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按摩治療肩周炎的新認識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慢性無菌性炎症,又稱肩凝症、凍結肩、漏肩風、五十肩等等,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表現為肩周疼痛和關節活動障礙,嚴重時可出現關節僵硬和局部肌肉萎縮,給廣大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不便。推拿按摩在本病的康復治療中佔有重要地位。

一、肩周炎的按摩治療誤區

對於肩周炎的治療,傳統中醫按摩手法主要分三類:松筋、點穴和被動運動。然而,傳統的松筋手法主要在肌腹部位操作,並不能實現對損傷肌肉的充分松解;傳統的點穴手法所選擇的穴位並沒有包含所有需要松解的肌肉的起點和止點;傳統的被動運動手法是在損傷肌肉沒有完全放鬆的情況下進行的,不但運動範圍有限,而且給患者帶來非常大的痛苦,甚至使部分患者不願意再次接受按摩治療。

二、對於肩周炎發病機理的新認識

宣蜇人的軟組織外科學認為,肩周炎與神經根型頸椎病一樣,其本質是屬於椎管外頸肩背部軟組織損害,其中密切相關的肌肉包括肩胛提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肩胛下肌、肱三頭肌、胸大肌和肱二頭肌等。下面以肩前痛為例,具體說明。

岡上肌起於肩胛骨岡上窩,止於肱骨大結節;岡下肌起於肩胛骨岡下窩,止於肱骨大結節;小圓肌起於肩胛骨外側緣背面,止於肱骨大結節。岡上肌、岡下肌和小圓肌的原發性疼痛可向肩前方傳導,引出肩胛骨喙突部或肱二頭肌長頭處的疼痛,局部形成高度敏感的壓痛點,患者出現摸背受限。按照傳統的針對喙突和肱二頭肌長頭的痛區進行治療,常遭遇失敗。

肩胛下肌起於肩胛骨前面,止於肱骨小結節;大圓肌起於肩胛骨下角背面,止於肱骨小結節嵴。肩胛下肌和大圓肌損傷常會引發肌附著處的無菌性炎症,患者出現上舉受限。按照傳統的針對肱骨小結節和肱骨小結節嵴的痛區進行治療,往往治療效果不明顯。

人體肌肉的起止部位是應力集中或應力交會的部位,這些部位有退行性改變時極易遭致損害。手法治療時如重點對上述肌肉起止點進行松解,則能大大提高療效。

三、典型病例

患者蔣某,男性,49歲,右肩痛伴活動障礙3個月。患者自訴:平時有長時間操作電腦的習慣,最近因為肩痛,做過幾次按摩,但因為比較怕痛,不敢再找普通按摩師治療。另外,還做過針灸和理療,感覺沒有什麼效果。囑患者主動外展上舉患臂和後伸摸背,發現活動範圍明顯受限,且引出肩關節前方疼痛。將患臂收回至中立位後,疼痛消失。經上述肌肉鬆解手法治療完畢,再次囑患者主動外展上舉患臂和後伸摸背,發現活動範圍明顯增大,同時肩前痛明顯減輕。隨後,囑患者加強功能鍛煉,每隔三日治療一次。連續治療5次後,患肩活動範圍基本恢復正常,肩關節前方疼痛消失。

四、體會

軟組織無菌性炎症引起的病變可分為「病源點」和「顯病點」,「病源點」是指無菌性炎症發生的部位,「顯病點」則是出現癥狀和體征的部位。由於多數慢性患者「病源點」沒有或無明顯的痛苦感覺和機能障礙,或其病痛被「顯病點」的疼痛所掩蓋,只有當醫生檢查時,才發現該部肌肉腫脹、板滯和明顯的壓痛[4]。如按傳統按摩「以痛為腧」的理論,極易將「顯病點」作為手法操作的重點部位,而忽視「病源點」,往往會造成治療效果不明顯,甚至無效。

另外,對於體質較弱,肌肉較鬆弛的患者,其發病原因以局部微循環障礙為主,那麼功能鍛煉變得非常重要。然而,患者在沒有專人指導的情況下,很難進行有效的功能鍛煉。筆者在臨床實際工作中,運用西方現代手療技術當中的等長收縮術,手法按摩完畢後,給患者進行靜止性肌肉力量訓練,收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亞健康手法調理

推薦閱讀:

抱頸拔伸法為主治療胸椎小關節紊亂症60例
高血壓的個體化治療
小兒推拿治療腸系膜淋巴結炎
得了肺癌還能活多久?避免肺癌治療的這七個誤區,可以救很多人……
【五官保健】咽炎的食療方法及最好的治療方法

TAG:按摩 | 治療 | 認識 | 肩周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