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西方發願文注》釋文

《西方發願文注》釋文

《西方發願文注》釋文

[清]省庵法師注 清涼書屋釋文

《西方發願文注》敘

  有人問我說:佛教典籍中所載《凈土文》共有三篇,各篇都挺值得推崇,但法師卻只對蓮池大師所作極口讚歎。再說其文義並不難懂,蓮池大師作的略注也很明了,法師為何還要再作注釋呢?  我回答說:其他的《凈土文》雖然也值得推崇,但詞義不夠完備。只有蓮池大師的這篇《西方發願文》,文辭周詳,義理完備。請聽我解釋。這篇願文可分為六章:一是發菩提心,二是懺悔三障,三是立四弘誓,四是求生凈土,五是回入娑婆,六是總申迴向。這六章把凈土法門從開始發心,直到普渡眾生的修持次第,全都包括無遺。為什麼呢?因為修持念佛法門,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利利他的菩提心。如果不發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凈土,所以願文以發菩提心開始。雖然立下無上菩提的志願,如果身、口、意仍被惑業纏縛,一但果報到來,怎麼能夠脫免?所以必須要懺悔煩惱障、業障、報障這三種障礙。心中煩惑既已凈盡,宿世惡業也已消滅,如果誓願不堅,修行仍不免退墮,所以要立下四弘誓願。菩提心和四弘誓都已確立,煩惑和宿業也已凈盡無餘,便可證得念佛三昧,往生西方凈土,故勉之以求生凈土。只求自利是小乘,普願利他才稱為大士,所以立志回入娑婆,普度眾生。無論自他、因果、事理均圓滿究竟,故以總申迴向結束。這六條缺一不可。缺了第一「發菩提心」,只能成就人天小果。缺了第二「懺悔三障」,就會長受三途惡報。缺了第三「立四弘誓」,容易生起懈怠。缺了第四「求生凈土」,依舊難免輪迴。缺了第五「回入娑婆」,只是小乘獨善之法。缺了第六「總申迴向」,因果便不能究竟圓滿。其他的《凈土文》,只有求生西方之願,卻沒有回入娑婆度生之文,既沒有明確發菩提心和立四弘誓,也沒有懺悔和迴向,所以說詞義不夠完備。  這篇《西方發願文》,蓮池大師雖作了略解,但只是顯明大意,其中蘊含的理致並未作進一步的闡揚,剛開始學佛的人和根鈍的人仍難以領悟。所以我才不怕冗繁,對願文作了進一步的注釋。須知凈土法門屬於圓教,若不明圓理,怎能成為圓人?若不能成為圓人,又怎能發圓願、修圓行?因此所作注釋,講到四弘誓願,一定要以圓教無作之義為究竟。講到迴向,必須要包括回己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三種迴向。凡涉及事相,必與理體相契。凡涉及發願,必稱性而談。又因為擔心末世修行人對教義不熟,故對其中的名相不作詳述。只取其意,而以淺顯的詞語說明。這樣作只是為了有益於初機,豈敢聞於飽學之士?如能因這篇注釋而略知大義,然後深研大乘經典、諸祖著述,就會知道菩薩修行的法門、諸佛成道的因果,無一不包含在這篇願文中,又有哪一法能出於其外呢?這也就是我讚歎和注釋這篇願文的原因。  問者唯唯而退。我便整理前面所說的話,作了這篇序文。  雍正四年歲次丙午十二月十六日,東吳虞山沙彌實賢,作於寧波蛟門的海雲精舍。


西方發願文注

  △初、題目  △二、入文   △初、歸命請加   △二、發願迴向    △初、發願     △初、自利      ○初、發心持名      ○二、懺悔三障      ○三、發願        初、總願        二、別願         初、求佛護念         二、正發願          初、現生願          二、臨終願          三、往生願     △二、利他     △三、總結二願    △二、迴向

  △本文對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的注釋分為兩大部分:初釋題目,次釋正文。  題目共有五個字,有通名和別名之分。其中「西方發願」這四個字是別名,「文」這個字是通名。  在別名中,「西方」二字是發願時的客體目標;「願」字是發願時的能動主體;「發」字將發願時的能動主體和客體目標聯繫在一起。又「西方」是期願往生的處所,「願」是發起往生之願的心。所說「西方」,包括了依報和正報。所說「發願」,含攝了自利與利他。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是七寶莊嚴的清凈國界,有著圓融無礙的四種凈土。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報是教主阿彌陀佛及無量聖賢眾,具有一體三身。四種凈土是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三身是法身、報身、應身。由於眾生機感千差萬別,故應身有勝、劣之分。勝應身巍巍堂堂,劣應身則為丈六八尺之軀。  問:一個極樂世界,為什麼要分成四種凈土?一尊阿彌陀佛,怎麼又有三身?難道這不是割裂和分離嗎?  答:譬如一個月亮,而有月光和光影的不同。又如一面鏡子,而有鏡中影像和鏡光的不同。月光和光影,鏡子和鏡像,何曾有過割裂和分離呢?法身如同月亮,報身如同月光,化身如同月光照射物體所形成的光影。常寂光土如同鏡子,實報莊嚴土如同鏡光,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則如同鏡中的影像。就佛自身而言,只是一個法性身,居於常寂光土。為了化度眾生,才現報身、應身,應現於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及凡聖同居土。其中為證得十地、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示現圓滿報身,居於實報莊嚴土。為證得聲聞果位的菩薩示現勝、劣兩種應身,居住於方便有餘土。為尚為凡夫的初發心菩薩示現劣應身,居於凡聖同居土。(這裡所說的身、土所對應的根機,只就圓教品位而言。如果要含括藏、通、別、圓四教,由於其相千差,較為煩瑣,故不再加以引述。)  問:這四種凈土,是同在一處,還是各有不同的分界?  答:有同在一處的情況,也有各自分界的情況。同在一處的情況,就象同是一水,天、人、魚、鬼所見彼此不同。各自分界的情況則四種凈土各有界域,彼此的處所不同。但上一土的眾生能知道下一土的情形,下一土的眾生卻無法了知上一土。應化情況也是如此(菩薩能應現在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聲聞能應現在凡聖同居土。凡夫則只能居於凡聖同居土,不能到上一土)。  阿彌陀佛究竟證得三身。果位聖眾分證三身。凡夫則理體上雖具備三身,但還不能發起功用。這裡講的三身、四土,是就不同根機眾生所見差別而言,故各各有所不同。若就實際理體而言,則依報與正報本自不二,理體與功用也本無差別,所以說是圓融一體。  題中「發願」包括自利和利他兩個方面。自利則現生斷除惑業,來世即往生凈土。利他也是如此。所說的「發」,是激發之義。所說的「願」,是希求之義。所謂激發就如離弦之箭,不可中止。所謂希求就如世人愛好美色、謀求重利一樣專心致志。有的人也發願往生凈土,但過了不久便退惰,便不能稱之為「發」。還有的人雖然口談凈土,心裡依舊貪戀娑婆世界,這也不能稱之為「願」。「願」這個字,本身就包含了信、行。信即深信自、他、因、果、事、理都真實不虛(即相信自心本來是佛,別人也如此;相信念佛為因,必會成就往生凈土和最終成佛的果報;相信事相上的西方極樂世界真實存在,而理體上的西方極樂世界為自心所具、所現。這些一一都是真實的,因此說不虛)。行即專一持念佛號,不雜不散。願即心裡時時都懷著喜樂,念念都期盼往生。信、願、行三者缺一不可。有信、行,但仍可能不願往生。但已發願往生,卻不會仍無信、行。  問:有人聽說西方凈土,心裡很喜樂,但不念佛,這樣能往生嗎?  答:如果真的心生喜樂,一定會生起希求。如果生起希求,必然會念佛。喜樂而無希求,不是真的喜樂。希求卻不念佛,怎能算是希求?如果喜樂、希求、念佛,卻不能往生,這是從來也不會有的。  問:有人對西方凈土既有喜樂,又有希求,也肯念佛,但是世間心很重,貪戀塵勞,這樣的人能往生嗎?  答:只要將猛,不怕賊強。如果希求往生的心很懇切,繫念佛號的心很專一。貪戀即使重,也會自然而然的逐漸輕微,便能夠往生了。就如同舍銀而取金,舍魚而取熊掌,有什麼難的呢?只怕願力敵不過愛力,佛念勝不過慾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那樣就沒什麼辦法了。  又問:行善生天,作惡墮入地獄,並不需要發願。念佛往生,也應如此,何必非要發願後才能往生呢?  答:三界內的因果報應,都是隨眾生各自的業力所感,自然不用發願便會如此。求生西方凈土乃是橫超三界的希有因緣,若不發大願激勵自己,縱然念佛,也決不可能成功。譬如牛在熟路上,雖然無人駕御,也能回家。若在陌生的路上,它肯定會搞不清方向,必須由御者手執韁繩,再加以鞭策,然後才能繼續往前。眾生的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凈土如生路,願如御者,信如手,念佛如韁繩,四弘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無願便不能往生,就象牛無人駕御一樣。所以必須用發願來激勵自己。  問:信、願、行三資糧,現在已經知道了。可是十方都有佛國,何必非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答:這是因為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與娑婆世界的眾生有很深的因緣,其他國土的佛則不盡如此,所以專求往生極樂世界,而不是其他佛國。又因為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超過了十方世界,為諸佛一致稱揚讚歎。不僅凡夫願生到那裡,菩薩也是如此。不僅娑婆世界的眾生髮願往生,他方世界的眾生也同樣。極樂世界既沒有見佛聞法的八種障難和三惡道,也沒有貪、瞋、痴三毒和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的八苦,衣食自然,壽命無量,水鳥、樹林皆能說法,聲聞、菩薩為數眾多,可以和這些有著最殊勝善根的人常在一起。所以在《佛說阿彌陀經》中,釋迦如來才會苦口婆心的叮嚀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又問:祖師說:「智者知道自心是佛,愚人只知往生西方。」照這麼說,愚鈍的人就只好念佛,而有智慧的人應該參禪。若是一概勸人往生西方,恐怕有違祖師之意,而失之偏頗。  答:如果說求生西方的都是愚人,那從前的各代祖師,蓮社中的高僧大德,以至馬鳴、龍樹、文殊、普賢等大菩薩,也都是愚人嗎?也不懂是心是佛的道理嗎?要知道就實際理體的圓滿證悟而言,只有佛一人才可稱為智者,其餘都只能算是愚人。若論事相,則千差萬別,怎能一概而論。嗚呼!祖師為了破除人們對有為法的執著,才作如是說。你卻由此執於頑空,因葯而致病。你應該知道,對有為法的執著還比較容易對治,而對頑空的執著卻難以破除,天底下最愚蠢的人,不是你自己又是誰呢?  又問:古時有人發願來世出生在佛法興盛之地,長大後得遇明師,生正信而舍俗出家,以童真之身修行悟道,這又是為什麼?  答:從前的時候正值像法興盛,人的根機還比較利,明師也容易遇到,因此修行悟道還不難。即使現世沒有悟道,來生仍有希望,所以才發這樣的願。現在則已經完全不同,佛法越來越衰頹,人的根機越來越鈍。邪知邪見的人多,正知正見的人少,退墮容易,進道卻很難。自身的障礙和外在的魔擾,每個人都有。明師、善友,希有難逢。只見到處都是出家人,卻沒有聽說有誰得道。無始劫來直到今天尚未證道,下一世又能如何呢?草堂青、真如喆,敗跡昭然。《大集經》中如來的預言,便是最好的見證(《大集經》說:「後五百歲中,億億人修行,無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門得度生死。」)。若還有人不知利害,妄自效法古人,仍發這樣的願,實在是大錯特錯。再說佛法興盛之地,哪裡能比得上極樂世界?說到明師,誰能比得上阿彌陀佛?說到出家,怎能比得上橫超三界?說到修行悟道,怎能比得上往生西方,花開見佛,頓獲無生法忍?不發這樣的願,卻願繼續滯留在娑婆世界,這樣的人實在是太愚迷執著了。  問:往生西方我當然願意,但自己是一個下劣凡夫,罪業深重,福善輕微,怎容易得生極樂世界呢?  答:其他法門學道,全靠修行者的自力。念佛往生西方凈土,則完全仰賴阿彌陀佛的願力。靠自力修行非常難,所以累劫至今尚未證道。仰靠阿彌陀佛的他力救度則容易得多,故只此一生即可成功。所以念佛能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就能往生。臨終至心十念乃至一念,也能蒙佛接引。縱然是廣行十惡的罪人,佛都不會棄捨。何況凡夫能力修十善,一生髮願念佛,怎會不能往生呢?至心稱念一聲洪名,就能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何須因宿業深重而懷疑。片刻執持聖號,就能勝過上百年的布施供養,何須因福善輕微而憂慮。只要堅固自己的信心,我所說的決無半點虛假。  又問:兜率內院就在欲界之內,又有一生補處的彌勒菩薩在那裡說法。何不上生兜率內院親近大士,卻要捨近求遠,去十萬億佛土之外的他方世界呢?  答:西方凈土是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接引往生,所以雖遠而易至。兜率內院則要靠修行人自己的禪定力才能上升,所以雖近而難生。若無相當的禪定功夫,是無翅欲飛,求升反墜。何況兜率天的五欲之樂,連初心菩薩都要沉迷,西域無著、世親、師子覺三兄弟之事可以做為殷鑒。(《大唐西域記》記載:無著、世親、師子覺兄弟三人發願同生兜率見彌勒菩薩,三人相約,誰要是先上生到兜率內院,一定回來相報。後來師子覺先逝世,卻杳無消息。世親接著逝世,隔了一年才來相報。無著問道:「生到兜率天了嗎?」世親回答說:「已生到兜率天,見到了彌勒菩薩。」無著又問:「師子覺在哪裡?」回答說:「他已生到兜率外院,因為耽著欲樂,還未見到菩薩,所以沒來相報。」由此知小菩薩尚且如此,何況是凡夫,怎麼可以不知利害呢?)  又問: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國土,其依正莊嚴與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差異。又有八大菩薩,在人臨終的時候指示道路。何不求生東方琉璃世界,而一定要發願去西方凈土呢?  答:《藥師經》中所說,主要是為了現世消災延壽,並非專門勸人往生其國。經中所說的菩薩示路,是針對一類善根所感果報具有時處不定特性的眾生,想隨願生於有佛國土,供佛聞法。其人福慧具足,所願均可實現。所以聽到藥師佛的名號,臨終時便隨其念生於其國。八大菩薩特來示路,引至往生之處。也並不是一定都往生藥師佛國土。所以《藥師經》上說:或者因此生於天上,或生於人間做轉輪王統轄四大部洲,教導人民遵行十善。這些如果不是本人福慧具足,又怎麼可能呢?而阿彌陀佛的國土,專門勸人往生。大乘經典廣為稱揚,十方眾生無不願往。阿彌陀佛與西方聖眾垂手接引,釋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讚歎護念。若是舍離通途大道,去走偏狹小路。執著一時之語,背棄常時訓誨。生東生西猶豫不定,持名念佛又不專一。既無福慧,又無神通。恐怕臨終不能往生,反而前路茫茫。怎麼可以不作正確的抉擇呢?  如果想要心念專一,志向明確,不去極樂世界又去哪裡呢?志向明確,所以說「西方」。心念專一,所以說「發願」。「文」是指詮釋其義的語言篇章。  願有通有別,通願即四弘誓願,別願即各人隨自已心意所發的種種誓願。所發之願均可通稱為願,而發菩提心可以別稱為「發心」,發四弘誓可以別稱為「發誓」,求往生西方則可以稱為「發願」。另外,迴向也可以稱為願,譬如《華嚴經》的「十迴向文」,一一都說「願眾生」。  求生西方,將一切的菩提心、一切誓願,以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都包括無遺,故以「西方」二字置於標題之首。  這篇《西方發願文》,事理周備,行願深廣。有識之士應當深味其言,力行其事。這樣才能自利利他、因正果圓,而不僅僅是文字語言、音聲唱和而已。  題目注釋完畢。

  △第二部分為對正文的注釋,分為兩部分:初歸命請加、二發願迴向。  △初歸命請加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我今發願願往生,唯願慈悲哀攝受。  偈文的前二句是以身命歸依阿彌陀佛,後兩句是請求阿彌陀佛慈悲加護。  發願的開始先以身命歸依阿彌陀佛,是為了讓佛了解並接受自己的誠心。「稽首」,是禮佛的儀式,以頭觸地停留片刻後抬起,故名稽首,用以表示對佛的至極尊敬。「西方安樂國」,總指極樂世界的依報國土。「接引眾生大導師」,指極樂世界的正報教主阿彌陀佛。稱作「安樂國」,是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八苦,所以稱為「安」;沒有三毒,所以稱為「樂」;由法王阿彌陀佛統轄,所以稱為「國」。所說的「接引」,是因為眾生沉淪苦海,所以佛以智慧之手相接,令眾生出離苦厄;眾生執著於五欲,所以佛以種種快樂之事誘導,令眾生遠離纏縛,所以叫做接引。所說的「導師」,是能夠引導人走上正道。眾生是非顛倒,以苦為樂,以邪為正,不知道出離苦海的要徑,於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便闡明娑婆世界之苦,西方極樂世界之樂,令眾生欣慕極樂,厭離娑婆,發願往生西方,所以稱為導師。外道不能正確分辨邪正,妄立宗派,招徠徒眾,雖為人之師,卻不能導人以正道。聲聞已能超離三界,卻不願教化眾生,因此雖能導人出離生死輪迴,卻不堪為師。菩薩能夠教化眾生,可作導師,但卻不能稱為「大」。只有阿彌陀佛,以大悲誓願為船,於生死大海中普渡眾生,不執迷於輪迴的此岸,不停留在涅槃的彼岸,也不因愛見、懈怠而止於中流,能夠引導無量眾生抵達解脫的彼岸。如此究竟廣大的利益遍於十方世界,盡於過去、現在、未來,永無止息,所以稱為「大導師」。  「我今願往」,是向阿彌陀佛申述自己的心愿。「唯願攝受」,是請求阿彌陀佛慈悲垂護。愛護叫做「慈」,憐憫叫做「悲」。猶如母親思念子女,心中片刻都不離開,這就是「攝受」。  初歸命請加註釋完畢。

  △第二發願迴向分為兩部分:初發願、二迴向。初發願又分為三部分:初自利、二利他、三總結。初自利又分為三部分:初發心持名、二懺悔三障、三發願。  △初發心持名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凈土。  「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是指發心時所涉及的外在對象。「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是指能發起菩提志願的自心。「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是指所念的佛。「期生凈土」,是指期望往生的處所。  菩提心的生起,必須要有相應的外在對象。如果沒有所涉及的發心對象,心中便無所憶念,菩提心也就無從生起。發心所涉及的對象又有範圍的廣與狹及關係的遠與近的不同。「四恩」的範圍較窄、關係最近,「三有」居中,「法界眾生」則關係最遠、範圍廣大無量。發心所涉及的對象如此,菩提心的生起次第也如此,也一定要先親後疏,由近及遠。所說的「四恩」,對在家人而言,是天地、國王、父母、師長。對出家人而言,是父母、師父、國王、施主。所說的「三有」,即三界,也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彼此相隔有別,叫做界。隨其業因所受果報不亡,因此稱為有。三界是六道眾生以卵、胎、濕、化四種方式繁衍生息之處,願文在這裡是用依報指代其中的各類正報眾生。所說「法界眾生」,包括十方無量世界的一切眾生,即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九法界眾生。  發願所求的並非聲聞、緣覺的二乘法,也非包括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法,而是最終圓滿成佛的一乘法門,故名「一」。能夠運載眾生故名「乘」。「無上」即沒有再能超於其上的。「菩提」即能夠達到徹底覺悟的內在智慧。願文這裡是說,自己並非只為了自利,而是要廣報四恩。又不只報答四恩,還要普度六道四生。又不只普度一個大千世界內三界中的六道四生,而是為了十方無量世界的一切眾生,讓他們都得到度脫,證得一乘無上菩提之道,因此而發菩提心。  「專心」是指不夾雜其它的事務。「持念」是指憶念不忘。阿彌陀佛的名號具備了無上圓滿的萬種德行,所以叫做「萬德洪名」。「期」即期望。極樂世界沒有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等濁惡的現象,所以叫做「凈土」。如果念佛但不發廣大的菩提心,就不能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便不能往生。如果發了菩提心,但不專心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必須以發菩提心為正因,以念佛為助緣,然後發願往生凈土。修凈業者,不可不知。

  △二懺悔三障  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凈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凈心,縱貪瞋痴。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  「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凈德難成」,說明懺悔的原因。「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說明懺悔的方法。「我及眾生」以下,是正式陳言懺悔。  此段願文銜接上文。雖然念佛發心,願生凈土。可自己罪業深重,福善輕微,障道因緣很多,智慧又很淺。染污的心識象火一樣熾盛,清凈的功德卻一毫也沒有。說到這裡,怎麼能不悲傷?末世凡夫的根器便是如此的鈍劣。這些罪障能障礙修行人無法往生凈土,那該怎麼辦呢?所以當務之急便是要懺悔罪障。  先解釋「業重福輕」。「業」即十惡業,「福」即十善業。十惡中,屬於身業的有三種,即殺生、偷盜、邪淫;屬於口業的有四種,即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屬於意業的有三種,即慳貪、瞋恚、愚痴。如果與此十惡相反,就叫做十善。在範圍上,「重」是指十種惡業無所不造,而「輕」是指十種善業中僅有一種。在性質上,十惡的性質最為嚴重的稱為業重,十善的性質最為輕微的稱為福輕(例如十種惡業中,殺生以殺害父母、師父的性質最為嚴重,殺害其他人的性質居中,殺害畜生、昆蟲等的性質為輕。其它惡業的性質的輕重之分與此類似。十種善業的性質輕重可由此推知)。在程度上,猛烈作惡稱為業重,泛泛行善稱為福輕。比如瞋恨人便咒其速死,杖打人便當下斃命,這便是業重。剛念佛就說嘴酸,才拜佛又說腰痛,這便是福輕。  現在解釋「障深慧淺」。「障」有二種,一是外障,二是內障。外障有二種,一是世緣的逼迫,二是天魔外道的糾纏。內障有二種,一是疾病夭折,二是愚痴顛倒。「慧」有二種,一是方便慧,二是真實慧。聞、思、修為方便慧,見道為真實慧。見道又有二種,一為小乘,二為大乘。大乘見道有二種,一為空、假二諦,二為中道。中道又分二種,一為離空、假之外而取中道的「但中」,二為不離空、假而圓融中道的「圓中」。如果就各種慧而論其深淺,那麼聞慧為淺,思慧為深,以至但中為淺,圓中為深,各種慧的深淺關係可依此推知。所言「障深」,指內障、外障同時發生。所言「慧淺」,指雖聽聞佛法,理解卻很膚淺。比如剛要修行便生重病,才入正道卻遇到邪師,就是障深。還有尚未證得內凡便說已超越佛地,稍微通達一些世間智慧就說自己已經開悟,就是慧淺。  貪、瞋、痴即「染心」,戒、定、慧即「凈德」。所言「易熾」,是指其瞋恚如同火焰,觸到乾草而越燒越旺;其貪愛好似藕絲,用鈍刀切割卻牽連不斷;其愚痴則邪見之網越織越密,越纏越緊,邪見之根越種越深,越長越繁。所言「難成」,戒則對於各種律儀持少犯多,定則大小乘禪定無從修習,慧則權實兩種妙智證悟無門。而一沾染塵境便月月掛在心中,與人片言不合便怨恨終身,這便是易熾。或是剛剛受戒就馬上破戒,進入禪堂只是增長昏沉和散亂,這便是難成。若不深生慚愧,痛加自責,至誠懺悔,就算經過塵點劫那樣久遠又久遠的時代,自己的罪業也難以滅除。  其次說明懺悔的方法。「翹勤五體」是表明外在儀態的恭敬。「披瀝一心」則表明內心的恭敬。兩肘、兩膝及額頭,稱為五體。披瀝,就是敞開清洗。誠心誠意地歸投於佛陀,所以說「投誠」。「懺悔」即斷除惡念使其不再相續。由於過去身體犯下種種惡行,所以要五體投地勤懇禮拜;心意起過種種貪瞋,所以要發露己過以滌除垢染;口舌談論種種惡語,所以要陳說懺悔之言。又由於無始以來身業猛烈,所以要以殷勤禮拜而懺悔;意業污穢,所以要以發露滌除而懺悔;口業粗野,所以要以急切陳詞而懺悔。  其次是正式陳言懺悔。「我」是發願人的自稱。「眾生」即四恩三有、六道四生。是說我與法界眾生,從久遠劫來直到今生,常常起惑造業,未曾停止。這些罪業不只是一個人所造,也不只是一生一處所造。不只一人所造,故說「我及眾生」。不只一生所造,故說「曠劫至今」。不只一處所造,故說「無量無邊」。由於眾生從無始以來生生世世彼此互為眷屬,彼此互為主從,彼此互相輔助,才使罪業最終形成。既然是共同所造,理應共同懺悔,所以要遍為法界眾生懺悔。  問:久遠劫前所造的罪業,應該受過報應了。為何直到今生還沒有滅呢?如果已受過報應了,就不必再懺悔。如果仍然還沒有滅,那即使懺悔也沒有用。  答:眾生造業受報的情形有三種:一為現報,二為生報,三為後報(現報即現生就受報,生報即下一生受報,後報即來世乃至無量劫才受報)。其性質又有二種:一為定業,二為不定業。若過去業為現報,確實已經受過報應了。若為生報、後報,則在將來受報,豈可不殷勤懺悔呢?另外若是定業,則懺悔也無法滅除,若是不定業則通過懺悔就能除滅,又怎能說懺悔沒用呢?(小乘法認為有定業、不定業兩種,大乘法則認為一切業都是不定業。)  「迷本凈心」二句,是懺悔煩惱障。「染穢三業」四句,是懺悔業障。「所結冤業」二句,是懺悔報障。又「迷本凈心」是根本惑,「縱貪瞋痴」是枝葉惑。所說的「迷」,就如雲遮住月亮,使月光不能顯現。所說的「縱」,就象把賊當成兒子,致使家中珍寶被劫掠一空。身、口、意三業充滿煩惱,稱為「染穢」。造下十惡五逆,稱為「罪垢」。身、口、意三業是根源,罪垢即由之產生。罪垢既已形成,必會傷害其他有情眾生而招致冤恨。有冤恨必有所報復,所以稱為報障。  所說「無量無邊」有五重含義:一、就心而言,一念中包含的煩惱塵勞就有八萬四千種,何況念念相續不停;二、就境而言,一處所造的罪業已經無量,何況十方無處不造;三、就事而言,一次所造的罪業,其罪就已無邊無際,何況為數眾多;四、就時而言,一生所造的罪業就已無量,何況是久遠劫來無所不造;五、就人而言,一人所造的罪業已經無邊,何況是無量眾生所造。所以罪業若有形狀,盡虛空都難以容受。  冤業有三種:如《楞嚴經》所說,因為人吃羊,人死後投生為羊,羊死後投生為人,於是彼此輪轉生死,互相吞吃,這叫做殺冤。你曾殺害我命強取而食,我也同樣對你欠債,因此百千劫來常在生死中討償不已,這叫做盜冤。你愛慕我的心性,我貪戀你的相貌,因此百千劫來在愛欲里相互糾纏,這叫做淫冤。(問:欲染則彼此並無怨恨,為什麼也叫冤呢?答:殺、盜這二種業,叫做怒冤,淫業叫做喜冤。喜、怒都是冤,無一不是造業。眾生是非顛倒。把怨當成親,就是由於顛倒的緣故。)  「願悉消滅」,即將煩惱障、業障、報障全都除滅。  二懺悔三障注釋完畢。

  △第三發願分為兩個部分:初總願、二別願。  △初總願  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  這段願文就是四弘誓願。修行若無誓願就會退步,甚至喪失信心及功德,所以要用這四種弘誓來激勵自己,不再產生懈怠。這四種弘誓依照圓教的無作四諦而發,就稱為「深誓願」。發願若不按四諦而發,便是狂願。若不按無作的原則而發,便不能稱為深。所說的無作,指理性原本圓滿具足,四種弘誓均無須再心外取法、有所造作。  天台智者大師說:「由迷理故,涅槃是生死,名為苦諦;菩提是煩惱,名為集諦。由悟理故,生死即涅槃,名為滅諦;煩惱即菩提,名為道諦。」現略加解釋:對於眾生而言,煩惱是因,生死是果。對於諸佛而言,菩提是因,涅槃是果。但無論眾生還是諸佛,都只是名稱。生死、煩惱、菩提、涅槃,也都只是名稱。究極而言,只是一心而已。由於無始以來迷失本心,本有的菩提、涅槃由於起惑造業而成為煩惱、生死。今日悟明本心,煩惱、生死便當體是菩提、涅槃。名稱雖有不同,體性卻無差異,如水凍結而為冰,冰融化又成水,這就是所說的無作四諦。  問:眾生、諸佛只是名稱,確如所說。可是生死、煩惱染著不凈,而菩提、涅槃則清凈無染,二者之間升沉迥然不同,優劣有天淵之別,怎能說只是名稱不同呢?  答:若只就事相而論,確實如你所說。若就理體而論,一一都本非真實。就如戲院演員扮成窮人,身行乞食,心中也起求食之意。過一會兒又扮成帝王,身登王位,心中也滿是喜悅。有智慧的人不會把演戲當真,認為角色有高貴卑賤的差別。生死、煩惱和菩提、涅槃也是如此,凡夫把它們視為真實,諸佛及證果的聖人則知道是虛幻。  又問:把生死、煩惱說成是虛幻也可以,可是若菩提、涅槃也不真實的話,那又何必要辛苦修證呢?  答:所說菩提、涅槃本不真實,是為了破除執著,並不是說不要修證。若執著一切非真,反而成了邪見。有人身犯律儀,口談玄妙,以念佛人為愚夫,以修持為著相,這正是末世聰明人參禪所常犯的大病,不可不知。  願文中「遠離惡法,誓不更造」,便是「煩惱無盡誓願斷」,這是按集諦發心,要勤修聖道。「誓不退惰」,便是「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是按道諦發心。「誓成正覺」,便是「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按滅諦發心。「誓度眾生」,便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按苦諦發心。願文中的次序雖與四弘誓有所不同,含義卻沒有差別。  如何按苦諦發心?看到眾生被生、老、病、死所逼迫,產生極大的苦惱,於是發下誓願:「我要早日出離生死,並度無量眾生得出生死。」生死輪迴是眾生所受的苦果,即所觀的苦諦。因看到眾生沒於生死輪迴之中而發願度脫,便是按苦諦發心。  如何按集諦發心?看到眾生被貪慾、瞋恚、愚痴、邪見所惱害,不能自拔,於是發下誓願:「我要斷除自己的煩惱,並斷除眾生的無量煩惱,讓他們都得到解脫。」煩惱是眾生感得苦果的根源,即所觀的集諦。因看到煩惱的種種過患而決心斷除,便是按集諦發心。  如何按滅諦發心?因看到諸佛滅盡煩惱,證得解脫之樂,具有無量的神通自在,而眾生卻不覺不知,妄受種種苦惱,於是發下誓願:「我要精勤加功修習,證得大涅槃的寂滅之樂,並讓眾生同得此樂。」涅槃佛果即滅盡三界生死煩惱,永享清凈自在之樂,即所觀的滅諦。因看到佛果的殊勝而生起希求,便是按滅諦發心。  如何按道諦發心?因看到六度萬行,如恆河沙一樣無量的法門,具有無量稱性法樂,而眾生卻不習不修,妄造種種罪業,於是發下誓願:「我要精勤修學無量法門,並讓眾生修學這些法門。」法門即滅除煩惱、趨向涅槃的修行方法,即所觀的道諦。因看到法門的利益而發願修學,便是按道諦發心。  這裡所說的按四諦發心,是就事相而言。若能深知事相中理性具足,四者便符合無作的原則了。怎樣才能是無作呢?了知眾生只是假名,因此雖普度眾生而實無所度;了知煩惱本無實性,因此雖斷盡煩惱而實無所斷;了知一切法門原本具足,因此雖遍學無量法門而實無所學;了知佛道本自現成,因此雖成就佛果而實無所成。這就叫做無作四弘誓願,是按無作四諦而發。

  △二別願,分為兩部分:初求佛護念、二正發願。  △初求佛護念  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愍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阿彌陀佛」以下五句,表明阿彌陀佛護念眾生的心。「願禪觀」以下,表明阿彌陀佛護念眾生的事。  諸佛之心,是大慈大悲。由於慈悲,而發願度眾。由有誓願之力,所以會了知並接受眾生的發願。由於了知及接受,便會心生哀愍。由於哀愍,必然慈悲加護。這就是阿彌陀佛護念眾生的心。  「禪觀」即十六觀,從日觀開始,直到九品往生。十六觀可以全修,也可以專修一觀。所說專修一觀,一般指的是總觀,即觀想自己坐在蓮花中,然後作蓮花開合之想。觀想蓮花開的時候,阿彌陀佛及菩薩聖眾都放出光明,照在自己身上,水鳥、樹林都在演說妙法,這便是總觀。或者觀想身高一丈六尺的阿彌陀佛之像,在七寶池水上垂手提攜,自己跪在蓮花中,也可以。  問:既然專持名號,為什麼又要觀想呢?  答:整日執持名號,而花少量時間用於觀想,以觀想來輔助念佛,使念佛之心不散亂。即便十六觀的境界大都細緻微妙,自己業重心粗難以修習,還可以觀想一丈六尺的阿彌陀佛像。因此有什麼妨礙呢?禪觀是醒著的時候,夢寐是睡著的時候。不論是醒是睡,都可以見到佛。若不修觀想,見佛就比較難了。  問:在觀想的時候見到佛,會不會是魔事呢?  答:參禪的人本沒有憶念佛,而佛忽然顯現,這是心境相違,因此是魔事。念佛人本來在觀想佛,而佛隨著觀想而顯相,這是感應道交,並非魔事。但必須知道,念佛人所見到的佛,如水中月,非有非無,不能取相執著。若是取相執著,恐怕反會成為魔事。所以要特別審慎。  「金色身」是阿彌陀佛的正報,「寶嚴土」是依報,「歷」是經歷的意思。「寶嚴」,即西方極樂世界是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種寶物莊嚴。其餘文字都比較容易理解。

  △二正發願,分為三部分:初現生願、二臨終願、三往生願。  △初現生願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由於阿彌陀佛以甘露灌頂,所以宿世的業障得以消除。以光明照身,所以善根得以增長。以手摩我頭,所以煩惱、無明頓破。以衣覆我體,所以圓覺妙心、寂光真境現前。  「宿障」指煩惱障、業障、報障三種障礙。「善根」即戒根、定根、慧根。種種迷惑紛擾,侵害擾亂心神,稱為「煩惱」,指見思惑。對於第一義諦不能了知,稱為「無明」,指根本惑。由於有見思惑和根本惑,所以圓覺妙心、寂光真境不能顯現。現在二惑頓然消除,因此廓然悟明妙心,真境自然現前。「圓覺」是能證之智,「寂光」是所證之理。「現前」即洞然明白。

  △二臨終願  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舍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嘆,發菩提心。  臨命終時,即第八識將要離去之時。能夠提前三日或七日知道自己就要往生,即是「預知」。  身體的四大不調叫做「病苦」。遇到火災、水災、戰爭、毒藥等,叫做「厄難」。  「貪戀」有四種:一、本來終年持齋,臨終時卻吃肉;二、多年念佛求生凈土,臨終時卻貪生而不願往生;三、臨終時恩愛牽纏,難以割捨;四、不肯一心求佛接引,而是許願保禳、求神服藥以求病癒。  「迷惑」有三種:一是擔心自己罪業深重,二是擔心自己功夫淺薄,三是擔心佛不來接引。  「諸根」即眼、耳、鼻、舌、身五根。「正念」指的是意根。臨終時無有病苦、厄難故「悅豫」。沒有貪戀、迷惑故「分明」。  捨棄業報之身叫做「舍報」,不忙不亂故「安詳」。臨終時坐著或站著往生,所以說「如入禪定」。  「阿彌陀佛」以下各句,表明往生時感應道交的情景。「令諸眾生」以下各句,說明使眾生見聞往生瑞相的利益。願文表述的很明白。

  △三往生願  我於爾時,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金剛台」就是蓮花下面的寶座,座由金剛而成,所以叫金剛台。另外蓮花內的蓮房也稱作台。上品上生才有這樣的台。「如彈指頃」是說往生過程之快。「勝蓮華」即金剛台上的蓮花。  所說的「無生忍」,是指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而眾生是非顛倒,妄見有生滅。現在以智慧了知諸法本無生滅,故言「獲無生忍」。獲得無生忍後,便登圓教初住位,具有廣大的神通妙用。「承事諸佛」以下各句,講的便是獲無生忍後的情形。  「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四智」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陀羅尼」譯作總持,意為總括一切法,攝持無量義。  「一切功德」這一句,概括上述種種功德。「皆悉成就」,是指證得圓教初住位,並非成就圓滿佛果。  初自利注釋完畢。

  △二利他  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遍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凈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問:菩薩度化眾生,不在凈土,卻去穢土,這是為什麼呢?  答:因為凈土中全是善人,沒有惡人,容易度化。穢土中惡人多,善人少,度化很難。正是因為難,菩薩的大悲心才不斷增長,行願更加堅固。若是容易的話,悲心就不深,行願也不會廣大。所以《大彌陀經》說,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超過在西方凈土修行一劫,就是這個意思。又因為娑婆世界是自己原來生活過的地方,有緣的眾生一定很多,應該早日度化。所以往生凈土後,一定要先回娑婆世界度眾生。  又問:那就一直留在娑婆世界化導眾生,又有什麼不可以呢?何必非要舍離娑婆,往生西方後,再回來度生呢?  答:若不舍離娑婆,自己仍不免墮落惡道,怎能化導眾生?若不往生西方,則自利尚且未能,又怎能利他?好比一個窮人,沒有機會見到帝王得著官職,自己尚饑寒交迫,怎能周濟鄰里鄉黨?所以不願度眾生則已,若發願度眾生,就一定要先求生西方凈土。不能往生西方則已,若已往生到西方凈土,必須要再回到娑婆世界救度有緣眾生。  又問:剛剛發願往生西方,又發願要回入娑婆,這不是進退猶豫、志向不定嗎?  答:首先要實現自利,所以要發願往生。然後要利益眾生,所以要回入娑婆。發心時雖然兩者兼有,行事則有先有後。若不是先發回入娑婆之願的話,往生凈土後很難再發心回入娑婆,與自己關係最深的四恩三有誰來救度呢?所以在還未往生以前,決不生起再入胞胎之念。生到極樂世界後,決無不回娑婆化導眾生之心。這恰是志向決定,怎能說不定呢?  願文中的「不違安養」,是指法身不動。「回入娑婆」,是指化身應現。如一月而映千江,月亮本身並沒有升降,法身大士從體起用也是如此。不僅在娑婆世界應化度生,同時遍應十方世界。在眾生心中播下佛法的種子,精心培育使善根成熟,直至因圓果滿得解脫自在,同時發心度脫更多的眾生。佛菩薩度生的事業就這樣不斷增盛,永無止境。  小乘和外道的神通需要作意才能生起,所以稱為可思議。其在作意時只能生起一種神通作用,不能同時有多種,所以稱為不自在。菩薩則不同,不再需要作意,而且變化無窮,故稱為「不可思議自在神力」。慳貪心重的人用布施來攝化,剛強固執的人用愛語來攝化,行善的人用成就和利益來攝化,行惡的人通過在一起同事來攝化,故稱為「種種方便」。使眾生不起三惑,稱為「離染」。圓滿證得三德,稱為「凈心」。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為三惑。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為三德。「咸令離染」二句,是指現世所得的利益。「同生西方」二句,是指後世所得的利益。  「不退」有三種:一、位不退,決不再退為凡夫、小乘;二、行不退,決不再退失種種行持。三、念不退,決不再退失中道正念。另外,只要往生西方,縱然生在疑城邊地,或是下品下生,也不會再退入三惡道,所以也都稱為不退。  問:在西方能夠不退,回入娑婆後還會不退嗎?  答:前面已經說過,在西方凈土時三身、四智等種種功德都已證得,再加上阿彌陀佛的護念,十方諸佛的攝受,怎會有回入娑婆後再退失的道理呢?就好象衣錦還鄉、順風搖櫓,無求不利,無往不前。這就是菩薩發願度眾生,必定要先求生西方,然後再回入娑婆的原因。

  △三總結二願  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  「如是大願」一句,是概括總結前文。「世界無盡」等句是舉例,「我願無盡」這句顯明誓願無盡。就象是說:世界不可盡,我願不可盡;眾生不可盡,業及煩惱不可盡,我願不可盡;只有四種可以窮盡,我的誓願才可以盡。  問:為什麼要發下這樣的無盡大願呢?  答:因為心量本來無盡,所發的誓願也就沒有窮盡。無論世界、眾生、業和煩惱,都是由心而有,所以即使成佛,此願也仍然沒有窮盡。  又問:所發誓願既然無有窮盡,那何時才能成佛呢?  答:所言成佛,只不過是徹證自心畢竟不生不滅。至於三十二相及種種應化,本非真實。又有什麼成與不成可以爭論的呢?  初發願注釋完畢。

  △次迴向  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菩薩修行,首先必須要發願迴向,若不迴向就只能得到人天的果報,若能迴向則能成就出世的正因。  迴向有三種:一是回己向他,二是回因向果,三是回事向理。  什麼是回己向他?由於眾生無始以來,所修種種善業,都是為了自己和自己的眷屬。現在迴轉此心,向於眾生,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全部回施給眾生,唯願眾生得到利益,而不求自己的安樂,這就是回己向他。  什麼是回因向果?由於無始以來,只求得到人天福報,而不求出世的正果。現在迴轉此心,向於無上菩提,所修種種善業,全都為了證得圓滿的佛果,這就是回因向果。  什麼是回事向理?若仍執著眾生、諸佛及善法、迴向等種種差別,那麼事相仍舊未能看空。現在迴轉此心,向於真如實際,能夠修習善法的自我和所修的善法,能夠迴向的自我和迴向的對象,這二者都歸於寂滅,這就是回事向理。  願文所說的「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是回己向他。「同圓種智」,是回因向果。這兩種迴向都是具體的事相,而理就在事中,所以三種迴向就都具備了。「種智」是一切種智的略稱,即佛所擁有的圓滿智慧,能夠通達諸法均以寂滅為相,也能通達諸法種種行類本來無二無別,所以稱為種智。  問:所修的善業雖然存在卻毫不執著,這是不住相。要是一件善事剛做完,便急急忙忙迴向,這不是著相嗎?  答:你說修善不住相,那還認為有果報嗎?若認為沒有,這樣的見解就已墮落為斷滅見。若認為有果報,那麼雖然不求有福,福報還是會隨著你。若是自己未能了脫生死,仍不免於人天的果報,怎麼能說沒有執著?現在發願把福報回施給眾生及迴向無上菩提,就成為證得清凈無漏果的正因,怎能說是執著呢?  問:雖說是回施給眾生,可眾生能得到實際利益嗎?若得不到利益,發這樣的願豈不是虛妄。如果說能得到利益,則成了我修善卻由別人獲益,哪有這樣的道理呢?  答:菩薩修積的福德,都與眾生共享。現在雖不能使眾生得益,但將來成佛後,眾生便能獲益了。就象阿彌陀佛的極樂國,眾生尚未受生,就能和佛同樣受用。這是由於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修積功德,並回施給我們,所以我們才能得享其果報。就象子女花用父親所積的錢財,誰能說不可以呢?  問:迴向與不迴向,兩者之間的功德高下及得失情況如何呢?  答:迴向能使少量的福報變多,猶如把一滴水投入大海,便與大海不可區分。不迴向則使很多的福報變少,猶如把水灌入漏器,很快就會漏盡。另外,若能迴向,心中就能將福報轉化,而往生西方。若不迴向,心就會被福報所牽,仍舊在三界中輪迴。因此修凈業的人,之所以要把所有的善事都迴向西方,就是這個緣故。  問:迴向西方,是為自己求快樂。迴向成佛,是為自己得尊貴。本來是為了自己,怎能說是為了眾生呢?  答:如果不為眾生,何必要成佛呢?就象若不為治理亂世,何必要作國王。要使別人得益,自己應該先得益。成就自己,才能成就他人。哪裡能有彼此的分別呢?  問:既然眾生本來是空,菩提本非可證,善法本無可得,那該如何迴向呢?  答:雖知三者都是空的,但眾生卻並不了解,因此妄造種種惡業,妄受種種苦痛。因此菩薩修積善法迴向給眾生,又要發願成佛來度脫眾生,從不放棄修持及背離因果。假如執著一切皆空,就會成為偏見,墮入小乘灰身滅智的斷滅深坑。因此具備三種迴向,是菩薩修行的要徑,不可不知。  對願文的簡要注釋完畢。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西方人沉迷中國網文?
我與西方的距離
三百年西方百將傳:第七十二集
工業化和西方化之間的區別是哪些?
西方的社會主義者都是如何看待中國的?

TAG: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