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廿四:南北風物里的四時節氣》東方美學

原標題:《廿四:南北風物里的四時節氣》:四季更迭中的東方美學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 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當天一組「最美二十四節氣圖」便在大家的朋友圈裡刷屏,而這套唯美的照片,來自一位職業醫生——青簡。

青簡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從沒學過專業攝影和PS的她,憑著自己發現美的雙眼,加上從小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在平日朝九晚五的工作之餘,用鏡頭記錄下傳統歲時節序里的蘊意,呈現出每一片樹葉、每一朵落花、每一寸山川中的獨有的東方美學。

懷著對古老智慧的敬意,青簡帶著相機探訪南北景緻,捕捉不同地域二十四節氣的物候變化,並將自己行走中的感悟詳細記錄下來,集結成這本精美的攝影、散文集《廿四:南北風物里的四時節氣》。這是青簡關於節氣的攝影文字作品的首次出版,也是繼其《江南》、《夢裡水鄉》後的第三部精心之作。

時間的流逝從不與誰商量, 每一年的初雨、初雪提醒我們又一個四季走過,但誰何曾真正去感受那萬物經歷四時變化的痕迹呢?

「在上海南匯鄉下,有個叫下沙的小鎮,會做一種傳承已久的點心——下沙燒賣,它以當季新鮮春筍、瘦肉和秘制豬皮凍為餡料,包在手擀的薄皮裡面,吹彈可破,一咬滿口生香。那時候,還沒有人會用冬筍替代春筍做餡,所以誰也不知道,每年早春二月的哪一天晨光里,下沙老街上會飄起第一籠燒賣的香氣;又在五月初夏的哪一場大雨後,曾經人頭攢動的燒賣店只剩下鐵將軍把門。即使是下沙燒賣的傳承人,也說不上明年什麼時候會再售賣,因為這一切都取決於春天什麼時候帶著春筍來到人間。」

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 統稱「二十四節氣」,以此來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從一粒沙中能看到所有山川,從一片葉中能感受整個春天。時令的變化影響著農耕勞作、日常生活和所有的塵土山川,所有的事物依此變換輪迴。

「在這個時間彷彿越來越易逝、季節越來越模糊的年代,不知從何時起,節氣的話題開始那麼受人關注,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它們像一個個蟄伏的小動物,似乎從來沒有遠離過,只是沉睡在我們身邊,一旦你邁出尋找的腳步,就會被輕易驚醒,然後帶著花開葉落的明朗顏色,與水漲雲消的清新氣息,撲進你的懷中,等待一場久別重逢的寵愛。」

在那些感懷背後,其實藏著我們對故土的追憶,還有對傳統生活方式日漸式微的感懷。二十四節氣絕不止有氣象或時間刻度上的意義,它還是我們對文化的傳承:清明要踏青祭祖,芒種開始耕種,立秋收穫瓜果,冬至祭祀消寒。

為了記錄下從南到北不同區域的景緻,青簡花費兩年的時間走遍祖國南北。為了拍攝「大雪」的照片,她在雪地徒步15公里還要翻山,多虧同行驢友幫助才堅持下來。每一張絕美的照片背後,都有一段獨有的故事和感悟。

《廿四:南北風物里的四時節氣》全書一共分為24章節,以節氣的順序,寫了24個地方的景緻,每篇文章都配以數張記錄當地風物的攝影圖片。有驚蟄時櫻花爛漫的大理,有小暑時呼倫貝爾草原爽朗的夏季,有白露時節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茶峒,也有大寒時節彷彿天地白頭的東北林區……文字婉約清麗,配上書中160餘張唯美的攝影作品,值得留戀傳統歲時節令、熱愛自然、懂得生活的人細細欣賞。


推薦閱讀:

24節氣歌,學一學
秘傳二十四山造葬當令節氣擇用大吉日對應表
二十四節氣古畫版,太美了!【最東方241期】
小滿【雨打芭蕉,梅黃杏肥】

TAG:美學 |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