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日—1505年5月7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第三子,生母孝穆紀太后。

位期間,即位後努力扭轉憲宗時朝政**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驅除宮內奸臣,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

正直的賢臣,使明朝再度中興並發展為盛世。史稱「弘治中興」,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歲。廟號孝宗,謚號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於北京明十三陵泰陵。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萬貴妃病死,憲宗也因悲傷過度於八月去世。太子朱祐樘於九月壬寅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弘治」,是為明孝宗。孝宗即位之初,就著手改革弊政。起初他的精力主要放

了朝廷要員的

事安排上,待到這些問題基本解決之後,他便開始注重於對內憂外患的治理。弘治元年(1488年),他採納大臣的建議,開設大小經筵。這一制度是

正統初年制定的,大經筵,每月逢二、十二、廿二日舉行,主要是一種禮儀;小經筵又稱日講,君臣之間不拘禮節,從容問答,是重要的輔政方式。大小經筵制度,

憲宗朝時一度廢置。孝宗開始堅持日講,同時,又

早朝之外,另設午朝,每天兩次視朝,接受百官面陳國事。孝宗勤政圖治的做法,與他父親的怠於朝政形成鮮明的對照。由於孝宗銳意求治,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紛紛上言,或痛陳時弊,或廣進方略。馬文升上時政十五事,包括選賢能、禁貪污、正刑獄、廣儲積、恤士

、節費用、撫四裔、整武備等諸多方面,孝宗無不大為讚賞,一一付諸實施,這對弘治朝興利除弊起了積極的作用。由於成化時期,憲宗皇帝寵信佛道,致使許多佞幸小

混入朝中,李孜省就是其中的代表

物,他以方術、房中術進獻皇帝得到寵幸,然後與太監梁芳狼狽為奸禍亂朝政,打擊忠臣,扶植朋黨,是當時朝廷中的第一大害。孝宗即位之後立即逮捕了兩

,使文武百官彈冠相慶。接著,孝宗皇帝開始整頓吏制,將成化朝通過賄賂,溜須拍馬發跡的官員一律撤換,改革首先從內閣開始,罷免了以外戚萬安為首的「紙糊三閣老」。同時,孝宗大量起用正直賢能之士。象王恕、懷恩、馬文升等

成化朝由於直言被貶的官吏;徐溥、劉健、謝遷、李東陽等賢臣。為于謙建旌功祠,使得無論是朝中還是宮中都為之一新,時稱朝序清寧。

萬安的被逐罷之前,

們並不十分了解孝宗其

。只知道他是一個出生於冷宮的一個身份卑賤的宮

之子,後來雖得到憲宗承認,但一直受嫉於萬貴妃,甚至到成化末年,還有廢立之危。因此,當這個十七歲的青年登極為帝的時候,除去得到一些正直大臣們的擁護之外,恐怕多少還有些同情,他的皇子生活實

太坎坷了。但是

們很快就不得不對這位年輕皇帝刮目相看,斥佞用賢的弘治初政,給成化後期混亂的朝廷打了一針興奮劑,使明朝有了中興的希望。而這位皇帝又出奇地寬和善良,即使對當初迫害其生母的萬貴妃家

,也表現了極大的寬容。對萬貴妃本

,也沒有聽從臣下的建議對她削謚議罪。這一切都出於一個孝字,孝敬父皇,維持傳統,以寬仁忠孝為主,他死後被定廟號為孝宗,也正因為此。孝宗

內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開封黃河決口,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昂領5萬

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蘇松河道淤塞,泛濫成災。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貫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方告完成。從此,蘇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為魚米之鄉。鑒於前朝宦官專權亂政的教訓,孝宗對宦官嚴加管束,東廠、錦衣衛再不敢任意行事,只能奉守本職,因而幾任錦衣指揮大致都能持法公允,用刑寬鬆。這是明中後期其他朝代所罕見的現象。孝宗力求節儉,詔減皇宮的開支與供奉,不大興土木,主張節約費用,緩解

民負擔。他屢次下詔,禁止宗室、勛戚侵佔民田,魚肉百姓;還多次下詔減免一些地方的夏稅、秋稅。這些都十分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和社會危機。正統、成化年間,農民起義不斷,有幾次聲勢還相當大,而弘治一朝卻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由於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卻勤於政事,不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開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機會協助皇帝辦理政務。同時,他又重開了經筵侍講,向群臣諮詢治國之道。孝宗還開闢了文華殿議政,其作用是

早朝與午朝之餘的時間,與內閣共同切磋治國之道,商議政事。孝宗皇帝的勤政終於得到了回報,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於務政,倡導節約,與民休息,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

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被史家稱為「弘治中興」。孝宗「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其中可能有溢美之詞,不過,與前後幾朝相比,弘治時期的朝政的確算是清明的。弘治年間,孝宗皇帝勵精圖治,整肅朝綱,改革弊政,罷逐了朝中奸佞之臣,重用賢士,為于謙建祠平冤,減輕賦稅,停徵徭役,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出現「弘治中興」的大好局面。孝宗

位期間「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被譽為「中興之令主」,清

編寫的《明史》多用史筆貶低明朝皇帝,但對孝宗以「恭檢仁至、勤政愛民」八個字來形容。由於孝宗的勵精圖治,使得當時明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稱為「弘治中興」,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

明之孝宗皇帝。」孝宗雄才大略,不亞於太祖、成祖。總結明孝宗朱祐樘

位18年間,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於務政,倡導節約,與民休息,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

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史稱弘治中興。從秦至清的帝制時代,值得稱道的好皇帝屈指可數,除了打天下的開國君主,大多數守成君主,實

難以恭維。何故?這批

從小

深宮高牆之內成長,沒有經歷磨難,耳邊一片阿諛奉承之詞,養成剛愎自用、驕奢淫逸的習性。指望他們力挽狂瀾,難矣哉!清朝初年的歷史學家谷應泰對此有一段精闢的議論,頗值得細細品味。他說:「

襁褓,則有阿姆之臣;稍長,則有戲弄之臣;成

,則有嬖倖之臣;即位,則有面諛之臣。千金之子,性習驕佚,萬乘之尊,求適意快志,惡聞己過,宜也。」當然,也有例外。谷應泰的這段話是

評論明孝宗朱祐樘時說的,

他看來,孝宗就是例外:孝宗恭儉仁明,勤求治理,身邊多是高風亮節、敢於直言極諫的大臣,原因

於,他多方徵求方正之士,杜絕嬖倖之門,抑制外戚,制裁太監。他

早朝之外增設午朝,頻繁召見大臣,訪問疾苦,尋求治安之道。所以弘治一代,號稱「眾正盈朝」。這和孝宗的素質很有關係。他

太子時期,得到博學多才的程敏政、劉健等

的指點,熟讀經史,養成「仁孝恭儉」的品格。即位後仍然手不釋卷,經常閱讀《孝經》、《尚書》、《朱熹家禮》、《大明律》,稍有疑問立即請教儒臣法吏。無怪乎

們稱讚他是明朝最為遵循儒家倫理規範的皇帝。他即位以後,撥亂反正,罷黜佞幸之臣,對內閣、六部作了大幅度的

事調整。首先觸及的是內閣大學士萬安。此

可以說是一無是處,不會理政,只會高呼「萬歲」,被

譏諷為「萬歲閣老」。他陞官的法門,就是巴結萬貴妃及其兄弟,投皇帝所好,與方術佞幸李孜省互相勾結,紊亂朝政。孝宗即位以後,查獲一個文件夾,上面都署名為「臣安進」—是萬安的奏摺,每一件都是向皇帝推薦「房中術」的秘方。孝宗派太監懷恩帶著這些奏摺前往內閣,傳達他的口諭:這是大臣應當做的事嗎?萬安無法辯解,一聲不吭,只顧叩頭。他的名聲本來就臭,言官聽說此事,接二連三上疏彈劾。孝宗順從輿論,把萬安罷官。接著被罷官的是另一個內閣大學士尹直。和萬、尹沆瀣一氣的大學士劉吉,有風雨飄搖之感,向言官們封官許願,建議皇帝越級提拔言官,希望他們手下留情。這一招果然厲害,言官們都緘默了。但是言官以外還有敢於直言的

。翰林院候補官員張升首先出來彈劾,說劉吉把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和鉗制言路的賈似道,合而為一,是雙料奸臣。大理寺官員夏堠上疏彈劾,劉吉的罪狀,並不比萬安、尹直小。奇怪的是,劉吉屢遭彈劾,依然

加官進爵,

們稱他為「劉棉花」—「愈彈愈起」。後來引起皇帝的厭惡,派太監到他家,勒令罷官。
推薦閱讀:

明朝皇帝朱佑樘為何佳麗三千卻獨寵一人?
如何評價明孝宗朱佑樘?

TAG:明孝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