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觀經四帖疏》精要摘錄(收藏版)

南無阿彌陀佛

文|(唐)善導大師

《觀經四帖疏》發願歸三寶偈 來自法雨流芳 06:14

01

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

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

(「善全」19頁)

02

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

定散等迴向,速證無生身。

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

說偈歸三寶,與佛心相應。

十方恆沙佛,六通照知我,

今乘二尊教,廣開凈土門。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善全」20頁)

03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凈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善全」22頁)

04

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窺;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舍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善全」23頁)

05

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善全」27頁)

06

言「觀」者,照也。常以凈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善全」27頁)

07

辨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

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為宗,此例非一。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回願往生凈土為體。

言教之大小者:

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善全」28頁)

08

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

(「善全」30頁)

09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善全」31頁)

10

然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凈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善全」38頁)

11

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幹聖也。

(「善全」41頁)

12

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善全」43頁)

13

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善全」43頁)

14

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善全」44頁)

15

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善全」44頁)

16

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幹大小聖也。

(「善全」46頁)

17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善全」50頁)

18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善全」51頁)

19

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善全」51頁)

20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善全」55頁)

21

十方佛國,並悉精華;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

(「善全」111頁)

22

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增上勝因,依因起於勝行,依行感於勝果,依果感成勝報,依報感成極樂,依樂顯通悲化,依於悲化,顯開智慧之門。然悲心無盡,智亦無窮;悲智雙行,即廣開甘露;因茲法潤,普攝群生也。

(「善全」112頁)

23

又言「清凈」者,依下觀門,專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罪除,故清凈也。

(「善全」126頁)

24

正明「夫人是凡非聖,由非聖故,仰惟聖力冥加,彼國雖遙得睹」。

(「善全」129頁)

25

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

大悲熏心游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

或現神通而說法,或現相好入無餘。

變現莊嚴隨意出,群生見者罪皆除。

(「善全」149頁)

26

彌陀因行周備,致使感報圓明。明凈之義,即「無漏為體」也。

(「善全」150頁)

27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善全」150頁)

28

帶惑疑生華未發,合掌籠籠喻處胎。

內受法樂無微苦,障盡須臾華自開。

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薩徐徐授寶衣。

光觸體得成三忍,即欲見佛下金台。

法侶迎將入大會,瞻仰尊顏贊善哉。

(「善全」151頁)

29

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

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舍,還入三惡,長時受苦。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凈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凈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若有人聞說凈土法門,聞如不聞,見如不見;當知此等,始從三惡道來,罪障未盡,為此無信向耳。佛言: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

若人聞說凈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善全」157頁)

30

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將游於佛會。

(「善全」159頁)

31

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

(「善全」161頁)

32

彼界位是無漏無生之界,豈有生死漸長之義也?

(「善全」162頁)

33

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

(「善全」180頁)

34

娑婆化主為物故,住想西方;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

(「善全」180頁)

35

明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善全」181頁)

36

問曰:佛德尊高,不可輒然輕舉,既能不舍本願,來應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

答曰:此明如來別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系之牢,何由得免?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善全」181頁)

37

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

(「善全」182頁)

38

言「法界」者,有三義:

一者心遍故,解法界。

二者身遍故,解法界。

三者無障礙故,解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隨到,身隨於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眾生界也。

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

言「入眾生心想中」者,乃由眾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

(「善全」193頁)

39

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凈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無色,絕於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

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善全」195頁)

40

一切莊嚴,皆能說於妙法。

(「善全」200頁)

41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義:

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舍離,故名「親緣」也。

二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三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系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贊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善全」205頁)

42

佛心者,慈悲為體,以此平等大悲,普攝一切也。

(「善全」207頁)

43

既見彌陀,即見十方佛也。

(「善全」209頁)

44

凈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

(「善全」224頁)

45

言「如意」者有二種:

一者如眾生意,隨彼心念,皆應度之。

二者如彌陀之意,五眼圓照,六通自在,觀機可度者,一念之中,無前無後,身心等赴,三輪開悟,各益不同也。

(「善全」231頁)

46

《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

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凈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善全」242頁)

47

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贊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恆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善全」244頁)

48

唯可深信佛語,專註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

(「善全」246頁)

49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善全」250頁)

50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善全」251頁)

51

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

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回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善全」252頁)

52

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善全」254頁)

53

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

(「善全」255頁)

54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善全」256頁)

55

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凈願往生心也。

(「善全」257頁)

56

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以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善全」258頁)

57

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

(「善全」259頁)

58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凈土為期。

(「善全」263頁)

59

以上諸善,似亦無功,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

(「善全」274頁)

60

行者雖睹靈儀,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聖眾同聲告言:「我來迎汝」。

(「善全」275頁)

61

彌陀與比丘眾來,無有菩薩。由是小乘根性,還感小根之眾也。

(「善全」281頁)

62

問曰:何故聞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善全」296頁)

63

行者正稱名時,彼彌陀即遣化眾,應聲來現。

(「善全」297頁)

64

所聞化贊,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嘆,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應知。

(「善全」297頁)

65

善人為說,彌陀功德。罪人既聞,彌陀名號,即除罪多劫。

(「善全」302頁)

66

非業不受其報,非因不受其果;因業既非是樂,果報焉能不苦也!

造惡之因既具,酬報之劫未窮。

(「善全」305頁)

67

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障,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雖得生彼,華合徑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者不得聽聞正法。(三)者不得歷事供養。除此以外,更無諸苦。《經》云:「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也。應知。雖在華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此義就抑止門解竟。

(「善全」305頁)

68

罪人死苦來逼,無由得念佛名。

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名號。

(「善全」308頁)

69

臨終正念,即有金華來應。

(「善全」308頁)

70

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瞋,

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

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

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

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

(「善全」310頁)

71

但聞三身之號,尚滅多劫罪愆,何況正念歸依,而不獲證也。

(「善全」315頁)

72

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若能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為稀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為喻。

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華,亦名稀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是。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

今生既蒙此益,捨命即入諸佛之家,即凈土是也。到彼長時聞法,歷事供養,因圓果滿,道場之座豈賒!

(「善全」315頁)

73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善全」317頁)

74

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

(「善全」320頁)

75

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應知。

(「善全」322頁)

76

[就行立信文]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一心專註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諸善,悉名「雜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善全」250頁)

77

[二河白道喻]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

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

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

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

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

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

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

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正欲到回,群賊惡獸,漸漸來逼。

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

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

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

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回來,此道嶮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噁心相向」。

此人雖聞喚聲,亦不回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

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

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

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

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

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

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

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凈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

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

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諸行業,直向西方也。

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回」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

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

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沉生死,曠劫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以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善全」254頁)

註:「善全」——《善導大師全集》

▍摘自:《觀經四帖疏》


推薦閱讀:

精明的收藏家現在收藏什麼?
十大招財進寶的財位布置原則,趕緊收藏!
你都收藏過什麼自己喜歡的東西?
再一次揭露國內的古玩拍賣與交易騙局
袁天罡稱骨算命法2017年新版建議收藏

TAG:收藏 |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