張家吧。曾參尊重父親的想法,讓父親有安排剩飯菜的自由,讓他感覺到自己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是有能力幫助更窮困的人,這說明曾參很孝順。等到曾參自己老了以後,他兒子奉養他就不一樣了。每頓飯也是有酒有菜,但是吃完之後,不再問他該把剩下的飯菜怎麼處理。他問,還有剩的嗎?兒子說,沒有了。為什麼?嫌麻煩。但是孝與不孝的差別就在這裡。曾參侍奉父親時,讓父親照顧窮人的願望得以實現,曾參的兒子奉養他時,就忽略這一點。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曾參自己很孝順,卻沒有把自己的兒子教好,這是另一回事。
所以,孔子談到孝順,除了要有真誠的情感之外,禮制也是必須要遵守的。這樣一來,人的行為才不至於「過度」,也不至於「不及」,各種情感才能「發而皆中節」,有分寸。
推薦閱讀:
※現代「煩惱」對健康的影響嚴鍾諾
※-寵物對人運勢的影響
※八字命理中某個五行太多的影響
※顧順章叛變的重大影響
※少年時期的貧窮會給人帶來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