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項羽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兵。

--------胡曾

提起項羽,心中總是感慨萬千,仰慕其驍勇善戰的將才,欣賞其率直爽朗,坦蕩淳樸的真性情,推崇其對虞姬至死不渝的愛,但也不免悲嘆其由於自身性格缺陷而導致的英雄末路。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弱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橫空出世無疑是中國 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書寫下了一個「勇戰」派的英雄傳奇,以傑出的戰績向世人印證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滅秦壯言!古人贊曰:"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項羽少負壯志,從兩件事中即可窺見。其一,年少時,叔父項梁請夫子教羽書法詩歌,學了不久後,項羽就厭倦了,於是項梁便又請你人教他學劍術,但不久後項羽又不學了。叔父大怒,羽答曰:「書足以記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其二,始皇東巡,排場盛大,羽見之曰:「彼可取而代也。」在陳勝吳廣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後,項羽便在江東斬郡守起義,舉兵入秦。

項羽勇猛善戰,在會稽起義,巨鹿之戰,彭城之戰等戰役中即可展現。巨鹿之戰,宋義不顧天寒大雨,士兵凍飢,屯兵四十六天,一再貽誤戰機,項羽請戰,宋義拒絕曰:「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連策,公不如義。」於是項羽於帳中斬宋義,迫使楚懷王任命其為上將伐秦。隨後,他以高度敏銳的軍事眼光,破釜沉舟,重拾士氣,置之死地而後生,九戰九捷,敗秦將蘇角,章邯,從此聲名鵲起。之後,以五諸侯滅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冊封十八諸侯,自立為「西楚伯王」。

項羽不善用人,剛愎自用,多疑嫉才。苛禮唯親,瞧不起出身貧微的韓信,大材小用,只任命韓信為肩戟侍衛的郎中,韓信獻計,他也不予採納,終致韓信投奔劉邦。他對懷有「救糾紛之難,振國家之患"的陳平也是如此。甚至於對亞父范增後來也不信任,不得不說這是他性格的一大致命的悲劇。

他做事輕率,優柔寡斷。在聽說劉邦」欲王關中」之時,決定進攻滅劉,然在劉邦小施計謀「籍吏民。封府庫」,又放棄原計劃。鴻門宴上,不顧范增的暗示,貽誤時機,引得范增最後怒曰:「豎子不足與之謀。」當斷不斷,此乃婦人之仁,實屬兵家之大忌!

他也不可避免地帶有莽夫的特質:殘暴不仁,不懂政治,導致民心盡失。入咸陽後,坑殺戰俘,放逐義帝,自立為王。《史記》記載:引兵而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此外,在項羽稱王,準備將都城遷至彭城之時,他又幹了一件讓後人廣為詬病的事。他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誰人知之。」後有謀士批評說:這是沐猴而冠。項羽便怒而殺之。此等劣跡,實在不是一個想坐擁天下的人應為之。事實上,這些事已經使民心向劉邦處傾斜,為項羽的最終敗亡埋下了伏筆,所以項羽的失敗不是偶然實屬必然,而非"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

誠如王立群教授所言:「項羽是一個非常可用之人,卻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他是古往今來不可多得的將才,然卻不是一個可以坐擁江山的政治家。他的傳奇事迹告訴我們,人應當從自身實際出發,擺正自己的位置,不可強行為不可為也不能為之成功之事。


推薦閱讀:

劉邦是穿越的么?為什麼他能突破階級的局限性?
略論《項羽本紀》中太史公對項羽稱謂變化之含義:項籍、項羽、項王
項羽是誰?項羽活了多少歲
項羽帳下五虎大將個個不一般為何成不了大事*
項羽四大將中唯一的叛將,把霸王逼到烏江立功,卻被劉邦殺了

TAG:項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