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心與命數關係:無心則無數;有心有數;變心則變數(命)
摘自凈宗經教(佛陀教育)網「學佛共修」修學體會 2016年7月9日
心與命數(運)的關係:無心則超凡;有心則為凡;變心則變命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頂禮了凡居士! 吧
頂禮凈空老恩師!
弟子十五年前接觸佛學,最先讀的就是《了凡四訓》一書。老修指點,此書讀三百遍,你就信佛了。我深慶幸,一開始就能遇此書,因緣具足。但可惜自身善根、福德不足,不能深信、力行。只讀十幾遍,感覺看懂了,也相信因果了。
經過十幾年的學佛歷程,再回頭學習《了凡四訓》,理解的大不一樣了,覺得這本小冊子,包含了佛法的理論與修行方法。凈空老法師常講,《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地位,是前面講了理論、方法之後所舉的實例;朱熹編的《四書》結構也有相同之處。那麼在網路學習的課程安排中,《了凡四訓》排在此處,我想也有相同的效用:學習了前面的理論之後,在這裡舉出一個「改過修善」的實例,讓我們結合實際來體會。
一、立命之學的依據,就是心性之理
「心生萬法」,「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佛法的根本理論。心與命的關係,也依此建立。求則得之,改變命運要向內求。心變了,依正二報就隨之變化。心與命數的關係可概括為:無心則無數;有心則有數;變心則變數。
「無心則無數,則超凡入聖」。如雲谷禪師所說,「凡人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耳」。這是我們學佛的目標,但現在的程度還距此甚遠。
「有心則有數,則為凡夫」。如雲谷禪師說,「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有起心動念,則落入因果之規律,所以就有命數。
「變心則變數」,心變了命運就轉變。極善極惡之人在原有命數的基礎上,種下大善大惡之因,所得之果就有較大改變,數就拘他不定,了凡先生即是依此改變了定命。
如老法師所說:「改命的方法就是覺悟之後再不造惡,起心動念為別人想,為社會想,為眾生想,不要為自己想。」正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凈其意」的落實,這才是改命的上策。
了凡先生改命運改得很辛苦,老法師改得很順利,原因是老法師沒有離開老師,老師常在身邊督促、指導。這給我提供了一個重要指導原則――依靠老師,「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是改變命運的有效措施。
「孝敬」,是改變命運的根本。了凡先生正是因為有孝心、有真誠恭敬之心,才能得遇孔先生和雲谷禪師這樣的高士、高僧,受到點化,轉變命運。
二、改過之法的實質,就是修行的落實
《了凡四訓》中,通過了凡先生的實際行動,把修行改過的歷程給我們清楚的一一表演出來。聽聞雲谷禪師的講解: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信、解。
「因將往日之罪,佛前心情發露」「誓行善事三千條」――懺悔、發願。
「雲谷出功過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記,善則記數,惡則退除」――持戒。
「且教持准提咒」――修定。
「夫夭與壽,至二者也,當其不動念時,孰為夭?孰為壽?」――開慧。
佛法修持的內容與環節全包含其中!
改過的心態,根本在於發「恥心」。此心是人的本性良知,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正因為有此心,我們才能不甘沉淪,希聖希賢,才能恥於面對自己的噁心惡行,奮起改過。
有「畏心」,才能敬畏天地鬼神的鑒察,愧於眾人的指責,畏懼因果的懲罰。
發「勇心」,才能落實在行動上,勇於改過。
「改過」即是修行。
「改過」有三種不同的層次,也即是修行的三種功夫。
從事上改者,如同在枝葉上做功夫,沒有觸及到過錯的本質,只是身體行為的約束。
從理上改者,如在樹榦上下功夫,改變人的觀念想法,比只從行為上改過深入多了。
從心上改者,如在樹根上用功,保持心地清凈,「才動即覺,覺之即無」。
念頭清凈,噁心惡行自然根除,弟子竊以為三種方法,如佛家的持戒、學教、修定的功夫效用。
「改過」之路是漫長的,不可固步自封。「十大願王」中都有「懺悔業障」,可見我們的過錯無量無邊,改之不盡。尤其是自己,意地里的惡念層出不窮,如衛仲達事例,一念不正即是惡,不待犯也。惡業若有體相,盡虛空不能容納。這無盡的過錯、惡業,都根源於自私自利,即是「我」執。不破「我」,過惡永遠也除不盡。
時時能得到提醒就很重要。老法師講了一個妙法,佛堂供水是提醒自己心要清凈、平等;離開佛堂,凡是見到水,都如是提醒自己。推廣開來,聞香、見花果等等無不如是。盡虛空遍法界,眼之所見,耳之所聞,鼻之所嗅,舌之所嘗,身之所觸,無一法不是佛法,這才明了虛空法界無處不是菩薩學處,無處不是道場。所謂「佛法無邊」,一切時、一切處決定不迷。
三、積善之方雖繁,但有明確的綱領
善行無量無邊,《了凡四訓》中也例舉了許多,且歸納為十類。但這紛繁複雜的善行,根本就在「愛敬存心」這條。因為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愛敬一切眾生,理所當然。
善與惡常易混淆,而判斷的標準是「利人者善,利已者惡」。若進一步細分,符合「十善業」的是善,違背「十善業」的是惡。
弟子沒有認真學《了凡四訓》前,也感覺善惡不是明擺著的事嗎,誰還能善惡都分不清呢?!那要傻到什麼程度?!其實不然,善有「真假、端曲、陰陽、是非、偏正、半滿、大小、難易」之分。不談一般俗人,就連學佛的老修,只要凡情未滌、正眼未開,認善為惡、指惡為善,往往有之。因為善惡因果微細複雜,往往還處於變化之中。沒有高度的智慧,很難清晰準確地判斷。就是想修善,也難辨識真正之善。
善之大小,在於人的心量。老法師教誨,事無論大小,但看用心,所謂「量大福大」,如果心量大,點點小善都會變成無量無邊的善德;縱然是小小的善事,也要給全世界的人做好榜樣,這就是利益世界。
真正的圓滿之善,是「三輪體空」的「無我之施」。我們雖望塵莫及,但知道了也有好處,行善就不會滿足,無論積多大的功德都不夠多,這才肯認真努力發憤修善,不產生貢高我慢。
我學了點善法之後常常「以已之長蓋人,以已之善形人,以已之多能困人」。用自己所學不是嚴格檢查修正自我,而是去判斷衡量別人、指責別人、要求別人,給周圍的家人、同事帶來很多煩惱和不便。學佛多年,對父母仍不能「深愛婉容,柔聲下氣」;在單位工作行事,不能做到「事君如天,克己奉公」,而且不以為恥、泰然處之。這是自己過惡深重的表現!
四、謙德之效的產生,是學習的落實和升華
大家都知「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然而能真正落實的卻為數不多,或者只是圖有外表,並無實德。要真正做到謙恭,我覺得是在深刻理解「立命之理」、勇猛改過,舍已修善達到一定程度,自然顯現的品德。沒有前面的實行和積累,是做不到真正的謙恭心。
了凡先生的四篇家訓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認識「立命之學」,如同知道瓦罐盛水的道理;「改過」是把瓦罐漏處補好;「積善」是向瓦罐中注水;「謙德」彷彿加高罐壁、加大容量。
弟子感覺到,學得再多,如果做不到,也不能轉自己的境界。不如切實地做到一二條,方能受到實益。發心依《功過格》精神,每日記錄自己的善惡行,反省、改過。把聖賢教誨落到實處!
體會多有偏誤,懇請網路上的老師、師兄多多指正、提醒!
b01410
2016年7月6日
正確求的方法: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尊敬的凈空法師,各位網站共修系統的老師們和同修們好!阿彌陀佛
了凡先生姓袁,他的名字叫黃,字坤儀,是當時江南吳江縣人。他生於明世宗(世宗是明朝第十二代的皇帝)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
我們從他一生傳記裡面來觀察,「改過自新」也是相當辛苦的事情,不是那麼容易。特別是早年,前二十年很辛苦;到了晚年,功夫成熟了,斷惡修善是愈來愈容易。了凡留下四訓是為了教育兒子天啟,天啟覺得好就公開了留傳給後世的我們。
共有四部分內容:
立命之學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雲谷曰。孟子之言不錯。汝自錯解了。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就是指我們的心地。禍福吉凶都是念頭變現出來的,不離方寸。
「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我們求感應,求感應從哪裡求?從真心裏面去求。所以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你要懂得求的道理,你要懂得求的方法,如理如法哪有求不到的?!世出世間最難的是成佛,成佛尚且可以求得,何況世間功名富貴?那簡直就是雞毛蒜皮,算不了什麼,哪有求不到的道理!
改過之法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
【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因循」是什麼意思?就是現在講馬馬虎虎、得過且過,沒有認真努力。在德學功業上,沒有認真努力去做。
【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改過之法」、「積善之方」,排列的順序就從這兒來的。我們沒有談行善積德之前,先要講改過。為什麼?「過」如果不改,改得不徹底、改得不幹凈,雖然修善,善裡面夾雜著惡,善也不純,善的功就不能夠顯著。因此,「改過」是積善的先決條件。
第一,要發知恥心;第二,要發畏懼心;第三,鬚髮勇猛心。小者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大者如毒蛇嚙指。速與斬除。無絲毫凝滯。此風雷之所以為益也。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恥者。莫大乎此。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此改過之要機也。
積善之方
民國初年印光大師讚歎,中國祖宗積的大德,後世子孫代代都受到他的福蔭,有三個人。
第一個是孔子,二千五百多年家道不衰,世世代代的帝王對孔夫子都尊敬。今天,在民國時代,孔子的後裔在國外都受到外國人的尊敬,夫子的余福。
第二位就是講范仲淹,到民國初年,八百年不衰。這是宋朝時候人。
第三位,他講的是葉狀元,清朝初年一直到清末,三百年不衰。
【若復精而言之。則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
【中峰雲。凡情未滌。正眼未開。認善為惡。指惡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顛倒。而反怨天之報應有差乎。】
【中峰告之曰。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
了凡先生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知道隨緣儘力的去行善。舉了十個例子。
【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舍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
其中「愛惜物命」,除了戒殺外,也不能隨便倒飯菜,倒飯菜等同於殺生,食物和菜的種植過程中傷害多少生命,最後才能供給我們以養自身。
謙德之效
【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
《易經》六十四卦里,每一爻都是吉利而沒有兇相的,唯獨「謙」卦,只有這一卦。
【書曰:滿招損,謙受益。】
這兩句是《書經》裡面所說的。
【凡天將發斯人也。未發其福。先發其慧;此慧一發。則浮者自實。肆者自斂。】
「凡天將發斯人也」。這個話就是說,這個人將要發達之前,福報還沒有現前,智慧已經透出來了。智慧透出來之後,「則浮者自實」,「浮」是輕浮,他自自然然就老實了,放肆的自自然然他就收斂了。
感恩網站的每一位!
阿彌陀佛!
學號 b02280
2016-06-30
佛陀教育網《學佛共修系統》給初學者提供幫助
很多初入佛門的善男信女對學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還有很多人認為信佛就是去寺院燒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認為經懺法會就是信佛。這是錯誤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經懺法會。真正的學佛必須學佛經,用佛陀的教誨指導我們的人生,這就是「依教奉行」。學佛能改變命運,進入佛門讀的一本書是《了凡四訓》,這是改善命運的榜樣。
佛陀教育網《學佛共修系統》,給初學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學的修行平台;同時發現、挖掘真正的學佛人,有機會面對面分享和探討學佛體會。
我們的《學佛共修系統》,是按照凈空老法師倡導的教學理念學佛的,是當前正確的學佛方法。現在學佛人很多,學歪、學偏、學邪的佔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確的學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這個修學次第學佛,不會學歪、學偏和學邪。
當代高僧大德——凈空法師,年已九旬,為了世界和平、國家富強和人民的安樂,每日講經不輟。聽凈空老法師講經,力行凈空老法師講經,一定能改變你人生的命運、能提高你人生的質量。
在《學佛共修系統》里一塊跟著凈空老法師學佛,我們就是同參道友;我們不是老師,但我們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練。歡迎有緣人的加入!
打開《佛陀教育網》(www、foxdwedu、com),在首頁左上側「點擊加入」,然後一步步跟著提示註冊。首頁右下側有《修學體會分享》,是發布共修系統里同修的學佛體會文章,歡迎您閱讀、參考!
《凈土釋疑網》微信號:amtbedu
推薦閱讀:
※噶瑪宗珠心得分享-《地藏經》第三十八講 (一)你知道泰山府君是誰嗎?
※凈空法師:念力的秘密分享(第四集)
※分享:屬猴人士的2013年運程
※分享男生變女生、女生變男生過程
※轉 關於「禱告」的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