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 簡介
詠春拳基本功練習 一、轉馬: 用腳板轉,要鉗住,加上手法練習,如披肘等等。 二、進馬: 擦著地而進(不擦也行),重心在後腳,先慢速,再快速練習。 三、退馬:擦著地而退(不擦也行),重心在後腳,先慢速,再快速練習。 四、蛇形手:詠春拳的基本手。 五、連環拳: 放鬆練,打出速度,練到一定程度勁力就會自然出來了,再配合馬步練。 六、練馬力: 可獨腳站馬步,練馬力。 七、抓筷子: 練指力、腕力、前臂力。 八、手感練習(重點): 1、單圈手: A(外橋手)與B(內橋手)雙攤手相對,A向里用圈割手想把B割開再進攻,而此時B則順勢繞過A外側再用伏手壓住A,則A進攻不了了,接著由反方向回到雙攤手。換手練習。 2、雙圈手: 是雙手同時做單圈手,一雙手在內(B),一雙手在外(A),以雙攤手相對,處於外橋的A做圈割手把B割開再繞上來壓住B,再逆向回到雙攤手。 3、單蛇形手: A壓在B的上面,停留2秒後或者緊接著繞上去壓在A的上面,接著A又上來,如此反覆... 4、雙蛇形手: 兩隻手同時做蛇形手,邊做邊配合步伐移動。 5、單粘手練習。 6、封手練習(在雙粘手練習之前的練習)。 7、雙粘手練習。 九、站樁,力從地起。
詠春拳適用人群及功效
王志鵬師傅經過多年深入鑽研與實踐,將內家拳法的健康養生哲學和百家武學技擊特長之精髓融入到獨創的詠春拳教學系統里,使之成為更專業、更系統、更多元、更實效、更科學、更時尚的一門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的功夫學科,通過科學有效的綜合訓練讓練習者達到:
1、強身健體的功效;內修功力,外練筋骨,提高體能和抵抗力,增強耐力和反應能力,增強人體潛在機能,活躍大腦思維,減肥去脂,緩解腰頸椎病和肌肉酸痛,鍛煉五臟六腑,增強活力,有效緩解各種「亞健康」癥狀。
2、實用的防身功夫;以詠春拳技藝為基礎,通過綜合訓練,練習各種詠春拳手法和腿法實戰技術,詠春拳套路的實戰應用,基本功法練習,各種實戰訓練及綜合對抗,以及速度和力量訓練,各種打靶訓練,多種踢打摔拿等綜合防身技能,通過綜合訓練能在危險狀況下採取有效的防衛攻擊措施,關鍵時刻化解危險甚至保命。
詠春拳適用人群:
1、年輕人:主要是中高端人群及詠春拳愛好者,包括學生、白領、外國人、愛好者、中高收入者和各類職業群體等;年輕人由於工作、生活、學習等經常會面臨各種壓力,並且心理和身體都不同程度的呈現「亞健康」狀態,我們會館通過科學有效的娛教結合的訓練和有針對性解決健康問題的詠春課程,讓學員們在不痛苦、不暴力的娛樂氛圍中輕鬆學會詠春實用功夫,讓你在危難時刻成為應付危險的功夫高手,同時通過詠春拳課程,改善學員的健康程度,提高學員的人體潛在機能、達到強身健體、祛病減肥的目的,是「健康與功夫」的完美組合,符合現代化年輕大眾的需求。
2、少兒:主要是5至12歲的孩子;小孩子通過由淺入深的科學有效的詠春拳訓練方法來鍛煉孩子體質,磨練心智,增強體能,調節內循環及免疫力,提高孩子注意力和應變能力,增加自信心和毅力,活躍大腦思維及增強團隊合作能力、開發智力的同時學到基本實用防身功夫,全方位掌握基本防身技能和攻防技術,提高孩子勇敢面對危險境況時的心理素質,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造堅實的基礎。
3、女性:主要是中高端職業女性和學生群體;女性練習詠春拳,既鍛煉了身體,增強體質,又起到有效的防身自衛作用,還能緩解工作學習壓力;同時,我武館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能讓女性達到減肥祛病、美體塑身的功效。
4、中老年群體:中老年人通過詠春內家拳的訓練,外可以強健筋骨,內可以改善五臟六腑的功能及內循環系統,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中國傳統詠春拳的健體作用不言而喻。其動作中的各種腿、手、身體各關節拉伸擰動等動作,可使幼兒的骨骼和力量得到增強,筋脈、關.節的彈性得以提高,從而增強幼兒的體.力和柔韌性。獨特的傳.統武術訓練關於童子方面的訓練體系歷經上千年的經驗總結,跟其他鍛煉方式絕對不同。
啟智:中國傳統詠春拳在獨特的結.構形體狀態.下可給大腦許多良好刺激。電影中國傳統詠春拳的獨特練習過程不單是骨骼肌肉的收縮,而是一種從人體內部開始鍛煉的技術,同時通過身形調整,結構定型使用精神得以專註狀態,因此非常有利於發展幼兒的.空間.轉換、形體感知等右腦功能,提高了形象思維和創造力。加上獨特的雙人對拆訓練方式,使以.上的各類素質得到.飛躍性的提升。育心:中國傳統詠春拳需要通過做變換方向的動作來明確方位,從而發展了幼兒的空間知覺.;此外中國傳統詠春.拳獨特的雙人對拆訓練能讓小孩主動想辦法克服困難,這鍛煉了意志,培養了勇敢精神,.學會了對人、事、物的正確態度。
知禮:中國傳統詠春拳推崇「中華傳.統文化」的以德服人精神,講究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通過師幼間的互敬、活動時的敬禮儀式,獨特的雙人對拆訓練法使少兒在訓練過程之.間的相互禮讓等,讓少兒理解了人.與人相處的含義,知道怎樣做才是「禮.」的表現。
北京詠春拳學總會授課內容
第一部分 北京詠春拳學總會教學內容分為幾個部分(簡述)
一是基礎訓練課和理論課;也就是詠春拳的基本功練習和基礎技術動作練習,包括進退馬沖拳、日字沖拳、對馬沖拳、前踢進退馬沖拳,拉打、攤打、拂打、轉馬沖拳等,多種綜合變化打靶訓練,站樁訓練,各種基本手法和腿法動作練習,雙人對練等;二是綜合體能訓練;通過綜合體能訓練提高身體素質,提高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性,增強力量和身體整體性;三是詠春拳套路的變化和實戰技術應用;詠春拳套路包括小念頭三段,尋橋和標指的練習及實戰技術應用;四是綜合實戰訓練;包括詠春拳單黐手和雙黐手的反應練習,以及實戰技術變化,雙人或多人對練,包括各種踢、打、摔、拿綜合技術及實戰對抗訓練等,在日常課程中結合真實實戰訓練,提高學員實戰技術和經驗;五是木人樁的練習;木人樁是平常訓練中的基礎動作的組合及手法腿法技巧應用,提高身體整體性和實戰應用,共108式;六是詠春拳專用器械練習,包括詠春拳八斬刀和六點半棍,這是高級課程,需要堅持訓練兩三年後才能學到。總結:整體說也就是從初級到中級,中級再到高級,初級大概三個月至半年的堅持訓練,中級大概半年至一年的堅持訓練,中高級大概一年半至兩年以上的堅持訓練,高級大概需要三年至四年以上的堅持訓練,但是具體還需要看個人的基本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以及訓練的堅持程度決定。
第二部分 練習詠春拳的效果
經過多年深入鑽研與實踐,北京詠春拳學總會王志鵬師傅將內家拳法的健康養生哲學和百家武學技擊特長之精髓融入到獨創的詠春拳教學系統里,通過科學有效的綜合訓練讓練習者達到: 1)強身健體的功效;提高體能和抵抗力,增強耐力和反應能力,減肥去脂,緩解腰頸椎病和肌肉酸痛,鍛煉五臟六腑,增強身體活力,讓你變得更精神,反應更靈敏,通過一段時間的綜合訓練,能讓練習者有效緩解各種「亞健康」癥狀。 2)實用的防身功夫;以詠春拳技藝為基礎,練習各種詠春實戰手法和腿法技術,學習詠春拳三種套路的實戰應用,通過對練練習實戰攻防技術,再結合基本功法練習,變化打靶訓練,樁功訓練,各種實戰技巧訓練,速度和力量訓練,綜合體能訓練,各種踢打摔拿等綜合防身技能及實戰對抗練習,通過一段時間的綜合訓練,能讓學習者在危險狀況下採取有效的防衛攻擊措施,關鍵時刻化解危險甚至保命。 3)少兒訓練效果;根據孩子防身實際需要制訂的科學有效的詠春拳訓練系統,包括詠春拳基礎訓練、各項體能訓練、反應和協調性練習、意志訓練、多人對練、互動遊戲等少兒基礎訓練課程;以及小念頭、進退馬、攻防基本步法和移動、沖拳、踢腿、樁功、各種互動打靶練習、詠春多種手法及腿法動作、各種攻防實戰技術、綜合模擬對抗訓練、以及各種詠春實用防身技術及技巧訓練等。
詠春拳「小念頭」
小念頭是詠春拳一個初級套路,它的動作招式不多,但它集中了詠春拳攻防的最基本的招式和手法,練好小念頭各個招式動作組合,就能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念頭過去亦別稱「三拜佛」,但仍以前者的名稱流行。所謂「三拜佛」者,是由於再次「古式」套路中有一攤兩伏的動作;而已四指朝天,形如拜佛狀的護手作為收回身前的動作。但由葉問宗師及現實所傳者,多為「一攤三伏」之法,故以不算三拜佛已。以「小念頭」作為詠春牌第一首拳套之稱別具含義。當一名初學者啟蒙之日,教者會以告誡的語氣對說:「小念頭不正,終身不正;習武如是,做人如是。」這道理簡單;因為小念頭內包含了詠春拳的各種基本動作,二日後的千變萬化的招式,無不靠此等動作組成;若練習者連這首基礎拳都練不好,其日後技術之壞將不待言。而立身處世,若連小小一點念頭都不向正途發展,其人品格之差亦不難想像了!由此可知,「小念頭」一辭意帶相關;創此名稱的人用心良苦,堪作今日詠春派門人在「武」與「德」方面作立身處世之銘。
小念頭拳套的分析:
一. 招式的結構
- 利用圓形的滾動,作為承受力和輸送力的基本構想。須知同一質量的物質,成為圓形後,比成為其他任何形狀的承受力更強,輸送力更大,卸力也更多,而推動運行所用的力量則最小。小念頭的重心手法「攤」、「膀」、「伏」,就是圓形滾動理論最明顯的招式,運用起來,將對方的橋手置於內圓或外圓。例如,由攤手轉膀手,是將對方橋手由內圓轉為外圓;相反,由膀手轉為攤手,是將對方橋手由外圓轉為內圓;伏手是利用外圓與對方橋手接觸。
- 以直線作為進攻的用力基礎。口訣雲「二點之間,直線最短」,就是應用直線原理,以此運用速度和衝擊力。須知凡搏擊均以快速和強大力量為主要條件,最短距離是縮短時間,直接最能增加衝擊力量,二點配合,便能發揮速度,及達到重拳出擊的效果。
-「二字拑羊馬」的暗藏技巧:二字拑羊馬可發揮凝聚的衝擊力。因這種馬步的站立形態,能將整體力量集中沖向中線甚至一點,令每一招式均匯聚了整體力量;兩膝微屈而富有彈性,又可將對方橋手的衝擊力轉移到雙足承擔,減輕雙手的承受力,雙手的活動能力因而大大增加。
二. 意念的推動
小念頭,顧名思義,是以意念為主,因此,小念頭的招式練習至正確而熟練的階段,就不必對鏡自照,觀看自己的招式是否正確,以免影響精神集中。只須用意念來推動每一招式,經過長久的練習,便能達到不必用力而以意念力量。
三. 念力的灌輸
學習小念頭經過了模仿期和意念推動期之後,就應著重將念力灌輸到身體四肢上。「念力」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從另一方面的解釋,是集中精神的力量,類同氣功與內功。練習者達到能驅使「念力」的境界時,均能感覺到「念力」的存在。「念力」所到之處,力量在無形中增強,令每一招式都充滿堅強而富有彈性,在迎敵接觸時發揮吸收和反彈的作用,也會自動發出最適當的招式,不論防守或進攻均達到最佳效果。
四. 中線的理論
- 中線,是任何物體的中心,也是物體重心的垂直線,承受整件物體的重量。當物體移動時,若接觸該物體移動方向的重心點,便承受了整件物體重量的衝擊。物體的中心點或重心點何在,則是根據物體的形狀來判斷。 - 小念頭的基本招式動作,乃根據人體的重心點配合中線理論而構想出來。如攤手與伏手,從自己中心點直線向正前方推進,就是利用自己的重心點向前平行推進,這樣便能凝聚整體力量出擊;膀手由下而上,就是自己體重斜線向上移動的重心點;耕手與下切掌,就是體重斜線向下前方移動的重心點。如能掌握重心理論之運用方法,對手便承受整體力量的攻擊。小念頭著重的中線理論,其實是搏擊時發揮整體力量的方法。
以上所述,只是小念頭的基本理論,並不包含小念頭的奧妙技巧。練習小念頭到了掌握重心點及中線理論,才能達到不必用力而產生強大的承受力和輸送力的境界。這種境界如非親身體會,是很難從想像中得到了解的。因此,研習小念頭,應不斷重複練習,日積月累,才會漸漸感覺到小念頭威力的存在,從而達到真正認識小念頭的境界。
尋橋
是詠春拳的中級套路。它以棱形運動路線和方向,結合詠春拳的攻防手法、步法、腿法等進行演練。它的攻擊手法有三推復掌,上、中、下三膀手,以及針步、彈腰、正、側、內踢腿等,是詠春拳向高級套路過渡的必經階段。
「尋橋」是以敵我之間雙方的對抗與互聯當作一個對立統一的整體,去尋求己方肢體在互動的攻防格鬥中快速打入取勝之路線。「小念頭」是朝形打定靶,而「尋橋」是追形打活靶。如從兩點之間劃條直線,則「尋橋」就是要找這條最短路線。「尋橋」主要是鍛煉簡單直接實效的打人技術,好比英文基本字母組成可以使用的字句文章一樣,而其結構、章法、層次欲個人而殊。
標指
是詠春拳的高級套路,它傳接了小念頭中的基本攻防手法,動作組合中配以轉馬和左右兩手的不同招式交替組合,充分發揮馬步、腰、橋力的作用,套路中的動作既有貼身近打,又有中距離,遠距離的攻擊手法,練習時要注意打得瀟洒放鬆,發勁柔韌,如藤條,彈簧,看似輕盈軟弱,實則強勁凌厲,加以林瑞文真傳的「班禪指」練習,力貫指尖,更顯神威,攻擊手法都是以指、掌、肘為主,(其實小念頭及尋橋亦一樣以指、掌為主要攻擊手法,拳反為次之,各位可以重溫一下三套拳法,數一數出拳的數目和指、掌的數目,便知所說非虛),惟一腳法是耕腳或稱圈步,亦包括詠春三式拳法之一的勾拳、十二式肘法—扱肘,熟習後應以最快速度完成整套套路,快速可產生更大威力,小念頭及尋橋假設敵人與自己實力相若,而標指則假設自己與敵人實力懸殊,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如何以最迅速及最直接的手法去擊倒敵人,以求脫險,所以標指內的招式多是以打為消、險中求勝、但求速戰速決。學習標指要求習者要對尋橋已有深厚根基及認識,否則可能弄巧反拙。
木人樁
是詠春其中一套器械練習方式,是詠春拳獨有的訓練拳腳、手法、身法的器械。相傳是紅船上的詠春祖先前輩因無對手練習及紅船上地方夾窄而設計出來的自我練習方法。木人樁是詠春拳徒手搏手訓練系統中最後一套訓練方式,亦集小念頭、尋橋、標指的手法、步法、腿法融合於一身,「木人樁法」主要鍛煉平時較少用或較難用其它方法鍛煉的打人技術。
木人樁共有一百零八個動作,又稱一百零八式木人樁法。鍛煉另一種反應,熟練補救自己在步法或手法上已產生的錯誤(錯手),快速改變迂為直地打人取勝。鍛煉腳法,主要有八種實用腳法應用於不同方向,例如中線正身腳,側身踢腿,踩腿等。鍛煉敗形(失形)身法補救,例如被拖失穩劣勢下運用。詠春少用擒拿手(包括錯骨),對練難用真力。攻擊要害,例如頭部,使動作有拍子節奏感。還可鍛煉消打同時的時間性,角度方向以及其它等等。
六點半棍法,
源出少林棍法,承本派傳說當年典故及葉問宗師文字記載,是因當年火燒少林寺,至善禪師逃難,更被滿清朝通輯,當時為求逃避官府耳目,便混跡投身於反清地下組織紅船戲班中作(煲頭)。在班中認識弟子梁二娣,當時他所乾的職位工作,班稱為(篤水鬼),至善留意到梁二娣因工作每日都竹桿不離手,更因長期工作而不覺地以練得臂力雄渾。至善見此良材,技傳有緣人,便將少林六點半棍傳授於梁二娣,二娣學成棍技,盡得至善真傳,所以六點半棍又名二娣棍。詠春黃華寶與梁二梯乃戲班中人,兩人知已為伍,二人尚武,兩人更將詠春拳,六點半棍法,交換修習,日夕觀摩,互相研習補短取長,混成一家,從而六點半棍亦成詠春拳必修兵器之一。
六點半棍經梁二娣及黃華寶改良後,守門亦隨詠春法度改得略為收窄,而馬法卻此終不離少林基本馬法,都以四平、子午、吊馬等為主,所以凡修習六點半棍都以走(棍馬)為先, 再以基本馬法配合以標、挑、點、攤、抽、彈、遮攔合為六點半基本棍法,當熟練棍法基本,便能再習整套六點半棍法套路作整體配合連環修練,本門亦稱此手棍法名為扇面棍,勤於鍛練此套棍法,對修練者長橋發力,曾強臂力,極有幫助和功效,本人謹此推介之。六點半棍,是傳統的南派單頭棍,長七尺二(老尺;約2點7米),是詠春門兩種兵器之一,很少外傳。很多人知到詠春拳威名遠播,但知到詠春六點半棍在眾多門派的兵器譜中亦有很高的低位。六點半棍也秉承其拳法細膩、合理、簡捷、實用的傳統,還有象單橋對練似的黏棍訓練,能練到棍也能有一定的『知覺』。
六點半棍中粘棍訓練 (俗稱對椿頭)。椿頭對練是在學好基本棍法和基本套路後在基礎上進行的專項訓練。 其目的是訓練圈纏發力和上、中、下,三盤中,攻防技術。加強手、眼、身、步法和同棍觸時的靈活性。以培養臨陣實戰的自然反應,動作簡潔鮮明,攻擊緊湊。可反覆練習,便於掌握六點半棍中之技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