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慈善思想與慈善活動(一)
06-03
中國古代的慈善思想與慈善活動(一)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情仁愛、樂善好施的民族,關於「慈善」的概念,古已有之。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典籍中,「慈」是「愛」的意思。孔穎達疏《左傳》有云:「慈者愛,出於心,恩被於物也」;又曰:「慈謂愛之深也」。許慎的《說文解字》也解釋道:「慈,愛也」。它尤指長輩對晚輩的愛撫,即所謂的「上愛下曰慈」。《國語·吳》中「老其老,慈 其幼,長其孤」的「慈」即是此意。「慈」亦可用作子女對父母的孝敬供養。如《禮記·內 則》中說:「父母皆異宮,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此處的「慈」即是』愛敬進之」。「善 」的本義是「吉祥、美好」,即《說文解字》中所解釋的「善,吉也」。後引申為和善、親 善、友好,如《管子·心術下》中所說:「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即 是此意。「慈善」二字合用,則是「仁慈」、「善良」、「富於同情心」的意思,如《北史 ·崔光傳》中所講:「光寬和慈善」 在「慈善」意義上的敬老愛幼、扶貧幫困已成為中國人民約定俗成的一種道德規範。有人將此視作慈善事業的最早發萌。與此相映成趣的是,中國的慈善思想源遠流長,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對此有過精闢的闡述。 儒家鼻祖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人本主義思想體系。那麼,何為「仁」?《論語·顏 淵》記道:「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孔子以「愛人」釋「仁」,將能「愛人」作 為 人的一種本性,所謂「仁者人也」,無疑是對氏族社會原始人道主義觀念的回歸和發揮。孔子還向人們描繪了人與人之間以仁愛為價值原則的,具有原始共產主義特徵的理想的大同社會,即《禮記·禮運·大同》中所描繪的「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 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人類社會至今還在向這個目標奮鬥。孔子衣缽的繼承者孟子在「仁」的基礎上提出了「仁政」的主張。他說:「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他認為,惻隱之心,不但為行「仁政」之始,也是每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基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孟子又提出了「出入相 友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的社會互助觀。對於仁政措施,孟子又說:「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舉免於死亡。」他還以伯夷為例 ,說明何謂「善養老」。由此可見,孟子更多地注重仁愛的實踐意義。 從孔子到孟子,從仁愛到仁術,形成了系統化的社會慈善思想。漢代「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孔孟之道得以繼承和發揚。從韓愈的「博愛」到張載的「 民胞物與」,仁愛思想一脈相承,並得到發揚光大,對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構建和慈善實踐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先秦諸子百家中,另一有代表性的慈善思想是墨子的「兼愛」思想。墨子主張「兼相愛」, 「交相利」,提倡「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 愚」,「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進而,「多財,財以分貧也」,「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若此,則飢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芸芸眾生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墨子兼善天下,苦難力行的精神,體現了一種樂善好施,積极參与的慈善風範。 不難看出,以拯救世道人心,濟貧扶弱為基本內容的中國傳統的慈善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仁愛」思想之上的人道主義精神。而且,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道主義具有極其強烈的實踐性特徵,最突出的表現是,由封建王朝政府推動的慈善救濟工作相當發達。 | ||
|
推薦閱讀:
※學習非營利組織管理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又破紀錄了,第157屆伯恩濟貧院拍賣圓滿收官
※請古天樂、張家輝等港台明星代言頁游,真的要花一大筆錢嗎?
※這位機長讓我知道了,愛還可以這麼表達