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技師制衣往事:為毛澤東鄧小平胡耀邦制衣
當地時間4月1日下午,習近平結束訪歐行程,離開比利時返京。此次歐洲之行,習近平兩次穿中式服裝赴國宴,引發外界討論。分析稱,按照西方的習慣,在這種場合一般都穿燕尾服,但是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太相符。穿中式服裝,既彰顯民族文化,又不顯得失禮。
領導人的中式服裝引關注,媒體再次翻出《南方周末》2011年的老報道,揭秘中南海技師的制衣往事,介紹為毛澤東等歷任領導人制衣服裝廠——紅都公司。
3月31日晚,習近平和彭麗媛再次著中式服裝出席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在拉肯宮舉行的國宴
紅都公司總部位於東交民巷28號,若從地址上看,則有可能出身顯赫。不過它真正的特別之處,在於其顧客:包括了從毛澤東開始的新中國所有最高領導人,以及眾多的中央領導。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上,國家主席胡錦濤身著的深色中山裝禮服,就是由紅都公司設計製作的。
在紅都公司大堂內,放置著公司為毛澤東製作的灰色中山裝,其後寫著:「1949·勝利者的選擇」。在新中國建立的幾十年中,紅都為從毛澤東到胡錦濤的歷任領導人制衣。
事實上,這個充滿政治意味的服裝品牌,北京市僅存的國有服裝廠,也一直充滿著特有的政治敏感——比如它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際推出的「高端中山裝」,其樣式就是由胡錦濤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禮服稍作改動而來。
如同「紅都」這個名字所寓意的「紅色首都」一樣,這個品牌的開始,也充滿著特殊的政治色彩。
紅都公司的東交民巷門店老照片,地址即透出其特殊背景(官網圖)
從毛澤東開始的「紅都」時代
在紅都公司大堂內,櫥窗里放置著紅都為毛澤東製作的灰色中山裝,其後寫著:「1949·勝利者的選擇」。
如同「紅都」這個名字所寓意的「紅色首都」一樣,這個品牌的開始,也充滿著特殊的政治色彩。
1956年2月,中共八大召開前,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次代表大會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在國際社會引發巨大反響。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在八大籌備中,認為要以蘇聯為鑒戒,獨立思考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道路。
此時,中央辦公廳也意圖為毛澤東特別制裝,塑造其全新的形象亮相八大。
當時的中南海制裝技師是京城名剪王子清。在北方,這樣的頂級技師實屬鳳毛麟角,更多業界高手集中在「上海灘」。他們大多師出「紅幫」,即為「紅毛」(洋人)縫製洋服。根據中央辦公廳的指示,王子清等人前往滬上,挑選了田阿桐、王庭淼、王富成等12名服裝技師進京。
12名服裝技師被安排住進中南海一個小院里,組成了「中央辦公廳特別會計室服裝加工部」,專為中央領導人製作服裝。他們上午9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遇到緊急制裝任務還會通宵工作。
技師們對外統稱「中南海工作人員」,日常通信也必須遵守保密制度,外出還要特別批條。他們獲知,服裝加工部的首要任務,是在八大召開前為毛澤東設計合體的著裝。
12名服裝技師中,31歲的田阿桐最被看好。其13歲到上海奉化幫學藝,3年後應聘到租界一家英國服裝公司,不僅做西裝、皮裝、旗袍,還做各種時尚淑女裝,很快便成為上海灘頂尖裁縫高手,擁有了自己的「田阿桐服裝店」。中央辦公廳抵滬舉行技藝評比時,田阿桐摘得了頭魁。
1956年8月,田阿桐接到為毛澤東制衣的任務。中央辦公廳人員再三叮囑他,這是高級機密。
半夜12點,工作人員帶領田阿桐來到中南海書房。出於安全考慮,他只能站在毛澤東5米開外「目測量體」。但憑著豐富的經驗,田阿桐一次目測成功。
根據毛澤東額頭寬、臉龐大、身材魁悟的特點,田阿桐對傳統中山裝的款式進行了改造。他設計了一種新型衣領,將傳統小領改為闊而長的新型尖領,並根據毛澤東脖子特點將領口增開到46公分。在裁剪上,為突出毛澤東身材挺拔,田阿桐特地將上衣前闊及後背做得稍寬,後片比前片略長,墊肩稍微上翹,中腰稍凹陷,袖籠也略有提高。
毛澤東對這樣的設計非常滿意,還特地拍了一張半身標準像。後來,這張標準像被掛上了天安門城樓。1956年9月16日,毛澤東身穿大尖領中山裝亮相中共八大。
紅都門店陳列著為毛澤東製作的灰色中山裝(複製品)
中共八大及毛澤東的嶄新亮相受到了海內外矚目,習慣從細節尋找寓意的西方媒體將這款改造後的中山裝稱為「毛裝」(Mao suit)。
隨著新中國國際交往恢復、外交活動增多,中南海也亟須塑造新中國領導人和外交人員的形象。通過周恩來協調,1956年3月至4月,滬上多家西服名店遷往首都,陸續在中南海、外交部、使館區附近開設西服加工門店,主要服務對象是各國使館和出國人員。
1958年,波緯、雷蒙、造寸等7家遷京服裝店合併成立了北京友聯時裝廠。1966年「文革」開始時,原東交民巷門店改稱為「反帝服裝店」,但為方便別國使館人員前來制裝,第二年又更名為「紅都」,並沿用至今。
完成八大制裝任務後,王子清、田阿桐等服裝技師也從中南海遷往紅都。
紅都的劉師傅正在手工縫褲子(CFP/圖)
見證政治風雲
「毛裝」令田阿桐聲名大噪,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也要求田阿桐前往製作中山裝。高黎明說,「那是田師傅的時代,中辦一來人,廠里人就知道,田師傅又要去中南海了。」
高黎明1981年到紅都工作,1992年跟隨師傅田阿桐出入中南海,逐漸接手領導人制衣工作。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是江蘇揚州人,田阿桐是江蘇常熟人,他們時常用家鄉話聊天。江澤民有時會問,「小高,你聽得懂嗎?」高黎明說聽不懂,他們便改回普通話。
往後,高黎明到中南海去,領導人也會聊一聊,問他工作忙不忙,紅都現在怎麼樣。儘管氣氛輕鬆,高黎明接到制衣任務還是會失眠,一直到領導人穿上才能踏實。
自田阿桐時代起,紅都設有一個「第六車間」,精心配備10多個工人,機器也從國外進口,以便處理進口面料。首席服裝技師層層把關,不僅需要技術高超,還要熟悉領導人的體型、臉型、個性偏好和穿衣習慣。
毛澤東青睞大尖領,對中山裝的顏色也只認準灰色。田阿桐為他做的中山裝春秋以中灰色為主,冬天以深灰色為主,面料則主要是啥味呢和嗶嘰呢。在為鄧小平設計中山裝時,田阿桐根據他的身材,將領子減小,領口降低,這樣就顯得精神。1986年12月19日,田阿桐在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說,第一次給鄧小平做衣服是在1956年,直到現在30年了,但他的體型基本沒有變化,也一直沿用老尺寸。
紅都「保證完成每一次政治任務」,並以此為豪。其辦公樓里多處陳列著中央領導人與服裝技師的合影,見證了新中國閱兵、出訪和重要會議的召開。他們的制衣史,也成其為中國政治風雲流變的縮影。
百年前,孫中山提出廢除長袍,盡易舊裝,試製出後世以其命名的中山裝。1929年,中華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以之為「推翻帝制」的標識。
新中國建立後,中央領導人和外交人員也選擇穿著中山裝出席重大會議、慶典或是重要外交場合。
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外交部長喬冠華將率代表團出席第26屆聯大。出發前夕,周恩來特別要求:出席正式會議時,中國代表要穿中山裝,不要穿西服。紅都接到為中國代表團制裝的政治任務,僅用4天半的時間就制裝100套。
1974年,鄧小平出席聯合國第六屆特別會議,發言闡述「三個世界」的理論時,也穿著田阿桐製作的中山裝。
隨著改革開放,中共領導人著裝風向也在變化。
1983年2月,胡耀邦與深圳市委、市政府同志座談。他問道,「你們穿的衣服怎麼還是老樣子?我贊成你們穿西裝,因為你們要同外商打交道。」任仲夷笑著說,「耀邦同志你先帶個頭穿西裝,我們才沒有顧慮,膽子才會壯起來。」胡耀邦則回答,下次來深圳一定穿西裝。
1981年,田阿桐師傅就開始為胡耀邦製作西服。高黎明回憶,胡耀邦總書記是第一位請紅都製作西服的中央最高領導人。紅都技師為中央領導人製作的西服,通常採用平駁領、前襟兩粒單排扣,顯得幹練莊重。
推薦閱讀:
※為中國歷任領導人制衣的「紅色裁縫」
※制衣工廠"產前準備"全流程!
※草木染的工序是怎樣的?
※不要急著去買一件衣服:快時尚文化下的制衣行業
※怎麼樣做出一件不掉色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